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Wednesday, December 31, 2008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哀愁




聖誕假期閉關的最後一天下午,重看了早前放大假時,買到的日文版電影:『情書~Love Letter』,日文:ラヴレター(片假名)。





一人分飾演兩個戲中女主角的 中山美穂,亦憑本片榮獲 1995年 第17回ヨコハマ映画祭主演女優賞。


日本首映 1995年3月25日,香港 1996年8月22日上映,原來已經是十二年前,我已經忘記了,當年為何我錯過了看,但一直都讀到聽到一些好評,早幾年啲起心肝去買DVD/ VCD睇,但行遍港九新界,都說冇貨!等呀等呀,今年十月在無意中給我買到了。


『誤配された恋文からはじまる. . . . . . . 雪の小樽と神戸を舞台にしたラブストーリー。 』


住在神戶的渡邊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樹登雪山事故中去世後,忍不住拿起筆,給未婚夫學生時期的通訊錄上「藤井樹」在北海道小樽的地址寫信,寫道:「你好嗎?我很好。(お元気ですか。私は 元気です)」。


一句看似平淡,卻其實情意綿綿的問候,帶出了一個如幻似夢的浪漫故事。


但信卻被和未婚夫,同名同姓的中學同班同學,女生藤井樹收到了,並且給了回信。渡邊博子出於好奇探究,兩人繼續互相通信,透過女的藤井樹,發現當年這兩個藤井樹之間的往事,由初遇,尷尬,認識,抗拒承認,羞澀的,像霧一般的,似有還無的初戀。給渡邊博子認識更多未婚夫少年時代的往事。


最終渡邊博子決定去一次北海道的小樽,雖然沒有正式見到女的藤井樹,卻發現原來自己,很可能祇是女藤井樹的代替者,她原來祇是一位替身,因為她們兩人有著一模一樣的相貌。最後女的藤井樹,在大雪夜病發,好彩救回了性命。而渡邊博子也去到,男的藤井樹死亡的雪山,把心頭的包袱放了下來。





做別人的替身,是何等悲哀,但沒有怨恨,也沒有自憐,有的祇是一份淡淡的哀愁!


電影中的雪景凄美得令人驚嘆,美女中山美穗一人,分飾男藤井樹的兩個女友,劇情其實沒有大起大落,卻是散發出淡淡的哀愁!





很有日籍電影巨匠 小津 安二郎,講故事的手法,成年的仔女,離開父母,成家立室,沒有怨恨只有祝福,平淡中散發出淡淡的哀愁。


後話:
男藤井樹掉下雪山山谷,死亡前唱著的歌,是松田聖子的《藍色珊瑚礁~青い珊瑚礁》,這個我不大明白,是否日文歌詞,同故事有關連,有誰可以告訴我呢?


伸延閱覽:
情書(電影) 維基百科
情書(電影) 日文維基百科
情書(電影) 英文維基百科
中山美穗 維基百科
中山美穂 日文維基百科
情書(電影) 劇照 中國影視資料館
情書(電影) 劇照 谷歌搜尋



我的舊文:
小津 安二郎 OZU YASUJIRO (1903 -1963)


Tuesday, December 30, 2008

一年一度 JibJab



去年的 JibJab 2007 Review 保持水準,等待了整整一年,又是
2008年 JibJab年終的 Review Video
觀眾 comments 話今年的不及以往兩年的好玩,不過睇睇先喇!





這是有關大選事宜的 JibJab Video



還有不到一個月,小布殊就返去德薩斯州做寓公,他陸陸續續要搬出白宮嘞,JibJab製作的卡通片,每年都頗受歡迎,極盡諷刺的能力,可以解解頤!


上次個套 Second Term在2004年尾2005年頭播出,諷刺小布殊連任,就令人印象深刻,其實 JibJab時常有新片出,只是香港電視臺,不一定有加埋落新聞報導播,沒有留意到罷了。


呢個 Hall of Presidents 都好攪笑



咁就,得閒上上 Youtube 你喉!可以 search for JibJab,有心人會登上去,JibJab也會自己登上,方便觀眾,不過『你喉』就唔爭氣,成日都 blank out,睇唔得到嘅!


伸延閱覽:
JibJab 2008 Review
JibJab Time for Some Campaignin‘
JibJab Hall of Presidents
JibJab 2007 Review
JibJab Second Term



Monday, December 29, 2008

這就是愛

這就是愛



年中有部電影 The Happening 港譯:破天•慌

年終有部電影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港譯:地球停轉日


兩部電影都是含有保護地球的正面主題,我先後寫了兩篇網誌:

『鬼眼』導演的新作 The Happening
地球停轉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前者地球遭到人類破壞,植物為了自保,產生了一種不知名病毒,把人類殺死。
後者是外星人,不值人類破壞地球生態,要把全人類殺掉,令到地球可以繼續。


不約而同,前者是男女主角,不顧病毒危害,為了愛跑出戶外,爭取同在一起,植物感受到愛的存在,病毒消失了。後者母子在亡夫亡父墳前的 reconciliation,感動了外星人,認為人類還有愛,停止了毀滅人類。


愛!是否只是人類獨有的呢?


愛是一種化學作用 Love is Chemistry:


男女之愛是雙方的身體發出的粒子,互雙接收到對方的粒子,和自己的吻合,那就產生化學反應,令大腦產生愛的感覺。


但時間久了,或對方或自己身體,停止產生吻合的粒子,咁啲化學作用就沒有了,那就沒有愛了,愛就停止了。若要繼續維繫,就只有靠感情了。


若果男女的粒子,一開始就不能吻合,根本產生不出愛的感覺,那就只可以做朋友嘞。


同樣父母在嬰兒出生後,點解會無私的去撫養嬰兒呢?


因為嬰兒身體產生的粒子,和父母的吻合,咁樣有令大腦產生愛的感覺嘞。當然呢個化學作用,是不同於男女之愛的化學喇。 到嬰兒長大到成年,這些粒子就會減少或停止生產,咁啲化學作用就少了,沒有了,停止了。若要繼續維繫,就只有靠感情了。


若嬰兒出生時產生的粒子,和父母根本不能吻合,就產生不出愛的感覺,所以有人會拋棄親生骨肉嘞。


這個現象,在動物世界就更加明顯,只有少數的生物是從一而終的夫妻制,共同養育下一代。大多數動物,是在繁殖季節雌雄交配,繁殖下一代,之後就各分東西,由雌性獨自產下幼兒。


雌性動物發揮母愛,養育保護下代,但到一定時限,就會趕走兒女,視如陌路,再一次重覆繁殖的遁環。


醫學上話人類在不同年齡,會產生不同的荷爾蒙、激素、酵素,並且受其化學作用影響。人類是較為高級的生物,較為進化的生物,受到的影響就更深,更復雜了。



伸延閱覽 我的舊文:
『鬼眼』導演的新作 破天●慌 The Happening
地球停轉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味道●辛曉琪
男女走在一起的或然率 (一)
男女走在一起的或然率 (二)


Sunday, December 28, 2008

玉門關

玉門關



《玉門關遺址》 圖片:新華網



之前在 本網誌 談過中唐詩人 王之渙的 《登銅雀樓》詩,是兒時初學唸的第一首唐詩,也是最膾炙人口,廣為流轉的一首,然而王之渙另外還有一首名詩:


《涼州詞》 王之渙

黃 河 遠 上 白 雲 間,

一 片 孤 城 萬 仞 山。

羌 笛 何 須 怨 楊 柳,

春 風 不 渡 玉 門 關。



讀《倪匡》拆開已封存之筆後,他老人家寫了不少文章,結集出版的新書『吾寫又寫』,裡面有篇文章,提到唐代詩人 王之渙軼事(逸事)一則:


在唐朝中葉時,王之渙其實祇有大名聲,因為中國沒有版權法,佢作的詩雖然很多人讀和唱,但是就收唔到版稅,咁佢都幾窮吓。 時常都要和幾個詩人朋友,去酒家賒賬喝酒。


咁有日,佢又同兩位詩友去賒酒飲嘞,飲飲吓就有一班樂師和歌妓,在工餘之暇,也來酒家飲酒,興致所至,奏樂唱起詩來。 他兩位詩友的作品都已經唱歌了,獨是 王之渙的詩時冇人唱,咁 王之渙就覺得好冇面子喇噃,發哂脾氣。


最後好在,最好樣子,最好歌聲個位歌妓,就是唱咗這首:
黃 河 遠 上 白 雲 間,一 片 孤 城 萬 仞 山。
羌 笛 何 須 怨 楊 柳,春 風 不 渡 玉 門 關。


王之渙當堂醒哂,不絕叫好外,還大聲取笑兩位詩友:『哪!哪!最好樣子、最好歌聲個位歌妓唱我首詩噃!』威威也! 咁班樂師和歌妓,便問佢地喺乜誰? 道出名來後,眾樂師和歌妓,就拜在各詩人面前曰:
『俗眼不識神仙!』


稱詩人為神仙,可知當時啲人,冇乜機會讀書,見到讀書人識得噚詩,就當是神仙,但啲詩人都是窮鬼,冇乜收入。哈!哈!哈! 唔通啲神仙真喺只會賒酒飲,唔使食嘅?


言歸正轉,《涼州》即今甘肅武威,而 玉門關 照維基百科:位于中國甘肅省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處,是中國境内連通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之一,在漢朝和唐朝兩次建立,現在的玉門關是唐代玉門關的遺址。


玉門關 在百度百科說:始于漢武帝,漢朝由西域入口玉石,因而得名。漢朝 玉門關 位于敦煌郡龍勒縣境,隋唐也有設置玉門關,但關址由敦煌西北,遷至敦煌以東的瓜州晋昌縣境内。


自北宋仁宗景有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整個河西走廊後,玉門關就從史籍上銷聲匿跡了。


如今 玉門關 遺址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俗稱小方盤城,位于敦煌市西北 90公里處。


補充:
『春 風 不 渡 玉 門 關』,也作:『春 風 不 度 玉 門 關』,『渡』和『度』 在古時是否雙通的呢,也不考究了。


伸延閱覽:
玉門關敦煌旅游景點 (攜程旅行網)
玉門關 (維基百科)
玉門關 (百度百科)
涼州詞 賞析
詩文賞析 王之渙『出塞』又名『涼州詞』
究竟軼事還是逸事 (谷歌搜尋)
『軼事』也寫作『逸事』 (百度百科)
倪匡 【吾寫又寫】 )新鮮人)


我的舊文:
葡萄之鄉《涼州詞》王翰
唐詩三首~登銅雀樓、王之渙
Why Silly? Silly Why? ~ 倪匡



Thursday, December 25, 2008

普 天 同 慶

普 天 同 慶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各位有冇童心未泯的地去
NORAD Tracks Santa 2008追蹤聖誕老人呢?

Merry Christmas!


剛剛做完冬,冬至是中國古時農耕,整理好莊稼後,一家大少聚埋,吃一餐較豐富的飯餐,港人隨俗也嚓一餐勁的,唐人公司會識做,請員工出外吃一餐,但這是經濟的寒暑表,好景時吃的豪啲,不景氣時聊勝于無。


香港中西合璧,打西人工的,在外資公司搵食的,公司沒有做冬的習慣,但會整個 Christmas Annual Ball,先吃一頓西式 dinner,之後就是 Ballroom Dancing 聖誕舞會。同樣也是經濟的溫度計,好景時公司使多啲錢,dinner 食物會名貴些,買禮物抽獎,也貴價啲,名貴啲,連現金獎都有,不景氣時隨隨便便嚕!


以一個不懂跳舞的人,聖誕節又是我再食多一餐阿公的晚餐罷了,公司的聖誕 Ballroom Dance and Dinner 早前己經舉行完畢,聖誕節前夕無局,平安夜,聖善夜,可以留在家中,休哉!悠哉!


今年聖誕節正日 Christmas Day,節禮日 Boxing Day,加上廿七、廿八兩天又適逢週末,總共有四天連續長假期。經濟不景,需要勒緊肚皮,謹慎荷包,早已不打算外遊,繼續留在家中,休哉!悠哉!


亦不打算響應財爺出外消費嘞,連本來想去睇,聖誕日上畫的『澳大利亞 Australia』,都喺留返星期二,有特價票先至睇囉,可以慳返十零呅。 哈!點知臨登呢篇網誌前,上網查查,片商已經改了在2009-01-08才上映,咁我就可以疊埋心水等吓嘞。


所以我打算創個人記錄,買夠儲夠乾糧食物,由廿四號晚到廿九號星期一早上,不會步出家門一步,閒時上上網,睇睇blog,在虛擬的世界漫遊,肚餓就煮吓町麵,眼瞓就去瞓瞓,簡簡單單,實行一百零八小時閉關。


後記:昨晚我上 NORAD 找 NORAD Tracks Santa 2008
各位童心未泯的話,可以點擊上面連結,去追蹤聖誕老人!

以下是其中一個 NORAD Tracking Santa at Canada
NORAD carried out its first Santa tracking in 1958 after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from CONAD. Since that time, Canadian and American men and women who work at NORAD have responded to phone calls from children personally. Additionally, media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ll NORAD on Christmas Eve for updates on Santa's location. 我的舊文: NORAD tracks Santa 2006 聖誕快樂 Merry Christmas Merry Christmas 普天同慶 聖誕快樂 Seasonal Greetings

Wednesday, December 24, 2008

熊貓的命仔凍過水



見過綠營點樣把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推到在地上,頭先著地,好在張銘清命不該絕,逃過一劫,快快縮短行情,返回大陸。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臺,變成訪臺北,幾天行情,都畀綠營示威者,攪到一鑊泡,被困在酒家到半夜,都不能返回飯店休息。


如今『團團』、『圓圓』,奉命到臺灣攪統戰,呢趟命子凍過水嘞!


