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Friday, December 30, 2011

人心多疑

人心多疑




現今社會人心詭詐,雖謂:「害人之心決不可有,防人之心卻不可無!」每遇到多疑之輩,總把好事幻想為歪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福!遇著同事與朋友之間(知己者不類),把我的好意扭曲了,有時真的會很氣憤,不過,每次我遇到這些事情,我會記得:「孔子審詢顏回偷飯。」


《孔子家語‧在厄第二十》

原文:
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 齎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

顏回、仲由炊之於壞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廉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

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譯成白話文:
孔子厄於陳蔡,跟從他的人有七天沒飯吃了。子貢將他所販來的貨品,設法運出重圍,賣掉,換來一石米。顏回與仲由兩人,在一間破屋裡負責煮飯,適巧,屋上有團黑灰,掉落在飯上,顏回當即將之吃掉。未料子貢在屋外井邊,望見此事,心中不悅,乃懷疑顏回竟然偷偷吃飯,太不應該。

他進來向孔子問道:「仁人廉士,到了窮困的時候,也有變節的嗎?」孔子說:「既然變節,怎配稱仁人廉士?」子貢說:「像顏回那麼有德行,夫子常常誇他讚他,他當然不致變節吧!」孔子說:「是的,回不會變節的。」

子貢即將顏回在破屋偷偷吃飯的事實具告,孔子很覺詫異,說道:「我信回有仁德已經好久了,雖然如您所說的這件事,不能除去我的懷疑,如他真的偷吃,必另有緣由,您且暫不聲張,此事由我處理。」

孔子將顏回召來對他說:「以前我夢見先人,似乎對我有所啟示和庇佑,您快點炊飯,我餓了,想吃飯呢!」顏回說:「先煮的飯,有屋上的黑灰落上,我想若任它在上面,則不潔淨了,若將飯倒掉,則大家都在飢餓狀況下,又未免太可惜,不如讓我來吃掉吧!免得大家都吃那不潔的飯,而且那飯根本就不能作祭的,於是我就吃了下去了。」

孔子說:「對的,我若遇到這種情況,我也要吃下去的。」顏回退下,孔子對弟子們說:「吾之信任顏回,並非現在才開始呀!」從此弟子們對顏回更加悅服。



聖人 Johnny Hung 都曾經對祂的頭號弟子產生疑心,轉過彎講發夢去求證。 咁難怪一班凡夫俗子囉,所以遇到多疑的朋友(非知己者),就要記著每遇到他她,凡事弄清清楚楚,言辭要明明白白,尤其是有關錢銀更加要分厘不少,避免他她無謂的起疑!


已故華叔的『司徒華作品彙編』都有這段《顏回偷飯吃》的故事記載。


【司徒華文章彙編】《顏回偷飯吃》
《孔子家語‧在厄》,有一段關於孔子及其門人的故事,很值得一讀,尤其是教師們 。孔子被圍困在陳蔡。跟隨他的人,七天沒有吃東西了。。。。。。這個故事很簡單,卻很能顯露孔子、顏回和子貢的性格,把他們寫得栩栩如生。為甚麼特別值得教師們去讀呢?類似的事,在學校生活裏常會發生,從這故事可學習得處理的方法,更進一步可學習孔子為師之道。其他的人,也可從這故事得到教益的。留待後文,再來談。 


《孔子和顏回和子貢》
前文,我引述過《孔子家語‧在厄》的故事,這是早已有人感到興趣的。依稀記得,三、四十年前,讀過郭沫若曾據此寫的一篇歷史小說,題為《孔夫子吃飯》。不過,他帶着「打倒孔家店」的精神去演繹,有低貶孔子的傾向。此外,他寫過的歷史小說,還有《孟夫子休妻》、《楚霸王自刎》、《司馬遷發憤》等等。

在學校生活中,教師會發現,頗有類似子貢的學生。他有辯才,善於經商,所以才有錢,突圍買了一石米回來罷?我們的學生中,不是常有一些有點聰明,家境較好,卻又不滿老師讚賞其他比他好的同學的嗎?這樣的學生,總愛挑剔這些同學,向老師告發他們的過失,帶着打擊別人、抬高自己的潛意識。子貢不是有點像這樣的學生嗎?

老師處理學生對同學的投訴,通常易犯兩個錯誤。一是大多相信投訴者的話,尤其被投訴者是頑劣的;一是如被投訴者平時為自己所偏愛的,便不大相信,斥投訴者為誣告。兩者都缺乏耐心,不作公正的實事求是的調查研究。

孔子是一個怎麼樣的老師呢?他沒有偏聽偏信,動搖了他一向對顏回的肯定;但也沒有一口就否定子貢的投訴,卻去了解。他沒有坦率地去直問顏回是否曾偷飯吃,因為這樣是會傷害顏回的自尊心的。他知道顏回一向守禮,於是轉一個彎子,說夢見了祖先,要拿飯去祭祀。守禮的顏,果然因而說出,飯中有塵埃,自己動過,祭祀不宜。真相於是大白。孔子雖仍信任顏,又要去查出真相,這是公正而實事求是的為師之道,這樣才可以得到學生的信服及尊敬的。

顏平淡說出,一派坦蕩蕩的君子之風。子貢卻「上綱上線」,提到了「變節」那麼嚴重。與顏一起做飯的仲由(即子路),性格爽直豪放,假如子貢投訴的是他,他也許會惱怒得打子貢幾拳。孔子沒有去問子路,卻直接去問顏,這是對顏的既信任而又尊重。

這樣的一個故事,不是很值得教師們去細味、參考嗎?

其實,這故事還可增長團體中人(尤其是負責人)的智慧。團體中總有大大小小的內部矛盾、人事是非、說長道短。孔子不偏聽偏信,對人的信任基於長期的深入認識,照顧到他人的感受,不是很值得學習的嗎?



讀完:原文、白話譯文、華叔的兩篇文章,雖然指出人與人交往,難免有內部矛盾、人事是非、說長道短。華叔語:『孔子不偏聽偏信,對人的信任基於長期的深入認識,照顧到他人的感受,不是很值得學習的嗎?』


當然聖人孔子比一般凡人的胸襟更加廣闊,但不得不承認,今次聖人孔子也產生了對顏回起疑,決定要攪清楚明白。不過,Johnny Hung 選擇了不直接詢問,而是轉一個彎子,說夢見了祖先,要拿飯去祭祀。守禮的顏,果然因而說出,飯中有塵埃,自己動過,祭祀不宜。


人間的是是非非,真的有跡可尋,有根有據,有憑有據,真憑實據者並不多,最多是可能有些蛛絲馬跡,或只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若有旁人第三第四者的繪聲繪影,唯恐天下不亂者,多加幾錢肉緊煽風點火,便由冇變有,若又不去查證,不去攪清楚,便心存芥蒂!


唉!人心多疑!


《嗜悲註》:本文原寫於去年華叔司徒華先生去世前的不久,幾天後1月2日就是華叔逝世一週年,特從草稿欄中抽出來刊登。




伸延閱覽:
《孔子家語‧在厄第二十》dfg.cn
孔子審詢顏回偷飯 epochtimes.com
顏回偷飯吃 司徒華作品彙編
孔子和顏回和子貢 司徒華作品彙編


我的舊文:
心中的一把尺
由閑談到講是非


引用《司徒華作品彙編》文章的舊文:
貓論:【司徒華彙編】花貓養老鼠
磨斧:【司徒華彙編】伐木的斧頭
問題中年:【司徒華彙編】學問
一位年輕人的變臉:【司徒華彙編】兩幅最後的晚餐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My Movie Week II

My Movie Week II




續前日 。。。。。。


由17日起展開了我的聖誕新年假期,事源累積太多有薪年假,卒之爆嗮燈!HR confirmed 今年再冇 budget,買回趕唔切放的假期,再唔放就要 forfeit 喇!


週中假期,可以每天去看 11:30am 前的特價電影早場,在過去的一週,看了二套電影,又買了兩隻影碟(包含故事內容):


《影碟》
Transformers III 港譯:變形金剛 黑月降臨



Directed by:Michael Bay
Starring:Shia LaBeouf as Sam,Rosie Huntington-Whiteley as Carly Spencer 阿 Sam 女友,Josh Duhamel as William Lennox 特種部隊隊長,John Turturro as Seymour Simmons 前 Sector 7 總管,Frances McDormand as Charlotte Mearing 女國家情報主管。


已經是第三集的 Transformers III,實在再也沒有驚喜,又沒有新招式,只是熱熱鬧鬧打餐懵嘅,當然 transformers 變身的特技,仍然吸引著我這個看着“變形金剛”卡通片長大的 Transformers 迷!


咁多個變形金剛,我仍然還是最喜歡“大黃蜂 Bumblebee”,之前已入戲院看過 Transformers III 打打打,都未能消化完成,又再打打打過,所以連個故事都不明不白,就已經打完場了。 今次重看影碟,總算知道故事發展,但也不是重要了,因為實在很簡單的故事,只是不停製做兩派變形金剛對打便是了。失望?沒有甚麽期望就沒有失望!因為這些電影不會需要曲折的故事。


可以一提的是請到了 Leonard Nimoy 為 Sentinel Prime 配音。





《影碟》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港譯:猿人爭霸戰 猩凶革命



Directed by:Rupert Wyatt
Starring:James Franco as Dr. William "Will" Rodman 阿威,Andy Serkis as Caesar 猩凶(猩猩領袖),Freida Pinto as Caroline Aranha 阿威的女同事,David Oyelowo as Steven Jacobs 阿威的貪婪上司,John Lithgow as Charles Rodman 阿威的有腦退化症老豆。


可能是我敏感,我覺得個故事是頗有些寓意的,但撇開不贅!


阿威為了幫助有腦退化症的父親,加盟醫藥開發公司,研究新藥ALZ112號,希望能挽救父親病情。並用母猩猩做試藥,得到突破性的結果,ALZ112令母猩猩的腦細胞重生,智慧得到大幅提升。阿威正在向藥商高層匯報之時,母猩猩突然狂性大發!


原來母猩猩在籠子內誕下嬰兒,為了保護小猩猩,母愛驅使猩猩媽媽破壞了實驗室,嚇跑了藥物開發公司的高層。並下令終止整個研發計劃,把已服藥的實驗用猩猩全部處以安樂死!


阿威不捨得在清理籠子時,才發現的猩猩嬰兒都殺死掉,就秘密帶了回家飼養,把小猩猩取名 Caesar,得了腦退化症的父親多了一個寄託。轉眼三年 Caesar 遺傳了母親驚人的智力,可以幫助阿威照顧腦退化的父親。於是阿威把心一橫,將新藥ALZ112 處方給父親。


奇蹟出現了,阿威父親瞬間恢復正常過來,如此就過了幾年安逸的日子,Caesar 成長了,智力也一天一天提高。不過阿威只可以帶 Caesar 到遠離人煙的森林自由活動,其餘時間都被關在屋子內。漸漸 Caesar 再不甘被關閉在屋子裡,他渴望見識外面的世界,渴望和他單方面認為全都是友善的人類的溝通。


幾年好日子很快就過去,阿威的父親的免疫系統開始對藥物ALZ112並號,產生了抗體攻擊112號修補的腦細胞,阿威的父親又重現腦退化症,來勢還要比以前更嚴重。就在一次阿威父親在外面闖了禍,智力已經進步到一個人類少年的 Caesar 透過窗戶看見了,以為老父被鄰居欺負,就跑出屋外保護老人家,並闖出更大的禍,猩猩襲擊人類的死罪,最後被判入猩猩收容所關禁。


另一方面阿威說服了上司,根據112號研發成新的ALZ113號藥物,但阿威貪婪的上司在還未確定功效前,就下令處方高劑量試給試驗用猩猩進行測試,並希望幫藥廠賺到快錢,讓自己可以升官發財。


阿威也急忙帶了新藥113號回家,打算處方給患病的父親,希望可以扭轉他的病情。剛巧從所容所逃回家的 Caesar 見到了一切,就帶了一瓶ALZ113號回到猩猩收容所,讓自己和其他的猩猩都處方到113號新藥。可惜新藥未能救回阿威老父,他與世長遲了!


世事難料,服用了113號新藥的 Caesar 和猩猩們,智力已經超越一般人類,他們再不甘被困在收容所內,於是在 Caesar 作為首領的帶領下,進行了猩猩群起義,成為一個新的群體,脫離人類的飼養監視,逃入大森林展開新生活!


另一方面ALZ113號新藥,卻成為人類新的新病毒,這ALZ113號藥物只對猩猩們有效提升他們的腦能力,卻會破壞人類的正常腦細胞,這個病毒立刻廣泛迅速傳遍全球 。。。。。。。人類試圖利用藥物改變造人類的未來,是否真的能逆天而行,最終惡果就是人類的自我毀滅呢?人類是否會面臨滅絕呢?Caesar 和猩猩群後事如何呢?


故事並不復雜,但深藏寓意,論投資應是今次談及的四部電影中最細,沒有大場面的廝殺,看到完場後都唔知,啊!咁就完咗嗱!沒有說教勸諭人類,只是平鋪直敘,讓觀眾自己思考發揮! 相信是想來個續集,不過還沒有聽聞,票房紀錄差就靜咻咻就沒有了下文!



後記:

Transformers 4 出了 Trailer 最尾尾幾秒鐘就是香港街景





The Planet Of The Apes 也出了續集




嗜悲 當然會去捧場!



伸延閱覽: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維基百科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My Movie Week I
TRANSFORMERS I 2007【變形金剛】電影
只賣獨孤一味的 TRANSFORMERS II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昂坪360(上)+(下)

昂坪360(上)+(下)





圖片來源:昂坪360





趁放大假打算去試搭重開的 昂坪360 吊車,既然要去,當然賣賣口乖,問問老爸老媽有冇興趣同去。


卒之三人成行,不過由港島東去到東涌,條路都幾遠路,搭港鐵都要要轉幾轉車才抵達,到了東涌站後,先到旁邊東薈城 Citygate 內的茶樓,嘆嘆上午茶都未遲,順便行行商場,原來話喺香港唯一的 Outlet Mall,不過冇時間行嘞,有機會再來。


昂坪360 的車站原來不是和東涌站相連的,也沒有行人天橋直達,指示的標志也不清不楚,唯有路在口邊,一路問一路行,在那處排隊,唉!


在地下排隊處有一大堆鐵欄,但就沒有列出隊尾,去到邊就需要的等候大約時間,給遊客一個心理準備,在沒有資料下,我們唯有跟隊喇,雖然有巴士公司的大嬸兜客,不用等候就可上車,不過嚟得嘅梗喺要搭吊車,顧不作考慮。


由地面一路排,一截一截咁沿著鐵欄咁上,上到去至見到原來前面,打的人龍蛇餅,比在平地上的多成倍,洗濕咗個頭,唯有隨遇而安,安心排隊再等,老爸更發揮他好客本色,與一眾的外國遊客訕搭搭訕,咁又打發咗啲等候 dead air時間。


點知去到購票啲 counters 前啲秩序就大亂了,個個搶住排個有利的 counter, 車站人員點解唔截著人群,由一個員工睇著邊個 counter,替人客辦完購票,就指示下一個組合去 counter 前購票呢? 秩序當然會好好多。


好嘞辦好購票手續,但老爸老媽一早聲明,冇興趣睇馬騮戲,同唔品茗喝名茶,亦唔看『與佛同行』,咁祇需要賣來回程吊車套票便成。


之後又再要排隊等上車嘞,望望前端,個蛇餅打完又打,老爸再發揮他好客本色,與一眾的外國遊客訕搭搭訕,咁又再打發咗啲等候 dead air 時間。


來到上車處前,車站職員就把乘客分組,因為每個車廂可坐十個人云云,可是個班職員認真思考僵化,前面的一組,有一家四口的香港人兩大兩小,就格硬加上六位肥師奶外賓,我們三人就被編排與四位普通哂士的美國遊客成為一組,在閘口等候上車。


前面個組,一家四口先入,霸住一邊座位,兩個小孩當然站在座位上,後入的六位肥師奶就算點逼,都不能坐下在另一邊座位,啲職員想請一家四口張就一吓,而六位肥師奶又不願分開車坐,咁就擾攘咗分幾鐘,唯有請了我們三人跟一家四口同車,六位肥師奶另坐一車,而本來與我們同組的四位美國遊客就另作編排。由排隊到上到車需時九十分鐘,總算上到吊車嘞。


但在吊車上,啲靚仔邊會坐得定呢? (續待!)



圖片來源:昂坪360




上回講到:在吊車上,啲靚仔邊會坐得定呢?


