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受到污染,弄到 global warming 全球暖化,冰川後退,兩極的冰層加速融化,科學家說海洋水位將會升高,很多的沿海城市,甚至近海岸線的低地,會遭到水淹。 本來已經僅有的土地,將會變得更少。
我不是唸 geography 的,基本認識只是知道,在海岸線之外,有一淺海地帶,稱為 Continental Shelf 大陸架。
圖片:維基百科
在大陸架 Continental Shelf 生活的海洋生物,例如魚蝦蟹,珊瑚,海草植物,離岸甚至有石油,天然氣田之類的資源,成為各國分別劃分,近海的國界,和200海里的海洋經濟區域,何處才算是公海呢?引起了不少紛爭。
中國和日本就因為東海的分界線而爭吵,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除了中國一向存在不可爭議的擁有權,近代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因為南中國海有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都已經插腳入海,爭取利益。
蛇竇有個討論,因為 global warming 更多的海水蒸發了,海洋的水平線不升反跌,退去的海水後,暴露出更多陸地,大陸架 Continental shelf 首先露出,那麼多出來的土地,應該怎樣去分配呢?
暫時查到有關海洋有 Territorial waters 和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是我在“維基百科”找到的資料。
圖片:維基百科
各位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看看現有關于海洋的分割,12海里的離岸海洋國界,之後海洋再有12海里的主權水域(即廿四海里內),可以執行有關 污染 pollution, 徵稅 taxation, 海關 customs, and 出入境 immigration 管制,再之後再有200海里的所謂經濟海域,才到大陸架邊沿,而到最後國際水域(公海)。
海水一旦退了,大畢例巔和法蘭西的英吉列海峽乾了,成為相連的陸地,兩國國界是否就在中線分割呢?靠談判還是英法再打一仗,先到先得呢?
南韓和日本,為了日本海上一個小島巖礁群,韓國叫:獨島,而日本則叫做:竹島,兩國已經發生爭端,海水退了,更多的島嶼、陸地露出水平線,南韓和日本更有排爭了,可能北韓(朝鮮),俄國,和中國都要加入爭埋一份。
而我們的維多利亞港,就會消失了,我們可以步行來往九龍香港,坐車去以往的離島,政府就有更多土地供應,地價一瀉千里,樓價劇跌,令香港經濟崩潰!
伸延閱覽:
Continental Shelf 維基百科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維基百科
Territorial waters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