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的哲學
中國人互相見面是用拱手為禮,歐西的禮儀是握手為禮,在香港記得回歸前,已故的 魯平 罵完 彭定康 是 “千古罪人” 之後,於是 肥彭 與 周南 在大嶼山寶恰巧遇上,肥彭 伸出友誼之手準備握手,周南 選擇了 合十為禮!!!
嗜悲 為五斗米折腰,面對 監管機構來客、私人和商業客戶、供應商、業界友人、公務合作夥伴、總公司分社分店子公司合資公司的上司下屬,初見面互相介紹時都互換名片後,跟著是不論男女都要握握手。
有些很輕輕的握手,也有熱情和有力去握手,更有些惡意的握到對方略感痛楚,也有是蜻蜓點水的碰碰手還未握上就鬆開,至於若對方女士們 嗜悲 就略遲疑,先看清楚對方反應,才決定是否伸出手,很多時只是扮作閱讀名片等候對方先出手,否則就點點頭便算了。
(interpretation of handshake 握手解讀)
政壇上的握手就更加是一種表態,中日交惡後 習總 和 安倍 第一次見面,仍然需要握手給傳媒拍照,但 習總 選擇用以下的方式 。。。。。

這次會面的風評不好 習總 的智囊肯定闘不過 美日 的智囊團 結果之後另一次 習總 與 安倍 會面握手讓傳媒影相 習總 塊面祥和得多 可惜找不到
。
。
政改投票甩轆後傳出 曾鈺成 的 參與建制派 Whatapps 洩漏,陰謀論是梁振英為了保衛自己下屆特首再度當選,預先鋪排好打擊 曾鈺成 的 “黑材料”,旨在先發製人 。。。。。有報導更指是次 Whatsapp 流出是要阻止曾鈺成成為特首,幕後黑手可能是 梁振英 及 張曉明,云云!
空穴來風定必無因?政改投票完畢提委會的篩選沒有了之後,2017年度的特首選舉工程開始展開。但說時遲那時快 。。。。。。。原來誤中副車,習主席主動在人堆中找 曾俊華 握手。
【Now新聞台】
政改方案被否決,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說要收口。但特首選戰,卻是悄悄地展開了。
在北京,國家主席習近平現身就引起了一陣騷動,原因是他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亞投行成立儀式,入場時竟然主動伸手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握手。
稍為回帶看一看,在習近平入場前,曾俊華不斷與內地官員握手,包括亞投行行長大熱人選金立群。曾俊華是以中國代表團身分參加這次儀式,被安排坐的位置也是最近門口。
至於習近平入場講話前,已經與其他參與國的代表大合照,並與所有來賓握手。不過,曾俊華只是中國代表團成員,沒有合照的資格,在另一場才獲習近平補握手。
董建華競選特首前,曾獲江澤民的握手。曾蔭權上任前,亦曾獲胡錦濤握手長達 6秒,之後才行情看漲。至於 2012年,唐營和梁營的支持者亦在兩會期間,爭相鬥快與習近平握手。
習近平與曾俊華握手是否會引來政壇風起雲湧,當然要密切留意。但他已跑贏梁班子所有人,成功在政改後公開與領導人見面,之後還會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面。
多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港府財金官員,無論是曾蔭權或是唐英年,都因為財爺角色建立了直達天庭的渠道,有更多機會與中央官員接觸。
中國政治向來都是含蓄隱晦的,有如看通勝的春牛圖來預測天氣。張曉明與議員見面的茶聚,一張大合照,是我們要推介的另一張春牛圖。
這張當晚茶聚的坐位,張曉明的右手邊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而左手邊不是內會主席梁君彥,亦不是民建聯或工聯會領導,而是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
因為跟錯民建聯,無投票支持政改而飲泣的葉劉淑儀,一直被盛傳會接替曾鈺成出任下屆立法會主席,甚至有機會角逐下屆特首。葉太事後亦很快振作起來,在 WhatsApp 流出後,還風騷地展示手機給傳媒看。
外界有不少人認定,政改原地踏步,梁振英連任機會最大,但不少政圈中人都說,世事不會如此簡單。
跟著不久 梁振英 上京,卻未能得到 總理 李克強 和 主席 習近平 接見,只與人大委員長 張德江 會面,卻被《新華社》低調報導,反而兩則其他的《新華社》報導,搶了鏡頭累得 梁振英 單方面宣布,得到 張主席 對其工作上表現絕對肯定,云云。
這令到傳媒作出多方向的揣測,其中《明報》:
「習握手」後新華社專訪曾俊華 政界指京傳信息 梁非必連任
【明報專訊】
繼早前在北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後,財政司長曾俊華獲內地官媒新華社邀約專訪,暢談中央「一帶一路」對港經濟機遇,以及香港可「為國家做出貢獻」。政界及時事評論員也認為,京官及官媒近期對曾俊華的姿態,相信是想向香港傳遞政治信息﹕中央在 2017年特首選舉可以有不同人選,避免社會以為「梁振英連任」是既定事實。
專訪逾 2300字 亞太社長有份
新華社昨圖文並茂刊出 2300多字的曾俊華專訪,文章題為《曾俊華:一帶一路機遇千載難逢,香港須牢牢把握》,文章署名記者包括新華社亞太分社社長俱孟軍。據知,有關訪問在上周,即訪問時已發生了「習握手」,以及新華社報道沒提及梁振英與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會面事件。
曾俊華在專訪中表示,中央一帶一路策略,香港能受惠,可推動香港四大支柱產業升級,為香港經濟帶來新起點,「更重要的是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
談一帶一路 曾:港可貢獻國家
曾俊華又在訪問中又提到如何配合國策,指未來兩三月會先赴絲綢之路尾端的東歐國家,包括匈牙利、波蘭等考察,並計劃明年出訪中亞國家等。他又談到國家十分重視的亞投行,指已向中央提出建議,請亞投行考慮在港設立辦公室,而亞投行亦有意利用香港這個平台發債。