吊車一路慢慢向上爬,老爸可能是有些擔心,也受上次吊車墮地新聞的陰影,坐得定定在座位上,我和老媽就環顧四方,欣賞一路上的風景,東涌新市鎮,赤臘角機場,較遠的青山,在轉向站之後可遠眺伶仃洋,我話模糊中見到澳門添。


但兩位小孩子就在狹小的吊車箱,左撲右撲,攪到整個車箱搖晃,最終個老豆都驚起上嚟,才制止兩條馬騮安定下來。不久吊車就再轉向,可以看到天壇大佛了。


落車後才知道在轉向站,是有為車廂內的乘客拍照的,我地兩家人都唔知到,冇一個對著鏡頭,而且要成百元一張,顧乏人問津,睇嚟都是專做外國遊客生意嘞,但啲外國遊客都唔知道被影了相,所以冇生意,睇嚟要在當眼處,多作宣傳了。但好多人就對著個 mon,用自己的相機,翻拍張相,雖然寫明不準拍照,啲職員都懶的阻止。


因為我們不是佛教徒,不需要拜神,只當是名勝景點遊覽,昂坪市集,天壇大佛,寶蓮寺,心經簡林,都行過之後,就去寶蓮寺附設的齋堂吃齋,但一致認為菜油下得太重手,齋菜一般水準,不談也罷。


臨走時沒有錯過遊一遊,價值百萬建築的昂坪公廁,各人普偏滿意清潔程度。


因為六時半就收車,為了避過繁忙時段,我們五時許就去排隊搭吊車下山,點知人人都是咁冧法,結果是排到六時才上到吊車。


今次我們三人,被安排和四位外國遊客,同一吊車,七個成人,安坐車中,老爸經過上回上行,平安無事,沒有再擔心,遂再再發揮他的本領,和外國遊客談足全程,我就利用時間拍下幾張,斜陽中的照片。


圖片來源:昂坪360




以上兩篇本寫于: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後記:
匆匆過去三年,昂坪360又再加價嘞,近來又頻頻發生障礙,需要停駛修理,遊客驚險被困在吊車上,好在我們2008年去咗先,好耐都唔會再去嚕。



伸延閱覽:
昂坪360 (維基百科)
東薈城 (維基百科)
天壇大佛 (維基百科)
寶蓮寺 (維基百科)
心經簡林 (維基百科)
昂坪市集 (維基百科)



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My Movie Week I

My Movie Week I




由17日起展開了我的聖誕新年假期,事源累積太多有薪年假,卒之爆嗮燈!HR confirmed 今年再冇 budget,買回趕唔切放的假期,再唔放就要 forfeit 喇!


週中假期,可以每天去看 11:30am 前的特價電影早場,在過去的一週,看了二套電影,又買了兩隻影碟(包含故事內容):


《電影》
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s 港譯:詭影遊戲


Directed by:Guy Ritchie

Starring: Robert Downey, Jr. as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Jude Law as Doctor Watson 華生醫生,Noomi Rapace as Sim 吉卜賽女郎,Jared Harris as Professor Moriarty 野心家 莫理亞蒂教授,Stephen Fry as Mycroft Holmes 布爾摩斯兄長,Kelly Reilly as Mary Morstan-Watson 華生太太,Rachel McAdams as Irene Adler 神秘女郎。


一開始 福爾摩斯 就是掣止了大爆炸,神秘女郎任務失敗,就被野心家 莫理亞蒂教授 obsoleted 報廢了。故事並不復雜,只是野心家 莫理亞蒂教授 想發戰爭財,把已經劍拔弩張的歐洲的兩個集團帶進熱戰。福爾摩斯、華生醫生、吉卜賽女郎,大佬 和 華生太太,一起粉碎 野心家 莫理亞蒂教授 的大計。


沒有豐富的故事性,就要在細節上玩啲技巧,來吸引觀眾。翻炒上集玩得甚為出色的舊橋,每當打闘前 福爾摩斯 都會先預計對方的攻擊招數,預設對策化解及反攻。又再加埋有上集 福爾摩斯 的驚人觀察力洞察力,幫助他破解敵人的秘密和陰謀。這等等的小把戲,今次出現了幾次,導演玩得樂此不疲。


全片總算熱熱鬧鬧,加上 福爾摩斯 和 華生 兩人,一貫沙煲兄弟式的吵嘴幽默,有些簡單推理但絕不複雜,和不算曲折的故事,沒有令一些慣了看港產片的觀眾,需要一啖一啖餵到埋口邊至識食,就好像看 Inception 潛行兇間 時,很多人批評睇唔明白。


不過連大結局 福爾摩斯 和 莫里亞蒂教授 決闘,兩人最後跌落千丈瀑布,神探有冇得救呢?都畀觀眾算到,因為有了個很顯眼伏筆,我反而認為是導演用來氹氹觀眾開心的,故此沒有了驚喜。


臨尾在 福爾摩斯 的追悼會,寫著他死於 1894年(若沒有記錯),福爾摩斯 把第一次世界大戰推遲了二十年,到1914才打得成。





《電影》
Mission Impossible IV:Ghost Protocol 港譯:鬼影約章


Directed by: Brad Bird

Starring:Tom Cruise as Ethan Hunt 特工頭目,Jeremy Renner as William Brandt 男特工(分析員),Simon Pegg as Benji Dunn 男特工(電腦專家),Paula Patton as Jane Carter 女特工(行動),Michael Nyqvist as Kurt Hendricks 瘋狂核戰戰略專家。


一開場特工就來一個“吳宇森”式的凌空飛躍,連環槍殺幾個追殺他的敵人,pay tribute to John Woo 向吳宇森致敬?


這個美方特工雖偷到了俄國核武的發射密碼,還槍殺幾個追殺的敵人,可惜撤退時又被一位美女殺手槍殺玩完,核武發射密碼落入國際黑市市場待價而沽!美方特工急忙把混入俄國監獄的“特工頭目” Ethan Hunt 拯救出來,企圖扭轉不理美國形勢。


特工頭目夥同女特工(行動)和男特工(電腦專家),出發到莫斯科潛入克里武林宮偵查,反而被一位核戰戰略專家先得到手,臨走前並引起氣體連環爆炸,炸毀半個克里武林宮,俄方認定美方特工發動爆炸,並當作恐怖分子展開追殺。


原來核戰戰略專家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他認為人類社會已經發展至萬惡的,他要發動核襲引起俄美及中國各方核力量,互相報復性核子攻擊,毀滅全人類世界後。然後,等幾萬年後,地球就會重生新的生物,統治地球。就如幾萬年前,天災把恐龍時代毀滅後一樣。


為了粉碎這個災難,特務頭目 Ethan Hunt、女特工、電腦專家,再加上男特工(分析員),出發到中東杜拜、印度孟買,竭力阻止核戰戰略專家的一伙人,企圖利用一個私人的人造衛星,向俄國潛伏在海底的核子潛艇,發出發射核子飛彈指令,射向美國西岸三藩市。


美方特工要追尋核戰戰略專家的一伙人,又要避開俄方秘密警察的追殺,還要從女殺手手上奪回失去的密碼,當然險象橫生,幾經幸苦 mission impossible accomplished,將已發射的核飛彈在三藩市上空 disarmed 解除爆炸,沉入三藩市灣區海底。


今次,男主角 Ethan Hunt 特工頭目 沒有獨佔所有動作戲,而是分散各個特工都有份玩,比以前的純個人英雄主義,改變成團隊精神集體力量,以 teamwork 合作合力,戰勝各敵對方,卒之 Mission Impossible!


Tom Cruise 職業特工隊的電影版,已經是第四集,都很吸引動作影迷,今次沒有教人失望。 不過,就以 Mission Impossible 而論:MI3 最差,MI2 比 MI1 好看,但今次 MI4 和 MI2 同樣好看,但 MI4 靠的是群體合作成功,又比純個人英雄主義,來得比較合理。


明天續。。。。。




伸延閱覽:
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s 維基百科
Mission Impossible IV:Ghost Protocol 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改頭換面的《新福爾摩斯》 Sherlock Holmes
Star Trek Holodeck: Sherlock Holmes and Professor Moriarty
一層層的夢:Inception 潛行兇間
My Movie Week II



Sunday, December 25, 2011

聖誕快樂

聖誕快樂




Merry

Christmas







謹祝:佳節快樂!

並為有不足有欠缺的朋友們祈禱!




Silent Night



我的舊文:
聖誕快樂 Merry Christmas
Merry Christmas
普 天 同 慶
普天同慶 聖誕快樂
Seasonal Greetings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西方社會的雙重標準

西方社會的雙重標準




前些時加拿大各大城市,相繼通過本市的 By-Law 附例,要禁止中國餐館出售鯊魚翅羹 Shark Fin Soup,說是要支持環保,保護鯊魚免慘被濫殺取去魚鰭,云云。


並制定出比藏有毒品,還要嚴苛的罰款規則,根據新通過的附例,初犯者最高罰款5,000元,第二次最高罰款25,000元,第三次觸犯的罰款可達10萬元,就算是藏毒的刑罰都比藏魚翅罰款輕5倍,以後緝魚翅好過緝毒,令人訕笑!


但另一邊廂,加拿大每年屠殺數以十萬計的海豹 Harp seals,包括出生僅只25天幼海豹,活生生剝取其皮毛,因為加工海豹的皮毛 pelt 是加拿大重要收入的工業。我還記得加拿大總督,到加拿大北方地區訪問時,拿著血淋淋的生劏海豹心,狼狼的咬了一口的片段!


加拿大出口海豹皮毛、肉食、化妝品製品,等等,成為北方地區的主要出口,為了經濟利益,加拿大人以眼不見為淨,只要沒有在渥太華、多倫多、溫哥華、卡爾加里,等等大城市屠殺海豹,就揞著良心領取優厚的政府 social welfare!


警告:以下片段十分血腥,觀看者嘔心,後果自負!



西方社會的雙重標準,又一次活生生赤裸裸,再次在世界舞台,隆重演出,請細讀以下的明報報導。


減排大計礙採油財路 為救經濟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協議
【明報專訊】中國有一句老話﹕人窮志短,用來形容今天西方一些國家的短視行為最是適合。說的是加拿大作為《京都議定書》簽署國,卻在剛過去這個星期宣布退出協議。加拿大環境部長肯特說,由於《京都議定書》沒有包括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排放大國,所以根本行不通;他還說,這不是全球解決氣候變化的辦法,因此決定退出。

加拿大政府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倒退做法,對剛結束的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猶如重擊,會上各國經過大量努力,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談判取得進展,有望在減排大業向前邁進一步。加拿大忽然退出,令全球減排努力掉進深淵,更甚的是,加拿大退出,卻把本來不屬《京都議定書》減排範疇的中國和印度都扯進去。加拿大是發達國家,中印是發展中國家,加拿大把橙和蘋果混為一談,無疑是為退出《京都議定書》找下台階。

冠冕堂皇的言辭後面,是和中印完全扯不上關係的本土經濟因素。眾所周知,2008年金融海嘯後,西方國家陷入長期經濟衰退,今天歐美因債務危機和復蘇未起而苦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上周表示,全球經濟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低迷,際此危機未去,加拿大明年可能因未達減排目標而須購買140億加元碳排放權。對2006年上台的保守黨政府來說,找個藉口把這經濟重擔甩掉,也許是一條出路。

經濟不景尋出路 開採油砂易污染
定於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一直是發達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角力場所,原因是美國認為,要中印兩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等量齊觀,中印則以本國經濟尚未發展而拒絕。這次德班氣候大會,這兩個集團曾發生激烈討論,當人們以為,包括加拿大在內的《京都議定書》簽署國,會走出一條與美國不一樣的減排道路時,加拿大出人意表地宣布退出。

加拿大近年經濟低迷,復蘇重擔擱在保守黨政府肩上,於是,蘊含量全球第三的石油成為復蘇經濟命脈。由於加拿大97%的石油礦藏屬油砂,開採需要大量能源和水源,提煉過程中更會釋出巨量溫室氣體,以數字計算,提煉油砂所排放的廢氣,比常規煉油多出八成。加拿大政府的開採油砂目標,是從目前日產150萬桶,提升到2025年的370萬桶。既然下定決心走這條富貴之路,又沒有想辦法在科技上遏止廢氣排放,加拿大於是把心一橫,撕破臉皮退出《京都議定書》。

加拿大走出背棄《京都議定書》的第一步,為其他心懷類此想法的國家打開大門,俄羅斯、日本、澳洲及新西蘭近年的態度,不是拒絕作出新的減排承諾便是立場飄忽。在德班氣候大會,美國的底牌亦已公開,對歐盟國家提出的「歐盟路線圖」不作正面回應。所謂路線圖,即是要求所有國家,必須在2015年成立一份2020年之後具約束力的減排協議。

美國在此把中國及印度再拖落水,說除非中印都願意簽署,否則美國不會加入;不僅於此,美國還反對把最後限期設在2015年,其實是諸多推搪,不願加入。唯一到今天仍然鐵了心的是歐盟,但可以預見的是,倘若美俄日澳等立場不改,歐洲會否願意在經濟復蘇無期之下獨個挑起重擔,仍是未知數。


中國密密減排 寫入十二五規劃
從美國一直拒絕確認《京都議定書》,到今天加拿大退出,這份多年前一度為人們滿心期待、認為可望在新世紀達成減排大業的鴻圖之計,在各有打算之下,尤其一些國家經濟正處衰退邊緣,加拿大的退出,只是《京都議定書》存亡難料的折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雖然三番四次被西方國家在減排爭論拖下水,但事實上中國已經密密行動,2010年實現節能6.3億噸標準煤,等於減排14.6億噸二氧化碳。雖然必須承認,中國在減排方面,這刻只是走出第一步,更多的環境保護問題仍未解決,但從把氣候變化寫進「十二五」規劃看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環保技術中國不如西方,但決心肯定遠超西方。



油砂蕴藏在加拿大草原省份“阿爾伯達省“,卡爾加里,埃蒙頓,和 紅鹿鎮,是最大城市。

Source:wikipedia



【維基百科】Bituminous sands, colloquially known as oil sands or tar sands, are a type of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deposit. The sands contain naturally occurring mixtures of sand, clay, water, and a dense and extremely viscous form of petroleum technically referred to as bitumen (or colloquially "tar" due to its similar appearance, odour, and colour).

Oil sands are found in large amounts in many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but are found in extremely large quantities in Canada. Canada is the largest supplier of crude oil and refined products to the United States, supplying about 20% of total U.S. imports, and exports more oil and products to the U.S. than it consumes itself.

In 2006, bitumen production averaged 1.25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200,000 m3/d) through 81 oil sands projects, representing 47% of total Canadian petroleum production.

This proportion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in coming decades as bitumen production grows while conventional oil production declines. Most of the oil sands of Canada are located in three major deposits in northern Alberta.



中國經歷開放改革凡三十年,仍然是一個在發展中的國家,西方列強卻捉著中國為了拼經濟,而未能顧及環保的措施,黑煙裡的懸浮粒子,製造二氧化碳及有毒物質,在國際不同層面打壓中國,指摘中國破壞環境。其實全世界最大碳排放國家其實是美國。而歐洲美洲工業革命已經超過三百多年,破壞環境已經難以彌補,卻要求發展中的中國,依照已發展國家的環保標準減排。


如今,加拿大為了開發“油砂”,竟然脫離《京都議定書》,西方人真面目,見利忘義又一例證!啊 。。。。這不就是西方人一向的態度嗎?殖民主義時代的:殺戮、強搶、掠奪,強盜海盜的真面目,根本沒有改變,只是近年他們戴上了”人權“面具,但卻又再次露了“餡”!




同場加映:加拿大小海豹的短暫一生!
警告:以下片段十分血腥,觀看者嘔心,後果自負!




伸延閱覽:
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協議 新浪新聞網
Oil Sands Canada 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魚翅碗裡的風波



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語重心祥 (二)

語重心祥 (二)




中大校長 沈祖堯﹕我對畢業同學的臨別贈言


【明報專訊】編按:本文是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2011年12月1日(上周四)於中大頒授學位典禮對畢業同學的臨別贈言。

今天早上我翻閱了畢業禮的典禮程序。當我見到畢業生名冊上你們的名字,我按手其上,低頭為你們每一位禱告。

我祈求你們離校後,都能過着「不負此生」的生活。你們或會問,怎樣才算是「不負此生」的生活呢?

