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沉默
DSE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公開考試,中文 “寫作能力” 作文題: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沈默是必要的。
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必要的沉默』為題,敘寫這篇文章 。。。。。
一出來時很多報章寫稿佬寫稿婆都紛紛以此為題,網誌上也有很多人以此為題寫網誌 。。。。。當時 嗜悲 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嗜悲 認為沈默是必要的,因為只是一過了不很久(其實很短時間),坊間已經有了新話題,於是就 died down 了。
嗜悲 沉默到到如今才發表己見,各位每次看警匪片犯罪片,不論中外都有聽過,而實際過程 嗜悲 未曾經歷過。但看電影電視劇都曾經聽過:
You may remain silent and anything you say or do may be used against you in a Court of Law!
廣東話譯作:
唔係是必要你講嘅,除非你自己想講,但係你所講嘅嘢,有可能用嚟做呈堂證供。
這就是有著名的:“Miranda Warning”
【維基百科】The Miranda warning, also referred to as Miranda rights, is a warning given by pol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criminal suspects in police custody (or in a custodial interrogation) before they are interrogated to preserve the admissibility of their statements against them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The concept of "Miranda rights" was enshrined in U.S. law following the 1966 Miranda v. Arizona Supreme Court decision, which found that the Fifth and Sixth Amendment rights of Ernesto Arturo Miranda had been violated during his arrest and trial for armed robbery, kidnapping, and rape of a mentally handicapped young woman. (Miranda was subsequently retried and convicted.)
The Supreme Court did not specify the exact wording to use when informing a suspect of his/her rights. However, the Court did create a set of guidelines that must be followed. The ruling states:
The person in custody must, prior to interrogation, be clearly informed that he/she has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 and that anything the person says will be used against that person in court; the person must be clearly informed that he/she has the right to consult with an attorney and to have that attorney present during questioning, and that, if he/she is indigent, an attorney will be provided at no cost to represent him/her.
As a result, American English developed the verb Mirandize, meaning "read the Miranda warning to" a suspect (when the suspect is arrested).
這是有關刑事的案件,任何說話可能成為呈堂證供,當然要謹慎處理,在未有律師陪同下,”必要的沉默“ 是需要的。
嗜悲 還也記得曾經有聽過:
"I do not agree with what you have to say, but 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但是出自何人呢?
【維基百科】Evelyn Beatrice Hall (1868 – 1956), who wrote under the pseudonym S.G. Tallentyre, was an English writer best known for her biography of Voltaire entitled The Friends of Voltaire, which she completed in 1906.
In her biography on Voltaire, Hall wrote the phrase: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which is often misattributed to Voltaire himself) as an illustration of Voltaire's beliefs. Hall's quotation is often cited to describe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speech.
Freedom of Speech 要有聽眾,否則任人講都是的自己聽,那又有何作用呢?最常見所謂 ”言論自由“ 當然是在報章上發表,希望有讀者讀過讀到。
其他就首要是在 ”議會“ 內,極需要有 Freedom of Speech,讓代表選民的議員們,可以批評和監察政府的施政。
香港的立法會辯論 “財政預算” ,經過七十多小時還未獲得通過,因為大部份時間是 ”鳴鐘“,召喚離開會議廳的議員,在十五分鐘內返回會議廳,避免發生流會。
基本法第七十二條(一)給予 “立法會“ 主席權力,在是適當環境下終止辯論。上面的片段沒有包括一度十分有趣的 問與答,可惜一天之後就完全被 ”河蟹“ 掉了。
一問一答大致是這樣的:
陳志全 議員問:只給予 8小時發言,但同時未有法定人數的議員在會議廳內,每次點人數的 15分鐘,也需要計入 8小時之內?
曾鈺成 主席搭:咁!你不要時常要求點人數吧!
Maintaining 合法人數在 ”立法會“ 開會,因為不夠人數就有流會出現,其實已經出現過不少次,每次 曾鈺成 都力竭聲嘶,沉痛陳詞說得慷概激昂,對於發生流會心痛惡絕。但今次對於不夠人數,而會發生流會,曾主席就改口:”咁!你不要時常要求點人數吧!“ 把責任推了給人家。
曾鈺成 又在一天之後,梁振英 來到立法會大問答會。梁振英 一開始就以家長式口吻教訓人家,引致議員們抗議。其實以前每次例牌,曾鈺成 都會趕 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和 陳志全 出會議廳。
最後,曾鈺成 腰斬了 ”梁振英到立法會答問大會“,不竟曾主席都只是個人,以個人水平而論他有沒有和能不能做到:
"I do not agree with what you have to say, but 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根本這只是一個理想!
香港到了如今的環境,嗜悲 認為 ”必要的沉默“ 是需要的。
伸延閱覽:
DSE作文題鼓勵沉默: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沈默是必要的。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必要的沉默』為題,敘寫這篇文章 。。。。。 雅虎新聞網
"You may remain silent and anything you say or do may be used against you in a Court of Law!" 谷歌搜尋
Miranda warning 維基百科
"I do not agree with what you have to say, but 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谷歌搜尋
Evelyn Beatrice Hall pseudonym S.G. Tallentyre:Freedom of Speech 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First they came 。。。。
怎去分辯 真 Real Genuine 偽 Fake Counterfeit 眼見都未為真。 合法 依法 Legitimate 是否必然包含:公平 公正 和 公義 呢? The wise speaks when he has something to say. The fool speaks when he has to say something 。 。 。 。 。 。。。。。。 一個沒有內涵的小男人﹐顧名 "the inner space".
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Friday, May 23, 2014
Thursday, May 22, 2014
是無能還是無知
是無能還是無知
HKTV 的牌照問題,發展到在立法會中 王維基 親自登場,與 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 對質,卻被 王維基 批評又搬龍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在旁邊想幫口,入屋從嚴不入屋從寬 之:「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說法!!!
至於”入屋“ 的定義就已經蕪糊了,坐在家中收看 “定點” 也可以收看 “流動”,即是 “定點” 的廣播應急入侵了 “流動" 電視的服務範圍,但香港的法例還是停留在以往的階段未有修改,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 就提出:《邀約論》。
即是免費電視台,沒有邀約客戶流動接收,即沒有與觀眾協議或合約安排。王維基 反駁,既然如此牌照有何需要呢?
【頭條日報】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香港電視網絡計劃提供流動電視服務,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表示,事件牽涉《電訊條例》和《廣播條例》,兩條條例已沿用多年,並無「搬龍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強調,當局在規管上「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
何沛謙在昨天的資訊及科技委員會上強調,不是偏袒現有免費電視台,兩家免費電視台沒有邀約客戶流動接收,即沒有與觀眾協議或合約安排去接收,故沒有觸犯電訊條例的條款。他重申,港視選用DTMB制式傳送,能有超過五千住戶接收,不符牌照要求,需申領牌照,否則會觸犯廣播條例,而沿用CCMB不會觸犯廣播條例。
王維基 反駁指,免費電視台不需要直接與觀眾協議,觀眾也可接收其訊號;如果通訊局的講法成立,港視毋須領取任何牌照,因為港視因為沒有與觀眾簽約。
多名建制派議員質疑王維基。民建聯的漁農界別議員何俊賢,指王維基運用「語言藝術」,在「入屋」的問題上反口覆舌。民建聯鍾樹根亦認為,王維基擬提供流動電視服務,與目前兩家免費電視台沒有分別。結果,議員提出的兩個譴責當局的動議,都被否決。
蘇錦樑表示,政府沒有限制流動電視發展,他指,「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他表示,會考慮持牌機構是否適當人選、電視節目質素等,營辦商可自由選擇制式,但必須符合牌照及法例要求。
如今無線網絡發達,再不是幾十年前,簡簡單單 “有線” 和 “無線” 分別,如今有的是 ”流動“ 與 “定點” 接收廣播,不過無線電視 TVB 的頻度,有線電視 Cable TV,都已經可以從登錄 Apps,利用智能手機 和 平板電腦 接收得到,有本來 “定點” 變成 “流動” 了。
“流動” 電視因為大廈天線,沒有按法例裝置過濾器,而令個別單位接收的話,由原本容許 5,000個處所,可從大廈天線接收港視訊號,收緊為只要一個處所收到都犯法,還有罪不在接收者而是發布者。香港的法例還是停留在以往的階段未有修改,而 蘇局長也強調沒有修改有關條例需要。
如今 WIFI 可以接收到甚麽,仍然只懂得「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這個尺度是否仍然適合呢?青少年可以接收到甚麽,蘇局長 究竟知不知道,還是蘇局長扮無知呢???