明報專訊受兩岸高度矚目的大熊貓「團團」和「圓圓」,昨天從四川經過逾12小時長途跋涉,順利於晚上7時半進入台北市立動物園五星級的「新家」。短暫探索新環境後,團團自顧自啃起四川家鄉的竹子來,適應力良好,較敏感的圓圓則稍顯拘謹,四處走動。

昨天清晨7時,天剛放亮,四川雅安的工作人員就忙著招呼團團、圓圓起床,吃最後一頓在家鄉的早餐。由於前一天曾演練過進籠子的程序,工作人員只用20分鐘就輕而易舉就讓兩隻熊貓進入鐵籠。雅安市特地舉行歡送儀式,許多小學生都不捨地哭了。團團和圓圓被精心護送到成都雙流機場,搭乘台灣長榮航空的「迎親」包機回台。

記者﹕聽到團團圓圓呼叫
似乎是感受到離家的氣氛,就在團團和圓圓的鐵籠要上飛機時,全程採訪的中央電視台記者聽到團團和圓圓的叫聲。上機不久,在工作人員的安撫和餵食下,團團就睡著了,圓圓有些緊張,只吃窩窩頭。

兩岸工作人員對團團和圓圓搭機是採「後上先下」的禮遇方式。專機在下午5時02分抵達台灣桃園機場,下機時的一切起降動作都放慢,再將牠們送入18℃的冷藏貨櫃,唯恐有任何閃失。台灣6名動物檢疫專家立即上機為團團和圓圓量體溫,作健康檢察;另有3名植物專家檢查隨機運來的熊貓食物竹子等,以及大陸贈給台灣的珙桐樹,機上所有乘客都得等候上述程序完成後才能落機。大陸運來的480公斤竹子在檢疫後,先送至台北市立動物園擺設,佈置成團團和圓圓熟悉的環境,新家另外佈置台灣產竹子,讓牠們慢慢適應台灣的食物。

4警車開路護送到動物園
接著,在前後4部警車開道下,載著團團、圓圓的專車在晚上7時半駛入動物園。先出籠的團團率先往牆角走去,聞聞竹子的味道,探索新家約10分鐘後開始攀爬,不久就啃起四川竹子,精神不錯。圓圓接著也走了進去。至此,所有工作人員懸了一天的心才能放下。兩隻大熊貓要在一個月的檢疫隔離期滿後,才會與台北民眾見面。



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大陸臺灣各自表述!


零八共識:大陸叫『熊貓』,臺灣叫『貓熊』!


民進黨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的。張銘清到台灣的遭襲,陳雲林訪臺北的暴力示威,提醒要提高警惕,有備無患。從毆辱張銘清、圍嗆陳雲林等一連串事件看來,為了激化對立,在別有用心的政客主導及唆使下,任何光怪陸離的狀況都有發生的可能。 大家記憶猶新,民進黨的激進分子會不會對團團、圓圓下毒手?台北市動物園當局,有沒有把此問題,列入保安議程?


若綠營示威者幾萬人,衝入臺北市動物園貓熊館,臺北的警察擋得著嗎? 斷估啲臺北警察唔會開槍阻止綠營人群呱,郝龍斌有冇把炮敢下命令呢?國民黨點可以保護得到貓熊,馬英九有冇決心保護『團團』和『圓圓』安全呢?


貓熊的命仔凍過水


(寫於:2008年12月24日上午10:25)

伸延閱覽:
團團圓圓在台灣動物園的安全值得關注 (中國評論)
貓熊不是張銘清 (聯合新聞網)

我的舊文:
陳雲林訪台北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再不是金本位的美元

再不是金本位的美元



自二戰後期,根據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美國承諾將一安士黃金穩定於美三十五美元,The US promised to fix the price of gold at $35 per ounce, 理論上外國人可以用US$35,向美國要求兌換到一安士黃金,這制度維持到上一個世紀七十年代。


1969年美國國會改成,不需要 25%黃金儲備才可以發鈔,到了 1971年美國的 Richard Nixon 尼克遜總統,正式宣布廢除依照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中美元的 Gold Standard 金本位 制度及承諾,正正式式過渡到 Fiat Money/ Currency 法定紙幣/貨幣 制度。


明報每週六的譯文:

耶魯大學全球化研究所12月16日評論文章
美國資產有毒 美債卻仍是避難所
Yal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 Dec 16
Mortgages May Be Toxic, But US Treasuries Appear a Safe Haven
作者:Ashok Bardhan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經濟學者

明報專訊發生金融海嘯前,經濟學家不斷發出的警告,是美元會有一朝因著外資突然一窩蜂撤出這個高度借貸的市場而崩塌;但到了今天,美國財經及銀行體系真的崩潰了,觸發點卻非因外資撤出美元資產,而是源自按揭抵押證券。雖然目前危機仍未平復,但這無礙投資者繼續追捧美國國庫債券。投資者對美國國庫債券的信心成為暗淡經濟前景這片黑雲的銀邊,讓政客可以有一些喘息的空間,毋須搶救兩個火頭。

過去10年,外資投資美國國庫債券、企業債券及證券等的金額大量上升,其中中國、日本、英國及石油出產國是這些資產的主要追捧者。外資大量湧入美國市場,助長美國高度借貸、消費者開支,以及令資產價格出現泡沫。

目前美國正處於水深火熱局面,中國及其他石油出產國會否繼續增加其美元儲備?目前的危機會否改變中國等地的投資意欲、策略?引發他們尋找其他的投資機會?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國家在美國發生金融海嘯後的投資表現以窺豹一斑。

美國財政部的資料顯示,在2008年首9個月,外資就美國長債的淨購買額按年減少了30%,但金額仍是可觀的5200億美元;這可能由於投資者的整體入市意欲大降——同期投資者的股票及企業債券淨購買額銳減70%。

不過,期內美國國債的淨購買額卻急升150%;其中中國對美國長期證券的淨購買額按年增加50%。其實,中國可謂一手扭轉今年美國國債淨購買額低企的主要國際買家,買家陣營的其他成員為幾個稅務天堂地區。

目前石油以及商品的價格回落,出口貨品的金額亦同樣下降,在在令不少地區的儲備金額增幅放緩;不過,中國可能是個例外。雖然出口、熱錢流入及入口課稅的幅度都預期會減少,但相信中國仍會受惠於本土投資及消費。

美國與中國一直唇齒相依,美國經濟衰退及消費開支放緩,將會減少輸入中國貨,兩地貿易逆差亦會收縮,亦會減低美國對外國資金流入的依賴;國際貿易不平衡及資金由新興經濟體流進美國可因今次金融危機而紓緩。

目前我們看到的是外國投資者將資金從較具風險的資產類別大舉撤出,轉投美國國庫債券的懷抱,以及慌忙流入短期的資產及儲蓄。

這情況帶來的即時影響,是美元走強——相對除日本以外的主要貨幣;這亦再次證明美國國庫債券是資金避難所——就算今次風暴的緣起為美國;投資者的表現證明,他們對抗風暴的金科玉律,是跳入風眼之中。反觀美國的金融市場,接二連三的事件不斷打擊投資者對美國股票市場的信心,與此同時,卻反而不斷加強他們對於拯救這些企業的美國政府的信心。

不過,這些應該都是短期效應,當環球危機陰影消散,又或當外國投資者找尋到其他合適的代替品,我們極有可能看到相反的投資趨勢:投資者大舉撤出美元資產。



其實美國早在 1933年,全球大蕭條後期,羅斯福總統時代,歐洲的兩個集團劍拔弩張,美國已經暫停準許國民兌換黃金要求,並利用 Gold Confiscation Act,禁止國民私藏黃金,金本位可說名存實亡。到了二戰後期雖然根據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the US promised to fix the price of gold at $35 per ounce,美國承諾以一安士黃金兌美三十五美元。但在 1969年就廢除需要25%黃金儲備,方可發行美元鈔票的制約,更在兩年後 1971年 尼克遜總統,一不做二不休,宣布廢除了美元可兌換黃金機制,切斷最後一絲美元與黃金的連繫,黃金窗口從始關閉。


美國切底廢除了 Bretton Woods Agreement中的 Gold Standard 金本位 連繫制度後 ,美元不再利用黃金支持,或者不再把黃金穩定在US$35一安士為錨,轉而用一個以政府保證為基礎的紙幣/ 貨幣制度, Fiat Money/ Currency 法定紙幣/貨幣 officially 誕生,一張張美國紙幣 ,就好像一張張借據,the notes are backed only by the "full faith and credit of the U.S. government",債務的保證就由對美國政府的信心來承擔。


Officially 沒有了黃金制約,美國每次政府需要用錢,就印多啲美金紙幣,攪到美國貨幣流通量不斷膨脹。財政部不斷開出聯邦支票應付政府開支,美國政府就靠不斷發售國債Treasury bills, Treasury notes, Treasury bonds,這些債務都是由美國政府,利用將來的稅收來作保證,即是先使未來錢。


經過三十多年實踐,美國國債至今約近十萬億美元,一億是八個零(九位數),十萬億即是一之後加十三個零(十四位數),加埋金融大海嘯,最近頻頻加碼的聯邦注資就更多了。也即是以美國三億多人口來計算,每個人不論是一百歲人瑞,六十五歲的退休工人,三十多歲的專業人士,祇得十歲的小學生,或是幾個月大的嬰兒,平均都孭著約三萬多美元的債務。


根據維基百科:美元的 Time-Relative Value,以 1980年為基準,一美元的購買力到了今年 2008年,祇剩得相等於 1980年的三十八美仙。以三十年的美國債劵 Treasury Bonds,三十年前買入的時候,除了收取息外,如果不作買賣,還款日的購買力唔見咗幾多呢?


香港港幣在 1983年 peg咗美元 linked at 七個八,香港港幣購買力,咪一樣跌咗差唔多,應該有多冇少喇呱!再者,有乜風吹草動,HKMA 香港金管局任總就出來干預穩定匯率,為了捍衛 聯繫匯率 7.8 (7.85 upper limit and 7.75 lower limit),最近金管局猛拋港幣,攪到香港銀行總結餘,每天都達到上千億元,銀行水浸喇!


Ashok Bardhan教授,預言準確,到美元,美國國債,美國資產不再是 safe heaven之日,換馬之時,美元被竭斯底里的被拋售,美元的匯率會向邊方面倒呢? 港幣被聯繫匯率 7.8綁死,我們尊貴的金管局 HKMA,our Dearest 任總,Dearer 鬍鬚曾,Dear 靚仔強,又有乜 Contingency Plan 呢?與美元脫鉤是否為求自保的可行方法呢?


阿爺口大,唉!小市民如我,如何自保呢?



補充:
金管局提供港元匯率強於及弱於聯繫匯率7.80的水平的雙向兌換保證。根據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承諾在7.75的水平向持牌銀行買入美元。根據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承諾在7.85的水平向持牌銀行出售美元。在7.75至7.85的兌換範圍內,金管局可選擇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運作原則的市場操作。這些市場操作的目的是為確保貨幣及外匯市場暢順運作。

基點 Basic Point:衡量利率的最小單位。一個基本點相當於 0.01%,因此如果說債券殖利率上漲10個基準點,則表示上漲的幅度為 0.1%。用來顯示利率的最低單時,0.01%為一基點。在外匯市場中顯示匯價時,則為該貨幣報價的最低單位, 例如美元兌日圓,以0.01為一基點,美元兌港元則以0.001為一基點。



伸延閱覽:
美國資產有毒 美債卻仍是避難所 明報
Mortgages May Be Toxic, But US Treasuries Appear a Safe Haven Yale University
Gold Standard 金本位 (維基百科)
Fiat Money/ Currency 法定紙幣/貨幣(維基百科)
Bretton Woods System(維基百科)
US$ Time-relative value(維基百科)
Executive Order 6102(維基百科)
Gold Confiscation Act 1933 austincoins.com
Gold Reserve eagletraders.com
U.S. Treasury Securities yahoo finance
『貨幣戰爭』在線閱讀 谷歌搜索


我的舊文:
市場經濟的盡頭
悼佛利民 悼自由經濟主義
用一籃子商品為港幣下錨
轉載:讓黃金與美元重新掛鈎




Monday, December 22, 2008

誰怕、微冷、歸去!

誰怕、微冷、歸去!



宋代文學家蘇軾有天出遊遇雨,蘇軾話:『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定風波》 蘇軾

莫 聽 穿 林 打 葉 聲,

何 妨 吟 嘯 且 徐 行。

竹 杖 芒 鞋 輕 勝 馬, 誰 怕?

一 簑 煙 雨 任 平 生。

料 峭 春 風 吹 酒 醒, 微 冷,

山 頭 斜 照 卻 相 迎。

回 首 向 來 蕭 瑟 處, 歸 去,

也 無 風 雨 也 無 晴。



《定風波》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四十七歲,這時正為著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不容於朝,被貶黃州。蘇軾雖然畢生遷調頻頻,但胸襟廣闊,上面闕詞中:『又有風雨,又有晴天,誰怕、微冷、歸去!』在逆境中,常能悠然自得。



《黃州》即今日湖北省黃岡縣,當年 蘇軾曾到黃州赤壁遊玩,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並私下作有赤壁賦(前)(後),當時旨在自娛,不作發表,因為 蘇軾的文字時常有明是寫景,暗是諷刺朝廷的時弊,所以被人入罪,已經多次被貶。


縱觀蘇學士一生漂泊,他生于公元1037年。仁宗嘉祐二年,蘇軾廿二歲初次投考進士,就被主考官歐陽修,冇端端降了一級,因為歐陽修看了他的「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雖然大為激賞,但以為是自己門下曾鞏的文章,為了避嫌,而將他屈置為第二名,之後被派任鳳翔判官。


英宗治平二年,蘇軾三十歲,奉命還朝,受任判登聞鼓院。不久,在神宗熙寧二年,北宋掀起了新政變法,主持者王安石,大倡其政治理想,進行社會改革,受到司馬光一派的反對,蘇軾也被牽連,貶為杭州通判,是第一次被貶。


蘇軾在杭州四年,即奉命徙密州,不久又遷徐州,二年後又移湖州。元豐二年,蘇軾四十四歲,王安石的黨人竟以 蘇軾作詩諷刺朝廷,欲置蘇軾死地。弟弟蘇轍聽到兄長犯罪入獄,立即上疏願除官為兄贖罪,最後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在黃州住了五年。


神宗死了,哲宗即位,舊派的司馬光為相,蘇軾奉詔還京,任禮部郎中兼龍圖閣學士,可是蘇軾回朝只有二年,又於元祐四年,因論時事為當政所忌,而再次被貶到杭州。


哲宗親政後,以章惇為相,章惇曾在司馬光當政時遭監禁,為了報服司馬光黨羽,蘇軾又受牽連,被貶到廣東惠州,當時年已五十六歲,之後再被章惇放逐到更遙遠的海南島儋州。


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最後派蘇軾返到四川成都。但蘇軾北返途中,尚未到達西川,卻因風塵僕僕病倒了,到了常州時竟一病不起,公元1101年死時六十四歲。


蘇軾政治上較偏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一首六言詩,概括自己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若沒有這廣闊胸懷,以蘇軾一身才學識見,因為朋黨之爭,屢受牽連,多次被貶謫,屈屈不得志。 蘇學士寄情於山水之間,遊山玩水,賦詩作詞,留下不少,曠古爍今之作。各位煩惱於辦公室政治的朋友們,可以閑時讀讀蘇學士詩詞,解解心結。


又因為蘇軾時常因文字得罪權貴,顧寫有《洗兒詩》一首:

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學士當然不是真的要愚且魯喇,他只想要無災無難啫!做人在適當時候愚蠢,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伸延閱覽我的舊文:
月到中秋分外明 ~《水調歌頭》蘇軾
做人愛自由 ~《洗兒詩》 蘇軾
雪泥鴻爪 ~《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
廬山 ~《題西林寺壁》蘇軾
芳草朝雲 ~《蝶戀花》蘇軾



Sunday, December 21, 2008

Winter Solstice 冬至

Winter Solstice 冬至



十二月廿一日,是中國農曆『節氣 冬至』,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亦即是冬天真正開始了!