儉樸地生活
首先,我希望你們能儉樸地生活。在過去的三至五年間,大家完成了大學各項課程,以真才實學和專業知識好好的裝備了自己。我肯定大家都能學以致用,前程錦繡。但容我提醒各位一句:快樂與金錢和物質的豐盛並無必然關係。一個温馨的家、簡單的衣著、健康的飲食,就是樂之所在。漫無止境的追求奢華,遠不如儉樸生活那樣能帶給你幸福和快樂。

高尚的生活
其次,我希望你們能過高尚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有很多陰暗面:不公、剝削、詐騙等等。我籲請大家為了母校的聲譽,務必要莊敬自強,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勢的人,也不可以做損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對一己的良知無悔,維護公義,事事均以道德為依歸。這樣高尚地過活,你們必有所得。

謙卑的生活
其三,是我希望你們能過謙卑的生活。我們要有服務他人的謙卑心懷,時刻不忘為社會、國家以至全人類出力。一個謙卑的人並不固執己見,而是會虛懷若谷地聆聽他人的言論。偉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巔,他亦會蹲下來為他的弟兄濯足。

假如你擁有高尚的情操、過着儉樸的生活、並且存謙卑的心,那麼你的生活必會非常充實。你會是個愛家庭、重朋友,而且關心自己健康的人。你不會着意於社會能給你什麼,但會十分重視你能為社會出什麼力。

我相信一所大學的價值,不能用畢業生的工資來判斷。更不能以他們開的汽車、住的房子來作準,而是應以它的學生在畢業後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為依歸。所以,諸位畢業會成為我校的代表。做個令我們驕傲的「中大人」罷!

各位畢業同學,在我的心目中大家都是我的兒女。當我誦唸你們的名字時,我默禱你們都能不負此生。



要生活得 儉樸、高尚、謙卑,而又能做到 不負此生!對今時今日的大學生,和香港人的普遍價值觀,實在是相悖而馳,無論如何都沒能找到一個相等號。香港高度的物質主義,人生要 live to the fullest,以奢華浮誇來論成敗。


要搵到大錢,不惜放棄尊嚴,甚麽高風亮節擺埋一邊,甚麽卑鄙手段都做得出,只要寧給人知莫給人見,無證無據你奈得我何,高尚算是老幾?老子有錢就永遠高高在上,奢華浪費暴殄天物,受到萬人膜拜,才是不負此生!儉樸反而令人認為閣下是不成功,是失敗者!


只要語不驚人誓不休,大言不慚,誇誇其詞,講得天花龍鳳,天花亂墜,天馬騰空,講過就算,大有人在 。。。唉!

沈校長語重心祥,


伸延閱覽:
沈祖堯﹕我對畢業同學的臨別贈言 雅虎新聞網


我的舊文:
語重心祥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粵語 仆街

粵語 仆街



不知何故,前一些時興“懸浮少女”Natsumi Hayashi,網上出現了很多自創的懸浮照片,近日卻興“仆街”,週圍都玩“仆街”,令“仆街”照片滿天飛。

Source: Blogspot.com


公司中人有位中文名字粵語英文音譯的 initial 剛巧是 P.K. 的姓李先生,這位李先生又不想有個英文洋名,例如:David,John,Eric,Ian etc. etc. 因此在公司內,一是喊他曰:PK or 或是 PK Lee,有時真的以為在講粗口!


香港潮語“仆街”,本來是甚為粗俗,在我小學時代,若講出“仆街”,一定畀隔離的同學仔告畀老師聽:“佢講粗口”。經過多年演化,近日常把“仆街”改講成 PK,取其讀音:Pok Kai 類同“仆街”也!


【維基百科】仆街(讀音:pök gäi;仆,音普木切,粵拼:puk1),別稱PK,係廣東話入面一句好常見嘅俗語。喺香港同埋廣東等地區經常有人掛喺口邊,亦都有喺塗鴉度出現。喺中學入面、男人之間傾計、MK人對話之中,「仆街」呢句俗語嘅出現率係特別高嘅。相比起屌之類嘅粗口,「仆街」其實唔算係粗俗,亦冇關於性嘅暗示。

喺廣東話之中,「仆街」原本係黑社會嘅用語,係指仆臥喺街道上,死喺路邊冇人收屍,暗指眾叛親離或者親信俾人誅晒。現今都好少人知道佢嘅原意,於是「仆街」一詞開始降級,變為強調情感之用,更有人以字面就噉解為跌倒、仆親。

PK原本嘅意思係決戰或者互相毆鬥,亦都係指足球射十二碼(Penalty Kick)。不過因為有時為咗唔想咁粗俗,就搵仆街英文拼音-"POOK GAI" 嘅縮寫:「PK」來代替,用法其實同仆街係一樣。

今次個計劃P咗K啦!
(又可以咁樣講:今次個計劃PK咗啦!)

即係話:今次呢個計劃衰咗囉。


你條PK仔終於捨得返嚟啦咩?

即係「你個衰仔終於捨得返嚟啦咩?」。因為係取代用嘅詞語,聽落比較溫和,可以用喺比較熟嘅朋友身上,口中雖然好唔滿意,但又帶出少少親切同掛念嘅味道。



一般我們說的廣東話(也稱為:粵語),原本是廣州市的方言,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方言已經極為不同,或是西至台山的台山話,經已和廣東話有很大差別。


因此我們流行說的廣東話應該稱為:廣州話,其實在南洋星馬一帶,廣東話這方言是被稱為:廣府話。 除了華語(類似:普通話),最多人說的是潮州話、海南話 和 福建話。


廣東話在國內的廣州市,香港,澳門,加上星馬一帶的廣府話,分別自家本土演化,但到了香港的TVB的師奶劇,衝出香港風摩省港澳,並遠及東南亞的華人社會,再輻射到內地深入地區和漸漸北上如到內陸,形成一個獨特方言文化。


在中國粵語,連國內的廣東省電視台,都得到中央特別優待,可以不說普通話,而利用廣東話(粵語)這方言,來做電視節目廣播(包括新聞報導)。記得2010年廣州市舉辦亞運會,為了轉播時應該用普通話,還是應該說廣東話,就引起了『保衛粵語』紛爭,要廣東省委書記 汪洋 先生,出來說他自己都在學習廣東話(粵語)誰敢廢,才勉強把風波擺平。


廣東話(粵語)的“仆街”已經轉化為“PK”,不知是否已經傳到廣州,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不過各位生仔生女後要改華語漢字名字,就要謹慎要留意,唔好改過名嘅 initial 是 P.K.嘞,或者加個洋名喇!


後記:11年12月18日明報:廣東限制粵語廣播惹反彈
【明報專訊】廣東「撐粵語」運動再起風波,廣東省政府宣布新的語言文字規定,要求從明年3月起,電子傳媒必須要以普通話作為播音、節目主持、採訪用語。如果需要使用方言播音的,則必須經中央或省廣播電影電視部門批准,否則將要受處罰。規定公布後引來網友強烈反彈,認為這是新一輪打壓粵語的運動。

《信息時報》報道,廣東省政府官網前日公布《廣東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定》,對多種場合和機構使用普通話作出規定,包括學校及教育機構,在教學、會議、宣傳和其他集體活動;電台、電視台及其網絡音視頻節目,另外政府人員出席公務活動等,都需使用普通話。

明年3月1日實施
規定特別提到,電子傳媒要以普通話作為播音、節目主持和採訪的基本用語,要使用方言播音的,應當經國務院或省廣播電影電視部門批准,電視台用方言播音時,應當在屏幕上顯示規範漢字。有關的規定將在明年3月1日開始實施。廣東省還明確違反規定所需承擔的責任,拒不改正的,先警告後處分。

據廣東的電視台記者表示,暫未收到有關的通知,而目前廣東的幾家主要電視台,如南方台、廣東台及廣州的數間電視台,均有粵語欄目,這些欄目的記者,即使是出外採訪,也會用粵語,不會受到限制,至於以後是否還可以用粵語採訪,則不得而知。



今次出台的規定,令人聯想起去年7月開始的撐粵語運動。記得去年7月,有廣州政協委員建議廣州電視台,改為使用普通話廣播,引來強烈反對,掀起撐粵語示威浪潮,最後廣州市政府出面澄清,指粵語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未有想過「廢除粵語」、「弱化粵語」,事件才逐漸平息。


這是否官方的講一套做一套,等抗議聲靜下來,又再取締廣東話(粵語),漸漸被取代熄微,最終消失於中國歷史!



伸延閱覽:
仆街 維基百科
廣東話(粵語)維基百科
推普廢粵 文匯網
廣東限制粵語廣播:規定普通話主持 違者先警告後處分 新浪新聞網
懸浮照片 谷歌圖片搜尋
仆街照片 谷歌圖片搜尋



我的舊文:
Son of a Bitch
做人要有"中指" Fuck and Bloody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向800名來自兩岸四地的青少年洗腦

向800名來自兩岸四地的青少年洗腦



據明報編者按:本文摘自今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在人民大會堂向800名,來自兩岸四地的青少年,所發表題為「辛亥革命與民族復興」的演講。


【明報專訊】 《辛亥革命與民族復興》
講辛亥革命,必然首先要提到一個人,你們說是誰?(學生答:孫中山)對,就是孫中山先生。在內地,我們稱中山先生為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我們這一代人,上小學的時候就能背「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等中山先生的名言。

大家剛才從天安門廣場經過,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始,每逢國家重大節日和慶典,都要在天安門廣場樹立大幅中山先生的畫像,和對面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主席的巨幅畫像遙遙相對。為什麼?因為我們今天從事的事業,是從中山先生那裏繼承下來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位為國家和民族奉獻畢生精力,作過傑出貢獻的偉人。在台灣,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有「國父紀念館」。

在香港,前年拍了一部電影,片名叫《十月圍城》,不知道你們看過沒有,故事當然是虛構的,但中山先生在香港讀過書,從事過革命活動,這是歷史事實,拍攝這部電影實際上也是為了紀念中山先生在香港的革命活動。1895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公開演講時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廣東香山縣,今改名中山縣,就在澳門旁邊,中山先生第一次走出國門就是通過澳門,在香港醫學院畢業後,曾經以孫逸仙的名字在澳門行醫和從事革命活動。在澳門,現在澳門半島不到8平方公里土地上,有3座中山先生全身銅像,有一座「國父紀念館」和一條「逸仙大馬路」,這表明澳門居民也同樣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人。

如果有一道考題問大家,在中國近代以來,到目前為止,有哪一位政治家為兩岸四地人民共同熟悉、最受兩岸四地人民共同崇敬、景仰?不知道你們的歷史老師是否還有其他答案,但如果回答是孫中山先生,我想肯定會得滿分。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為什麼歷經百年,中山先生在中國人生活的地方還這麼受到愛戴?或用你們年輕人流行的語言,還有這麼多「粉絲」?我想,中山先生有很強的人格魅力,這是一個原因,但最根本的是我們同屬中華民族,同屬一個國家,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轉折點,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可以概括為20個字,這就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近代以來,在我們國家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國人民進行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和建設,包括辛亥革命,也包括今天的改革開放,都是緊緊圍繞這20個字的主題。這20個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所承擔的歷史使命,是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人為之不懈奮鬥的理想、奮鬥的目標。

為什麼可以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概括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20個字?這就要講一點歷史。我不是歷史老師,但願意與同學們一起回顧中國近代史,讓我們回到中山先生所處的年代,以增強對辛亥革命重要意義的認識。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們的先人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在17、18世紀,滿清王朝還自詡為「天朝上國」,但實際上,自從西方國家工業革命後,我們國家已經逐步落後了。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開始侵略中國,瓜分中國。我想各位同學腦海中一定有一幅中國地圖,而且也都讀過中國近代史,現在我們作一個練習,設想我們回到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活動的年代,那時的中國地圖是什麼樣子?

從你們生活的地方說起,香港被英國佔領,澳門被葡萄牙佔領,台灣被日本佔領,青島被德國佔領,在上海、天津、廣州、廈門、九江、漢口、蘇州、杭州、重慶等大城市,有西方國家的24處租界。大連旅順港先被俄國佔領,後來又被日本佔領,日俄為了爭奪東北地區,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打了一場日俄戰爭。從更大的範圍講,西方列強還在我國領土上劃分了勢力範圍。祖國山河破碎,亡國危險迫在眉睫。

面對這樣一張張歷史地圖,我們可以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是你,能夠無動於中嗎?凡是中華熱血好兒郎都會奮起抗爭。如是,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爭取民族獨立,救亡圖存,維護國家統一,成為那一代人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

即將亡國的境地
一個幾千年綿延不斷的文明古國、大國、強國,進入即將亡國的境地,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從我們國家自己內部找原因,最主要的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惡果。

封建專制加上外來侵略,戰亂不已,我們的人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雙重奴役,飢寒交迫。要實現民族獨立,就要實現人民解放,把人民從封建統治和外國殖民統治雙重壓迫下解放出來,使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建立人民的政權,主宰自己的命運,徹底地擺脫封建專制統治。

因此,爭取人民解放,是一項與爭取民族獨立相輔相成的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要使我們的人民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過上好日子,有尊嚴地生活。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面對中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人民困苦不堪,生靈塗炭的局面,「為了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鬥爭。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一次次抗爭,但又一次次失敗。」中山先生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投身革命的。他最早認識到,要改變中國的命運,首先必須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共和國。

偉大事業的開拓者
1894年,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立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就以「振興中華」為目標,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這個口號雖然有排滿思想,但本質上是要推翻君主專制統治,建立共和國。1905年,中山先生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緊接著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正式宣示進行國民革命,創立「中華民國」。

從中山先生提出的這些革命綱領和口號可以看出,他的理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他是這項偉大事業的開拓者。

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發動的起義有29次之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也就是我們現在紀念的辛亥革命,才取得成功,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孫中山被公推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清帝退位,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結束。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歷史上「起共和而終帝制」第一人。

辛亥革命 思想的大解放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它結束了中國的傳統社會,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中國共產黨老一代領導人林伯渠曾經說過,「對於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並不奇怪,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辛亥革命給中國帶來什麼變化呢?我認為最重要的變化是人們思想的大解放。過去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帝可以被推翻,而且中國再也不會有皇帝,就像梁啟超所說的,「任憑你像堯舜那樣賢聖,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樣強暴,像曹操、司馬懿那樣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

人民的主人翁意識的覺醒,這個變化對中國社會和人們思想的震動是巨大的,極大地推動了20世紀的社會變遷和民族發展進步。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學可以毫無顧忌地暢談國家政治,針砭時弊,追根溯源,就是從辛亥革命開始的。

辛亥革命雖然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成功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愧為一場偉大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後雖然未能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但進行了民主試驗,為後來建立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政治體制積累了經驗;辛亥革命後中國人民雖然還經歷了軍閥統治等黑暗時期,但畢竟迎來了新中國的一縷曙光,成為邁向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起點。

中國共產黨 完成了辛亥革命未竟的事業
辛亥革命後過了38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辛亥革命未竟的事業。在天安門廣場有一座1949年開國慶典前夕奠基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它的碑文是這樣寫的:「3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30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1840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這表明,新中國的成立,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奮鬥、不怕犧牲的成果,其中也包括了辛亥革命作出的歷史貢獻。

前面講了我們國家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程,講了辛亥革命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的作用,這只講了我們從事的事業從何處來,要問我們事業向何處去,答案就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可以說,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就有了基本的條件,有了可靠的前提。因此,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的主要任務就是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你們這次在內地體驗考察回去後,如果有人問你,13億中國人都在做些什麼事?這個問題很大,似乎很難回答。但我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用4個字就可以回答,就是「強國富民」。這就是13億人正在從事的事業。從1949年算起,我們已經為這項歷史任務奮鬥了62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大家這次到內地來,相信已經親身感受到。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偉目標,還需要包括在座各位同學在內的一代代人的努力。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儘管有年齡的差距,但都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一歷史使命的承擔者。

適合我國國情的 現代化建設道路
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想還是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理解這個問題。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口大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些國家實現現代化大約用了300年的時間,我們國家人口也佔世界人口大約五分之一。

從1949年算起,我們要用100年的時間,也就是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們國家從一窮二白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完成這個歷史任務,就決定了我們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必須走自己的路,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參考,但它們的發展模式無法解我們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問題,無法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

經過長時間的艱苦探索,我們開闢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建設道路,概括來講,就是選擇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發展出一套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並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了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使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重新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為什麼說我們今天選擇的這條道路是正確的?我講一個例子,我看過一個比較權威的研究材料,裏面說,175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份額的32%,但到了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的份額不到4%,這200年間我們國家一落千丈,從世界領先國家淪落為赤貧國家。我們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開始的。

經過60年奮鬥,2010年,我們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二位,國際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位;我們從自行車也生產不了的國家,發展為世界工廠,年輕人喜歡的iPhone、iPad,有許多都是在內地生產的;從科學技術十分落後,發展到可以發射宇宙飛船;建國初期我國人口是5.5億,文盲率高達80%,2010年我國人口13億多,文盲率下降到8.72%。

雖然我國人口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仍然處於發展中國家行列,但我們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還有一個例子是,在我國加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同時,由於我們自力更生發展出自己的經濟體系,具有很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在過去幾年世界金融危機中,我國經濟社會繼續保持穩定發展。所有這一切,都證明了我們國家選擇的發展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是能夠完成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個歷史使命的。

將這把火炬繼續傳下去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就是要徹底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使我們的人民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新中國成立62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已經初步實現了中山先生的理想。「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就像一把火炬,要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

從中山先生手中傳到了建立新中國的一代人手中,他們完成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使命;從他們手中又傳到了建國後成長的幾代人,他們正在完成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小康社會,為國家現代化奠定基礎的歷史使命;現在,這把火炬很快就要傳到在座的各位同學手中,要通過大家的努力奮鬥,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將來還要通過你們的手,將這把火炬繼續傳下去。

我們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建立這樣的歷史觀,樹立這樣的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聽眾是 800名兩岸四地的青少年,兩岸四地通常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臺灣,有幾多人在這年紀,可以具有足夠批判力呢?兩岸四地的青年,素質有多大的分別我不知道。


香港眾多港孩,成長成為青少年,但很多大部份還是要菲傭印傭幫忙,未能獨立打理自己,要他們去批評批判辨別是非 。。。。。差矣!殆矣!哈哈哈哈哈,不要已竹篙打一船人,對“嗜悲”知道!