過了一會兒,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又在有關內地 ”自由行“ 旅客,與香港的居民爭搭本港交通工具,發表了:《搭遲一班車》論!
【太陽報專訊】港府早前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推測二0一七年訪港旅客達七千萬人,但有立法會議員質疑預測數字嚴重低估實況,且未有顧及稍後高鐵通車更便利旅遊等因素,擔心內地客終逼爆香港。
曾就港鐵擠迫問題叫市民「搭遲一班車」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則回應指,個人遊對經濟有正面影響,「市民等多一班或多班車,但可製造一個或多個就業機會畀有需要人士」,認為兩者應取得平衡。
立法會昨午舉行特別財委會會議,審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本財政年度的開支預算。議員田北辰說,港府預測未來數年的總旅客增幅僅約一成,但過去數年單計個人遊訪港內地旅客,已按年增長約三成,質疑當局低估旅客增長,認為現時港鐵的逼爆情況,至二0一八年沙中線通車前都未能改善。有議員建議參考台灣限制每日五千內地旅客入境的做法。
旅遊事務專員容偉雄未有解釋為何預測訪港旅客增長率下降,只重申正開闢高消費客群,及冀將旅客分流到旺區以外的景點。蘇錦樑承認,現時港鐵部分路線在繁忙時間超出可載客量,當局正考慮不同措施疏導旅客。
遲一秒,遲一班車,遲多幾班車,對打公仔來說,可能 。。。。。對病人來說,可能 。。。。。。,對考生來說,可能 。。。。。。 !電影:Sliding Doors 港譯:緣份兩面睇 就是利用故事道出,因為搭公車時就是差了一些時間,便造成兩個不同的結局。 唉!各位想像想像吧!
又不很久之前,管接待內地來港自由行的 蘇錦樑,又因為內地的自由行旅客,讓 2歲孩在旺角街頭便溺,激起中港罵戰,蘇局長 束手無策,只懂叫香港人包容。
【明報專訊】內地父母讓 2歲孩在旺角街頭便溺,激起中港罵戰,前晚再有內地網民發起在五一假期帶小孩來港便溺,香港有網民即提出拍攝便溺比賽。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昨會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其後引述王表示,自由行對香港經濟有貢獻,不可否定或凍結,但可優化,對外遊內地遊客進行「文明教育」,亦會與特區政府溝通,調整自由行總人數及香港接待能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說,港人應對遊客包容體諒及以和為貴,但有網民不滿言論。
王光亞倡「文明教育」
另外,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會見香港傳媒訪京團,其間指中港兩邊文化、習慣不一樣,要有一個調適的過程,並需尊重兩地差異及求同存異,「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產生的矛盾」。
蘇錦樑昨出席旅遊界政改諮詢論壇後,提及近日的中港矛盾,他認為大家應以「包容、彼此體諒、以和為貴」的態度處事,這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又指若將事件發酵或作情緒化言論,對事件沒有幫助。
內地小童在旺角大小便引發的中港罵戰,繼有內地網民發起 6月 1日起罷來香港後,前晚有網民在內地「天涯論壇」以「向香港的文明宣戰」為題,發起在五一假期帶小孩來港在街頭便溺,並留言指「帶孩子到香港,讓小孩在大街上小便,看看有哪個笨蛋來照相」。
港網民發起拍攝便溺比賽
事件惹來本港網民反響,有人更在網上討論區建議發起「遍地黃金攝影大賽」,在黃金周期間拍攝內地客在港便溺情况;亦有網民不滿蘇錦樑的「包容論」,紛紛建議內地客「去局長家門前大小便」。
內地人來港隨處便溺,蘇錦樑局長出聲,睇錢份上要香港人包容包容喎!這當然兩面都不討好,幸而上次因 “禁雞” 把活雞價格推高,而受到業者和市民非議,但不得到管商貿的 蘇錦樑 出手幫助 的 高永文局長,不計前嫌肯出口說,若有人隨處便溺,管衛生的局將依法執法,云云。
最後蘇局長終於覺悟,說出 “包容” 不是 “縱容”。雖然是罰單一張,內地自由行的旅客有的是錢,給幾百一千元罰款,算買一次方便囉 。。。。。懂得說要依法執法還可算是人話的 ,比起只懂得叫人包容的狗話,勝過十倍多多。
【Now TV】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澄清,希望市民對內地小童隨街便溺包容,不等同「縱容」。
蘇錦樑在報章撰文,指對人應該抱有包容,對不當的事就不應該予以縱容。他不贊同縱容街頭便溺,但內地人需要時間去改變生活習慣,港人應要包容,指這是對別人的基本尊重。
他又說,政府將與旅遊業界探討,看看是否可向旅客多介紹和解釋香港文化習慣,減少不愉快的情況。
蘇局長的斤両,從以上三件事件的處理手法,可知梁正英政府之內,除了:管教育的吳克儉,管發展的陳茂波,管環境的黃錦星,管交通運輸的張炳良 無能外 。。。。。。。又可以加入多一個 蘇錦樑,唉!唉!唉!還有七年多要捱喲!!!
補充:
怎知文字還未登出,梁振英 的另一位智囊,行政會議主要成員 張志剛,竟然在 “一國兩制” 研討會上,發出這一個 “悖論”,把近年公車的塞人,歸咎香港的繁榮跡近全民就業,所以多了十多萬的上下班人流。
【Now TV】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說,一國兩制是否成功,對香港生死攸關。他說,不能夠將所有問題歸咎於一國兩制,例如港鐵擠迫並非因為內地自由行,而是因為本港就業率上升,多了人乘港鐵上班。 (看片)
這種水平的人當 梁振英 的智囊,難怪 梁振英 時常自我感覺良好,各位可想而知矣!