冬至是中國古時農耕,完成一年工作,整理好莊稼,一家大少聚埋,吃一餐較豐富的飯餐。港人隨俗也嚓一餐勁嘅。唐人公司還會識做,請員工出外吃一餐,但這是經濟的寒暑表,好景時吃得豪啲,不景氣時聊勝于無。


因為家中各人都會聚埋一起,共同吃晚餐,這跟西方的 Thanksgiving Day的聚餐類同,所以又稱中國的 Thanksgiving Day,一說出來,外籍同事即時『奀打時釘!』


各位有讀過『地理 Geography』,都知道『地球』自轉而有『晝夜』,『地球』公轉而有『年月』,還有因為『地球』南北錐心,不是和『太陽』成九十度『直角』,而是有二十三度多些的傾斜,而產生 Seasons 四季




就是因為這個角度,遁『地球』公轉的軌跡,當『北半球』運行到較接近太陽就是夏天,『南半球』距離太陽較遠就是冬天,而一百八十多天後,『南北半球』就互調『冬夏季節』,一年四季由此而生。仲有『南北回歸線』和『赤道』,等等『地理常識』。


根據維基百科:中國的 二十四節氣,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 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在公曆中它們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在 6日,中氣在 21日,下半年的節氣在 8日,中氣在 23日,二者前後不差 1~2日。


二十四節氣
春季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但若與外國的理論結合,中國自遠古留存下來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剛剛巧就是 respectively,西洋人的 "Spring Equinox", "Summer Solstice",
"Autumn Equinox", and "Winter Solstice" 四天。


Winter Solstice 冬至,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而南半球則剛好相反了,今天是他們的夏至,是日照最長的一天。


孤勿論經濟點樣,經濟的寒冬,經濟的冰河期,香港人在中國農曆
冬至』晚上,都會一家大小聚埋吃一餐,出外或者在家中攪一攪。


雖然我們沒有美國的同業咁幸福,一方面接收政府公帑,轉過彎就變成 Bonus,由政府利用納稅人啲錢,利用國債嘅債權人啲錢,發放巨額花紅畀旗下員工。唉!所謂同人唔同命,人比人比死人,唔恨得咁多嚕。


謹祝各位今晚快快樂樂,暫且放下經濟不景的煩惱,先飽餐一頓,吃完至算喇!



伸延閱覽:
高盛摩根發放巨額花紅 新浪網
大摩職員分紅 足買起全公司 明報


我的舊文:
獅子與羔羊
鼠年『兇險』的一年
七千億美元證實了甚麼呢?


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荷里活翻拍1951年的舊片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2008
香港譯名:地球停轉日 2008-12-11 在港上映


Starring:
Keanu Reeves
外星人
Jennifer Connelly
女科學家
Kathy Bates
政府女高官
Jaden Christopher Smith
女科學家之子
Directors
Scott Derrickson



英文雅虎電影: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Trailers & Clips


一百零三分鐘,要交代哂,為何外星人本要拯救地球,把毒害地球的人類消滅,讓地球繼續生存,最後又突然改變主意呢? 讓人類繼續生存呢?


記得歷史曾記載,有位在誕生在馬糟中的孩子,跟從地球的父親當木匠,祂到了三十歲才出來傳道,企圖教化人類,可惜只有小部份接受了祂,大部份的人恐懼祂,最終把他釘在十字架之上,祂三日之後復活過來,升上天上。相信祂的人類就建立了教會,繼續宣揚祂所傳的道。


1951年的版本:來到地球的外星人,擺脫政府的羈留後,就是化名為 Mr. Carpenter 活在人類中間。但最終還是被人類射殺了,之後外星鐵甲人把他復活,他在告誡地球人,要禁絕戰爭,要爭取和平,否則只會自取滅亡。之後,就和鐵甲人乘飛船離開地球。


2008版本的故事:
電影開始時,外星人的腦電波,注入一個利用人類DNA模式,仿製的人類胚胎,在人類醫院中,迅速成長,成為一位三十多歲的男性地球人。


無知的人類因為不了解,產生極大恐懼,要向外星人問明原委,他想來地球做甚麼? 外星人答話他要拯救地球。


一位地球女科學家卒之明白,外星人認為,不可讓人類的無知無能,繼續下去,最終地球會被人類毀滅,人類為禍地球,已經不可救藥,所以要先消滅人類,才能讓地球可以繼續生存落去。


有乜嘢可以令外星人改變主意呢? 毀滅人類和人類文明的機掣已經開啟了,去到邊處,人和物就化為灰燼。 地球女科學家,試圖說服他,改變主意,給人類一個最後機會。


最後外星人願意給人類多一個機會,並犧牲了自己,停止了毀滅人類的機掣,女科學家和她的兒子,目送他升回天上。


評論:
上半套戲,發現外星人來到地球,長篇大論,講述地球人類,因為不明白,就任意猜度,人類不認識,就亂咁去聯想,最後就產生恐懼,要先下手,殺了外星人先算,這個觀念,借女科學家的兒子,一個小孩子之口說出來,顯示可憐的地球人,在大智大慧的外星人眼中,地球上無論大人細路都冇分別,其實都是很幼稚。


但這一大段戲,尚算令人滿意,有懸疑,有詭秘,有特技,有動作,一重一重推演,道出人類的幼稚,說明人類的無知,真喺唔值得生存在地球上。觀眾畀劇情吸引著,不會覺得沉悶,想繼續追下去。


到個位政府女高官出場,更自以為是,初時不肯聽女科學家的建議,讓外星人明白,人類是值得繼續生存在地球上,但當所有軍事武力,不論飛彈炸彈,都摧毀不了外星鐵甲人,全都無效之後,卒之讓女科學家一試。


到外星人願意放過人類時,政府女高官卻意志不夠堅定,畀總統一拋,就決定再派出飛機,想放飛彈連女科學家,她的兒子,和外星人,一并炸死。指出人類心底內劣根性,仍然心存佻幸,是機會主義者,自私自利,出議反議,暴戾的本性,是劣質生物,應不配掌管地球。


反而外星人,既然被女科學家說服後,就不再計較,先犧牲自己,救活女科學家的兒子,再停止毀滅人類的機掣。


整部電影都算幾好睇,一百零三分鐘,不覺得沉悶,可以一看!只是外星人點樣畀女科學家,和個位諾貝爾得獎物理學家,三幾句話就改變主意,交代得不很清楚。


補充:
寫這篇影評之前,剛剛看完雅虎電影北美版的觀眾評論,所以就寫片長 一小時五十分鐘,登出後有心水清的網友,電郵給我,話香港的雅虎電影,指出片長祇有一百零三分鐘,即是只得一小時四十三分鐘,仲笑問我是否看了外國版。 哈哈哈!當然不是喇! 好嘞!相差咗成七分鐘的戲,好長吓噃,喺香港電檢處剪刀剪掉的,還是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剪接版本呢?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08

市場經濟的盡頭

市場經濟的盡頭



每個星期六明報都翻譯外國報章的學者論文,上週六12月13日有:
政府失效 不是市場失效 Government failure not market failure


明報棄用原文 The attack on free markets 的標題,而改用第五段的點題句子 Government failure not market failure 為中文譯文的標題,想是要更加 stress on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加重、加深、加強指明,今次的金融大海嘯,不能歸咎于自由市場經濟主義,而是罪在政府的失責。


這與我在舊文曾指出:『自由經濟主義』,『積極不干預政策』不應等同『放任主義』。由『自由經濟主義』,『積極不干預政策』變成『放任主義』,攪出大禍,政府監管機構是要負起,失責、失職的責任。 睇嚟吾道不孤噃!


先睇睇 明報翻譯了 美國 Cato研究所 12月7日評論文章
The attack on free markets
作者:James A. Dorn (美國 Cato研究所學術研究副總裁、經濟學教授)

政府失效 不是市場失效 Government failure not market failure
【明報專訊】大眾輿論都把這場金融危機,歸咎貪婪的資本家和市場失控。就連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香港的行政長官曾蔭權,也在施政報告中說道:「當市場失效的時候,政府應當及時而果斷地介入。」

日後史家編寫這場危機的歷史,可能將之寫成自由市場主義的盡頭、市場社會主義的冒升。然後真相是,危機的源頭並非私有的自由市場,而是政府為了討好特別利益集團而制定的錯誤政策,這些政策玷污了市場。

美國貨幣政策鬆寬得太久了,這是格林斯潘至今尚未承認的錯誤。政府給予房利美和房貸美(兩房)的特權,尤其是或明或暗地支持它們的債務,令資本的流動變得政治化(譯註:即所謂的「政策市」),人們更放膽冒更大的險,最終助燃了樓市的過度投資;而理應監察這些冒險行為的評級機構和監管機構,卻在巨輪輾來的當兒還在打盹。

市場需要一個機制明確界定私有產權和清晰界定風險。監管的目的,理應是確保那些願意冒風險的人,最終也會承擔全部的代價,以及得到全部的回報。競爭是約束私人交易商和投資者的最佳手段,但往往監管卻削弱甚至禁止競爭,實施阻礙市場力量和個人責任的規條。

最能準確形容次按/信貸危機的字眼,是政府失效,而不是市場失效 (Government failure not market failure)。如果不是國會願意擔保兩房的債務,如果不是它通過了敦促銀行推廣次級按揭的《社區再投資法案》,人們所冒的風險會小得多,市場也會自律得多。此外,也正是由於聯儲局從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1厘,導致了樓市大升。

政府救企業 低估風險
如今政府大手救助企業,過程中所犯下的低估風險、過分借貸等錯誤,無論今天或將來的納稅人都會感受得到。將風險社會化、利益私有化,永遠都是炮製災難的方程式;透過削弱私有產權,這做法也同時損害了法治和經濟自由。

當投資者相信政府會出手營救,他們就會冒更大的風險,加大槓桿比率,貝爾斯登和其他大型投資銀行就在幹這回事。而當外國央行知道美國政府資助人們按揭貸款,而財證部會為這些貸款撐腰,這些貸款的證券化產品,自然就出現一個龐大的人為市場了。

財長保爾森解決次按危機的方案,是出資購買陷入財困公司的股票,這做法的問題出在令私產變成公產,同時也把應有的責任,從那些做了糟糕的投資決定、冒了太大風險的人,轉移到其他無辜者身上。

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的做法,是由財政部出手購買不良資產,將新的資金注入金融系統。但我們憑什麼預期政府官僚和他們的代理人,能夠判斷出正確的資產價格?更大的可能是,財務部高估了這些不良資產的價值,未能善用納稅人的錢。沒有私產,就沒有真正能夠斷定資產價值的市場。

減損失 國有化非最佳
正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前僱員塞德曼和庫克指出:「我們的經驗是,國有化和由政府管理資產,甚少能增加資產的價值。開放、公正、果斷地將資產移交給可信的私營界別持有者,方是把納稅人損失減到最低之道。」

要恢復市場的資金流動,意味要恢復信心。但在信心重臨金融市場前,必須先恢復政府在捍衛和保證經濟自由方面的信譽。那才是真正的挑戰。



原文 first paragraph 作者 James Dorn 就引用了香港曾蔭權施政報告:Even the head of the world’s freest economy, Hong Kong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said in his annual policy address, "When the market fails,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prepared to intervene in a timely and decisive manner." 為當奴臉上貼了金,為民望低落煩惱中的曾特首,可以解解憂。


香港的自由市場經濟,積極不干預政策 Laissez-faire policy,自始於上世紀,港英時代的三位財政司:郭伯偉、夏鼎基、彭勵治,也是香港的黃金時代,之後的翟克誠、麥高樂、曾蔭權,祇是蕭規曹隨,吃先人的糧。很顯然 James Dorn這位外國經濟學者,印象中的香港是 the world’s freest economy,還沒有改變,究竟喺唔喺呢?哈哈,不贅!