伸延閱覽:
辛亥革命與民族復興~喬曉陽 雅虎新聞網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水虎傳

水虎傳









圖片來源:cite.com.tw 與 douban.com





幼讀漫畫家 黃澤 的 老夫子,家中老父收藏了有一貫四格六格的集子,也有連載的故事體裁漫畫,“古老村”和“水虎傳”,可惜數次搬家遺失,今天再不復見矣!


到較年長後方知道所謂:水虎傳,實為著名章回小說:《水滸傳》之諧音,是明代施耐庵/羅貫中 合寫有關“梁山泊:一百零八個好漢”反貪官污吏事跡,傳記式體裁章回小說,書中俠客人物滲透著真有其人的歷史人物。在網上搜尋到一篇文章,想與各位分享。


Space 註:只節錄轉載篇首兩段,和其中有關水滸傳的數段文字,有興趣的朋友可經下面已做的連結,閱讀長長共16頁全文。


【星島環球網】喜愛歷史的人都會發現一個現象:有時候,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其實與歷史事實相去甚遠。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已經言之鑿鑿的歷史,也依然存在著眾多尚待挖掘或澄清的疑點。而且,越是深入研究歷史,這種現象就會越多。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必然的。因為,事實雖然客觀存在,但歷史是人寫的,人們永遠只能從現有的知識型來認識歷史,而知識型本身也是歷史的。因此,前人所留下的東西是否真實,是值得商榷的。更何況,中國古代歷史的寫作,往往把“教化”作為最重要的目標。為了傳達“正確”的政治意識、倫理道德,史書中歪曲不實或者語焉不詳之處比比皆是。.。。。。。。


有關:水滸傳(跳至第十頁)
簡單地說,《水滸傳》是一部寫“土匪強盜怎麼形成”的書。有不少人把它當歷史看,事實上,嚴格地說,《水滸傳》連歷史小說都稱不上,只是一部虛構的演義小說,其中的人物、故事一分真、九分假。所謂“演義小說”,指的是小說中的部分人物和故事,歷史上的確有過,但有相當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卻是編造出來的。換言之,《水滸傳》這部演義小說只是歷史人物、事件的大合集。只是書寫得太好了,以至於讓後人以為這就是歷史,而真正的歷史反倒隱退了。

《一百單八將》原型只有三十六人
《水滸傳》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單八將”,個個形象鮮明,故事生動。但是,與史書對比,其中只有三十六個人物是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其餘七十二個,大都是創作出來的,純屬子虛烏有。

據史家考證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這就是淮南地區宋江等三十六人“橫行河朔”的歷史事件,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一百零八將,也沒有那麼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這三十六個人在正史書沒有客觀具體的記錄,大部分是根據民間傳說再加工而成的,這樣一算,整部小說中的人物就一分真、九分假了。

梁山泊位於山東西部,原是個很小的湖泊,後因從五代到北宋期間黃河多次缺口氾濫,它與四週的許多小湖泊匯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縱橫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錯,蘆葦縱橫,並有許多天然小島,形勢險要複雜。當時許多破產農民、漁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緝追捕的逃犯藏匿於此,成群結夥,靠進行一些“非法”的活動營生。有若干股勢力日益增大,人數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敗、盤剝與壓迫的武裝鬥爭和農民起義。宋江起義軍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義的導火線是宋朝廷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宣佈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採藕、割蒲,都要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於是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鋌而走險,憑藉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

最初四五年,宋江等人一直堅守在梁山泊,直至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才正式宣佈起義,隨後離開梁山泊,轉戰于青、齊、濮各州之間,官府也才開始注意到這支起義軍的存在,並下令“(京)東、西路提刑督捕之”“招撫山東盜宋江”(見《皇宋十朝綱要》)。該起義軍最終以被官府招安結束。

宋江起義規模到底有多大,從《宋史·侯蒙傳》《宣和遺事》等的記載看,只有三十六人。據郎瑛《七修類稿》載,這三十六人為: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劉唐、張青、燕青、孫立、張順、張橫、呼延綽、李俊、花榮、秦明、李逵、雷橫、戴宗、索超、楊志、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石秀、徐寧、李英、花和尚、武松。

這個名單有一個可疑之處就是,作為一次有影響的農民起義,僅三十六人就“橫行齊魏”,官兵數萬人不能抵抗,這是不可能辦到的。因此有人認為這三十六人可能是起義軍大小領袖的總數,也就是說與宋江一起舉事起義的三十六條好漢,後來每一個好漢統率一支部隊,但為了方便起見,仍以三十六人的名字稱呼,這種解釋倒也合理。那麼,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到底有多少人?由於史無記載,確切數字無法統計,推測至少應有數千人。

史書記載宋江起義有三十六位英雄,為何到了《水滸傳》卻變成一百零八位呢?或許是作者“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郎瑛《七修類稿》載),使小說更添傳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瑯瑯上口,便於流傳。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發生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農民起義大大小小有數百次之多,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因而使這次原本平常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至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但是,小說雖與歷史有聯繫,畢竟不完全是一回事,這是我們看《水滸傳》時所要注意的。



不用小弟多說,就算是所謂正史的歷史著作,也已經有不同的版本,因為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雙方的史官繕寫未必能夠持平。加上其他小說、野史、艷史,在中國文字領域中,汗牛充棟,百花爭鳴,讀者必須小心,以免混淆。



後記:
記得旅遊時自駕遊,聽著收音機:When your hearing it this is news,when you seeing it this is History 。。。。有冇咁誇張?seeing it 可能是指之後從電視報章看到。不過無可否認:今天的是新聞,明天就變成歷史!


現代的科技發達,訊息的傳播快速,由以前的報章,到有線收音機窄播,到無線收音機的廣播,再到有線電視的窄播,又到無線電視的廣播。CNN,CNNHL,半島電視英文新聞頻道,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AWSJ,當然也有英國的 BBC,等等外國通訊社,近年加入了祖國的新華社。新聞訊息都可從互聯網發布,無線上網和WIFI的方便,加上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促進了訊息的接收。


中外的新聞報導能否持平,非讀者可以控制,故此比只要能夠多讀,從多方面收集資料,經過分析總結,去蕪存菁,才可以減少誤判誤解的可能。同樣,歷史的記錄,也是靠人書寫而成的,寫歷史的個人背景閱歷有別,因此其獨立性和持平觀難辯,讀者們必須多讀多看其他著作,經過比較,經過過濾,經過消化,棄掉渣滓,取其精華。

關注:廣東陸豐烏坎村事件

圖片來源:明報資料室


【明報專訊(綜合)】陸豐烏坎大規模騷亂,村民直指是港商陳文清及在港上市發展商碧桂園的發展項目引發。村民指陳文清與碧桂園共同發展的項目,涉及官員私下倒賣村民土地,雖然碧桂園一再強調在陸豐無發展項目,但陸豐市政府則公開表示已叫停該項目。本報昨日嘗試聯絡陳文清,知道他已返回陸豐,相信與今次事件有關。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事件引來境外媒體廣泛報道,相信已驚動中央,北京政府應已密切注視。

因地方官倒賣村地,引爆多次大型反貪腐示威的陸豐烏坎村,昨史無前例第七日處於無政府自治狀態,全部政府人員撤走,村政府及派出所人去樓空。本報記者進入被逾千武警海陸包圍的烏坎,民選村代表稱已被官方斷糧多時,儲備或僅夠7日食用。

該塊土地的業權成為了今次事件導火線,林祖戀堅稱村民只是賣出20年的土地使用權,在2010年到期,村委會已明確表示會收回土地,但始終無果;另一邊廂,他們發現該處由陳文清旗下的豐田畜產與碧桂園合作開發,懷疑當中涉及官員倒賣村民土地。村民為此多次上訪抗議,要求歸還土地。9月21日,有村民發現碧桂園的施工車輛進村,擔心土地被動工開發,聚集抗議,最終引發騷亂。陸豐市政府亦宣布已把豐田畜產和碧桂園的合作項目暫時凍結。

烏坎村民發起反貪腐抗議示威後,不少村民表示手機被監聽,記者入村後,儘管手機信號顯示正常,也發現手機通話有很強的回音和異常噪音,部分通話根本不能對談。村內網吧老闆說,早前曾被切斷互聯網,恢復後速度也很慢。儘管如此,全村唯一一間安裝了無線寬頻的人家,主動歡迎中外各媒體記者進入,一間簡陋的村屋頓變國際新聞中心。

來自美、英、法、日、港和大陸的記者,每次完成採訪都聚集在新聞中心向外發布最新圖片和稿件,BBC、NHK電視台、《紐約時報》等多名記者齊齊坐在木椅上工作,由於空間有限,部分人要坐在庭院上網。每逢用膳時間,村民都會準備粥飯招待。昨入夜後,不斷有媒體突破武警封鎖進入烏坎。《每日電訊報》記者Moore形容,媒體猶如潮水般湧入。

但村民不是對每名記者都表現友善,部分剛抵達的記者遭村民詰問:「你會不會寫真相?不然就不要來!」原來早前有不少內地傳媒到來,期盼的村民在電視機前守候,發現內地媒體全部用官方口徑,有媒體向村民解釋,媒體都被迫用官方立場,實地採訪的資料被壓制,村民才了解每日接觸的內地報紙電視,都受制於無形之手。



又是一宗官逼民反的冤案呢?還是村民慘被誣衊呢?下回分解!


2011年12月20日 明報社評:烏坎抗爭獨特有理有節
【明報專訊】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烏坎村,在中國芸芸以十萬計條村落中,原本寂寂無聞,但是村民就土地權益受損,持續多月抗爭,事態和演變出乎意料,人口約1.3萬名的烏坎村,抗爭模式獨特,迄今所採應對步驟,有理有節,考驗着廣東省當局的處理。

烏坎村民抗爭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特別在素以走在改革開放前沿聞名的廣東省,人們期望當局以理性和平手段解決此事,若出現暴力血腥鎮壓場面,則不但人們會大為失望,廣東省的改革開放先鋒招牌,也會被砸碎。

又是不法徵地引反彈烏坎宗族組織極強固
多年來,烏坎村就土地問題,官民之間已有爭議,約兩年前,該村3200多畝土地在村民不知情下,被村委會賣給地產商,村民只拿到極少補助款,對此村民多次上訪,不得要領。今年9月21日,2000多名烏坎村民集體上訪,抗議村官私賣土地,基層選舉不公,並在翌日引發了大規模警民衝突。在村民憤怒與壓力下,連任了41年的村支書、村委會主任連同整個村委會班子,就此不見蹤影。

其後,47姓烏坎村民自行選出民意代表,並成立了13人的「臨時代表理事會」,這個宗親組合甚為強固,他們獲村民委派與市、鎮政府談判,協商解決土地、貪腐與選舉不公問題。

兩個月下來,村民並沒有得到滿意解決方案。本月上旬,13名代表之一、臨時代表理事會副會長薛錦波被抓去,兩天後公安局通知其家人,薛因為心臟病猝發死亡。不過,見過薛遺體的村民,見到薛身上有不少傷痕,懷疑他被毒打折磨致死。當局否認虐打之說,並找來醫生對着鏡頭,說薛錦波身上並無外傷傷痕云云。家屬要找專家驗屍,但是當局拒絕交出屍體,並放言會火化屍體,使村民更認為事有蹺蹊。

據非正式統計,近年,中國各地發生的群體事件,數以十萬宗計,不少都與基層民衆土地權益受損有關,而民衆投訴無門,被地方官員以維穩之名打壓。農村村民眼看土地愈來愈少,生計無着,抗爭手法愈趨激烈,所以經常發生官民對抗、警民衝突等場面,村民流血受傷甚至死亡,已經不是大新聞。

烏坎村這次抗爭之獨特,在於村支書、村委會主任連同整個村委會班子自動消失,村民經過民主程序選出代表,組成臨時代表理事會,處理村內事務和與當局交涉等諸般事宜。所以,烏坎村是全國數以十萬計村落中,唯一擁有村民自發選舉產生代表,組成理事會與當局抗爭、談判的村落。另外,村民遊行所打出標語,除了「堅決收回土地」、「懲治腐敗」等,還有「反對獨裁」、「還我人權」等,同時也有「擁護共產黨」等標語口號。

一些人若無限上綱看待此事,會認為村民踰越了原有訴求,甚而對村民扣上「打着紅旗反紅旗」的罪名。當局會否如此蠻橫,村民完全被動。但是,烏坎村民有組織、有理有節地抗爭,與一般群體事件只是圍堵、打砸等行為,完全不同。若論武力對抗,以公安、武警等精良裝備,群衆多會付出血的代價,無助於爭取權益。現在烏坎村民以和平非暴力手法抗爭,所顯示理性力量,遠勝鋤頭等農具與警方棍棒對抗。

當局把村民自組臨時代表理事會,定性為「非法組織」,這個處理,缺乏政治智慧,也自絕解決問題之路。整個村委會班子自行消失,若村民不自行組織起來,則1.3萬名村民各自組合,在情緒不安情况下,局面可能更加混亂和難以收拾。

另外,理事會實際上讓當局有一個商討對象,善用得宜,就可以解決矛盾和問題。若當局真的那麼介意理事會的「非法組織」身分,則假手有官方身分的「民間團體」,與理事會對口,也是迴避「體制」心魔的辦法。若台北和北京都那麼執著,不以海基會、海協會兩個組織繞過敏感政治地位問題,則兩岸迄今都不會有「民間接觸」了。

廣東當局若肯這麼想,則不虞會出現血腥鎮壓局面,若當局不這麼想和處理,則烏坎村事件會如何結束,就無法預估了。不過,全球各國許多媒體已經齊集烏坎村,見證這場自六四事件以來最獨特的群體事件,以內地社會結構(例如傳媒不報道,或支持當局恢復秩序等)和警權力度,最終可以逐走傳媒,然後「關起門打狗」,把村民鎮壓下去。但是,廣東省當局這樣做,其改革開放形象要付出巨大代價。

村官涉貪瀆不難查明 當局拒交屍無法理解
烏坎村民訴訟土地權益被侵損,不難查明,特別是做了41年村支書的薛昌已被雙規,其他官員也被拘查,歷年變賣了多少土地,賣地收益去了哪裏,只要當局加緊辦案,就可以給村民合理交代。

關於薛錦波的屍體,當局若真的那麼坦蕩蕩,就不怕把屍體交回家屬處理,若薛錦波真的被虐打致死,則只要依法辦事,查出兇手,交由法律制裁,事態就會即時緩解下來。據知,廣東省當局透過汕尾市委書記向烏坎村民提出讓步方案,承諾不會派軍警進村,政府也願意賠償徵地的損失等,但是對薛錦波的屍體,當局仍然「擁屍拒交」,為何如此,無法理解。

村民計劃明日再遊行到鎮政府,他們把此行視為突圍,抱「死就死」心態,在事態可能惡化之前,期望廣東省當局以大智慧和領導力,化干戈為玉帛,鞏固廣東的改革開放地位。


紀律做得好猶如小型的六四,希望最終不是方式同樣落幕!


2011年12月20日 有線電視 播出:汕尾市委書記指責烏坎村村民 video
【Cable TV】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近日就烏坎村事件發表講話,他指責村民向境外媒體表達訴求,又指請公安武警到場維持秩序花掉很多錢,更慨嘆現時為官非常辛苦,因為權力愈來愈小,但老百姓卻愈來愈聰明和難管。

烏坎村的村民正在為星期三遊行到陸豐市政府進行準備工作。對峙多日,他們要求與上級政府對話,當局送來一隻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近日的內部講話光碟。鄭雁雄表示,村民不應為了內部利益糾紛而向媒體表達訴求。

他否認派過千名武警到場鎮壓,指這是維持秩序,不會主動打人。他又慨嘆現時為官辛苦。


看看這位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的嘴臉,加上官威很大,有助解決問題嗎?