後記:
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
【頭條日報】網上近期掀起內地童在港街頭便溺爭議餘波未了,內地有網民「宣戰」,發起於五一黃金周來港隨地便溺,本港網民則聲稱舉辦拍攝內地人便溺攝影大賽「還擊」。《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遊客及當地人均需提升文明,互相理解,達致「相看兩不厭」的境界。
《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題為《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的署名文章,文章表示,一條尿片若能解決小童便急的煩惱,是自律文明;理解別人難處與尷尬亦是文明,反問拍攝裸露兒童片段上網又是否文明。「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體諒別人的難處,絕不是文明的表現。」
事件弄至連 人民日報海外版 的 香江漫筆:”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 發表了。
【人民日報海外版】光天化日下的都市街頭,有父母陪伴的小童路邊小便,誰看了都會不舒服,皺個眉頭抱怨一句也不過分﹔同樣,小童尿急難以控制也屬常情,如果廁所排長隊,父母又用尿布承接,也能理解為人父母不易。本是人間煙火中的一樁瑣事,可隨風而散,但如果上升到當街動手或地域歧視,其中必有更深的原因,值得多說幾句。
從網傳的視頻看,小童方和照像方都不示弱,一方阻抵鏡頭還有揮手動作,另一方圍攻吵嚷不讓童車離去,“肇事”小童嚇得哇哇大哭。
有兩個例子可以讓人換個角度看此事。一是筆者曾在德國與一個中國家庭出游,媽媽堅持給3歲的女兒穿上紙尿褲,女童委屈就范。我在一旁說情:“她穿上多不舒服,如果找不到廁所,這麼小的孩子,就澆澆花草吧。”當媽的很吃驚:“那怎麼行?別人看到多尷尬,而且,也該培養她的隱私意識和尊嚴感了。到大了才學只是裝樣子,小時候培養才會成為下意識的習慣。”一條紙尿褲,解決了小童出行尿急的煩惱,也體現了自律的文明。
另一件事是聽駐澳大利亞的記者同行說的,某日他在街上看到一位老兄醉酒嘔吐,一旁的同伴一邊自言自語說對不起,一邊從包裡往外拽東西蹲在地上擦,此時,路過的人停下腳,有的遞紙巾有的幫著把地上的臟紙丟進垃圾筒,有人安慰擦地的小伙兒:沒關系,不是你的錯。閉眼想一下,雖然有一堆嘔吐穢物,但也是溫暖場景。這個場景讓我明白:理解別人的難處與尷尬也是文明。
據反復看過視頻的大陸網友稱,小童父母受指責時曾解釋:廁所排長隊,孩子忍不住了。以至當媽的后來崩潰大喊:我的孩子要尿褲子了啊!我怎麼辦?你沒有孩子嗎?因此,在最初一邊倒地指責路邊小便不文明后,開始有人反問:難道對著裸露兒童拍照並傳到網上文明嗎?在街上不放一家三口離開文明嗎?在很多的文明發達國家,不經父母同意給兒童拍照是違法的,而且,香港法律規定,10歲以下兒童在公共地方便溺沒有“犯罪意圖”,免於處罰。
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體諒別人的難處,絕不是文明的表現。當然,我們不是在比誰更不文明,而是提醒大家誰也不佔據著文明的高地。大陸赴港游客僅去年一年就達 3000多萬人次,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難免有人的言談舉止不合現代都市的標准,但因此就聲稱“大陸人”怎麼樣怎麼樣,甚至以“蝗虫”誣之,那就是地域歧視!歧視,是最與文明相悖的丑陋。
文明是需要不斷自省和學習的,旅游也是需要積累經驗的。游客與旅游地達致“相看兩不厭”的境界,需要雙方都提升文明程度,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
因為 局長沒有處理好,政府一點都不做,只有出口術叫:香港人包容體諒以和為貴,是在只是向錢看。
【頭條日報】內地男童在旺角便溺一事,中港民間罵戰愈演愈烈。《人民日報》昨刊登文章,點出內地遊客須改善的「四不」陋習,包括「不守規矩常插隊」、「不講衛生丟垃圾」、「不懂習俗愛喧嘩」及「不尚節儉好浪費」,但未提及便溺事件,官方似在透過媒體宣傳,要求內地人改善外遊陋習。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日前指,所有出國旅遊的國民,都應接受「文明教育」。《人民日報》昨發表題為「出境旅遊對陋習說不」的文章,指隨出境旅遊的「平民化」和「大眾化」,令少數中國遊客在境外旅遊時的不文明行為曝光,影響中國遊客整體形象,甚至被標籤成「質素低」,還指這些被稱「中國式旅遊」的行為,抹黑多數中國遊客的文明行為。
「中國式旅遊」影響形象
文章提及,曾有警員在尖沙咀提醒內地男子吐痰,須注意個人行為時,男子卻說:「不就是想罰點錢嗎?我有錢!」文章暗示,影響公眾地方生的行為,不是錢可解決,勸喻內地客須注意個人公德。內地客經常插隊的習慣被人詬病,文章又指出內地客發明的「熟人插隊法」,會打亂地方秩序及對其他人不公平,呼籲中國旅客須照規矩排隊。
文章建議導遊帶團出發前,先向遊客介紹一些文明出遊的注意事項,亦要加強最基礎的文化教育,吸收「包容」、「謙遜」、「尊重」、「節儉」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此外提醒內地遊客,摒棄陋習須從自身開始,並強調是「刻不容緩」,但不能一蹴而就。
此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北京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面。曾俊華會後說,自由行對本港經濟有重要作用,政府亦了解市民有不同意見,會與中央溝通如何協調。
遲來的 蘇錦樑撰文:對人要包容 對事不縱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香港政府網頁】過去一個星期,香港和內地就着本月中一宗「旺角街頭小童便溺事件」熱烈討論。我特別留意到,部分媒體和網民對我就事件的評論有偏離原意的演繹,我希望在此可以作出澄清。
我想指出,對人應該抱有「包容」的態度,對不當的事則不應該予以「縱容」。我們並非不去正視錯處,而是要用理智的方式面對這些事情。香港是法治社會,如有涉嫌違法的行為應訴諸正途解決。日常生活出現的小衝突和矛盾,不論是否牽涉旅客,也宜以平和的態度去處理和化解。社會充斥着戾氣和敵意,並不利於香港的經濟健康發展。
「包容」絕不等同「縱容」。我當然並不贊成縱容街頭便溺的行為。隨着社會不斷進步,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不合衞生的舉動已經甚少在香港街頭出現。因此,當大家見到最近有關事件發生時,不免感到難以接受。我們應透過教育和善意規勸的方式,灌輸文明守禮、奉公守法的思想給外來人士,同時要理解公德教育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欣見香港人守紀律,講規則的優良作風正慢慢感染來此旅遊的內地人士,但我們要明白,改變生活習慣還是需要時間的,這是我所指「包容」的意思。
我所說的「包容」也是指對人要存有寬容之心,這是我在基督教會成長的領受。我們活在21世紀的香港,物質生活非常豐盛,但面對生活的壓力,有時候會容易動怒生氣,是可以理解的。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文化水平參差,首次出外旅遊者大不乏人,當旅客在一處陌生的地方遊逛時,一旦有突發的需要,年青的還可能懂得利用科技,如上網尋找資料,適時幫自己一把,但更多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感到徬徨無助,不知所措。香港市民外出旅遊的經驗豐富,我相信大家都對類似處境不感陌生。當有關事件發生之後,路人即時的指駡和圍觀顯然已對當事人造成了壓力和觸發了不安。我所指的「包容」,就是指對別人予以基本尊重,釋出的寬容之心。
因應香港社會對這事件的迴響,政府將與旅遊業界持份者如香港旅遊發展局和香港旅遊業議會等組織,探討各個可行方案,向旅客多加介紹和解釋香港的文化習慣,減少不愉快情況的出現。
最後,我想再次指出,政府明白旅客數目增加對社會造成壓力,因此正研究調控旅客人數增長和結構的辦法,以確保旅遊業穩定及有秩序發展,並會盡力減輕旅客數目增加對社區帶來的不便,平衡旅遊業對香港經濟及民生的影響。
五一勞動節 “糞戰” 究竟有沒有發生呢???
