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臺的矛盾
九十九臺 開臺播映,有個節目叫 “跟住矛盾去旅行”,頭炮搵來 曾鈺成 拍著 梁國雄 去波蘭,甚有睇頭吸引到 嗜悲 追看,不過之後的幾個 “跟住矛盾去旅行” 卻是令我失望 。。。。。顧此臨尾的一輯,雖然 周庭 遇上 何君堯 去日本, 都未能把 嗜悲 再次轉臺!!!
不過,新的一輯 “跟住矛盾去旅行”, viu TV 又找到了 王丹 拍著 馮敬恩 去日本,嗜悲 透過消息早有所聞,可惜 viu TV 決定不予播出,原來發生了一段 “事件”。
ViuTV早前邀請八九學運領袖 王丹,及港大學生會前會長 馮敬恩,到日本拍攝新一輯 “跟住矛盾去旅行”。ViuTV昨晚(十月十九日)發聲明,指 王馮 兩人擅自安排記者會活動,並提出有關 “港獨” 的失當言論,對此感到極度失望及憤怒,viuTV 決定抽起不播,云云。
至於兩位當事人, 王丹 即時在 他自己的 Facebook 面書,隨即反駁指明 FCCJ 日本外國記者協會 (日文: 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的活動,是由 viu TV 安排。ViuTV 今日(十月二十日)再發聲明,承認該活動由該台安排,王丹 與 馮敬恩 形容是「還返我們一個清白」。
馮敬恩 認為ViuTV最新聲明「還返我一個清白,證明我無擅自更動行程」,他表示該台在首次聲明中,聲稱保留對其法律追究權利,令他感壓力,認為該台應收回言論並道歉。
嗜悲 找到 日本 的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Japan (FCCJ)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 October 17th 真的有 Wang Dan 王丹 and Billy Fung 馮敬恩 的 :Professional Luncheon: Wang Dan & Billy Fung Jing-en event 這個活動。
FCCJ 網頁 當然把整個有關 Wang & Fung: Tensions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的 QnA 問答環節 在 youtube 登出影片:
整個午餐會 歷時 1:20 一小時二十分鍾,閣下有興趣可以點擊 youtube,看看聽聽到底 王丹 和 馮敬恩,在午餐會中 說了些甚麼,攪到 viu TV 要取消播映他們這一輯 。。。。!!!
港獨 話題如今十二分敏感, 嗜悲 沒打算作任何評論,看完閣下自己作出判斷吧。
伸延閱覽:
Professional Luncheon: Wang Dan & Billy Fung Jing-en FCCJ 日本外國記者協會
王丹 馮敬恩 事件 谷歌新聞搜尋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怎去分辯 真 Real Genuine 偽 Fake Counterfeit 眼見都未為真。 合法 依法 Legitimate 是否必然包含:公平 公正 和 公義 呢? The wise speaks when he has something to say. The fool speaks when he has to say something 。 。 。 。 。 。。。。。。 一個沒有內涵的小男人﹐顧名 "the inner space".
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New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News. Show all posts
Friday, October 21, 2016
Thursday, August 11, 2016
重版出來 。。。。勵志故事總是會有觀眾捧場的!
重版出來 。。。。勵志故事總是會有觀眾捧場的!
第 89回日劇學院奬公佈結果,由傑尼斯男團 嵐 成員 松本潤 主演的日劇《99.9:刑事專業律師》獲得最佳作品奬,《世界上最難的戀愛》主演 大野智 獲最佳男主角奬,《重版出來》主演 黑木華 獲最佳女主角奬。
農曆新年,有很多人看過的 周星星 做招牌的電影,破內地的賀年電影票房記錄,但卻被傳出有 “篤數” 之嫌 。。。。。
書籍的也見過:第一次版 第幾多幾多 加印,註明在書本上,是真的熱潮還是令人錯覺人造熱潮,初版印了幾多本幾多冊沒有註明,再加印又是幾多本幾多冊都是沒有註明 。。。。。
這個現象會不會在日本發生呢? 不要說日本人嚴謹,看看 三菱汽車 都有做假數據,學足 德國的 Volkswagen 大眾汽車 港譯:福士汽車,把數據改動瞞騙公眾和監管機構。
賣書 先先印少啲,造成搶購潮熱潮,然後再加印 早啲 重版出來 囉 。。。。。。。前一季,因一向不大愛看 嵐 成員主演的日劇,故此 嗜悲 追看日劇只看了這一套:《重版出來》
。
。
除了 黑木華 演女主角 黑澤心 (綽號:小熊)外,其他的男演員有:小田切讓,松重豐,生瀨勝久,小日向文世,室岡,永山絢斗,坂口健太郎,安田顯,康すおん,滝藤賢一,要潤,前野朋哉,高田純次,荒川良良 。。。。簡直是眾星拱照 黑木華!!!(難怪近來傳出 黑木華 態度不佳)
全劇根本就是沒有男主角,小田切讓,坂口健太郎,安田顯,和 永山絢斗 出場較多點,都只是勉強算是男配角,其他的只可以說是友情客串演出!!!
故事簡簡單單是個勵志的故事,女主角 黑澤心 本是練 柔道 的準國手,但她在一次比賽受重傷令到終身夢碎,遂進入漫畫出版社做見習編輯由低做起,最後 黑澤心 捧起了 漫畫界被譽為最有潛質的新人 中田伯,出版第一本獨立成書單行本的漫畫,而且短期就 重版出來!!!!
面試的一天,黑澤心 就把出版社社長 久慈勝,用柔道在眾目睽睽前摔倒,不過反而受到賞識錄用。進入 興都館(こうとかん) コミック誌「週刊 VIBES」編集部,負責編輯漫畫,並由副總編輯 五百旗頭敬 親自指導。
黑澤心 發覺成名四十年的老漫畫家 三藏山龍,近年人氣下滑了頗多,原因是他漸漸年老,隨著年月日的變遷,要彎起腰來作畫,用這角度來畫漫畫讀者不喜歡看。 於是只需改變他畫室內桌子的斜角度來遷就,就恢復從前作畫時的視覺角度,三藏山老師不但恢復人氣,而且更上一層樓!!!
之後 黑澤心 又卻遇上了:沒有衝勁的漫畫銷售員 小泉純,和一直受到女友無理無限需索,影響創作時間的人氣當時得令漫畫家 高畑一寸,還有本來很有 heart 的 前輩編輯 安井昇,為何他變成現今只要求銷售率冷酷無情:作家碾壓機安井 。。。。。多年前平地一聲雷的猛料 漫畫家 牛露田獏,因妻子去世變得自曝自棄,終日借酒消愁 。。。。。黑澤心 也慢慢由初入行的 見習編輯 漸漸成長!!!
黑澤心 釘在辦公桌案頭前 用來打氣的便條 。
。
週刊 VIBES 總編輯 和田靖樹 和 副總編輯 五百旗頭敬,便把有潛質的新進漫畫家 中田伯,交給了 黑澤心 單一個人負責,中田伯 有著童年成長的陰影,一直主宰著他的獨樹一幟的漫畫風格,卻又更影響了他待人接物的禮儀,性格十分 孤僻 自卑 不穩,他總是把人家好意變成敵意來看待處理 。。。。。。
究竟 黑澤心 如何 和 中田伯 之間互動,兩人一起進步一同成長,前者把後者由席席無名的 漫畫界新人,捧起成為 漫畫界 被譽為最有潛質的 新人作家,他的作品先在漫畫雜誌上取得連載,進而出版獨立成書單行本漫畫,又到書局舉行簽名會讀者反應熱烈,並在出版單行本後很快就 重版出來!!!!
勵志的故事,無論如何用過幾多次,只要重新包裝過攪攪新意思,總是會有觀眾捧場的 。。。。
Last but not least
重版出來 1~10集 畫面回顧 a quick revision 重溫一遍
後記:
日本娛樂新聞:
7月 22日 由 日本 ORICON 主辦的「日劇信心大賞」公佈結果,作品賞由《重版出來!》奪得,投票的記者表示雖然以漫畫編輯部為舞台但沒有違和感,無論主角配角都很出色,能帶出原作的魅力,場面亦很細緻。
伸延閱覽:
重版出來 維基百科
重版出來 日文維基百科
重版出來 Facebook
重版出來 tbs
重版出來 1~10集故事提要 tbs
重版出來 kenshin.hk
網上搜尋 重版出來 的劇評 谷歌搜尋
我的舊文:
東瀛白髮魔女傳 ~ 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
律政狂人 legal high 之 “空気 氣氛”
京都的美景 ~ 火村英生的推理
365日の紙飛行機 と あさが来た(阿淺來了)
兩代恩仇錄 ~ 海女 あまちゃん
超智神探 ~ 豬口在 Ataru
兩代恩仇錄 ~ 海女 あまちゃん
未成年的愛情 ~ 東野圭吾 推理系列
神探伽利略 Galileo ガリレオ 2
消失的房間 ~ 榎本徑 Kei Enomoto
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推理
超智神探 ~ Ataru and Madoka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第 89回日劇學院奬公佈結果,由傑尼斯男團 嵐 成員 松本潤 主演的日劇《99.9:刑事專業律師》獲得最佳作品奬,《世界上最難的戀愛》主演 大野智 獲最佳男主角奬,《重版出來》主演 黑木華 獲最佳女主角奬。
農曆新年,有很多人看過的 周星星 做招牌的電影,破內地的賀年電影票房記錄,但卻被傳出有 “篤數” 之嫌 。。。。。
書籍的也見過:第一次版 第幾多幾多 加印,註明在書本上,是真的熱潮還是令人錯覺人造熱潮,初版印了幾多本幾多冊沒有註明,再加印又是幾多本幾多冊都是沒有註明 。。。。。
這個現象會不會在日本發生呢? 不要說日本人嚴謹,看看 三菱汽車 都有做假數據,學足 德國的 Volkswagen 大眾汽車 港譯:福士汽車,把數據改動瞞騙公眾和監管機構。
賣書 先先印少啲,造成搶購潮熱潮,然後再加印 早啲 重版出來 囉 。。。。。。。前一季,因一向不大愛看 嵐 成員主演的日劇,故此 嗜悲 追看日劇只看了這一套:《重版出來》

。
除了 黑木華 演女主角 黑澤心 (綽號:小熊)外,其他的男演員有:小田切讓,松重豐,生瀨勝久,小日向文世,室岡,永山絢斗,坂口健太郎,安田顯,康すおん,滝藤賢一,要潤,前野朋哉,高田純次,荒川良良 。。。。簡直是眾星拱照 黑木華!!!(難怪近來傳出 黑木華 態度不佳)
全劇根本就是沒有男主角,小田切讓,坂口健太郎,安田顯,和 永山絢斗 出場較多點,都只是勉強算是男配角,其他的只可以說是友情客串演出!!!
故事簡簡單單是個勵志的故事,女主角 黑澤心 本是練 柔道 的準國手,但她在一次比賽受重傷令到終身夢碎,遂進入漫畫出版社做見習編輯由低做起,最後 黑澤心 捧起了 漫畫界被譽為最有潛質的新人 中田伯,出版第一本獨立成書單行本的漫畫,而且短期就 重版出來!!!!
面試的一天,黑澤心 就把出版社社長 久慈勝,用柔道在眾目睽睽前摔倒,不過反而受到賞識錄用。進入 興都館(こうとかん) コミック誌「週刊 VIBES」編集部,負責編輯漫畫,並由副總編輯 五百旗頭敬 親自指導。
黑澤心 發覺成名四十年的老漫畫家 三藏山龍,近年人氣下滑了頗多,原因是他漸漸年老,隨著年月日的變遷,要彎起腰來作畫,用這角度來畫漫畫讀者不喜歡看。 於是只需改變他畫室內桌子的斜角度來遷就,就恢復從前作畫時的視覺角度,三藏山老師不但恢復人氣,而且更上一層樓!!!
之後 黑澤心 又卻遇上了:沒有衝勁的漫畫銷售員 小泉純,和一直受到女友無理無限需索,影響創作時間的人氣當時得令漫畫家 高畑一寸,還有本來很有 heart 的 前輩編輯 安井昇,為何他變成現今只要求銷售率冷酷無情:作家碾壓機安井 。。。。。多年前平地一聲雷的猛料 漫畫家 牛露田獏,因妻子去世變得自曝自棄,終日借酒消愁 。。。。。黑澤心 也慢慢由初入行的 見習編輯 漸漸成長!!!

。
週刊 VIBES 總編輯 和田靖樹 和 副總編輯 五百旗頭敬,便把有潛質的新進漫畫家 中田伯,交給了 黑澤心 單一個人負責,中田伯 有著童年成長的陰影,一直主宰著他的獨樹一幟的漫畫風格,卻又更影響了他待人接物的禮儀,性格十分 孤僻 自卑 不穩,他總是把人家好意變成敵意來看待處理 。。。。。。
究竟 黑澤心 如何 和 中田伯 之間互動,兩人一起進步一同成長,前者把後者由席席無名的 漫畫界新人,捧起成為 漫畫界 被譽為最有潛質的 新人作家,他的作品先在漫畫雜誌上取得連載,進而出版獨立成書單行本漫畫,又到書局舉行簽名會讀者反應熱烈,並在出版單行本後很快就 重版出來!!!!
勵志的故事,無論如何用過幾多次,只要重新包裝過攪攪新意思,總是會有觀眾捧場的 。。。。
Last but not least
重版出來 1~10集 畫面回顧 a quick revision 重溫一遍
後記:
日本娛樂新聞:
7月 22日 由 日本 ORICON 主辦的「日劇信心大賞」公佈結果,作品賞由《重版出來!》奪得,投票的記者表示雖然以漫畫編輯部為舞台但沒有違和感,無論主角配角都很出色,能帶出原作的魅力,場面亦很細緻。
伸延閱覽:
重版出來 維基百科
重版出來 日文維基百科
重版出來 Facebook
重版出來 tbs
重版出來 1~10集故事提要 tbs
重版出來 kenshin.hk
網上搜尋 重版出來 的劇評 谷歌搜尋
我的舊文:
東瀛白髮魔女傳 ~ 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
律政狂人 legal high 之 “空気 氣氛”
京都的美景 ~ 火村英生的推理
365日の紙飛行機 と あさが来た(阿淺來了)
兩代恩仇錄 ~ 海女 あまちゃん
超智神探 ~ 豬口在 Ataru
兩代恩仇錄 ~ 海女 あまちゃん
未成年的愛情 ~ 東野圭吾 推理系列
神探伽利略 Galileo ガリレオ 2
消失的房間 ~ 榎本徑 Kei Enomoto
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推理
超智神探 ~ Ataru and Madoka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July 20, 2016
去者已矣!
去者已矣!
六月二十一日牛頭角區,某工業大廈三樓的迷你倉起火,傍晚升至三級屬於 煙火特遣隊 高級隊長 張耀升,本來經已入消防學堂任教官,被召至火場帶隊深入做評估,不幸殉職。
年僅三十 張耀升 遺下妻子,及僅四月大的兒子,隔一日另一消防隊目 許志傑,也在同一火場蒙難,他遺下妻子和七歲兒子。
剛剛過去的週日 七月十七日,港府為殉職高級消防隊長 張耀升,舉行特區最高榮譽喪禮。喪禮在世界殯儀館早上 8時 30分開始,儀式後靈車約於上午 10時 20分抵達牛頭角道淘大工業村,並在大廈對開的牛頭角道進行路祭。

。
。
靈車之後前往將軍澳百勝角路的消防及救護學院,在學院內向 張耀升 高級消防隊長致最後敬禮,送殯車隊隨後駛經張曾駐守的大埔消防局,再前往和合石墳場內的「浩園」進行安葬儀式。