2011年12月21日 全港流傳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發官威的片段
【明報專訊】以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帶隊的省級工作組進駐陸豐,意味着汕尾市委似已遭架空;同時,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日前在發給烏坎村的光碟錄像中,怒氣冲冲指﹕「境外媒體信得過,母豬都會上樹!」,老百姓「一天比一天難管」,言論露骨,甚為罕見。

市委書記轟村民信「爛媒體」
事實上,與烏坎村談判的省級工作組名單,沒汕尾市委的官員,充分反映出汕尾市政府似已被架空於談判桌之外。

根據行政架構,烏坎村隸屬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陸豐為縣級市)東海鎮,本報記者獲悉,汕尾市委在今次事件中受到來自上下級的不信任,一方面村民希望有更高級的領導出面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廣東省委不相信汕尾市委能夠妥善處理,而正因為後者,才會有省級工作組出馬的情况。

與此同時,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在錄像中發表驚人言論,稱「境外媒體信得過,母豬都會上樹」,指摘村民「有這樣負責任的政府,你不指望,你指望國外幾個爛媒體、爛報紙、爛網站」;又說「你不再鬧,不再違法……那我連武警都不用請,你以為請武警不用錢呢?大好幾百個武警在這裏……那我們市長的錢包一天一天地癟下來。」



官威發得多,武警幾百個,市長的錢包,天天被急Call。境外傳媒多,烏坎村裡躲,原來做市長,油水那麼多!




伸延閱覽:
中國人不知道的歷史真相 星島環球網
有關水滸傳部份 星島環球網
廣東陸豐烏坎村事件 谷歌新聞搜尋
烏坎村事件圖輯 BBC中文網
廣東陸豐烏坎抗爭獨特有理有節 粵改革開放形象受考驗 谷歌新聞網
汕委書記鄭雁雄指責烏坎村村民(視像) 有線電視
汕委書記鄭雁雄指「境外媒體信得過,母豬都會上樹」 新浪新聞網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是耶 非耶

是耶 非耶



上月尾師兄電郵過來的一篇文章,是頗有趣的:

陶傑~無普選之名那有普選之實
特首「選」戰,香港人看熱鬧,看着看着,會發覺今年這場戲,暗中發生了巨大的質變。

如何質變 ?是兩名疑選人,其中一名,為了拉扯民望,掌聲增隆之際,逐漸向民粹靠攏,聲稱要「打老虎」、「不為一兩個界別服務」;再加親中愛國元老吳康民率領香港北角左派表態,指斥唐英年之當選與否,只會由「財團」決定─這樣一來,兩大疑選人之爭,立即演化為階級貧富的撕裂之戰,唐唐被標籤為「財團傀儡」,另一位才是「無產階級代言人」。

這場選戰,演化至今,變成「無普選之名,有普選之實」,由於梁營操弄民意高明,變成是香港十四年來最有看頭的一場「變相普選」。

「變相普選」的後果,為中國所意料不及。梁營以草根民望,內挾財團工商;復再下以民望為槓桿,脅一千二百名小圈子代表之投票意向,上向中方展示真正的實力,兼以「三萬五」為「蒙冤腳痛」被驅逐下台的董建華平反,已經令梁營取泛民而代之為最有力的反對派。

梁營已成功顛覆「小圈子選舉」的中式遊戲規則,越是民望高持,財團越是不滿,則小圈子絕不敢逆民意而妄為,否則投票之日,隨時會有「八九十後」上演包圍會場聲援「人民代言人」的盛觀。本屆特首「選舉」,香港的實質「民主之父」,不是司徒華、李柱銘,而更可能是梁振英。



但綜觀 梁振英 有甚麼高招呢?梁振英得到的民望,不外乎是開出對基層“福利期票”,亦是我最憂心的“派錢黨”行為。見希臘的財困危機都是源於政客們,為爭取為保持執政權猛開福利優惠。一旦梁振英當選,他要保持執政可以連任,便要兌現在選舉是承諾的“福利期票”,香港會否遁著歐豬五國的覆轍而行嗎?


被形容:雖沒有民主之名,卻有民主之實!夾著最高民調的梁振英,在11月27日於灣仔會展,正式宣布參選下一屆香港首席行政長官,而他的競選團隊和站台者,也相繼曝光了,但梁振英還未公開發表他的參選政綱。


至於唐英年呢?11月尾起 王冬勝、任志剛、李國寶、盛智文、周星馳、和 梁錦松,紛紛出來發表支持唐英年參選特首言論。而唐也在於11月26日正式選報參選,而做勢儀式則因為花園街攤檔大火慘劇,而押後舉行,未能知道有多少社會賢達精英耆英,會走出前台來撐唐英年。


後來又因某報,刊載梁振英任董事與持股的上市測量行公司,受到股價下跌的影響變成不值一文,梁振英公開投訴該報的女記者,每每在他出現於公眾場合時,大大聲追問令梁感到尷尬的問題。這些指控卻引來報社的老闆,公開出來反唇相譏梁振英,一旦當選特首會否令香港一鋪清袋?兩人的隔空罵戰,把全港鬧得熱烘烘,變相增添了梁振英的曝光率。


就在熱烈氣氛中在剛過去的週日12月11日,香港也舉行了特首選舉委員會投票,在七百萬香港人口中,只得約二十三萬合資格成為選民,又只有約27%即約六萬五千五百多名的合格選民,跑出來投下他們神聖的一票。僅僅1200位的特首選舉團團員正式成型,明年將會代替七百萬港人,選出新一屆的香港特區首席行政長官。


民主派的候選委員成功佔到205個選舉團位子,照理可以提名一位民主派候選人參選特首,何俊仁與馮檢基將會參加泛民自己辦的初選機制尋求出線,相信不會又再攪出泛民分裂呱。民望落後的唐英年,他一派成功佔到超過300個選舉團位子,足夠提名唐英年參選特首有餘有剩。民主派候選人和唐英年都應該可以順利入閘了。


沒有避嫌參與在政協組別登記為選民,好讓自己可以多投一票返給自己的梁振英,出來結果卻發生驚人意外。之前高民調高得分的梁振英,據報導自己只能包尾當選入圍選舉團,而其支持者亦只能佔到約50個選舉團位子。這些數字令香港人明白到,高民望高民調是改變不了選舉的結果。


按數字來算,除了唐營的300個位子,民主派的205個位子,梁營的50個位子,還有645個位子的選舉委員尚未表態。相信坐擁過百多選舉委員個位子的民建聯,和超過五十個位子的工聯會,雖則還未表態是靠唐站,還是傾斜向梁方,將可能是決定梁振英能否可以入閘參選的主要因素。


週三再傳出梁振英入了西環中聯辦有要事面談消息,到了報章截稿時間梁振英仍未出來。梁振英是被勸退呢?還是使出乾坤大挪移武功扭轉乾坤,就要看看西環幕後有沒有重要人物,可以影響北京拍板,讓多過一個建制派候選人參選。驅使未表態的選舉團揍得到足夠150名選委提名人,讓梁振英入閘參加來屆香港特首選舉。


週一的中午第一回合已經有了結果:SORRY NO 非耶!要等到明年二月尾三月頭才有進一步結果,因規特首定提名期截止日要在投票日前二十一日,如果以此方法計算,特首選舉的提名截止應該不會遲於明年三月四日。 而終極第三回合便是三月二十五日特首選舉日了。


鷹狼~梁振英 能否繼續騎劫民意威脅選委,以民意為依歸做出投票選擇,被形容為:雖沒有民主之名,卻有民主之實!堅定不移順利勝出,來屆香港首席行政長官選舉。是耶?非耶?


聲明:我沒有資格投票選舉1200人的選委會,更不可能是1200人之一,對梁唐兩位都是沒有祈望,我只是一介蟻民,選出誰做特首,我只能逆來順受,接受現實!


補充:
唐英年就是輸在沒有經歷/文﹕蔡子強
【明報專訊】梁振英及唐英年已經先後舉辦過參選造勢大會,亦發表過參選宣言,究竟在這一回合的交鋒,兩人表現孰優孰劣呢﹖

且讓我們先回到一個基本問題,究竟怎樣才算是一篇好的參選演說,當中會有哪些元素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且讓我們先從兩篇頗有口碑的美國總統演說講起。

奧巴馬:從芝加哥的貧民窟出發
首先讓我們看看奧巴馬於2007年2月10日宣布角逐美國總統時的參選宣言。

他回憶起20年前來到芝加哥,這個其政治事業的起步點時。他說當時舉目無親,身無分文,在前路茫茫之際,全賴教會給他一份社區組織者的工作。當時他全憑一個單純、但卻有力的信念來激勵自己,那就是——自己能夠為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祖國,獻上一分力。

他再進一步憶述細說當時在芝加哥的種種遭遇。他在該市一些最貧困的地區工作,看到廠房如何一間一間倒閉,家庭因而破碎,孩童被推到暴力邊緣。他說自己看到:「There's a hole in that boy's heart that no government alone can fill.」

「It was in these neighborhoods that I received the best education that I ever had, and where I learned the meaning of my Christian faith.」

奧巴馬說這就是他踏上政途的起點。3年後,他返回校園並重新裝備自己,希望知道如何可以從法律層面來保障人權,畢業後,他順理成章的成了人權律師,接他又發現只有從立法層面,才能更主動、更積極、更好的幫到這些有需要的人,於是他走了去選議員……聽奧巴馬在其參選演說中娓娓道來,他從政以及最終決定參選總統,彷彿就是那麼的自然而然,也會被其經歷打動。

克林頓的崎嶇成長路
再讓我們看看克林頓於1992年7月16日在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發表,接受黨提名角逐總統的演說。

他一開始便說:「Tonight, as plainly as I can, I want to tell you who I am, what I believe, and where I want to lead America.」

接着他道出自己崎嶇的成長路。他說從未見過父親,因為自己尚未出世,父親便在雨中駕車前往看母親的路上撞車身亡,從此母親便要負上一家生活的重擔,為了謀生,她得忍痛把自己留給祖父母看護,所以至今他仍記得每次在火車站兩母子離別的情景。禍不單行,母親後來又患上乳癌,但為了這個家庭,她還是咬緊牙關,一關又一關的熬過。

「She endured that pain because she knew her sacrifice was the only way she could support me and give me a better life. My mother taught me. She taught me about family and hard work and sacrifice. She held steady through tragedy after tragedy, and she held our family - my brother and I - together through tough times.」

這些經歷,克林頓說就是為何自己要踏上政途,致力為國民爭取一個更好的醫療保障制度,以及一個老有所依和幼有所長的福利制度的起點。

他又希望以自己參選總統的經歷,來鼓勵那些自小便喪失父親或母親的小朋友:「And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to every child in America tonight who is out there trying to grow up without a father or a mother: I know how you feel. You are special too. You matter to America. And don't you ever let anybody tell you can't become whatever you want to be.」

參選演說的訣竅
從中可見,奧巴馬及克林頓的參選演說都十分類似,那就是以自身的經歷,來道出從政的基本信念和願景,並把之昇華,結連到國家民族層面的核心價值。所以參選宣言要寫得好,竅門就這樣一個,說易不易,說難不難,關鍵在乎——你有否經歷,能否現身說法,以自身的經歷來打動人心,加強說服力。而愈低下階層出身的人,往往愈有動人的經歷。

回到香港。梁振英又是如何寫他的參選演說的呢﹖

他一開始也是憶述自己的身世:梁振英的紮腳媽媽
「很多人知道,我爸爸是清水衙門的警察,一家人在1960年代穿膠花買樓,但大家不知道,我媽媽是紮腳婦女。我紮腳的媽媽,背住幾十磅膠花,來回走20多分鐘路到山寨廠的情景,令我畢生難忘。小學時候,我就每天背膠花陪媽媽走這段路。媽媽用堅強的意志為我們三姐弟,辛勞打拼。」

「成長的經歷,令我深刻體會到:人窮志不短,香港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爬上來,成為國際一流城市。」

梁振英就是這樣以自身從基層打拼,到終於事業有成的經歷,來闡釋香港的核心價值:「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

但他又說,近年社會的變遷,讓「部分人對香港不明朗的前景感到困惑迷失,不敢憧憬,少了希望」。他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參選,締造一個環境,讓「每一位香港人都能夠延續上一代的堅毅精神,憑意志和努力邁向目標」。

當馮檢基發表其參選演說時,亦有提到自己年幼時家貧,父母差點決定把他遺棄街上的故事,並解釋這是名字中那個「檢」字的緣由,意思就是撿回來的孩子,從而道出自己完全明白基層市民的辛酸。

從中可見,由奧巴馬、克林頓、梁振英,到馮檢基,都能在參選演說中,以自身的經歷,為參選總統及特首,提供一個具說服力的理由,並嘗試以此與小市民的生活與遭遇結連,引發公眾共鳴。那麼,唐英年又如何呢﹖

唐英年的一片空白
唐周一剛剛發表的參選演說,內裏是如此寫的:
「2017年,我們可以再一次創造歷史,我們將實現首次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在這個關鍵時刻,我決定參選第4屆行政長官,我要確保香港的自由、人權和核心價值繼續得到保障。我要確保2017年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按照《基本法》規定,公平、公開、公正、廉潔地完成。」

怎麼樣﹖「行貨」得很吧﹗
唐英年以促成2017年普選特首公平、公正、公開、廉潔地完成,以及捍衛香港核心價值,作為自己參選的理由,無疑讓人覺得牽強。始終唐從政近20年,在這兩方面沒有做過任何讓人記得的東西,在演說中也看不到他能提供任何具說服力的經歷,予人的印象只是因陋就簡、聊備一格的參選理由。反過來,如果這由何俊仁又或者馮檢基說出來,輔以各自的心路歷程以及人生長跑,相信會更有說服力。

一個人如果做了近60年人,踏上政途近20年,也沒有一件半件能夠打動人的經歷,可以拿來與別人分享的,也實在教人遺憾。

又例如,唐英年也有找來弱勢社群,如傷殘運動員及少數族裔人士,出席他的參選大會,以示自己獲得跨階層支持。姑勿論這是否民建聯臨急臨忙為他拉伕上陣,但起碼有一點很清楚,就是這些人都不能道出他們與唐的故事和淵源,給人的感覺只是聊備一格「啦啦隊」。與此對比的,就是梁振英在參選大會中,找來的淘大業主和失明傑青等,都能道出他們與梁如何結緣,從旁說明梁的品性。

一言以蔽之,唐英年就是如此一片空白,缺乏經歷。他含銀匙出生,比我們大部分人都贏了起跑線,但諷刺的是,就是同一條起跑線,讓他一生無風無浪,輸了經歷,讓公眾難有共鳴,讓他在特首選舉中落後。

梁振英先小勝了一仗
所以在參選宣言和大會這回合的交鋒,梁振英無疑先小勝了一仗。

為唐英年稍稍挽回分數的,就是參選大會尚算decent,乾淨明快,起碼沒有那些吵耳至極,每隔兩三分鐘疲勞轟炸一次,讓人覺得肉麻和「毛管戙」,甚至厭煩的「支持CY,支持梁振英」等呼號。

港人始終是比較抽離的看待政治,沒有台灣人的熱情和投入,而且當地這類做法,主要是用來凝聚造勢大會現場中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群眾,硬要東施效顰,隨時落得適得其反。
蔡子強



Well,蔡子強今次可能搵錯了例子,奧巴馬的政績好壞參半,好的少微不好的多巨。克林頓 the come back kid,死好命執到 列根 和 老布殊 後的世界,蘇聯集團已經瓦解,美國獨大的優勢,又剛剛遇上初起步的中國,以廉價勞力代替美國人,去做勞工密集工種,outsourcing 到中國再廉價輸美,修復了高通漲引來的弊病,為美國經濟為期8年的中興創造機會。


回看 小羅斯福 和 邱吉爾 都是含着金鎖匙金瓷羹出生,兩位都是舉世承認的偉大領袖。若不說西方的講返中國,毛澤東 和 鄧小平 都不是生於赤貧家庭,家中無隔宿之糧,但毛鄧兩位都是新中國的偉大領袖,詳情不贅!我不是捧唐,而是,我認為不須以家庭背景出身論英雄,若有機會投票選特首,我也不會為了玩悲情,而投下我的一票,這是陳水扁式的黔驢之技!