【頭條日報】五一黃金周今日正式開始,由內地網民發起的五一中港「糞戰」成社會焦點。不過,本報訪問的來港內地旅客不認同做法,認為引起衛生問題。有內地家長理解小孩子自控能力弱,但表示香港商場林立,可到商場解決;亦有家長隨身帶備水樽和褲,以應付小孩人有三急。
入境事務處預計,今年五一黃金周的出入境客流量,約有四百八十九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約百分之十點三。今日為陸路入境的高峰期,約有三十七點六萬人次入境,其中以羅湖口岸最為繁忙。
不過,早前內地小童在港便溺事件,令中港矛盾升溫;有內地網民上周於「天涯論壇」發起五月一日,帶小孩來港隨處便溺行動,引發一場中港「糞戰」。
過去一星期,留言響應的網民不多。不過,兩地網民罵戰不息,在一論壇上,有網民以簡體字發文稱,「從五月一日起去香港的大陸人都是狗,香港來大陸的都是狗」,呼籲抵制自由行。不過仍有網民回應指「一定去,要拉屎給你們港燦。」
內地網民反應淡
對於中港「糞戰」,不少內地旅客不贊成來港隨處便溺的做法。來自四川成都的謝太表示,理解小孩子自控能力弱,有時廁所排隊需時,的確會忍不住;但認為香港商場林立,可帶小朋友到商場廁所解決。「理性者,不可能(隨處便溺)洩憤」,也很「丟人」;直指不應放大單一事件,故不贊成「糞戰」行動。
新華社發「小貼士」
杭州旅客馬太與丈夫帶同一對子女遊港,坦言三歲兒子剛「尿褲子」,所以馬太隨身都帶備水樽和替換的褲子,必要時到不顯眼的角落解決。她認為,內地旅客來港,不應隨處便溺,「糞戰」的做法只會降低內地人的素質。
內地《環球時報》社論批評,早前有港人在海港城「便溺」挑釁內地遊客,讓人聯想到同樣排外的東歐「光頭黨」或西歐「新納粹」,建議內地客面對挑釁的極端主義份子「不妨大膽回敬他們」。
另外,官方新華社昨晚發稿,題為「遊客來港需注意的細節」,列出八項「小貼士」,包括提醒內地旅客在香港上廁所要排隊、香港多數場所禁煙、公共交通工具時嚴禁飲食,及與人碰撞後說聲「對不起」等等。
臨登文前,蘇局長收到藏有糞便的 “郵包”,還有示威者到 蘇局長的大宅前模擬便溺 。。。。。。
【文匯報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上月底收到一位匿名人士寄出到其辦公室的郵包,內附信件和一袋疑似糞便物體,其後他家中及其太太亦收到同類郵包。至本周初,蘇的辦公室再收到類似郵包,已經報警處理。
指舉動不智 望理性表己見
蘇錦樑認為這些舉動非常不智,希望大家採取文明理性的方式表達意見,並稱事件無影響他及同事繼續努力服務市民的信念和決心。
警方表示,於上月 29日先後接獲政府職員及有關政府人員家人報案,至5月5日再報接獲政府職員報案, 2宗案件均暫列作「求警協助」,並會合併處理,交由中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調查。
蘇錦樑目前正身處法國巴黎,出席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將於今日(8日)下午返港。
看來改口 “包容” 不等如 “縱容”,還未能令部份港人下氣。梁振英政府內部無能,但攪到香港各階層撕裂,則無時無刻都能。如今還令到 香港居民 與 國內同胞 對立,他們辦正事都 不能 無能,卻 有能 萬能 無所不能,讓不普通不過的小事化成壞事?!?!?!
後後記:
張志剛 經過幾天被人反駁,港鐵也拿出數據證明,張志剛終於承認自己 “亂噏” 。。。。。
上列片段 phone in 個 part,有人提出 張志剛 所言對象,並不是說給港人聽,而是講給內地人聽的。北京的高層派來香港收料的,出席 “一國兩制” 研討會,收集得到由 張先生之流的言論,即是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引致中央對香港的形勢作出錯判。
張志剛 上 TVB 新聞部的 ”講清將楚“ 給問得口吃吃,指出是 梁振英 民望的負資產(看片) ,張志剛並作出澄清和道歉,不過轉頭又賴是普通話說不清楚。
【TVB 講清將楚】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表示,他早前指自由行不是交通擠迫的原因,言論不準確,他承認香港未必能承受更多自由行旅客,但考慮微調政策時要小心。
身兼行會成員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早前指交通擠逼的原因是就業人口增加,不是因為自由行,引起爭議。
他出席本台節目《講清講楚》時澄清和道歉,張志剛說:我自己說錯話,我自己不小心、不準確講,這個我出來道歉,可能那時我用普通話說,真是太普通,我準確的意思就是香港交通擠迫,尤其是鐵路,是有多少的成因,自由行不是唯一的原因。
本台記者何文雯提問:你的言論不時引起社會激烈討論,如果有人說,說你是梁振英先生民望的負資產,連累到他,你認同嗎? 張志剛說:我不評論這件事,我是心所想的我會說,平均一日大概三十萬(自由行)左右,比起我們的就業人口,大概是十二分之一,少一成自由行,一日可能少三萬人,三萬人的概念就是坐不滿一個大球場,是否如果我們減一成,地鐵就立即不擠迫?又未必是這樣的。
不過張志剛亦承認,香港的承受力有限,他說:我都覺得真的多人,如果你說我心內說,你還想不想要更多?我覺得都差不多了,因為我們現在充分就業,各樣各方面都百業興旺。
張志剛提醒一旦要減訪港旅客,影響可能大過社會的預期,他說:譬如說我減少了一成,會否就是一成,可能一減就減了三成。張志剛建議可以考慮微調自由行政策。
香港 氣數盡矣!
伸延閱覽:
何沛謙否認搬龍門 頭條日報
蘇錦樑:等多幾班車可創就業機會 太陽報
內地網民發起攜童來港便溺 蘇錦樑呼籲:「包容、彼此體諒、以和為貴」 MSN中文
一泡童尿激起中港矛盾 頭條日報
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 人民日報海外版
官媒提「四不」陋習 籲內地人外遊檢點 頭條日報
蘇錦樑:包容絕不等如縱容 Now TV
對人要包容 對事不縱容 govhk
五一打糞戰 頭條日報
蘇錦樑3收糞郵包報警 文匯報
張志剛:港鐵擠迫因就業率上升 Now TV
張志剛 上 『講清將楚』 TVB News
我的舊文:
糞話 訓話
還有七年多
HKTV 的牌照問題,發展到在立法會中 王維基 親自登場,與 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 對質,卻被 王維基 批評又搬龍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在旁邊想幫口,入屋從嚴不入屋從寬 之:「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說法!!!
至於”入屋“ 的定義就已經蕪糊了,坐在家中收看 “定點” 也可以收看 “流動”,即是 “定點” 的廣播應急入侵了 “流動" 電視的服務範圍,但香港的法例還是停留在以往的階段未有修改,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 就提出:《邀約論》。
即是免費電視台,沒有邀約客戶流動接收,即沒有與觀眾協議或合約安排。王維基 反駁,既然如此牌照有何需要呢?
