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Wednesday, March 04, 2015

又去買書

又去買書
又名:看 李怡 上《星期五主場》又去買書





港台節目:星期五主場 是過去的一季最後一集 請來了 李怡 但不知後會何期


予讀 李怡 的文字始於六四之前(借閱),六四後更成為李怡的《七十年代》當然讀者,但人是始終會長大的是會改變的,雖然對六四之慘劇沒有半點忘記,但對李怡化名齊辛在之後雜誌改名《九十年代》上寫的文章,卻開始存著不同見解。因此對李怡(alias 齊辛),便由偶像改變為祇是一位尊敬的長者。而對李怡齊辛的論點,祇是提供論點多元化中,之其中一元罷了。


還有,我個人是頗為執著,甚至可算是頑固,對於生菓報的編採方針一向不能苟同,一直絕不購買生菓報及其同系雜誌。於結束《九十年代》雜誌後,李怡得到董橋邀請在生菓報,寫專欄文章寫社論,都沒有因而購買成為生菓報讀者,要讀李怡的文字便需要購買李怡的文章結集書籍了。


因為以上的《星期五主場》的訪談,李怡 又吸引到 嗜悲 的留意,並在網上知道 李怡 的兩本書:

~ 香港思潮 (2013年 12月初版)HK$80 and
~ 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 (2015年 1月初版) HK$90
















因為題材和內容敏感,不獲港九新界各大書商上架陳列銷售,據 李怡面書(含書局名) 只有小量樓上書屋書店有代理售賣,否則 嗜悲 就要上街在遊行中的街站,或是今春年宵市場的擺檔,試試有沒有賣剩的。


遊行和年宵市場 嗜悲 都是不會去了,於是買書的計劃暫時擱置,但心中卻沒有忘記,想買回來閱讀(好不好看是其次),但基於某心裡(rooting for the underdog)總是想去先買回來。


最後,因緣際會無心插柳,嗜悲 某天路過某處抬頭一望,樓上書屋名字依稀記得是 李怡面書 提起過的其中一間書局,於是上樓問問,答曰真的有陳列售賣。


以上 「香港思潮」和「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 兩本書的出版商,並不是以往與 李怡 一向合作的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而是 廣宇出版社 嗜悲不知道她的背景。不過上次談過想買 李怡 的:


~ 心靈絮語 90題
~ 思想之鑰 60題


兩本同時都是 天地的書,去買書時拿書上手書不算重,比起之前 天地 + 李怡 的幾本書還要厚,再看看內頁文字內容,保持一貫的 李怡 文字風格,不過發覺兩本書無論字體大小,排版卻比普通的緊密度大有不同,簡直就是印得離行離簕,是平時的七行位印三行字,是賣白紙多個賣文字,更因為印得疏落,凸了一行出來就此全頁留白,下一篇文就再開一新頁。


兩書 心靈絮語 90題 售價:HK$88 思想之鑰 60題 售價:HK$75 不算昂貴,卻因留白真的實在太多,書商實在是賣白紙,嗜悲 卻是一心想買書,兼且家中書架空位無多,所以未能結合 Bid and Offer Agreement,也因此無法成交交易告吹了。最後 嗜悲 都是忍手決定不買白紙,等到做八折九折才再考慮吧!(約半年後因為商務做八折卒之都是買了李怡書回家)


今次 廣宇 出版的 李怡 新書,恢復以往較平實的排版,紙章的質感也較佳重量適中,並且除去了 天地 出版的過多空白地帶,沒有了是賣紙不是賣書的弊病。新書在手約略翻開閱讀其中 「最好的時代 最壞的時代」有一篇 。。。。


標題:這不是完結 而是一個開始 (2014年 10月 29日)


哈哈哈! 嗜悲 在 《雨傘運動》後重新再執起鍵盤寫博的第一篇


標題:落幕也是新的開始 (2014年 12月 16日)


真的很巧合地類同,而且談到的內容也頗為相似 。。。。。這不知道應該是驚喜還是驚慌!


於是下了決心買了「香港思潮」 和 「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回家收藏,並利用週末先讀了 「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 ,其中最末的十多篇收錄了《雨傘運動》期間 李怡 發表過的文章。


李怡 對《雨傘運動》的批評和論點,原來與 嗜悲 有很多的類同,並讚歎 李怡 能把觀點化成文字,有條有理地書寫出來,這是 嗜悲 很多時候,遇到某些題目雖然有很多想法,但總是不能轉化成文字的缺陷,也是 嗜悲 人生的一件憾事。


真的不能不說青少年時代的 嗜悲,因為太多時閱讀 李怡 的 《九十年代》雜誌,不知不覺中可能接受了一些 李怡思想,已經被 李怡 的一些觀點論點邏輯同化了,也可以說 嗜悲 中毒甚深,雖然多年隔絕仍然餘毒未清矣!





