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hanks 鳴謝.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hanks 鳴謝.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July 01, 2017

別矣香江 Farewell my birthplace

別矣香江 Farewell my birthplace




2017年 7 月 1日 第五任特首 林鄭月娥 和 她的新班子 三司十四局 行政會議 宣誓禮成 若看不到 click this “https://youtu.be/xz5nNNakLaM”



距 2017年 7月 1日 的 二十年前, 嗜悲 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守在電視旁收看,英國米字旗徐徐落下,中國的五星紅旗 冉冉升起 迎風飄揚 (其實是吹風機效果)。於灣仔北會議中心舉行的 中英交接儀式 是在室內舉行,而外邊卻正在下著滂沱大雨。


交接儀式完畢,電視換了一個畫面,外邊雨勢愈來愈大,首先是解放軍由陸路經深圳入境香港 ,再後是 彭定康 一家五口,和 英方 查理斯王子,一同乘搭 不列顛尼亞號,經 維多利亞港由水路離開香港!!!



五年前 2012年 7月 1日 舊文:回歸十五週年 曾經寫過:



嗜悲 家族不算大,父親母親的兄弟姊妹,我的 Uncle Auntie 帶同 Cousins 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們,相繼在 89年後,錄逐陸續移民美加各大城市。


只有我家這一房人,沒有移民的打算,親戚 family relatives 們屢屢勸說我家父母,要為下一代即是我,多預備一個選擇,多開闢一條後路。


家父母曾於 89年後,以旅遊探親方式,多次到過美加各親戚處,並作短暫居住,要對美加社會增加認知。嗜悲 也趁假期,每年均探訪各 Uncle Auntie Cousins,還有還有很多舊同學舊同事老友們,一來食住無憂,二來可以聚聚舊情。


回歸也有十五年了,各位移民了的親戚加上舊同事同學友人,每有見到香港發生問題,都不忘親切問候,關心之情可鑑日月。他們雖不至落井下石,但都隱隱中感覺到,他們暗中都是沾沾自喜,因為這證實他們當年選擇移民決定是對的!


但是自八九年起二十二年,回歸後十五年,無論風風雨雨,包括零三年的 SARS 襲港,都無法令我家改變,家父母和我在九六年,作下來的決定,不作移民選擇,不求外國護照綠卡回加卡。我們不是香港富戶精英才俊,可以貢獻財力智力能力,共同建設香港。小市民如我等者,只是用腳步來支持香港,決定留守香港家園,面對回歸後漸漸衰落中的香港,希望共渡時艱!


可能,有人話我們傻夾愚笨,更有人說我們憨居,我有時會為中國香港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更多時我會批評中國和香港,這都是基於恨鐵不成鋼的原因。其實我是很矛盾的,可能在蓋棺時我會後悔,不過暫時我仍然是 “不悔” 的!



如今是五年之後 。。。。。。。。下刪 500字


沒有 “真普選”  這經已是既成為事實,香港要經歷多五年或甚至更久更長,市民與民主距離愈來愈遠!!!


總之一言難盡,各位再會吧!!!



PS:往日常來的 兄姊們, Mindnecessity 心空海嶽 到此為止, 嗜悲 心懷感激鞠躬謝幕,但是不會立刻刪掉,因為 嗜悲 尚未找到方法 archive 保存檔案,暫時交由 Blogger 博格 代為儲存吧, 方便十分清閒的 嗜悲 可以翻查閱覽。My Facebook 嗜悲 新增面書 心空海嶽 by the inner space 歡迎光臨 Welcome in !!!





伸延閱覽:
香港回歸 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回歸十五週年
名人名句 (七一回歸十週年系列~1)
悲喜交集 (七一回歸十週年系列~2)
回歸十年後的香港 (七一回歸十週年系列~3)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動量不滅(守恆)定律
向心力 離心力 Centripetal Centrifugal  移動慣性 Moment of Inertia 定律

不忍刪去的約 500字 將 shortened版 貼在這裡:
五年後的今天,這一篇告別文是在外地寫好,並準備好在今天外地登出。 嗜悲 一家,家族中的最後一房,已經離開土生土長的香港,客居異鄉。。。。蘊釀這顆心是始於 2015年頭,佔中 雨傘運動(外媒: Umbrella Revolution)清場之後的不久,農曆新年夜在旺角發生了 魚蛋運動 (外媒: Fishball Revolution),再加上同年 618 政改投票再沒有真正的普選,我們丁點的希望終於幻滅,再無留戀 。。。。下定外逃決心,是看見 CY1.0 被不連任 CY2.0 迅速補上,同期特區政府 透過 律政司,利用特區政府無限資源, 聯同內地人大釋法,展開行法律程序依法辦事,向缺乏財力的異見人仕發動法律攻勢, 繼而律政司入稟法庭,覆核四位已經通過依法宣誓,確認立法會議員的議員資格。。。。326 新一屆的 行政長官, 由 1200人選委會的小圈子 鐵票如山,CY2.0 以 777票當選。近日 CY2.0 宣布新班子,三司完全不變和幾位前局長順利連任,新的行政會議成員淪為政治酬庸,以 CY2.0 的說法,既沒有驚喜也沒有驚嚇。。。。嗜悲 決定套現,是要多得這二三年,北水瘋狂南下把樓價推高至,比起 1997年時期過猶不及,套現後減去按揭還有餘剩,又加上積儲蓄存款,勉勉強強慳慳儉儉, 嗜悲 可以提早退休矣!重讀 四篇舊文,只怪 嗜悲 當年真的實在太過天真,我們終於見證了 “真面目”, 蹉跎二十多年的歲月,然後才下定了外逃決心。不過回想,若提早二十多年,嗜悲 是絕無可能 early retirement 提早退休,因此最後結果還是 “不悔” 的!!!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6

落幕 。。。。。還未肯謝幕?

落幕 。。。。。還未肯謝幕?






十年前的今天 11月 23日,嗜悲 開始寫 第一篇網誌,承蒙 梁巔巔兄 和 Carrie姐 兩位回應,於是開始了這不斷十年的 “工程”,是時候落幕了嗎?


當初 Space 說過:
「我是個無恒心的人,興趣多多,拿得起來快,但放下來就更快!」


在第三年寫網誌紀念文章時,寫下了:


是甚麼令我三年來,不但沒有放棄,還能夠保持恒常發表文章呢? 絕對是因為你們常來,留下片言隻字,這不但是鼓勵,也策動了和激發出動力,把我的我的惰性壓了下來,不敢偷懶。


寫 部落格 Blogger,漸漸成為我個人的 “思想﹑思考﹑思念” 和 “所見﹑所聞﹑所做”的紀錄。它們不是也將不會是碩士博士論文 thesis or dissertation paper,也不是我所屬的專業評論文章,更不會是我所做的研究報告,更更不是準備將來把文章結集,為自己出版書籍,希望得以存世。


基于此宗旨,我不會為討好別人而寫,也不需要所有來訪者,讀我文章的讀者一定要同意我的想法。所以我可以我手寫我心,隨心所欲,沒有負擔的去寫,不需要自我審查,沒有心理包袱地,快快樂樂地,舒舒服服地,悠悠閒閒地,自由自在地,去寫我的文章/繆論。




其實是 “虛榮心” 作崇,當初看到讀到這麼高的點擊率,和一大堆熱情的回應留言,有 “正面” 的回應,觀點得到附和 心情當然極佳 情緒高漲,就算是 “負面” 的回應和批評,也是難得的鍛煉,可以發揮 嗜悲 自少小的 ”死都拗返生“ 絕不低頭,然而在第九週年紀念,卻寫下了:


部落格 Blogger 最繁盛的日子過去了 。。。。。。。明日黃花!


Facebook,Instagram,Weibo etc etc 將之取代,不過老餅如 嗜悲者,當年嗮了不少努力時間心機,才學會中文打字輸入法(漢語拼音因為學不會倉頡輸入法),總算可以用來練習中文寫作。


但很多當年的 網友文友們,全部經已是 Dormant 休眠狀態,不再利用鍵盤 Keyboard 寫 Blogger 部落格 矣 。。。。。感概 感概 感概!


如今大多數低頭族,都是使用 touch screen 輸入方式,利用 板腦 手機 上網佔絕大多數吧,誠然會多用 Facebook,Instagram,Weibo etc etc 取其方便!



踏入第十年 2016年,基本上尚能維持每週一篇,只可以說苟延殘喘 。。。。。。


但經過十年 嗜悲 還是未肯 “謝幕”,過去一年仍然未知道 谷歌 Google 會否摺埋 部落格 Blogger,再無 Server 儲存發表過的舊文,還有就是您們寫下寶貴的留言,和大家一起互動的思緒交流,害怕會有一天 vanished vapourized 消失了 蒸發掉!


雖然部落格 Blogger 有個 export function,可以把數據儲存起來,但要用甚麽軟件 software 讓文字重現呢?現在正在 exploring 查找方法,可以把 exported files 原文和留言,經儲存後可以隨時打開來閱讀,經過一年來的訪尋,仍然無功而還難題未能解決。


十年了! 應該是落幕的時候,但 嗜悲 將會不定時,在有不吐不快的事件發生,或是真的有甚麼特別的話題,想和各位網友分享時,發文以記載 。。。。。所以今後偶然有新的 網誌 出現,謹請不用奇怪, 讀完後若有興趣尚有時間,可以寫下留下片言半語,感激萬分!!!





縱使 落幕 。。。。。還未謝幕 友誼萬歲 auld lang syne!!!



我的舊文:
九週年紀念
三週年紀念
我的第一篇網誌

其他的 週年紀念網誌 可見於右邊 side bar 附屬欄上 找到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Friday, October 28, 2016

Luncheon Meat 午餐肉

懷舊系列:Luncheon Meat 午餐肉



如今崇尚有機食物,要新鮮有營養不含農藥沒有抗生素,吃得健康避免膽固醇,少鹽少油少糖不吃到飽(七分飽),罐頭食物含防腐劑最好不吃。


那末,究竟需要吃得健康,至於有冇味道已經屬於次要,嗜悲 自少小窮苦人家長大,有得吃已經是很好,長大發育年代吃得最多,反而是罐頭和白飯,可能因此 嗜悲 長得不高是個矮仔。


以前都在這裡談過 懷舊罐頭食物有:罐頭茄汁沙甸魚,罐頭辣沙甸魚,罐頭鹹牛肉,罐頭茄汁焗豆,罐頭豆豉鯪魚,今次要談的是 罐頭午餐肉。


年幼時跟外婆住的幾年,午間的一餐飯比較簡單,晚餐豐富一點會有鮮魚鮮肉或雞翼,午飯則多數若不是昨晚吃剩的餸尾,就是吃罐頭午餐肉,外婆說過唔食菜個人會乾嘅,所以每餐都一定有瓜菜吃。


記得當年,午餐肉是吃圓罐橙色招紙(如今都是印花在鐵罐上)的 梅林牌午餐肉,但不是像今天的普通裝,卻不知外婆從那處可買到長罐裝的,圓罐是一樣大小,但長度(or 高度)約等如普通裝五罐左右長度,據說這是供應給茶餐廳使用的包裝。


小嗜悲午飯有三片午餐肉,兩碗白飯另加蔬菜,而且開一罐長罐裝午餐肉,起碼有三四餐才吃得完,不過當年不會有吃厭這回事,有得吃飽飽已經很滿足矣!!!


如今, 嗜悲 仍然愛吃午餐肉,不過經已改了吃 SPAM 50% less sodium or 50% less fat,這是家中常備的兩款,至於梅林牌白豬仔就偶然會吃一次。






Last but not least,想介紹這個 SPAM recipe, 聽說是在夏威夷十分普遍的食譜:


SPAM Musubi





【維基百科】Spam musubi is a popular snack and lunch food in Hawaii composed of a slice of grilled Spam on top of a block of rice, wrapped together with nori dried seaweed in the tradition of Japanese omusubi.

Inexpensive and portable, Spam musubi are commonly found near cash registers in convenience stores all over Hawaii.



嗜悲 想過很多次做都是無功,遂打算搵一天啲起心肝,去買一包紫菜試做一次來吃!!!






後記:

有趣的是近日 午餐肉 又有新聞,屬建制派的 王國興,前立法會議員曾 有著名的 午餐肉論:


【香港文匯報】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懶理拉布浪費巨額公帑,今年重演拉布鬧劇。

去年曾以金句「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反擊拉布議員綑綁議會的工聯會議員王國興,在昨日的財政預算案辯論中,再嚴辭駁斥拉布議員,直指只要停止拉布一日,原被浪費的 255萬元公帑足可換取約 16萬罐午餐肉或 12萬罐豆豉鯪魚,援助數以十萬計基層家庭,諷刺拉布議員偽善為民,與基層為敵。

可幫補十數萬貧困家庭
王國興是昨日 4小時辯論中,惟一一位發言的建制派議員。他指出,個別議員已在同一議題發言 3次約 45分鐘,拉布不容否認。他說,拉布不但令立法會大量法案議案以致近期的高鐵工程事件的討論大受拖延外,拉布一日更直接浪費公帑 255萬元。




他續說,255萬元公帑足可購買 164,516罐午餐肉、128,140罐豆豉鯪魚,這些正是食物銀行幫助數以十萬計基層家庭的寶貴資源;以 1,180元生果金計算,可多資助 2,161位長者;醫療券加碼至 2,000元,可增加 1,275個名額;以政府門診 1日 45元計算,可抵上 56,666個名額;以 600元的交通津貼計算,可多緩助 4,520個打工仔申領。

王國興進一步指出,去年拉布 15日,浪費 3,825萬元公帑,這已相當於資助全港長者全年免費乘搭 2元電車 3年。
他並以連串數字凸顯拉布議員與基層為敵,直斥:「你哋而家係嘥緊大家嘅錢!」明言社會已被這些拉布議員綑綁威脅。他認為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及早「剪布」,就能造福基層。



新一屆的立法會,到今天已經因為 建制派 執意阻止,幾位民選議員可以宣誓就任,連續兩個週三的立法會期,直接間接引起了 “休會/ 流會”,損失多少罐午餐肉呢?不過 政務司司長 林鄭指建制派流會性質與以往不同 (有片) !!!




伸延閱覽:
Spam luncheon meat 維基百科
Spam musubi 維基百科
午餐肉 維基百科
王國興:拉布一日蝕 16萬罐午餐肉 文匯報網
林鄭指建制派流會性質與以往不同 有線新聞




我的舊文:
罐頭鹹牛肉 Canned corned beef
罐頭豆豉鯪魚
番鬼佬罐頭魚 Canned Fish
茄汁焗豆
土鯪魚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August 24, 2016

叉燒鹹蛋飯

叉燒鹹蛋飯



不知為何銷聲匿跡,幾年前時興的 自家製鹹蛋,近日又再 heat 熱了起來,嗜悲 單身一人當然沒有攪這些 自家製鹹蛋 。。。。


公司蛇竇內聽和討論 自家製鹹蛋 多時,結果一群阿姐大媽們,賞了幾隻給 嗜悲 享用,放在冰箱內多時,遂 “啲” 起心肝攪了餐 叉燒鹹蛋飯 做晚餐。


網上有頗多教人 自家製鹹蛋 以下是較接近 公司阿姐大媽們 說的方法


這個 五香鹹蛋 落很多的香料有 花椒 八角 草果 丁香 桂皮



這個是 五香鹹蛋 除了落香料 還要 蘸 白酒



是日黃昏,下班預早一個站落地鐵,順路去 太興 買叉燒回家,將鹹蛋洗乾淨後備用。







在電飯煲開始滾米水時,放入電飯煲內連米一齊煲煮,這個方法是舍下家中幾十年的一貫方法,由跟外婆住的幾年已經學懂,等煮好煲飯熟時,鹹蛋也一定不會過生和過熟,剛剛正好。



這個鹹蛋黃接近完美 可以見到仲漏油添



吾家一向是先用刀破開鹹蛋兩半,因為破開先可以看清楚個蛋黃,有沒有變壞成黑心蛋黃,再用鼻子臭臭清楚,會不會是不是個臭鹹蛋。


又由於吾家一貫習慣吃鹹蛋飯,是先搓碎個鹹蛋撈飯來吃的,若剝殼後就在飯面搓碎個鹹蛋撈飯,如果個鹹蛋黃是黑心的臭蛋,碗白飯就唔要得矣,浪費掉就不好,外婆話齋 冇衣食!!!






既然不是黑心臭鹹蛋,於是搓碎個鹹蛋撈飯,最後就是試味,這個鹹蛋剛剛好不會太鹹,而且油份也足,佐以美味叉燒和白飯 。。。。。好吃 接近完美結局!!!





我的舊文:
家常~蝦仁豆腐
節瓜粉絲蝦米
自家製 煲仔飯
鹽干鮭 煲仔飯
茶漬飯 茶漬け
怕怕熱廚房
青豆角炒牛肉
豚肉生薑燒 豚の生姜焼き
肉野菜 肉野菜炒め
粟米魚塊飯
用食物幫助回憶
續用食物幫助回憶
近日的入廚樂
我的志願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Sunday, May 08, 2016

Mother’s Day

Mother’s Day



懷胎十月的辛苦況,誕下胎兒還要哺乳十多個月,一句 mother I love you 又點夠呢?


By 1925, carnations had become associated with Mother's Day, and the selling of carnations by the American War Mothers to raise fund.






Mother’s Day is a celebration honoring the mother of the family, as well as motherhood, maternal bonds, and the influence of mothers in society. It is celebrated on various day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most commonly in the months of March or May.


Mos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celebrate mother's day on Second Sunday of May.


Beyond 的 真的愛您 (找不到有 黃家駒 的版本)



為避免和人家鬪逼,心空家提早去飲茶和吃晚飯,到了正日只是在下午茶時段,一起吃了 母親 最愛的 芒果蛋糕 。。。。!!!



伸延閱覽:
Mother's Day 維基百科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March 02, 2016

近日的入廚樂

近日的入廚樂




年初一,按老家幾十年來習慣,當然是攪一煲住家齋,吃一整天的齋飯(沒有拍照),到了年初二,就自己在家中弄個 頗寒酸 的 開年飯 。。。。。


今年簡簡單單煮了兩碟餸菜:


沒有去魚檔買一條游水魚來蒸 害怕是過年前的餘貨 只是用普通鯇魚腩 又因為過年前剛巧異常寒冷 唐生菜 賣得異常特別昂貴 anyway 寓意:生財有餘
.
.



其實有買了一整隻 貴妃雞 但只隨意選了 雞脾段和雞翼數件 加 兩款燒肉 燒腩仔 和 嗜悲 最愛吃的不見天 用糖和豉油爆了各數件 至於深色的兩塊 是 豬利兩件 因為 買了 燒肉兩款 各送一塊 anyway 寓意:吉利
.
.

煮好白飯佐膳,以上就是 嗜悲 的 猴年開年飯 矣!!!


過完農曆新年,又再遇上幾天返冷,週末又趁機攪攪煲仔飯!!!


事源返老家吃團年飯時, 心空媽拿出罐裝鮑魚(一頭裝),說幸好還有一年才到期 expiry date,有罐平價鮑魚個罐開始有些生銹,問我要不要快快把它吃掉。


於是就帶了罐鮑魚返屋企,不料擺了幾天心血來潮,想趁天寒地凍做一煲:
鮑魚雞柳煲仔飯。


打開個罐見到啲色水渾濁,心裡打了個 question mark,打個電話返老家問 心空媽 還是可以吃嗎?剛巧她老人家得閒說無問題喎 。。。。。!!!



老媽子教落不要倒掉鮑魚汁 可以當飯水用來煲飯




攞隻鮑魚出來 嗜悲 還是不很放心 個群邊黑黑的 可以吃嗎? 心空媽話 OK 咁就一於做下去吧




小心切成薄片一塊塊 見到個鮑魚心都沒有發黑 便略為放心 而另一方面準備好雞柳肉




煲飯開始乾水時 就把 鮑魚片 和 雞柳 放入煲內 用筷子把材料鋪平 就把煲蓋蓋好 繼續煲約十分鐘收火 再用餘熱焗它 十五分鐘




打開煲蓋一看

可以見得人呱 起碼餸料 鮑魚和雞柳 全熟 也沒有生米 啲飯有鮑魚汁味




不過,今次個煲飯焦頗多,吃完 鮑魚雞柳煲仔飯,個煲要浸了半天,飯焦才變軟可以洗擦掉。




追加:

最近為了醫肚快快催有得食,攪了一煲排骨撈丁!!!


醃好排骨 先在煲裡燜得半熟 加入洗乾淨的娃娃菜 最後加入事先煮好丁麺 再滾滾一會兒 有得食了





這兩年攪過幾次煲仔飯,剛剛上網找到一段,專業教人點樣去煲 煲仔飯,哈哈哈 與 嗜悲 無師自通,憑 trail and error 悟出來,煲煲仔飯方法大有出入!!!





還有這一段 北菇滑雞煲仔飯



上面兩段片都有教,落米煲飯前要用油抹抹個煲底,可以減少煲出飯焦。這一點 嗜悲 有曾經想過,但沒有用因為怕肥膩,不過可能要接受現實,落小小油減少飯焦!!!




我的舊文:
自家製 煲仔飯
鹽干鮭 煲仔飯
茶漬飯 茶漬け
怕怕熱廚房
青豆角炒牛肉
豚肉生薑燒 豚の生姜焼き
肉野菜 肉野菜炒め
粟米魚塊飯
用食物幫助回憶
續用食物幫助回憶
我的志願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Monday, November 23, 2015

九年來的堅持還剩多久時日

九年來的堅持還剩多久時日



部落格 Blogger 最繁盛的日子過去了 。。。。。。。明日黃花!


Facebook,Instagram,Weibo etc etc 將之取代,不過老餅如 嗜悲者,當年嗮了不少努力時間心機,才學會中文打字輸入法(漢語拼音因為學不會倉頡輸入法),總算可以用來練習中文寫作。


但很多當年的 網友文友們,全部經已是 Dormant 休眠狀態,不再利用鍵盤 Keyboard 寫 Blogger 部落格 矣 。。。。。感概 感概 感概!


如今大多數低頭族,都是使用 touch screen 輸入方式,利用 板腦 手機 上網佔絕大多數吧,誠然會多用 Facebook,Instagram,Weibo etc etc 取其方便!


嗜悲 自到去年才增加了寫 Weibo 微博,但因為只限 140字版面一小段,很多想說的都沒法簡而清地去表述,顧此仍然甚少利用,只有遇到適合的話題,才會用上 微博 Weibo 發文。部落格 Blogger 仍然是主要用來記錄: 嗜悲 個人的 “思想﹑思考﹑思念” 和 “所見﹑所聞﹑所做” 之事。


踏入寫 Blogger 部落格 的第十年第一天,最擔憂的是 谷歌 Google 會摺埋 部落格 Blogger,再無 Server 儲存發表過的舊文,還有就是您們寫下寶貴的留言,和大家一起互動的思緒交流。


部落格 Blogger 有個 export function,可以把數據儲存起來,但要用甚麽軟件 software 讓文字重現呢?現在正在 exploring 查找方法,可以把 exported files 原文和留言,經儲存後可以隨時打開來閱讀。


九年來累積了 1,790 篇發表文字(約有二百幾篇儲在草稿欄中未有機會登出):



訪客的數字沒有以前這麽多確是事實,但減少的百分比不算多,最顯著是 願意留言 寫下 comments 的確實減少得 significantly,這可能是不夠方便,不像 Facebook 雖然不欲多寫 comment,但可以 simply 給一個 Like ”讚“ 表示認同和給予支持。


根據 statistics 總點擊率是:447,443 。但參閱數據 statistics 統計,看來 Blogger 部落格,不是由 嗜悲 2006年開始寫博就計算的,因為記憶中 statistics 是近這幾年後才開始有記錄,之前的並沒有記錄 。。。。。。哀慟中!!!


.
.


此外在 statistics 欄上,還發覺有記錄訪客們來自何方? 嗜悲 驚覺 國內的同胞竟然可以翻牆,入到 Blogger 部落格 來探訪 嗜悲,or 還是被維穩部門穩盯上了? 此外還有 俄羅斯 和 烏克蘭 的訪客呢!!!


.
.


最後,多謝各位 come in 登入來閱讀的朋友們訪客們。嗜悲 更希望可以堅持多一年,讓 嗜悲 可以完成整整十年堅持的願望,谷歌 Google 才摺埋 部落格 Blogger,讓我可以有一個十存十尾的終結!!!




伸延閱覽:
人家寫的我:「想像」中的 心空


我的舊文:
2007年11月23日 週年誌慶
2008年11月23日 人生的雪泥鴻爪
2009年11月23日 不經不覺
2010年11月23日 我的“思念”
2011年11月23日 心靈的需要
2012年11月23日 今天心情複雜
2013年11月23日 七年來的恆心
2014年11月23日 還有幾多個八年?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15

我的住家飯 ~ 魚篇

我的住家飯 ~ 魚篇



不是蒸條斑斑游水魚,這閒閒地都要數百元,一向 嗜悲 Cheapie 兼且未夠功力,怕會蒸壞條貴魚嘛!


閒來自己做自己吃的,只是很住家式兼很經濟的:鯇魚腩 。。。。






不過,也不再是用隔水蒸熟的方法,改變以前一向愛吃蒸鯇魚腩,近來嘗試用來煎熟煎好來吃,發覺效果也蠻不錯。


二來,並不是去濕街市的魚檔買的,而是去超市的魚櫃選購,劏好洗淨除去魚的內臟妥妥當當,回家不用再費周章清潔。


以前,嗜悲 會選用魚檔買回來的鯇魚腩,卻每每要動工清潔鯇魚腩的附帶腸臟(重量照秤嘛!)煩死喏 。。。。漸漸 嗜悲 轉了去超市購買,開始遠離濕街市。


而醃鯇魚腩只是用海鹽,平均的塗在洗乾淨擎乾水的鯇魚腩上,等候約二十分鐘,就可以落鑊煎魚。


只需落很少的油,最考驗卻是 嗜悲 僅有少許的耐性,因為要用細火慢慢煎,直至兩面都呈微微金黃色,更考 嗜悲 的技巧,則是如何令到側面較厚的魚肉處,都是經已煎得熟呢?



自從懂得煎魚的技巧後,嗜悲 再嘗試是 香煎三文魚,一般買幾片三文魚,比起一個全鯇魚腩更昂貴。


是近來 嗜悲 從公司死蛇竇內 師奶們學到的,something NEW for 嗜悲,要試試新產品新吃法嘛。


以往一向 嗜悲 去超市,買一大片厚厚的 三文魚 回來,除了海鹽外並加很多的 garlic 蒜蓉,再用 tin foil 錫紙包裹好,然後放入焗爐烤至金黃色。


因為 三文魚 油份頗高,可以說是焗出油的,只要控制時間火力適中,通常也未試過焗至焦黑。







今次,三文魚塊也是到超市買的,都是預先已經切片,通常選擇厚度平均的幾塊。醃三文魚塊只是普通的蒸魚豉油,卻不是師奶們教我到日本超市,買的專門煎魚用燒汁。初次弄 香煎三文魚 都算見得下人呱 。。。。。


哈哈哈,配菜兩次都是選用 玉豆,除了蔬菜 嗜悲 都頗喜歡吃豆類, 荷蘭豆 都通常有弄來吃。兼且聽聞,豆類 有降 膽固醇 作用(未曾考究),近來夏天炎熱就多吃了幾趟。




我的舊文:
自家製 煲仔飯
鹽干鮭 煲仔飯
茶漬飯 茶漬け
怕怕熱廚房
青豆角炒牛肉
豚肉生薑燒 豚の生姜焼き
肉野菜 肉野菜炒め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Thursday, June 18, 2015

轉軚

轉軚



首先是一則 @ 1:15 pm
號外:立法會政改表決 投票結果
出席:37 讚成 8 vs 28 反對 政改不獲通過 33位建制派議員集體離開議事廳 沒有投下讚成票



泛民綁扎式投反對票拒絕接受,依據 8.31 人大落下三度大閘框框之內的政改方案,林鄭月娥 6.17 提交上立法會辯論,每位議員只有僅僅 15分鐘發言時間。


預計最早 17日晚上進行投票表決,若受到建制派有計劃頭拖延至 18 or 19 早上上班時間表決,避過下午五時後下班,最多人聚在立法會前,一旦全體泛民臨尾轉軚投票讚成,外面的群眾激烈不滿行動。


6.15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作出最後的呼籲,希望泛民臨尾轉軚。


望泛民議員回心轉意通過普選方案 (全文)

為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特區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修改《基本法》附件一的議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將會在本星期三的立法會會議上動議通過該議案,預計可於本星期內完成辯論並付諸表決。立法會 41位建制派議員已公開表示支持政府提出的方案,方案能否得到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讓全港 500萬合資格選民能夠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下一任行政長官,繫於立法會泛民議員的一念之間。

我曾經公開說過,政改是我公務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事實上,處理政改不單是一項公務,更是一份為香港政治體制開創歷史的使命感。自從行政長官於 2013年 10月宣布成立由我領導的政改諮詢專責小組(專責小組)以來,推動政改一直都是我放在首位的工作。在這 20個月以來,我出席了 124場諮詢會及論壇、約 20次落區進行宣傳,也先後約 100次會見傳媒回應有關政改的提問,其他與立法會議員、專業團體和學者的會面更是不計其數。我和其他官員「瞓身」參與政改工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把選票送到全港 500萬合資格選民手上,讓大家可以由 2017年起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行政長官。

從回歸以來的政改工作可見,推動民主發展是一條崎嶇道路,難度極高,特區政府嘗過成功和失敗,記憶猶新。在過去 20個月裏,儘管專責小組多番努力,都無法說服部分泛民議員和某些政團,政改必須建基於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及決定。偏離這個清晰的法律基礎,普選只會是「鏡花水月」,難以實現。今天的情况着實令人擔心。

我在 1980年加入政府,從事公務已 35年,在不同工作崗位上認識各黨派的立法會議員。從我和一眾議員多年來的交往,我真誠地相信,我們都是為香港的未來而努力。我宣誓任職主要官員時,和立法會議員宣誓就任時一樣,都承諾會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縱然官員與議員的角色不同,大家對一些政策或事件的立場有時甚至是「南轅北轍」,但出發點都應是為全港市民着想。我亦時刻銘記,制定任何公共政策,必須以全港市民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和福祉為依歸。

方案包含 3個民主開放元素
放在我們面前的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就正正是一套以同時符合國家和香港整體及長遠利益為依歸的方案。它完全符合基本法和去年 8月 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8‧31決定》)的有關規定,符合特區政治體制設計的原則,並用好了《決定》提供的空間,設計出一套公開、公平、公正及具競爭性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這個方案既能回應社會各界人士要求如期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的強烈訴求,亦能在眾多不同的意見中取得平衡,切合香港現時的實際情况,讓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得以落實。方案內有以下 3個民主、開放的元素,特別值得注意:

(一)入閘門檻低 利更多競爭:我們建議採納比現時低的推薦人數下限,並首次引入推薦人數上限,即有志成為行政長官參選人須獲得不少於 120名但不多於 240名提名委員會委員聯合推薦,制度上可容許最少有 5個和最多 10個參選名額,為爭取提名過程提供更多選擇,從而提高競爭性;

(二)投 2 至 N票 利公平競爭:提名委員會委員可完全按照參選人的理念、政綱及表現去考慮是否支持所有參選人,不用因為他手上的票數有限而要作出取捨。參選人因而可以有更大空間去爭取提名委員會委員的支持,而提名委員會委員亦有更大空間支持心儀的參選人;以及

(三)提委投暗票 利自由選擇:由於提名委員會委員毋須公開他們的投票取向,他們可在免受任何壓力的情况下,憑其自由意志提名他們認為值得支持的參選人。

這個普選方案是合憲、合法、合情、合理的,而且是公開、公平、公正、具有競爭性的,值得向社會推介。相對於目前由 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去選出行政長官,現時政府提出的方案肯定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若然立法會否決方案,香港政制發展只能原地踏步,要達至普選行政長官這目標和隨後可普選立法會所有議員的目標將遙遙無期。

在政改的討論中,泛民議員重複得最多的其中一項「否決理據」,就是擔心通過方案後,日後就沒有改善的空間,即他們所謂的「袋一世」。我希望在此再次重申:基本法附件一第 7條及全國人大常委會 2004年的《解釋》已清楚提供可啟動進一步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法律基礎及程序,因此根本不存在「袋一世」的問題。至於是否有需要進行修改及啟動相關修改程序,將按上述的程序,由當任行政長官根據當時的實際情况,作出考慮。

另一個常常使用的「否決理據」,就是特區政府沒有如實將香港市民(特別是泛民議員)對政改的意見及訴求向中央反映,所以一切應該推倒重來。我再次鄭重指出,行政長官及專責小組在去年7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已如實反映我們在諮詢期間收到的意見,所有收到的書面意見亦已原文收錄在專責小組報告的附錄內。此外,特區政府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8‧31決定》前,亦先後 4次安排包括泛民議員在內的全體立法會議員與中央負責政改的官員會面(包括去年 3月由我主持的早餐會、4月的上海之行、7月在政府總部與中聯辦主任會面及 8月的深圳座談會),讓議員直接向中央官員表達意見。因此,任何對特區政府「矇騙中央」的指控根本不成立。

各位泛民議員,在立法會會議廳內,你們坐在政府官員的對面,但「對坐」不等於「對立」。我們在不少社會民生議題上都可以在激辯之後達致共識,令利民政策可以順利執行。在政改的問題上,雖然我們對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安排未必有一致的看法,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今天必然要處於對立面。既然大家都是為香港的民主發展而努力,我希望大家可放下成見,朝着這共同目標邁進,不要放棄通過方案的機會,不要讓 2017年「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的夢想幻滅。

雖然泛民議員已多次公開表明會綑綁投票,否決任何根據《8‧31決定》框架提出的方案,但我想再次懇切呼籲泛民議員三思。多項民意調查顯示,支持通過方案的受訪者多於反對的數目,民意傾向非常清晰。我衷心希望在方案表決時,你們可以按多數民意,投下支持普選行政長官方案的重要一票。

政改倘否決 最終市民受害
現在是香港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固然擔心社會上會否因應政改即將表決而再次出現激烈的抗爭行動,但我更擔心的是政改方案若然被否決,香港的民主發展將停滯不前,社會及議會繼續內耗,最終受害的將會是全港市民。作為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想到這情况,怎可以無動於衷?我希望泛民議員能權衡箇中利害,為了讓全港 500萬合資格選民可手握一票,為了讓香港的民主發展踏出歷史性的一步,請拿出政治勇氣,作出明智抉擇,通過普選行政長官方案。

作者是政務司長



以上 林鄭 說有 3個民主開放元素,但 林鄭 沒有提到 or 顧意漏了說,關鍵所在的是 1200人的提委會,必須得到過半數通過,即是要超過 600票的首三名才可以出閘。


事實上是經過及接受過篩選洗禮完畢,方可成為香港 500萬選民 ”一人一票“ 普選的 特首 候選人,人家選完選罷後才加上 500萬人普選粉飾一番,因此 3個民主開放元素,完全沒任何實際作用。


這個 提名委員會 是參照 2012年 選出梁振英做特首的 選舉委員會,完全不改變 totally 移植過來,民主成份極低只是由約 23萬人小圈子選出 1200委員,而且容許可以種票的公司票。


2012年的特首選舉,本是由中央培養多年的 唐豬 囊中之物,不過臨尾卻爆出大宅僭建醜聞,令 唐豬 受到重大打擊,再加上臨尾 中央派政治局委員兼國務委員 劉延東 南下到深圳紫荊山莊,一車一車的選舉委員被送上深圳與 劉延東 見面。


最後,雖然最終仍然有 500多死硬派(包括李嘉誠父子),依然投票給 唐豬,令到 鷹狼 結果僅僅得 689票,低票恥辱地當選成為 689 特首。選委會 和移植過來 提委會 是由中央控制的,不言而喻!!!


今次這個由 2012選舉委員會組成方法完全無改過,便移植過來成立所謂:提名委員會,獨立性絕對成疑,可以真的按個人意願投票嗎?還是 揣測上意、心領神會、或是更加直接地 明確指明,誰是北京欽點心儀的特首候選人,林鄭不斷提出的所謂:3個民主開放元素,有沒有實則實在實際作用,各位聰明人不用畫公仔畫出腸子,心裡有數吧!


過去多屆 特首選舉,由小圈子的 選舉委員會,根據北京的欽點心領神會,為香港人選出了:董建華,曾蔭權,和 梁振英 成為香港特首,他們的政績他們的表現有目共睹,是甚麽層次的貨式,管治能力有多高不用細表,共通點都就是北京信得過的人罷了。


這個小圈子選舉制度選出的特首,要聽命於選舉委員會(和改名後 提名委員會)背後老闆之命行事,要以國內同胞感情為考慮唯前,並且施政受到北京透過中聯辦介入香港的管治受到制爪。並不是《基本法》所寫的:除了國防和外交,香港高度自治。令到真正有能力的人,都不會出來參選服務香港人。


最後林鄭說:政改倘若否決最終市民受害,言則是 500萬選民沒有了 ”一人一票“ 選特首的投票機會。有沒有政改,都是同一批人,即 2012年選 梁振英的 1200 人選舉委員會,過渡成為 1200人 的 提名委員會,在 500萬人 ”一人一票“ 之前,預先按照北京的欽點作出篩選。


之前的特首由 選委會 選出,若一旦整改通過後,同樣的一班人的 選委會 改名做 提委會,在提委會投完票後,得到超過半 600票以上選票首三名出閘,也即是已經選舉完畢,只是以前選一個,政改後多選兩個做後備,一共三個。


最後選完選罷得出的三個候選人,最佳的 the best outcome 是:梁振英A、梁振英B、梁振英C 是北京欽點的候選人,都是 indifference(as in indifference curve)無差異性沒有分別,A B C 都是梁振英翻版。最差的 the worst outcome 是:梁振英、鍾樹根、蔣麗雲 成為候選人,那麼究竟有冇得揀呢?


其實 500萬選民只是失去了一次品嘗,曾經由 1200位提名委員,舔過啜完啜罷的特首候選人而已,實在上是失不足惜,也避免在全世界目光前獻世,屈從再做一次奴隸,去啜主人啜完啜罷的東西啫。況且已經選完了,何苦又要浪費公帑數億元,辦一次粉飾裝飾的 “一人一票” 呢?勞民傷財。


Furthermore 各位可有驚覺 黃仁龍 和 李國能 兩位前高官,還有位民望很高的前法官叫 包致金,為甚麽至今都還未還沒有出來說半句 ”撐政改“ 呢???又是一次不言而喻吧!


Anyway,既然 林鄭 仍帶希望泛民會臨尾轉軚,其實只需 4個泛民肯臨尾轉軚,就足夠 2/3 三份之二 of 43+4/ 70位議員,另加 曾鈺成 說若臨尾僅差一票,他會毫不猶豫辭職不做主席,投下神聖的一票促成政改通過。


因此,可以作出遐想 林鄭 真的有機會,泛民 27子可能全部,or 可能有幾個,真的會在臨尾尾會轉軚。


公司的蛇竇內有一生都是香港人的同事,有同時拿著外國護照和特區護照 and BNO 的前香港人,有在外國出生的 ABC CBC 香港後裔回流港工作,也有來自星馬的華裔同事,全部都是說流利粵語的華裔們,在蛇竇內討論有甚麽可能有:轉軚 !!!


Crazy Idea 瘋狂的想法 about Turn around 轉軚(下面的絕不是 嗜悲 的個人意見,但加了 嗜悲按):


1)政府、建制派、和 泛民 合謀,攪 ”政改“ 是一個效法 毛澤東 著名 “陽謀” 引蛇出洞,把 97年回歸卻尚未回歸的人心,例如:戴耀廷,陳建民,朱耀明,周永康,岑敖輝、梁麗幗,等等 和 他們的追隨者,一次過全部抽出來。目的既達後泛民全體 or 部份,轉軚投讚成票,於是夠票政改得以通過。(嗜悲按:