。
。
兩位消防員的不幸殉職,曾幾何時,牽動了多少港人的傷感和惋惜。只不多於五十年前,肩負救火救人的消防隊員,被市民稱為 火燭鬼,有套電影更演出當年發生火警,火燭車火燭鬼到場後,會先問:「有水有水,冇水冇水,有水放水,冇水散水!!!」
嗜悲 與已故的外婆同住時代,聽聞往日紀律部隊 警察 消防 海關 等等,連醫院裡面的 雜役,都有潛在的規矩,要收紅包才會辦事,收得幾多才定做多少事,冇紅包就萬事不行。
1974年 2月 15日 廉政公署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ICAC),根據《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成立,是獨立及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長,即香港主權被移交前為總督,和回歸後為行政長官,負責 肅貪倡廉 的機構。
經過幾代人努力,和無數打貪大案,ICAC 把 紀律部隊內的貪官肅清,在醫院和私人機構內倡廉,挽回廣大香港市民對紀律部隊的尊敬和信心,成為區內國家地區爭相仿效,廉潔社會成為香港經濟起飛的重要基石。
可惜,1997回歸以來:
2012年 9月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指廉署和申訴專員公署,阻礙政府施政。
2013年 4月 審計署報告揭發,卸任 廉政專員 湯顯明,在任期間以「分拆帳單」及改作「宣傳費用」入賬手法,支付「超標」晚宴宴請中國內地官員,繞過申領酬酢開支規管指引。湯氏任滿後成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6年 7月 廉政專員 白韞六(前入境處處長 由 入境處 退休後空降 廉政公署),因為 李寶蘭 的「差劣表現(poor performance)」,終止署任李寶蘭為執行處首長,由現任執行處處長(私營機構)的丘樹春出任執行處首長。李寶蘭 其後提出提早解除合約自行離職,而執行處首席調查主任 高迪龍,亦隨後在同月 11日辭職。週年晚宴據因為受到杯葛而取消延期舉行。
廉政專員 白韞六 與 貪污問題咨詢委員會主席 周松崗 見記者:
立法會議員跟進
2014年 10月 坊間流傳 UGL 成功收購 DTZ 文件,指特首涉嫌在上任後,收取澳洲企業 UGL 5,000萬元,而沒有依法申報。今次 李寶蘭 無法坐正,傳出身為 署任 ICAC 執行處首長,正在跟進 特首 與 UGL 5,000萬元的案件,於是引起各方猜疑。
港台節目 議事論事 中環節 飛哥與你 李鵬飛 劉細良 @16:04 有話說
同週,立法會換屆選舉開始遞表,選舉事務處要求參選人,必須額外多簽一份文件,是一份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下稱:確認書)供選舉主任使用,藉此讓每位參選人確認,於簽署提名表格內的相關聲明時,已清楚明白下述《基本法》的條文。確認書可以從 2016年立法會選舉專用網站(www.elections.gov.hk) 下載。
《基本法》的內容,特別是《基本法》第一條、第十二條及第一百五十九(四)條(摘錄如下):
第一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第十二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
第一百五十九(四)條
本法的任何修改,均不得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針政策相抵觸。
這份新增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下稱:確認書)是否涉及 政治審查,簽與不簽有沒有影響參選資格,坊間眾說紛紜:
【立場新聞】選管會突然宣布,九月立法會選舉的參選者,須在報名時簽署一份確認書,表明擁護《基本法》、認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等,否則參選人不獲有效提名為候選人。
民主思路召集人、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今早表示,有關確認書有法律理據,對於有意參選的本土、港獨人士表示,會照簽該份確認書,湯家驊警告,作出虛假聲明、發假誓是嚴重刑事罪行。
湯家驊今早接受電台訪問,指出若參選人簽下相關確認書,但繼續提倡港獨等概念,「唔係(單張)不獲派發咁簡單 。。。。作出虛假聲明、發假誓係刑事罪行,係一個嚴重嘅刑事罪行嚟嘅,一般嚟講都需要坐監」。
他又強調,假發誓不容輕視,「無論政治背景係咩都應該提出檢控,從政者你仲發假誓,你嘅誠信何在呢?呢個我覺得係緊要囉,我覺得如果真係有人發假誓被檢控呢,我係唔會予以同情嘅」。
對於昨日有律師或有法律背景的議員,指選管會今次做法沒有法律依據,湯家驊認為是錯的。他指,《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第10條指,選舉主任有責任確保提名名單在適當地方作出誓言,令人覺得符合《立法會條例》第40條。而第40條清楚列明,要有資格獲得提名、當選立法會議員,必須要宣誓承諾擁護基本法,並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
循 159條修改基本法 都係擁護基本法
他相信今次的確認書只是針對「港獨」主張,而非針對在憲制框架下對基本法有何看法,「如果你接受基本法,就算跟循159條修改基本法,你都係擁護基本法,但如果唔係,你話要燒咗佢(基本法),你要喺憲制框架外建立新政府,就唔係擁護基本法」。
他認為今次安排有法律理據,但在實際運作上,他指最終決定要視乎個別人士背景。他舉例指,一個人從來無說過不接受基本法,甚至以往言論都非常擁護基本法,但就不肯簽署確認書,這時選舉主任便要作出決定,是否單看他不肯簽而確定他不符合資格。
另一個例子是,參選人由頭到尾,甚至組個黨都說要港獨,但到立法會提名時,卻簽了該份確認書,他認為兩種情況非常不同,「唔可以一概而論話,你簽或者唔簽,佢就可以隨意咁去接受或者唔接受你提名」。
一眾泛民新東候選人,和個別獨立候選人,於呈交提名表格宣佈參選時,被選舉事務處要求按新指引再簽確認書,他們一概拒絕。官方說有兩日時間可以補簽。問不簽會有何後果,暫時官方答覆提名有可能無效,將諮詢律政司意見,再作判斷,云云。
2016年 07月 17日 親北京報章:香港商報
限制港獨者參與立法
【香港商報訊】立法會提名在昨日正式展開,選舉管理委員會在今年新增一份確認書,但被指是政治打壓。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昨在本港指出,尽管《基本法》沒有明文規定參與立法會選舉的人士不可鼓吹港獨,但選管會的決定是符合憲法,又期望下屆立法會能夠實施有效措施,防止議員拉布。
針對社會有聲音提倡港獨,饒戈平在本港出席紫荊雜誌舉辦的基本法研討會時認為,雖然《基本法》沒有明文規定,鼓吹港獨的人士不可參選立法會,但他作為一個議員鼓吹香港和國家分離,是制造冲突和矛盾:「基本法的規定本身就包含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義務,而從事公眾人物,或掌握公權力的任務尤其需要遵守法律。」
冀下屆立法會有效防拉布
他說,香港的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會沒錯,但也是中國憲政體制下的一個機構,承擔共同維護國家憲政體制,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限制性義務。他又反問:「要起到一個鼓動香港和國家分離,這難道不是同憲法和基本法相底觸嗎?」
饒戈平引述《基本法》第一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而第十二條則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
他續道,香港直轄於中國,而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擁有主導和被主導的關系。他認為,立法會是中國憲政體制下的一個機構,擁有承擔共同維護國家憲政體制,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限制性義務。
王振民:新規合情合法合理
被問及立法會會期剛結束,饒戈平認為,拉布是常見的手段,批評這是用程序性來干擾立法會的正常運作,是無履行議員的職責,為立法會帶來不光采的紀錄,亦使他感到有很多遺憾。他認為,下屆立法會要討論如何修改議事規則和程序。
身兼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的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致辭時說,選管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確認明白何謂擁護基本法,以及效忠特區政府,是合情、合法、合理;并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理選舉出現的問題,特別是港獨人士參選的問題。他指出,這是長治久安必須的,可能會有政治上的影響,但要勇敢面對。
王振民說,港獨意味着要建立獨立國家,不承認香港特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他們參選是政治行為,是把港獨理念和主張,注入特區依基本法確立的政治過程之中,是任何國家都不可接受。
不簽 確認書 ,暫時官方答覆提名有可能無效,並將會諮詢律政司意見,再作判斷,云云。不過沒有設定時限,若等到臨選舉日前一晚,律政司才放出意見呢? 還有時間及時作出補救呢?
now TV news:民主黨將與馮驊會面商確認書事宜
【now新聞台】九月立法會選舉繼續接受提名,主張本土的政團都拒絕簽署選管會新設的確認書。自由黨和新思維都認為確認書沒法律效力,自由黨更自行增加條款。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選管會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承諾擁護基本法內三項條文,包括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部分、香港是高度自治地方直轄中央人民政府、修改法例不得抵觸中央對港既定的基本方針政策。
主張自決公投的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出選香港島。他預計不少候選人都不會簽署確認書。
參選九龍西的青年新政游蕙禎,亦拒絕簽署確認書。
出選新界西的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已經考慮到下一步行動。
主張走中間路線的新思維主席狄志遠報名參選九龍西,他認為確認書沒有意義,但不想與政府糾纏、拉鋸,仍會簽署。
自由黨由李梓敬領軍,田北俊抬轎出選新界東。他們諮詢過法律意見,認為確認書沒有法理依據,但都會簽署,還會加入附註。
民主黨、公民黨等周二會與選管會主席馮驊會面,商討不簽署確認書的安排。
週二 19日 下午 泛民 與 馮驊 開會
星島日報:馮驊認是行政手段 民主黨明早開會商是否簽確認書
【星島日報】約 10名泛民立法會議員與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見面,要求選管會交代要求候選人簽署確認書的法理基礎。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在會後引述,馮驊承認聲明只是行政手段,以協助選舉主任確認,簽署聲明的候選人是否真心誠意認同候選人聲明內,擁護基本法的條文。
而馮驊亦承認,在 6月 20日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上,仍未有推出確認書的想法,但選管會內部在會後認為可以使用確認書,協助選舉主任工作。
郭榮鏗質疑,選管會推出確認書沒有法理基礎,選舉主任如何判斷候選人簽署聲明時是否真心誠意,亦沒有客觀準則,選舉會由 6月 20日後擬訂到,7月 15日推出確認書,不足一個月時間,做法倉促。會上有議員要求馮驊撤回確認書,但何俊仁指,「馮驊當然唔肯啦,已經做咗出來。」
泛民各黨派候選人會否簽署確認書,要留待各黨商討。其中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指自己參與選舉20多年,每次都有簽署聲明,從未需要補簽確認書,民主黨明早會開會商討。
不過,想深一層 none of my business 事不關己,嗜悲 不是一早話過,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決不會投票,至於如何取消登記選舉名冊,可惜到今天還未有頭緒。
Anyway,兩位消防員殉職 令我傷感,回歸後 廉政公署 改變令我失望與無奈,連唯一可以投票直選議席的立法會選舉,今屆出現利用可能觸犯 虛假聲明,約束參選人必須慎言自我審查,據說也是依法辦事,這些關於立法會選舉事情,竟然變得 事不關己 己不勞心,應該是麻痺麻醉麻木了吧!!!
香港以往一向引以為傲的 core value 核心價值,去者已矣 失去了的便失去 何能再追!!!
補充:
確認書 confirmation form
。
。
譚志源
曾鈺成
Miscellaneous 其他
後記:
週三 7月 20日下午 大律師公會 黃律師文傑先生 和 中聯辦 張主任曉明先生 都有針對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發表意見,有線新聞 報導:
大律師公會黃文傑指引入確認書有點多餘
【有線新聞】大律師公會首次評論選管會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的安排,認為法例沒有賦權選舉主任判定參選人是否真誠擁護《基本法》,引入確認書「有點多餘」,又指若有人競選期間倡議港獨,當局或可控以「虛假聲明」,但不能取消其參選資格。
這份確認書,選管會指是用來協助選舉主任執行提名程序,確保參選人明白法例要求,並且是真誠地作出聲明,選舉主任會按法例要求,決定提名是否有效。
究竟會看甚麼準則呢?根據《選管會規例》第十六條,只有六種情況,選舉主任可以決定提名無效,包括不夠提名人、沒有繳交按金或者過身等等,當中有可能涉及法定聲明的是「按《立法會條例》無資格獲提名」這一 項。
立法會條例怎樣寫呢?第四十條寫明,提名表格附有一項擁護《基本法》的聲明,參選人「必須簽署」,大律師公會人權及憲制事務委員會主席黃文傑認為,即是參選人簽了就可以,並沒有要求選舉主任判斷他簽得是否真誠。
至於參選人在競選期間倡議港獨是否違反聲明?他認為如果有足夠證據,當局可以檢控「虛假陳述」,但候選人資格不會因此就動搖。
他提醒任何人犯刑事罪,判處監禁一個月以上,即使當選、都可能失去議員資格,但這與參選權無關,如果有人因為選舉主任認為他不是真誠簽署聲明而喪失選舉資格,可以提出司法覆核甚至選舉呈請要求重選,他認為未必無勝算。 (有片)
中聯辦張曉明質疑容許港獨人士參選是否符一國兩制
【有線新聞】選委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簽署確認書表明擁護《基本法》的安排引起討論,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質疑在立法會選舉過程中,如果容許宣揚港獨的主張,是否符合一國兩制及法治原則,張曉明又強調中央無意將香港「內地化」,說是真心誠意,保持香港原有制度及生活方式。
張曉明在香港同胞國慶籌委會成立大會上致辭,表示近年香港特別是政治領域出現一些新問題與一國兩制深化,以及經濟矛盾累積有關,但如何建設好香港,中央有很明確的的答案,他又認為有一些政治底線和法律底線,是大家都應該遵從的。
張曉明表示香港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便可解決,要保持耐心,但不能因此懷疑及否定一國兩制。(有片)
後後記:
7月 26日 的明報社評,連我在文內都盡量絕口不提的 “人大釋法” 都搬埋出來:人大常委會以「釋法」解決,徹底排除港獨支持者成為候選人和進入立法會。
【明報社評】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港獨」並非可以置諸不理,而是需要認真體待的問題。
當局就今年立法會選舉,新增參選人要簽署確認書,情况愈來愈清楚了,這是要排拒港獨支持者參加選舉,杜絕他們利用選舉平台宣傳「港獨」的安排。這個做法能否收到效果,尚待觀察,當局對可能帶來反效果,攪動選舉,不利於建制派選情也在所不惜,顯示要阻絕「港獨」進一步蔓延的決心。
當局對「港獨」的鬥爭,對內地與本港關係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極其深遠,香港前景使人擔憂。
「港獨」發展勢頭 當局不能置諸不理
中大的調查訪問了1010名市民,支持維持「一國兩制」佔大多數(69.6%),反對香港獨立者有57.6%,認為可預見將來香港獨立沒有可能有81.2%。表面看這些數字,大概毋須擔心香港政治定位會出大事,不過,「港獨」思潮冒起約僅兩年,調查發現已經有17.4%支持香港獨立;另外,15至24歲年輕人支持「港獨」更接近四成(39.2%)。這股勢頭放在香港的特殊時空審視,不能說只是少數人的不切實際想法,而是有一定生存空間,當局不能置諸不理。
特首普選方案以玉石俱焚收場,其間朝野歷經一場政治鬥爭,包括79日的佔領運動。這場鬥爭成為香港政治生態的分水嶺,主要是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認為以「和平理性非暴力」方式爭取民主,未能奏功,於是催生了「港獨」、「自決」和「2047年之後香港政治地位未定論」等目標和論述。
他們認為這些訴求份屬言論自由範疇,當局宜容許討論和宣揚,不應打壓。泛民陣營個別政黨對這些目標取態模糊,言行上有推波助瀾之嫌。當局(特別是北京)當然反對這種說法。當年,北京透過談判,從英國手中收回香港,那是洗雪鴉片戰爭的恥辱,國家統一邁出一步,而且藏獨、疆獨、台獨等問題盤纏不去,北京不可能讓「港獨」生存和發展。
證諸「台獨」的冒起和發展,約 50年前民進黨的「黨外」,就是利用台灣各級選舉宣揚台獨理念,逐步凝聚了龐大政治能量。從防微杜漸出發,今次立法會選舉,當局排拒港獨支持者參選,可以理解,只是這個政治盤算是否有足夠法理支持,尚待驗證。
昨日有政團和一貫表明支持「港獨」的參選人入稟司法覆核,挑戰當局,要求法庭釐清選管會要求簽署確認書的合法性;本周五提名期結束,事態緊急,法庭亦特事特辦,排期明日下午處理。
不過,這類司法覆核無論裁決如何,敗訴一方上訴機會很大,由原訟庭、上訴庭到終審庭走一趟,能否在 9月 4日投票日之前完成,尚未可知。因此,今次立法會選舉蘊含的不確定因素,可能超乎想像。
阻截參選變數多 非當局可以控制
當局對付港獨支持者參選,在幾個節點都可能發生事端,包括選舉主任否決一些人的提名;一些人獲確認為候選人之後,競選期間的言論若被認為牴觸確認書,會否被褫奪資格等。
這些可能發生的事,都會攪動選情,按本港歷來政治生態,多數對建制陣營不利,因為可能觸動選民的逆反心理。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也預期會導致反效果,不過,他認為長痛不如短痛,要使港獨勢力不能存在立法會之內。
設若劉兆佳的說法反映當局的意向和決定,則傳遞一個信息,就是當局會想方設法阻止港獨支持者參選,要排拒他們於立法會門外。事態訴諸司法解決,大概是早已預期的發展,不過,若法庭的審理未判當局勝訴,即是未能阻止港獨支持者成為候選人,則當局可以怎樣做?
這是今次選舉的懸念和不確定因素。設若港獨支持者勝訴,則他們的聲勢大漲,將牽動選舉結果,本港整體政治生態倍加向激進傾斜,政府管治更艱辛,社會穩定也可能遭到衝擊。這是許多人認為簽署確認書做法不可取的原因,因為阻截港獨支持者候選的變數,可能超乎一般想像的多,並非當局可以控制。
有意見認為,設若事態發展到這個階段,當局還有一招,就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以「釋法」解決,徹底排除港獨支持者成為候選人和進入立法會;不過,「釋法」對香港的衝擊就更大了,屆時會發生什麼事,更難估計。
「港獨」是死路一條,中大的調查,亦發現超過八成受訪市民認為可見將來香港獨立沒有可能,只是少數人把香港推向這條死路,大多數人對此卻無能為力,使人感到沮喪。
為何 嗜悲 話已經完全死心,因為就是這一招 人大釋法,只有佢地講冇香港人說的地方,去解釋香港人貼身的事情!!!
後後後記:
七月份最後一個 working day 工作天 29日 Friday 週五下午,爆出 廉記 的 首席forensic accountant 法證會計師,將會不再續約離開服務多年的 廉政公署。
【明報專訊】廉政公署執行處再有重大人事變動。本報得悉,廉署執行處的總法證會計師鄧淑妮將在下月離職,執行處再失一名骨幹人員。
鄧淑妮如其他廉署人員般每兩年半續約一次,據悉其合約於今年 8月屆滿,數月前已進行新一份合約的續約安排,但本月初發生執行處署任首長李寶蘭被取消署任及離職事件後,鄧決定不再續約。
鄧淑妮為廉署「法證會計組」主管,轄下最少 8名法證會計師。該組專門負責追查上市公司及被調查對象的帳目及單據,追查調查對象的得益。鄧本身是國際法證會計組織成員。
廉署在調查前政務司長許仕仁案以及前特首曾蔭權的涉嫌貪污案中,鄧淑妮亦有份參與相關調查。
擁有 20多年審計及核數經驗的鄧淑妮過去接受訪問時曾經表示,近年的貪污案涉及多層交易及海外戶口,疑犯會將資金分拆及購買投資產品,亦有人利用離岸公司犯案,增加執法當局追查難度及時間。該小組最長花逾一年時間、查閱約 200箱文件,追查一宗本港公司涉在海外上市的貪污案。該公司串謀詐騙海外上市交易所及數間銀行,涉及數百萬貸款。
又
【明報專訊】廉署今日一度出現重大高層人事變動,7月初署理執行處首長李寶蘭未能「坐正」後離職,由當時執行處處長(私營機構)丘樹春接替署任,廉署今日指丘樹春已申請提前解約,將於 8月 1日離職前休假,惟至傍晚廉署再表示,同事力挽下丘決定留任,要求撤回提早解約的申請。
廉政公署發言人晚上表示,較早前申請提早解約的署理執行處首長丘樹春,經執行處同事強烈挽留,並考慮到廉署的整體利益,向廉政專員要求撤回提早解約的申請,並獲一直挽留他的廉政專員白韞六批准其要求。
丘樹春會繼續出任署理執行處首長,余振昌則維持執行處處長(政府部門)的職位,朱敏健由 8月 1日起出任執行處處長(私營機構)。
流水的官 no one is irreplaceable,在北京看來這不就是應驗了,林鄭月娥 幾年前想要的嗎???
2012年 9月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指廉署和申訴專員公署,阻礙政府施政。
作為香港市民,若閣下認同 廉政公署 阻礙政府施政,應該是個喜訊,反之 就是 bad news 。。。。。。為何 嗜悲 竟然無慟於衷???所以需要記錄下來!!!
去者已矣 失去了的便失去 何能再追!!!
追加:
前大律師公會主席 陳景生 8月 5日 on now/ viu TV news
【now新聞台】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認為,選舉主任裁定梁天琦參選無效已經行使了司法權,做法對法治有壞影響。
三十多名法律界選委早前發出聯合聲明,反對選舉主任裁定多名參選人的提名無效。
有參與聯署的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認為,選舉主任的裁決已等同行使司法權。
陳景生又指,若人大釋法,最大可能是從基本法 26條有關選舉權的條文入手,但認為人大沒需要釋法。
他又說香港的法治用了很長時間建立,但破壞卻只需一時,今次的事件使香港法治有深遠壞影響。
furthermore
商業電台 youtube
黃昏 特區政府 發新聞稿回應陳景生:
不容修改基本法作為港獨手段
【明報專訊】政府下午透過新聞處,主動回應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早上電台節目言論,強調《基本法》任何修改,都不得牴觸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既定基本方針政策。
政府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區實行的制度,保障國家對香港基本方針政策,即「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實施,而《基本法》第一條明確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因此《基本法》任何修改,均不得涉及「香港作為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這一基本方針,更不容許作為達至香港獨立手段。
政府新聞稿引述陳景生指,《基本法》沒有說明什麼條文可以或不可以修改,又舉例說可以說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修改《基本法》,剔除《基本法》第一條。
陳景生今早在商台節目中,談及選管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簽署確認書聲明擁護基本法,但簽署了確認書的梁天琦最終卻仍被撤銷參選資格一事。陳景生認為何謂擁護基本法有相當的灰色地帶。
他舉例說,有人若以香港獨立作為其最高理想,但同時又很擁護基本法,擁護到要從基本法的途徑希望說服香港和中央政府修改基本法、把基本法第一條剔除,他反問,這種循基本法途徑要求修改基本法的做法,「可不可以說他不擁護(基本法)呢?」
另外,陳景生在節目中又說,他認為港獨在客觀原因下不可能實行,但從修改基本法的條文上來說,沒有說明哪條可以或不可以修改。他指其實憲法任何一條都是可以改的。
特區政府急急發新聞稿,回應 陳景生 早上的言論,可見 陳氏的江湖地位 。。。。。
而且 陳氏 言論觀點直接命中焦點,今次引 擁護基本法 僭建 確認書,再由公務員政務官代替法官裁決,進行篩選立法會候選議員,實在是等同行使了司法權,陳氏指出這做法對法治有壞影響。
北京 特區 西環 建制 排拒港獨,先由擁護基本法確認,再讓選舉主任代法官裁判,將來更可能交到人大釋法 。。。。。。。。。。。。。。究竟可以去到幾盡?!?!?!?
伸延閱覽:
牛頭角淘大工業邨迷你倉大火 維基百科
ICAC 廉政公署 官方網頁
ICAC 廉政公署 維基百科
選舉管理委員會就2016年立法會選舉的聲明 gov.hk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立場新聞
饒戈平:限制港獨者參與立法 香港商報
民主黨將與馮驊會面商確認書事宜 now TV news
民主黨與馮驊會面 馮驊認是行政手段 星島日報
大律師公會指引入確認書有點多餘 有線新聞網
質疑容許港獨人士參選是否符一國兩制 有線新聞網
確認書遭司法覆核 明報新聞網
總法證會計師鄧淑妮不續約 執行處再失骨幹 明報新聞網
同事力挽下丘樹春撤回解約申請 明報新聞網
陳景生:選舉主任行使司法權 now TV 新聞網
回應陳景生 政府:不容修改基本法作為港獨手段 明報新聞網
我的舊文:
點到你唔服
郭阿女 與 陳四萬
走中間路線 先送伴手禮
鬆毛鬆翼
認命者言:(上) (中) (下)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7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六月二十一日牛頭角區,某工業大廈三樓的迷你倉起火,傍晚升至三級屬於 煙火特遣隊 高級隊長 張耀升,本來經已入消防學堂任教官,被召至火場帶隊深入做評估,不幸殉職。
年僅三十 張耀升 遺下妻子,及僅四月大的兒子,隔一日另一消防隊目 許志傑,也在同一火場蒙難,他遺下妻子和七歲兒子。
剛剛過去的週日 七月十七日,港府為殉職高級消防隊長 張耀升,舉行特區最高榮譽喪禮。喪禮在世界殯儀館早上 8時 30分開始,儀式後靈車約於上午 10時 20分抵達牛頭角道淘大工業村,並在大廈對開的牛頭角道進行路祭。


。
靈車之後前往將軍澳百勝角路的消防及救護學院,在學院內向 張耀升 高級消防隊長致最後敬禮,送殯車隊隨後駛經張曾駐守的大埔消防局,再前往和合石墳場內的「浩園」進行安葬儀式。


。
兩位消防員的不幸殉職,曾幾何時,牽動了多少港人的傷感和惋惜。只不多於五十年前,肩負救火救人的消防隊員,被市民稱為 火燭鬼,有套電影更演出當年發生火警,火燭車火燭鬼到場後,會先問:「有水有水,冇水冇水,有水放水,冇水散水!!!」
嗜悲 與已故的外婆同住時代,聽聞往日紀律部隊 警察 消防 海關 等等,連醫院裡面的 雜役,都有潛在的規矩,要收紅包才會辦事,收得幾多才定做多少事,冇紅包就萬事不行。
1974年 2月 15日 廉政公署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ICAC),根據《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成立,是獨立及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長,即香港主權被移交前為總督,和回歸後為行政長官,負責 肅貪倡廉 的機構。
經過幾代人努力,和無數打貪大案,ICAC 把 紀律部隊內的貪官肅清,在醫院和私人機構內倡廉,挽回廣大香港市民對紀律部隊的尊敬和信心,成為區內國家地區爭相仿效,廉潔社會成為香港經濟起飛的重要基石。
可惜,1997回歸以來:
2012年 9月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指廉署和申訴專員公署,阻礙政府施政。
2013年 4月 審計署報告揭發,卸任 廉政專員 湯顯明,在任期間以「分拆帳單」及改作「宣傳費用」入賬手法,支付「超標」晚宴宴請中國內地官員,繞過申領酬酢開支規管指引。湯氏任滿後成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6年 7月 廉政專員 白韞六(前入境處處長 由 入境處 退休後空降 廉政公署),因為 李寶蘭 的「差劣表現(poor performance)」,終止署任李寶蘭為執行處首長,由現任執行處處長(私營機構)的丘樹春出任執行處首長。李寶蘭 其後提出提早解除合約自行離職,而執行處首席調查主任 高迪龍,亦隨後在同月 11日辭職。週年晚宴據因為受到杯葛而取消延期舉行。
廉政專員 白韞六 與 貪污問題咨詢委員會主席 周松崗 見記者:
立法會議員跟進
2014年 10月 坊間流傳 UGL 成功收購 DTZ 文件,指特首涉嫌在上任後,收取澳洲企業 UGL 5,000萬元,而沒有依法申報。今次 李寶蘭 無法坐正,傳出身為 署任 ICAC 執行處首長,正在跟進 特首 與 UGL 5,000萬元的案件,於是引起各方猜疑。
港台節目 議事論事 中環節 飛哥與你 李鵬飛 劉細良 @16:04 有話說
同週,立法會換屆選舉開始遞表,選舉事務處要求參選人,必須額外多簽一份文件,是一份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下稱:確認書)供選舉主任使用,藉此讓每位參選人確認,於簽署提名表格內的相關聲明時,已清楚明白下述《基本法》的條文。確認書可以從 2016年立法會選舉專用網站(www.elections.gov.hk) 下載。
《基本法》的內容,特別是《基本法》第一條、第十二條及第一百五十九(四)條(摘錄如下):
第一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第十二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
第一百五十九(四)條
本法的任何修改,均不得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針政策相抵觸。
這份新增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下稱:確認書)是否涉及 政治審查,簽與不簽有沒有影響參選資格,坊間眾說紛紜:
【立場新聞】選管會突然宣布,九月立法會選舉的參選者,須在報名時簽署一份確認書,表明擁護《基本法》、認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等,否則參選人不獲有效提名為候選人。
民主思路召集人、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今早表示,有關確認書有法律理據,對於有意參選的本土、港獨人士表示,會照簽該份確認書,湯家驊警告,作出虛假聲明、發假誓是嚴重刑事罪行。
湯家驊今早接受電台訪問,指出若參選人簽下相關確認書,但繼續提倡港獨等概念,「唔係(單張)不獲派發咁簡單 。。。。作出虛假聲明、發假誓係刑事罪行,係一個嚴重嘅刑事罪行嚟嘅,一般嚟講都需要坐監」。
他又強調,假發誓不容輕視,「無論政治背景係咩都應該提出檢控,從政者你仲發假誓,你嘅誠信何在呢?呢個我覺得係緊要囉,我覺得如果真係有人發假誓被檢控呢,我係唔會予以同情嘅」。
對於昨日有律師或有法律背景的議員,指選管會今次做法沒有法律依據,湯家驊認為是錯的。他指,《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第10條指,選舉主任有責任確保提名名單在適當地方作出誓言,令人覺得符合《立法會條例》第40條。而第40條清楚列明,要有資格獲得提名、當選立法會議員,必須要宣誓承諾擁護基本法,並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
循 159條修改基本法 都係擁護基本法
他相信今次的確認書只是針對「港獨」主張,而非針對在憲制框架下對基本法有何看法,「如果你接受基本法,就算跟循159條修改基本法,你都係擁護基本法,但如果唔係,你話要燒咗佢(基本法),你要喺憲制框架外建立新政府,就唔係擁護基本法」。
他認為今次安排有法律理據,但在實際運作上,他指最終決定要視乎個別人士背景。他舉例指,一個人從來無說過不接受基本法,甚至以往言論都非常擁護基本法,但就不肯簽署確認書,這時選舉主任便要作出決定,是否單看他不肯簽而確定他不符合資格。
另一個例子是,參選人由頭到尾,甚至組個黨都說要港獨,但到立法會提名時,卻簽了該份確認書,他認為兩種情況非常不同,「唔可以一概而論話,你簽或者唔簽,佢就可以隨意咁去接受或者唔接受你提名」。
一眾泛民新東候選人,和個別獨立候選人,於呈交提名表格宣佈參選時,被選舉事務處要求按新指引再簽確認書,他們一概拒絕。官方說有兩日時間可以補簽。問不簽會有何後果,暫時官方答覆提名有可能無效,將諮詢律政司意見,再作判斷,云云。
2016年 07月 17日 親北京報章:香港商報
限制港獨者參與立法
【香港商報訊】立法會提名在昨日正式展開,選舉管理委員會在今年新增一份確認書,但被指是政治打壓。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昨在本港指出,尽管《基本法》沒有明文規定參與立法會選舉的人士不可鼓吹港獨,但選管會的決定是符合憲法,又期望下屆立法會能夠實施有效措施,防止議員拉布。
針對社會有聲音提倡港獨,饒戈平在本港出席紫荊雜誌舉辦的基本法研討會時認為,雖然《基本法》沒有明文規定,鼓吹港獨的人士不可參選立法會,但他作為一個議員鼓吹香港和國家分離,是制造冲突和矛盾:「基本法的規定本身就包含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義務,而從事公眾人物,或掌握公權力的任務尤其需要遵守法律。」
冀下屆立法會有效防拉布
他說,香港的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會沒錯,但也是中國憲政體制下的一個機構,承擔共同維護國家憲政體制,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限制性義務。他又反問:「要起到一個鼓動香港和國家分離,這難道不是同憲法和基本法相底觸嗎?」
饒戈平引述《基本法》第一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而第十二條則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
他續道,香港直轄於中國,而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擁有主導和被主導的關系。他認為,立法會是中國憲政體制下的一個機構,擁有承擔共同維護國家憲政體制,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限制性義務。
王振民:新規合情合法合理
被問及立法會會期剛結束,饒戈平認為,拉布是常見的手段,批評這是用程序性來干擾立法會的正常運作,是無履行議員的職責,為立法會帶來不光采的紀錄,亦使他感到有很多遺憾。他認為,下屆立法會要討論如何修改議事規則和程序。
身兼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的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致辭時說,選管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確認明白何謂擁護基本法,以及效忠特區政府,是合情、合法、合理;并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理選舉出現的問題,特別是港獨人士參選的問題。他指出,這是長治久安必須的,可能會有政治上的影響,但要勇敢面對。
王振民說,港獨意味着要建立獨立國家,不承認香港特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他們參選是政治行為,是把港獨理念和主張,注入特區依基本法確立的政治過程之中,是任何國家都不可接受。
不簽 確認書 ,暫時官方答覆提名有可能無效,並將會諮詢律政司意見,再作判斷,云云。不過沒有設定時限,若等到臨選舉日前一晚,律政司才放出意見呢? 還有時間及時作出補救呢?
now TV news:民主黨將與馮驊會面商確認書事宜
【now新聞台】九月立法會選舉繼續接受提名,主張本土的政團都拒絕簽署選管會新設的確認書。自由黨和新思維都認為確認書沒法律效力,自由黨更自行增加條款。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選管會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承諾擁護基本法內三項條文,包括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部分、香港是高度自治地方直轄中央人民政府、修改法例不得抵觸中央對港既定的基本方針政策。
主張自決公投的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出選香港島。他預計不少候選人都不會簽署確認書。
參選九龍西的青年新政游蕙禎,亦拒絕簽署確認書。
出選新界西的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已經考慮到下一步行動。
主張走中間路線的新思維主席狄志遠報名參選九龍西,他認為確認書沒有意義,但不想與政府糾纏、拉鋸,仍會簽署。
自由黨由李梓敬領軍,田北俊抬轎出選新界東。他們諮詢過法律意見,認為確認書沒有法理依據,但都會簽署,還會加入附註。
民主黨、公民黨等周二會與選管會主席馮驊會面,商討不簽署確認書的安排。
週二 19日 下午 泛民 與 馮驊 開會
星島日報:馮驊認是行政手段 民主黨明早開會商是否簽確認書
【星島日報】約 10名泛民立法會議員與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見面,要求選管會交代要求候選人簽署確認書的法理基礎。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在會後引述,馮驊承認聲明只是行政手段,以協助選舉主任確認,簽署聲明的候選人是否真心誠意認同候選人聲明內,擁護基本法的條文。
而馮驊亦承認,在 6月 20日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上,仍未有推出確認書的想法,但選管會內部在會後認為可以使用確認書,協助選舉主任工作。
郭榮鏗質疑,選管會推出確認書沒有法理基礎,選舉主任如何判斷候選人簽署聲明時是否真心誠意,亦沒有客觀準則,選舉會由 6月 20日後擬訂到,7月 15日推出確認書,不足一個月時間,做法倉促。會上有議員要求馮驊撤回確認書,但何俊仁指,「馮驊當然唔肯啦,已經做咗出來。」
泛民各黨派候選人會否簽署確認書,要留待各黨商討。其中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指自己參與選舉20多年,每次都有簽署聲明,從未需要補簽確認書,民主黨明早會開會商討。
不過,想深一層 none of my business 事不關己,嗜悲 不是一早話過,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決不會投票,至於如何取消登記選舉名冊,可惜到今天還未有頭緒。
Anyway,兩位消防員殉職 令我傷感,回歸後 廉政公署 改變令我失望與無奈,連唯一可以投票直選議席的立法會選舉,今屆出現利用可能觸犯 虛假聲明,約束參選人必須慎言自我審查,據說也是依法辦事,這些關於立法會選舉事情,竟然變得 事不關己 己不勞心,應該是麻痺麻醉麻木了吧!!!
香港以往一向引以為傲的 core value 核心價值,去者已矣 失去了的便失去 何能再追!!!
補充:
確認書 confirmation form