劉銳紹:京不會早講心儀人選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中央支持誰參選下屆特首,尚待觀察,但現展現的信息是,除了梁振英,還有其他人可以選擇。不過,劉認為中央此刻應不會過早透露心儀人選,目的是想讓有意參選的人出來展示能力及實力,亦不想窒礙其他有志之士出來。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習握手」已令曾俊華人氣急升,但中央不但無「冷卻」事件,官媒反而毫無忌諱專訪曾俊華。他又指梁振英近期亦力銷一帶一路政策,月中上京也是談此事,而新華社如想談國策,大可訪問梁振英。但他認為,中央未必在此刻篤定支持曾俊華,相信只是藉曾俊華傳遞信息,梁振英連任非必然,避免梁或梁的支持者,把「中央支持梁振英連任」變成既成事實。
鍾國斌:梁連任機會少於一半
自由黨主席鍾國斌認為,「習握手」與新華社訪問,令外界看來是並非尋常的舉動,他認為梁振英2017年能連任特首的機會少於一半,因不少當年支持梁的選委,現時也不滿梁振英的表現,相信中央對曾俊華的舉動,是要給予壓力梁振英,暗示中央亦有其他特首人選。
民主黨何俊仁認為,中央應不會在 2017年前把梁振英換走,因為之前中途換走董建華的效果亦不是太好。何俊仁說,曾俊華或許會成為 2017年特首選舉「好熱(門)的人」,「但內地的事好難估」。至於曾俊華會否「見光死」,或者會被爆黑材料,何俊仁表示,曾俊華作為財政司長,應已被「起底」,故影響不大。
另外,港府公布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將於明日(21日)啟程前往北京和天津,就香港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建設等議題交流。譚會於24日(周五)回港。
由 俱孟軍 帶頭採訪了 曾俊華,這一篇文章究竟報導了些甚麽呢?嗜悲 在《新華網香港》找到了:
曾俊華:“一帶一路” 機遇千載難逢 香港須牢牢把握
【新華網香港】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把“一帶一路”戰略視作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香港又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他説:“如果我們能把握住這個機遇,接下來的30年,甚至50年,香港整個發展都會有個依歸。”
曾俊華日前到新華社亞太總分社,就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機遇及可扮演的角色,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據悉,這是曾俊華首次就“一帶一路”主題接受媒體專訪。
曾俊華説,前 30年內地的改革開放,給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下一個 30年,香港經濟發展的重心,顯然就是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了。他強調,這是香港經濟發展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要牢牢把握。
“看看改革開放給深圳、給香港帶來的變化,你會明白我為什麼這麼説。”曾俊華説,“一帶一路” 沿線的 60多個國家,部分新興市場與 30年前的深圳沒有太大的差別,如果香港能把握機會,推進金融、貿易物流、工商專業服務和旅遊業等四大支柱產業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香港經濟就可以有相當大的發展。
目前,香港的貿易及物流,對 GDP 貢獻差不多是四分之一,金融業約 16%,專業服務也約有一成貢獻。曾俊華説,“一帶一路”可以推動四大支柱產業的升級,一方面可為香港經濟帶來新起點,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給年輕人,更重要的是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
曾俊華説,現在整個世界都在全球化,香港更是外向型經濟,我們不能再只盯着本土的 700萬人,單靠本地市場不足以支持香港經濟發展,一定要向外尋求增值,“在二、三十年之後,香港人均 GDP 可能由現時的 4萬美元,增長至 4萬美元的幾倍,必須要有新的市場,才能維持到。”
曾俊華擔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已有 8年,對香港乃至全球經濟的運行富有卓見。他每週都會在其網誌上發表一篇文章,闡述其一週來對國際經濟形勢或國家經濟戰略及香港經濟脈動的觀察與分析。最近幾周,曾俊華已連續就推動 “一帶一路” 戰略發表見解,並提出遵從市場運作、可持續性及公平性等原則。
談到香港在物流方面的優勢,曾俊華説,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海運自不必説,空運方面優勢更大,“現在空運的貨量佔我們總貨量 2%,但貨值卻佔總出口貿易超過三分之一,增值非常高,我們在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曾俊華認為,甚至在陸路,香港發展潛質也非常大。“港珠澳大橋建成後,我們在葵涌開貨車到河內,其實距離不是很長了。” 他説,這其中要經過很多地方,在物流上如何將貨物增值,潛力也很大,所以 “我們在海、陸、空都有優勢”。
曾俊華表示,香港作為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離岸人民幣業務和一流的資產管理服務,可以發展成為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的主要集資、融資平台。
曾俊華指出,香港具有優良的金融基建,也彙集了世界上頂尖的金融人才,十分適合成為亞投行的財資中心,香港近年已開始發展伊斯蘭金融,更是為香港爭取成為融資平台增添新的助力。
他説,“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不少是伊斯蘭國家,他們融資未必會採用普通的債務形式,可能需以伊斯蘭債券去做。“幾年前我們想到發展伊斯蘭金融,當時我們沒有想到 ‘一帶一路’,但現在看到這個路線是正確的。” 曾俊華表示,“到現在我們出了兩個伊斯蘭債券,都是三個 A的評級,非常成功,每個都獲得幾倍的超額認購。”