之前曾在網友的回應欄中講過:『奧巴馬是要 Nationalize 哂啲大企業,實行美國式社會主義。』


一講到國營機構的咎病,就水蛇春咁長,罄竹難書。先講中國的開放改革,最難闖過的關就是過渡到市場經濟,物價由市場供求自然調節,國營機構的低效率,低品質,高價錢貨物和服務,成為改革開放的絆腳石,多番推行改變改革,承包制,股份制用勻,雖然剩下來的國營機構減少了,但至今還是改革中的中國,甩不掉的死穴。


歐美國家的 crown corporation(s),state owned corporation(s),quasi-public corporation(s),大政府政策,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辣手嘢,要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續漸漸消退。最著名有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強硬對付煤礦工人工會的大罷工,卒之攪到其他行業工會願意接受妥協,令到大畢列巔中興。British Airways 要在私營化後,才略具喜色。 法國的幾家大銀行其實都是國有化,年年虧蝕,法國政府補貼不盡,是個大包袱,法航是國營的,除了虧蝕外,是全世界最不準時的航空公司,成為法國的羞恥也是惡瘤。Alitalia 意航也是另一個例子 (傳聞於不久的將來成功賣盤兼夾私營化)。


上周四美國參議院,因不夠六十張贊成票的情況下,凋了拯救三大車廠 $140 billion方案,其實未嘗不是好事,伯南克建議讓三大車廠有秩序的破產,祇注資重組有生存機會的部份生意,甩掉裁掉的舊員工福利包袱,再輕裝上路,比較可取。


但布殊這個只剩下一個月的政府,表面為要是救車廠,回應奧巴馬和民主黨倡導救車廠方案,想利用 7000億元個 package,用剩的都用埋佢,把三大車廠大大腳踢給下一屆的民主黨政府,定要把民主黨推到萬劫不復的地步。


今次金融大海嘯,歐美政府出手拯救銀行業大企業,并派員加入管理層監管,變相就是國營化,當在水浸眼眉時,為了用最短時間解決危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變成藥石亂投,利用雞尾酒治療法,醫完金融機構,輪到大企業出嚟又話唔掂,千億萬億的金錢,如泥牛入海,填極都填不了。


好嘞!就算畀民主黨今次暫時攪掂,塞著個窿,國債由天文數字變成天界數字,以後的後遺症紛呈,息口低到近附零,咁多錢在個市場,通漲就是下一個面對嘅危機,美元購買力下降,稅收還利息都唔知夠唔夠,咁樣連非一般的美國人,即喺啲亞裔美國人,佢地大部分都有儲蓄,都略有 freehold 資產,睇嚟都要揸埋鏈埋出嚟,榨乾榨凈為止,其禍不知要禍延幾多代。


布殊仔還有一個月就返去德薩斯州做寓公嘞,睇吓民主黨以後的四年或者八年攪得掂哂冇?唔掂咩?八年後共和黨就可以名正言順咁話,哪!共和黨返嚟攪翻掂囉。


後記:
2008年12月19日晚,無線電視的六點半新聞報道,講話布殊話希望三大車廠,作有秩序破產,擺脫沉重的員工福利包袱,亦不想交三大車廠的重擔給候任總統奧巴馬,云云。 點知在晚一點22:15,在明報即時新聞就見到報導:美國動用174億救汽車業。

《明報專訊》美國布殊政府宣布動用不良資產救助計劃(TARP)的174億元,救助汽車業,而汽車公司要擬定重組方案。

美國總統布殊宣布,動用174億美元,救助汽車業,其中首筆緊急貸款將在12月和1月發出。布殊表示,如讓汽車公司倒閉,美國經濟將雪上加霜,這不是負責任政府的作為。由於國會未能通過救汽車業的草案,所以布殊決定動用財政部7000億美元不良資產救助方案(TARP)中的資金,其中134億美元,將首先發放,而汽車業要遵守國會方案的條件,並要在明年3月31日前,擬定重組方案,否則就要還錢及面對破產。白宮一度反對動用TARP的資金,拯救汽車業。

白宮官員指,根據拯救汽車業的方案,政府有權阻止任何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作為救助的條件。

同時,方案要求三大車廠行政階層接受補償上的限制,以及取消乘搭噴射機等優厚福利。



後後記:
《中國新聞網》美國政府動用7,000億美元拯救金融業,華爾街銀行受惠,但英國《衛報》披露,這批大行向員工發放高達700億美元的薪金和花紅,相當于救市行動資金的一成。

美國政府花巨額資金拯救高盛、花旗集團等大行時,表明要限制高層員工不可享有“黃金降落傘”式的豐厚報酬,但近期銀行披露對員工的薪酬計劃,顯示銀行在薪酬、離職補償和花紅方面的開支,似乎與投資者蒙受的損失毫無關系。

以摩根士丹利為例,年初累積至上周的薪津總額為107億美元,比銀行市值還要高,按賬面計員工可合資買下大摩。剛接受華府250億美元注資的花旗,于本年首9個月內累積了259億美元的薪酬支出,高盛和美林証券的薪酬總額也超過100億美元,後者于上季更上升76%。



伸延閱覽:
政府失效 不是市場失效 明報
The attack on free markets baltimoreexaminer.com
Cato Institute Wikipedia
The Cato Institute 官方網址
高盛摩根發放巨額花紅 新浪網
大摩職員分紅 足買起全公司 明報


我的舊文:
悼佛利民 悼自由經濟主義
用一籃子商品為港幣下錨
轉載:讓黃金與美元重新掛鈎



Tuesday, December 16, 2008

芳 草 朝 雲



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通常用來勸解失戀的朋友!
原來是出自:


《蝶戀花》 蘇軾

花 褪 殘 紅 青 杏 小

燕 子 飛 時

綠 水 人 家 繞

枝 上 柳 綿 吹 又 少

天 涯 何 處 無 芳 草


牆 裡 鞦 韆 牆 外 道

牆 外 行 人

牆 裡 佳 人 笑

笑 聲 不 聞 聲 漸 悄

多 情 卻 被 無 情 惱




有說是最先唱著闕詞的是 王朝雲,咁喺乜誰?


王朝雲蘇軾的侍妾,跟隨他二十幾年,不但乖巧,而且忠誠,所以 蘇軾相當寵愛她。朝雲的歌聲輕柔,唱起這種婉轉的詞調正合適這首詞,就是 蘇軾特意作給她唱的。


王朝雲原本不識字,後來學會寫字,還跟從泗上比丘尼義沖學佛。想古時女子無才便是德,好似 蘇軾娶這位王女士為妾,而 朝雲這麼有靈氣的名字,很可能都是蘇學士給她取的。


蘇軾先被貶謫杭州,故在杭州西湖建有『蘇堤』,蘇學士後來再被貶謫到廣東惠州朝雲也跟隨侍奉左右,最終 朝雲,三十三歲就病死在惠州,葬在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聖塔。之後蘇學士再後被貶到海南島,最後被召回,但死在途中。


至于今世位於 惠州西湖東坡紀念館下有王朝雲墓,墓碑為清朝時惠州知府、著名隸書書法家伊秉綬所寫。上次到惠州旅遊,還未有讀過這闕詞,更沒有去尋訪大聖塔旁的王朝雲墓,憑吊一吓這位 朝雲女士。


後記:
朝雲這個名字令人想起,在天朗氣清的清晨,日出之時,由魚肚白色的天空,到太陽升起,照得幾朵飄過的雲兒,幻化千色。秦少游有說:
王朝雲~『美如春園,眼如晨曦。』


宋詞賞析中話:朝雲跟隨了蘇軾廿幾年,而她死時才三十三歲,咁即是才過十歲,朝雲已經侍奉蘇學士了。(另一說 朝雲是錢塘名妓,不贅!)


最近看到一些談蘇學士的文字,指出唐代詩人中,杜牧是蘇學士最喜歡的詩人。 這令我記起 杜牧的詩《嘆花》杜牧因為遲來,娶不到一位十四年前,約定要娶的女子為妾,遂賦詩一首以表惆悵。 兩位有名的古代文人,杜牧蘇軾都有類同,對十歲多些少的女孩子,另眼相看,古時女子都是地位很低的罷。



伸延閱覽:
宋詞賞析:蝶戀花 蘇軾
一簑煙雨任平生---蘇軾
王朝雲蘇軾 維基百科
王朝雲 百度百科
惠州西湖 維基百科
廣東 惠州市 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嘆花》杜牧
月到中秋分外明 ~《水調歌頭》蘇軾
做人愛自由 ~《洗兒詩》 蘇軾
雪泥鴻爪 ~《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
廬山 ~《題西林寺壁》蘇軾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馬普研究院期刊》出事了!

《馬普研究院期刊》出事了!



在學術界享負盛名的德國馬普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為配合其刊物《馬普研究院期刊》的中國專題,把五行看似是詩句的中文字印成封面,想讓讀者一看便知『內裡乾坤』,增添優雅色彩。


但原來這幾行中文字來自色情場所的傳單,令中國人讀者感到受辱。事件曝光後,該期刊的編輯委員會尷尬不已,研究院亦深表遺憾。


明報專訊德國學術界刊物馬普研究所期刊以中文的色情場所的傳單作為封面,鬧出笑話,已就事件道歉。

馬普研究院期刊為配合中國專題,把五行看似是中文詩句的字印成封面,但實際寫的是:「重金禮聘長駐日場,KK加美主任親率青春玉女,儀態萬千北方佳麗,身材惹火住家少婦,風騷迷人即日登場。」

研究所就事件道歉,同時將會在22,000本英文版換上新的封面。


轉載道歉啟示:Dear Colleagues,

The cover of the most recent German-language edition of MaxPlanckForschung (3/2008) depicts a Chinese text which had been chosen by our editorial office in order to symbolically illustrate the magazine's focus on "China".

Unfortunately, it has now transpired that this text contains inappropriate content of a suggestive nature. Prior to publication, the editorial office had consulted a German sinologist for a translation of the relevant text. The sinologist concluded that the text in question depicted classical Chinese characters in an non-controversial context.

To our sincere regret, however, it has now emerged that the text contains deeper levels of meaning, which are not immediately accessible to a non-native speaker.


內地憤青直言是蓄意羞辱,馬普研究院在其辯護表示,研究院對事件深表遺憾,對於有關中文字蘊含的深層意義,非以漢語作為母語的人士實難馬上意會。又表示,研究院從來無意利用這五句中文字來冒犯中國人讀者,或令到他們難堪。不過,中國內地網民對事件異常敏感,憤然批評馬普研究院此舉是蓄意羞辱中國,但對於《馬普研究院期刊》的中國人讀者而言,期刊這宗“失禮”事件顯然“娛樂性”十足。


Anyway, 既然我們的香港政府要為『大衛像』展覽,強加塊遮羞布,在港人眼中,今次德國佬攪錯咗,其實祇是文化差異,一笑置之!



伸延閱覽:
德學術刊物就中文錯誤道歉 明報
Max Planck Forschung 封面 格致網 (含封面圖片)
出問題的《馬普研究院期刊》(Max Planck Forschung) 高溫份子(含封面圖片)
Max Planck Forschung 新封面 (含封面圖片)




Sunday, December 14, 2008

奧巴馬 被 question validity of citizenship?

奧巴馬 被 question validity of citizenship?



候任美國總統 奧巴馬被質疑公民資格


維基百科:Article Two of the Constitution sets the principal qualifications to be eligible for election as President.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must:
be a natural-born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be at least thirty-five years old;
have been a permanent resid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at least fourteen years.


美國總統的其中一項主要條件,依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條第一款,總統須年滿35歲,居住美國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國公民」(通常被解釋為是出生時為合眾國公民)或者是在憲法通過時為美國公民。


It was argued that Obama's father was a Kenyan-born British subject, the president-elect does not meet the Constitution's requirement that the president be a "natural born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Allegations raised on the Internet say Obama was born in Kenya, not Hawaii. The birth certificate, showing that Obama was born in Hawaii on Aug. 4, 1961, is a fake.


中國日報網美國看臺一名男子名叫利奧•多諾弗利奧,來自美國新澤西州。他認為奧巴馬出生時,其母親是美國人,而父親卻是英國公民,因此奧巴馬不符合美國憲法要求總統必須是“在美國出生的美國人”的規定。此外,多諾弗利奧還認為奧巴馬競選時的對手、共和黨人麥凱恩也同樣不具備當選總統的資格。

其實,美國法院收到質疑奧巴馬身份的訴訟請求已不止一次。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菲利普•伯格稱奧巴馬出生在肯尼亞,而並非如他本人所說的出生在夏威夷。他還表示,奧巴馬有可能是印度尼西亞公民,因為那里是奧巴馬孩童時的居住國。對于伯格的訴訟,賓州聯邦法院也同樣予以了駁回。此外,俄亥俄州和華盛頓的聯邦法院也收到了類似訴訟。

如今互聯網上有傳言稱,奧巴馬的出生證明是偽造的。這張證明顯示奧巴馬于1961年8月4日出生在夏威夷。但據夏威夷州衛生部門官員及出生人口注冊人員稱,他們已經檢查了相關記錄,認為奧巴馬出生在夏威夷的事實毋庸置疑。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2月8日駁回了一名男子質疑當選總統奧巴馬任職資格的訴訟請求。



都已經米已成炊,仲有四十幾天就是一月廿日,便是奧巴馬就職典禮,仲攪啲乜嘢出樣呢? 若果真喺有齊有力證據,都早已毀屍滅跡,唔會等到今時今日囉。


睇嚟一切順利點知,昨天有單濕滯嘢,美國伊利諾伊州州長涉嫌貪污被捕,他被指企圖出售奧巴馬當選總統後空出的國會參議員席位,他獲准保釋,奧巴馬表示對事件毫不知情。 奧巴馬對事件表示傷感,強調並無就參議員空缺一事,同布拉戈耶維奇接觸,由於調查仍在進行,他不會評論。


分析家表示,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決定和家鄉伊利諾州的州長劃清界限,應該可以使他免受這項醜聞的波及。布拉哥耶維奇面對多項指控,包括意圖利用歐巴馬所遺留的參議院席次,為他個人和妻子換取金錢和其他利益。


聯邦檢察官費傑羅(Patrick Fitzgerald)負責調查此案,他是貪贓枉法官員剋星,擔任「特工門」案特別檢察官,調查中央情報局(CIA)密探普拉姆(Valerie Plame)身份曝光一案,箭頭一路查到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辦公室,最後成功讓錢尼的前幕僚長李比(Lewis Libby)遭起訴且被定罪判刑。費傑羅之前曾讓前伊州州長,共和黨籍的萊恩(George Ryan)因敲詐勒索罪名鋃鐺入獄。


畀呢位剋星查吓查吓,會有乜嘢結果呢? 尚有四十多天,希望奧巴馬唔好受牽連囉,若果宣誓就職之後,至有證據受到嫌疑,咁奧巴馬可否好似阿扁哥咁有括免權架?


