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 planned 定本週的第三篇 Blog,想用比較 relax light material 寫成,怎知週三聽到又週四全港報章都刊登,這四字成語雞乸咁大隻字,基於好奇心驅使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嗜悲 遂去找《不言而喻》的出處(順便記錄存檔):
《孟子‧盡心上》:「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然見於面。盎于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又
宋·蘇軾《卻鼠刀銘》:「嗚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諭,是亦何勞。」
綜合在 谷歌搜尋 所作的解釋:
首先何為 ”喻“:上對下的文告指示。
”不言“:就是不用說出來的意思。
整句《不言而喻》: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即不需說明就可明白,形容十分明顯之意。
相似詞:顯而易見,顯然易見,不言自明,不問可知。
相反詞:言而後明,不可言喻,百思不解,撲朔迷離,模棱兩可。
終極而言所謂《不言而喻》就是:上層高層並沒有親口說明說出來,全都是下層奴才揣測上意,以為自己經已會意了,完全掌握了,完全清楚了,完全明白了,透透澈澈感受到了上層的意願,因而依照行事。
這種事情自九七回歸後相繼發生,最近一次是出自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 “不言而喻”!
林鄭月娥 12月 4日在立法會宣佈啟動政改諮詢,並回答議員提問 (看片1) @ 31:00 回答 梁志祥議員提問,在回應時說出:“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 。。。。不言而喻。”
12月 4日政改諮詢記者會 (看片2) @ 16:37 SCMP 記者提問 “不言而喻”,林鄭作出回應她自己說過的:不言而喻。
林鄭不希望市民感普選設關卡 (看片3) 但是 “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不言而喻”,政府不是已經先預設了這個關卡,不用市民去 “感” 覺到了吧。
【AM730】中央官員過去多次強調,必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行政長官,被視為排拒泛民主派的「金剛罩」,特區政府昨日發表政制改革諮詢文件,卻對「愛國愛港」隻字未提。
領導政改諮詢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明言,《基本法》已列明特首的憲制責任,她形容特首要愛國愛港及不與中央對抗是不言而喻的。
諮詢文件就普選特首列出七大議題諮詢公眾意見,但當中並無包括「愛國愛港」問題,林太昨在立法會回應民建聯梁志祥提出質疑時坦言,愛國愛港並非諮詢的重要議題,因《基本法》已列明特首的憲制責任,並非常明顯指出特首要愛國愛港及不與中央對抗,「換句話說,係不言而喻。」
她強調,特首由中央任命,並需落實《基本法》,「如果由一位同中央對抗、唔係愛國愛港嘅人士(做特首),相信亦好難落實《基本法》嘅要求。」
她並引述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於 84年提出的三大條件,包括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以及不損害香港繁榮穩定,她相信市民及提委會委員,會作判斷和抉擇。
林太其後在記者會補充,《基本法》不少條文提及特首的憲制責任,她認為大家均應明白,故毋須就「愛國愛港」作定義。
好一句:不言而喻 。。。。。講俗啲即是與 嗜悲 愛用的:鬼唔知阿媽喺女人咩 and 鬼唔知阿爸喺男人咩 or 鬼唔知阿咩咩喺乜乜咩 系列 。。。。雖不中也甚為接近也不遠矣!!!
今次是這個不言而喻,下次又可以有甚麽咩咩也是不言而喻的呢?而且又有幾多不言而喻是未說出來給人知的呢?政務司司長能否一次過講嗮所有的:不言而喻,給所有香港市民廣大群眾知道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後記:
成文後在電郵收到: 政改諮詢棉裏藏針 by 李先知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昨天發表 2017年行政長官及 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諮詢文件,文件表面看來四平八穩,沒有框框條條,歡迎公眾提出各式各樣的特首普選方案。