曾俊華透露,他已請亞投行考慮在港設立辦公室,而亞投行方面亦有意利用香港這個平台發債。他説,亞投行未來除了透過會員取得財政資源,發債將會是主要的財政來源,而在港發債有多方面好處,一則能夠更好地接觸到全球投資者;二則香港已有發展伊斯蘭債券的經驗;最重要的是,香港金融市場成熟,在港發債的成本較海外不少地方都低,亞投行利用香港這個平台發債,就能以更低廉的成本獲得資金。
曾俊華在專訪中還強調,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一定要遵從市場原則,這很重要。他説,有合理回報,才能吸引人去發展;同時要有持續性,不能太短視,光想着今年要賺多少錢,而是要看10年、20年後會如何;另外,還要一視同仁,不能有歧視性選擇,否則會打擊投資者的積極性。
曾俊華説,香港 GDP 逾九成來自服務行業,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發展上,如何與內地省份加強合作也很重要。曾俊華説他近年到中東、東南亞進行推廣,都有中資背景公司隨同,“我們甚至可以和內地不同省份一起出去推廣,既可以幫他們走出去,尋找合適的投資項目,也能配合香港打造純服務行業的經濟體,達致優勢互補。”
曾俊華透露,為協助業界開拓市場,他將率香港商界和專業界團體赴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考察。他説,過兩、三個月就會先赴 “絲綢之路” 尾端的東歐國家,包括匈牙利、波蘭等考察,並計劃明年會出訪中亞國家,同時也不會放棄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
“前年我們和商界代表去緬甸、柬埔寨,當時香港的商人爭取土地建設香港園,現在已經在推行之中。” 曾俊華表示,政府牽頭的好處在於能夠見到當地的政府首長,“這些我們可以做到,我們可以幫他們打開大門。” 據悉,本屆特區政府的領導層都會帶不同考察團去不同地方考察,協助商界和專業服務界打開市場。
不少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是香港合作已久的貿易伙伴,但也有更多是香港較陌生的新興市場。曾俊華説,下一步的重點是提高商界和市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認識。他已邀請香港貿發局加強對這些國家市場的研究。同時,特區政府也會多舉辦一些論壇,將會在下半年的航運、金融論壇,增設 “一帶一路” 專題環節,政府還正在着手組織新的 “一帶一路” 專題論壇,“希望香港每年都有這樣的專題論壇。”
嗜悲 再在網上《新華網》找到 簡體版的 訪問報導,寫明是:香港 7月 19日电(记者俱孟军 胡创伟 苏晓),俱孟軍 就是 新華社亞太分社社長,竟然化身記者去訪問了 曾俊華,還掛名是記者去襯起 曾俊華,這一招不可謂是少見簡直就是罕見。
曾俊华:“一带一路” 机遇千载难逢 香港须牢牢把握
【新华网香港7月19日电(记者俱孟军 胡创伟 苏晓)】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把“一带一路”战略视作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香港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说:“如果我们能把握住这个机遇,接下来的30年,甚至50年,香港整个发展都会有个依归。”
曾俊华日前到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就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及可扮演的角色,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据悉,这是曾俊华首次就“一带一路”主题接受媒体专访。
曾俊华说,前30年内地的改革开放,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下一个30年,香港经济发展的重心,显然就是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了。他强调,这是香港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要牢牢把握。
“看看改革开放给深圳、给香港带来的变化,你会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曾俊华说,“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部分新兴市场与30年前的深圳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香港能把握机会,推进金融、贸易物流、工商专业服务和旅游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香港经济就可以有相当大的发展。
目前,香港的贸易及物流,对GDP贡献差不多是四分之一,金融业约16%,专业服务也约有一成贡献。曾俊华说,“一带一路”可以推动四大支柱产业的升级,一方面可为香港经济带来新起点,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给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
曾俊华说,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全球化,香港更是外向型经济,我们不能再只盯着本土的700万人,单靠本地市场不足以支持香港经济发展,一定要向外寻求增值,“在二、三十年之后,香港人均GDP可能由现时的4万美元,增长至4万美元的几倍,必须要有新的市场,才能维持到。”
曾俊华担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已有8年,对香港乃至全球经济的运行富有卓见。他每周都会在其网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阐述其一周来对国际经济形势或国家经济战略及香港经济脉动的观察与分析。最近几周,曾俊华已连续就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表见解,并提出遵从市场运作、可持续性及公平性等原则。