後記:
不到一天,就傳出美國伊利諾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Rod Blagojevich)涉嫌出售參議院議席而被捕的醜聞,牽連愈來愈廣,在奧巴馬 競選陣營中擔任幕僚的黑人民權領袖杰克遜的兒子小杰克遜(Jesse Jackson Jr.),被揭發是案中的「5號候選人」。小杰克遜回應記者查詢時,強調自己沒有做錯事,並沒有開價買參議院議席。他說,檢控官保證,不會把他列為調查目標。

不過,根據竊聽的電話內容,布拉戈耶維奇聲稱他獲「5號候選人」一名代表開出最高的100萬美元,以換取奧巴馬的參議員席位。由於小杰克遜是奧巴馬競選陣營內的主要幕僚之一,曾擔任競選陣營的全國副主席,他今次牽涉其中,或最終會令奧巴馬捲入醜聞。



伸延閱覽:
沒資格當總統?奧巴馬被訴訟 北美新浪網
美最高法庭否決質疑奧巴馬本土生公民身份的起訴 僑報網
美國伊利諾伊州州長涉嫌貪污被捕 亞視新聞
伊州長涉賣官圖利奧巴馬速劃清界線 新浪網
奧巴馬幕僚杰克遜兒子涉買官醜聞 星島日報
Questioning Obama's citizenship CNN
Court: No review of Obama's eligibility to serve Associated Press
Republicans question Obama's ties to embattled Illinois governor CBC
Obama's honeymoon could be tainted by Blagojevich corruption scandal CP
Blagojevich plans to return to work today CNN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悼佛利民 悼自由經濟主義



自由經濟主義的巨擘,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 Milton Friedman 或大教授親自給他改的譯名:米爾頓·佛利民,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去世,到今剛剛是兩年多一些。


二零零六年尾,正是全球自由經濟崩塌的開始,HSBC 在2007年初首先發出盈利警告,話他們對『sub-prime mortgages 次按』撥備需要增加。就此兩年間自由經濟切底一敗涂地,不贅!Milton Friedman 米尔顿·弗里德曼 若是遲死兩年,知道這兩年間美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他一定是死不瞑目罷。


12月6日 明報論壇翻譯: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3日 評論文章
Economists Have Abandoned Principle
作者:Oliver Hart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Luigi Zingales (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經濟學家放棄了原則
明報專訊人們會記得今年,不止因為發生了美國史上其中一次最糟糕的金融危機,也因為經濟學家們放棄了他們的原則。以往經濟學界的共識是,政府選擇性地干預經濟是一件壞事。但在過去12個月,這個信念卻被粉碎。

擁有一支出色經濟學家團隊的奧巴馬政府,將會有一個黃金機會,把國家導入正軌。我們相信,國家要往前走,政府得採納兩大原則:

1. 只有在明顯看到市場失效時,政府才出手干預;

2. 政府的干預手段,對納稅人來說必須是成本最低的。

如何將這兩大原則應用到當前危機呢?首先,市場經濟具備應對難關的機制。以破產為例,它常常被視為死亡的一種,但那是誤導的想法;破產其實是公司(或個人)重新開始的機會。一間陷入財困的公司,會面對債權人清盤的危險,但破產保護卻讓它得以暫緩面對清盤的命運。

同時,這做法也為債權人提供一個機會,弄清楚該公司陷入財困,究竟是因為交惡運還是管理不善,進而才決定該怎麼辦。政府繞過這個過程而逕自出資拯救,不啻是危險的:政府真的知道,這家公司值得救嗎?

破產機制的有效例子並不難找,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銀行的程序,就是一個。當一間銀行出事,FDIC就會按破產代管做法,接收其產業,嘗試找尋買家。每次進入這個程序,涉及的銀行存款客戶都可得回全數的款項,也可以在任何時間存取他們的錢。這個制度一直行之有效。

從這角度看,我們不禁要問,讓貝爾斯登、AIG、花旗(還有將來的通用汽車)接受破產代管,又或者申請破產保護,究竟有何不好?一個常見的論調是,這些機構身繫大量複雜的利害關係,任何一個宣布破產,都會牽連廣泛、癱瘓整個體系,導致更多破產。

按這說法,AIG當然要救,因為它賣了數以萬億美元計的「信貸違約互換合約」(CDS)給摩根士丹利,而後者就是憑著這些CDS,來對著與其他伙伴的交易;一旦AIG破產,摩根士丹利就會頓失對著的保護,令它和其他交易伙伴陷入不穩的險地。

協助第三者而非財困機構
這個論調有其正確之處,但按這道理的應得結論是,往前走的最佳方法,是協助第三者而非陷入財困的公司本身。換言之,政府不應該拯救AIG和它的債權人,而是應該保證AIG會對摩根士丹利(以及其他買了AIG保險的人)履行義務。

這個做法,能夠在萌芽點阻止骨牌效應的出現,而且相對於拯救整間AIG,納稅人要付的成本可能會低得多。這樣做,政府也不必就AIG是否能生存下去發表立場,破產法庭自會作出判斷。

最後,這做法也可令道德爭議減到最低——AIG固然要為自己的財困負責,至於它的生意伙伴是否也該受教訓,卻沒那麼明顯;協助這些第三者,不會產生「厚待壞孩子」的效果。

相同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房地產市場。許多人曾以為樓價永不會跌,因而作出了財政決定。但這些昔日的錯誤,並不構成市場的失效,所以要政府支撐樓價是沒意思的。

倒是按揭的再談判機制,勉強說得上是出現市場失效。許多按揭借款人,都無力改變按揭的條款,但現時的經濟狀況,卻是他們最初訂立按揭合約時無法預見的。

政府要是出面協助他們再談判按揭條款,就有意思得多了。



米尔顿·弗里德曼一直認為,香港是全球最能夠實踐,他倡導的自由經濟理念,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 Laissez-faire policy,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 但在二零零六年十月,回歸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席行政長官曾蔭權說,『積極不干預』政策政府早已多年沒有提及,用『大市場,小政府』來形容政府現時經濟政策的取態,相信更符合現實。


『自由經濟論』的老祖宗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 October 6, 2006《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曾蔭權的說法,無疑宣告了『香港自由經濟模式』已死 Hong Kong Wrong,批評香港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


當年只是一個小香港,Milton Friedman 已經要親自提戈上馬。 自零七年頭至今,整個美國,成個歐洲,甚至全世界,自由經濟切底潰敗,若果 Milton Friedman 泉下有知,定要從棺材跳出來,再撰文千篇討伐,但又有誰還會理睬 Milton Friedman 呢?零六年 Milton Friedman 的葬禮,冠蓋雲集,萬人景仰,極盡榮哀,佢都算死得著時囉。


後記:
翻讀了幾篇別人的文章,覺得『自由經濟主義』,『積極不干預政策』,很多時被連埋『放任主義』一起,叫『自由放任主義』。現代做人父母的,都讓囝囝囡囡有著較多自由,但見到有跡象行歪了,就會盡早抖正,納入正軌,沒有任由他她繼續自由發展下去。所以『自由經濟主義』,『積極不干預政策』不應等同『放任主義』。由『自由經濟主義』,『積極不干預政策』變成『放任主義』,攪出大禍,政府監管機構是要負起,失責、失職的責任。


後後記:
最新的消息是傳出,美國眾議院通過 $140Billion auto bailout package,但共和黨可能在參議院,不會贊同撥款拯救三大車廠,《CNN》Republican opposition cast doubt about the bill's fate in the Senate later this week. The carmakers might never pay taxpayers back for the loans, 因此這等同國有化云云。


後後後記:
CNN》Auto bailout bill dies in Senate,美國十一號晚上,參議院正式以 52-35 vote followed the collapse of negotiations between Senate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seeking a compromise,因未有足夠所需要的60票,法案被否決了。恒生指數中午收市報14537點,跌1076點。


伸延閱覽:
經濟學家放棄了原則 明報 12月6日 論壇
Economists Have Abandoned Principle WSJ.com 華爾街日報 12月3日
香港放棄自由經濟了嗎? 鄭經翰
香港模式的夭折~米尔顿·弗里德曼 大紀元
Hong Kong Wrong~Milton Friedman opinionjournal.com



我的舊文:
市場經濟的盡頭
用一籃子商品為港幣下錨
轉載:讓黃金與美元重新掛鈎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阿拉伯人沒有姓氏


全世界陷於金融大海嘯,杜拜上個星期就慶祝 珠美菈棕櫚島,新酒店和渡假村開幕,大放煙花。杜拜這個響噹噹的地方,集金融業、旅遊業、購物天堂、渡假勝地等等於一身,其實是 阿拉伯聯合猶長國 (UAE),
七個猶長國其中的一國。


以前份工,有機會接觸了不少亞洲不同種族的人,好多時有需要參閱法律文件,簽名,考證身份,等等。對於阿拉伯人和中東回教人的名字的形成,略有認識。 當看到如今各大中外傳媒,強行把中東佬阿拉伯人老豆個名,阿爺個名,當是當事人的姓氏時,莫不啼笑皆非。


本來想在此網誌,拿出來寫寫,但又懶惰,兼且恐防詞不達意,遲遲沒有動 keyboard,昨天 google 一吓,畀我搵到以下篇文章。 全篇是頗長的,不過只需要讀完首三四段,就已經清楚明白,可以跳到尾睇我寫的後記,其餘的只是點出,歐美人士,甚至國家領導人,傳媒巨人,CIA,竟然都通通搞錯人地阿拉伯佬個名和姓嘅分別罷了。


阿拉伯式人名的構成法
嚴格意義上講阿拉伯人並沒有姓,其名字的命名方式是採取“聯名制”。這與多數中國人和歐洲人是不同的。其名字通常由本名、父名、祖父名……最後加上部落或祖籍地名。其實一個阿拉伯人的全名往往很長,祖父名的後面還可以有曾祖名、高祖名……要幾代就可以有幾代。


例如目前頻繁見於報端的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的名完整一些的寫法應該是 撒達姆·本·侯賽因·本·馬吉德·阿爾(或伊本)·提克里特(Saddam bin Hussein bin Majid al'Tikrit),其中只有薩達姆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名字(本名),而且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這樣一種信息,即這個薩達姆是侯賽因的兒子,同時又是馬吉德的孫子,也是那個來自老家提克里特的小伙子。


“本”(bin)就是“某某的兒子”的意思,翻譯的時候常常省略。可見當我們把那位總統先生──薩達姆·(本·)侯賽因稱作“侯賽因”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在說撒達姆的爸爸侯賽因先生。在此建議各位最好還是叫他薩達姆,這樣這位先生就不會被那些愛他的和恨他的人們給張冠李戴了。


“阿爾”(al)的意思是“來自……”,有時用“伊本”(ibn)代替(“伊本”的意思與前面提到的“本”相同,但是一般只用在後面)。在部落或祖籍地名之前加“al”是阿拉伯式人名的最大優點,別人看到之後就會對名字主人的淵源或來源一目了然。


其實不是“拉登”
現在該說說拉登先生了。對於拉登先生的名字,我們知道最多的不過是這位大俠的全稱是奧薩瑪·本·拉登。按照前面所講的阿拉伯人名字的構成法,我們知道無論是人們稱呼他為“拉登”還是“本·拉登”,他們所說的都不是讓布什做噩夢的那個劍客大俠。那個人應該叫奧薩瑪。可是如果各位以為“拉登”一定是奧薩瑪先生的爸爸,那麼在下不妨告訴大家,這是西方人惹的錯,因為他們總是拿自己的標準看待別人。或許我們也可把這種生搬硬套理解為教條主義,就是毛澤東當年批評王明同誌所犯的那種錯誤。


那麼拉登又是何方神聖呢。要想把這件事情說明白,故事還得從奧薩瑪的父親穆罕默德說起。把穆罕默德的名字按阿拉伯人的習慣稍微延長一點兒,就變成了穆罕默德·本·奧德·本·拉登(Mohammed bin Oud bin Laden)了。所以,那個拉登老人應該是穆罕默德的爺爺,算到奧薩瑪這輩兒該是他的曾爺爺了。可是那位老先生的名字──拉登,為什麼會緊跟在這位讓布什目瞪口呆的奧薩瑪之後,形成“奧薩瑪·本·拉登”這一名字呢?故事又得轉回到奧薩瑪的父親穆罕默德先生身上。


奧薩瑪的父親穆罕默德先生,是家族財富的奠基人。穆罕默德青年時代從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也門,赤手空拳來到沙特尋求發展,從事建築業勞動,其實就是現在中國的小市民們所說的民工。幸運的是這位勤勞能幹的穆罕默德先生,當時正逢人口還沒有駱駝多的沙特因石油而迅速至富,為所有外來民工和下崗工人提供了優厚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從不像中國的北京、上海或深圳等牛B城市那樣,用什麼身份證、暫住證(贊助證)或者計劃生育證去為難吃苦耐勞的穆罕默德先生。


穆罕默德先生也不會被工商、城管或者綜合治理的大蓋帽們攆得滿街抱頭鼠竄。穆罕默德先生又是幸運兒中的幸運大爺,他成功地承攬了幾項規模巨大的建築項目,並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沙特王室的信任,以至於有的項目可以乾上幾十年。估計穆罕默德先生為家族盈利約有500億。這500億當然不是里拉,也不是盧布,更不是薩達姆的第納爾,而是美國人發明的花花票子──美元。


這一家族自穆罕默德先生起,加上幾十個兒子都與美國豪門望族關係緊密。商業利潤是維繫他們之間同志加朋友般關係的唯一紐帶。在美國從事軍火貿易的卡萊爾集團(Carlyle Group)的大股東名單裡,穆罕默德及其兒子們的名字與美國總統小布什的爸爸老布什、前國務卿貝克(及英國前首相梅傑)等人的名字是排列在一起的。猜測老布什之類的西方人在與這位名子是“穆罕默德·本·奧德·本·拉登”的阿拉伯人一起打高爾夫球的時候,一定是以西方人的習慣,稱呼他為“本·拉登”或“拉登”先生。