後記:

之後,再翻閱 「香港思潮」 其中有一篇文章:


「有未來嗎?未來有中國嗎?」


內容簡略:


英國的 New Statesman 雜誌邀請了 艾未未 當客席編輯,為一期專題中國的特刊提出 問題 讓讀者們思考。其中有一個回應:「中國有未來嗎?未來有中國嗎?」懷疑未來的世界沒有中國存在。


據 李怡 文章說 艾未未 在卷首語中強調「中國的未來是不確定的」,「中國必須認識自身,這對每一個人的任何人生階段都是一項挑戰。」


上網查找 7 OCTOBER, 2012

【New Statesman】 On October 18, the New Statesman will publish an issue guest-edited by the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

The theme of the issue will be China and its future.

It will showcase original photography, writing and research. The issue will be published simultaneously in Chinese (in digital form) and English, and there will also be exclusive online content.

Ai Weiwei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artist and a free speech advocate. He was detained by the government for 81 days last year on charges of tax evasion, is still prevented from leaving the country and is currently appealing a fine imposed by the Beiji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for $1.85m.

On his reasons for undertaking the guest edit of the New Statesman, Ai Weiwei said:

"I am always seeking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on as an artist and as a citizen. This is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to discuss topics that I am concerned about and that I am familiar with. The contributors are all people that I admire and respect very much. I am thankful for this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ew Statesman."

Jason Cowley, editor of the New Statesman, said:

"I was honoured when Ai Weiwei agreed to guest edit the New Statesman. He is not only an innovative artist of global renown; he has become a figurehead for human rights and freedom of speech. His courage – in refusing to be quiet despite many attempts by the Chinese state to silence and intimidate him – is inspirational.

This special issue, on China, its complex present and its future challenges, is written by Chinese authors and activists and showcases work by Chinese photographers. For one week, it is the New Statesman, made in China."

Greg Hilty, Curatorial Director at the Lisson Gallery, where Ai exhibits his work in Britain, said:

"Ai Weiwei's work as an artist is inextricably tied to his work as a designer, architect and curator. His edition of the New Statesman demonstrates the power of art and ideas to grapple meaningfully with the key issues of our time."

The issue will be available to buy in shops on Thursday 18 October 2012.



題材和內容實在太過敏感,也難怪 「香港思潮」一書,不獲一般的香港書商上架矣!



又《明報》有新聞報導:

上書局遭大批退書 總編輯:全軍覆沒

【明報專訊】上書局位於牛頭角的倉庫有大量存書,部分為聯合出版集團退回的書籍。總編輯鄺穎萱說,擬於本周四至日「開倉」,廉售存書「散貨」。

本報向三聯灣仔分店查詢 8本書,找到上書局的《情與義 —— 金鐘村民的生活實踐》、《4992天》,及另一出版社的邵家臻及鄭文合著《性教育是咁的》。

出版政論書為主的出版社上書局,其總編輯鄺穎萱指出,自去年 12月底開始,遭「三中商」(三聯、中華、商務)母公司聯合出版集團大批退書,有關佔領的新書《情與義——金鐘村民的生活實踐》亦只小量入貨。聯合出版集團發言人回應指出,不評論把個別書籍下架的原因,每間門市及書店都是按市場需求而定。

另外,在佔領運動期間在大台擔任司儀的邵家臻指出,上月 28日接獲新書《佔中,我識條鐵》的出版社「進一步」通知,聯合 和 Page One 沒有就此書入貨,有「白色恐怖」之感。本報到尖沙嘴 Page One 以顧客身分查詢表示沒有入此書,而又一城分店店長張先生表示,暫未有訂邵的新書,但有售其他佔中書籍,銷情不錯。

指聯合留一兩本看門口
鄺穎萱向本報表示,以往在 7月書展推出的新書,通常可在書店存放發售一年,其後即會被退回。不過,在去年 12月底開始,數以百計其出版的書籍遭聯合退回,連一些非敏感的書目如一些有關飲食及寵物的書籍均被退回,鄺指聯合並無提及原因,形容被趕絕至「全軍覆沒」。她指聯合只會將九成書籍退回,並留下一兩本存貨「看門口」,以應付讀者或傳媒查詢。

佔中新書 47分店取 24本
至於該出版社新出的《情與義》佔中主題書,聯合旗下 47間「三中商」分店取貨 24本。

記者昨揀選 6本上書局出版的書目及兩本邵家臻的書,到灣仔三聯、銅鑼灣商務及油麻地中華書局查詢有否發售。8本書中,三聯灣仔分店有售3本,包括鄺的寵物書《4992天》、邵的《性教育是咁的》及《情與義》。上書局出版的所有書籍,職員指有 6本有小量存貨;邵曾出版的 26本書籍,除了《性》有小量存貨,其餘全線三聯均沒有存貨。商務有售《佔》,其餘書目則沒有存貨。