【頭條日報】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香港電視網絡計劃提供流動電視服務,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何沛謙表示,事件牽涉《電訊條例》和《廣播條例》,兩條條例已沿用多年,並無「搬龍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強調,當局在規管上「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
何沛謙在昨天的資訊及科技委員會上強調,不是偏袒現有免費電視台,兩家免費電視台沒有邀約客戶流動接收,即沒有與觀眾協議或合約安排去接收,故沒有觸犯電訊條例的條款。他重申,港視選用DTMB制式傳送,能有超過五千住戶接收,不符牌照要求,需申領牌照,否則會觸犯廣播條例,而沿用CCMB不會觸犯廣播條例。
王維基 反駁指,免費電視台不需要直接與觀眾協議,觀眾也可接收其訊號;如果通訊局的講法成立,港視毋須領取任何牌照,因為港視因為沒有與觀眾簽約。
多名建制派議員質疑王維基。民建聯的漁農界別議員何俊賢,指王維基運用「語言藝術」,在「入屋」的問題上反口覆舌。民建聯鍾樹根亦認為,王維基擬提供流動電視服務,與目前兩家免費電視台沒有分別。結果,議員提出的兩個譴責當局的動議,都被否決。
蘇錦樑表示,政府沒有限制流動電視發展,他指,「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他表示,會考慮持牌機構是否適當人選、電視節目質素等,營辦商可自由選擇制式,但必須符合牌照及法例要求。
如今無線網絡發達,再不是幾十年前,簡簡單單 “有線” 和 “無線” 分別,如今有的是 ”流動“ 與 “定點” 接收廣播,不過無線電視 TVB 的頻度,有線電視 Cable TV,都已經可以從登錄 Apps,利用智能手機 和 平板電腦 接收得到,有本來 “定點” 變成 “流動” 了。
“流動” 電視因為大廈天線,沒有按法例裝置過濾器,而令個別單位接收的話,由原本容許 5,000個處所,可從大廈天線接收港視訊號,收緊為只要一個處所收到都犯法,還有罪不在接收者而是發布者。香港的法例還是停留在以往的階段未有修改,而 蘇局長也強調沒有修改有關條例需要。
如今 WIFI 可以接收到甚麽,仍然只懂得「不入屋可從寬,但入屋要從緊。」,這個尺度是否仍然適合呢?青少年可以接收到甚麽,蘇局長 究竟知不知道,還是蘇局長扮無知呢???
過了一會兒,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又在有關內地 ”自由行“ 旅客,與香港的居民爭搭本港交通工具,發表了:《搭遲一班車》論!
【太陽報專訊】港府早前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推測二0一七年訪港旅客達七千萬人,但有立法會議員質疑預測數字嚴重低估實況,且未有顧及稍後高鐵通車更便利旅遊等因素,擔心內地客終逼爆香港。
曾就港鐵擠迫問題叫市民「搭遲一班車」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則回應指,個人遊對經濟有正面影響,「市民等多一班或多班車,但可製造一個或多個就業機會畀有需要人士」,認為兩者應取得平衡。
立法會昨午舉行特別財委會會議,審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本財政年度的開支預算。議員田北辰說,港府預測未來數年的總旅客增幅僅約一成,但過去數年單計個人遊訪港內地旅客,已按年增長約三成,質疑當局低估旅客增長,認為現時港鐵的逼爆情況,至二0一八年沙中線通車前都未能改善。有議員建議參考台灣限制每日五千內地旅客入境的做法。
旅遊事務專員容偉雄未有解釋為何預測訪港旅客增長率下降,只重申正開闢高消費客群,及冀將旅客分流到旺區以外的景點。蘇錦樑承認,現時港鐵部分路線在繁忙時間超出可載客量,當局正考慮不同措施疏導旅客。
遲一秒,遲一班車,遲多幾班車,對打公仔來說,可能 。。。。。對病人來說,可能 。。。。。。,對考生來說,可能 。。。。。。 !電影:Sliding Doors 港譯:緣份兩面睇 就是利用故事道出,因為搭公車時就是差了一些時間,便造成兩個不同的結局。 唉!各位想像想像吧!
又不很久之前,管接待內地來港自由行的 蘇錦樑,又因為內地的自由行旅客,讓 2歲孩在旺角街頭便溺,激起中港罵戰,蘇局長 束手無策,只懂叫香港人包容。
【明報專訊】內地父母讓 2歲孩在旺角街頭便溺,激起中港罵戰,前晚再有內地網民發起在五一假期帶小孩來港便溺,香港有網民即提出拍攝便溺比賽。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昨會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其後引述王表示,自由行對香港經濟有貢獻,不可否定或凍結,但可優化,對外遊內地遊客進行「文明教育」,亦會與特區政府溝通,調整自由行總人數及香港接待能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說,港人應對遊客包容體諒及以和為貴,但有網民不滿言論。
王光亞倡「文明教育」
另外,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會見香港傳媒訪京團,其間指中港兩邊文化、習慣不一樣,要有一個調適的過程,並需尊重兩地差異及求同存異,「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產生的矛盾」。
蘇錦樑昨出席旅遊界政改諮詢論壇後,提及近日的中港矛盾,他認為大家應以「包容、彼此體諒、以和為貴」的態度處事,這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又指若將事件發酵或作情緒化言論,對事件沒有幫助。
內地小童在旺角大小便引發的中港罵戰,繼有內地網民發起 6月 1日起罷來香港後,前晚有網民在內地「天涯論壇」以「向香港的文明宣戰」為題,發起在五一假期帶小孩來港在街頭便溺,並留言指「帶孩子到香港,讓小孩在大街上小便,看看有哪個笨蛋來照相」。
港網民發起拍攝便溺比賽
事件惹來本港網民反響,有人更在網上討論區建議發起「遍地黃金攝影大賽」,在黃金周期間拍攝內地客在港便溺情况;亦有網民不滿蘇錦樑的「包容論」,紛紛建議內地客「去局長家門前大小便」。
內地人來港隨處便溺,蘇錦樑局長出聲,睇錢份上要香港人包容包容喎!這當然兩面都不討好,幸而上次因 “禁雞” 把活雞價格推高,而受到業者和市民非議,但不得到管商貿的 蘇錦樑 出手幫助 的 高永文局長,不計前嫌肯出口說,若有人隨處便溺,管衛生的局將依法執法,云云。
最後蘇局長終於覺悟,說出 “包容” 不是 “縱容”。雖然是罰單一張,內地自由行的旅客有的是錢,給幾百一千元罰款,算買一次方便囉 。。。。。懂得說要依法執法還可算是人話的 ,比起只懂得叫人包容的狗話,勝過十倍多多。
【Now TV】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澄清,希望市民對內地小童隨街便溺包容,不等同「縱容」。
蘇錦樑在報章撰文,指對人應該抱有包容,對不當的事就不應該予以縱容。他不贊同縱容街頭便溺,但內地人需要時間去改變生活習慣,港人應要包容,指這是對別人的基本尊重。
他又說,政府將與旅遊業界探討,看看是否可向旅客多介紹和解釋香港文化習慣,減少不愉快的情況。
蘇局長的斤両,從以上三件事件的處理手法,可知梁正英政府之內,除了:管教育的吳克儉,管發展的陳茂波,管環境的黃錦星,管交通運輸的張炳良 無能外 。。。。。。。又可以加入多一個 蘇錦樑,唉!唉!唉!還有七年多要捱喲!!!
補充:
怎知文字還未登出,梁振英 的另一位智囊,行政會議主要成員 張志剛,竟然在 “一國兩制” 研討會上,發出這一個 “悖論”,把近年公車的塞人,歸咎香港的繁榮跡近全民就業,所以多了十多萬的上下班人流。
【Now TV】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說,一國兩制是否成功,對香港生死攸關。他說,不能夠將所有問題歸咎於一國兩制,例如港鐵擠迫並非因為內地自由行,而是因為本港就業率上升,多了人乘港鐵上班。 (看片)
這種水平的人當 梁振英 的智囊,難怪 梁振英 時常自我感覺良好,各位可想而知矣!