後記:週四明報報導:梁營稱手執140票盼取泛民10票
【明報專訊】梁營中人對本報表示,梁振英目前很大機會拿到的提名票至少140票,接近150票的提名門檻,非如外界所傳般少。據了解,梁營目前較有把握的提名票約140張,估計當梁振英告急時,會在建制陣營拿到足夠的提名票,不過他們亦希望在泛民拿多10張以上提名票,提高安全系數。有梁營中人向本報證實梁振英至少有140張票,以目前他民望較高的情况,相信入閘參選沒有困難。


後後記:
週一唐英年的嗮冷大會:「爆咪姐」把聲贏晒 魏綺珊樣靚搶鏡
【頭條日報】唐唐昨天舉行參選大會,政經猛人,以至普通市民逼爆會展,但最捕捉Kelly眼球的,係大會女司儀魏綺珊,這位前「新聞之花」艷壓全場,濃淡適宜的化妝,突出她的端莊美,一身藍色行政人員套裝,大方得體,比起之前梁振英「晒冷大會」上嘅司儀「爆咪姐」潘麗瓊,Kelly覺得魏綺珊贏了一個馬頭了。

相信唔少觀眾都仲記得上月二十七日,在CY造勢會上「先聲奪人」、嗌爆咪嘅女主持Carman潘,佢大叫那句「支持CY,支持梁振英」、「齊心一意撐香港」,簡直震耳欲聾,氣氛好好,但就有報紙嫌嘈吵一點。Carman係資深傳媒人,曾任周刊副總編輯,現在搞出版同寫專欄,瓣數不少。

同是前傳媒人的魏綺珊,昨天嘅表現就令人舒服得多,佢斯文淡定有台型,既不會喧賓奪主,亦能主持大局,外型優雅更加唔使講啦,一個字,靚!若單就女司儀而論,今次唐唐就贏晒CY。




後後後記:2012年3月18日 明報《聞風筆動》
唐英年變王立軍 中央勢箍票護梁
前天晚上的特首候選人電視辯論中,唐英年的表現出人意料,他兩度爆出所謂政府高層會議機密,指控梁振英曾建議縮短商台牌照年期,以及說香港始終有一次會動用防暴隊和催淚彈對付示威者,梁即場否認,指唐捏造事實。剛經歷了北京兩會風雲變色的人士馬上聯想到,唐的失控反常,是魚死網破式反噬,就像前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出走成都美領館爆料,以非常手段勢要把薄熙來拉下馬。中央如今已別無選擇,唯有盡力箍票護梁。

唐營前天的絕地大反擊,明顯是經過周密部署。早上是工商界巨子李嘉誠出來,借否認撤資順道向電視台記者表明,一定會投票給唐。到了晚上,助選團隊穿著醒目的淺藍色3號(唐的候選人號碼)外套到場,一度搖擺不定的盛智文出現,全程緊靠在唐身邊,顯示唐營已再度團結起來,反駁外界指不少挺唐選委見梁勢頭好而跳船之說。到辯論進行,唐全力進攻,語出驚人,殺了梁一個措手不及。

唐英年以揭露「政府高層會議」內容來指控梁,不管是否屬實,都犯了中央和建制派的大忌。若主要官員和行會成員為了競選,可以隨意爆高層內部機密,今後政府將難以運作。而且,唐提的兩點指控,即政府借續牌向商台施壓(最終導致商台與名嘴鄭經翰解約)以及硬推23條立法,其實是前特首董建華的政治決策,整個董班子的核心人員都有責任,唐拿這兩件事做文章反咬梁,等如是對前上司董建華的反噬。消息人士指出,北京高層看到唐這樣做,肯定會非常不滿。

唐走到這一步,相信已把北京和建制舊友對自己的看法拋諸腦後。唐自知勝選無望,仍不顧一切只求把梁扳倒,是兩敗俱傷、同歸於盡的做法。若梁拿不到600張以上的選委票,選舉便要推倒重來,唐營便可以重新協商另一個代理人出戰。

對北京來說,唐英年已經失控,不能再託付重任,問題在於唐家境富裕,只要肯減少在內地做生意和放棄政協常委之類的銜頭,中央一時間也拿他沒辦法。不過,只要其他建制中人不肯和他一起失常,整個政治局面便不至失控。

唐英年的指控是沒有書面物證,正如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昨日指出,唐梁皆在席的關於23條立法的高層會議,只能夠是行政會議,因為唐掌工商科技局,梁是行會非官守成員,除行政會議外不會參與保安高層會議。行會的會議紀錄並非把成員講話具名逐字記錄,即使出示紀錄,唐無法證明梁說過什麼,梁也無法證明自己沒說過什麼。

換言之,唐若要再加強攻力,唯一辦法是請出當年在席的其他「高層會議」成員,跟唐一起憑記憶口頭指證梁曾發表有關說法。同樣道理,梁若要反駁唐,也可以請出當年的行會成員,憑記憶口頭為梁解套,變相作梁的品格證人。

從昨天的事態發展看,董班子中前律政司長梁愛詩、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和前教育統籌局長李國章都已挺身批唐護梁,而有份提名唐的自由黨榮譽主席兼前行會成員田北俊則持守中立,拒絕披露行會討論內容去證實或否定梁曾否講過相關說法,唐在證人方面暫時落下風。

梁振英昨日反守為攻,除了重申唐的兩大指控均屬捏造,還反指唐虛構謊言抹黑競選對手,屬選舉舞弊。唐晚上再發聲明,承認違反保密責任,願承擔泄密的一切後果,但強調爆料內容屬實。這樣的短兵相接,割喉互插,相信未來數天還會一再出現。

中央已無力控制唐,若要避免流選,只能發動建制派人士護梁,政壇人士預料,董班子的成員將站出來為梁辯護,令唐陷於孤立;曾特首及現有班子將被叮囑嚴守中立,不能再像「西九門」那樣自把自為,亂發信息;好些非唐營核心的選委也會收到信息,請他們以大局為重,支持梁當選及重新團結建制。消息指出,在中央全力護航及箍票下,即使梁的民望在未來一周因唐的指控下滑,1200人的選委在下周日的投票仍有可能把梁保送上壘。



斷送一國兩制哀悼香港!



伸延閱覽:
陶傑~無普選之名 那有普選之實 sina.com.hk
唐英年就是輸在沒有經歷 by 蔡子強 雅虎新聞網
梁營稱手執140票 盼取泛民10票 雅虎新聞網
「爆咪姐」把聲贏晒 魏綺珊樣靚搶鏡 頭條新聞網
潘麗瓊為梁振英吶喊助威(影片) 有線電視新聞部
魏綺珊為唐英年吃到鏍絲(影片) 有線電視新聞部




我的舊文:
次佳選擇
龍豬 Tongtongro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扑嘢

扑嘢




圖片來源:us.123rf.com



Caveman 穴居人的爛Gag


年前,一班男生在公司蛇竇談“寫 blog”,有人問有誰有 ”blog 嘢“的習慣呢! 剛巧有位女生入來添茶,聽到“扑嘢”就笑嵬嵬話:“你地班佬在講鹹濕嘢!”


Space 開頭懵閉閉唔明,後來得到一位風月老闆講了個爛 gag,才如夢初醒,Space 太純情了!




圖片來源:3.bp.blogspot.com




原來古時的穴居人男性,有生理需要之時,就用轆大棍扑暈個女人,然後再拖返洞穴內成其好事!!!





後記:
在我舊文“雨煙”的討論中,曾經提過我在“蛇竇”聽到何謂:金魚、木魚、和 水魚。那一次又是得到風月老闆指點指點,Space 才明白個種奧妙!


金魚是指隔著看的!木魚是指用來扑的!水魚是指需要撳的!




後後記:


近日比較清閒 在網上找到



圖片來源:baloocartoon.com




原來古時的穴居人男性,有生理需要之時,就用轆大棍扑暈個女人,然後再拖返洞穴內成其好事,不過當然就沒有避孕這個概念。




我的舊文:
蛇王
雨煙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遊學

遊學



志雲大師 的官司還等著律政司上訴的法庭排期,但剛剛過去的週中,卻傳來 陳志雲 已經向無線電視辭職,並且得到接納。志雲大師 說將會到 拉斯維加斯 和 矽谷,進行 遊學、考察、旅遊、學習,云云!


《遊學》我第一個想到就是《關愛基金》,啲大春秋異想出的援助清貧家庭子女,可以讓家庭申請三千港元資助,參加學校夾埋旅行社合辦的《遊學團》,令清貧學生得到機會,可以離開稠密的香港,到外見見世面,多多增廣見聞。


不過,志雲大師 今次的《遊學》當然沒有這樣簡單,而我也不是遄測 陳志雲 的下一步去向,他會加盟 王維基 期望得到的新電視牌照,再做開荒牛嗎?


我在蛇竇和同事們吹水,講起《遊學》這個詞語,有位中英文驅佳的同事,問曰:陳志雲 是不是打算 take a sabbatical?


【維基百科】Sabbatical or a sabbatical (from Latin sabbaticus, from Greek sabbatikos, from Hebrew shabbat, i.e., Sabbath, literally a "ceasing") is a rest from work, or a hiatus, often lasting from two months to a year. The concept of sabbatical has a source in shmita, described several places in the Bible (Leviticus 25, for example, where there is a commandment to desist from working the fields in the seventh year). In the strict sense, therefore, sabbatical lasts a year.


安息日 Sabbath day,我當然記得,十誡中的第四誡,就是:Thou shalt keep the sabbath day 當守安息日!(其他天主基督教派,排列可能不同。)


【維基百科】The foundational Bible passage for sabbatical concepts is Genesis 2:2-3, in which God rested (literally, "ceased" from his labor) after creating the universe, and it is applied to people (Jew and Gentile, slave and free) and even to beasts of burden in one of the Ten Commandments (Exodus 20:8-11, reaffirmed in Deuteronomy 5:12-15).


上帝創造:天、地、光明、黑暗、空氣、日、月、星星 。。。。做男人、做女人,etc etc 用了六日,到第七日 祂就選擇休息,所以就有六天工作後,就有一天的休息日。所以西方社會由 Monday、Tuesday 。。。。。Friday、Saturday,都要工作,而 Sunday 便可以休息一天。


【維基百科】Biblical Sabbath is the origin of the present-day practice of "the weekend", Saturday and Sunday, in which most employees usually do not have scheduled work. Whereas Shabbat (or seventh-day Sabbath) and Christian Sabbath themselves are just one day per week each, both came to be taken off. Among Christians it was considered necessary to do preparatory tasks at home that would permit proper Sabbath observance (i.e., cessation from work) the next day.


但是西方社會靠掠奪第三世界的資源,再把人力密集的生產工序,外判 outsourcing 到人工 wages 較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剩下來的工作變得清閒得多,那就出現了 five day working week 五天工作,週六和週日都是假期,可以得到更多的休閒時間,帶埋妻兒子女去外邊消費消閒,幫助促進就業又刺激經濟活力。記得 德國 還在分裂時代,西德的經濟鴻運宏大,曾經有過四個工作天安排,避免過度生產。


【維基百科】In recent times, "sabbatical" has come to mean any extended absence in the career of an individual in order to achieve something. In the modern sense, one takes sabbatical typically to fulfill some goal, e.g., writing a book or traveling extensively for research.


中國歷代都沒有休息日的觀念,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社會,農民跟著廿四個節氣務農,整個社會也依遁著農曆運作,到了年終收成後才可以休息,做冬就是收成完畢後的慶祝,一直休息到過新年之後,再重新開始週而復始。直到西方文化東來,入侵中國固有的規律,城市才出現每工作六天給有一天休息,但農村還是沒有休息天。不過中國開放多年改革後,近年在中國沿海大城市,已經推行一週五天工作,週六週日可以休息了。


【維基百科】Some universities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employers of scientists, physicians, and/or academics offer the opportunity to qualify for paid sabbatical as an employee benefit, called sabbatical leave. Some companies offer unpaid sabbatical for people wanting to take career breaks; this is a growing trend in the United Kingdom, with 20% of companies having a career break policy, and a further 10% considering introducing one.


有在職人士工作多年,就想停下來 take a sabbatical,再思想自己的前路方向,選擇停薪留職或是乾趣辭職不幹,出外再學習遊歷,將自己增值再作打算。又因為多數的 sabbatical 是大學生在畢業之前一兩年,選擇暫時休學,出外遊歷,之後才回來完成剩餘的學習,參加畢業考試,撰寫論文 thesis papers 完成學業。遂將 Sabbatical 譯作:遊學,也未償不可!


【維基百科】In British and Irish students' unions, particularly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tudents can be elected to become sabbatical officers of their students' union, either taking a year out of their study (in the academic year following their election) or remaining at the institution for a year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study. Sabbatical officers are usually provided with a living allowance or stipend.


不過 Sabbatical《遊學》,在香港真的沒有多見,鮮有過鮮有,你唔做就會冇咗份工,那個人能有 志雲大師 般可以這樣瀟灑呢?你有無打算過休息去《遊學》嗎?我很想,但非不為也,乃不能也!


補充:
【世界新聞網】無線電視(TVB)再起風雲!繼主席邵逸夫將於明年退隱後,無線電視業務總經理陳志雲也遞出辭職信,正式離職日期仍有待跟公司商討,據知陳志雲將展開遊學計畫,但外傳他有意自組製作公司,但也有多間傳媒向他招手。

陳志雲今早坦承自己已正式向無線董事局請辭,並已獲公司准許逐步休假,他將先展開遊學計畫,希望可以透過參觀、訪問等學習新知識,他的首站是美國的矽谷和拉斯維加斯。

陳志雲強調自己的離職與無線高層變動無關,也並非轉投其他公司,他相信在董事局主席梁乃鵬領導下,無線仍有會有很好的發揮。他說自己目前還沒有未來的工作計畫,如學成後仍想在電視圈工作,會首選無線。



【星島日報】無綫人事大執位!陳志雲昨日宣布稍後將離開任職已18年的無綫,離任後會去遊學,他又否認離巢後會自組公司,將來有機會回歸電視圈的話,無綫將會是首選,另外副主席梁乃鵬坦言方逸華也有挽留愛將,他更笑言:「花起花落,雲起雲開。」

無綫業務總經理陳志雲辭職消息傳出,昨早10多名記者在電視城門外守候,大約9時陳志雲如常坐7人車抵達公司,笑容滿面的他落車後在兩名保安陪同下步上行政大樓,當問及是否已遞信?他說:「一陣再見大家!」

9時30分,陳志雲於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陪同下交代辭職一事,問是否已遞信?他說:「這個計畫已經一段時間,想專心一意、心無旁貸學習新事物,有好多新媒體、新科技湧現,希望實踐遊學計畫,多謝公司准許我逐步休假,期間我會透過訪問、參觀和文化各方面互相交流,學習新知識。」

陳志雲表示會往矽谷及拉斯維加斯遊學,傳聞他將自組公司?他說:「真的無任何計畫,學習完畢返香港,若發現對電視圈有興趣,相信TVB是第一個遞求職信的公司,或者TVB需要我,仍會是我首選的平台;畢竟工作了18年,有好多好好同事、上司,TVB給我好大發揮空間,對社會有好大貢獻,能夠過去18年在TVB工作,是好大榮幸。」

陳總表示已逐步開始休假,更多謝公司給他支持,讓他實踐遊學計畫。




【星島日報】無線電視業務總經理陳志雲表示,已經向董事局遞交辭職信,到外地遊學交流,正式離任日期仍要與公司磋商。他表示,辭職與公司高層變動無關。

陳志雲表示,離開公司的計劃已經有一段時間,一直都有與公司溝通,他主要想專心一意、心無旁騖學習新事物。他指,現時有很多新科技、新媒體湧現以及有新的內容,所以他希望能實踐遊學計劃。他又否認職辭與高層變動有關。

他表示,很欣慰董事局主席一職改由副行政主席梁乃鵬接替,他相信在梁乃鵬的領導下,公司一定會有很好的發揮。陳志雲又指,公司容許他逐步休假,至於實際離職日期,要再和公司磋商,相信會有好的交接。

另外,陳志雲表示,離職主要是開始其學習計劃,他希望透過交流、參觀、訪問,學習新的知識,他離開的首站會是美國的矽谷及拉斯維加斯。他又指,暫時未有計劃自組公司或加盟其他電視台,並強週若日後再參與電視工作,無線必定會是他求職的首選。




伸延閱覽:
Sabbatical 維基百科
陳志雲辭職TVB 將遊學 世界新聞網
志雲離職遊學 無意自立門戶 新浪新聞網
陳志雲已遞辭職信 希望實踐遊學計劃 雅虎新聞網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空櫈

空櫈



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是中國的:劉曉波


可惜去年 劉曉波 不能親自到場領獎,在頒獎典禮上 諾貝爾委員會留了張 “空櫈” 給 劉曉波!





香港有位歌手有首歌名:《空櫈》,雖然這首《空櫈》歌詞沒關連 劉曉波 的事跡,而是歌手懷念父親!




