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茶漬飯 茶漬け 可以加入:鲑、梅、鯛、鰻、天婦羅 。。。。。non exhaustive 創意無限,也可以是無添加!
。
。
。
。
。
。
。
。
。
。
。
。
。
。
日本仔的老婆為了面子,不會讓老公放工早回家,因為成功人士都要下班後應酬客戶,若早早放工返歸,被人看到驚被笑是小職員沒出色。
於是,大多數的老公們,唯有就放工後就一班人,去橋底吃雞肉串喝啤酒,又或到些橫町吃關東煮,飲溝水加冰的燒酒清酒,吹吹水、罵罵上司、怨怨老闆、調侃品評一吓公司女同事,怒罵狂轟一些,平時不敢頂撞,卻無理取鬧的客戶,直到深夜睏倦散水。
約十一點左右就要趕尾班電車回到市郊的家,很多未能趕及在車仔麵擋吃碗醬油麵,於是返抵家中肚空空,就把飯煲剩下的飯焦,用熱茶沖開來吃,再加幾塊紫菜,咁就一餐嚕!
以上是 嗜悲 聽日本友人說的飯焦開茶來吃的:茶泡飯 起源。
記得日本漫画的《深夜食堂》中也曾提到茶泡飯,深夜食堂有三位常客是三個好朋友,三十多歲没有男友的未婚女子。每次来的时候一人要一碗茶泡饭,分别加入梅乾、鲑鱼(三文魚)和鳕魚子,人稱 “茶泡飯三姐妹”。至於,點解是沒有男友的未婚女子呢?各位去找找答案吧。
【維基百科】茶泡飯(又譯茶漬飯),如其名所示,是一種將米飯淋上茶(或是高湯)並泡在其中之料理。
日語原文:茶漬け
假名:ちゃづけ
讀音:Chazuke
放入鮭魚肉的「鮭魚茶泡飯」(鮭茶漬)
放入梅子的「梅茶泡飯」(梅茶漬)
放入蔬菜的「野菜泡飯」(野菜茶漬)
放上鯛魚生魚片的「鯛魚茶泡飯」(鯛茶漬)
放上素燒的烤鰻魚的「鰻魚茶泡飯」(鰻茶漬)
放上天婦羅的「天茶泡飯」(天茶漬)
放入炸迦魶魚肉的「迦納魚泡飯」(迦納茶漬)
如今在日本吃到的 茶泡飯/茶漬飯,已經入到餐館成為一度料理,在日文的 menu 是用 “茶渍” or "茶漬け"。
嗜悲 吃到的茶泡飯/ 茶漬飯,當然是經已改良品,原裝的 茶漬け 是因為放工夜回到市郊的家,唯有把飯焦加熱茶來吃。嗜悲 未曾被邀請回家吃過,飯焦加茶的茶泡飯喲。
。
。
。
。
。
。
。
。
。
。
。
。
。
。
。
。
不過,在一些日式食店,吃完會席幾度主菜後,單尾會加:茶泡飯/ 茶漬飯。通常侍應會問想吃那一種 “茶漬け”?嗜悲 當然選擇是:三文魚茶漬 即是 鮭茶漬け。
當然有很講夠的 “鮭茶漬け”,有些會用整片的 鮭魚,也有用碎了的 鮭魚蓉 做,但當然不再是落青茶,而是用上湯有時更會給魚湯,而且一定是清湯,嗜悲 未試過用 味噌湯做的,哈哈哈哈哈!