不過,有建制派和泛民主派人士細心看完文件後,發現文件有不少「微言大義」,傾向呼之欲出,可謂棉裏藏針,其中最明顯的一點是關於特首候選人數目上限,泛民人士認為最少 5個才能保證泛民參選人可以入閘,但文件明確指「較多意見認為行政長官候選人的人數以 2至 4名為宜」,變相否定了泛民的核心訴求。
有建制派人士認為,林鄭月娥領導的政改諮詢專責小組對泛民已經相當「畀面」,沒有把中央再三強調的特首須「愛國愛港」及「不與中央對抗」兩大標準寫進文件,只在答記者問時說這是 不言而喻 的要求,沒有需要就此正式諮詢市民意見,明顯是為了迴避一場何謂愛國、何謂對抗的無休止政治爭論。
其次,諮詢文件沒有正面否定「公民提名」,只是重申一切安排必須嚴格遵守《基本法》的規定,而《基本法》45條清晰規定提名權只在於提名委員會,是實質提名權,「任何繞過提名委員會的提名程序,或削弱提名委員會的實質提名權的建議,都可能被認為是不符合《基本法》第 45條的規定」,隱晦地表明公民提名不會被接納。
有民主派人士認為,儘管諮詢文件擺出沒有任何既定立場的姿態,但字裏行間還是流露了明確的政治傾向,例如在最關鍵的提名門檻問題上,文件正文引述 2007年特區政府就行政長官普選模式諮詢時,較多意見認為行政長官候選人的人數以 2至 4名為宜,在文件同頁的附註中,才以較小的字體羅列坊間各種不同的提名門檻方案。
此外,文件正文鄭重提出,提名程序須處理的議題包括「民主程序」如何體現「機構提名」的要求,所謂機構提名並非目前選舉委員會由個別提委會委員聯合提名的方式,這兩項正文表述加起來有明顯的政治指向,就是讓提委會通過機構提名作出篩選,在眾多有意參選人士中挑出 2至 4人。
按現時泛民背景選委只有 200人,佔 1200人選委會不足五分之一,若委員以一人一票方式篩選,最高票的5個人可以入閘的話,泛民參選人始有機會成為候選人,若最高票的 2至 4人才可入閘,泛民參選人就會被摒諸門外,文件雖沒有提出排除泛民入閘,但實際上已埋下了排除泛民入閘的機制和步驟。
有泛民人士認為,他們並非看不到文件暗藏殺著,但特區政府官員既然對外強調沒有前設,各種意見都可以提出,他們毋須在現階段就「踢爆」政府文件的意圖,應該理直氣壯地鼓勵公眾表達對特首普選安排的訴求,用民意來逼政府放棄為泛民入閘設關卡的圖謀。
林鄭:『沒有將「愛國愛港」及「不與中央對抗」兩大標準寫進文件,這是 不言而喻 的要求。』
國內實行一黨專政,沒有政黨輪替這回事,愛國愛港不與中央對抗 = 愛中國共產黨不與共產黨對抗,這是不言而喻的要求。中央不會不明白香港人,把黨國分得頗為清楚,如今卻被模糊了!
又 梁家傑:魔鬼藏於「五步曲」時間表中
【明報專訊】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剛公布政改諮詢。必須留意的是,「五步曲」的推行時間表,內藏魔鬼細節。
別以為政改諮詢持續五個月,至來年 5月 3日方止,就是政府重視民意的表現。因為在諮詢完結後,再需兩至三個月時間整理資料,即至來年 8月,才會踏出「五步曲」的第一步,由行政長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
當市民見到這份報告時,政府已靜悄悄地避過了七一大遊行——政府最恐懼的民怨爆發點。而林鄭又已明言,要於明年年末前推行第三步,即特區政府將終極政改方案提交立法會決議。
回頭一算,減去第二步全國人大修改選舉辦法建議後交回特區政府整理的時間,在年末推行第三步前,只餘兩個月時間。但這短短兩個月,影響卻至為關鍵——政府到時才會露真章,提出具體選舉辦法,作第二輪全民諮詢。
如果到時所有具體的選舉方案都是篩選方案,卻只有短促諮詢期,民間將難以聚集巨大力量對抗。到時政府就可託詞後期立法工作緊急,以快刀斬亂麻之勢,迫使議會盡快通過。如不通過,更有口實讓政改原地踏步!
而根據林鄭的聲明及回應議員的提問間,亦可見政府早已劃地為牢,緊跟中央設下的篩選框架。可以預見,終極政改方案中,親北京人士將緊握特首參選人的生殺大權,不被北京祝福的參選人出閘機會微乎其微。
民意戰無讓賽,假普選的反對率、真普選的支持度,就是對陣雙方最終在談判桌上的籌碼。所以,今天開始,我們更須更出力打破中央及特區政府設下的框框,積極為真普選發聲,並將真普選的理據向身邊的親友傳揚。
如果我們都能在自己所屬的關節上盡力,方能迸發出最大能量,讓港人奪回主導權,由我們親自撰寫香港的未來。
泛民要嘜面?!太早抓爛面皮,咁就只是為了意氣之爭,也變成沒彎轉了,自己拆掉下台階!
後記:
三位負責政改諮詢的主要官員列隊手持諮詢文件宣傳小冊子見傳媒
(圖片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攝影記者用仰角度拍攝令到各人好像扁了
明報:香港人現時好像諮詢文件上面的圖案一樣不止是一舊雲仲要係兩男一女得個嬲字!

Source:HK Gov 網頁
伸延閱覽:
不言而喻 谷歌搜尋
林鄭:特首要愛國愛港不言而喻 AM730
我的舊文:
我的政治 101.0
我的政治 101.1
我的政治 101.2
我的政治 101.4
我的政治 101.5
橫向思考
動量不滅(守恆)定律
向心力 離心力 移動慣性
嗜悲註:我的政治 101.3 尚未有時機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