谈到香港在物流方面的优势,曾俊华说,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海运自不必说,空运方面优势更大,“现在空运的货量占我们总货量2%,但货值却占总出口贸易超过三分之一,增值非常高,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曾俊华认为,甚至在陆路,香港发展潜质也非常大。“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我们在葵涌开货车到河内,其实距离不是很长了。”他说,这其中要经过很多地方,在物流上如何将货物增值,潜力也很大,所以“我们在海、陆、空都有优势”。
曾俊华表示,香港作为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全球最具规模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和一流的资产管理服务,可以发展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集资、融资平台。
曾俊华指出,香港具有优良的金融基建,也汇集了世界上顶尖的金融人才,十分适合成为亚投行的财资中心,香港近年已开始发展伊斯兰金融,更是为香港争取成为融资平台增添新的助力。
他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少是伊斯兰国家,他们融资未必会采用普通的债务形式,可能需以伊斯兰债券去做。“几年前我们想到发展伊斯兰金融,当时我们没有想到‘一带一路’,但现在看到这个路线是正确的。”曾俊华表示,“到现在我们出了两个伊斯兰债券,都是三个A的评级,非常成功,每个都获得几倍的超额认购。”
曾俊华透露,他已请亚投行考虑在港设立办公室,而亚投行方面亦有意利用香港这个平台发债。他说,亚投行未来除了透过会员取得财政资源,发债将会是主要的财政来源,而在港发债有多方面好处,一则能够更好地接触到全球投资者;二则香港已有发展伊斯兰债券的经验;最重要的是,香港金融市场成熟,在港发债的成本较海外不少地方都低,亚投行利用香港这个平台发债,就能以更低廉的成本获得资金。
曾俊华在专访中还强调,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定要遵从市场原则,这很重要。他说,有合理回报,才能吸引人去发展;同时要有持续性,不能太短视,光想着今年要赚多少钱,而是要看10年、20年后会如何;另外,还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歧视性选择,否则会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
曾俊华说,香港GDP逾九成来自服务行业,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上,如何与内地省份加强合作也很重要。曾俊华说他近年到中东、东南亚进行推广,都有中资背景公司随同,“我们甚至可以和内地不同省份一起出去推广,既可以帮他们走出去,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也能配合香港打造纯服务行业的经济体,达致优势互补。”
曾俊华透露,为协助业界开拓市场,他将率香港商界和专业界团体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察。他说,过两、三个月就会先赴“丝绸之路”尾端的东欧国家,包括匈牙利、波兰等考察,并计划明年会出访中亚国家,同时也不会放弃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
“前年我们和商界代表去缅甸、柬埔寨,当时香港的商人争取土地建设香港园,现在已经在推行之中。”曾俊华表示,政府牵头的好处在于能够见到当地的政府首长,“这些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帮他们打开大门。”据悉,本届特区政府的领导层都会带不同考察团去不同地方考察,协助商界和专业服务界打开市场。
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香港合作已久的贸易伙伴,但也有更多是香港较陌生的新兴市场。曾俊华说,下一步的重点是提高商界和市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识。他已邀请香港贸发局加强对这些国家市场的研究。同时,特区政府也会多举办一些论坛,将会在下半年的航运、金融论坛,增设“一带一路”专题环节,政府还正在着手组织新的“一带一路”专题论坛,“希望香港每年都有这样的专题论坛。”
新華社 選擇多報導與 曾俊華 的訪談記錄,多過報導 梁振英 會見 人大委員長 張德江,《明報》以:「新華社無報梁見張德江 早惹建制派猜疑」為題,pointed out 新華社 報導 梁曾 的分別 。。。。。
【明報專訊】
再次是官方新華社的報道,惹起政界的猜疑,令人扣連 2017年特首「跑馬仔」一事。特首梁振英本月 13日在北京,跟主管港澳事務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會面,梁也是去爭取「一帶一路」的機遇,惟新華社當晚發稿,卻隻字不提二人會晤。
梁事後重申,張德江「高度肯定、十分滿意」他的工作。不過,部分建制派至今仍認為,梁上次上京的安排有點不尋常,更有人質疑,如中央真的如此讚賞梁振英,為何上京並非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
談商經不攜同相關官 接見規格怪
新華社昨刊出財政司長曾俊華的專訪,讓曾俊華大談一帶一路對香港的機遇,令人聯想起特首 7月中訪京時,新華社對梁的報道。有商界背景的建制派便說,梁振英上京的安排有點奇怪,指梁如上京商討一帶一路,當時理應拜會發改委等部門,但結果梁獲安排與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會面,但張職級不算高,質疑安排的規格低了一點。
同時,如梁想商討商機,為何不帶同商經局長蘇錦樑等官員一齊北上,而只是特首辦人員同行?