後記:
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
【頭條日報】網上近期掀起內地童在港街頭便溺爭議餘波未了,內地有網民「宣戰」,發起於五一黃金周來港隨地便溺,本港網民則聲稱舉辦拍攝內地人便溺攝影大賽「還擊」。《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署名文章,認為遊客及當地人均需提升文明,互相理解,達致「相看兩不厭」的境界。
《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題為《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的署名文章,文章表示,一條尿片若能解決小童便急的煩惱,是自律文明;理解別人難處與尷尬亦是文明,反問拍攝裸露兒童片段上網又是否文明。「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體諒別人的難處,絕不是文明的表現。」
事件弄至連 人民日報海外版 的 香江漫筆:”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 發表了。
【人民日報海外版】光天化日下的都市街頭,有父母陪伴的小童路邊小便,誰看了都會不舒服,皺個眉頭抱怨一句也不過分﹔同樣,小童尿急難以控制也屬常情,如果廁所排長隊,父母又用尿布承接,也能理解為人父母不易。本是人間煙火中的一樁瑣事,可隨風而散,但如果上升到當街動手或地域歧視,其中必有更深的原因,值得多說幾句。
從網傳的視頻看,小童方和照像方都不示弱,一方阻抵鏡頭還有揮手動作,另一方圍攻吵嚷不讓童車離去,“肇事”小童嚇得哇哇大哭。
有兩個例子可以讓人換個角度看此事。一是筆者曾在德國與一個中國家庭出游,媽媽堅持給3歲的女兒穿上紙尿褲,女童委屈就范。我在一旁說情:“她穿上多不舒服,如果找不到廁所,這麼小的孩子,就澆澆花草吧。”當媽的很吃驚:“那怎麼行?別人看到多尷尬,而且,也該培養她的隱私意識和尊嚴感了。到大了才學只是裝樣子,小時候培養才會成為下意識的習慣。”一條紙尿褲,解決了小童出行尿急的煩惱,也體現了自律的文明。
另一件事是聽駐澳大利亞的記者同行說的,某日他在街上看到一位老兄醉酒嘔吐,一旁的同伴一邊自言自語說對不起,一邊從包裡往外拽東西蹲在地上擦,此時,路過的人停下腳,有的遞紙巾有的幫著把地上的臟紙丟進垃圾筒,有人安慰擦地的小伙兒:沒關系,不是你的錯。閉眼想一下,雖然有一堆嘔吐穢物,但也是溫暖場景。這個場景讓我明白:理解別人的難處與尷尬也是文明。
據反復看過視頻的大陸網友稱,小童父母受指責時曾解釋:廁所排長隊,孩子忍不住了。以至當媽的后來崩潰大喊:我的孩子要尿褲子了啊!我怎麼辦?你沒有孩子嗎?因此,在最初一邊倒地指責路邊小便不文明后,開始有人反問:難道對著裸露兒童拍照並傳到網上文明嗎?在街上不放一家三口離開文明嗎?在很多的文明發達國家,不經父母同意給兒童拍照是違法的,而且,香港法律規定,10歲以下兒童在公共地方便溺沒有“犯罪意圖”,免於處罰。
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體諒別人的難處,絕不是文明的表現。當然,我們不是在比誰更不文明,而是提醒大家誰也不佔據著文明的高地。大陸赴港游客僅去年一年就達 3000多萬人次,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難免有人的言談舉止不合現代都市的標准,但因此就聲稱“大陸人”怎麼樣怎麼樣,甚至以“蝗虫”誣之,那就是地域歧視!歧視,是最與文明相悖的丑陋。
文明是需要不斷自省和學習的,旅游也是需要積累經驗的。游客與旅游地達致“相看兩不厭”的境界,需要雙方都提升文明程度,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
因為 局長沒有處理好,政府一點都不做,只有出口術叫:香港人包容體諒以和為貴,是在只是向錢看。
【頭條日報】內地男童在旺角便溺一事,中港民間罵戰愈演愈烈。《人民日報》昨刊登文章,點出內地遊客須改善的「四不」陋習,包括「不守規矩常插隊」、「不講衛生丟垃圾」、「不懂習俗愛喧嘩」及「不尚節儉好浪費」,但未提及便溺事件,官方似在透過媒體宣傳,要求內地人改善外遊陋習。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日前指,所有出國旅遊的國民,都應接受「文明教育」。《人民日報》昨發表題為「出境旅遊對陋習說不」的文章,指隨出境旅遊的「平民化」和「大眾化」,令少數中國遊客在境外旅遊時的不文明行為曝光,影響中國遊客整體形象,甚至被標籤成「質素低」,還指這些被稱「中國式旅遊」的行為,抹黑多數中國遊客的文明行為。
「中國式旅遊」影響形象
文章提及,曾有警員在尖沙咀提醒內地男子吐痰,須注意個人行為時,男子卻說:「不就是想罰點錢嗎?我有錢!」文章暗示,影響公眾地方生的行為,不是錢可解決,勸喻內地客須注意個人公德。內地客經常插隊的習慣被人詬病,文章又指出內地客發明的「熟人插隊法」,會打亂地方秩序及對其他人不公平,呼籲中國旅客須照規矩排隊。
文章建議導遊帶團出發前,先向遊客介紹一些文明出遊的注意事項,亦要加強最基礎的文化教育,吸收「包容」、「謙遜」、「尊重」、「節儉」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此外提醒內地遊客,摒棄陋習須從自身開始,並強調是「刻不容緩」,但不能一蹴而就。
此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北京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面。曾俊華會後說,自由行對本港經濟有重要作用,政府亦了解市民有不同意見,會與中央溝通如何協調。
遲來的 蘇錦樑撰文:對人要包容 對事不縱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
【香港政府網頁】過去一個星期,香港和內地就着本月中一宗「旺角街頭小童便溺事件」熱烈討論。我特別留意到,部分媒體和網民對我就事件的評論有偏離原意的演繹,我希望在此可以作出澄清。
我想指出,對人應該抱有「包容」的態度,對不當的事則不應該予以「縱容」。我們並非不去正視錯處,而是要用理智的方式面對這些事情。香港是法治社會,如有涉嫌違法的行為應訴諸正途解決。日常生活出現的小衝突和矛盾,不論是否牽涉旅客,也宜以平和的態度去處理和化解。社會充斥着戾氣和敵意,並不利於香港的經濟健康發展。
「包容」絕不等同「縱容」。我當然並不贊成縱容街頭便溺的行為。隨着社會不斷進步,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不合衞生的舉動已經甚少在香港街頭出現。因此,當大家見到最近有關事件發生時,不免感到難以接受。我們應透過教育和善意規勸的方式,灌輸文明守禮、奉公守法的思想給外來人士,同時要理解公德教育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欣見香港人守紀律,講規則的優良作風正慢慢感染來此旅遊的內地人士,但我們要明白,改變生活習慣還是需要時間的,這是我所指「包容」的意思。
我所說的「包容」也是指對人要存有寬容之心,這是我在基督教會成長的領受。我們活在21世紀的香港,物質生活非常豐盛,但面對生活的壓力,有時候會容易動怒生氣,是可以理解的。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文化水平參差,首次出外旅遊者大不乏人,當旅客在一處陌生的地方遊逛時,一旦有突發的需要,年青的還可能懂得利用科技,如上網尋找資料,適時幫自己一把,但更多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感到徬徨無助,不知所措。香港市民外出旅遊的經驗豐富,我相信大家都對類似處境不感陌生。當有關事件發生之後,路人即時的指駡和圍觀顯然已對當事人造成了壓力和觸發了不安。我所指的「包容」,就是指對別人予以基本尊重,釋出的寬容之心。
因應香港社會對這事件的迴響,政府將與旅遊業界持份者如香港旅遊發展局和香港旅遊業議會等組織,探討各個可行方案,向旅客多加介紹和解釋香港的文化習慣,減少不愉快情況的出現。
最後,我想再次指出,政府明白旅客數目增加對社會造成壓力,因此正研究調控旅客人數增長和結構的辦法,以確保旅遊業穩定及有秩序發展,並會盡力減輕旅客數目增加對社區帶來的不便,平衡旅遊業對香港經濟及民生的影響。
五一勞動節 “糞戰” 究竟有沒有發生呢???