中華書局該分店只有梁文道的飲食書《舌頭 味覺現象學II》。被問到是否所有「撐佔中」的書籍都沒有時,中華職員說:「始終都係中資公司,立場唔同,好難會入呢類型(撐佔中)嘅書。」

邵家臻憂白色恐怖
邵家臻說,自己 1997年開始寫書至今已有 26本著作,對於三聯全線沒有自己的舊書,他指「97年寫到依家,無理由一本都無」,擔心「白色恐怖」。他估計,《佔》的「死因」是書名開宗明義講佔中,加上他為首批被捕佔領者,被視為核心人物打壓。他稱相信文字力量,不會停止寫書。
作家梁家權的飲食書亦是上書局為其出版,他指未聞有關消息,但指退書做法「無乜意思」,因香港是有言論自由的地方,文化應該百花齊放,希望其他書店可以多出售上書局的書。

佔中發起人陳健民表示,亦計劃出書談佔領,出版暫未有問題,但亦擔心很少書店肯賣。他指數年前其著作《走向公民社會》在內地被禁出版,指內地發生的事在香港以不同形式出現感到可悲。

彭志銘﹕短期大批退有問題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指出,以往書籍會被書店買斷,現時多是寄賣形式,一般會寄賣一年至年多,但若書籍銷情不好,亦有可能提早被退回至發行商。他指若短時間內大批書被退回,情况好有問題,「無可能嗰間出版社全部無一本賣得」。



這不奇怪 李怡 在《星期五主場》都有提過,當年自己出來辦雜誌,受到不准印不准賣的全面封剎!




後後記:


2015年 3月 7日 第二期的政改諮詢完結,林鄭月娥 袁國強 譚志源 的 “機不可失”!





人大在 8-31 落的三度大閘是:

1)按照現在選委會組成的四大界別不變組成提名委員會。

嗜悲註:選委會的四大界別:300人來自工商、金融界,300人來自專業界,300人來自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其餘 300人為立法會議員、區域性組織代表、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以及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至於每組三百人是如何選出來呢?因為只得約 25萬人選出這 1200人出來(而不是全部約 500萬選民),於是提委會的組成也是詬病處處,只要 Google 一吓有排讀,不贅矣!在過去十多年選委會為香港人挑選了:董建華 曾蔭權 和 梁振英 三個奇芭當特首,有績可尋成績綽越。


2)容許二至三位候選人。

嗜悲註:若是 梁振英 加 鍾樹根 蔣麗萍 咁真的有得揀嗎?如上面只是將選委會過渡成為提委會,2017會有大改變嗎?


3)候選人需要有過半數提委支持即是需要過六百票。

嗜悲註:須知梁振英上一次與唐英年對決都是得票 689 咋。即是人家選完選妥才交給 500萬選民投票,做一次橡皮圖章。



【李怡面書】儘管筆者已寫過許多關於政改的文章,但鑑於近日種種奇談怪論湧現,因而再把有關意見以問答方式作簡易解釋,希望對於要與朋友討論的讀者有幫助。

問:以五百萬選民選特首,相對於一千二百人選特首,為甚麼不是進步?
答:以前小圈子選特首,從二000年針對董建華連任開始,傳媒已紛紛認定是中共「欽定」。二0一二年臨時從欽定唐英年轉為欽定梁振英,完全掌控;因此由原選委會組成的提名委員會,並同樣以過半數產生特首候選人,也肯定是欽定,說是「一黨提名」毫不誇張。不同的是欽定後,再由五百萬選民去蓋橡皮圖章。八三一框架的所謂「普選」,中央欽定的性質不變,而選民蓋橡皮圖章則賦予了欽定特首的帶欺騙性質的認受性。在假認受性之下,欽定的特首可以理直氣壯地做一些破壞原有法治、三權分立規則和違反市民意願的事,比如早前羅范椒芬說的一、兩百萬的撥款不須通過立法會,硬過二十三條,以及前天新增的「特首顧問」繞過立法會的監察與制衡,實行行政霸道。可以預見會從三權制衡大倒退。絕非進步。

問:由五百萬人投票選出,難道可以不向選民負責嗎?
答:國家主席是否需要對投票給他的人大代表負責?還是只需向提名他的一黨負責?