「張為何不安排採訪讚梁?」
這名建制派又稱,張德江與梁會晤,新華社隻字不提,但如果張想公開讚賞梁,大可安排傳媒採訪,但今次卻隻字不提會面。
梁振英當時在北京表示,中央支持他及港府表現,事後回應新華社無報道事件時,梁亦反駁,指中央官員也會閱讀香港報章。不過,另有資深建制派人士表示,如果梁振英說中央好支持他,但他上京又未獲習近平接見(習當時在外訪),信息至少說明,現時的形勢,「至少不是如某些人說,下一屆一定是梁振英連任」。
結果,梁振英 回來後不夠一星期,就炒了民政事務局局長 曾德成 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鄧國威 兩位局長,傳媒形容:曾德成 被退休 and 鄧國威 就賴家人 。。。。。兩人卻體面的說:「樂意現在退休!」及「預計不到的家庭理由!」respectively 。。。。。。
兩人的離職均沒有和 梁振英 公開握手話別好心分手,只有 梁振英 一支公單獨面對傳媒公報 “完了”,傳媒多指出梁是為連任清異己,故此連僅有的禮節都沒有去做,兩位被炒局長也沒有出席握別式!!!
後記:
傳聞 曾鈺成 的 “黑材料” 只有是 梁振英 和 張曉明,這個高層次才會掌握得到再爆出來(見本文第五段六段),並賈泛民之手在立法會提不信任動議,但是建制派議員們齊齊力撐,既然拉不倒下屆特首選舉 “黑馬” 主席曾鈺成,改為喐佢細佬 曾德成,來個下馬威兼洩洩憤,云云。
信報
練乙錚:鬥倒曾氏當權派三分 要了人頭梁振英勢危
【信報】
周一本欄文章的題目前半句是「德才不備惟有玩委任」,本指創科設局一事,沒想到才一天,此話便有新意。
當權派內部出大矛盾,公布的時機選在 900名「鉛水事件」受災者驗血結果公開的同一天,用意可能是以兩件事彼此 掩蓋、對沖,但得到的效果很可能相反,讓市民覺得特府不僅吏治廢弛,以致問責高官支天價薪酬卻未能向市民提供最低限度的基本衞生安全保障,令香港逐步與第三世界看齊,還暴露了層出不窮的統治階級內部傾軋,派系不和一直從金鐘鬧到北京,徒招「一國」事事橫加干預,以致「兩制」毋寧日。哀哉,話說沒有唐營梁營只有香港營,如今卻是香港無端受刑。
曾下劉上、當權派再分裂
局長換人,筆者結合幾點觀察,有如下推測。首先,從時程上看,應該是周前梁特帶着要求方案上京,回來之後通知替補人選並嚴格保密,本周二早上在行政會議之 前通知兩位局長,其後在沒有兩位局長出席的會議上照會其他行會成員,會後馬上向外界公布。曾德成說的「無縫交接」,意指在知道和交班之間,不存在時間之隔。如果公布之前梁特可以容許他一些鬆動,沒有必要公布之後即時要他落任【註1】。
其次,在周二早上的行政會議裏有相當嚴重的爭拗,結果梁特不讓步,也得不到主要成員的背書,於是公布的時候,梁特真正孤家寡人,而政務司司長和行政會議召集人,至今都未有就事件向市民作進一步解釋或闢謠。還有,兩位離任局長都沒有說自己主動提出請辭,梁特更沒有表示慰留,反而在公布之後笑容滿面否認「跳船」,可見他認為是一次勝利,即不僅推翻之前的「下台」謠言,還放倒一個政治上的重量級人馬。
以下是筆者對事件的一些分析
曾德成離任,不能簡單推測作「請辭」或「炒魷」,而必須視為以梁營為代表的「新愛國」與「老愛國」即傳統左派之間的派系鬥爭的階段性結果。這個鬥爭是殘酷的,不留一點情面。就從「無縫交接」那一點看,大家已可知其八九。
回想九七之後不久,筆者即出任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2003年之後本地政治形勢有變,在特首面前說的話不再中聽,最後遭解除職務,府方當時的做法也是相當 「無縫」,沒有 last day:下午4點鐘通知,5點鐘開始「執包袱」。不過,那次政府的做法還算留有餘地,是在合約最後的月份裏要求筆者以累積的假期作強制休假至合約最後一天,之後不再續約。