。
譚志源
曾鈺成
Miscellaneous 其他
後記:
週三 7月 20日下午 大律師公會 黃律師文傑先生 和 中聯辦 張主任曉明先生 都有針對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發表意見,有線新聞 報導:
大律師公會黃文傑指引入確認書有點多餘
【有線新聞】大律師公會首次評論選管會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的安排,認為法例沒有賦權選舉主任判定參選人是否真誠擁護《基本法》,引入確認書「有點多餘」,又指若有人競選期間倡議港獨,當局或可控以「虛假聲明」,但不能取消其參選資格。
這份確認書,選管會指是用來協助選舉主任執行提名程序,確保參選人明白法例要求,並且是真誠地作出聲明,選舉主任會按法例要求,決定提名是否有效。
究竟會看甚麼準則呢?根據《選管會規例》第十六條,只有六種情況,選舉主任可以決定提名無效,包括不夠提名人、沒有繳交按金或者過身等等,當中有可能涉及法定聲明的是「按《立法會條例》無資格獲提名」這一 項。
立法會條例怎樣寫呢?第四十條寫明,提名表格附有一項擁護《基本法》的聲明,參選人「必須簽署」,大律師公會人權及憲制事務委員會主席黃文傑認為,即是參選人簽了就可以,並沒有要求選舉主任判斷他簽得是否真誠。
至於參選人在競選期間倡議港獨是否違反聲明?他認為如果有足夠證據,當局可以檢控「虛假陳述」,但候選人資格不會因此就動搖。
他提醒任何人犯刑事罪,判處監禁一個月以上,即使當選、都可能失去議員資格,但這與參選權無關,如果有人因為選舉主任認為他不是真誠簽署聲明而喪失選舉資格,可以提出司法覆核甚至選舉呈請要求重選,他認為未必無勝算。 (有片)
中聯辦張曉明質疑容許港獨人士參選是否符一國兩制
【有線新聞】選委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簽署確認書表明擁護《基本法》的安排引起討論,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質疑在立法會選舉過程中,如果容許宣揚港獨的主張,是否符合一國兩制及法治原則,張曉明又強調中央無意將香港「內地化」,說是真心誠意,保持香港原有制度及生活方式。
張曉明在香港同胞國慶籌委會成立大會上致辭,表示近年香港特別是政治領域出現一些新問題與一國兩制深化,以及經濟矛盾累積有關,但如何建設好香港,中央有很明確的的答案,他又認為有一些政治底線和法律底線,是大家都應該遵從的。
張曉明表示香港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便可解決,要保持耐心,但不能因此懷疑及否定一國兩制。(有片)
後後記:
7月 26日 的明報社評,連我在文內都盡量絕口不提的 “人大釋法” 都搬埋出來:人大常委會以「釋法」解決,徹底排除港獨支持者成為候選人和進入立法會。
【明報社評】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港獨」並非可以置諸不理,而是需要認真體待的問題。
當局就今年立法會選舉,新增參選人要簽署確認書,情况愈來愈清楚了,這是要排拒港獨支持者參加選舉,杜絕他們利用選舉平台宣傳「港獨」的安排。這個做法能否收到效果,尚待觀察,當局對可能帶來反效果,攪動選舉,不利於建制派選情也在所不惜,顯示要阻絕「港獨」進一步蔓延的決心。
當局對「港獨」的鬥爭,對內地與本港關係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極其深遠,香港前景使人擔憂。
「港獨」發展勢頭 當局不能置諸不理
中大的調查訪問了1010名市民,支持維持「一國兩制」佔大多數(69.6%),反對香港獨立者有57.6%,認為可預見將來香港獨立沒有可能有81.2%。表面看這些數字,大概毋須擔心香港政治定位會出大事,不過,「港獨」思潮冒起約僅兩年,調查發現已經有17.4%支持香港獨立;另外,15至24歲年輕人支持「港獨」更接近四成(39.2%)。這股勢頭放在香港的特殊時空審視,不能說只是少數人的不切實際想法,而是有一定生存空間,當局不能置諸不理。
特首普選方案以玉石俱焚收場,其間朝野歷經一場政治鬥爭,包括79日的佔領運動。這場鬥爭成為香港政治生態的分水嶺,主要是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認為以「和平理性非暴力」方式爭取民主,未能奏功,於是催生了「港獨」、「自決」和「2047年之後香港政治地位未定論」等目標和論述。
他們認為這些訴求份屬言論自由範疇,當局宜容許討論和宣揚,不應打壓。泛民陣營個別政黨對這些目標取態模糊,言行上有推波助瀾之嫌。當局(特別是北京)當然反對這種說法。當年,北京透過談判,從英國手中收回香港,那是洗雪鴉片戰爭的恥辱,國家統一邁出一步,而且藏獨、疆獨、台獨等問題盤纏不去,北京不可能讓「港獨」生存和發展。
證諸「台獨」的冒起和發展,約 50年前民進黨的「黨外」,就是利用台灣各級選舉宣揚台獨理念,逐步凝聚了龐大政治能量。從防微杜漸出發,今次立法會選舉,當局排拒港獨支持者參選,可以理解,只是這個政治盤算是否有足夠法理支持,尚待驗證。
昨日有政團和一貫表明支持「港獨」的參選人入稟司法覆核,挑戰當局,要求法庭釐清選管會要求簽署確認書的合法性;本周五提名期結束,事態緊急,法庭亦特事特辦,排期明日下午處理。
不過,這類司法覆核無論裁決如何,敗訴一方上訴機會很大,由原訟庭、上訴庭到終審庭走一趟,能否在 9月 4日投票日之前完成,尚未可知。因此,今次立法會選舉蘊含的不確定因素,可能超乎想像。
阻截參選變數多 非當局可以控制
當局對付港獨支持者參選,在幾個節點都可能發生事端,包括選舉主任否決一些人的提名;一些人獲確認為候選人之後,競選期間的言論若被認為牴觸確認書,會否被褫奪資格等。
這些可能發生的事,都會攪動選情,按本港歷來政治生態,多數對建制陣營不利,因為可能觸動選民的逆反心理。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也預期會導致反效果,不過,他認為長痛不如短痛,要使港獨勢力不能存在立法會之內。
設若劉兆佳的說法反映當局的意向和決定,則傳遞一個信息,就是當局會想方設法阻止港獨支持者參選,要排拒他們於立法會門外。事態訴諸司法解決,大概是早已預期的發展,不過,若法庭的審理未判當局勝訴,即是未能阻止港獨支持者成為候選人,則當局可以怎樣做?
這是今次選舉的懸念和不確定因素。設若港獨支持者勝訴,則他們的聲勢大漲,將牽動選舉結果,本港整體政治生態倍加向激進傾斜,政府管治更艱辛,社會穩定也可能遭到衝擊。這是許多人認為簽署確認書做法不可取的原因,因為阻截港獨支持者候選的變數,可能超乎一般想像的多,並非當局可以控制。
有意見認為,設若事態發展到這個階段,當局還有一招,就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以「釋法」解決,徹底排除港獨支持者成為候選人和進入立法會;不過,「釋法」對香港的衝擊就更大了,屆時會發生什麼事,更難估計。
「港獨」是死路一條,中大的調查,亦發現超過八成受訪市民認為可見將來香港獨立沒有可能,只是少數人把香港推向這條死路,大多數人對此卻無能為力,使人感到沮喪。
為何 嗜悲 話已經完全死心,因為就是這一招 人大釋法,只有佢地講冇香港人說的地方,去解釋香港人貼身的事情!!!
後後後記:
七月份最後一個 working day 工作天 29日 Friday 週五下午,爆出 廉記 的 首席forensic accountant 法證會計師,將會不再續約離開服務多年的 廉政公署。
【明報專訊】廉政公署執行處再有重大人事變動。本報得悉,廉署執行處的總法證會計師鄧淑妮將在下月離職,執行處再失一名骨幹人員。
鄧淑妮如其他廉署人員般每兩年半續約一次,據悉其合約於今年 8月屆滿,數月前已進行新一份合約的續約安排,但本月初發生執行處署任首長李寶蘭被取消署任及離職事件後,鄧決定不再續約。
鄧淑妮為廉署「法證會計組」主管,轄下最少 8名法證會計師。該組專門負責追查上市公司及被調查對象的帳目及單據,追查調查對象的得益。鄧本身是國際法證會計組織成員。
廉署在調查前政務司長許仕仁案以及前特首曾蔭權的涉嫌貪污案中,鄧淑妮亦有份參與相關調查。
擁有 20多年審計及核數經驗的鄧淑妮過去接受訪問時曾經表示,近年的貪污案涉及多層交易及海外戶口,疑犯會將資金分拆及購買投資產品,亦有人利用離岸公司犯案,增加執法當局追查難度及時間。該小組最長花逾一年時間、查閱約 200箱文件,追查一宗本港公司涉在海外上市的貪污案。該公司串謀詐騙海外上市交易所及數間銀行,涉及數百萬貸款。
又
【明報專訊】廉署今日一度出現重大高層人事變動,7月初署理執行處首長李寶蘭未能「坐正」後離職,由當時執行處處長(私營機構)丘樹春接替署任,廉署今日指丘樹春已申請提前解約,將於 8月 1日離職前休假,惟至傍晚廉署再表示,同事力挽下丘決定留任,要求撤回提早解約的申請。
廉政公署發言人晚上表示,較早前申請提早解約的署理執行處首長丘樹春,經執行處同事強烈挽留,並考慮到廉署的整體利益,向廉政專員要求撤回提早解約的申請,並獲一直挽留他的廉政專員白韞六批准其要求。
丘樹春會繼續出任署理執行處首長,余振昌則維持執行處處長(政府部門)的職位,朱敏健由 8月 1日起出任執行處處長(私營機構)。
流水的官 no one is irreplaceable,在北京看來這不就是應驗了,林鄭月娥 幾年前想要的嗎???
2012年 9月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指廉署和申訴專員公署,阻礙政府施政。
作為香港市民,若閣下認同 廉政公署 阻礙政府施政,應該是個喜訊,反之 就是 bad news 。。。。。。為何 嗜悲 竟然無慟於衷???所以需要記錄下來!!!
去者已矣 失去了的便失去 何能再追!!!
追加:
前大律師公會主席 陳景生 8月 5日 on now/ viu TV news
【now新聞台】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認為,選舉主任裁定梁天琦參選無效已經行使了司法權,做法對法治有壞影響。
三十多名法律界選委早前發出聯合聲明,反對選舉主任裁定多名參選人的提名無效。
有參與聯署的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認為,選舉主任的裁決已等同行使司法權。
陳景生又指,若人大釋法,最大可能是從基本法 26條有關選舉權的條文入手,但認為人大沒需要釋法。
他又說香港的法治用了很長時間建立,但破壞卻只需一時,今次的事件使香港法治有深遠壞影響。
furthermore
商業電台 youtube
黃昏 特區政府 發新聞稿回應陳景生:
不容修改基本法作為港獨手段
【明報專訊】政府下午透過新聞處,主動回應大律師公會前主席陳景生早上電台節目言論,強調《基本法》任何修改,都不得牴觸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既定基本方針政策。
政府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區實行的制度,保障國家對香港基本方針政策,即「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實施,而《基本法》第一條明確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因此《基本法》任何修改,均不得涉及「香港作為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這一基本方針,更不容許作為達至香港獨立手段。
政府新聞稿引述陳景生指,《基本法》沒有說明什麼條文可以或不可以修改,又舉例說可以說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修改《基本法》,剔除《基本法》第一條。
陳景生今早在商台節目中,談及選管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簽署確認書聲明擁護基本法,但簽署了確認書的梁天琦最終卻仍被撤銷參選資格一事。陳景生認為何謂擁護基本法有相當的灰色地帶。
他舉例說,有人若以香港獨立作為其最高理想,但同時又很擁護基本法,擁護到要從基本法的途徑希望說服香港和中央政府修改基本法、把基本法第一條剔除,他反問,這種循基本法途徑要求修改基本法的做法,「可不可以說他不擁護(基本法)呢?」
另外,陳景生在節目中又說,他認為港獨在客觀原因下不可能實行,但從修改基本法的條文上來說,沒有說明哪條可以或不可以修改。他指其實憲法任何一條都是可以改的。
特區政府急急發新聞稿,回應 陳景生 早上的言論,可見 陳氏的江湖地位 。。。。。
而且 陳氏 言論觀點直接命中焦點,今次引 擁護基本法 僭建 確認書,再由公務員政務官代替法官裁決,進行篩選立法會候選議員,實在是等同行使了司法權,陳氏指出這做法對法治有壞影響。
北京 特區 西環 建制 排拒港獨,先由擁護基本法確認,再讓選舉主任代法官裁判,將來更可能交到人大釋法 。。。。。。。。。。。。。。究竟可以去到幾盡?!?!?!?
伸延閱覽:
牛頭角淘大工業邨迷你倉大火 維基百科
ICAC 廉政公署 官方網頁
ICAC 廉政公署 維基百科
選舉管理委員會就2016年立法會選舉的聲明 gov.hk
擁護基本法確認書 立場新聞
饒戈平:限制港獨者參與立法 香港商報
民主黨將與馮驊會面商確認書事宜 now TV news
民主黨與馮驊會面 馮驊認是行政手段 星島日報
大律師公會指引入確認書有點多餘 有線新聞網
質疑容許港獨人士參選是否符一國兩制 有線新聞網
確認書遭司法覆核 明報新聞網
總法證會計師鄧淑妮不續約 執行處再失骨幹 明報新聞網
同事力挽下丘樹春撤回解約申請 明報新聞網
陳景生:選舉主任行使司法權 now TV 新聞網
回應陳景生 政府:不容修改基本法作為港獨手段 明報新聞網
我的舊文:
點到你唔服
郭阿女 與 陳四萬
走中間路線 先送伴手禮
鬆毛鬆翼
認命者言:(上) (中) (下)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7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June 22, 2016
出歐入歐 Brexit Turenter
出歐入歐 Brexit Turenter
本名:英出土入
公投結果在後記
首先 向 迷你倉大火 殉職 高級消防隊長 張耀升 致敬 RIP 。。。。!!!
並向 隔天於救火行動中蒙難 隊目 許志傑 致敬 RIP 。。。。!!!
623 June twenty third,是 英國 referendum 公投 是否接納 Cameron 卡梅倫 與 歐盟,去年底至今年 2月間達成的協議。

。
。
其實始末,是 英國 先企圖以 出歐/脫歐 作為籌碼,而向 European Union (EU)歐盟 尋求更多自主,卡梅倫 威脅 要 出歐/ 脫歐 即是退出 EU 歐盟,於是在連任後便與 歐盟 各國領袖,在 Brussels 布魯塞爾 舉行 馬拉松會議。
結果在 2016年 2月 20日 達成協議後,卡梅倫 唔想自己和內閣揹飛,立即便把協議交給英國選民作出抉擇,6月 23日 公投決定受定唔受。
【維基百科】In January 2013,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promised that, should his Conservative Party win a parliamentary majority at the 2015 general election, the UK Government would negotiate more favourable arrangements for continuing British membership of the EU, before holding a referendum as to whether the UK should remain in or leave the EU. In May 2013, the Conservative Party published a draft EU Referendum Bill and outlined their plans for renegotiation and then an In-Out vote if returned to office in 2015.
When the Conservative Party won the majority of seats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in the May 2015 general election, Cameron reiterated his party's manifesto commitment to hold an In-Out referendum on UK membership of the EU by the end of 2017, but only after "negotiating a new settlement for Britain in the EU".
In early 2014, David Cameron, the Prime Minister, outlined the changes he aimed to bring about in the EU and in the UK's relationship with it.
These were: additional immigration controls, especially for new EU members; tougher immigration rules for present EU citizens; new powers for national parliaments collectively to veto proposed EU laws; new free trade agreements and a reduction in bureaucracy for businesses; a lessening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on UK police and courts; more power for individual member states and less for the central EU; and abandoning the EU notion of "ever closer union". He intended to bring these about during a series of negotiations with other EU leaders and then, if re-elected, to announce a referendum.
In November that year, Cameron gave an update on the negotiations and further details of his aims. The key demands made of the EU were: on economic governance, to recognise officially that Eurozone laws would not necessarily apply to non-Eurozone EU members and the latter would not have to bail out troubled Eurozone economies; on competitiveness, to expand the single market and to set a target for the reduction of bureaucracy for businesses; on sovereignty, for the UK to be legally exempted from "ever closer union" and for national parliaments to be able collectively to veto proposed EU laws; and, on immigration, for EU citizens going to the UK for work to be unable to claim social housing or in-work benefits until they had worked there for four years and for them to be unable to send child benefit payments overseas.
The outcome of the renegotiations was announced on February 20m,2016. There was no fundamental change to the EU–UK relationship. Some limits to in-work benefits for EU immigrants were agreed, but these would apply on a sliding scale for four years and be for new immigrants only; before they could be applied, a country would have to get permission from the European Council. Child benefit payments could still be made overseas, but these would be linked to the cost of living in the other country. On sovereignty, the UK was reassured that it would not be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ever closer union"; these reassurances were "in line with existing EU law".
Cameron's demand to allow national parliaments to veto proposed EU laws was modified to allow national parliaments collectively to object to proposed EU laws, in which case the European Council would reconsider the proposal before itself deciding what to do. On economic governance, anti-discrimination regulations for non-Eurozone members would be reinforced, but they would be unable to veto any legislation. The final two areas covered were proposals to "exclude from the scope of free movement rights, third country nationals who had no prior lawful residence in a Member State before marrying a Union citizen" and to make it easier for member states to deport EU nationals for public policy or public security reason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agreement would be legally binding is complex; no part of the agreement itself changed EU law, but some parts could be enforceable in international law.
凡事都有正反兩方:
究竟是否真的,其實雙方都是靠估靠嚇,不過臨近 referendum 公投,新舊 London Mayor 倫敦市長:Sadiq Khan 新 vs Boris Johnson 舊 各為主辯,6 個人剛巧分成兩派 在 BBC 的節目中,作出 Brexit 大辯論。
有冇咁有耐心聽足差不多過 120分鐘 2 小時多的 激辯 呢??? 還有 嗜悲 利用 Google search 谷歌搜尋 找到 各大傳媒的 有關:Boris Johnson vs Sadiq Khan in the BBC Brexit Debate 有興趣者,可以 click 入去閱讀。
英國夏令時間與香港相差 8小時,投票完畢後點票需時,恐怕要等到週五的香港時間正午到下午,才會有初步結果!
嗜悲 是支持英國 出歐/ 脫歐 的(理由不贅矣),但估計結果會是 英國 繼續留在 EU 歐盟,享受既得的更高自主,或許等多幾年每隔幾年又玩多次,爭取多些利益少些義務。
Britain 英國 玩嘢設有 出歐/ 脫歐 彈弓手,但是 Turkey 土耳其 卻提出申請 入歐,土耳其 更不惜與 歐盟 達成協議,容許 歐盟 退回已經進入 歐盟國家 的難民,按一定的規則機制送回 經濟難民 返 土耳其,但會交換同一數目滯留在土耳其的 真正/政治 難民(照我理解 correct me IF I were wrong)。
不過事情會更複雜,一旦英國公投 留歐,又土耳其被接納 入歐,土耳其 已收留的 敘利亞 北非 政治難民,甚至 南亞 經濟難民 (過多幾年就難以分辯),極可能可以在幾年後就符合有資格,根據 歐盟 的 free migration 自由移民協議,順理成章依足根據程序進入英國。
過一段時間據以上片段,英國 可能要承受約每年 100,000 十萬名,本來滯留在 土耳其 的 敘利亞 的 北非 政治難民,和 南亞 的 經濟難民(總之由土耳其輸出) 。。。。今次公投 留歐 可能帶來以後的無窮無盡麻煩,可惜政客們一向短視過咗海就是神仙,英國人必要 三思 三思 再 三思!!!
Appendix:
Jo Cox was stabbed and shot she died because of her political view
CNN coverage about Jo Cox
Comment from her husband Brandon Cox
Tribute from another MP at the Parliament
First blood from the referendum 公投 出歐/脫歐/留歐 第一滴血!!!
後記:
623 公投 referendum 倫敦地區,遭遇到滂沱大雨,票站需要暫時停運。
週五香港時間中午 12:30

。
。
超過 92%開票結果,出歐/脫歐 領先 3個百分點 1百多萬票,看來已經是既成事實,不可逆轉的結果。
參看 BBC 的 The UK's EU referendum live report

。
。
照 BBC 數字,只剩下 13個區未有結果,脫歐派已經全勝無疑,剛剛又 update 只有 8個地區未有結果,勢不能翻盤矣!!!
留歐 與 出歐 的分佈圖

。
。
不用多說圖解,略對英國地理有認識者,今次 公投 referendum 留歐/ 出歐 這也是城鄉兩者之爭。而 蘇格蘭 全屬 留歐,顯示 蘇格蘭 要求獨立的意向,下一次可以速成 蘇格蘭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獨立公投!!!
週五下午 2:00 塵埃落定 英國歐盟去留公投大局已定:
英國選擇脫離歐洲聯盟

。
。
【BBC中文網】
根據目前宣佈點算的選票結果顯示,51.9%選民支持脫歐;48.1%選擇留歐。
脫歐派獲得 17,410,742票,超過任何一派取得公投勝利所需要獲得的 16,813,000票。留歐派得票為 16,141,241票。
此次公投的首席計票官星期五(6月24日)早上將在曼徹斯特宣佈最終結果。
位於倫敦西敏寺的英國議會,預料將立法啟動為期兩年的脫歐談判,與布魯塞爾和一眾歐盟成員國商討此後的雙邊關係安排。
分析人士也指出,支持留歐的首相卡梅倫如今將要面對其個人的去留問題。
此外,由蘇格蘭民族黨執政的蘇格蘭地方政府,也可能會發動第二次獨立公投。
今次公投結果是 出歐/ 脫歐,觸發下一輪的 Scotland 蘇格蘭 獨立公投再起,不遠矣。大不列顛 英倫三島 再次分裂, Wales 威爾斯 有沒有 獨立要求 and,Northern Ireland 北愛爾蘭 回歸 愛爾蘭共和國 reunification,將會是下一二個敏感議題!!!
David Cameron resigns Brexit defeat (FULL SPEECH)
Boris Johnson speech after Cameron resignation
英國根據歐盟條例 55條 必需:
Click the above picture to view details 點擊上圖閱讀詳程
。
。
European Union Article 50
Click the above picture to view details 點擊上圖閱讀詳程
。
。
伸延閱覽:
United Kingdom referendum, 2016 維基百科
Boris Johnson vs Sadiq Khan the BBC Great Debate 谷歌搜尋
The UK's EU referendum: All you need to know BBC News
The UK's EU referendum result BBC News
英國公投結果 脫歐派勝出(不斷更新) 憨思新聞
歐盟去留公投結果:英國選擇脫歐 BBC中文網
EU Lisbon Treaty art.50 EU Lisbon Treaty
我的舊文:
烈火雄心
Brexit and BNO
希臘的財困:優惠的社會福利
希臘的財困:派錢黨的災難
Invest in something with a future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本名:英出土入
公投結果在後記
首先 向 迷你倉大火 殉職 高級消防隊長 張耀升 致敬 RIP 。。。。!!!
並向 隔天於救火行動中蒙難 隊目 許志傑 致敬 RIP 。。。。!!!
623 June twenty third,是 英國 referendum 公投 是否接納 Cameron 卡梅倫 與 歐盟,去年底至今年 2月間達成的協議。