【頭條日報】五一黃金周今日正式開始,由內地網民發起的五一中港「糞戰」成社會焦點。不過,本報訪問的來港內地旅客不認同做法,認為引起衛生問題。有內地家長理解小孩子自控能力弱,但表示香港商場林立,可到商場解決;亦有家長隨身帶備水樽和褲,以應付小孩人有三急。
入境事務處預計,今年五一黃金周的出入境客流量,約有四百八十九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約百分之十點三。今日為陸路入境的高峰期,約有三十七點六萬人次入境,其中以羅湖口岸最為繁忙。
不過,早前內地小童在港便溺事件,令中港矛盾升溫;有內地網民上周於「天涯論壇」發起五月一日,帶小孩來港隨處便溺行動,引發一場中港「糞戰」。
過去一星期,留言響應的網民不多。不過,兩地網民罵戰不息,在一論壇上,有網民以簡體字發文稱,「從五月一日起去香港的大陸人都是狗,香港來大陸的都是狗」,呼籲抵制自由行。不過仍有網民回應指「一定去,要拉屎給你們港燦。」
內地網民反應淡
對於中港「糞戰」,不少內地旅客不贊成來港隨處便溺的做法。來自四川成都的謝太表示,理解小孩子自控能力弱,有時廁所排隊需時,的確會忍不住;但認為香港商場林立,可帶小朋友到商場廁所解決。「理性者,不可能(隨處便溺)洩憤」,也很「丟人」;直指不應放大單一事件,故不贊成「糞戰」行動。
新華社發「小貼士」
杭州旅客馬太與丈夫帶同一對子女遊港,坦言三歲兒子剛「尿褲子」,所以馬太隨身都帶備水樽和替換的褲子,必要時到不顯眼的角落解決。她認為,內地旅客來港,不應隨處便溺,「糞戰」的做法只會降低內地人的素質。
內地《環球時報》社論批評,早前有港人在海港城「便溺」挑釁內地遊客,讓人聯想到同樣排外的東歐「光頭黨」或西歐「新納粹」,建議內地客面對挑釁的極端主義份子「不妨大膽回敬他們」。
另外,官方新華社昨晚發稿,題為「遊客來港需注意的細節」,列出八項「小貼士」,包括提醒內地旅客在香港上廁所要排隊、香港多數場所禁煙、公共交通工具時嚴禁飲食,及與人碰撞後說聲「對不起」等等。
臨登文前,蘇局長收到藏有糞便的 “郵包”,還有示威者到 蘇局長的大宅前模擬便溺 。。。。。。
【文匯報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上月底收到一位匿名人士寄出到其辦公室的郵包,內附信件和一袋疑似糞便物體,其後他家中及其太太亦收到同類郵包。至本周初,蘇的辦公室再收到類似郵包,已經報警處理。
指舉動不智 望理性表己見
蘇錦樑認為這些舉動非常不智,希望大家採取文明理性的方式表達意見,並稱事件無影響他及同事繼續努力服務市民的信念和決心。
警方表示,於上月 29日先後接獲政府職員及有關政府人員家人報案,至5月5日再報接獲政府職員報案, 2宗案件均暫列作「求警協助」,並會合併處理,交由中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調查。
蘇錦樑目前正身處法國巴黎,出席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將於今日(8日)下午返港。
看來改口 “包容” 不等如 “縱容”,還未能令部份港人下氣。梁振英政府內部無能,但攪到香港各階層撕裂,則無時無刻都能。如今還令到 香港居民 與 國內同胞 對立,他們辦正事都 不能 無能,卻 有能 萬能 無所不能,讓不普通不過的小事化成壞事?!?!?!
後後記:
張志剛 經過幾天被人反駁,港鐵也拿出數據證明,張志剛終於承認自己 “亂噏” 。。。。。
上列片段 phone in 個 part,有人提出 張志剛 所言對象,並不是說給港人聽,而是講給內地人聽的。北京的高層派來香港收料的,出席 “一國兩制” 研討會,收集得到由 張先生之流的言論,即是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引致中央對香港的形勢作出錯判。
張志剛 上 TVB 新聞部的 ”講清將楚“ 給問得口吃吃,指出是 梁振英 民望的負資產(看片) ,張志剛並作出澄清和道歉,不過轉頭又賴是普通話說不清楚。
【TVB 講清將楚】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表示,他早前指自由行不是交通擠迫的原因,言論不準確,他承認香港未必能承受更多自由行旅客,但考慮微調政策時要小心。
身兼行會成員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早前指交通擠逼的原因是就業人口增加,不是因為自由行,引起爭議。
他出席本台節目《講清講楚》時澄清和道歉,張志剛說:我自己說錯話,我自己不小心、不準確講,這個我出來道歉,可能那時我用普通話說,真是太普通,我準確的意思就是香港交通擠迫,尤其是鐵路,是有多少的成因,自由行不是唯一的原因。
本台記者何文雯提問:你的言論不時引起社會激烈討論,如果有人說,說你是梁振英先生民望的負資產,連累到他,你認同嗎? 張志剛說:我不評論這件事,我是心所想的我會說,平均一日大概三十萬(自由行)左右,比起我們的就業人口,大概是十二分之一,少一成自由行,一日可能少三萬人,三萬人的概念就是坐不滿一個大球場,是否如果我們減一成,地鐵就立即不擠迫?又未必是這樣的。
不過張志剛亦承認,香港的承受力有限,他說:我都覺得真的多人,如果你說我心內說,你還想不想要更多?我覺得都差不多了,因為我們現在充分就業,各樣各方面都百業興旺。
張志剛提醒一旦要減訪港旅客,影響可能大過社會的預期,他說:譬如說我減少了一成,會否就是一成,可能一減就減了三成。張志剛建議可以考慮微調自由行政策。
香港 氣數盡矣!