因為在老布什之類的西方人看來,名字的最後部分“本·拉登”或“拉登”自然就是姓。而這一家族的兒、孫輩們平時多在歐美經商求學,也不想給老布什或小布什等人添麻煩,索性將錯就錯,都默認別人叫他們“X·本·拉登”了。有的人甚至更加西化一步,將“本·拉登”捏合成一個詞“本拉登”(BinLadin)。這簡直與英語動畫片裡的唐老鴨──“麥克唐納德”(McDonald)之類的名字沒有什麼區別了。這就是奧薩瑪被誤稱為“本·拉登”的原因。


姓名文化的差異
姓名文化的差異不但令人煩惱,而且十分麻煩,並由此而產生理解上的混亂。這可能是歐美華人為什麼不繼續叫自己為張叁、李四、王二麻子,而多半改為彼德張、約翰李、喬治王的主要原因。


絕大多數歐美人的習慣是名先姓後,在歐美人看來,稱呼一個成年人的姓加上先生或職務之類的虛銜往往隱含著尊重,而對於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直乎其名則有輕視的意思。比如,對於老、小兩個姓布什的總統,美國媒體一律採用頭銜加布什,而如果有人用小布什的名子喬治稱呼他,那麼這個人不是老布什夫婦,便是某位經常在辦公室裡接受小布什調情的小蜜,否則就與稱呼阿貓、阿狗沒什麼兩樣了。


但是以這種習慣看待阿拉伯人的名字,可能就會使人誤入歧途。例如,歐洲和北美媒體關於薩達姆·侯賽因的稱謂出現了幾種不同的版本。加拿大電視台(CTV) 使用的是“侯賽因”,《環球郵報》使用的是“侯賽因先生”。這是典型的張冠李戴。倒是加拿大的加通社、《國家郵報》、《多倫多星報》和美國美聯社好像一般使用“薩達姆”;加拿大廣播公司在他們的節目中則傾向於使用“薩達姆· 侯賽因”。


而小布甚則是歪打正著,多半使用“薩達姆”,並且同時做出咬牙切齒狀。當然這不是因為布什真的明白侯賽因其實不是薩達姆,而是他認為這樣稱呼有貶低薩達姆的意思(相比之下,卻是薩達姆頗有西方人的紳士風度,在美國CBS主持的虛擬辯論中不慌不忙地稱呼小布什為“布什先生”,並邀請“布什先生”參加一對一的電視辯論;結果布什是始終沒有接招,派出個惡婦形象的助理員──賴斯女士,把觀眾念叨得昏昏欲睡)。


個把月前在一篇美聯社的新聞稿中,薩達姆的兒子烏代被叫成“烏代·侯賽因”(Oudai Husein)。很明顯撰稿人把“侯賽因”當作烏代的姓了。其實倒不如乾脆就稱其為“烏代”,或者“烏代·薩達姆”;如果實在要帶上“侯賽因”,也只能寫作“烏代·薩達姆·侯賽因”。


隨便撿起幾條中東地區的新聞看看,此類低級錯誤到處都是。那位沒有被列入55張撲克牌的伊拉克新聞人物──薩哈夫就是一個例子。看看他的名字──穆罕默德·哈桑·薩哈夫,我們就知道其實此人的名字是穆罕默德,而薩哈夫則是他的爺爺了。大家還記得前伊拉克南方戰區司令──馬吉德嗎?就是那位被“尊”稱為“化學阿里”的人。他的名字應該這樣寫──阿里·哈桑·馬吉德,叫他馬吉德是錯的。馬吉德是他的爺爺,也是薩達姆的爺爺,因此“化學阿里”與薩達姆是叔表兄弟。

小結
1.阿拉伯式名字沒有姓。
2.人名的命名 方式是“聯名制”,其名字通常由本名、父名、祖父名……最後加上部落或祖籍、地名,其間被無數個“本”字隔開。
3.“本·拉登”原本不是基地首領奧薩瑪的姓氏。
4.現在媒體對於阿拉伯式姓名的叫法多半是錯誤的。



來源 Source: 金諾人文 


後記:
在馬來西亞,這回教國家,比較開放,馬來族的女性多有書讀,還可以出外工作。

維基百科:隨着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一出世就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來族也採用了與阿拉伯人類似的父名制度。在馬來民間,用於連接本名和父親的名字的詞是「bin」(「本」,男子用)或「binti」(「本蒂」,女子用)。例如「Ahmad bin Fadzil」(「艾哈邁德·本·法濟勒」)的意思就是「艾哈邁德,法濟勒之子」,同樣,「Aina binti Md. Daud」(「艾伊納·本蒂·穆罕默德·達烏德」)的意思就是「艾伊納,穆罕默德·達烏德之女」。而「ibni」(「伊本」,王族男子用)則是屬於馬來王族專用。


後生的一輩中東佬阿拉伯人,索性將錯就錯,由他們這一輩,開始有姓氏,而因利乘便,父親的名,變成了姓氏,生下兒子也跟從,阿爺的名為姓氏。但不是所有都跟從,以後稱呼中東佬阿拉伯人朋友,更加復雜。


阿拉伯人重男輕女,法律文件未曾見過有女性的身份,阿拉伯女性由頭包到落腳,隨了親屬閒人都不能接觸,咁阿拉伯女性究竟有冇名嘅呢?




Tuesday, December 09, 2008

廬山



《題西林寺壁》蘇軾

橫 看 成 嶺 側 成 峰,

遠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識 廬 山 真 面 目,

只 緣 身 在 此 山 中。



初讀這首詩時還很年少,祇知道是講廬山的風景。

蘇軾 《題西林寺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成為千古哲理名句,點出為何未能看清楚人和事,只因自己的處於人和事之中。


再引申:由於各人所處的地位不同,顧在看問題的出發點亦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以偏概全。若果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就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蘇軾是借看廬山風景,來點化世人,中國的詩人,很多時正面講的有紋有路,背後要說的更充滿哲理。若果翻譯成英文,就變得片面,當是一首講風景的詩來欣賞,要譯得全部詩意,真是要考考翻譯的功夫。


好了,講返風景名勝,廬山 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附近長江沿岸,聳立的一座奇山。


自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寫進《史記》後,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如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等都曾登臨廬山,留下了 4000多首詩詞、400多處摩崖題刻和難以計數的書畫作品,使廬山享有「文國詩山」的雅號。


中共建國初期就有 廬山會議, 彭德懷 和 毛澤東 發生公開衝突,之後產生 反右傾運動,繼而林彪上臺,代替 彭德懷成為國防部長,毛澤東扶植江青等四人幫,埋下以文化大革命為名,打擊異己為實的伏筆。


廬山早在清末,已經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英國傳教士 李德立 Edward Little 從清政府得到為期 999年的租契,開始把廬山山頂氣候涼爽的牯牛嶺長沖(東谷),開發為外僑避暑地,並根據英文 Cooling(清涼)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為牯嶺。


李德立 組織了董事會和類似租界工部局的牯嶺公司房進行管理,編號出售土地,派設警察,進行完善的市政建設,沿河灘種植了上萬株樹木,並規定了建築密度。因此形成溪水潺潺,綠樹成蔭,一派田園城市風格的風景優美的居住環境。這塊避暑地在同一時期西方傳教士開發的中國幾大避暑地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經營也最成功。


開發廬山牯嶺,代表着西學東漸的新趨勢,到20世紀初,牯嶺曾經彙集二十餘國的數千名基督教傳教士,興建歐美風格的避暑別墅近千幢,以及各宗派的教堂多座。形成中國最有規模的一處避暑勝地和山地別墅群。


1930年民國年代,廬山又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蔣介石在此發表抗日講話,開始全面對日本侵華抗戰。



伸延閱覽:
究竟是(以偏概全?還是以片蓋全? 還是以偏蓋全? 還是以片概全?
部分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廬山

我的舊文:
月到中秋分外明 ~《水調歌頭》蘇軾
做人愛自由 ~《洗兒詩》 蘇軾
雪泥鴻爪 ~《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


Monday, December 08, 2008

民主的兩個例子

民主的兩個例子



泰國在軍事政變推翻他信政權後,重新舉行大選,結果仍然是由前首相他信的黨友,組成執政聯盟,推出愛吃的肥佬當總理,迎接他信返國,反對派那會咁容易罷休,但戲劇化的法庭,裁定肥總理收錢上電視臺,示範烹飪節目是違憲,需要去職下臺。咁就由他信妹夫瘦總理,走馬上任,但他信夫婦被判瞞稅,攪到要屈蛇出走。


跟著無耐,反對派先佔領總理府,並趁瘦總理出席在秘魯的APEC國際會議,攪出佔領曼谷兩個機場的大鑊嘢,亂咗成十日,數以萬計的國際旅客,受阻未能離開的鬧劇。法庭咁啱又判瘦總理,賄選有罪,又被推下臺。 但國會內親他信的仍是大多數,咁要選邊個至合反對派意思呢?


民主就是小數服從多數的妥協政治安排,但輸了選舉啲小數又唔服氣,又要攪抗爭,話人地用福利政策,攏諾貧窮的大多數選民,咁即是輸打贏要啫!好嘞,泰國就話是新的民主國家,選民唔識分辨啫,唔該睇埋下半部喇!


加拿大最近勘入政治危機,剛在過去的十月份,才舉行全國大選,加拿大保守黨雖然贏不到多數國會議席,成立多數派強勢政府,但仍然是最多議席的黨派,遂可以組成小數派政府,繼續執政,而黨魁就成為總理。


點知唔夠一個月多啲啲,在金融大海嘯中,被其他幾個小黨派,話沒能照顧國民訴求,沒有振興經濟的政策,出言要舉行不信任投票,把執政黨拉下臺。 再由幾個小數的政黨,合作組成聯合政府,包括主張魁北克省獨立的分離主義魁人黨。


加拿大的民主,連主張分裂國家的魁人政團,都可以選入國會當議員,真是體驗民主的高境界。 而兩個小數政黨竟然為了一嘗執政之慾望,與主張分裂國家的政黨立約結盟。


不過據聞這是完全符合加拿大的憲法,連代表英女皇的加拿大總督,都無能為力反對。 主張魁北克獨立的魁人政團,會不會利用結盟,逼使新成立的聯合政府,做出政治交易,做出容許優惠魁北克獨立的政策呢? 咁個兩個政黨,豈不是做了分裂國家的罪人?


話分兩頭,在魁北克省雖然有強烈的獨立思想,要把魁北克分裂為主權國家,獨立于加拿大,但好多統一派的政治家,卻都是來自魁北克省的法裔。 著名的加拿大總理已故的 杜魯多來自魁北克,之前當了長達十年的前總理 克雷蒂安也是來自魁省。他們雖然都是來自魁北克省,但都是統一派的大頭目,可見魁北克贊成和反對獨立都有聲音。


好嘞,民主成熟的加拿大,今次攪到政治危機,也是民主種下的菓實!


泰國加拿大 都是因民主勘入政治危機,各位對民主有乜感想呢?


寫于:12月4日凌晨


後記:因總督莊美佳的介入,把國會休會至明年一月二十六日。

伸延閱覽:
泰國反政府示威者撤離曼谷兩大機場
加拿大總理電視講話譴責企圖推翻政府


我的舊文:
民主~泰國式
民主的兩個例子




Sunday, December 07, 2008

外國人的『開飯喇』



明報專訊】法國權威飲食指南米芝蓮推出香港澳門指南,四季酒店的龍景軒成為本港唯一一間獲3星最高評級食肆。唐閣、香宮、夏宮兩星;灣仔福臨門、富臨、鏞記一星。


睇過動畫電影《五星級大鼠》,都知道外國的美食家評論,可以主宰一間食店的存活衰落,有食評家的讚賞,就算食完覺得唔好食,都唔敢出聲,因為是你不懂得欣賞啫 (相反亦然),啲闊佬排隊奉獻上銀両,我等小市民只有從電視臺的美食介紹節目,用對眼睛來試食,口就水跺跺涕!


【明報專訊】國際旅遊美食指南《米芝蓮》推出香港版指南,政府表示歡迎。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說,今日米芝蓮宣布選擇香港作為推出米芝蓮指南的地點,政府非常高興。

她說,在指南推出時,政府將會與旅發局及相關部門合力加大力度推廣「美食天堂」這個美譽,以吸引多些不同地方的遊客來港品嚐美食。



香港的食評家之前有唯靈,近期有蔡瀾,李純恩,梅姐(黃玉梅),滔滔(梁文韜),等等(不能盡錄)。 現今個個都是,連名模都加入,周紋琪,Amanda S 都在電視上主持美食節目。另外在每年書展中,名人出美食書,並舉行簽名會,坊間寫食經的書籍,恒河星數,連網上專寫美食的網誌亦不少。網上有一個專門講香港美食的『開飯喇』,相信各位會定時入去睇睇,有乜新料!


相信香港這個美食天堂,市場頗大,食客偏及全世界,顧吸引了《米芝蓮》在十二月發行,港澳地區美食指南。


【明報專訊】國際旅遊美食指南《米芝蓮》,去年11月首度踏足亞洲,於東京推出飲食指南後,港澳地區版本亦已鐵定於今年12月5日推出。

《米》指出,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處,澳門則是東方拉斯維加斯,是實至名歸的旅遊熱點。該出版社已派出14名食家到訪兩地,從1.5萬家食肆中挑選出1200間,並給予評分,食家中包括兩名中國人,其中一人是在本地聘請,其餘食家專程由歐洲來訪3至5周。

評分工作尚在進行中,故暫未知香港能否打破東京有8間食肆獲3星的最高評分紀錄,出版社總監說,預計於12月初會有公布,目前亦未訂出第一版會推出多少書。

劉吳惠蘭﹕港美食中心地位獲確認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歡迎《米芝蓮》推出香港美食指南,認為進一步確認本港的環球美食中心地位,相信指南推出後,旅發局等相關部門會作宣傳。她又說,米芝蓮選取的餐廳和評分均是獨立決定,但她希望指南介紹的不限於西餐廳,亦會介紹中式或地道美食。



究竟要賣幾多錢一本呢? Michelin Guide Tokyo Amazon 售價:US$12.95 唔算貴噃!香港的 《米芝蓮 2009》 HMV 賣HK$168.00(US$21.54/£13.76)。


好嘞!卒之出咗嚟嘞,只得一間香港食館得到三星,香港人唔好再自滿,成日話香港是『美食之都』,做咩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本港食評人的反擊:
周中﹕外國人評中菜不公平 (明報)
米芝蓮指南被評欠港味 (星島日報)



伸延閱覽:
《米芝蓮指南》確認港作為國際級美食中心地位 (星島即時新聞)
米芝蓮本港星級星級食肆名單 (明報即時新聞)
米芝蓮:港不愧飲食天堂 (明報)
『正斗雲吞麵店』廿元有交易 (明報)
『龍景軒』全球唯一中菜獲3星 (明報)
評審嚴謹 「秘密考官」12次光顧龍景軒 (明報)
《米芝蓮指南》食肆全名單(1) (星島日報)
《米芝蓮指南》食肆全名單(2) (星島日報
欲搞中國米芝蓮 「缺水」成問題 (明報)



Thursday, December 04, 2008

用一籃子商品為港幣下錨

用一籃子商品為港幣下錨



保爾森週四到北京開中美經濟戰略對話會議,連日人民幣對美元急跌,個中玄機,耐人尋味!