事件的經過,曾德成很清楚,因為那時在中策組,大家是同職同級的同事,下達解僱令之前的內部會議,他有出席而筆者無。然而,他自己這次是在合約期滿之前兩年被即時「無縫」掉的,結局沒有筆者般「體面」;而且,在他去職的同一天,對他的個人名譽不利的各種傳言,就馬上從好幾個「梁粉」口中和一些親梁網站流出,源源不絕。
由此推測,梁曾之間的矛盾衝突,無疑比當年筆者與政府之間的更嚴重,絕不會是源於傳言裏說的什麼「青年工作做不好」、「人太老、不中用」、「不善應酬」之類的「慢性病」,而是衝突日積月累到最後忽然白熱化,梁特要掃地出門。
論工作能力,梁特任用的局長之中,「後三甲」怎麼輪也輪不到曾德成;有些主要官員由第一天開始便出包連連,從能力到操行都令市民一而再、再而三地 「刮目相看」,但曾德成卻沒有。這是人盡皆知的。如果不過是一些「慢性病」,當會好來好去,給足面子讓這位「老愛國」、為黨為主義流過血坐過牢犧牲過的人體面地離開特府。為什麼不可以呢?一方怎會如此狠心出手「秒殺」另一方?
梁曾之間有嚴重衝突,無可置疑,而這次衝突的結果,佔上風的是前者,亦毋庸諱言,起碼表面上如此。這一點可再深入分析。
現今當權派裏,有所謂「老愛國」和「新愛國」之分,視乎從什麼時候開始「愛國」,分野是 1967「反英抗暴」的終結到「保釣運動」的開始這段時間;之前已經參與「愛國陣營」的,叫「老愛國」,之後才加入的,叫「新愛國」。兩造人裏的最積極分子,都會被黨吸收,但因為香港沒有地上黨員,筆者分別把黨在本地吸收了的新、老愛國積極分子稱作「是黨員的非黨員」和「不是黨員的黨員」(關鍵形容詞是開頭那個「是」和「不是」)。
無疑,從黨史的角度看親疏,「是黨員的非黨員」的輩分比「不是黨員的黨員」要高。用這套定義,曾德成便是一位「是黨員的非黨員」;梁特卻不過是一個「不是黨員的黨員」【註2】。
然而,這次本地的「黨內鬥爭」,本應講輩分、疏不間親的傳統,出現了反常:一個「不是黨員的黨員」壓倒了一位「是黨員的非黨員」。由於兩者在香港都不是小字輩,故這個反常結果,沒有黨內高層甚至最高層的首肯,絕對不可能出現。故大家可進一步推測,前天早上梁特把決定面告曾德成的時候,必定有一個極高 層的黨代表在旁邊壓陣,以致曾德成根本無反抗之力,惟有同意「樂於現在退休」。
具體什麼問題導致矛盾白熱化,任何人都無法確切知曉;目下坊間已有不少傳言,包括啟德用地的紛爭等,但筆者認為那些紛爭或分歧,都不足以把雙邊關係 弄到如此田地。到底是什麼具體問題,大家不必太心急要真相,因為正如大陸政治鬥爭一樣,起初十分保密,只有當事人知道,或者起碼有清晰的預感,撒手鐧卻一定很突然;之後,真相就會慢慢從小道流出。然而,矛盾衝突的大處,卻比較容易看見,筆者在下面試把脈絡勾勒出。
「老愛國」不敵「新愛國」
當權派本身早已分裂,政改投票之後更見明顯, 這次梁特鬥倒曾德成,此派更一分為三;如果勉強以一些代表人物的姓氏分,就是:梁派、唐派、曾派。梁派主要是一班「新愛國」,內含若干二三線資本家;曾派 則主要是「老愛國」(唐派 不是本次事件的要角,而且已經暫時出局,故不必論)。
「老愛國」幾十年來在低下階層深耕密植,在親北京的民眾當中依然有一定威信;那便是曾派最後能當特首執政的重要本錢之一。但是,九七以來,低下階層 的利益不再直接來至工會及大陸的資金及實物支持,而是來自特區政府和一些西環能夠指使的資本家家族(後者已經逐步佔據民建聯);因此,「老愛國」的群眾號召力已經大不如前,基本盤已經縮得很小。此派的來源無以為繼,老的老、死的死,所以如果在 2017年的特首選舉裏,「老愛國」不能入圍、勝出的話,則此派必將帶着最深的遺憾退出香港歷史政治舞台,2022年及後的機會等於 0。