諾貝爾和平獎主席在頒獎禮中,稱 劉曉波 為中國的 孟德拉,而 劉曉波 又何止只是中國的 孟德拉 呢?以上《空櫈》歌詞中說:父親仿似巨人!而身材瘦瘦的 劉曉波 卻是中國近代歷史,其中一位不折不扣的巨人,


【維基百科】劉曉波 (1955年12月28日生)是生於吉林長春的中國作家、持不同政見者、著名政治犯,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獨立中文筆會第二屆及第三屆會長。

曾經參與八九民運,並在2008年發起《零八憲章》。六四之後著書立說呼籲政治改革,長期以來以非暴力方式爭取中國基本人權,多次被捕入獄。

最後一次入獄是在2009年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 11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目前在遼寧省錦州監獄服刑。

2010年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劉曉波,以表彰他長期以來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爭取基本人權。




在 你喉 Youtube 找到 Empty Chair 的一段!




2011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將於十二月十日在 Oslo 舉行,原來不經不覺已經一年過去了。劉曉波 仍然被身繋於牢獄之中,不過我們沒有忘記他,
劉曉波 以非暴力方式爭取,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尊敬!



後記:
發表本文之前筆者先發表了兩篇文章:
四千萬中國人是穴居的? December 04, 2011
與龍共舞?December 07, 2011
連本篇共三篇文章其實是互相呼應。


《四千萬中國人是穴居的?》是有位美國 AEI 的 訪問學者 Jonah Goldberg先生,撰文嘲笑中國有四千多萬人住在黃土高原的“窯洞”是住宅羣。這位 高堡先生反駁 奧巴馬總統向中國學習的言論,並指出中國很多不足之處。


誠然,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偏遠的貧窮省市城鄉居民,仍然住在簡陋的屋子確是事實。美國卻是居於發達國家之中的首位,兩黨政府歷來都不惜向外舉巨債,利用豐厚財源給予公民優越福利,力保護執政權。要把中國和美國比較,是如拿金蘋果與小橘子之間的比較。


至於《與龍共舞?》文中引用了“華盛頓郵報”的 columnist Eugene Robinson 的一篇文章,羅便臣先生初到中國訪問,見到中國高速發展,城市的中產階級崛起,認為美國人應該作出鼓勵。


不過,羅便臣先生卻引來他在“華盛頓郵報”的一位同事 Jennifer Rubin 立刻撰文駁斥。魯彬小姐認為中國政府的人權紀錄不佳,故此中國必須改善,才值得得到美國人的鼓勵,云云!


三篇由美國人寫有關中國的文章,尤其是最尾尾 珍妮花魯彬小姐 反諷 爾雋羅便臣先生的文章,反映出外國人怎樣看中國實在分歧甚大。可以代表著西方存在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中國,但那一派屬多數呢?那一派屬少數呢?我相信敵視中國的美國人一定仍然佔絕大的 majority 多數!


二零壹零年十月“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宣布中國的維權人士 劉曉波 得獎,立刻引來中國政府的宣傳機器發動發起反擊,認為頒獎予一個罪犯,是嚴重干涉中國的內政。而在國外中國也依靠她的影響力,阻止勸止其他國家派遣代表出席當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


中國為了防範外國文化和價值觀向中國滲透,阻止西方國家企圖和平演變中國,還給了一個諾貝爾和平獎予 劉曉波,令中國暴跳如雷。另一方面中國又要防範東突厥對新疆的恐襲,更要消減達賴喇嘛暗中支持藏獨,而全國礦難不少,加上豆腐渣工程將隨時爆發意外,早前更發生高鐵列車追撞事故,怎不叫人擔憂!


外交上也屢有碰壁,中國支持利比亞的卡達菲,最後被西方支持的反政府軍推到,中國在利比亞數以百億美元的投資,情況凍過冰水。又中國在緬甸的水壩發電工程,卻因美國的希拉莉到訪而被逼喊停,又招致損失數十億美元。軍事上在東海南海都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圍堵,美國更在被澳洲達爾文港駐軍,瀛成第二島鏈牽制中國,繁此種種令人沮喪。


中國近年積極維穩,要建立和諧社會,很多管治弊端社會矛盾,都先“河蟹”再”河蟹“,最後就”河蟹河蟹“掉了。這就如把灰塵掃到地氈底裡去,用華麗的地氈掩蓋著灰塵,但灰塵愈積愈多,終有一日地氈不能掩蓋得盡,必有露出來的時候。少的灰塵不去儘早盡快處理掉,一大堆灰塵要處理就要用更大的力度,更長的時間去處理,真的害怕又發生六四類似事件!


中國近年經濟力量上升,但人權紀錄仍然不理想,官員貪腐瀆職的新聞不斷,國內貧富懸殊擴大。筆者偶有批評中國,但當然絕無惡意,只是懷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希望中國能早日真正地完全地誠實地崛起來!



後後記:

2013年 12月 5日 南非的 孟德拉 逝世終年 95歲。


南非總統發表了消息:

PRESIDENT JACOB ZUMA of South Africa: Our beloved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the founding president of our democratic nation, has departed.

He passed on peacefully in the company of his family around 20:50 on the 5th of December, 2013. He is now resting. He is now at peace.

Our nation has lost its greatest son. 
Our people have lost a father.

Although we knew that this day would come, nothing can diminish our sense of a profound and enduring loss. His tireless struggle for freedom earned him the respect of the world.







後後後記:

2015年 3月 4日 挪威的 諾貝爾委員會罷免了主席 Thorbjørn Jagland,降級為普通委員,有秋後算賬向中國屈服的嫌疑。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 遭降職百年首次 任內曾頒獎劉曉波

【明報專訊】負責頒發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被降職,是委員會成立逾百年來首次。外界關注亞格蘭降職,會否與他任內向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頒發和平獎、導致中國與挪威交惡有關。

自劉曉波獲獎後,中挪關係迄今還未顯著改善。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舉行今年第一次會議,亞格蘭由主席降至委員,主席一職由副主席庫爾曼菲弗接任。諾貝爾委員會沒解釋這次人事變動的原因。庫氏否認主席換人與劉曉波獲頒和平獎有關,又強調自己也支持劉曉波得獎。不過有學者憂慮亞格蘭被降職,可能被外界視為向中國屈服。

曾任挪威首相的亞格蘭,2009年開始擔任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近年委員會多次作出備受爭議的決定,包括在2009年將和平獎頒給上任不足1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2010年將和平獎頒予劉曉波,以及2012年將和平獎頒予歐盟(亞格蘭因兼任歐洲委員會秘書長,惹來外界質疑他涉及利益衝突)。

委員會全部5名成員由挪威國會根據黨派比例委任,由於右派在2013年大選勝出,令他們在委員會成為多數,不過即使不同政黨輪流上台執政,過去也從沒發生主席降職的先例。



後後後後記:

香港時間 2017年 7月 13日晚上 約九時許 傳來 劉曉波 死訊


【無線電視新聞】劉曉波在八九學運後多次進出監獄。2008年,因為起草聯署《零八憲章》,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監十一年,之後他獲頒發諾貝爾和平奬,表揚他為爭取中國人權的貢獻,但劉曉波直至去世都無法領獎。

劉曉波八十年代初,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熱心文學評論,在內地文壇有一定名氣,1988年出任師大中文系講師。不過第二年的北京學運,劉曉波由文學家變成當局眼中的異見分子。

1989年北京學運爆發,原本去了美國做訪問學者的劉曉波返回北京聲援學生,在六四事件前兩天,同侯德建等三人一起絕食。

劉曉波表示:「最好是搞一種和平的、持續性的、非常堅靭的、非常有靭性的,這樣意義的一種心平氣和的,這樣一種民主運動。因為這個廣場過去是專制的象徵,今天成為民主自由的象徵。」

解放軍在六四凌晨開入天安門廣場時,劉曉波亦有份勸學生離開。六四事件後,劉曉波被指是操控學運的「黑手」,因「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被捕,兩年後獲釋,之後繼續同其他異見人士就民主和國家改革發表意見,不時受到監視、軟禁,分別在1995年和1996年被捕,被判勞改。

2008年,劉曉波起草同聯署《零八憲章》,提出修憲同分權制衡等理念,第二年因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監十一年,在遼寧錦州監獄服刑。

劉曉波入獄後不久,在 2010年獲頒發諾貝爾和平奬,表揚他為爭取中國人權長期進行非暴力抗爭,頒獎禮當日,台上只能夠預留一張空椅子予獄中的劉曉波。

他的妻子劉霞之後亦被當局軟禁,長期禁止與外界接觸。

遼寧省監獄管理局六月底證實,由於劉曉波患上肝癌,批准他保外就醫。劉霞終於可以在劉曉波生命的最後時刻抱著他。

劉曉波在入獄前,曾經在最後陳述中表達對劉霞的愛,當中提到,即使自己被碾成粉未,也會用灰燼擁抱太太。




伸延閱覽:
The Nobel Peace Prize Award Ceremony 2010 (88 minutes) Nobel Peace Prize Org
負責頒發和平獎給劉曉波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被降職 明報新聞網
劉曉波曾獲頒諾貝爾和平奬 惟去世前都無法領獎 無線電視新聞



我的舊文:
是幫他還是害他呢?
是幫他還是害他呢? annex
再 不言而喻
零八宪章(简体中文版)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11

與龍共舞?

與龍共舞?



週六日讀了另一篇明報外地評論摘要﹕對中國的錯誤理解


【明報專訊】不少評論都說,中美兩國的紛爭源於互不了解,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者親身到北京考察,並且提出「美中是互相倚靠,說一國擊敗另一國是荒謬的」。

美國《華盛頓郵報》11月30日評論版文章 作者:Eugene Robinson

即使你對北京只有皮毛了解,也知道美國總統候選人對於中國的論述都是虛假、不誠實及愚笨的。每個社會都是相當難觸摸及複雜,我唯一所知是美國很多政客對中國的看法肯定是錯。

除了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外,所有共和黨的候選人似乎主張「對中國強硬」,羅姆尼顯然是最強硬,至少在經濟事務上,他主張對中國打貿易戰,並揚言不能被中國擊敗。事實呢?在北京看到似乎是兩國擁抱多於戰爭,我住的酒店附近有蘋果電腦專門店、星巴克、Calvin Klein服裝店及其他耳熟能詳奢侈品牌。

一小時車程外的景點,第一間看到的餐廳是 Subway,名貴房車有保時捷、奧迪、平治等等。這些並沒有令中國操縱匯率的不公平政策變得合理,也沒有令中國更尊重知識產權,但當你走到北京的街上,看到的是急速增長、與美國相似的消費社會。

美中是互相倚靠,說一國擊敗另一國是荒謬的。正如坊間說,若你欠銀行 1000元,你對銀行有欠債,若你欠銀行1萬億,銀行則淪為你的財產。中國官員最不希望損害美國的經濟,若美國盡快恢復平穩增長,中國借給美國的貸款也會安全些。

中國最不希望損害美國經濟
差不多沒有人提及美國去年進口 3650億美元的中國貨,讓美國有胃口吸納中國工廠大量生產的貨品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不應該把問題看成是強硬恫嚇、擊倒對手,解決問題需要談判及簡單計算,中美雙方是極需要達成協議。

佩里指中共政權最終將灰飛湮滅,但中國早於 20年前已放棄共產主義。我當然知道中國政府不斷侵犯國民人權,這個政府自肥、貪污及壟斷所有權力,這些暴行不應該姑息,但我估計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會令這個政府改變,我們應該鼓勵他們。



文中指:『20年前已放棄共產主義。』既然明報指明是外地評論摘要,因此未能一窺全豹,我急忙上網在《華盛頓郵報》網頁搜尋 Eugene Robinson 的原著原文來閱讀一遍。


The wrong way to talk about China by Eugene Robinson
【Washington Post】Even the briefest acquaintance with this smoggy, sprawling capital is basis enough to conclude that much of the campaign rhetoric we’re hearing about China is unrealistic, dishonest or just dumb.

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China, and I plan to spend the next few columns reporting what I see and learn. I spent enough years as a foreign correspondent to know how tricky first impressions can be. The subtleties and complexities of any society are — unsurprisingly — subtle and complex.

But not all first impressions are unreliable. Some are such no-brainers that they can only deepen with experience. One thing I already know is that the way many U.S. politicians talk about China is surely wrong.

With the exception of Jon Huntsman, who served as U.S. ambassador here, all the Republican candidates seem to want to be “tough on China.” Mitt Romney apparently has decided to be the toughest, at least on the economic matters most often cited as a reason to display toughness.

“We can’t just sit back and let China run all over us,” he said in one of the debates. “People say, well, you’ll start a trade war. There’s one going on right now, folks.”

Really? From here, it looks more like an embrace than a war. My hotel is in the chic, yuppified Chaoyang District, just up the street from an Apple store, a Starbucks, a Calvin Klein boutique and just about every luxury retailer you could possibly name.

An hour’s drive away, at the visitors center for the Mutianyu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the first restaurant you see is a Subway. High-status automobile brands in China include not just Porsche, Audi and Mercedes, but also Buick.

None of this remedies China’s unfair policy of manipulating exchange rates or its laxity in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ut when you walk the streets of Beijing, you see a huge, rapidly growing consumer society that in many ways looks much like our own. I know this is an oversimplification. I know that boomtowns such as Beijing, Shanghai and others near the coast do not reflect conditions in the less-developed hinterlands.

But I also know that the U.S. and Chinese economies will be the two largest in the world through much of this century — and that they are so codependent that talk of one country running all over the other is nonsensical.

There’s a saying that if you’re in debt to the bank by $1,000, the bank owns you. But if you’re in debt to the bank by $1 trillion, you own the bank. The last thing Chinese officials would want is to do meaningful damage to our economy, because the more quickly we return to steady growth, the more secure China can be that all the money it lent us will be paid back.

It goes almost without mentioning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mported about $365 billion of Chinese goods last year. China also has a compelling interest in making sure the United States retains the capacity to serve as the biggest buyer of the flood of products that Chinese factories produce.

So this is really a dispute over issues that shouldn’t be addressed with chest-pounding and tough-guy threats. The solution involves negotiation and simple arithmetic — and both sides have a powerful incentive to reach an accord.

Someone should explain this to Rick Perry — though on second thought, it might not make any difference. His most quotable bit of China-bashing came in the political realm. “I happen to think that the Communist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end up on the ash heap of history,” he said.

But this ignores the big picture. Yes, China is governed — in an authoritarian, repressive, at times shockingly brutal manner — by a regime that calls itself communist.

But communism self-immolated two decades ago. Walk down any commercial street in Beijing and you see storefronts, venders and hawkers selling anything under the sun. Communism is no longer a system in China. It’s just a brand name that officials haven’t figured out how to ditch.


I’m aware, of course, of the shameful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mmits every day — and of the government’s selfish, corrupt insistence on maintaining a monopoly of power. These atrocities can never be forgotten.

But I’m betting that the burgeoning middle class will find a way to cast off these shackles. The correct response would be to cheer them on.



上篇舊文是一位美國學者嘲笑中國,國內還有四千萬人是穴居的,這一篇又是另一位美國的 columnist 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他認為頗多美國人對中國錯誤理解。至於這位先生是何許人也?


【維基百科】Eugene Harold Robinson (born 1955) is an American Pulitzer Prize-winning newspaper columnist and former assistant managing editor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His columns are syndicated by The Washington Post Writers Group. Robinson i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lack Journalists.


【維基百科】The Pulitzer Prize is a U.S. award for achievements in newspaper and online journalism, literature and musical composition. It was established by American (Hungarian-born) publisher Joseph Pulitzer and is administer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 City.


原來 Eugene Robinson 是一位職業寫稿佬,不過就曾經勝出美國報業頗有名的 American Pulitzer Prize “普立茲”獎。


以上文章開章明義就指出:
即使你對北京只有皮毛了解,也知道美國總統候選人對於中國的論述都是虛假、不誠實及愚笨的。每個社會都是相當難觸摸及複雜,我唯一所知是美國很多政客對中國的看法肯定是錯。

Even the briefest acquaintance with this smoggy, sprawling capital is basis enough to conclude that much of the campaign rhetoric we’re hearing about China is unrealistic, dishonest or just dumb. The subtleties and complexities of any society are — unsurprisingly — subtle and complex. One thing I already know is that the way many U.S. politicians talk about China is surely wrong.



有人說:美國的奧巴馬總統臨近選舉年,為了鞏固籠絡保守派的游離票,必須向中國擺出強硬姿態,散播中國威脅論。美國人的霸主心態,她保持全世界最強盛的軍事力量,到處不戰而屈人屈國,要全世界屈從美國。德法倡導成立歐盟,並組建歐元 Euro歐羅區,就是要抗衡美國和歐洲美元(Eurodollars),至今歐盟歐羅落得如斯下場,各位有目共睹。


美國敵視中國又豈止須要競選連任奧巴馬呢?美國人即使在克林頓時代布殊時代,都是講的一套做的一套,在整個世界那處有利益,美國都要分一杯羹,到處如取如攜,暗偷不到就來明搶,直至榨乾榨淨為止,又何止中國呢?