。
。
其實始末,是 英國 先企圖以 出歐/脫歐 作為籌碼,而向 European Union (EU)歐盟 尋求更多自主,卡梅倫 威脅 要 出歐/ 脫歐 即是退出 EU 歐盟,於是在連任後便與 歐盟 各國領袖,在 Brussels 布魯塞爾 舉行 馬拉松會議。
結果在 2016年 2月 20日 達成協議後,卡梅倫 唔想自己和內閣揹飛,立即便把協議交給英國選民作出抉擇,6月 23日 公投決定受定唔受。
【維基百科】In January 2013,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promised that, should his Conservative Party win a parliamentary majority at the 2015 general election, the UK Government would negotiate more favourable arrangements for continuing British membership of the EU, before holding a referendum as to whether the UK should remain in or leave the EU. In May 2013, the Conservative Party published a draft EU Referendum Bill and outlined their plans for renegotiation and then an In-Out vote if returned to office in 2015.
When the Conservative Party won the majority of seats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in the May 2015 general election, Cameron reiterated his party's manifesto commitment to hold an In-Out referendum on UK membership of the EU by the end of 2017, but only after "negotiating a new settlement for Britain in the EU".
In early 2014, David Cameron, the Prime Minister, outlined the changes he aimed to bring about in the EU and in the UK's relationship with it.
These were: additional immigration controls, especially for new EU members; tougher immigration rules for present EU citizens; new powers for national parliaments collectively to veto proposed EU laws; new free trade agreements and a reduction in bureaucracy for businesses; a lessening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on UK police and courts; more power for individual member states and less for the central EU; and abandoning the EU notion of "ever closer union". He intended to bring these about during a series of negotiations with other EU leaders and then, if re-elected, to announce a referendum.
In November that year, Cameron gave an update on the negotiations and further details of his aims. The key demands made of the EU were: on economic governance, to recognise officially that Eurozone laws would not necessarily apply to non-Eurozone EU members and the latter would not have to bail out troubled Eurozone economies; on competitiveness, to expand the single market and to set a target for the reduction of bureaucracy for businesses; on sovereignty, for the UK to be legally exempted from "ever closer union" and for national parliaments to be able collectively to veto proposed EU laws; and, on immigration, for EU citizens going to the UK for work to be unable to claim social housing or in-work benefits until they had worked there for four years and for them to be unable to send child benefit payments overseas.
The outcome of the renegotiations was announced on February 20m,2016. There was no fundamental change to the EU–UK relationship. Some limits to in-work benefits for EU immigrants were agreed, but these would apply on a sliding scale for four years and be for new immigrants only; before they could be applied, a country would have to get permission from the European Council. Child benefit payments could still be made overseas, but these would be linked to the cost of living in the other country. On sovereignty, the UK was reassured that it would not be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ever closer union"; these reassurances were "in line with existing EU law".
Cameron's demand to allow national parliaments to veto proposed EU laws was modified to allow national parliaments collectively to object to proposed EU laws, in which case the European Council would reconsider the proposal before itself deciding what to do. On economic governance, anti-discrimination regulations for non-Eurozone members would be reinforced, but they would be unable to veto any legislation. The final two areas covered were proposals to "exclude from the scope of free movement rights, third country nationals who had no prior lawful residence in a Member State before marrying a Union citizen" and to make it easier for member states to deport EU nationals for public policy or public security reason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agreement would be legally binding is complex; no part of the agreement itself changed EU law, but some parts could be enforceable in international law.
凡事都有正反兩方:
究竟是否真的,其實雙方都是靠估靠嚇,不過臨近 referendum 公投,新舊 London Mayor 倫敦市長:Sadiq Khan 新 vs Boris Johnson 舊 各為主辯,6 個人剛巧分成兩派 在 BBC 的節目中,作出 Brexit 大辯論。
有冇咁有耐心聽足差不多過 120分鐘 2 小時多的 激辯 呢??? 還有 嗜悲 利用 Google search 谷歌搜尋 找到 各大傳媒的 有關:Boris Johnson vs Sadiq Khan in the BBC Brexit Debate 有興趣者,可以 click 入去閱讀。
英國夏令時間與香港相差 8小時,投票完畢後點票需時,恐怕要等到週五的香港時間正午到下午,才會有初步結果!
嗜悲 是支持英國 出歐/ 脫歐 的(理由不贅矣),但估計結果會是 英國 繼續留在 EU 歐盟,享受既得的更高自主,或許等多幾年每隔幾年又玩多次,爭取多些利益少些義務。
Britain 英國 玩嘢設有 出歐/ 脫歐 彈弓手,但是 Turkey 土耳其 卻提出申請 入歐,土耳其 更不惜與 歐盟 達成協議,容許 歐盟 退回已經進入 歐盟國家 的難民,按一定的規則機制送回 經濟難民 返 土耳其,但會交換同一數目滯留在土耳其的 真正/政治 難民(照我理解 correct me IF I were wrong)。
不過事情會更複雜,一旦英國公投 留歐,又土耳其被接納 入歐,土耳其 已收留的 敘利亞 北非 政治難民,甚至 南亞 經濟難民 (過多幾年就難以分辯),極可能可以在幾年後就符合有資格,根據 歐盟 的 free migration 自由移民協議,順理成章依足根據程序進入英國。
過一段時間據以上片段,英國 可能要承受約每年 100,000 十萬名,本來滯留在 土耳其 的 敘利亞 的 北非 政治難民,和 南亞 的 經濟難民(總之由土耳其輸出) 。。。。今次公投 留歐 可能帶來以後的無窮無盡麻煩,可惜政客們一向短視過咗海就是神仙,英國人必要 三思 三思 再 三思!!!
Appendix:
Jo Cox was stabbed and shot she died because of her political view
CNN coverage about Jo Cox
Comment from her husband Brandon Cox
Tribute from another MP at the Parliament
First blood from the referendum 公投 出歐/脫歐/留歐 第一滴血!!!
後記:
623 公投 referendum 倫敦地區,遭遇到滂沱大雨,票站需要暫時停運。
週五香港時間中午 12:30

。
。
超過 92%開票結果,出歐/脫歐 領先 3個百分點 1百多萬票,看來已經是既成事實,不可逆轉的結果。
參看 BBC 的 The UK's EU referendum live report

。
。
照 BBC 數字,只剩下 13個區未有結果,脫歐派已經全勝無疑,剛剛又 update 只有 8個地區未有結果,勢不能翻盤矣!!!
留歐 與 出歐 的分佈圖

。
。
不用多說圖解,略對英國地理有認識者,今次 公投 referendum 留歐/ 出歐 這也是城鄉兩者之爭。而 蘇格蘭 全屬 留歐,顯示 蘇格蘭 要求獨立的意向,下一次可以速成 蘇格蘭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獨立公投!!!
週五下午 2:00 塵埃落定 英國歐盟去留公投大局已定:
英國選擇脫離歐洲聯盟

。
。
【BBC中文網】
根據目前宣佈點算的選票結果顯示,51.9%選民支持脫歐;48.1%選擇留歐。
脫歐派獲得 17,410,742票,超過任何一派取得公投勝利所需要獲得的 16,813,000票。留歐派得票為 16,141,241票。
此次公投的首席計票官星期五(6月24日)早上將在曼徹斯特宣佈最終結果。
位於倫敦西敏寺的英國議會,預料將立法啟動為期兩年的脫歐談判,與布魯塞爾和一眾歐盟成員國商討此後的雙邊關係安排。
分析人士也指出,支持留歐的首相卡梅倫如今將要面對其個人的去留問題。
此外,由蘇格蘭民族黨執政的蘇格蘭地方政府,也可能會發動第二次獨立公投。
今次公投結果是 出歐/ 脫歐,觸發下一輪的 Scotland 蘇格蘭 獨立公投再起,不遠矣。大不列顛 英倫三島 再次分裂, Wales 威爾斯 有沒有 獨立要求 and,Northern Ireland 北愛爾蘭 回歸 愛爾蘭共和國 reunification,將會是下一二個敏感議題!!!
David Cameron resigns Brexit defeat (FULL SPEECH)
Boris Johnson speech after Cameron resignation
英國根據歐盟條例 55條 必需:

。
。
European Union Article 50

。
。
伸延閱覽:
United Kingdom referendum, 2016 維基百科
Boris Johnson vs Sadiq Khan the BBC Great Debate 谷歌搜尋
The UK's EU referendum: All you need to know BBC News
The UK's EU referendum result BBC News
英國公投結果 脫歐派勝出(不斷更新) 憨思新聞
歐盟去留公投結果:英國選擇脫歐 BBC中文網
EU Lisbon Treaty art.50 EU Lisbon Treaty
我的舊文:
烈火雄心
Brexit and BNO
希臘的財困:優惠的社會福利
希臘的財困:派錢黨的災難
Invest in something with a future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June 15, 2016
zrO \__/ Onz
zrO \__/ Onz
跑馬地 的 鄧麗君。
。
已故的 鄧麗君 一直流傳著有個傳說:「鄧麗君從未踏足中國大陸,更於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她更多次公開表明,大陸沒有民主自由之前,她不會到大陸去。」
2013年 鄧麗君 逝世 18週年 的一段新聞片段
包含了 1989年 5月 28日 在跑馬地 鄧麗君 唱歌: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 (想聽:點擊這裡 )
藝人要到中國內地賺人民幣,有句:「吃中國飯便不要砸中國鍋」,這句格言 。。。。。須要遵守!!! 國家 state 也要遵守嗎???跨國大公司 會怎麼做???
早些時候 中國外交部長 訪問 加拿大
王部長 毅先生 在 加拿大 的記者會中
楓葉國的外交部長 Dion 沒有即場回應 等了幾天 總理 小杜魯多 親自回應
不竟要賣 commodities 土產礦物,窮國寡民的 楓葉國 忍辱負重,只能小小動作聊勝於無。卻過了不夠幾天又發生了, 法國化妝品牌 單方面宣布,與 雨傘歌手 解除合作,因為 “安全因素 possible safety reasons“ 喎 。。。。。
【環球時報】香港艺人何韵诗近日又成了新闻人物。上周有中国内地网友发现,美国漱口水知名品牌李施德林拍的一段视频广告请了这位在内地颇不受欢迎的香港艺人代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韵诗本人上周在社交网站上晒法国化妆品知名品牌兰蔻邀请她参加一个香港小型音乐会,由此内地网友对兰蔻大为不满,呼吁抵制这家化妆品的大品牌,一些人生气地表示:以后再也不用兰蔻了。
何韵诗是2014年香港 “占中” 的积极分子,她当时的表现在香港艺人中是最突出的之一。内地网友在那之后开始了对她的自发抵制,她的回应亦很激烈,进一步刺激了内地公众。就在上个月,何韵诗在脸谱上晒出她与达赖的合照,表示自己 “瞬间被(达赖)驯服”。她与内地舆论的对立越来越深。
兰蔻是世界一线品牌,它的反应比李施德林更快些也更专业。兰蔻从 4日开始连续出面澄清,表示何韵诗不是兰蔻的代言人,她只是小型音乐会的歌手之一等,并向公众致歉。最后兰蔻表示因为 “安全原因” 取消这场音乐会,真正的原因公众当然心领神会。
香港一些人士反过来抨击兰蔻向内地 “卑躬屈膝”,同时表示抵制兰蔻及其母公司欧莱雅的各款产品。一个何韵诗似乎搞得兰蔻 “里外不是人”。
然而兰蔻显然更倾向于照顾内地公众的情绪,原因是再简单不过的:内地的市场不知是香港的多少倍。兰蔻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在商言商既是它的本分,也是它在复杂环境下必须拥有的智慧。没有一家大公司愿意主动掺和政治,那样做的高风险已被以往的无数案例验证。
艺人通常也以远离政治争议为座右铭,越成功、大牌的艺人越会注意不在这方面越线。但是世界上总有少数艺人喜欢去政治的风口浪尖展示自己,他们大多才艺平平,其中不乏有人想通过政治上出风头实现标新立异的突破。
何韵诗跳得如此高,在香港支持“占中”的人当中得了分,一些人捧她为“良心艺人”,也愿意支持她的事业发展。然而有得就有失,何韵诗原本在内地就算不上很旺的人气断崖式崩溃,她成了内地网民定义为 “港独艺人” 或 “台独艺人” 并加以打击的最突出靶子之一。
这种打击完全是内地民间的自发行为,它的性质一如兰蔻取消 “何韵诗音乐会” 后,一些香港人所呼吁的对兰蔻的抵制。此外香港还有人抵制公开表达爱国的成龙等艺人。内地互联网上如今经常出舆论事件,何韵诗因自己激烈的政治姿态被网民们锁定几乎无可避免,大概她自己早有思想准备,或许还经过了利益得失的计算。
何韵诗一点不冤枉,倒是兰蔻的香港公关糊里糊涂把自己公司拉进了旋涡,直到在内地互联网上激起轩然大波才恍然大悟。兰蔻至少比何韵诗 “倒霉” 得多。
围绕何韵诗的这些事件表明,中国内地公众意识到了自己已是有广泛影响的市场力量,他们今后会对 “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的境外艺人和各种力量越来越不客气。其实不仅中国人这样,全世界各国各地的民众也都会对冒犯自己的人和组织进行力所能及的惩罚。
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透明,这要求明星们不能同时有几个面孔,针对敏感政治问题左右逢源,长袖善舞。想参与中国内地的市场并从中获益,就别做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在境内境外都如此。这个道理堪称是“普世的”。


。
。
【環球時報】香港的 “占中” 早就收场了,但 “占中” 歌手何韵诗的新闻热度重来,一会儿是被法国化妆品公司兰蔻(Lancome)取消代言,一会儿被香港企业 “永久录用”,一会儿又被 “永久录用” 的东家 “切割” 了;网友们这一“圈”挺歌手 “被打压” 了,那一圈 “切割” 尚不能解心头之恨 。。。。信息有点乱,意见很多元,关键词倒是很永恒:政治与金钱。
先说政治,既然政治是众人之事,那么,政治言行就会伤害到众人,伤害人了就要付出代价,不能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而且还要到我家来谋利得名。普通人如是,艺人如是,有权的有名的都如是,这一点,作为21世纪的文明人都认同吧?
至于伤害没伤害,一般伤害者说了不算,否则杀人都有理由,要看被伤害者的感同身受。挺歌手的人说歌者 “不独”,只是自由表达意见,这没说服我,看看网上民意汹汹,看来也没服众。因为当事人没有面对争议自己出来声明,除了挺 “占中”,捧达赖,也没看出来她的意见是什么。
但 “占中” 及其鼓动者对内地人友善吗?连瞎子都看见了;达赖对中国友善吗?全世界都看见了,尚不论伤害主权、分裂领土这层涉及 13亿人的核心利益,就从人情层面上来说,你三番五次去支持伤害我的人和事,总不能让我欢天喜地吧?你可以 “自由表达意见”,我也可以自由表达讨厌吧?(这里友情提示:讨厌也不能侮辱)就是不欢迎你,也稍带不买账雇佣你的老板的账!行吧?
“自由表达” 在 21世纪是件理直气壮的事,尤其涉及政治,你不满意我我就可以回击你不 “政治迫害”,而“政治迫害” 是件很 LOW 的事,“被迫害”了就占据了道德高地。可除了口号与煽情,还真没听到涉事歌手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没有观点,“自由表达” 就是 “自我表现”,表现不好就要承担后果。 如果失去工作机会、荷包缩水,但好女做事好女当,打掉牙和血吞,我会赞一个;如果再到处喊冤,东拉西扯别人不坚持真理,那我就摇头撇嘴了。
再说金钱,企业以赢利为目标,这一点,21世纪的文明人也认同吧?歌手在外国的媒体上指责弃用她的公司 “一个好的商业决定不一定是个对的决定”,又在网络发文暗讽 “切割” 她的老板借助 “道德责任” 成功获取了 “营利追求”,大家怎么看?我只看到,自己有 “表达” 的自由,别人却没有做 “好的决定” 的权利;自己有 “道德”,别人是铜臭,这本身离 “自由” 远矣。不懂得所喊口号的真意,行为背道,这是无知呢?矫情呢?虚伪呢?反正以我的见识,没好话。
政治,反对可以有,而且可以表达,可以坚持,但绝不因为反对就是当然的英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 “言论自由” 下明言 “得受某些限制”。当港台艺人说 “大陆人上厕所不关门”、“就应该又来挣人民币又来(此处省略一字 ——笔者注)你妈” 时,是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与名誉,还死不道歉,这不打算付代价?
金钱,要尊重规则,企业找代言、签约工作合同,当然要考虑市场号召力,套用一句港片台词:“当我做慈善的?” 想挣这份钱,谨言慎行、保持形象是职业道德,否则别指责别人 “不道德”;饿死事小,“表达” 事大,另当别论;就是千万别又要玩自由、出风头,惹毛了买家还非得强卖,挣不到这份钱就是 “被打压”。 这样的傲娇无人喝彩,这样的喊冤无人买账!(文/终年无休)
鄧麗君 生前,她的歌聲傳遍 神州大地,但相信都是翻版再翻版,鄧麗君 有沒有分到賣唱片 CD cassettes 卡式 錄音帶 的版稅呢? 相信有都不會多吧!!!死後,就更不是入她的口袋矣。
鄧麗君 1995年 5月 8日逝世,超過 二十年間的時光,若她活到今時這 ”廿多年“ 間,她會不會為了賺 花轆轆的人民幣,甚至只是想親身會會內地歌迷,而改變她多年前的初衷呢?
幸而 鄧麗君 早逝,為了大陸的貧困地區歌迷有需要,和會不會曲身返內地演出,不用多說富有的內地人當然,早就可以出國看 鄧麗君 的表演,但愛護普通平民歌迷們的 鄧麗君,她沒需要作出嚴峻抉擇 。。。。。!!!
永遠的 鄧麗君。
。
伸延閱覽:
鄧麗君 維基百科
1989年 5月 27日 鄧麗君 在香港跑馬地 唱: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 ntdtv.com
蘭蔻取消何韻詩演唱 BBC 中文網
社评:兰蔻因“占中艺人”受牵连,谁之过 環球網
“占中”歌手冤吗? 環球網
我的舊文:
懷念 鄧麗君
鄧麗君 梅花
新年懷舊:聽鄧麗君 看甜蜜蜜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
已故的 鄧麗君 一直流傳著有個傳說:「鄧麗君從未踏足中國大陸,更於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她更多次公開表明,大陸沒有民主自由之前,她不會到大陸去。」
2013年 鄧麗君 逝世 18週年 的一段新聞片段
包含了 1989年 5月 28日 在跑馬地 鄧麗君 唱歌: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 (想聽:點擊這裡 )
藝人要到中國內地賺人民幣,有句:「吃中國飯便不要砸中國鍋」,這句格言 。。。。。須要遵守!!! 國家 state 也要遵守嗎???跨國大公司 會怎麼做???
早些時候 中國外交部長 訪問 加拿大
王部長 毅先生 在 加拿大 的記者會中
楓葉國的外交部長 Dion 沒有即場回應 等了幾天 總理 小杜魯多 親自回應
不竟要賣 commodities 土產礦物,窮國寡民的 楓葉國 忍辱負重,只能小小動作聊勝於無。卻過了不夠幾天又發生了, 法國化妝品牌 單方面宣布,與 雨傘歌手 解除合作,因為 “安全因素 possible safety reasons“ 喎 。。。。。
【環球時報】香港艺人何韵诗近日又成了新闻人物。上周有中国内地网友发现,美国漱口水知名品牌李施德林拍的一段视频广告请了这位在内地颇不受欢迎的香港艺人代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韵诗本人上周在社交网站上晒法国化妆品知名品牌兰蔻邀请她参加一个香港小型音乐会,由此内地网友对兰蔻大为不满,呼吁抵制这家化妆品的大品牌,一些人生气地表示:以后再也不用兰蔻了。
何韵诗是2014年香港 “占中” 的积极分子,她当时的表现在香港艺人中是最突出的之一。内地网友在那之后开始了对她的自发抵制,她的回应亦很激烈,进一步刺激了内地公众。就在上个月,何韵诗在脸谱上晒出她与达赖的合照,表示自己 “瞬间被(达赖)驯服”。她与内地舆论的对立越来越深。
兰蔻是世界一线品牌,它的反应比李施德林更快些也更专业。兰蔻从 4日开始连续出面澄清,表示何韵诗不是兰蔻的代言人,她只是小型音乐会的歌手之一等,并向公众致歉。最后兰蔻表示因为 “安全原因” 取消这场音乐会,真正的原因公众当然心领神会。
香港一些人士反过来抨击兰蔻向内地 “卑躬屈膝”,同时表示抵制兰蔻及其母公司欧莱雅的各款产品。一个何韵诗似乎搞得兰蔻 “里外不是人”。
然而兰蔻显然更倾向于照顾内地公众的情绪,原因是再简单不过的:内地的市场不知是香港的多少倍。兰蔻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在商言商既是它的本分,也是它在复杂环境下必须拥有的智慧。没有一家大公司愿意主动掺和政治,那样做的高风险已被以往的无数案例验证。
艺人通常也以远离政治争议为座右铭,越成功、大牌的艺人越会注意不在这方面越线。但是世界上总有少数艺人喜欢去政治的风口浪尖展示自己,他们大多才艺平平,其中不乏有人想通过政治上出风头实现标新立异的突破。
何韵诗跳得如此高,在香港支持“占中”的人当中得了分,一些人捧她为“良心艺人”,也愿意支持她的事业发展。然而有得就有失,何韵诗原本在内地就算不上很旺的人气断崖式崩溃,她成了内地网民定义为 “港独艺人” 或 “台独艺人” 并加以打击的最突出靶子之一。
这种打击完全是内地民间的自发行为,它的性质一如兰蔻取消 “何韵诗音乐会” 后,一些香港人所呼吁的对兰蔻的抵制。此外香港还有人抵制公开表达爱国的成龙等艺人。内地互联网上如今经常出舆论事件,何韵诗因自己激烈的政治姿态被网民们锁定几乎无可避免,大概她自己早有思想准备,或许还经过了利益得失的计算。
何韵诗一点不冤枉,倒是兰蔻的香港公关糊里糊涂把自己公司拉进了旋涡,直到在内地互联网上激起轩然大波才恍然大悟。兰蔻至少比何韵诗 “倒霉” 得多。
围绕何韵诗的这些事件表明,中国内地公众意识到了自己已是有广泛影响的市场力量,他们今后会对 “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的境外艺人和各种力量越来越不客气。其实不仅中国人这样,全世界各国各地的民众也都会对冒犯自己的人和组织进行力所能及的惩罚。
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透明,这要求明星们不能同时有几个面孔,针对敏感政治问题左右逢源,长袖善舞。想参与中国内地的市场并从中获益,就别做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在境内境外都如此。这个道理堪称是“普世的”。


。
。
【環球時報】香港的 “占中” 早就收场了,但 “占中” 歌手何韵诗的新闻热度重来,一会儿是被法国化妆品公司兰蔻(Lancome)取消代言,一会儿被香港企业 “永久录用”,一会儿又被 “永久录用” 的东家 “切割” 了;网友们这一“圈”挺歌手 “被打压” 了,那一圈 “切割” 尚不能解心头之恨 。。。。信息有点乱,意见很多元,关键词倒是很永恒:政治与金钱。
先说政治,既然政治是众人之事,那么,政治言行就会伤害到众人,伤害人了就要付出代价,不能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而且还要到我家来谋利得名。普通人如是,艺人如是,有权的有名的都如是,这一点,作为21世纪的文明人都认同吧?
至于伤害没伤害,一般伤害者说了不算,否则杀人都有理由,要看被伤害者的感同身受。挺歌手的人说歌者 “不独”,只是自由表达意见,这没说服我,看看网上民意汹汹,看来也没服众。因为当事人没有面对争议自己出来声明,除了挺 “占中”,捧达赖,也没看出来她的意见是什么。
但 “占中” 及其鼓动者对内地人友善吗?连瞎子都看见了;达赖对中国友善吗?全世界都看见了,尚不论伤害主权、分裂领土这层涉及 13亿人的核心利益,就从人情层面上来说,你三番五次去支持伤害我的人和事,总不能让我欢天喜地吧?你可以 “自由表达意见”,我也可以自由表达讨厌吧?(这里友情提示:讨厌也不能侮辱)就是不欢迎你,也稍带不买账雇佣你的老板的账!行吧?
“自由表达” 在 21世纪是件理直气壮的事,尤其涉及政治,你不满意我我就可以回击你不 “政治迫害”,而“政治迫害” 是件很 LOW 的事,“被迫害”了就占据了道德高地。可除了口号与煽情,还真没听到涉事歌手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没有观点,“自由表达” 就是 “自我表现”,表现不好就要承担后果。 如果失去工作机会、荷包缩水,但好女做事好女当,打掉牙和血吞,我会赞一个;如果再到处喊冤,东拉西扯别人不坚持真理,那我就摇头撇嘴了。
再说金钱,企业以赢利为目标,这一点,21世纪的文明人也认同吧?歌手在外国的媒体上指责弃用她的公司 “一个好的商业决定不一定是个对的决定”,又在网络发文暗讽 “切割” 她的老板借助 “道德责任” 成功获取了 “营利追求”,大家怎么看?我只看到,自己有 “表达” 的自由,别人却没有做 “好的决定” 的权利;自己有 “道德”,别人是铜臭,这本身离 “自由” 远矣。不懂得所喊口号的真意,行为背道,这是无知呢?矫情呢?虚伪呢?反正以我的见识,没好话。
政治,反对可以有,而且可以表达,可以坚持,但绝不因为反对就是当然的英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 “言论自由” 下明言 “得受某些限制”。当港台艺人说 “大陆人上厕所不关门”、“就应该又来挣人民币又来(此处省略一字 ——笔者注)你妈” 时,是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与名誉,还死不道歉,这不打算付代价?
金钱,要尊重规则,企业找代言、签约工作合同,当然要考虑市场号召力,套用一句港片台词:“当我做慈善的?” 想挣这份钱,谨言慎行、保持形象是职业道德,否则别指责别人 “不道德”;饿死事小,“表达” 事大,另当别论;就是千万别又要玩自由、出风头,惹毛了买家还非得强卖,挣不到这份钱就是 “被打压”。 这样的傲娇无人喝彩,这样的喊冤无人买账!(文/终年无休)
鄧麗君 生前,她的歌聲傳遍 神州大地,但相信都是翻版再翻版,鄧麗君 有沒有分到賣唱片 CD cassettes 卡式 錄音帶 的版稅呢? 相信有都不會多吧!!!死後,就更不是入她的口袋矣。
鄧麗君 1995年 5月 8日逝世,超過 二十年間的時光,若她活到今時這 ”廿多年“ 間,她會不會為了賺 花轆轆的人民幣,甚至只是想親身會會內地歌迷,而改變她多年前的初衷呢?
幸而 鄧麗君 早逝,為了大陸的貧困地區歌迷有需要,和會不會曲身返內地演出,不用多說富有的內地人當然,早就可以出國看 鄧麗君 的表演,但愛護普通平民歌迷們的 鄧麗君,她沒需要作出嚴峻抉擇 。。。。。!!!