前些時轉載了 Richard Duncan 在 Financial Times 的文章 Bring back the link between gold and the dollar 由明報的中譯本:讓黃金與美元重新掛鈎,possible?possibility?


昔日的 金本位 或 银本位 制度,貨幣的本身(金或银)就是個锚。記起朱镕基當總理的十年,為中國的人民幣下了一個錨,穩定的人民幣幣值,為中國震驚全世界的經濟成長,貢獻不少。可惜朱镕基榮休之後,繼任總理掌管的國務院,兼主導人民銀行的政策,沒有朱镕基的頑固。


中國的人民幣,過去幾年被美國財長 保爾森,多番催促下升值,結果升了不少,而當年朱镕基訂定下來的錨,已經不復存在。


港幣本來就不是金本位,還在中英回歸談判時,為了穩定匯率,跟美元掛了鈎 pegged 咗,即是以美元做錨。就是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令到香港進口中國的商品價格暴漲,香港倚賴中國廉價商品的年代再不復見,無論: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千絲萬縷都依靠中國,是不爭的事實,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令到香港爆發通貨劇漲,小市民百上加斤。


金融大海嘯,有人提議 Bring back the link between gold and the dollar,要美國恢復金本位 Gold Standard,似符是不再可能之事,遂挖返大教授 張五常的提議:《用一籃子物品為錨》,即是用一籃子物品作本位。


大教授話:
從來沒有建議過用一籃子外幣,但覺得在壓力下,會比單鉤美元為優。以一籃子物品為錨是最理想的。二十多年前與佛利民談過一籃子物品,他認為原則上可行,但費用過高,意思是說以物品為錨等於以物品為貨幣的本位,政府需要提供這些物品。大約十年前,體會到朱镕基推出的貨幣制度,才認為佛老是錯了。我是個毫無成見的學者,思想轉得快,但在貨幣這話題上我要用上十多年才知道今是而昨非。

凱恩斯說貨幣只宜作為交易的單位,對,但他建議的布列頓森林協議是劣著。蒙代爾的貨幣觀勝於佛老,但他老是想著以黃金做什麼的,也有問題。佛老支持的沒有錨或以目標為錨的制度,搞了數十年,經驗說不及格。今天歐元近於放棄貨幣政策,走近于朱老的路,較佳。

我從朱老的制度變化出來的以一籃子物品為錨,很簡單。例如,以一千元人民幣可以購買一籃子內的五十種物品,以期貨價及批發價算,每種的量多少,清楚組合,這一千元可以買到的一籃子於是定下一個指數,稱一百,央行穩守這指數,讓任何人可以這千元在市場購買到該籃子,人民幣兌所有外幣的匯兌就決定了。籃子指數不變,但匯率自由浮動。

政府不需要有物品存貨,只要外人知道該指數大概是對,不會真的嘗試購買該籃子,就是嘗試也不會覺得被騙。該指數可以改,微加是微通脹,微減是微通縮。守錨有時用外匯收購人民幣,有時多放人民幣出去。重點是要放棄貨幣政策,即是不要為什麼失業等問題而調整人民幣量,也即是說人民幣量只能為守錨而調整。

解釋了幾次,這裡再說。讀者不要想得那麼深,因為其實是很淺的。如果二百元可以買到一大籃子水果,很多不同類的,不同水果的比例保持不變,政府可以這籃子為貨幣之錨,擔保二百元可在批發或期貨市場購得該籃子。籃子的二百元之價不變,但籃子內的不同水果的相對價格可變,可以大變,但政府還是擔保二百元可以買到該籃子種類比例不變的水果。

定二百元買到該籃子的指數為一百,堅守,通脹或通縮就只能在籃子外之物出現。如果籃子內的物品選得有足夠衣、食、住、行的代表性,通脹或通縮就不會出現了。調整指數,例如改為一零一或九十九,就是改變通脹或通縮。維護指數的方法,是增加或減少貨幣量,或用外匯儲備幫忙。

政府不需要提供籃子內的物品。佛利民當年以為需要,所以認為這樣的貨幣制度成本太高,但朱镕基證明政府是不需要提供物品的,只要擔保持有貨幣的人可以在市場購得該籃子。這是一種不需要政府提供實物的實物本位製。

昔日的黃金本位製,用實物,或紙幣的發行政府答應有求必應地提供指明的黃金量。這種本位製的困難,其實不是因為政府的黃金儲備不足,而是籃子內只有一種物品:黃金。這樣,如果市場黃金不足,金價大升,通縮會出現。相反,發現大金礦,會有通脹。貨幣單鉤一種物品就有這樣的麻煩。該物品價格的急升或暴跌會促成經濟大波動。

以紙幣擔保本位的金或銀,在中國據說起于元代。到了國民黨,這種紙幣擔保金或銀很普遍,是大笑話,因為全是騙人的。痛定思痛,北京懂得不這樣做。貨幣單鉤一樣物品不妥,幾樣可能不夠,三十種以上可行,但要選有一般代表性,也要選有期市或批發市場完善可靠的。要記著,政府腐化,什麼貨幣制度也不管用。

也要記著,貨幣的基本用途是協助貿易,不應該用作調控經濟。在沒有實物為錨的貨幣制度下,稱 fiat money,以失業率、增長率、通脹率等「目標」為錨,調控經濟的貨幣政策不能不用!如果國家有嚴重的社會福利或最低工資等,失業出現,貨幣政策有用處。這是美國貨幣制度今天的困境,加上以貨幣政策支持戰爭,就是上帝也幫忙不了。

昔日蒙代爾與佛利民對歐元一體化是否可行有分歧,因為佛老認為歐洲的不同國家有很大的失業率差距,政治上歐元守不住。想不到,今天,歐元的主事人鐵石心腸,完全不管某些國家的奇高失業率,你要死就讓你死到夠。這樣堅持下去,德國、法國等高失業國家,其工會勢力會節節敗退。這樣看,歐洲的經濟前景是優於美國的。

如果世界各國都以同一籃子物品為貨幣之錨,匯率會固定不變,因為基本上是同一貨幣。比較優勢定律如魚得水也。這應該是最好的地球貨幣製,但所有國家都要放棄貨幣政策。見失業忙顧左右,讓經濟壓力瓦解工會及最低工資,而戰爭及福利則要靠抽稅了。



香港港幣可否和美元脫鉤,改為以『一籃子商品/物品』為錨,與『一籃子商品/物品』掛鉤,用『一籃子商品/物品』為本位,不再被美元牽著鼻子走呢?


近來由中國入口的商品,個別批發價格已經有回落,但坊間的小販、小分銷商、加就加咗先,並沒有把價格下調,小市民唔祇被大商家宰割,連小販、小分銷商、都閹埋一份。


寫于:08-12-03 零時



後記:二零壹壹年八月二日~歐智華指若聯匯應與一籃子貨幣掛勾
【明報專訊】港元受制於聯繫匯率,既不能加息,亦要跟隨美元貶值。昨天匯控(0005)行政總裁歐智華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港元是否應該脫時說,若當局有意改革聯匯制度,可考慮將港元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實行有管理的匯率浮動。金管局昨天傍晚即反駁,表明無計劃改變制度,並指若港元與一籃子貨幣掛鈎,透明度會降低。

【東方日報專訊】美元下跌拖累港元匯價,聯繫匯率制度再惹爭議,發鈔行匯豐銀行母公司匯豐控股(00005)的行政總裁歐智華指,雖然香港無即時需要改變聯匯制度,但倘要改動,則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屬於更佳的模式。金管局隨即重申無計劃改變聯匯之餘,更指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下,制度更複雜和透明度較低,會失去獨立的貨幣政策。

外幣高企 難作投資
歐智華指,短期內美元仍走下坡,惟目前難以抉擇合適的貨幣作投資,目前歐洲、日本經濟仍然疲弱,惟歐元、日圓、瑞士法郎等貨幣走強,個別亞洲貨幣亦創四十、五十年來新高,而作為美元套息交易的代替品並具備商品元素的加元、澳元更加強勢。

本港聯繫匯率由一九八三年推出至今,經歷多次優化措施,歐智華昨日回應傳媒提問時指,聯匯制度行之有效,令本港經濟環境穩定,雖然並無即時脫鈎的需要,惟他個人認為可以作出檢討,有關檢討應由中港兩地政府和監管機構進行。若真的要作出改動,可以考慮參考一籃子貨幣,而非單一貨幣,另由於人民幣仍未自由兌換,故不應將港元與人民幣掛鈎。

金管局回應本報查詢時指,香港特區政府致力維持行之有效的聯繫匯率制度,並且沒有計劃或打算改變制度。對於香港的細小和外向型經濟,以及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維持匯率對美元的穩定仍然適合香港。

金管速回應聯匯不變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制度並不像與美元掛鈎的貨幣發行局制度般簡單和具透明度。此外,在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固定匯率制度下,並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息率理論上是按籃子貨幣的加權平均而定。

財金界促再優化聯匯
環球經濟變數愈來愈多,建銀國際研究部聯席董事林樵基表示,同意金管局應研究更多優化聯匯的方法,除了可紓緩美元匯價下滑引致的通脹問題外,亦可在金融危機等問題發生時,有更多應對的工具,但他相信,港府短期內不會改變現行聯匯制度。

美國經濟緩慢復甦,林樵基指出,環球貿易以美元為主,即使港元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美元仍會佔最大的比重,同樣左右港元匯率大方向。

他指出,如果改變聯匯制度,應該以應對整體金融環境改變為由,而非周期性的經濟原因。

工銀亞洲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表示,相信金管局一直有檢討和研究聯匯制度,相信如改變,與人民幣掛鈎的方法,屬於可配合中港兩地經濟情況和被市場廣泛接受,但先決條件是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渣打香港經濟師徐天佑指出,聯匯制度限制匯率風險,令到交易成本亦隨之減低,料未來十年,聯匯不會有太大改變,若擴大至一籃子貨幣掛鈎,將增加港元被衝擊的機會。






伸延閱覽:
保爾森周四北京會王岐山 中美為人民幣匯率角力 明報
保爾森赴京前說:人民幣需繼續升值 明報
人民幣連日下跌 明報
朱镕基的貨幣制度 張五常
貨幣不可以沒有錨 張五常
一籃子物品的選擇 張五常
怎樣處理人民幣才對? 張五常
以一籃子物品為錨的貨幣制度 五常問答室
再解釋以一籃子物品為錨的貨幣制度 五常問答室
讓黃金與美元重新掛鈎 明報譯文
Bring back the link between gold and the dollar~Richard Duncan (FT.com)
歐智華倡港元鈎一籃子貨幣 雅虎新聞網
聯匯應與一籃子貨幣掛勾 雅虎新聞網



Wednesday, December 03, 2008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剛剛在 CNN觀看了直播,奧巴馬宣布他的外交和國防班子。


《CNN》:"Hillary's appointment is a sign to friend and foe of the seriousness of my commitment to renew American diplomacy and restore our alliances," Obama said at a news conference in Chicago, Illinois.

"I have no doubt that Hillary Clinton is the right person to lead our State Department and to work with me in tackling this ambitious foreign policy agenda."

Obama also confirmed that he is keeping Defense Secretary Robert Gates in his current post.

Rounding out his Monday announcements, Obama named retired Marine Gen. Jim Jones as hi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Eric Holder as attorney general, Arizona Gov. Janet Napolitano as homeland security secretary and Susan Rice a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紐約州的參議員 克林頓夫人,被禮聘為新一屆政府的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 即是美國的外交部長。


早在八月廿四日的網誌:希拉莉 敗選者的氣度 講過:


二零零八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民主黨的黨大會即將於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賈在 科羅拉多州 丹佛市舉行,確認 奧巴馬 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相信 奧巴馬 會在黨大會之前,宣布他的競選拍檔,即是副總統的候選人,組成競選名單參選。

會不會是老對手
希拉莉 女士呢?相信機會不大,因為 奧巴馬 已經言明,不欲有一個好像 布殊 的 切尼一樣的副總統,而在民主黨的黨大會中相信 奧巴馬 有可能承諾在勝出之後,委予 希拉莉 一官半職,旨在爭取團結擁護 希拉莉 的選民票源。

在年初到年中幾個月與
奧巴馬 在民主黨內初選,闘得難分難解,最後勉強在黨內大老齊齊施壓之下,而宣布失敗的 希拉莉

相信怎麼樣都好,希拉莉女士會和她的丈夫,卸任總統克林頓先生,為了民主黨的利益,都會出來為 奧巴馬 站臺,發表演說,支持 奧巴馬 的競選!


最後 奧巴馬 邀請 德拉華州資深參議員 拜登 為參選伙伴,從外電報導,拜登 從政經驗豐富,目前是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也曾擔任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

拜登 被認為是美國外交和防務政策專家,是奧巴馬 副手的大熱門,因為 奧巴馬 經常被競選對手攻擊缺乏外交經驗,拜登 是回擊對手的一張「好牌」。至於是否真的是一張好牌,昔目以待!