況且美國有著 CNN,AP,NBC,ABC,CBS,FOX 等等強大跨國傳媒網絡 networks,總把美國處置於道德高地,向全世界指點江山,美國人的霸權主義主導世界 the American Way!


這位 爾雋 羅便臣先生是第一次來訪中國,就說要與龍共舞,他必須要先看清楚明白中國,雖然共產主義在中國名存實亡,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仍然存在,羅便臣先生不能單靠表面的遊覽項目,並且心存善意,便可以隨便說了解中國!



後記:
在《華盛頓郵報》網頁剛巧有另一位 columnist Jennifer Rubin 向 Eugene Robinson 的文章發礮。

A response to Eugene Robinson on China By Jennifer Rubin
【Washington Post】My colleague Eugene Robinson is in China and wrote a column Wednesday that reads a little like Walter Duranty in the USSR. He says this is his first visit to the country but then plunges into an attack on those who take issue with China’s trade and human rights policies, calling such critics’ arguments “wrong” and imploring us simply to “cheer” China’s progress.

His first bit of “evidence”that China isn’t so different from the good old U.S.A? He’s in a really nice hotel. “My hotel is in the chic, yuppified Chaoyang District, just up the street from an Apple store, a Starbucks, a Calvin Klein boutique and just about every luxury retailer you could possibly name. An hour’s drive away, at the visitors center for the Mutianyu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the first restaurant you see is a Subway. High-status automobile brands in China include not just Porsche, Audi and Mercedes, but also Buick.” Umm, so??

He concedes that doesn’t justify China’s unfair trading practices. But then what’s the point of raising it?

He says, “But when you walk the streets of Beijing, you see a huge, rapidly growing consumer society that in many ways looks much like our own. I know this is an oversimplification.” Actually, it’s horrible, tragically wrong.

I asked Daniel Blumenthal, an Asia expert at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 for his opinion. (He has spoken regularly with Texas Gov. Rick Perry’s campaign about Asia but was speaking here purely for himself.) He was a bit dumbfounded by the column. He said that he would “suggest a visit by Robinson to the many women in China who have been forced to abort their second child thanks to the One Child Policy.”

Blumenthal was just getting warmed up: “Or perhaps an orphanage where he can find untold numbers of abandoned baby girls. How about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Liu Xiaobo in his jail cell? Or some Tibetan monks who have taken to burning themselves to protest religious repression. If he does have time to leave Beijing he can visit some of the villages where people’s homes have been taken from them without compensation to make way for some pet project of a favored Communist Party crony.”

A former Bush administration official, now at a think-tank specializing in China, was nonplussed, e-mailing me: “The bit about communism ‘self-immolating,’ in addition to not being factual, is in unbelievably bad taste when Tibetan monks actually are self-immolating under very communist, Cultural Revolution-style, Chinese rule in Tibet. Beyond tacky.”

Robinson does, in cursory fashion, recognize “the shameful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mmits every day — and of the government’s selfish, corrupt insistence on maintaining a monopoly of power.” So maybe China isn’t much like the U.S. after all? A Starbucks doesn’t make you pro-Western or just like America. It says nothing about your political system, to be honest. (It reminds me of the euphoria that greeted each new Soviet dictator. He drinks Scotch — just like us!)

But perhaps most troubling is Robinson’s attack on Perry, who expressed the hope that “the Communist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end up on the ash heap of history.” Robinson has a problem with the sort of outbreak of freedom that swept Eastern Europe at the end of the 1980s? He writes: “Yes, China is governed — in an authoritarian, repressive, at times shockingly brutal manner — by a regime that calls itself communist.

But communism self-immolated two decades ago. Walk down any commercial street in Beijing and you see storefronts, venders and hawkers selling anything under the sun. Communism is no longer a system in China. It’s just a brand name that officials haven’t figured out how to ditch.” So perhaps Perry should have said he hopes “the government masquerading as a Communist government but really ‘just’ brutally oppressive will end up on the ash heap of history”?

Actually, China’s rulers very much cling quite cynically to their ideology, which it uses, as all totalitarian ideologues do, to crush dissent, brutalize its people and murder minorities. It’s very appropriate to hope for such a system’s decline, just as Ronald Reagan rooted for the rotting, corrupt Communist Soviet government to fall.

But not to worry, Robinson is confident “the burgeoning middle class will find a way to cast off these shackles.” He wants us to cheer that, and we should. But cheering suggests that we do little or nothing about the regime itself. Blumenthal argues, “Yes, we should cheer the reformers on. Maybe Robinson can come home and visit with Obama. He can tell him to meet with just one of these dissidents and reformers. To my knowledge, our president has not yet done so.”

Perry and Mitt Romney, whom Robinson also dismisses as a hothead, see what Robinson does not: oppression, military aggression and economic criminality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f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lumenthal reminds us, “China has undertaken the largest military build-up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Yet no nation threatens China. President Obama has responded by cutting our defense forces across the board, and make no mistake, our Pacific forces will be profoundly affected. Robinson should visit Taiwan, Japan, Australia, India, the Philippines.

All have been intimidated by the Chinese military. They are the ones calling for a tougher China policy. Australia pushed Obama to place Marines in Darwin. They are frightened, as they should be. China’s military grows and we retreat.” He adds: “Obama is now pounding his chest with his ‘we are back in Asia’ rhetoric, but there is much less firepower to back up our supposed ‘return.’ ”

I hope Robinson’s column was the result of jet lag, and not the first in a series of Tom Friedman-like apologies for the brutal regime. I look forward to his accounts of meetings with monks, Christian minorities, mourning mothers, human rights activists and the rest.



兩篇由美國人寫有關中國的文章,可以代表著西方存在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中國,但那一派屬多數呢?那一派屬少數呢?我相信敵視中國的美國人一定仍然佔絕大的 majority 多數!還有最尾尾 珍妮花魯彬小姐 反諷 爾雋羅便臣先生的文章,明報卻沒有翻譯刊登出來,可謂失諸交臂,實在十分可惜!


【維基百科】Jennifer Rubin is an American columnist and a blogger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Previously she worked at Commentary Magazine, the Pajamas Media, Human Events, and the Weekly Standard. She also published at Politico, New York Post, New York Daily News, National Review, the Jerusalem Post, and a variety of other media publications.



看 魯彬小姐的背景和保守右傾立場,和她原來找來 AEI 的學者詢問有關中國(見前文提及 AEI),還有在她文章字裡行間,像夾雜對 爾雋 羅便臣先生的私人恩怨,無怪她須要鳴大礮了!





伸延閱覽:
對中國的錯誤理解 雅虎新聞網
Eugene Robinson:The wrong way to talk about China washingtonpost.com
Jennifer Rubin:A response to Eugene Robinson on China washingtonpost.com
Eugene Robinson 維基百科
Jennifer Rubin 維基百科
Pulitzer Prize 維基百科



Sunday, December 04, 2011

四千萬中國人是穴居的?

四千萬中國人是穴居的?



在網上讀到一篇美國人寫有關中國的”奇聞“!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Why we need not envy China~Jonah Goldberg
Up to 40 million Chinese people still live in caves.
That’s more than the populations of Texas and Illinois combined. In fairness, a fraction of these caves are apparently pretty nice, complete with electricity and well-compacted dirt floors. But that’s grading on a curve because, well, they’re still caves.

Meanwhile, 21 million Chinese live below what the Communist party calls the “absolute poverty” line. That sounds pretty good if you have in mind our poverty line, which is just under $11,000 per year for an individual and roughly $22,000 for a family of four.

The absolute poverty rate in China is $90 a year, or $7.50 per month. And 35 million live on less than $125 per yea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live on $1 or $2 a day.

Michael Levy, who recently wrote a book on his stint as a Peace Corps worker in rural China (yes, China still asks for Peace Corps help), put it well in an interview with NPR: “Imagine that there’s a country exactly like the United States. Exactly the same size. It’s got the same cities. It’s got the same number of rich people and poor people. It’s just like us. And now add 1 billion peasants. That’s China.”

And yet that’s the country President Obama insists we need to emulate. “Everybody’s watching what’s going on in Beijing right now with the Olympics,” then-candidate Obama told an audience in Virginia in 2008. “Think about the amount of money that China has spent on infrastructure.

Their ports, their train systems, their airports are vastly superior to us now, which means if you are a corporation deciding where to do business you’re starting to think, Beijing looks like a pretty good option.”

Obama has returned to campaign mode and his fear-China refrain. To listen to Obama, China’s beating us in some sort of infrastructure race. “Folks in Congress are also going to get a chance to decide . . . whether our construction workers should sit around doing nothing while China builds the best railroads, the best schools, the best airports in the world.”

Maybe we could use more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but China’s got nothing to do with it. The reason China has invested massively in infrastructure is simply that it has relatively little of it. America has 5,194 airports with paved runways (the only kind I use, how about you?).

That’s more than 11 times China’s 442. In fact, you can add up the paved airports of the next 10 countries combined, and America beats them with more than a thousand airports to spare. We have nearly twice the roadways China does and almost three times the railways.

Ah, but China is investing in high-speed rail! Which, we are told, will help us win the future. Except that China has, in the words of London’s Financial Times, “slammed the brakes” on its high-speed rail program for a slew of safety and economic reasons.

What people don’t often mention is that we have the best freight system in the world (in Europe, they move people on rails and cargo on roads; we mostly do the opposite because we’re so much more spread out).

That’s why Warren Buffett — the president’s favorite billionaire — has invested massively in freight rail. Alas, switching to high-speed rail in the U.S. would seriously threaten the efficiency of our system.

Obviously, China’s a formidable economic player, and a growing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power. But only a fool would trade our problems for theirs (even though Obama has reportedly told friends he envies the president of China for having an easier job).

China’s health and safety standards are abysmal compared with America’s. China’s air is crunchy, its rivers often flammable. Their housing bubble could make ours look like a minor correction. Demographically, China is still on target to get old before it gets rich.

Moreover, China’s social fabric is in dire need of repair. Just consider the recent horrifying footage of a two-year-old toddler who was struck by two vehicles and was left to die in agony in the middle of a busy street as passersby ignored her.

The New York Times reported this summer that, in some regions, it is common for officials to snatch newborn babies from parents — and sell them. Indeed, China has a thriving market in children. And do you really think our problems with income inequality are worse than China’s?

Oh, and let’s not forget: It’s still an autocratic police state.

Obama is hardly alone in his effort to mythologize China in order to justify expansion of government. Times columnist Tom Friedman — who has written often of his envy for China’s authoritarian system — begins his new book comparing the unreliable escalators at his neighborhood subway station with a glitzy convention center in China, in order to suggest that China is winning the future. It’s as instructive as comparing his mansion in Bethesda, Md., to a Chinese CAVE.


以上是我讀完明報每週六刊登的:外地評論摘要:《不必眼紅中國》 後,急急找出原文來閱讀。明報既然指是摘要,因此明報沒有將原文嘲笑中國:『四千萬中國人是穴居的!』都翻譯出來。


【明報專訊】《不必眼紅中國》美國企業研究所(AEI)11月4日評論文章 作者:Jonah Goldberg 中共指中國有 2100萬赤貧人口,若中國貧窮線與美國一樣那還好,只是中國赤貧的定義是年收入少於 90美元,另外,還有 3500萬人每年的生活費少於 125美元。有作者形容,中國等於是美國的翻版,再加 10億農民人口。

總統奧巴馬堅持我們要學習這個國家。中國大力投資基建,因為中國很缺乏。美國有 5194個機場有鋪設好的跑道,是中國的 442個的11倍以上。美國機場的數目,較隨後 10個國家總和多 1000個。我們的公路差不多是中國的兩倍,鐵路長度約是中國 3倍。

中國大力投資高鐵,有人說這是未來致勝的幫助,但中國的高鐵計劃因安全及經濟效益而「急煞車」。大家忘記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鐵路貨運系統,這是為什麼巴菲特大量投資鐵路運輸。


將美國的問題與中國交換?
中國是強大的經濟體系,軍事和外交實力不斷冒升,但只有傻瓜才會希望將美國的問題與中國交換。中國的醫療和安全水準與美國有天淵之別,中國的空氣污濁,對比起中國的樓市泡沫,美國樓市只屬小調整,中國人口老化較財富來得更快。

還有中國的社會問題,嬰兒光天化日被車輾過,沒有途人施以援手,還有販賣嬰兒等。美國的貧富懸殊是否較中國嚴重?遑論中國是專制的警察國家。

美化中國的不只奧巴馬,還有《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經常羨慕中國的威權體制,他以美國失靈的自動電梯,比較中國先進現代化的展覽中心,說明中國將於未來勝出。拿他漂亮的家與中國的貧民區比較一下,也一樣很有啟示。



Jonah Goldberg 何許人也? 照維基百科有以下記載:

【維基百科】Jonah Jacob Goldberg (born March 21, 1969) is an American conservative syndicated columnist and author. Goldberg is known for his contributions on politics and culture to National Review Online, of which he is editor-at-large. He is the author of Liberal Fascism (2008), which reached #1 on the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 list.

He appears on such television programs as Good Morning America, Nightline, Hardball with Chris Matthews, Real Time with Bill Maher, Larry King Live, Your World with Neil Cavuto and most recently the Glenn Beck Program and 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 He is also a frequent participant on bloggingheads.tv.



【維基百科】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EI) is a conservative think tank founded in 1943.

Its stated mission is "to defend the principles and improve the institutions of American freedom and democratic capitalism—limited government, private enterprise, individual liberty and responsibility, vigilant and effective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ies,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and open debate."

AEI is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upported primarily by grants and contributions from foundations, corporations, and individuals. It is headquartered in Washington, D.C.



AEI 是美國保守派陣營的 think tank 智庫,而這位訪問美國的 AEI 學者兼名嘴 Jonah Goldberg先生說:『有四千萬中國人是穴居的』,相信是指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獨有的“窯洞”式住宅群。


【百度百科(簡體)】我国是一个窑居比较普遍的国家,从新疆吐鲁番、喀什,甘肃兰州、敦煌、平凉、庆阳、甘南,宁夏银川、固原,陕西乾县、延安,山西临汾、浮山、平陆、太原,河南郑州、洛阳、巩县以及福建龙岩、永定和广东梅县等地区。

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因其具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省钱等优点,被当地人民群众广泛采用。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主要形式有地坑窑、沿崖窑、锢窑。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据初步统计,自解放至今,中国的窑居群众总数达一亿一千万,目前仍采取窑方式者则有四千万人之多。其分布区域以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为主,很多贫困户居住的土窑,年久失修,由于暴雨洪水、滑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窑洞房屋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广大窑居人民群众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希望知情者告知群众,不让他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當然中國仍然有很多方面確是不足,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偏遠的貧窮省市城鄉居民,仍然住在簡陋的屋子確是事實。美國卻是居於發達國家之中的首位,兩黨政府歷來都不惜向外舉巨債,利用豐厚財源給予公民優越福利,力保護執政權。要把中國和美國比較,是如拿金蘋果與小橘子之間的比較,這位 Goldberg先生應該清楚明白得很。


而且文章中說:『總統奧巴馬堅持我們要學習這個國家(中國)。』是美國人自己說的,奧巴馬屬於民主黨,雖然維基百科沒有明說他是共和黨人,但卻有提及他屬於 conservative syndicated,故此希望 Goldberg 先生不要把美國的民主攻和黨爭烈火,燒到中國來。


再者,Goldberg先生 與 Tom Friedman先生 之間,看來有著嚴重的意見分歧,前者揶揄後者在馬里蘭州的大宅時,也不用把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原別具特色的“窯洞”式住宅,混為一談。


美國就是充滿著這一些保守愛國的寫稿佬名嘴,他們在大眾傳播的 networks 網絡上接受訪問,在報章雜誌發稿,總誓要語出驚人誓不休,因為這就是他們的賣點! 至於廣大的美國民眾,懵閉閉咁就信以為真,有四千萬中國人是 caveman 哈哈哈!



後記:
有腦的中國商人,應該趕快到美國舉辦來華參觀“穴居人 Caveman” 的特式旅遊團,還把這位 Jonah Goldberg先生聘請為穴居旅遊大使,專責推廣這個 Caveman 穴居人之旅。包括:居住不同星級的“洞穴”套房,品嚐不同級別的穴居“cuisines”,和中國穴居人小孩婦女拍照。





伸延閱覽:
Why we need not envy China by Jonah Goldberg AEI.org
不必眼紅中國 雅虎新聞網
Jonah Goldberg 維基百科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 維基百科
窑洞(簡體)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