。
伸延閱覽:
鄧麗君 維基百科
1989年 5月 27日 鄧麗君 在香港跑馬地 唱: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 ntdtv.com
蘭蔻取消何韻詩演唱 BBC 中文網
社评:兰蔻因“占中艺人”受牵连,谁之过 環球網
“占中”歌手冤吗? 環球網
我的舊文:
懷念 鄧麗君
鄧麗君 梅花
新年懷舊:聽鄧麗君 看甜蜜蜜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June 08, 2016
大小舖位執過位~上
大小舖位執過位~上
太古 康怡廣場 南 的 永旺 Aeon 佔地四層,由四月起分部,作出全面整體大裝修,等待七月出來,新裝定必改頭換面,奈何週邊的大小舖位也順便來過大執位 。。。。
本來 有的:聖雅多(山崎麵包系),麥當勞,板長,大戶屋,山頭火,德苑,Pokka,Parlour Bakery Cafe,八方雲集,別天神,等等 商戶也一拼需要暫時結業,至於將來,有沒有機會,會不會復業, 究竟是 後會無期 or 後會有期,實屬未知數!!!


因為裝修 aeon supermarket 不斷收縮,結果 嗜悲 最常幫襯最多買的 鯇魚腩 和 三文魚,都暫時沒有得出售。
本來佔地下全層的超市,如今只剩下狹長的幾條巷仔,其他雜貨連牛奶麵包方飽三文治飽,一概收縮貨架上佔的位置,變得若到了黃昏收工時段去購買的話,很多貨品的貨架都是空空如也,苦了 嗜悲 等上班族!!!
左邊是 康怡廣場 北 右邊 是 康怡廣場 南
。
。
而對面相連 康怡廣場 北,繼 賭王四太的 澳門餐廳 也需要結業 讓出舖位,pizza hut 需要關門大吉,吃牛排的 澳洲餐廳 Out back 需要匆匆淡出,天天全日每時每刻都是人山人海的 吉野家 也需要出走後。
近日連 星巴克 和 美心麵包 本來在地下的舖位,都要被圍封上了板,經已遷出原有地址,後會無期 or 後會有期,實屬未知數!!!
遲了一步未能在 星巴克 結業前來喝一杯 venti

Starbucks 已經被釘上圍板內裡在拆卸中 光猛有人排隊的是 元氣壽司
不過可幸來得及在 美心麵包 前 selfie


26日 6時關門大吉 剛巧 25日晚趕得及來留影 更在結業前購買到了幾個麵包
嗜悲 住的這一區 沒有 一粥麵 聖安娜 海皇粥麵,連 吉野家 都已遷出了,翠華 沒有到來落戶,南記魚蛋粉 都沒有 得吃,不過卻新開了間 丸龜製麵 在 康怡廣場 北 三樓,新開晚晚爆滿,不過並不便宜 簡單一碗烏冬加幾個餸,陸柒拾元是基本消費。
還有舊文:街坊點滴 提起過,在 康怡廣場 不遠處有間 7-11 也近來結了業,然而不用三個星期由拆到建,農曆新年前已經有一間,專賣街坊小食:魚蛋、燒賣、煎釀三寶、鮮榨果汁、炒麵、雞蛋仔 etc etc 開張營業。農曆新年引來很多行人停下來試新,買了小食即時就在行人路上享用。不禁令人感到的確是 效率驚人!驚奇!驚嘆!
結果經營三個多月後 近日烏燈黑火 關了門不做生意 原來:
圖片來源:nextmedia。
。
近日,區內太多食店因為不同原因同時遷出關門,居民唯有逼逼埋去剩下僅餘下有的,把全部都逼得水洩不通,平日收工後購物,因為近日 aeon 大裝修,變成選擇不多兼且經常缺貨,平日購物已經逼爆,週末更休想矣!
天氣開始轉熱,若然週末想偷懶唔煮,早午晚三餐都出外吃,快快催完成,存在萬二分難度!!!
真的講中了 。。。。五窮,六絕,希望到了 七月 可以翻身,aeon 永旺 的整整四層商場超市,連同依附的食物店,齊齊重新開業復業,或是引入新的商戶食店,到時可以耳目一新。
不過最害怕是 == 》新景象也配合了新價錢,商場翻新,增加設施,環境優美,先踢走舊的一批,迎來新的一批,水漲船高,最終 嗜悲 的荷包,才是最大受害者!!!
可見近日 領展商場 天水圍居民抗議
小市民沒有議價能力,唯有任人宰割!!!
後記:
六月尾 Aeon 錄逐開放新裝修樓面,地方面積不變但通道擴闊了,1,2,3樓 擺放貨物的位置減少了,貨物的款式唯有作出妥協,可供顧客選擇同步變少,為了補救就是走高檔次抬高售價幫補,新開時利用折扣令顧客覺得差不多,過後即是加了價格。
這個現象最明顯,出現在地下層的超市,雖然並未全層開放,裝修後約 1/3 地下樓面,恢復營運超市。不過通道擴闊後樓面面積不變,貨物選擇少了很多。 而且是束意走高檔次像 city’super style,賣有機蔬菜,賣 日本 美國 的 雞胸肉雞下腿,而棄買中國的雞柳雞胸肉,賣娜威三文魚不賣鯇魚腩 etc etc,看來基層市民如 嗜悲,並不樂觀!
此外,Starbucks and Maxim 麵包 空出的位置將會是:
圍板上有個 pancake 圖
。
。
康怡廣場 北 開 秋櫻屋 Cosmos House pancake cafe
。
。
等待 7月尾 8月頭 康怡廣場 南北 兩翼裝修完畢,Aeon 和 附設商舖完全重新執過嗮位,再出文以記載!!!
我的舊文:
街坊點滴
小舖位話滄桑
小舖位再話滄桑
大舖位都要話滄桑
週末駕車者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太古 康怡廣場 南 的 永旺 Aeon 佔地四層,由四月起分部,作出全面整體大裝修,等待七月出來,新裝定必改頭換面,奈何週邊的大小舖位也順便來過大執位 。。。。
本來 有的:聖雅多(山崎麵包系),麥當勞,板長,大戶屋,山頭火,德苑,Pokka,Parlour Bakery Cafe,八方雲集,別天神,等等 商戶也一拼需要暫時結業,至於將來,有沒有機會,會不會復業, 究竟是 後會無期 or 後會有期,實屬未知數!!!


因為裝修 aeon supermarket 不斷收縮,結果 嗜悲 最常幫襯最多買的 鯇魚腩 和 三文魚,都暫時沒有得出售。
本來佔地下全層的超市,如今只剩下狹長的幾條巷仔,其他雜貨連牛奶麵包方飽三文治飽,一概收縮貨架上佔的位置,變得若到了黃昏收工時段去購買的話,很多貨品的貨架都是空空如也,苦了 嗜悲 等上班族!!!

。
。
而對面相連 康怡廣場 北,繼 賭王四太的 澳門餐廳 也需要結業 讓出舖位,pizza hut 需要關門大吉,吃牛排的 澳洲餐廳 Out back 需要匆匆淡出,天天全日每時每刻都是人山人海的 吉野家 也需要出走後。
近日連 星巴克 和 美心麵包 本來在地下的舖位,都要被圍封上了板,經已遷出原有地址,後會無期 or 後會有期,實屬未知數!!!
遲了一步未能在 星巴克 結業前來喝一杯 venti

Starbucks 已經被釘上圍板內裡在拆卸中 光猛有人排隊的是 元氣壽司
不過可幸來得及在 美心麵包 前 selfie


26日 6時關門大吉 剛巧 25日晚趕得及來留影 更在結業前購買到了幾個麵包
嗜悲 住的這一區 沒有 一粥麵 聖安娜 海皇粥麵,連 吉野家 都已遷出了,翠華 沒有到來落戶,南記魚蛋粉 都沒有 得吃,不過卻新開了間 丸龜製麵 在 康怡廣場 北 三樓,新開晚晚爆滿,不過並不便宜 簡單一碗烏冬加幾個餸,陸柒拾元是基本消費。
還有舊文:街坊點滴 提起過,在 康怡廣場 不遠處有間 7-11 也近來結了業,然而不用三個星期由拆到建,農曆新年前已經有一間,專賣街坊小食:魚蛋、燒賣、煎釀三寶、鮮榨果汁、炒麵、雞蛋仔 etc etc 開張營業。農曆新年引來很多行人停下來試新,買了小食即時就在行人路上享用。不禁令人感到的確是 效率驚人!驚奇!驚嘆!
結果經營三個多月後 近日烏燈黑火 關了門不做生意 原來:

。
近日,區內太多食店因為不同原因同時遷出關門,居民唯有逼逼埋去剩下僅餘下有的,把全部都逼得水洩不通,平日收工後購物,因為近日 aeon 大裝修,變成選擇不多兼且經常缺貨,平日購物已經逼爆,週末更休想矣!
天氣開始轉熱,若然週末想偷懶唔煮,早午晚三餐都出外吃,快快催完成,存在萬二分難度!!!
真的講中了 。。。。五窮,六絕,希望到了 七月 可以翻身,aeon 永旺 的整整四層商場超市,連同依附的食物店,齊齊重新開業復業,或是引入新的商戶食店,到時可以耳目一新。
不過最害怕是 == 》新景象也配合了新價錢,商場翻新,增加設施,環境優美,先踢走舊的一批,迎來新的一批,水漲船高,最終 嗜悲 的荷包,才是最大受害者!!!
可見近日 領展商場 天水圍居民抗議
小市民沒有議價能力,唯有任人宰割!!!
後記:
六月尾 Aeon 錄逐開放新裝修樓面,地方面積不變但通道擴闊了,1,2,3樓 擺放貨物的位置減少了,貨物的款式唯有作出妥協,可供顧客選擇同步變少,為了補救就是走高檔次抬高售價幫補,新開時利用折扣令顧客覺得差不多,過後即是加了價格。
這個現象最明顯,出現在地下層的超市,雖然並未全層開放,裝修後約 1/3 地下樓面,恢復營運超市。不過通道擴闊後樓面面積不變,貨物選擇少了很多。 而且是束意走高檔次像 city’super style,賣有機蔬菜,賣 日本 美國 的 雞胸肉雞下腿,而棄買中國的雞柳雞胸肉,賣娜威三文魚不賣鯇魚腩 etc etc,看來基層市民如 嗜悲,並不樂觀!
此外,Starbucks and Maxim 麵包 空出的位置將會是:

。
。

。
。
等待 7月尾 8月頭 康怡廣場 南北 兩翼裝修完畢,Aeon 和 附設商舖完全重新執過嗮位,再出文以記載!!!
我的舊文:
街坊點滴
小舖位話滄桑
小舖位再話滄桑
大舖位都要話滄桑
週末駕車者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Saturday, June 04, 2016
廿七年 毋忘六四
廿七年 毋忘六四
「...「六四事件」前,《文匯報》的社論開天窗,只刊出「痛心疾首」 四個大字。李子誦先生當年主理的文匯報開了天窗﹐今天我東施效顰﹐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模仿就是最由衷的擦鞋!
........................痛心疾首開了天窗.................痛心疾首開了天窗
........................痛心疾首開了天窗.................痛心疾首開了天窗
........................痛心疾首開了天窗.................痛心疾首開了天窗!
廿七年了﹐還是一句 。。。。。。。。。。。。。。。。。。。。。。。。。。。。。。。。。。。。。。。「無語問蒼天!」。。。。。。。 」
1989年春夏之間,由 胡耀邦 鬱鬱而終逝世,大學生和工人到天安門前悼念,開始 。。。。。。。最後,就是解放軍入城武力清場,六四 當天的報章,電視台的新聞片,歷歷在目,不敢忘記!
血染的風采
也許我告別,將不再回來,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也許我倒下,再不能起來,
你是否還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也許我的眼睛,再不能睜開,
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懷?
也許我長眠,再不能醒來,
你是否相信我化做了山脈?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土壤裡有我們付出的愛。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土壤裡有我們付出的愛。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血染的風采 。。。。。。。。。。
去年的 “六四” 之前有:2014年 8.31 人大落三度大閘,設下有預先篩選的特首選舉機制,引發 9.28 歷時兩個半月有多的 “雨傘運動”,2015年 4.22 林鄭月娥 到立法會宣讀 “政改議案”,5.31 三位官位不高的京官 王光亞 李飛 張曉明 南下深圳向泛民訓話 ”三大重點“: 堅持篩選 要袋一世 票債票償。
6.18 在立法會進行表決,結果是 6月 18日 中午 12過半左右,連建制派老大哥們等等重量級人物如 譚耀宗 等人都尚未發言,便急忙向立法會秘書停止排隊發言,準備突襲提早表決議案,更臨急電召因病沒有坐在議事廳的老牌議員 劉皇發 速來加入投票。
在立法會投票表決時,“等埋發叔” 令建制派嚴重甩轆,發生出席:37 (立法會主席不投票)讚成 8 vs 28 反對。反對派泛民 以大比數否決了,由人大先落三度大閘,設有預先篩選的特首選舉機制,由政府提交的:香港普選特首政改議案。
而所謂票債票償,是借公民黨 湯家驊 提供的一次機會,新界東 需要補選立法會議席,因為 湯家驊 辭職而出現空缺,引來建制派企圖搶奪議席,因為贏了便可以夠票處理敏感政改議題,更可以任意修訂立法會議事規則。
然而,農曆新年發生了旺角騷亂,之後反為 “本土派” 吸引到新票源,雖然補選議席最終仍然由 公民黨 楊岳橋 所奪得,但本土派候選人 梁天琦 高票落選,建制派無功而還。
而較補選早一點的 2015年 11月 22日 的區議會選舉,雖然有頗多的原有區議員落選,包括:泛民的也有建制的,但未至出現一面倒的所謂:票債票償,反而多了 “傘兵” 贏得到區議會議席。
今年暑假後,就是 2016年度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席選舉,分別有:功能助別 30議席,分區以比例代表制直選 35議席,和超級區議會 5議席。嗜悲 前些時說過不會去投票,至今仍然堅守決定,未有動搖。9月 4日 投票便知道,70個立法會議席何去何從,究竟有沒有出現票債票償!!!
社會政治局面如此之下,今年六四,學聯(支聯會創會成員)早已聲明不會以學聯名義參加維園集會,並將會在中大另外舉辦集會和論壇。不過,最重要仍然記得,發生在廿七年前 六四天安門 前的慘劇,不應更不要抹掉這段歷史,形式儀式亦無謂多作口舌上爭拗矣 。。。。。。!!!
後記:
維園燭光晚會 未至 十二萬 但一定不止 二萬幾
圖片來源:mingpaolife
。
。
今年六四的集會一覽:
圖片來源: nextmedia
。
。
我的舊文:
關於六四 ~~
2007年六四:十八年了!
2008年六四:二零零八年 的『六四』
2009年六四:八九、六四、二十!
2010年六四:匆匆廿一年!
2011年六四:2 x2 x2 x2 x2 x2 二的六次方
2012年六四:二十三年了
2013年六四:紀念六四 The unforgettable June 4th
2014年六四:今年是 六四 的 廿五週年
2015年六四:8.31落閘 9.28雨傘運動後 6.17政改表決前的六四
其他 ~~
走中間路線 先送伴手禮
轉軚
誰玩大了
最好賴外國勢力介入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六四事件」前,《文匯報》的社論開天窗,只刊出「痛心疾首」 四個大字。李子誦先生當年主理的文匯報開了天窗﹐今天我東施效顰﹐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模仿就是最由衷的擦鞋!
........................痛心疾首開了天窗.................痛心疾首開了天窗
........................痛心疾首開了天窗.................痛心疾首開了天窗
........................痛心疾首開了天窗.................痛心疾首開了天窗!
廿七年了﹐還是一句 。。。。。。。。。。。。。。。。。。。。。。。。。。。。。。。。。。。。。。。「無語問蒼天!」。。。。。。。 」
1989年春夏之間,由 胡耀邦 鬱鬱而終逝世,大學生和工人到天安門前悼念,開始 。。。。。。。最後,就是解放軍入城武力清場,六四 當天的報章,電視台的新聞片,歷歷在目,不敢忘記!
血染的風采
也許我告別,將不再回來,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也許我倒下,再不能起來,
你是否還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也許我的眼睛,再不能睜開,
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懷?
也許我長眠,再不能醒來,
你是否相信我化做了山脈?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土壤裡有我們付出的愛。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土壤裡有我們付出的愛。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血染的風采 。。。。。。。。。。
去年的 “六四” 之前有:2014年 8.31 人大落三度大閘,設下有預先篩選的特首選舉機制,引發 9.28 歷時兩個半月有多的 “雨傘運動”,2015年 4.22 林鄭月娥 到立法會宣讀 “政改議案”,5.31 三位官位不高的京官 王光亞 李飛 張曉明 南下深圳向泛民訓話 ”三大重點“: 堅持篩選 要袋一世 票債票償。
6.18 在立法會進行表決,結果是 6月 18日 中午 12過半左右,連建制派老大哥們等等重量級人物如 譚耀宗 等人都尚未發言,便急忙向立法會秘書停止排隊發言,準備突襲提早表決議案,更臨急電召因病沒有坐在議事廳的老牌議員 劉皇發 速來加入投票。
在立法會投票表決時,“等埋發叔” 令建制派嚴重甩轆,發生出席:37 (立法會主席不投票)讚成 8 vs 28 反對。反對派泛民 以大比數否決了,由人大先落三度大閘,設有預先篩選的特首選舉機制,由政府提交的:香港普選特首政改議案。
而所謂票債票償,是借公民黨 湯家驊 提供的一次機會,新界東 需要補選立法會議席,因為 湯家驊 辭職而出現空缺,引來建制派企圖搶奪議席,因為贏了便可以夠票處理敏感政改議題,更可以任意修訂立法會議事規則。
然而,農曆新年發生了旺角騷亂,之後反為 “本土派” 吸引到新票源,雖然補選議席最終仍然由 公民黨 楊岳橋 所奪得,但本土派候選人 梁天琦 高票落選,建制派無功而還。
而較補選早一點的 2015年 11月 22日 的區議會選舉,雖然有頗多的原有區議員落選,包括:泛民的也有建制的,但未至出現一面倒的所謂:票債票償,反而多了 “傘兵” 贏得到區議會議席。
今年暑假後,就是 2016年度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席選舉,分別有:功能助別 30議席,分區以比例代表制直選 35議席,和超級區議會 5議席。嗜悲 前些時說過不會去投票,至今仍然堅守決定,未有動搖。9月 4日 投票便知道,70個立法會議席何去何從,究竟有沒有出現票債票償!!!
社會政治局面如此之下,今年六四,學聯(支聯會創會成員)早已聲明不會以學聯名義參加維園集會,並將會在中大另外舉辦集會和論壇。不過,最重要仍然記得,發生在廿七年前 六四天安門 前的慘劇,不應更不要抹掉這段歷史,形式儀式亦無謂多作口舌上爭拗矣 。。。。。。!!!
後記:
維園燭光晚會 未至 十二萬 但一定不止 二萬幾

。
。
今年六四的集會一覽:

。
。
我的舊文:
關於六四 ~~
2007年六四:十八年了!
2008年六四:二零零八年 的『六四』
2009年六四:八九、六四、二十!
2010年六四:匆匆廿一年!
2011年六四:2 x2 x2 x2 x2 x2 二的六次方
2012年六四:二十三年了
2013年六四:紀念六四 The unforgettable June 4th
2014年六四:今年是 六四 的 廿五週年
2015年六四:8.31落閘 9.28雨傘運動後 6.17政改表決前的六四
其他 ~~
走中間路線 先送伴手禮
轉軚
誰玩大了
最好賴外國勢力介入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May 04, 2016
相逢
相逢
首先,今天又是 5月 4日,1919年 5月 4日,前後共 第 98個 五四 距今 97年,柒十年後 1989年 5月 4日 北京的大學生,仍在天安門廣場捱餓,前後共 第 28個 五四 距今 27年,兩個運動都是值得懷緬和紀念!!!
去年的一部 cctvb 電視劇,令歌星轉演員的 蔣志光,鹹魚翻生贏得 cctvb 製作全年度自己電視台 only 電視劇,自設自提名自評審自頒獎 的 最佳男配角獎項,蔣志光 的一首舊歌 也突然播放率高企。
蔣志光 韋綺珊 合唱歌 歌詞 講述 one night stand 一夜情
不夠一年,霎那的光輝 died down 回歸平靜平淡,“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首歌也從 點播率由最高,一瞬間變得消聲匿跡。
嗜悲 愛扒冷水 等了超過一年有多,cctvb 電視劇新的年度 最佳 男配角,都已經由 韋家雄 奪得(剛巧又是姓韋的),遲鈍者 嗜悲 等足一年多,才挖掘出來搬上網 。。。
談起 相逢,尤記得去年美國邁阿密一名女法官 Mindy Glazer,在庭上意外地認出被告 Arthur Booth,竟然是中學舊同學這段新聞。
在法庭內 女法官 Mindy Glazer 說,在中學時 Arthur Booth 是一個 good kid 好孩子好學生,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弄得如斯田地?
事隔 10個月後,女法官 Mindy Glazer 去接老同學出獄,與中學同學 Arthur Booth 相擁(哈哈哈 吳君麗 式的擁抱),並囑賦他改過自新 。。。。。。
Judge Glazer 勉勵舊同學,嘗試找工作照顧家人,而 Arthur Booth 承諾不會放棄自己,更不會令 Judge Glazer 失望云云!!!
人生何處不相逢?
各位網上認識的人朋友們,我們在虛擬世界上偶然遇上了,但個人真實身份沒有曝光。
嗜悲 沒有去刻意想像過閣下的形象,不過時刻都認為,我們曾經面對面遇上過,不止不少次的可能,只是我們 相逢如同陌路人,但卻沒有覺得可惜!
只希望 相逢 面對面,沒有曾經嘴咒甚至惡言相向,嗜悲 絕不會和人家打架,這點可以絕對放心!!!
我的舊文:
才與德 附 蔡元培:我在五四運動時的回憶
五四運動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首先,今天又是 5月 4日,1919年 5月 4日,前後共 第 98個 五四 距今 97年,柒十年後 1989年 5月 4日 北京的大學生,仍在天安門廣場捱餓,前後共 第 28個 五四 距今 27年,兩個運動都是值得懷緬和紀念!!!
去年的一部 cctvb 電視劇,令歌星轉演員的 蔣志光,鹹魚翻生贏得 cctvb 製作全年度自己電視台 only 電視劇,自設自提名自評審自頒獎 的 最佳男配角獎項,蔣志光 的一首舊歌 也突然播放率高企。
蔣志光 韋綺珊 合唱歌 歌詞 講述 one night stand 一夜情
不夠一年,霎那的光輝 died down 回歸平靜平淡,“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首歌也從 點播率由最高,一瞬間變得消聲匿跡。
嗜悲 愛扒冷水 等了超過一年有多,cctvb 電視劇新的年度 最佳 男配角,都已經由 韋家雄 奪得(剛巧又是姓韋的),遲鈍者 嗜悲 等足一年多,才挖掘出來搬上網 。。。
談起 相逢,尤記得去年美國邁阿密一名女法官 Mindy Glazer,在庭上意外地認出被告 Arthur Booth,竟然是中學舊同學這段新聞。
在法庭內 女法官 Mindy Glazer 說,在中學時 Arthur Booth 是一個 good kid 好孩子好學生,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弄得如斯田地?
事隔 10個月後,女法官 Mindy Glazer 去接老同學出獄,與中學同學 Arthur Booth 相擁(哈哈哈 吳君麗 式的擁抱),並囑賦他改過自新 。。。。。。
Judge Glazer 勉勵舊同學,嘗試找工作照顧家人,而 Arthur Booth 承諾不會放棄自己,更不會令 Judge Glazer 失望云云!!!
人生何處不相逢?
各位網上認識的人朋友們,我們在虛擬世界上偶然遇上了,但個人真實身份沒有曝光。
嗜悲 沒有去刻意想像過閣下的形象,不過時刻都認為,我們曾經面對面遇上過,不止不少次的可能,只是我們 相逢如同陌路人,但卻沒有覺得可惜!
只希望 相逢 面對面,沒有曾經嘴咒甚至惡言相向,嗜悲 絕不會和人家打架,這點可以絕對放心!!!
我的舊文:
才與德 附 蔡元培:我在五四運動時的回憶
五四運動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April 27, 2016
憑弔明報
憑弔明報
(附 四月廿四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相片 及 網上截圖)
先為搖滾兼騷靈歌手 Prince 瘁死 哀悼!但今次卻不會是哀悼 明報,而是 憑弔 明報!要哀悼 是 哀悼 剛剛死去不久,已逝去的再經過很久後,偶然見到遺跡遂 憑弔 一番焉!!!
過去一週,Miss CY LEUNG(剛巧也是 CY) 機場禁區行屢門 被港人逐漸淡忘之際,週二深夜爆出 明報執行總編輯 姜國元,被從馬來西亞空降 香港 當總編輯的 鍾天祥,在接近午夜零晨時份解僱,比起 週四午間 立法會 再次流會,引發起更多的評論文章。
明報集團: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 經營困難須節流
【明報專訊】在《明報》前後工作約 17年的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筆名安裕)昨凌晨零時許,突然接到總編輯鍾天祥的解僱信,即時生效,理由是節省成本。
明報職工協會對姜國元被粗暴解僱表示極度憤怒及不滿,表示編採人員對編輯部管理層接二連三突然被換走感極大憂慮,質疑公司以減資源為由懲罰不同意見者,促請收回相關決定。明報集團昨發聲明,指報業經營困難,裁減人手實非得已。管理層指解僱姜國元是由總編輯鍾天祥決定,他昨午向員工表示,明報要節流,裁員三大原則包括裁薪高者,但不少員工都不接受其解釋,逾百人昨晚參與工會表態行動,在報館樓下外牆貼上「不明不白」標語。
前執總﹕嚴重低估讀者員工智商
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 2014年初突被撤換,鍾天祥在員工反對聲中接任總編輯。明報前執行總編輯馮成章昨公開披露,2012年起,編輯部接連出現高層人事變動,最先是張健波被強行調離總編輯崗位,改由劉進圖出任。如今姜國元被裁,馮成章表示感震驚及難過,讚揚姜是明報的健筆、中流砥柱及日常操作的靈魂人物,裁掉他是嚴重低估了明報讀者及員工的智商,這粗暴人事管理跟 21世紀的港情太脫節,盼管理層撫心自問人事管理是否出現了巨大問題。前總編輯張健波至截稿前未回覆查詢。
明報集團﹕編採方針不變
明報集團昨發聲明:「報業經營環境困難,公司需積極採取節流緊縮政策,裁減人手實非得已,是次裁減涉及業務和編採部門人員,當中包括高層人員。公司希望盡快渡過此困難時刻。明報編採方針保持不變。」
鍾天祥﹕裁表現差新入職最高薪
前年 3月加入明報、去年 1月接任總編輯的鍾天祥昨午約 4時半向逾百編輯部員工交代,表示香港報業進入寒冬,很多報紙面對極大挑戰,明報亦走上同一道路。他指出,公司須節流,目標為 8%,而解僱姜國元是其中一個配套(管理層則指最新目標應為 5%,見另稿)。被多次追問解僱姜國元原因及是否其決定,鍾天祥沒正面回應,重複裁員的三個準則:第一是裁減表現不好的員工;第二是新來員工先走,但非每一個新來的都要他們非走不可;第三則是薪金最高的員工。「拿最高薪水的人,編輯部裏頭,就兩個,一個我,一個就是我的最得力的助手姜國元先生。」
被問自己不走 鍾﹕老闆叫我會走
有員工問:「你係姜生上司,點解唔係你走而係姜生走?」鍾天祥回答:「如你是老闆,我聽你的,可惜你不是。」他強調自己到任「完全合法」,「是老闆叫我來的,所以我聽老闆的,我告訴你,我隨時準備會走,如果老闆叫我走,我走。 作為一個男人,作為一個報館的負責人,必須有這個擔當。不管你對他愛和恨……(你決定犧牲下屬嚟保留自己嘅高薪?)不是,我告訴你們,接着下來公司會有其他措施,我還不知道,現只是第一波,我非常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把明報做下去」。鍾天祥以不想影響 5時的編採會議為由,與員工會見約半小時便離開,但他昨沒出席該編採會。
明報職工協會昨傍晚召開員工大會,不少員工都表態不接受上述解釋,有員工表示,姜國元對明報的貢獻及意義不止 5%,但他所收人工絕不會佔開支 5%,對他被即時解僱,反問「他對公司有何威脅?」
工會質疑誇大節流目標
職工協會於晚上 7時多,安排員工到報館樓下外牆,貼上多個「不明不白」標語表態。職工協會主席曾錦雯昨晚表示,回歸後經歷過數次經濟起落,從未發生過如此突然解僱省開支,該會將要求管理層交代,繼續蒐集員工意見以決定下一步行動。該會昨中午先發聲明指「執總深夜被炒 不明不白」表達憤怒,昨晚再發聲明,質疑鍾天祥誇大節省開支目標,並迴避回答今次是否其個人決定,甚至一度避走。
上文「拿最高薪水的人,編輯部裏頭,就兩個,一個我(鍾天祥自稱),一個就是我的最得力的助手姜國元先生。」明報需要節流,薪金最高的員工,便二揀一!!!
柒會聯合聲明:
。
。
記得兩年多前的一月份 嗜悲 舊文:誰早知會有今天,曾經寫下:
「Yes, 嗜悲 總會到一天覺得,感到這種事件是平常不過,再不會擺上網誌做個記錄,見證香港核心價值的凋零!」
因此,嗜悲 早已經當 明報 certified 證實死亡,所以今回 只是對 明報 這個牌匾 作出 憑弔 而矣,並且作為一些記錄,再沒有多話想說。
明報 舊牌匾
。
。
此外,嗜悲 還有紀錄了當年兩位評論員的文章
區家麟:明報啟示錄:你認真 會受到懲罰
2014年 1月 9日
本人是《明報》訂戶兼長期讀者,今時今日,如果你在地鐵上竟然看見一個儍佬,拿著一份印刷版明報,阻你上落,佔你空間,那大概應該是我。我的背囊裡,有即日明報、有昨天的副刊、前天的評論、通常還有上周未讀完的《星期日生活》,無疑,中毒甚深。
我不如呂秉權,能想像對《明報》有體溫交流,肌膚之親,連剪報也捨不得。我家《明報》,用途廣泛,吃飯時用明報鋪枱、窗花漏水時用明報擋雨、用明報來包菜放進冰箱保鮮、也用明報包藥渣丟到後樓梯垃圾筒。我也不如陳曉蕾之討厭《明報》,可能作為一個讀者,距離有點遠,我看到的,是它美好的一面。
《明報》的掙扎,折射香港沉淪的悲鳴。抱持理想、敢說真話、堅守原則的人,在這片土地,會受到懲罰。香港,似乎再容不下一個安靜的編輯室,讓記者們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有些人說,《明報》早遭河蟹。作為一個長期讀者,我察覺社評有時人格分裂、評論有時陰陽怪氣,但《明報》的新聞與調查報道,無疑是全港報章中,最有閱讀價值,角度尖銳,立足事實,有節有理,敢於挑戰權貴,觸動關節點。今時今日,記者做調查報道,是高難度動作,既需人手資源時間、個人拼勁與團隊支持,更需要老闆祝福,最少也要採主們勇敢地隻眼開隻眼閉。很多報章,早已倚傍高牆,他們的「獨家消息」,主要為政府放風,做權貴代言人;他們的「調查報道」,刀鋒更多是對準弱勢、插破雞蛋、自我閹割。
《明報》記者的調查報道,你能讀到記者的血淚、拼勁、義奮與勇氣。艱險困乏中,一眾記者努力盡責,調查報道仍然認真;然而,這個時勢,權貴們最怕你認真。
要活在豐衣足食的豬圈中,還是做一個風中馳聘的自由人?‘Freedom of the press is guaranteed only to those who own one.’所謂新聞自由,往往只有報章老闆得享;所謂「編輯自主」,往往是「總編輯自主」。如何打破宿命,這是時代給我們的考驗。
記者們被逼站到鏡頭前發聲,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北風澟烈,世道如此,無人可以獨善其身。
呂秉權:我的《明報》故事
2014年 1 月 9 日
「在中國新聞採訪的前線上,《明報》可說是香港報章的死剩種,很多無人之境和人權新聞都是他們和有線在堅持挺進,未知能頂得多久。
《明報》更換同空降總編輯,再加上之前連串的傳媒事件,香港報界和廣播界已經不再是溫水煮蛙而是滾水煮蛙,隨時煮剩棚白骨,連渣都無得淨。」
中學時立志做記者,主要受無綫和《明報》的影響。形象上,我被無綫記者的專業和大將之風所打動,但精神上更被《明報》的深入、求真和風骨所折服,很希望有天能達到這個境界。浸會畢業後入行跑新聞,小弟因枝筆麻麻但死淨把口,於是選擇做電視。雖然人在無綫,不過背囊裝着的總是《明報》和《基本法》,因很多時我們所跟進的,都是《明報》和《蘋果》的報道 及人大釋法的新聞。手鬆時兩分都買,但更多時候只能買一分,《明報》做得較深入,所以成了隨身的「囊中物」。有時跑到汗流浹背,分報紙亦跟着一齊濕,與我有體溫交流,肌膚之親,回到家則珍而重之的將這帶汗報紙一分分叠起,早期要剪報剪了一個一個洞亦有點捨不得。
後來跑大陸新聞,遇到很多超勁的《明報》中國版前輩和行家,在人民大會堂採訪政要、軍方將領,能馬住《明報》及其他報章的一些資深勁人,儼如身旁多了一部萬能認人機一樣,令小弟不致走寶被炒魷,同時亦對他們的特異功能嘆為觀止,阿一阿二阿茂阿壽,個個認得,隨口可噏,幫助電視台拿了不少好BITE。而多年來小弟在《明報》前輩特別是中國版的師兄身上,討教了不少實用知識。
汶川大地震與《明報》友人一起跟進豆腐渣工程,當其他報章因種種原因而淡忘冤案時,《明報》死硬派仍是犯賤身陷險境窮追猛打,每個周年定必重點跟進調查,關心家長們的情況。有年母親節,《明報》頭版做了一眾「中國母親」的頭版故事,包括譚作人的妻子王慶華、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劉曉波妻子劉霞等人在鐵窗外如何被折騰,看罷讓人淚眼滿眶。
眾人都不敢碰或不知如何入手的李旺陽跟進報道 (因所有關鍵人物都被失踪),《明報》讓被打壓的李旺玲得以吐出真相,指出自己並無接受官方調查結果,為亡兄呼冤。《明報》兩名記者因此被扣查44小時洗清採訪所得,全靠他們機警才能將重要的資料保存,呈現於港人面前。
在中國新聞採訪的前線上,《明報》可說是香港報章的死剩種,很多無人之境和人權新聞都是他們和有線在堅持挺進,未知能頂得多久。《明報》更換同空降總編輯,再加上之前連串的傳媒事件,香港報界和廣播界已經不再是溫水煮蛙而是滾水煮蛙,隨時煮淨棚白骨,連渣都無得淨。
各位重視真相,重視實話實說,重視中國資訊的朋友,請你在還能出聲的時候出聲和行動,否則一切都會太遲,難保有日會無個新聞網睇得過,無分報紙買得落手,河蟹滿街走。
今次姜國元被解僱臨別前
臨別讚「頭條做得好」 員工聞言落淚
【明報專訊】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昨沒返回編輯部,但有員工為他送上昨日報紙,他臨別前處理的明報頭條是〈港政商BVI大曝光〉。有員工在其電腦貼上字句﹕「你的經驗,你對新聞的熱誠是後輩最寶貴的資源!」
在新聞界打滾逾30年、被前上司譽為健筆的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平日常穿紅風衣上班,回到報館會換上背後印有「Freedom From Fear」的外套,昨日報館不見其紅衣身影,其桌上只剩下他在職最後一夜處理的明報,頭條是〈港政商BVI大曝光〉。有員工在員工大會引述姜國元昨凌晨臨別寄語,稱讚昨日頭條處理得好,提醒員工要緊守崗位,做好每日工作,部分員工聞言落淚。
三度加入明報 管編務寫專欄
姜國元投身新聞界逾 30年,曾在《大公報》、《明報》、《蘋果日報》及無綫工作,1992年 至 2016年間先後三度加入明報,在明報工作累計約 17年。除了處理編務,姜國元在《明報.星期日生活》以筆名安裕撰寫專欄。據七大新聞組織聲明,姜國元在 2003年反 23條立法、2012年反國民教育及內地民運人士李旺陽「被自殺」等敏感報道,均為領軍人物。
與姜國元相識逾 20年的記協主席岑倚蘭指出,姜是十分有經驗、有熱誠的新聞人,17歲便投身新聞界,做國際新聞「起家」,曾駐英國和美國,1990年代更親身採訪震驚世界的盧旺達大屠殺,她引述姜國元指當時到處都是死難者屍體,環境惡劣,靠自備餅乾及水過了 7日,夜晚便在車上睡覺,有時更通宵工作。
岑倚蘭﹕姜有文人辦報風範
岑倚蘭又指姜處理新聞公道,有廣闊視野,因他是日本專家,對中美關係有深刻分析,他從左報出身,了解中方做事方法,看問題十分全面。她形容姜身上有種「文人辦報」風範,因他看很多書,「學問好高」,多年前與他在蘋果日報共事時,他已是公認的才子,能寫影評、書評及國際關係等評論文章,又經常向同事推薦好書。
曾與姜國元合著《Finest Hour:最壞的年代 最好的記者》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昨撰文,對姜被裁退感難過,他雖與姜不相熟,當初冒昧提出合作,結果姜爽快答應。蔡子強讚姜是謙謙君子,見識廣博,對新聞行業的中外歷史如數家珍,文章可讀性高,每讀其文都獲益良多。蔡又指出,姜為人不民粹,對新聞行業充滿熱情,相信姜是明報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嗜悲 早已經放棄購買《明報》十多年,但不時仍然會在上網時路過讀讀標題。哈哈哈哈哈!真的只是讀讀標題咁咋,真的要遇到真真真的很想閱讀內容,才 Click 入去,但回顧一吓,真的愈來愈少次數,幾稀矣!!!
明報牌匾
。
。
故此 嗜悲 對 明報 這個牌匾,今趟只是作出默默 憑弔 。。。。。。沒有多話想說!!!
後記:
文化界 時事評論界 及 報人們, 都有頗多撰文 評論 安裕 姜國元 的 被解僱:
惜別姜國元(文:劉進圖)
【明報專訊】4月 20日早上,忽聞多年同事姜國元被公司解僱,內心感到震驚與難過。姜國元是執行總編輯,是我當總編輯期間的好拍檔,有超過 30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其中有大約 18年在《明報》任職,曾擔任國際新聞、港聞及編務等多個部組的主管,知識和經驗都很全面,他以安裕為筆名替星期日副刊撰寫的專欄更深受讀者歡迎,他的離開肯定是報社的損失,也是讀者的損失。
2009年夏天,我從北京回港,結束兩年的駐京記者生涯,時任總編輯張健波對我說,兩年後執行總編輯馮成章就會退休,編輯部需要預先籌謀,開始培訓接班人選,姜國元和我都有可能接棒,他過去擅長編務,領導編輯同事審核和美化版面,成績有目共睹,在我駐京期間,他統籌港聞採訪工作,處理人事糾紛亦做到和衷共濟,我要加倍努力。我在理念上完全認同應有薪火相傳的規劃,也相信公平競爭唯才是用的道理,遂欣然接受了這個挑戰。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我和姜國元每天緊密合作,我統籌港聞採訪,他打理版面編務,大家經常就各則新聞的價值高低、角度主次、表達手法等交換意見,不時有熱烈的討論,但縱使有不同意見,辯論過後都佩服對方的觀點和視野,不知不覺間建立起深厚的默契。到了臨近馮成章退休的時候,張健波找我談心,想知道我對這場接棒競賽的看法,我很坦白地告訴他,我從心底欣賞姜國元的人品與學識,如果公司決定升他做編輯部一把手,我樂意當他的副手,同心協力把報紙做好。反過來說,如果公司擢升我,我也相信姜國元會願意與我共事,公司不用擔心提升一個會令另一個流失。
後來的發展證明我的預感正確,姜國元和我合作無間,在我擔任總編輯那兩年,我們攜手打拼,從唐英年、梁振英的僭建,到許仕仁涉貪、湯顯明送禮等重大新聞,姜國元全程參與,貢獻良多,贏得報社上下同事敬重。在我遇襲受傷前後,他頂着裏裏外外的風風雨雨,團結編輯部同事緊守崗位,致力維護報紙的質素與聲譽。今天,看着這樣一位好同事無奈離開,我感到無限惋惜難過,祝願阿姜在稍作休息後繼續上路,為新聞行業發光發熱。
安裕珍重!(文:蔡子強)
【明報專訊】今日中午,在毫無心理準備下,從新聞報道中看到《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遭報館以節省資源為理由,於凌晨突然解僱的消息,只感到十分錯愕,仿如晴天霹靂,更感到十分難過。
我與姜國元算不上相熟,只有數面之緣,但卻因為一直有追看他以筆名安裕在「星期日明報」撰寫的文章,而神交已久。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心高氣傲,能夠讓我心悅誠服而追看的專欄並不多,安裕的是少數之一。
也因為佩服他的文章和見識,因此曾冒昧向他提出合作,合力撰寫了《Finest Hour:最壞的年代,最好的記者》一書,在 2014年那新聞界多事之秋、風雨飄搖的一年,當作是向業界致敬。結果,阿姜爽快答應,彼此因而結緣,亦覺得十分投緣。
阿姜並不是我,他是一位謙謙君子,對人彬彬有禮,比我有修養得多。他見識廣博,對新聞行業的中外歷史,都能如數家珍,文章可讀性甚高,每次讀他的文章,都讓我獲益良多。而且阿姜為人並不民粹,對事物有其深刻的一套看法,更對新聞行業充滿熱情,是今天已經十分難得,有著豐富閱歷、見識、學識修養、人文情懷的新聞工作者。
恕我認為以「節省資源」為由來解僱他,是讓人難以理解的,因為對於愛護《明報》的朋友來說,包括讀者和員工,都會認為姜國元是《明報》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安裕所寫的專欄,是很多讀者(包括我),每周都會追看的,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明報》忠實讀者的一大原因;而熟悉《明報》員工的朋友也知道,阿姜是員工的精神領袖,幫大家頂過很多壓力,是維繫大家士氣的中流砥柱。如果要為了節省那一點點薪水,而把他解僱,無疑並不明智。
事已至此,希望姜國元在為《明報》打拼多年後,能夠藉著這次機會,暫且好好休息;更希望,遲些時候,阿姜可以找到讓他好好發揮的崗位;還希望,大家仍能夠在其它地方,繼續讀到他的文章。
阿姜珍重!也為《明報》感到惋惜。
安裕被裁提醒我們 沒有老闆傳媒才得以自由(文:端木皚)
【明報專訊】《明報》執行總編姜國元(筆名「安裕」)突然在深夜被裁,令人無法不質疑,無論是否和最近的巴拿馬文件事件有關,是次裁員就是為了撤換一個「不聽話」的人。本來已經脆弱的新聞自由的警鐘於是再次被敲響。
一個我們早應知道的殘酷真相
安裕以節省資源為由被裁,這固然是藉口,但這也提醒了我們一個事實,就是傳統報紙的經營的確愈來愈艱難。面對早幾年免費報紙的崛起,以至近年如雨後春筍擁抱不同立場的網媒,如黎則奮指出,年輕人已開始沒有閱報習慣,而開始從其他渠道閱讀新聞。傳統報紙已經不再是一門可以賺大錢的生意。
而且,就算不談盈利,其實經營本身也要高昂的成本。但辦報要錢,錢卻不會從天而降,於是報紙便需要一個財雄勢大的「老闆」去注資。但當報紙要了「老闆」的錢,「老闆」當然也會想控制,於是便會安排心腹進報紙的編採高層。最後的情況只會如區家麟提醒我們,「所謂新聞自由,往往只有報章老闆得享」。
真正的新聞或編採自由,於是在「老闆」希望報紙「聽話」而犧牲掉。
為什麼傳媒老闆想要聽話的傳媒人
必須撤換資歷深厚學識淵博兼充滿熱誠卻「不聽話」的總編,是因為「老闆」希望報紙必須「聽話」。而報紙必須「聽話」,是因為有些報紙的老闆不只報紙這門生意。當這些生意和北方政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北方政權只喜歡「姓黨」的傳媒時,「老闆」那些有豐厚盈利的生意便極可能會被其在香港那些不太「聽話」的傳媒殃及池魚。相反,「聽話」的傳媒則會為他帶來更多「機遇」,甚至可以成為他談判桌上的籌碼。在這個情況下,就算有可能令傳媒機構「魂歸大海」,「老闆」也有非常充足的誘因設法令「不聽話」的報紙聽話,而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裁掉「不聽話」的執行總編,既除去真正攔路的阻礙,又可以為後來者帶來寒蟬效應,一舉兩得。
沒有老闆 傳媒才得以自由
如此說來,香港的報紙可以如何自主呢?我認為若報紙想要自由,必須先擺脫和北方千絲萬縷的老闆。過去傳統報紙固然由於成本必須依賴財雄勢大的老闆,而這些老闆往往因無法割裂和北方政權的關係而鉗制報紙。但在網媒盛行的今天,成本門檻某程度上已經降低了一些,某些已經能靠廣告和贊助商支持而營運。這是其中一個方法。
當然,廣告商也一樣可以因為北方利益而不在網媒落廣告,像雨傘期間某些「紅底」資本突然取消不少他們在免費報紙的訂單一樣。所以這需要暫時某程度仍然可行,但仍不是最穩定的方法。
最終能令傳媒自主的,或許就是近年愈來愈盛行的眾籌 (crowdfunding) 。靠這個途徑成立的,有英文報紙《HKFP》,和已於三月正式運作的「FactWire」。正如「FactWire」的創辦人吳曉東明言,因為「FactWire 不會有老闆,也不會有廣告商,資金純粹來源於公眾」,所以他們只須向公眾交代,做到真正的完全持平。
或許,當北方政權完全統戰或索性收購(例如《南早》)香港的傳統大報後,當這些報紙因為染紅而被群眾捨棄而魂歸大海後,盼望我們還能靠眾籌,維持一些憑良心做新聞的媒體。
還有
區家麟:裁一個人的員 就是怕你有經驗有熱誠
20146年 4月 21日
「你的經驗,你對新聞的熱誠,是後輩最寶貴的資源。」是《明報》記者留在姜國元桌上的感言。
輕輕的兩句話,很沉重;我看得悲從中來。
「你的經驗,你對新聞的熱誠,是後輩最寶貴的資源。」
對不起,記者這一行,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
它就是不喜歡你的經驗,記者最好像一張白紙;它就是不想你有新聞熱誠,記者最好做一個錄音機;它就是不想你成為後輩的最寶貴資源,因為怕記者「學壞」。
對於那些無經驗、無承擔、權柄倚仗於老闆的人而言;身邊一個有經驗、有熱誠、後輩信服的人,正是最危險的人。
一定又有人說,炒一個人,有甚麼大不了,老闆有權。
姜國元甚麼人?筆名安裕,明報健筆,學識淵博,他同時是明報執行編輯,同儕稱他「中流砥柱」,「精神領袖」,「靈魂人物」,主管日常運作。
像這樣的新聞從業員,有經驗、有人脈關係、有江湖地位、能感召下屬,又熟悉機構運作。這些豐厚的文化資本,理應是報館珍重的「資源」。
不,遊戲規則已經改變,當今世道,這種人要消滅,來一個天下間最荒謬的裁員︰裁一個人的員。為了顯示他不是裁一個人的員,現在只好假戲真做,找多些人陪葬。
這世道,經營報紙,不是靠做好新聞。只要你聽聽話話,主子會高興,有獨家李波訪問給你,有獨家偶遇提供,有白宮發言人消息,有廣告飼養你,有紅色商人入股。前提是,你千萬不要做好新聞,你千萬不要太認真,你千萬要收起你的熱誠。
你認真,會受到懲罰;應炒的,則雞犬升天。《明報》如是,香港如是。
名人名家 評論 懷念 安裕,將會錄逐有來 。。。。。
本文是 週六晚完成,等到天亮 嗜悲 趕緊到舍下最近的 K仔,買了一份 四月廿四日的 明報,是多年以來首次真金白銀付款購買,旨在讀讀 明報 星期日生活!
2016年 4月 24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Cover Page 得 一舊大薑
。
。
2016年 4月 24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安裕週記 僅得一幅畫
。
。
2016年 4月 24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有三段開了天窗 有一則漫畫 留白了
。
。
下午偶然見到 原來 時代版 有三段 開天窗專欄 也撁起 明報 內部一番闘爭
見 2016年 4月 24日 明報專欄 的 天窗 分別被強加了段 編者按
。
。
週一的 明報 仍然 有 兩個專欄 開了天窗
見 2016年 4月 25日 明報專欄 的 天窗 繼續分別被強加了段 編者按
。
。
同日 明報集團營 運總裁 甘煥騰,出席「香港最佳新聞獎」活動時回應,明報對開天窗的做法「好大方」,「我(甘煥騰)諗喺全世界好多報紙都唔會畀你咁做囉」。
另外補充:2014年 1月 20日
BBC 報導:明報四專欄作者開天窗抗議加東版抽稿
【BBC中文網】繼上周前民主黨主席 李柱銘 在《明報》專欄開天窗抗議該報更換總編輯後,《明報》四名專欄作者在星期一(1月20日)出版的副刊開天窗,抗議該報的加東版日前抽起多篇針對明報換總編輯的評論文章。
四名專欄作者包括 吳志森、李慧玲、陳惜姿 和 卉蕓,他們在文章開天窗的位置,分別起了「滅聲封我筆 不屈人自明」、「抽稿阻不了關心 天窗證我們的真」、「烏雲暝日月 挽手待朝暾」,以及「刪文難掩口 我手寫我心」等標題,抗議《明報》加東版日前抽起針對《明報》換總編輯的專欄文章。
BBC 中文網記者致電香港《明報》編務董事 呂家明,查詢關於有專欄作家開天窗抗議事件,不過對方將電話轉到另一同事代接,對方表示代為轉告,未有回復。
至於總編 劉進圖 在他的「編緝室手記」專欄中,以《理性和意善》為題響應抽稿事件,指連日來有不少專欄文章質疑或批評公司換總編輯的決定,管理層可能感到委屈或不快,但仍尊重編輯部多年來和與專欄作者約定。
他指出,容許自己報章的專欄批評自己報社的決定,這是今天香港相當難能可貴的。
開天窗表態
已經在《明報》寫專欄文章約十年的 陳惜姿 向 BBC 中文網表示,過去從未發現過在香港刊出的文章,而在加東或加西版被抽起,今次開天窗不單是向管理層抗議,發出嚴正的表態,而且希望外界關注新聞及言論自由已經受到威脅,抽稿已是一個警報。
陳惜姿 認為,如果《明報》管理層重視言論自由,對於抽稿事件應至少向專欄作者有一個交代,不過,目前沒有人跟她有聯絡。《明報》加拿大版的副刊,過去幾天有 9篇評論《明報》更換總編輯一事的專欄文章被抽起,換上"自由談"或其他文章。按慣例,香港《明報》副刊的專欄文章會在翌日轉載於《明報》加東版。
被抽起的文章都是談及更換總編輯事件的專欄文章,涉及作者包括公民黨黨魁 梁家傑、和平佔中發起人 戴耀廷、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 陳惜姿、傳媒工作者 吳志森、以及藝評人 卉蕓 等。
民主黨創黨主席 李柱銘 上周二亦在《明報》專欄開天窗,留下「黑手蓋日月 本報頓失明」的標題。
雙方再會面
另外,就《明報》換總編輯一事,管理層及《明報》員工關注組星期一下午將舉行第二次會晤,員工代表稱,會盡力向管理層表達同事的要求。
《明報》員工關注組成員之一 冼韻姬 接受 BBC中文網查詢時表示,希望在會上盡力向管理層表達員工的要求及想法。
在雙方上周舉行的首次會議上,員工方對總編輯人選提出幾點要求,包括必須捍衛言論自由,獲得公眾信任,維持《明報》作為社會公器的角色,以及獲得公司管理層信任。
不過就總編輯人選需獲得編輯部同事信任及熟悉香港情況,雙方存在分歧,管理層擔心難於操作。劉進圖 在專欄中表示,衷心期待雙方會談能取得成果,就算未能達成全面共識,也希望收窄分歧,緩和局面。
《明報》管理層已經透露,馬來西亞人 鐘天祥 會是新總編輯首要考慮人選。鐘天祥目前以特約撰稿人身份在《亞洲周刊》撰文。
屢傳 阿里巴巴 繼購入 SCMP 南華早報 佔領英文媒體後,也計劃收購 明報 進軍特區中文輿論界, 今次 明報 清洗 purged 安裕(姜國元),會不會是 鋪路 讓收購提早成為事實 ……… !!!
結局:
2016年 5月 5日 傍晚 明報發聲明
。
。
2016年 4月 20日 凌晨時份,明報總編輯 鍾天祥 解僱 執行總編輯 姜國元,2016年 5月 5日 傍晚 委 梁享南 出任代執行總編輯 2016年 5月 9日 生效。至此,是否告一段落,還是繼續有下文 。。。。。!!!
補遺:
某天看到 港台 1992年 獅子山下 之 風風雨雨
二十多年前還未 97回歸,已經點破了 新聞界自我審查 。。。。。!!!
伸延閱覽:
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 明報新聞網
臨別讚「頭條做得好」 明報新聞網
惜別姜國元(文:劉進圖) 明報新聞網
安裕珍重 明報新聞網
沒有老闆傳媒才得以自由 明報新聞網
明報四專欄作者開天窗抗議加東版抽稿 BBC 中文版
我的舊文:
誰早知會有今天
First they came 。。。。。劉進圖被斬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附 四月廿四日 明報 星期日生活 相片 及 網上截圖)
先為搖滾兼騷靈歌手 Prince 瘁死 哀悼!但今次卻不會是哀悼 明報,而是 憑弔 明報!要哀悼 是 哀悼 剛剛死去不久,已逝去的再經過很久後,偶然見到遺跡遂 憑弔 一番焉!!!
過去一週,Miss CY LEUNG(剛巧也是 CY) 機場禁區行屢門 被港人逐漸淡忘之際,週二深夜爆出 明報執行總編輯 姜國元,被從馬來西亞空降 香港 當總編輯的 鍾天祥,在接近午夜零晨時份解僱,比起 週四午間 立法會 再次流會,引發起更多的評論文章。
明報集團: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 經營困難須節流
【明報專訊】在《明報》前後工作約 17年的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筆名安裕)昨凌晨零時許,突然接到總編輯鍾天祥的解僱信,即時生效,理由是節省成本。
明報職工協會對姜國元被粗暴解僱表示極度憤怒及不滿,表示編採人員對編輯部管理層接二連三突然被換走感極大憂慮,質疑公司以減資源為由懲罰不同意見者,促請收回相關決定。明報集團昨發聲明,指報業經營困難,裁減人手實非得已。管理層指解僱姜國元是由總編輯鍾天祥決定,他昨午向員工表示,明報要節流,裁員三大原則包括裁薪高者,但不少員工都不接受其解釋,逾百人昨晚參與工會表態行動,在報館樓下外牆貼上「不明不白」標語。
前執總﹕嚴重低估讀者員工智商
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 2014年初突被撤換,鍾天祥在員工反對聲中接任總編輯。明報前執行總編輯馮成章昨公開披露,2012年起,編輯部接連出現高層人事變動,最先是張健波被強行調離總編輯崗位,改由劉進圖出任。如今姜國元被裁,馮成章表示感震驚及難過,讚揚姜是明報的健筆、中流砥柱及日常操作的靈魂人物,裁掉他是嚴重低估了明報讀者及員工的智商,這粗暴人事管理跟 21世紀的港情太脫節,盼管理層撫心自問人事管理是否出現了巨大問題。前總編輯張健波至截稿前未回覆查詢。
明報集團﹕編採方針不變
明報集團昨發聲明:「報業經營環境困難,公司需積極採取節流緊縮政策,裁減人手實非得已,是次裁減涉及業務和編採部門人員,當中包括高層人員。公司希望盡快渡過此困難時刻。明報編採方針保持不變。」
鍾天祥﹕裁表現差新入職最高薪
前年 3月加入明報、去年 1月接任總編輯的鍾天祥昨午約 4時半向逾百編輯部員工交代,表示香港報業進入寒冬,很多報紙面對極大挑戰,明報亦走上同一道路。他指出,公司須節流,目標為 8%,而解僱姜國元是其中一個配套(管理層則指最新目標應為 5%,見另稿)。被多次追問解僱姜國元原因及是否其決定,鍾天祥沒正面回應,重複裁員的三個準則:第一是裁減表現不好的員工;第二是新來員工先走,但非每一個新來的都要他們非走不可;第三則是薪金最高的員工。「拿最高薪水的人,編輯部裏頭,就兩個,一個我,一個就是我的最得力的助手姜國元先生。」
被問自己不走 鍾﹕老闆叫我會走
有員工問:「你係姜生上司,點解唔係你走而係姜生走?」鍾天祥回答:「如你是老闆,我聽你的,可惜你不是。」他強調自己到任「完全合法」,「是老闆叫我來的,所以我聽老闆的,我告訴你,我隨時準備會走,如果老闆叫我走,我走。 作為一個男人,作為一個報館的負責人,必須有這個擔當。不管你對他愛和恨……(你決定犧牲下屬嚟保留自己嘅高薪?)不是,我告訴你們,接着下來公司會有其他措施,我還不知道,現只是第一波,我非常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把明報做下去」。鍾天祥以不想影響 5時的編採會議為由,與員工會見約半小時便離開,但他昨沒出席該編採會。
明報職工協會昨傍晚召開員工大會,不少員工都表態不接受上述解釋,有員工表示,姜國元對明報的貢獻及意義不止 5%,但他所收人工絕不會佔開支 5%,對他被即時解僱,反問「他對公司有何威脅?」
工會質疑誇大節流目標
職工協會於晚上 7時多,安排員工到報館樓下外牆,貼上多個「不明不白」標語表態。職工協會主席曾錦雯昨晚表示,回歸後經歷過數次經濟起落,從未發生過如此突然解僱省開支,該會將要求管理層交代,繼續蒐集員工意見以決定下一步行動。該會昨中午先發聲明指「執總深夜被炒 不明不白」表達憤怒,昨晚再發聲明,質疑鍾天祥誇大節省開支目標,並迴避回答今次是否其個人決定,甚至一度避走。
上文「拿最高薪水的人,編輯部裏頭,就兩個,一個我(鍾天祥自稱),一個就是我的最得力的助手姜國元先生。」明報需要節流,薪金最高的員工,便二揀一!!!
柒會聯合聲明:

。
。
記得兩年多前的一月份 嗜悲 舊文:誰早知會有今天,曾經寫下:
「Yes, 嗜悲 總會到一天覺得,感到這種事件是平常不過,再不會擺上網誌做個記錄,見證香港核心價值的凋零!」
因此,嗜悲 早已經當 明報 certified 證實死亡,所以今回 只是對 明報 這個牌匾 作出 憑弔 而矣,並且作為一些記錄,再沒有多話想說。

。
。
此外,嗜悲 還有紀錄了當年兩位評論員的文章
區家麟:明報啟示錄:你認真 會受到懲罰
2014年 1月 9日
本人是《明報》訂戶兼長期讀者,今時今日,如果你在地鐵上竟然看見一個儍佬,拿著一份印刷版明報,阻你上落,佔你空間,那大概應該是我。我的背囊裡,有即日明報、有昨天的副刊、前天的評論、通常還有上周未讀完的《星期日生活》,無疑,中毒甚深。
我不如呂秉權,能想像對《明報》有體溫交流,肌膚之親,連剪報也捨不得。我家《明報》,用途廣泛,吃飯時用明報鋪枱、窗花漏水時用明報擋雨、用明報來包菜放進冰箱保鮮、也用明報包藥渣丟到後樓梯垃圾筒。我也不如陳曉蕾之討厭《明報》,可能作為一個讀者,距離有點遠,我看到的,是它美好的一面。
《明報》的掙扎,折射香港沉淪的悲鳴。抱持理想、敢說真話、堅守原則的人,在這片土地,會受到懲罰。香港,似乎再容不下一個安靜的編輯室,讓記者們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有些人說,《明報》早遭河蟹。作為一個長期讀者,我察覺社評有時人格分裂、評論有時陰陽怪氣,但《明報》的新聞與調查報道,無疑是全港報章中,最有閱讀價值,角度尖銳,立足事實,有節有理,敢於挑戰權貴,觸動關節點。今時今日,記者做調查報道,是高難度動作,既需人手資源時間、個人拼勁與團隊支持,更需要老闆祝福,最少也要採主們勇敢地隻眼開隻眼閉。很多報章,早已倚傍高牆,他們的「獨家消息」,主要為政府放風,做權貴代言人;他們的「調查報道」,刀鋒更多是對準弱勢、插破雞蛋、自我閹割。
《明報》記者的調查報道,你能讀到記者的血淚、拼勁、義奮與勇氣。艱險困乏中,一眾記者努力盡責,調查報道仍然認真;然而,這個時勢,權貴們最怕你認真。
要活在豐衣足食的豬圈中,還是做一個風中馳聘的自由人?‘Freedom of the press is guaranteed only to those who own one.’所謂新聞自由,往往只有報章老闆得享;所謂「編輯自主」,往往是「總編輯自主」。如何打破宿命,這是時代給我們的考驗。
記者們被逼站到鏡頭前發聲,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北風澟烈,世道如此,無人可以獨善其身。
呂秉權:我的《明報》故事
2014年 1 月 9 日
「在中國新聞採訪的前線上,《明報》可說是香港報章的死剩種,很多無人之境和人權新聞都是他們和有線在堅持挺進,未知能頂得多久。
《明報》更換同空降總編輯,再加上之前連串的傳媒事件,香港報界和廣播界已經不再是溫水煮蛙而是滾水煮蛙,隨時煮剩棚白骨,連渣都無得淨。」
中學時立志做記者,主要受無綫和《明報》的影響。形象上,我被無綫記者的專業和大將之風所打動,但精神上更被《明報》的深入、求真和風骨所折服,很希望有天能達到這個境界。浸會畢業後入行跑新聞,小弟因枝筆麻麻但死淨把口,於是選擇做電視。雖然人在無綫,不過背囊裝着的總是《明報》和《基本法》,因很多時我們所跟進的,都是《明報》和《蘋果》的報道 及人大釋法的新聞。手鬆時兩分都買,但更多時候只能買一分,《明報》做得較深入,所以成了隨身的「囊中物」。有時跑到汗流浹背,分報紙亦跟着一齊濕,與我有體溫交流,肌膚之親,回到家則珍而重之的將這帶汗報紙一分分叠起,早期要剪報剪了一個一個洞亦有點捨不得。
後來跑大陸新聞,遇到很多超勁的《明報》中國版前輩和行家,在人民大會堂採訪政要、軍方將領,能馬住《明報》及其他報章的一些資深勁人,儼如身旁多了一部萬能認人機一樣,令小弟不致走寶被炒魷,同時亦對他們的特異功能嘆為觀止,阿一阿二阿茂阿壽,個個認得,隨口可噏,幫助電視台拿了不少好BITE。而多年來小弟在《明報》前輩特別是中國版的師兄身上,討教了不少實用知識。
汶川大地震與《明報》友人一起跟進豆腐渣工程,當其他報章因種種原因而淡忘冤案時,《明報》死硬派仍是犯賤身陷險境窮追猛打,每個周年定必重點跟進調查,關心家長們的情況。有年母親節,《明報》頭版做了一眾「中國母親」的頭版故事,包括譚作人的妻子王慶華、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劉曉波妻子劉霞等人在鐵窗外如何被折騰,看罷讓人淚眼滿眶。
眾人都不敢碰或不知如何入手的李旺陽跟進報道 (因所有關鍵人物都被失踪),《明報》讓被打壓的李旺玲得以吐出真相,指出自己並無接受官方調查結果,為亡兄呼冤。《明報》兩名記者因此被扣查44小時洗清採訪所得,全靠他們機警才能將重要的資料保存,呈現於港人面前。
在中國新聞採訪的前線上,《明報》可說是香港報章的死剩種,很多無人之境和人權新聞都是他們和有線在堅持挺進,未知能頂得多久。《明報》更換同空降總編輯,再加上之前連串的傳媒事件,香港報界和廣播界已經不再是溫水煮蛙而是滾水煮蛙,隨時煮淨棚白骨,連渣都無得淨。
各位重視真相,重視實話實說,重視中國資訊的朋友,請你在還能出聲的時候出聲和行動,否則一切都會太遲,難保有日會無個新聞網睇得過,無分報紙買得落手,河蟹滿街走。
今次姜國元被解僱臨別前
臨別讚「頭條做得好」 員工聞言落淚
【明報專訊】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昨沒返回編輯部,但有員工為他送上昨日報紙,他臨別前處理的明報頭條是〈港政商BVI大曝光〉。有員工在其電腦貼上字句﹕「你的經驗,你對新聞的熱誠是後輩最寶貴的資源!」
在新聞界打滾逾30年、被前上司譽為健筆的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平日常穿紅風衣上班,回到報館會換上背後印有「Freedom From Fear」的外套,昨日報館不見其紅衣身影,其桌上只剩下他在職最後一夜處理的明報,頭條是〈港政商BVI大曝光〉。有員工在員工大會引述姜國元昨凌晨臨別寄語,稱讚昨日頭條處理得好,提醒員工要緊守崗位,做好每日工作,部分員工聞言落淚。
三度加入明報 管編務寫專欄
姜國元投身新聞界逾 30年,曾在《大公報》、《明報》、《蘋果日報》及無綫工作,1992年 至 2016年間先後三度加入明報,在明報工作累計約 17年。除了處理編務,姜國元在《明報.星期日生活》以筆名安裕撰寫專欄。據七大新聞組織聲明,姜國元在 2003年反 23條立法、2012年反國民教育及內地民運人士李旺陽「被自殺」等敏感報道,均為領軍人物。
與姜國元相識逾 20年的記協主席岑倚蘭指出,姜是十分有經驗、有熱誠的新聞人,17歲便投身新聞界,做國際新聞「起家」,曾駐英國和美國,1990年代更親身採訪震驚世界的盧旺達大屠殺,她引述姜國元指當時到處都是死難者屍體,環境惡劣,靠自備餅乾及水過了 7日,夜晚便在車上睡覺,有時更通宵工作。
岑倚蘭﹕姜有文人辦報風範
岑倚蘭又指姜處理新聞公道,有廣闊視野,因他是日本專家,對中美關係有深刻分析,他從左報出身,了解中方做事方法,看問題十分全面。她形容姜身上有種「文人辦報」風範,因他看很多書,「學問好高」,多年前與他在蘋果日報共事時,他已是公認的才子,能寫影評、書評及國際關係等評論文章,又經常向同事推薦好書。
曾與姜國元合著《Finest Hour:最壞的年代 最好的記者》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昨撰文,對姜被裁退感難過,他雖與姜不相熟,當初冒昧提出合作,結果姜爽快答應。蔡子強讚姜是謙謙君子,見識廣博,對新聞行業的中外歷史如數家珍,文章可讀性高,每讀其文都獲益良多。蔡又指出,姜為人不民粹,對新聞行業充滿熱情,相信姜是明報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嗜悲 早已經放棄購買《明報》十多年,但不時仍然會在上網時路過讀讀標題。哈哈哈哈哈!真的只是讀讀標題咁咋,真的要遇到真真真的很想閱讀內容,才 Click 入去,但回顧一吓,真的愈來愈少次數,幾稀矣!!!

。
。
故此 嗜悲 對 明報 這個牌匾,今趟只是作出默默 憑弔 。。。。。。沒有多話想說!!!
後記:
文化界 時事評論界 及 報人們, 都有頗多撰文 評論 安裕 姜國元 的 被解僱:
惜別姜國元(文:劉進圖)
【明報專訊】4月 20日早上,忽聞多年同事姜國元被公司解僱,內心感到震驚與難過。姜國元是執行總編輯,是我當總編輯期間的好拍檔,有超過 30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其中有大約 18年在《明報》任職,曾擔任國際新聞、港聞及編務等多個部組的主管,知識和經驗都很全面,他以安裕為筆名替星期日副刊撰寫的專欄更深受讀者歡迎,他的離開肯定是報社的損失,也是讀者的損失。
2009年夏天,我從北京回港,結束兩年的駐京記者生涯,時任總編輯張健波對我說,兩年後執行總編輯馮成章就會退休,編輯部需要預先籌謀,開始培訓接班人選,姜國元和我都有可能接棒,他過去擅長編務,領導編輯同事審核和美化版面,成績有目共睹,在我駐京期間,他統籌港聞採訪工作,處理人事糾紛亦做到和衷共濟,我要加倍努力。我在理念上完全認同應有薪火相傳的規劃,也相信公平競爭唯才是用的道理,遂欣然接受了這個挑戰。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我和姜國元每天緊密合作,我統籌港聞採訪,他打理版面編務,大家經常就各則新聞的價值高低、角度主次、表達手法等交換意見,不時有熱烈的討論,但縱使有不同意見,辯論過後都佩服對方的觀點和視野,不知不覺間建立起深厚的默契。到了臨近馮成章退休的時候,張健波找我談心,想知道我對這場接棒競賽的看法,我很坦白地告訴他,我從心底欣賞姜國元的人品與學識,如果公司決定升他做編輯部一把手,我樂意當他的副手,同心協力把報紙做好。反過來說,如果公司擢升我,我也相信姜國元會願意與我共事,公司不用擔心提升一個會令另一個流失。
後來的發展證明我的預感正確,姜國元和我合作無間,在我擔任總編輯那兩年,我們攜手打拼,從唐英年、梁振英的僭建,到許仕仁涉貪、湯顯明送禮等重大新聞,姜國元全程參與,貢獻良多,贏得報社上下同事敬重。在我遇襲受傷前後,他頂着裏裏外外的風風雨雨,團結編輯部同事緊守崗位,致力維護報紙的質素與聲譽。今天,看着這樣一位好同事無奈離開,我感到無限惋惜難過,祝願阿姜在稍作休息後繼續上路,為新聞行業發光發熱。
安裕珍重!(文:蔡子強)
【明報專訊】今日中午,在毫無心理準備下,從新聞報道中看到《明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遭報館以節省資源為理由,於凌晨突然解僱的消息,只感到十分錯愕,仿如晴天霹靂,更感到十分難過。
我與姜國元算不上相熟,只有數面之緣,但卻因為一直有追看他以筆名安裕在「星期日明報」撰寫的文章,而神交已久。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心高氣傲,能夠讓我心悅誠服而追看的專欄並不多,安裕的是少數之一。
也因為佩服他的文章和見識,因此曾冒昧向他提出合作,合力撰寫了《Finest Hour:最壞的年代,最好的記者》一書,在 2014年那新聞界多事之秋、風雨飄搖的一年,當作是向業界致敬。結果,阿姜爽快答應,彼此因而結緣,亦覺得十分投緣。
阿姜並不是我,他是一位謙謙君子,對人彬彬有禮,比我有修養得多。他見識廣博,對新聞行業的中外歷史,都能如數家珍,文章可讀性甚高,每次讀他的文章,都讓我獲益良多。而且阿姜為人並不民粹,對事物有其深刻的一套看法,更對新聞行業充滿熱情,是今天已經十分難得,有著豐富閱歷、見識、學識修養、人文情懷的新聞工作者。
恕我認為以「節省資源」為由來解僱他,是讓人難以理解的,因為對於愛護《明報》的朋友來說,包括讀者和員工,都會認為姜國元是《明報》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安裕所寫的專欄,是很多讀者(包括我),每周都會追看的,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明報》忠實讀者的一大原因;而熟悉《明報》員工的朋友也知道,阿姜是員工的精神領袖,幫大家頂過很多壓力,是維繫大家士氣的中流砥柱。如果要為了節省那一點點薪水,而把他解僱,無疑並不明智。
事已至此,希望姜國元在為《明報》打拼多年後,能夠藉著這次機會,暫且好好休息;更希望,遲些時候,阿姜可以找到讓他好好發揮的崗位;還希望,大家仍能夠在其它地方,繼續讀到他的文章。
阿姜珍重!也為《明報》感到惋惜。
安裕被裁提醒我們 沒有老闆傳媒才得以自由(文:端木皚)
【明報專訊】《明報》執行總編姜國元(筆名「安裕」)突然在深夜被裁,令人無法不質疑,無論是否和最近的巴拿馬文件事件有關,是次裁員就是為了撤換一個「不聽話」的人。本來已經脆弱的新聞自由的警鐘於是再次被敲響。
一個我們早應知道的殘酷真相
安裕以節省資源為由被裁,這固然是藉口,但這也提醒了我們一個事實,就是傳統報紙的經營的確愈來愈艱難。面對早幾年免費報紙的崛起,以至近年如雨後春筍擁抱不同立場的網媒,如黎則奮指出,年輕人已開始沒有閱報習慣,而開始從其他渠道閱讀新聞。傳統報紙已經不再是一門可以賺大錢的生意。
而且,就算不談盈利,其實經營本身也要高昂的成本。但辦報要錢,錢卻不會從天而降,於是報紙便需要一個財雄勢大的「老闆」去注資。但當報紙要了「老闆」的錢,「老闆」當然也會想控制,於是便會安排心腹進報紙的編採高層。最後的情況只會如區家麟提醒我們,「所謂新聞自由,往往只有報章老闆得享」。
真正的新聞或編採自由,於是在「老闆」希望報紙「聽話」而犧牲掉。
為什麼傳媒老闆想要聽話的傳媒人
必須撤換資歷深厚學識淵博兼充滿熱誠卻「不聽話」的總編,是因為「老闆」希望報紙必須「聽話」。而報紙必須「聽話」,是因為有些報紙的老闆不只報紙這門生意。當這些生意和北方政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北方政權只喜歡「姓黨」的傳媒時,「老闆」那些有豐厚盈利的生意便極可能會被其在香港那些不太「聽話」的傳媒殃及池魚。相反,「聽話」的傳媒則會為他帶來更多「機遇」,甚至可以成為他談判桌上的籌碼。在這個情況下,就算有可能令傳媒機構「魂歸大海」,「老闆」也有非常充足的誘因設法令「不聽話」的報紙聽話,而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裁掉「不聽話」的執行總編,既除去真正攔路的阻礙,又可以為後來者帶來寒蟬效應,一舉兩得。
沒有老闆 傳媒才得以自由
如此說來,香港的報紙可以如何自主呢?我認為若報紙想要自由,必須先擺脫和北方千絲萬縷的老闆。過去傳統報紙固然由於成本必須依賴財雄勢大的老闆,而這些老闆往往因無法割裂和北方政權的關係而鉗制報紙。但在網媒盛行的今天,成本門檻某程度上已經降低了一些,某些已經能靠廣告和贊助商支持而營運。這是其中一個方法。
當然,廣告商也一樣可以因為北方利益而不在網媒落廣告,像雨傘期間某些「紅底」資本突然取消不少他們在免費報紙的訂單一樣。所以這需要暫時某程度仍然可行,但仍不是最穩定的方法。
最終能令傳媒自主的,或許就是近年愈來愈盛行的眾籌 (crowdfunding) 。靠這個途徑成立的,有英文報紙《HKFP》,和已於三月正式運作的「FactWire」。正如「FactWire」的創辦人吳曉東明言,因為「FactWire 不會有老闆,也不會有廣告商,資金純粹來源於公眾」,所以他們只須向公眾交代,做到真正的完全持平。
或許,當北方政權完全統戰或索性收購(例如《南早》)香港的傳統大報後,當這些報紙因為染紅而被群眾捨棄而魂歸大海後,盼望我們還能靠眾籌,維持一些憑良心做新聞的媒體。
還有
區家麟:裁一個人的員 就是怕你有經驗有熱誠
20146年 4月 21日
「你的經驗,你對新聞的熱誠,是後輩最寶貴的資源。」是《明報》記者留在姜國元桌上的感言。
輕輕的兩句話,很沉重;我看得悲從中來。
「你的經驗,你對新聞的熱誠,是後輩最寶貴的資源。」
對不起,記者這一行,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
它就是不喜歡你的經驗,記者最好像一張白紙;它就是不想你有新聞熱誠,記者最好做一個錄音機;它就是不想你成為後輩的最寶貴資源,因為怕記者「學壞」。
對於那些無經驗、無承擔、權柄倚仗於老闆的人而言;身邊一個有經驗、有熱誠、後輩信服的人,正是最危險的人。
一定又有人說,炒一個人,有甚麼大不了,老闆有權。
姜國元甚麼人?筆名安裕,明報健筆,學識淵博,他同時是明報執行編輯,同儕稱他「中流砥柱」,「精神領袖」,「靈魂人物」,主管日常運作。
像這樣的新聞從業員,有經驗、有人脈關係、有江湖地位、能感召下屬,又熟悉機構運作。這些豐厚的文化資本,理應是報館珍重的「資源」。
不,遊戲規則已經改變,當今世道,這種人要消滅,來一個天下間最荒謬的裁員︰裁一個人的員。為了顯示他不是裁一個人的員,現在只好假戲真做,找多些人陪葬。
這世道,經營報紙,不是靠做好新聞。只要你聽聽話話,主子會高興,有獨家李波訪問給你,有獨家偶遇提供,有白宮發言人消息,有廣告飼養你,有紅色商人入股。前提是,你千萬不要做好新聞,你千萬不要太認真,你千萬要收起你的熱誠。
你認真,會受到懲罰;應炒的,則雞犬升天。《明報》如是,香港如是。
名人名家 評論 懷念 安裕,將會錄逐有來 。。。。。
本文是 週六晚完成,等到天亮 嗜悲 趕緊到舍下最近的 K仔,買了一份 四月廿四日的 明報,是多年以來首次真金白銀付款購買,旨在讀讀 明報 星期日生活!