但 嗜悲 最愛吃的方式,這個 鮭茶漬け 改良品,是由包了三文魚/ 鮭魚肉的飯糰,再將它表面用噴火器/ 火槍 略為燒焦表面,再放入碗子內加上湯,另加一枚紅色酸梅在頂,小小一個飯糰份量不會太多,但是米飯頗頂肚子的。
賣相極佳,嗜悲 幾次吃到餐尾,經已很飽見到後,都未能抗拒她的誘惑,首先吃下粒酸梅醒醒胃口,再把飯糰搓開讓飯焦浸軟些後。呷返啖上湯,咁就把全碗吃得清光,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但是肚子真的 overwork,漲滿的感覺兼肚突突極飽,因此多選擇步行返酒店幫助消化。
【日文維基百科】茶漬け(ちゃづけ)とは、主に米飯に茶をかけた料理のこと。茶をかける御飯の食べ方を指していることもある。茶漬けは、お茶漬けと丁寧に呼ばれる場合も多いが、本稿では特に必要の無い限り「茶漬け」という表記で統一する。
嗜悲 身為香港仔,當然也是有些創意。在冬天去吃煲仔飯時,臨尾也不忘自製 “茶泡飯”,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試過。
辦法簡單,臨吃到尾多留一點飯,套餐內包含有上湯的菜餚,可以預留一小碗備用,再不若桌上有茶水容易辦,還沒有就問取一杯滾水,注入煲仔內停留小許時間,讓 滾水/上湯 把附在煲仔的飯焦浸軟,若預留一點餸尾就更有分寸,加點鹽在落小許胡椒粉or小許辣椒醬,用羹子幫助搓開搓勻,那就可以吃了,而且份量不會太多。
咁就連飯焦都吃埋,負責洗煲的廚房阿姐,一定感謝你的細心幫忙!
後記:
近日剛巧 嗜悲 見秋風起,要了一個煲仔飯,兼且 side order 有上湯,就預留了一小碗備用。
煲仔飯吃剩少許飯焦
。
。
。
。
。
。
。
。
。
。
放入一小碗的上湯浸軟了飯焦
。
。
。
。
。
。
。
。
。
。
。
。
。
加入一粒預留的山竹牛肉
。
。
。
。
。
。
。
。
。
。
。
。
搓開山竹牛肉混和上湯飯焦
。
。
。
。
。
。
。
。
。
。
。
。
只有約四羹的份量 嗜悲 一次清倉
。
。
。
。
。
。
。
。
。
。
。
。
後後記:
。
。
讀到明報副刊《人文館》馬傑偉 的一篇文章:煲仔飯
。
。
。
【明報專訊】天寒地凍,吃一客煲仔飯,好鬼死滋味。一家大細,老遠到大埔墟,是慕名來的,老字號茶餐廳;秋冬馳名煲仔飯。晚上七時許,店外已見長龍。我們肚空空,心急醫肚,就外賣算了。興高采烈選菜式,臘味太油,田雞又大膽了一點,最後選定白鱔煲仔飯。落單畀錢,怎料伙計粗聲說﹕「一個鐘返嚟啦!」我驚訝回了一句,「嘩!有冇搞錯!」放棄了!
。
。
去年,到廟街尾吃煲仔飯,客似雲來,飯如輪轉,十多個煲仔一字排開,在火力強勁的煤氣爐頭上,熊熊爐火,煲仔噴煙,真係街頭奇景。印象中,一個煲仔飯,五到十分鐘搞定。於是追問食客,為何大埔那一間,要等一小時才能出飯?原來,此店用傳統炭火,香味洋溢,與別不同。我不順氣,「嗯!老友,有咩唔同呀!?值得我花一小時苦等 。。。。」朋友解釋,煤氣爐是快煮,炭爐是慢慢煲。前者煲出來的飯,煲底焦黑,飯質偏硬;後者則飯焦不多,香脆好味,米飯粒粒軟熟,味道「零舍唔同」!
。
。
好!我就再馳煲仔店,預先訂位,避過排隊。才坐下,快點一客白鱔;一客臘味;怎料伙計又說,你訂枱之時有沒有訂飯?我說冇,他竟說要等兩小時!我的天!兩小時!!
。
。
好!我等。本以為這是太離譜了。才知道熟客等食是平常。我們一行三人,佔一枱;伙計又帶來一位OL,搭枱同座。她呢,一身OL服飾,聽耳機看流動電視 MYTV。而竟然一個單身靚女,與我們三個陌生人,齊齊對坐,齊齊等了兩個鐘。香噴噴的煲仔飯上枱了,我們三搭一,四個施施然花了半小時慢吃了一頓飯。唔!真奇怪的晚餐!
。
。
等兩個鐘的煲仔飯,嗜悲 決定不去大埔了!不過,買了一個瓦煲自己煲飯吃,可惜家中使用煤氣爐,但 嗜悲 一於誠意補救,stay tunned 嗜悲的煲仔飯!
。
。
伸延閱覽:
茶漬飯 茶漬け 維基百科
茶漬け 日文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除了魚生天婦羅
續:除了魚生天婦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