關鍵的時刻,「老愛國」必將作殊死戰。梁營的對策是什麼呢?大家留意佔領運動裏的「藍絲」領袖如「張融」、「心心」、「私煙」等,運動的手法和路數 完全不是 1967年之前和之後的「老愛國」那比較「正路」的一套,便知後面的力量誰屬。現在梁營要徹底摧毀曾派,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指控曾派反佔領不力, 「霸着茅坑不拉屎」;一旦這個說法滲入「藍絲」意識裏,曾派馬上玩完。然而,這正正是「梁粉」網站和一眾網上特級「五毛」這兩天對曾德成的非常明顯的「側面指控」、「曲線攻擊」。一夜之間,曾氏從當權派「自己人」變成令幾十萬青少年不愛國、搞港獨、衝上街頭當佔領軍的罪魁禍首(粵俗「反轉豬肚就係屎」,莫此為真)。
當然,梁特絕對懂得怎樣把這個策略玩下去。當上述「側面指控」、「曲線攻擊」滲入「藍絲」之後,它就會出來扮大方(act presidential?):「以後沒有什麼曾營梁營,只有愛國營!」梁氏不一定是有很高 CQ(文化智商)的特首,搞經濟民生更是一塌糊塗,但他的 PQ(政治智商)卻肯定不太低【註3】。
然而,正當梁特使出撒手鐧成功鬥倒曾德成而露出滿意自己的傑作的微笑的時候,他也同時走到了權力的最危點;在這個點上,他的對手(不但是民主派,還有曾派和唐派),卻反而最易置他於死地。
梁特以其「不是黨員的黨員」之身,跑到北京要一位根正苗紅的「是黨員的非黨員」的首級。黨深沉地說:「好,給你。」如此,梁特勝了一個回合,卻也就欠了黨一大筆。要歸還,他一定要有所表現,一兩年之內向黨交出黨認為亮麗的政績;不然,黨就會反過來取他的首級。這原本是一些黑社會電影裏的老橋段,不意卻在特區的現實舞台上演出。
大家看,梁特的處境不是很危險嗎?只要他的對手成功阻止他抵壘,或者天意要他不能抵壘,例如再出幾單像「鉛水事件」、「屯門醫院事件」等他處理不了 的民生小事,或者再爆出一些收受小小利益的大傳聞他抵賴不了而北京忍受不了,他就要乖乖埋單。不過這是小問題,筆者從來沒有興趣要梁特下台或者不下台,儘 管他對筆者不是這個態度。
那邊廂,筆者的老同事、舊朋友曾德成又如何了呢?筆者 40年前就認識他,後來更與他共事 6年,辦公室就隔一個門口;長期相處,知道他不像乃兄般圓滑,有一副戇直高傲的性格。「樂於現在退休」的他,黨性使然,卻未必就是他的人性的全部。50年青春貢獻給黨,當年的共產主義理想幻滅了不用說,今天到頭 來給「隊友」暗算、羞辱、打倒,黨竟然點了頭。也許黨會給他某種補償,像董建華下台之後給封作「黨和國家領導人」級別的什麼。但是,董氏性憨,愛國而不知榮辱,讓他搞國民外交,他就高高興興心滿意足;但曾德成的性格不一樣,當個更高級的人大,就泰然了麼?
歸去來兮胡不歸
下一回筆者見到他,一定問一句:「你愛黨國,黨國愛你嗎?」如果他期期艾艾答不痛快,就表示黨性還不是他人性的全部,筆者就會勸他乾脆浮海居夷算了。
【註1】本文分析「事件」的「大政治」,主要着眼曾德成那筆;不多談鄧國威先生,只因了解不夠,不表示筆者不尊重他。
【註2】這個分類並非無中生有,而是深植黨史。筆者 2009年 8、9月與梁振英先生打筆戰的 4篇文章的其中一篇〈否定無意義 抹紅不可免〉裏有詳細論述。文章收錄在林保華先生個人網頁的這個鏈結裏(第三篇):http://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post/25818512-香港信報總主筆練乙錚:「梁振英先生您動氣了」。
【註3】CQ 是曾鈺成主席上周介紹的新概念,認為領導人要有高 CQ。
練乙錚 形容是「老愛國」不敵「新愛國」,又是一場內部鬪爭內訌,為保 梁振英 下屆 2017年特首選舉的提早步處, 而 習總 眾裡尋他握手的 曾俊華 是否如履薄冰, or 今後又沒人敢喐他一條毛呢?