。
。

。
。

。
。
下午偶然見到 原來 時代版 有三段 開天窗專欄 也撁起 明報 內部一番闘爭

。
。
週一的 明報 仍然 有 兩個專欄 開了天窗

。
。
同日 明報集團營 運總裁 甘煥騰,出席「香港最佳新聞獎」活動時回應,明報對開天窗的做法「好大方」,「我(甘煥騰)諗喺全世界好多報紙都唔會畀你咁做囉」。
另外補充:2014年 1月 20日
BBC 報導:明報四專欄作者開天窗抗議加東版抽稿
【BBC中文網】繼上周前民主黨主席 李柱銘 在《明報》專欄開天窗抗議該報更換總編輯後,《明報》四名專欄作者在星期一(1月20日)出版的副刊開天窗,抗議該報的加東版日前抽起多篇針對明報換總編輯的評論文章。
四名專欄作者包括 吳志森、李慧玲、陳惜姿 和 卉蕓,他們在文章開天窗的位置,分別起了「滅聲封我筆 不屈人自明」、「抽稿阻不了關心 天窗證我們的真」、「烏雲暝日月 挽手待朝暾」,以及「刪文難掩口 我手寫我心」等標題,抗議《明報》加東版日前抽起針對《明報》換總編輯的專欄文章。
BBC 中文網記者致電香港《明報》編務董事 呂家明,查詢關於有專欄作家開天窗抗議事件,不過對方將電話轉到另一同事代接,對方表示代為轉告,未有回復。
至於總編 劉進圖 在他的「編緝室手記」專欄中,以《理性和意善》為題響應抽稿事件,指連日來有不少專欄文章質疑或批評公司換總編輯的決定,管理層可能感到委屈或不快,但仍尊重編輯部多年來和與專欄作者約定。
他指出,容許自己報章的專欄批評自己報社的決定,這是今天香港相當難能可貴的。
開天窗表態
已經在《明報》寫專欄文章約十年的 陳惜姿 向 BBC 中文網表示,過去從未發現過在香港刊出的文章,而在加東或加西版被抽起,今次開天窗不單是向管理層抗議,發出嚴正的表態,而且希望外界關注新聞及言論自由已經受到威脅,抽稿已是一個警報。
陳惜姿 認為,如果《明報》管理層重視言論自由,對於抽稿事件應至少向專欄作者有一個交代,不過,目前沒有人跟她有聯絡。《明報》加拿大版的副刊,過去幾天有 9篇評論《明報》更換總編輯一事的專欄文章被抽起,換上"自由談"或其他文章。按慣例,香港《明報》副刊的專欄文章會在翌日轉載於《明報》加東版。
被抽起的文章都是談及更換總編輯事件的專欄文章,涉及作者包括公民黨黨魁 梁家傑、和平佔中發起人 戴耀廷、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 陳惜姿、傳媒工作者 吳志森、以及藝評人 卉蕓 等。
民主黨創黨主席 李柱銘 上周二亦在《明報》專欄開天窗,留下「黑手蓋日月 本報頓失明」的標題。
雙方再會面
另外,就《明報》換總編輯一事,管理層及《明報》員工關注組星期一下午將舉行第二次會晤,員工代表稱,會盡力向管理層表達同事的要求。
《明報》員工關注組成員之一 冼韻姬 接受 BBC中文網查詢時表示,希望在會上盡力向管理層表達員工的要求及想法。
在雙方上周舉行的首次會議上,員工方對總編輯人選提出幾點要求,包括必須捍衛言論自由,獲得公眾信任,維持《明報》作為社會公器的角色,以及獲得公司管理層信任。
不過就總編輯人選需獲得編輯部同事信任及熟悉香港情況,雙方存在分歧,管理層擔心難於操作。劉進圖 在專欄中表示,衷心期待雙方會談能取得成果,就算未能達成全面共識,也希望收窄分歧,緩和局面。
《明報》管理層已經透露,馬來西亞人 鐘天祥 會是新總編輯首要考慮人選。鐘天祥目前以特約撰稿人身份在《亞洲周刊》撰文。
屢傳 阿里巴巴 繼購入 SCMP 南華早報 佔領英文媒體後,也計劃收購 明報 進軍特區中文輿論界, 今次 明報 清洗 purged 安裕(姜國元),會不會是 鋪路 讓收購提早成為事實 ……… !!!
結局:
2016年 5月 5日 傍晚 明報發聲明

。
。
2016年 4月 20日 凌晨時份,明報總編輯 鍾天祥 解僱 執行總編輯 姜國元,2016年 5月 5日 傍晚 委 梁享南 出任代執行總編輯 2016年 5月 9日 生效。至此,是否告一段落,還是繼續有下文 。。。。。!!!
補遺:
某天看到 港台 1992年 獅子山下 之 風風雨雨
二十多年前還未 97回歸,已經點破了 新聞界自我審查 。。。。。!!!
伸延閱覽:
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 明報新聞網
臨別讚「頭條做得好」 明報新聞網
惜別姜國元(文:劉進圖) 明報新聞網
安裕珍重 明報新聞網
沒有老闆傳媒才得以自由 明報新聞網
明報四專欄作者開天窗抗議加東版抽稿 BBC 中文版
我的舊文:
誰早知會有今天
First they came 。。。。。劉進圖被斬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April 20, 2016
Brexit and BNO
Brexit and BNO
英國脫歐 和 英國 括弧海外 護照
。
。
Brexit 2016年 6月 23日 英國時間 7am to 10pm,交由 national referendum 全民公決 英國 是否繼續留在 EU 歐盟。 All Detail 詳細細節可點擊:The UK's EU referendum: All you need to know provided by BBC 提供。
英國首相 David Cameron 的 interview
留派 和 離派 各有他們的論點,但需要說明:英國 沒有 放棄 sterling pound 英鎊 轉用 euro 歐羅,也沒在 Schengen 簽約 Convention de Schengen(神根)成為「神根公約國」,若講 sovereignty 自主權 比起
其他 歐盟國家 更具獨立性,只需要以依從一些 EU regulations 歐盟條例 包括攤分承擔會費 。。。。。
【BBC中文網】IMF說,所謂的英國脫歐(或稱「Brexit」)還會損害英國與其他已經建立貿易伙伴關係國家的利益,並對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帶來「重大挑戰」。
不僅如此,IMF還說,關於英國是否要離開歐盟的辯論,已經給投資者造成不確定。而最終若真的離開歐盟,這種不確定會加劇。
「一貫錯誤」
在英國,「脫歐」陣營對 IMF 的報告回應為:其經濟預測「一貫錯誤」。在最新的這份報告中,IMF 還下調了對英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IMF估計,英國今年經濟增長幅度為 1.9%。明年,IMF 估計英國的經濟增速為 2.2%,與此前的預期持平。
若 6月 23日的公投結果讓英國離開歐盟,IMF 稱此後其與各國的談判將會成「持久戰」,並「可能會嚴重影響信心與投資,增加金融市場的動蕩。」IMF還認為,英國脫歐會破壞和降低貿易與金融交易量,並對歐洲經濟一體化造成負面影響。
「最清楚和獨立的警告」
首相卡梅倫在其推特上表示:「IMF是正確的:英國脫歐會對經濟產生重大風險。留在歐盟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安全和更好。」不過,IMF在這份報告中還表示,由於能源價格較低、房產市場活躍,英國的國內需求會在公投前幫助抵消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
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財相奧斯本說,IMF的報告給英國留在歐盟一個很好的理由。「在脫歐問題上,IMF給了我們一個最清楚和獨立的警告。」首相卡梅倫在其推特上表示:「IMF是正確的:英國脫歐會對經濟產生重大風險。留在歐盟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安全和更好。」
倫敦市長 Boris Johnson 雖然是 保守黨 但卻是脫歐派
還有 labour party 工黨的 Jeremy Corbyn 也有他的說法
這是 Voltaire's Ghost 的 YouTube posting 愛在網上月旦時事
這短片末段還有點玩嘢 借 star wars 的 星際聯盟 嘲笑 歐盟
Anyway 各有各說,讓我們暫時 離開 英國 put them aside,返回到香港,19年前香港九龍新界回歸中國主權,之前我們這一輩均是于回歸前,接受 港英政府 教育制度下成長的一群。
嗜悲 曾經擁有 黑色 的 英國 BTDC 護照,不過只去過一次 菲律賓 旅行。跟著是出道後因需要出外公幹,遂換成 棗紅色的 BNO 護照,如今當然只拿著 深藍色 的 香港特區護照。
。
。
前些時 銅鑼灣書局 加 李波 失踪,曾經把 BNO 護照炒熱,報章 和 網上 有很多討論,再引發一輪辯論,尚有資格的香港人,應否排隊申領 BNO 護照。
《信報獨眼香江》李波事件觸發不安「我要取回 BNO」by 紀曉風
【信報新聞網】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失蹤案引出新話題。英外相夏文達指李波持英國護照,是英國公民,在北京開腔關注失蹤事件,要求香港和內地協助查探李波下落,然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亦指李為「首先是中國公民」。
事件隨即在網上熱烈討論,話題不只於李波在港出生,有英國護照,應該屬英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更甚的是網民紛紛發表「我要取回 BNO」論。有個案就因李波而觸發再申領 BNO,當事人坦言對香港前景不安,認為 BNO有如「逃生門」,「有好過無」。
BNO護照與英國公民護照其實是兩碼子的事,身份與權益完全不同,BNO的海外公民身份沒有居英權,而英國公民護照就可以在英國居留和工作,兩類申請條件要求亦有別。前者只給 1997年回歸前的香港人申請,之後可以續期,若過期再續便可能要有一位持英國護照人士在聲明書簽名。
副作用是不能參選特首
中文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其 Facebook 貼文談及網民關注「領回或續領 BNO護照」的問題。
沈旭暉話如純粹從國際關係角度出發,雖然英國不會改變關於居留權的政策,但持有 BNO依然「有好過無」,除方便旅遊外,如萬一香港政體改變、一國兩制取消、其他國家不承認特區護照等事發生,仍可以用BNO走到世界各地,作為最後逃生門。
如在中國境外遇上事故,而一旦中國使館不能幫忙,可向英使館求助;在歐盟部分國家,更可以獲「居留許可」;持有 BNO 不唯一副作用是不能在港參選香港行政長官。沈旭暉的貼文一出,一日內已累積近 1萬個like(讚好),並有 3000多個 share(分享), 亦有 500多個留言。
有人表示:「我一定補領!」也有人說:「在自己國家不能選國家領導人,去別的國家過過癮。」但也有網民說:「當年(持BNO)去英國留學,入境排英國公民或海外公民條隊,去到 counter(櫃枱)佢叫我排 foreigner(外國人) 條隊,受夠了,不會再續!」
。
。
。
。
(折錄不贅)
究竟 BNO 護照是否真的如上,可以萬一香港政體改變、一國兩制取消、其他國家不承認特區護照等事發生,仍可以用 BNO 走到世界各地,作為最後逃生門呢?
還有約 10個星期,六月二十三日 英國的 Thursday 星期四,一旦英國 referendum 公投 通過 脫歐,嗜悲 可預見知道,英國就要急急重新與歐洲各國分別談判,各個領域的安排和另立條約,這包括 國防 外交 商貿 航運 旅遊 稅務 環保 etc etc,堅繁忙的議程中英國有冇時間,會兼顧為 港人 拿著的 BNO 護照,能否繼續享有如今的出入各國,作出排期談判呢?
之前 英國人 本土享有在歐盟的權利及義務 。。。。。能否一句一切不變,就照版煮碗照單全收過渡,恐怕 EU 歐盟的大佬倆 德國 和 法國,沒有這麽順灘容易放過英國。
英國自己都應接不暇,面對一巨堆的問題等候談判解決, BNO 護照到時能否,繼續享有如今可以出入各國方便 I really don't know,希望有識之士可以向港人教路。
現今 嗜悲 僅拿著的 香港特區護照,去日本旅遊尚未需要像往日,必先要上日本領事館攪 Visa 簽證。但去台灣就每次都要上網,雖然是免費但卻先要做好文件:港澳居民入臺證,才可以出發。如今連去加拿大都要先做好 ETA 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zation,費用 CAD $7 網上成功申請有效期 5年。
1997年 7月 1日 回歸之前,嗜悲 都是拿著 BNO 去旅遊公幹,這因為尚還有幾年才expire 期滿,而且還有未到期的十年美國簽證在護照上(一說 7月 1日 6個月前自動失效),故此沒有急忙立刻申請辦理 新的香港特區護照,等到要換才決定轉用。
尚有約 十星期 6月 23日 7am to 10pm on Thursday 23 June 2016 英國公民,就可以利用選票決定是否留在 EU 歐盟。前英國殖民地香港,中英談判英國沒有為香港 爭取 可以 referendum 公投, 來決定港人本身前途事項。在香港 referendum 公投 never never 從來 都是不存在的議題 。。。。。!!!
後記:
肥肥胖胖 一頭金發 有點似 肥彭 的 保守黨 重量級人物 Boris Johnson currently 倫敦市長 Mayor of London
近日有人 借 Alice Patten 來懷念 Chris Patten 肥彭,嗜悲 對他的印象只限於,他給了香港人對民主的啟蒙,卻不久就把香港人拋回交還給中國。
肥彭 在他最後一次的 policy address 施政報告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寧投熊熊烈火,光盡而滅;
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
寧為耀目流星,迸發萬丈光芒;
不羨永恒星體,悠悠沉睡終古。
還有 中央電視台 英語頻道的新聞報導 約翰遜 和 卡梅倫 開火
可以一看 。。。。。!!!
伸延閱覽:
The UK's EU referendum: All you need to know BBC
IMF:英國脫歐將產生「嚴重區域與國際損害」 BBC 中文
EU Referendum On Thursday 23 June gov.UK
How to apply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 from Hong Kong gov.UK
李波事件觸發不安 「我要取回BNO」 信報新聞網
港澳居民網路申請入臺證 teco-hk
Canada 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zation (eTA) cic.gc.ca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英國脫歐 和 英國 括弧海外 護照

。
Brexit 2016年 6月 23日 英國時間 7am to 10pm,交由 national referendum 全民公決 英國 是否繼續留在 EU 歐盟。 All Detail 詳細細節可點擊:The UK's EU referendum: All you need to know provided by BBC 提供。
英國首相 David Cameron 的 interview
留派 和 離派 各有他們的論點,但需要說明:英國 沒有 放棄 sterling pound 英鎊 轉用 euro 歐羅,也沒在 Schengen 簽約 Convention de Schengen(神根)成為「神根公約國」,若講 sovereignty 自主權 比起
其他 歐盟國家 更具獨立性,只需要以依從一些 EU regulations 歐盟條例 包括攤分承擔會費 。。。。。
【BBC中文網】IMF說,所謂的英國脫歐(或稱「Brexit」)還會損害英國與其他已經建立貿易伙伴關係國家的利益,並對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帶來「重大挑戰」。
不僅如此,IMF還說,關於英國是否要離開歐盟的辯論,已經給投資者造成不確定。而最終若真的離開歐盟,這種不確定會加劇。
「一貫錯誤」
在英國,「脫歐」陣營對 IMF 的報告回應為:其經濟預測「一貫錯誤」。在最新的這份報告中,IMF 還下調了對英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IMF估計,英國今年經濟增長幅度為 1.9%。明年,IMF 估計英國的經濟增速為 2.2%,與此前的預期持平。
若 6月 23日的公投結果讓英國離開歐盟,IMF 稱此後其與各國的談判將會成「持久戰」,並「可能會嚴重影響信心與投資,增加金融市場的動蕩。」IMF還認為,英國脫歐會破壞和降低貿易與金融交易量,並對歐洲經濟一體化造成負面影響。
「最清楚和獨立的警告」
首相卡梅倫在其推特上表示:「IMF是正確的:英國脫歐會對經濟產生重大風險。留在歐盟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安全和更好。」不過,IMF在這份報告中還表示,由於能源價格較低、房產市場活躍,英國的國內需求會在公投前幫助抵消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
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財相奧斯本說,IMF的報告給英國留在歐盟一個很好的理由。「在脫歐問題上,IMF給了我們一個最清楚和獨立的警告。」首相卡梅倫在其推特上表示:「IMF是正確的:英國脫歐會對經濟產生重大風險。留在歐盟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安全和更好。」
倫敦市長 Boris Johnson 雖然是 保守黨 但卻是脫歐派
還有 labour party 工黨的 Jeremy Corbyn 也有他的說法
這是 Voltaire's Ghost 的 YouTube posting 愛在網上月旦時事
這短片末段還有點玩嘢 借 star wars 的 星際聯盟 嘲笑 歐盟
Anyway 各有各說,讓我們暫時 離開 英國 put them aside,返回到香港,19年前香港九龍新界回歸中國主權,之前我們這一輩均是于回歸前,接受 港英政府 教育制度下成長的一群。
嗜悲 曾經擁有 黑色 的 英國 BTDC 護照,不過只去過一次 菲律賓 旅行。跟著是出道後因需要出外公幹,遂換成 棗紅色的 BNO 護照,如今當然只拿著 深藍色 的 香港特區護照。

。
。
前些時 銅鑼灣書局 加 李波 失踪,曾經把 BNO 護照炒熱,報章 和 網上 有很多討論,再引發一輪辯論,尚有資格的香港人,應否排隊申領 BNO 護照。
《信報獨眼香江》李波事件觸發不安「我要取回 BNO」by 紀曉風
【信報新聞網】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失蹤案引出新話題。英外相夏文達指李波持英國護照,是英國公民,在北京開腔關注失蹤事件,要求香港和內地協助查探李波下落,然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亦指李為「首先是中國公民」。
事件隨即在網上熱烈討論,話題不只於李波在港出生,有英國護照,應該屬英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更甚的是網民紛紛發表「我要取回 BNO」論。有個案就因李波而觸發再申領 BNO,當事人坦言對香港前景不安,認為 BNO有如「逃生門」,「有好過無」。
BNO護照與英國公民護照其實是兩碼子的事,身份與權益完全不同,BNO的海外公民身份沒有居英權,而英國公民護照就可以在英國居留和工作,兩類申請條件要求亦有別。前者只給 1997年回歸前的香港人申請,之後可以續期,若過期再續便可能要有一位持英國護照人士在聲明書簽名。
副作用是不能參選特首
中文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在其 Facebook 貼文談及網民關注「領回或續領 BNO護照」的問題。
沈旭暉話如純粹從國際關係角度出發,雖然英國不會改變關於居留權的政策,但持有 BNO依然「有好過無」,除方便旅遊外,如萬一香港政體改變、一國兩制取消、其他國家不承認特區護照等事發生,仍可以用BNO走到世界各地,作為最後逃生門。
如在中國境外遇上事故,而一旦中國使館不能幫忙,可向英使館求助;在歐盟部分國家,更可以獲「居留許可」;持有 BNO 不唯一副作用是不能在港參選香港行政長官。沈旭暉的貼文一出,一日內已累積近 1萬個like(讚好),並有 3000多個 share(分享), 亦有 500多個留言。
有人表示:「我一定補領!」也有人說:「在自己國家不能選國家領導人,去別的國家過過癮。」但也有網民說:「當年(持BNO)去英國留學,入境排英國公民或海外公民條隊,去到 counter(櫃枱)佢叫我排 foreigner(外國人) 條隊,受夠了,不會再續!」
。
。
。
。
(折錄不贅)
究竟 BNO 護照是否真的如上,可以萬一香港政體改變、一國兩制取消、其他國家不承認特區護照等事發生,仍可以用 BNO 走到世界各地,作為最後逃生門呢?
還有約 10個星期,六月二十三日 英國的 Thursday 星期四,一旦英國 referendum 公投 通過 脫歐,嗜悲 可預見知道,英國就要急急重新與歐洲各國分別談判,各個領域的安排和另立條約,這包括 國防 外交 商貿 航運 旅遊 稅務 環保 etc etc,堅繁忙的議程中英國有冇時間,會兼顧為 港人 拿著的 BNO 護照,能否繼續享有如今的出入各國,作出排期談判呢?
之前 英國人 本土享有在歐盟的權利及義務 。。。。。能否一句一切不變,就照版煮碗照單全收過渡,恐怕 EU 歐盟的大佬倆 德國 和 法國,沒有這麽順灘容易放過英國。
英國自己都應接不暇,面對一巨堆的問題等候談判解決, BNO 護照到時能否,繼續享有如今可以出入各國方便 I really don't know,希望有識之士可以向港人教路。
現今 嗜悲 僅拿著的 香港特區護照,去日本旅遊尚未需要像往日,必先要上日本領事館攪 Visa 簽證。但去台灣就每次都要上網,雖然是免費但卻先要做好文件:港澳居民入臺證,才可以出發。如今連去加拿大都要先做好 ETA 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zation,費用 CAD $7 網上成功申請有效期 5年。
1997年 7月 1日 回歸之前,嗜悲 都是拿著 BNO 去旅遊公幹,這因為尚還有幾年才expire 期滿,而且還有未到期的十年美國簽證在護照上(一說 7月 1日 6個月前自動失效),故此沒有急忙立刻申請辦理 新的香港特區護照,等到要換才決定轉用。
尚有約 十星期 6月 23日 7am to 10pm on Thursday 23 June 2016 英國公民,就可以利用選票決定是否留在 EU 歐盟。前英國殖民地香港,中英談判英國沒有為香港 爭取 可以 referendum 公投, 來決定港人本身前途事項。在香港 referendum 公投 never never 從來 都是不存在的議題 。。。。。!!!
後記:
肥肥胖胖 一頭金發 有點似 肥彭 的 保守黨 重量級人物 Boris Johnson currently 倫敦市長 Mayor of London
近日有人 借 Alice Patten 來懷念 Chris Patten 肥彭,嗜悲 對他的印象只限於,他給了香港人對民主的啟蒙,卻不久就把香港人拋回交還給中國。
肥彭 在他最後一次的 policy address 施政報告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寧投熊熊烈火,光盡而滅;
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
寧為耀目流星,迸發萬丈光芒;
不羨永恒星體,悠悠沉睡終古。
還有 中央電視台 英語頻道的新聞報導 約翰遜 和 卡梅倫 開火
可以一看 。。。。。!!!
伸延閱覽:
The UK's EU referendum: All you need to know BBC
IMF:英國脫歐將產生「嚴重區域與國際損害」 BBC 中文
EU Referendum On Thursday 23 June gov.UK
How to apply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 from Hong Kong gov.UK
李波事件觸發不安 「我要取回BNO」 信報新聞網
港澳居民網路申請入臺證 teco-hk
Canada 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zation (eTA) cic.gc.ca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