拜登 拿手的外交和防務,現在有 希拉莉 Secretary of State,和獲邀請留任的 Defense Secretary Robert Gates 分別主理。 拜登 會否安份的只做他的副總統,還是想利用幕後影響力,指指點點呢?


美國總統職權範圍大,一個人的精力時間有限,沒有可能樣樣事,巨細無遺咁去處理,作為一個總統,是依靠一班信得過的部長們各施其職,而他個人就是統籌,和 fine tune 一吓,在那裡加啲潤滑劑,減少各部門之間的磨擦,令到整部機器依照他的大方向運作。


管理學還有兩個理論,一個是 Smart Boss + 一班平庸的手下,個個默默耕耘,切實執行 Boss下達的命令,咁樣個 Boss要身苦啲,要跟得緊啲,但一班容易駕馭的手下,可以比較安心啲。


另一個理論是,Smart Boss 統領一班 Smart 的手下,Boss 要做好平衡,利用每一個手下的長處,為自己服務,駕馭的能力要高,更要小心會被 Smart 過你的手下取代。


有人話前者祇宜守業者,後者就適合開拓業務者,我唔知到,因為我自己都只是一夥小鏍絲。


究竟祇做了兩年華府參議員的 奧巴馬,在未來四年點去協調一班資歷比他深的閣員,會攪出咩樣呢?昔目以待!



寫于:十二月二日凌晨

伸延閱覽:
林肯啟示錄~Team of Rivals 政敵團隊(明報論壇11月4日~蔡子強)

我的舊文:
希拉莉 敗選者的氣度
歷史新的一頁 A new page on American History



Tuesday, December 02, 2008

Towards the end of 2008

Towards the end of 2008



網友 每月登出 『愛的雋語』,不經不覺,今年又到十二月了,網友沒有忘記,每月都刊登一句,等了十一個月,齊集十二句,先講句多謝,各位齊來欣賞!


一月 "Life is the flower for which love is the honey." -- Victor Hugo


二月 "Life without love is like a tree without blossom and fruit." -- Khelil Gibra


三月 "Maybe love is like luck. You have to go all the way to find it." -- Robert Mitchum


四月 "We learn only from those we love." -- Johann Von Eckermann


五月 "The wounds of love can only be healed by the one who made them." -- Keipo Publilius Syrus


六月 "Speak low, if you speak love." -- William Shakespeare


七月 "Some love one, some love two. I love one, and that is you." -- Anonymous


八月 "Love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duty." -- Albert Einstein


九月 "Love is shown in your deeds, not in your words." -- Fr. Jerome Cummings


十月 "I love you more than I have ever found a way to say to you." -- Ben Folds


十一月 "There is always some madness in love. But there is always some reasons in madness." -- Nietzsche


十二月 "Love isn't finding a perfect person. It's seeing an imperfect person perfectly." -- Anonymous




並借此送給幾位,將會在近期結婚的網友們,
祝你和你的另外一半,白頭階老!


各位可以投票,選出你認為最佳的,可在回應欄投票和發表意見!



Monday, December 01, 2008

轉載文章



下面是
明報在十一月廿九日登出,翻譯 英國《金融時報》11月24日評論文章
作者:Richard Duncan 是金融分析師,也是《The Dollar Crisis: Causes, Consequences, Cures》一書作者。



讓黃金與美元重新掛鈎
明報專訊2008年9月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兩房」與AIG的國有化、美國投資銀行的殞落、布殊政府的7000億元救市方案,都反映一個事實——實驗了37年的法定貨幣和浮動匯率體系,已經災難性地失敗。

1971年尼克遜宣布關閉「黃金之窗」,即中止美元對黃金的平價兌換關係,一手摧毁了「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其後,各式各樣以劣質貨幣(美元)為本的荒唐信貸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當中最致命的瘋狂例子,是不受監管的衍生市場的增長,這個市場竟然膨脹到有600萬億美元的價值,相當於地球上每個人佔約10萬美元。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美元本位制」下,經濟增長是由信貸增長推動的。在美國,總信貸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從1969年的150%,飈升到2007年的350%。信貸為美國人提供了消費所需的錢,也引來了大量進口貨,對美國貿易平衡造成破壞性的衝擊。到2006年,美國的經常赤字達到幾乎8000億美元。

「美元本位制」令美國政府能透過印發更多美鈔來付帳,全世界充斥這種濫發的貨幣,導致經濟不穩蔓延全球。油國把手上累積的「石油美元」再度投資,導致了1970年代的拉美經濟泡沫、然後是1980年代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

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的增加,令日本地產價格在1980年代後期火速攀升,結果1990年泡沫爆破後,日本經濟沉淪了足足10年。接下來的,是亞洲多國經濟的奇蹟崛起和泡沫爆破。每一趟有經濟體系出現激變,都是來自美元的過度湧入。

布雷頓森林的崩潰,也令世界主要貨幣與黃金價格脫鈎,各國央行從此都可隨意開動印鈔機。從2001年到今天,美國以外的各國央行,就印發了相當於約6萬億美元的鈔票,這從全球外匯儲備在同期大增7倍可見一斑。

這些國家利用新發行的錢,一方面購入美元,另一方面又抑壓本國貨幣,使之兌美元不會升值,藉以維持貿易上的優勢。後來,當這些錢用來再投資於美元資產,就輪到美國形式泡沫。

世界各國央行購入美國國債,推高了美債的價格。但美國國債的數量,還不足以吸納各國的貿易盈餘收益,所以各國央行又轉而投資於「兩房」的債務產品,令「兩房」有財力保薦了全美超過一半的按揭資產,最後才出事。

不合理的超低利息再加上「兩房」的支持,令美國房地產急升,成為幾年前科網泡沫爆破之後的又一泡沫。然而,美國樓市泡沫膨脹得太大了,它的爆破令全國金融系統捲入危機,也令英美模式的金融資本主義信譽破產。

我們必須從這場危機汲取的教訓是,「金本位制」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一個法定貨幣體制所造就的「自由市場」,是無法與之比擬的。當日尼克遜將美元與黃金脫鈎,就改變了英美經濟模式的本質,最終也摧毁了這個模式。

世界不能在一夜間回復金本位制,除非它經過殘酷的信貸緊縮和全球衰退。不過,我們也不能假裝什麼都沒改變,假裝全球經濟能繼續在美元本位制之下運作。我們是時候召開一個全球領袖的會議,商討如何過渡至一個新的國際金融體制。早前的20國集團峰會,遠未能做到這個目的。



前些時在網友的文章留言 ,問是否讓美元回復金本位,是挽救今次金融大海嘯的可行方法呢?


未夠半個月,有位 Richard Duncan 提出建議,我沒有 Richard Duncan 咁有文采,講唔出大道理,今次轉載文章,好讓各位參考參考!


伸延閱覽:
Bring back the link between gold and the dollar~Richard Duncan (FT.com)
Gold Standard 金本位 (維基百科)
Fiat Money/ Currency 法定紙幣/貨幣(維基百科)



Sunday, November 30, 2008

機會驟增



美國政府上次唔救『雷曼』,全球金融大海嘯,攪出一波一波的海嘯波浪,一浪高過一浪,美國政府注資花旗 200億美元,並為花旗提供 3,000億美元擔保


揸兜首先發爛,每91股供30股,供股價為每股 390便士或 45.11港元,較前天市價折讓近 49%,較除權價則折讓 42%,集資 207億元。渣打最大股東、新加坡政府旗下投資旗盤淡馬錫,接受按比例供股之餘也會作出包銷。


跟著 獅子改口風不排除集資,雖然有分析員話,集資機會不大。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認為,除非要進行大型收購,否則難以相信獅子要集資。


報章話:有歐資投行分析員認為,匯控需要集資機會不大,因為其資產龐大,「例如早前出售法國附屬銀行,就能帶來21億元現金」,他同樣相信除非匯控作收購,否則無集資需要,「即使早前在印尼收購銀行亦無此需要」。近日盛傳匯控有意吞併花旗亞洲及南美洲業務。

匯控的美國業務雖然因為次按問題而遭遇重創,但資本實力仍然雄厚,集團的一級資本充足比率達8.9%,遠比一般要求的4%為高,上月中更拒絕接受英政府注資,自行向旗下英國匯豐注資7.5億英鎊以滿足後者的資本要求。



隨著美國政府出手救花旗,華爾街紐約股市趁機回穩,香港 周四恒指收報 13552升 182點,匯控(0005)報 81.65元,升0.65元,由不夠七十五呅續步回升。


若果股價回升集資可以收多啲,利用金融大海嘯做直口集資阻力較少,集資來買筍嘢非議也少些,時機不可失,獅子進行供股集資機會驟增。


寫于:08-11-27 6:00 PM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美國感恩節


我們叫的『火雞節』,因為每年都會有同事請吃『火雞』!


其實北美人士在聖誕節也興吃火雞,但聖誕節在香港也是長假期,正日個日公司內沒有人慶祝。 但美國的『Thanksgiving 感恩節』是逢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在香港不會是假期,公司的美國老闆跟美國同事,例必攪攪氣氛。


雖然有部份的美籍同事,索性飛返祖家,放大假 home leaves,甚至有到聖誕新年之後才返嚟,亦不減大部份留港過節的同事雅慶,除了互道:“Happy Thanksgiving!”外,吃火雞是少不了的,而且澤及我們都有火雞吃。


然而加拿大的『Thanksgiving 感恩節』 是逢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不竟是美資公司,Native Canadian 加籍同事不多,但港人加藉人士就不少,都是從加拿大回流的港人,我們照例講句:“Happy Thanksgiving!” 可惜沒有火雞囉。


北美的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大海嘯,好多啲美籍同事表面還是不改,嘻嘻哈哈,挖苦布殊政府,諷刺財長保爾森,踩踩伯南克,暗裡怏怏不樂,充滿悲情。 今年『火雞節』仲有冇火雞吃呢? 其實應該要得快樂是且快樂?還是惶惶不可終日呢?


伸延閱覽:
感恩節美國人選擇留在家中 (明報專訊)


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放假時睇的幾套電影 (下)

放假時睇的幾套電影 (下)



前個輪放大假,每星期二有特價戲票,連鐵金剛的新片,在首映日有特價十一月六日周四晨早場,咁又唔使返工,咪有殺錯冇放過囉。


睇咗 Meg RyanDennis Quaid 兩位已經離婚嘅 兩公婆各自的電影,都算巧合!


最後一出戲,我看了:新鐵金剛 Daniel Craig 主演的系列第二部電影,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 (Quantum of Solace)


睇完返嚟再上網,想看看北美雅虎的觀眾影評,對部片的評價,因為一向對本地觀眾影評,沒有信心嘛。 點知原來香港首映是十一月六日,比北美足足早了一星期,北美要在十一月十四日才上畫。


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 (Quantum of Solace)


睇完返嚟有個特別感覺,不是不好看,但想看看北美雅虎的觀眾影評,咁先知道北美要遲一星期至上映,唯有等等,先至寫我的評論。


好嘞!電影在北美上了有一星期多,北美雅虎的觀眾影評出得有返咁上下了,讀過幾段被 categorized most helpful 的評論,竟然略有相同之處。


其實由上一部新鐵金剛 Daniel Craig 主演的系列 Casino Royale,Bond 的風格已經開始轉變,有曰:Bond 被描寫為較有血有肉的人物,有感情,會流血,多採取力敵,少了智取。


到今次的 Quantum of Solace,這一趨向更為明顯。 故事是繼續先前的延續,Bond 要找出要脅摯愛 Vesper Lynd,最後要出賣他的幕後黑手,Vesper 雖然死了,但 Bond 要查個水落石出,並為 Vesper 報仇。


在本片 Bond 的動作場面增加了不少,次次都是拳拳到肉,打到飛起的,似 Bourne Movies 多啲。Bond 千里追蹤,誓要把真相查出來,天涯海角冇處不到,由地上打到海上,由海打到返地上,再由地打到上天,最後跌落在沙漠中。由加勒比海海地,去到中歐奧地利,下南歐意大利,再返到南美洲。


沒有了一貫的出奇制勝,高科技武器,超科技的玩具襯托,祇靠心中仇恨之火燃燒著,一路蠻幹,少了理智,連上師 M的意見,命令都唔聽,攪到美國 CIA 和自己人 MI6的特工,都成為敵人。


至於不能少的 Bond女郎,由 Olga Kurylenko 飾演的 Camille,也是滿身仇恨,為了要報殺死全家之仇,不惜靠自己色相,來換取接近仇人身邊的機會,希望報仇雪恨。 但卻被也是為了報仇的 Bond,誤打誤撞,破壞了。


所以整部電影,是遁報仇而發展,不知是否報仇的故事在西方比較少,北美雅虎的觀眾影評多是說故事有新意,故事好好的評語。 但我們香港人,多看慣黑白粵語武俠殘片的故事,曹達華,于素秋,張英才,雪妮,陳寶珠,蕭芳芳,個個都要搵 石堅報殺父之仇,報殺師傅之仇,仇恨掩蓋了一切。


本片也是在沙漠中,男女主角 Bond 和 Bond 女郎,各自殺死了仇人,一雪心頭之恨而終結。M邀請 Bond 再次加入為她工作,Bond 話我都冇辭到工!


北美雅虎的觀眾影評有個觀點,和我不謀而合的是,兩部新鐵金剛 Daniel Craig 主演的系列電影,應該是注明是『鐵金剛前傳』,故事是講年青的鐵金剛 the young Bond,他還沒有變成老油條,老屎拂,性格上有菱角,心中還有一團火,有仇必報,以血還血,以眼還眼,以力敵多過智取,像個人多啲。


舊時的 Bond,是成熟的 Bond,已經身經百戰,沒有感情的投入,為的是完成任務,有空玩弄 Bond女郎,甚至用她們來做擋子彈的盾牌,為他而死的 Bond女郎,他拍拍屁股就走人,因為女死女還在,不會多看一眼。性格滑過泥鰍,不會和上師爭吵,是為工作而工作的特工。


畀咗$35睇出咁大製作嘅電影,當然值回票價,
但我個人覺得 女人大作戰 (The Women) 好睇啲!


伸延閱覽:
放假時睇的幾套電影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