後後記:
週日下午收到 師兄 的電郵 說 曾鈺成 作出反擊 。。。。。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今日上午剛批評有「蠢人」試圖造謠抹黑前任官員,以轉移社會討論官員任命的焦點。隨後全城都在尋找「蠢人」,心氣不順的曾鈺成午後又在社交平台發出致《豬一樣的隊友》貼文,再次批評政府早前任免官員的處理手法。
曾鈺成這次真的怒了,一向給人儒雅形象的他今日連番發炮,批評政府早前任免其弟弟,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以及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的處理手法,更質疑政府內部有人在宣佈任免決定的同時,將批評曾德成任內青年工作表現不佳的言論發放給傳媒機構,曾鈺成形容這番做法是「蠢人」所謂。
曾鈺成再批評有人造謠抹黑
曾鈺成的「蠢人」論一出,引來社會各界熱議,到底誰是曾鈺成口中的那個蠢人。心氣不順的曾鈺成又在午後在社交平台上貼出《豬一樣的隊友》一文,繼續批評政府處理手法,他寫到:
「曾德成離任局長一事,如果和德成認真商量,的確可以安排得更好,不會令人覺得「跳船」或「換人」。特首當日出來會見傳媒時,亦沒有對兩位前任局長有任何負面的評價,奈何有政府內部人士造謠抹黑,急不及待放消息指這兩位局長表現不佳,以為便可以堵住「跳船」的言論,結果令公眾注意力轉向其他局長的表現,亦令其他局長很被動。而且兩位前局長服務政府多年,如此結果,其他政府中人看在眼內,難免心裡不舒服。」
葉劉:親政府網站傳出的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不評論誰人是「蠢人」 ,她說消息(指批評曾德成青年工作不佳的言論)是親政府網站傳出的,但不知是否政府中人。而曾鈺成被問及是否「蠢人」暗指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之時,他則沒有正面回答,只表示對事不對人。據悉,最早引述消息指曾德成青年工作不足,以及鄧國威任內公僕隊伍未能建立夥伴關係的是網站《港人講地》。
看來仲有一排 花生騷 看,可能要北京出面叫停 。。。。。。!!!
後後後記:
2016年 9月 4日 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曾俊華 未能投票,卻要飛去參加 杭州 G20 開會,據說是中央挑選他參加中國代表團,這一個非純財金經濟的會議,北京何故選 曾俊華 而非 梁振英?
【香港電台】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到杭州出席 G20峰會,今日返港。
他抵港時澄清,早前出席代表團晚宴時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傾談期間,主要多謝對方給予香港機會參與有關會議,並無提及其他的事。被問到有報道指,習近平主動跟他傾談及握手,曾俊華回應,大家見面握手傾談幾句是很正常。
曾俊華再被問到有無計劃參選特首,他說已回答很多次,不再重複。
另外,曾俊華回應提問時說,有留意到立法會選舉結果,會把握時間與議員建立關係。被問到多了年輕議員當選,政府會否改變溝通方式,曾俊華說,溝通是兩方面的,絕對是重要環節,要有溝通途徑才可建立工作關係。
他亦被問到選舉結果反映甚麼民意,政府會如何回應,曾俊華說選舉永遠都是反映民意的途徑,今次有很多市民投票,破過往紀錄,認為是有意義的事。他說,會留心看市民對今次選舉的分析,並盡力與有關議員討論如何建設好的工作關係。
習主席又再一次眾裡尋他的握手,令到很多人無限解讀 。。。。。。!!!
伸延閱覽:
曾俊華搶閘赴京榮升「習握手」 雅虎新聞網
「習握手」後新華社專訪曾俊華 政界指京傳信息 梁非必連任 長青網
曾俊華:“一帶一路” 機遇千載難逢 香港須牢牢把握 新華網香港繁體
曾俊华:“一带一路” 机遇千载难逢 香港须牢牢把握 新華網
新華社無報梁見張德江 早惹建制派猜疑 長青網
鬥倒曾氏當權派三分 要了人頭梁振英勢危 信報新聞網
習近平主動傾談握手 香港電台新聞網
我的舊文:
又再說三道四 Can Hong Kong Trust this man?
這個特首真賴皮
不落後於台灣
港版黨報:這個特首不太冷
還有七年多
我所看到 CY(Swine)治下的香港
次佳選擇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