伸延閱覽:
何沛謙否認搬龍門 頭條日報
蘇錦樑:等多幾班車可創就業機會 太陽報
內地網民發起攜童來港便溺 蘇錦樑呼籲:「包容、彼此體諒、以和為貴」 MSN中文
一泡童尿激起中港矛盾 頭條日報
一泡童尿何以激起風波 人民日報海外版
官媒提「四不」陋習 籲內地人外遊檢點 頭條日報
蘇錦樑:包容絕不等如縱容 Now TV
對人要包容 對事不縱容 govhk
五一打糞戰 頭條日報
蘇錦樑3收糞郵包報警 文匯報
張志剛:港鐵擠迫因就業率上升 Now TV
張志剛 上 『講清將楚』 TVB News
我的舊文:
糞話 訓話
還有七年多
Tuesday, May 20, 2014
議事堂內的大小多少
議事堂內的大小多少
年前 嗜悲 的打油詩 “大小多少”:
香 江 的 議 事 堂 大
可 憐 倫 敦 的 更 小
全 英 國 的 議 員 多
我 們 的 已 不 算 少
地 方 廣 開 銷 就 大
細 面 積 使 費 便 小
立 法 會 爭 坳 日 多
議 事 堂 做 實 事 少
港 府 架 構 日 漸 大
政 改 的 步 伐 卻 小
蛇 齋 餅 糉 派 得 多
但 民 主 卻 那 麽 少
昨天有位立法局議員用他的 “Tree根” 英語,在立法會議事堂 @2:44 來罵洋人。
【大公報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昨天在立法會鐵路小組委員會上,以英語「Shame! Shame on you!(以你為恥)」,斥責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
多名議員在會上批評韋達誠未有及時如實匯報高鐵工程延誤。鍾樹根指年薪1,300萬元的韋達誠,「一個月人工等於領取綜援人士40年(收入)」,批評他上班時心不在焉,質問韋「知不知道羞恥怎樣寫?Shame, shame on you」。
韋達誠回應時,鍾樹根打斷他發言,以英語說:「You are being a CEO. You are very passive to get the information from your staff. What are you doing everyday? What is your daily work? You are dreaming on your office or you are not attend at your office? Answer me!(你是行政總裁,你接受員工資訊時太被動了。你每天在做什麼呢?你每天的工作是什麼?你是在辦公室發夢嗎?還是你沒有到辦公室去?回答我!)」
要多謝《大公報》有英文全文登出 。。。。。否則 嗜悲 必錯聽了不少。
嗜悲 自問英語 proficiency 講、聽、和 書寫,均頗差劣,所以不敢批評別人 Tree 根,但 嗜悲 還懂得 “獻醜不如藏拙”,不過有時偶然會在這裡強用英語,都是為 “博” 各位兄姊一笑啫 。。。。。。。哈哈哈哈哈哈哈!
手痕 多寫了 四言
查 高 鐵 的 雷 聲 大
原 來 膽 子 那 麼 小
議 員 們 抽 水 的 多
查 真 相 作 用 卻 少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公司蛇竇內同事們的第二次 “創作” 笑得 嗜悲 肚子痛!!!
補充:
其實議員們的英語 嗜悲都在這裡提及過 。。。。在莊嚴的立法會議事堂,從這位澳洲大律師口中把 Bloody Chinese 又加 Fucking Chinese 說了出來!
這位 馬恩國 澳洲華人又是 山西省政協 剛巧也是民建聯
不過最出位的又是 民建聯 的議員 一句 “Try our Breast 。。。。。”
為何 民建聯 的黨員們總愛公開地 Show Off 自己的英文呢???
後記:
因為政改要保證特首 愛國愛黨/ 愛國愛港,北京邀請了 民主派 和 頗多的港人到 深圳 聽助談會,其中建制派的 鍾樹根 議員 當然沒有遺漏。不過,Tree根在 李飛、王光亞、和 張曉明 面前力撐廣東話,並稱自己是 “本土派” 。。。。
2014年 8月 21-23日在深圳的 鍾樹根 Tree根 先生 與 政壇 元秋 蔣麗芸 女士
.
.
【明報專訊】48名立法會議員噚日下午齊齊上深圳出席政改座談會,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等京官傾政改。
公專聯梁繼昌北上開會,不忘翻牆更新 facebook,仲偷影民建聯鍾樹根發言時嘅相,話樹根以廣東話提問,搞到李飛聽到耳都側埋,仲取笑樹根「英又唔得,中又唔得,究竟你咩嘢得?」
樹根:梁繼昌你好無聊
樹根就反駁話自己喺「本土人」,當然要用廣東話發言, 「鬧泛民時都可以等佢哋聽得清楚喲」。佢仲大大聲叫 Emily幫佢轉述「梁繼昌你好無聊」。
伸延閱覽:
鍾樹根英語狂轟韋達誠 大公報網
我的舊文:
大小多少
賤男 vs 烈女
年前 嗜悲 的打油詩 “大小多少”:
香 江 的 議 事 堂 大
可 憐 倫 敦 的 更 小
全 英 國 的 議 員 多
我 們 的 已 不 算 少
地 方 廣 開 銷 就 大
細 面 積 使 費 便 小
立 法 會 爭 坳 日 多
議 事 堂 做 實 事 少
港 府 架 構 日 漸 大
政 改 的 步 伐 卻 小
蛇 齋 餅 糉 派 得 多
但 民 主 卻 那 麽 少
昨天有位立法局議員用他的 “Tree根” 英語,在立法會議事堂 @2:44 來罵洋人。
【大公報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昨天在立法會鐵路小組委員會上,以英語「Shame! Shame on you!(以你為恥)」,斥責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
多名議員在會上批評韋達誠未有及時如實匯報高鐵工程延誤。鍾樹根指年薪1,300萬元的韋達誠,「一個月人工等於領取綜援人士40年(收入)」,批評他上班時心不在焉,質問韋「知不知道羞恥怎樣寫?Shame, shame on you」。
韋達誠回應時,鍾樹根打斷他發言,以英語說:「You are being a CEO. You are very passive to get the information from your staff. What are you doing everyday? What is your daily work? You are dreaming on your office or you are not attend at your office? Answer me!(你是行政總裁,你接受員工資訊時太被動了。你每天在做什麼呢?你每天的工作是什麼?你是在辦公室發夢嗎?還是你沒有到辦公室去?回答我!)」
要多謝《大公報》有英文全文登出 。。。。。否則 嗜悲 必錯聽了不少。
嗜悲 自問英語 proficiency 講、聽、和 書寫,均頗差劣,所以不敢批評別人 Tree 根,但 嗜悲 還懂得 “獻醜不如藏拙”,不過有時偶然會在這裡強用英語,都是為 “博” 各位兄姊一笑啫 。。。。。。。哈哈哈哈哈哈哈!
手痕 多寫了 四言
查 高 鐵 的 雷 聲 大
原 來 膽 子 那 麼 小
議 員 們 抽 水 的 多
查 真 相 作 用 卻 少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公司蛇竇內同事們的第二次 “創作” 笑得 嗜悲 肚子痛!!!
補充:
其實議員們的英語 嗜悲都在這裡提及過 。。。。在莊嚴的立法會議事堂,從這位澳洲大律師口中把 Bloody Chinese 又加 Fucking Chinese 說了出來!
這位 馬恩國 澳洲華人又是 山西省政協 剛巧也是民建聯
不過最出位的又是 民建聯 的議員 一句 “Try our Breast 。。。。。”
為何 民建聯 的黨員們總愛公開地 Show Off 自己的英文呢???
後記:
因為政改要保證特首 愛國愛黨/ 愛國愛港,北京邀請了 民主派 和 頗多的港人到 深圳 聽助談會,其中建制派的 鍾樹根 議員 當然沒有遺漏。不過,Tree根在 李飛、王光亞、和 張曉明 面前力撐廣東話,並稱自己是 “本土派” 。。。。
2014年 8月 21-23日在深圳的 鍾樹根 Tree根 先生 與 政壇 元秋 蔣麗芸 女士
.
.
【明報專訊】48名立法會議員噚日下午齊齊上深圳出席政改座談會,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等京官傾政改。
公專聯梁繼昌北上開會,不忘翻牆更新 facebook,仲偷影民建聯鍾樹根發言時嘅相,話樹根以廣東話提問,搞到李飛聽到耳都側埋,仲取笑樹根「英又唔得,中又唔得,究竟你咩嘢得?」
樹根:梁繼昌你好無聊
樹根就反駁話自己喺「本土人」,當然要用廣東話發言, 「鬧泛民時都可以等佢哋聽得清楚喲」。佢仲大大聲叫 Emily幫佢轉述「梁繼昌你好無聊」。
伸延閱覽:
鍾樹根英語狂轟韋達誠 大公報網
我的舊文:
大小多少
賤男 vs 烈女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