問:即使是選民蓋橡皮圖章,但特首當選後還是受公眾和媒體監督。比如台灣普選產生的馬英九,廣受批評,民望超低,備受壓力。
答:台灣有具抗衡力量的兩黨,有全部直選的立法院,有藍綠競爭的和獨立的媒體。香港的政黨底氣不足,早就大部份歸順的主流媒體,若在有了假認受性的特首班子威逼利誘之下,將更難發揮對政府的監督。

問:即使欽定了三個候選人,他們不是仍然要公開辯論、發表政綱、許下承諾嗎?
答:梁振英在二0一二年許下多少承諾?還不是能騙到較高的民望支持?大部份市民是善良和輕信的,很容易被政治手段高明的梁振英之流騙到。

問:如果否決政改,原地踏步,會不會更有利於梁振英連任?
答:應該說,原地踏步更不利於梁連任,因為現在他已陷入塔西坨陷阱,即不論說真話假話都被認為假話,做好事壞事都被認為壞事,若繼續由小圈子選舉產生,必無法挽救他的執政困境,故再欽點他的機會很小;但如果是假普選,在欽點後經普選投票會使他執政順暢些,作為中共自己人,欽點他的機會反而更高。

問:普選難道不應該在法治的框架下進行?違反《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的選舉,有合法性嗎?
答:我們應該依《基本法》,而不是在《基本法》未經修改的情況下,由人大作出一次兩次的決定去任意設框架、擺龍門。何況,八三一決定本身就違反了二00四年的人大決定:0四年決定只賦予人大對特首提交的報告作出「是否修改」的權力,但八三一卻作出「如何修改」的決定。因此,八三一提供的是一個違法的框架,違法之法理應推倒。

問:二0一七年普選特首的政改不完美,不能袋住先下次再改善嗎?
答:首先那是欽定後騙選民蓋橡皮圖章,不是有競爭性的提名和普選;其次,將來會如何的話聽得夠多了。《基本法》通過後,中共三令五申說回歸十年後政改就完全是香港人的事,中央不會干預,結果如何?二0一0年設立超級區議會議席,不是說會逐漸擴大普選光譜嗎?結果是更強化了功能組別。中共在取得欽定特首的假普選認受性之後,還會釋放更多權力?能相信嗎?

問:白票守尾門是否可以接受?
答:前天多個建制派已予以否定了,白票只當廢票,而且當選者不需在選民投票中過半數,只是一輪投票而票多者贏。即使欽定特首只有五分一選民投票,即一百萬票,也當選了。這應該是中共最保險的掌控欽點者當選的制度。

問:如果二0一七年不能選特首,是不是耽誤了二0二0年也無法實現立法會全面普選?
答:有了欽點後普選的特首,更不會有真正的立法會全面普選,而會派生出欽點的立法會普選。既然讓市民蓋橡皮圖章的特首選舉都可以袋住先,那就必有關於立法會普選新辦法的人大決定出爐,包括普選功能組別之類。

問:原地踏步是不是對中共更有好處,因為從此不用再煩普選議題,反正給你們普選也不要?
答:仍然可以欽點和掌控特首,又有香港民意認受性,中共應該更樂於見到。原地踏步至少不會比現在更壞。同意由選民蓋橡皮圖章,那是把香港人的尊嚴和人格都毀了,香港進入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問:若泛民企硬,可以走出活路嗎?
答:雨傘運動達不到改變八三一決定的目的,是因高牆太硬而不是抗爭者意志不堅,但至少泛民已充份了解民意取向,知道在立會的應有取態。抗爭仍然會以各種方式出現。若泛民轉軚,等於全面否定雨傘運動的意義,凡支持或同情過雨傘運動的市民都不會原諒他們。



有位風月前輩打了個比喻:

城中盛傳有隻鬼火咁靚嘅雞(即妓女),雞蟲們蜂擁而至排晒隊一個跟一個,輪到前輩見到隻靚雞做到連涼都無時間冲,個性器官還有鳩汁流出來,但個雞婆猛催前輩快啲上,又話:“機不可失”。前輩話見到實在屌唔落,連鳩都縮撚埋,結果坐失良機,唯有望門輕嘆!


(嗜悲註:予一向沒有說和寫粗口習慣,因此寫了很久改了多次,都不能夠傳神演繹風月前輩,講時所用的澎湃語氣。)



嗜悲 不認同用侮辱女性的比喻,雖然提委會事先已經選好選妥,才交由 500市民投票做一次橡皮圖章,但市民是仍然可以選擇投或不投票。但憑建制的鐵票仍然可以選出歆點的特首,假普選出來的特首便理直氣壯說有民意授權,可以為所欲為例如強推 23條。因此泛民議員若能同心,就可以否決這個是先設有篩選的假普選機制,香港市民若還有些微尊嚴,都不應自削甘為橡皮圖章!




伸延閱覽:
李怡 面書 Facebook.com
Ai Weiwei to guest-edit the New Statesman 官方網頁
上書局遭大批退書 總編輯:全軍覆沒 明報新聞網



我的舊文:
好戲在後頭
又談買書
書的重量
賣紙 買書
落幕也是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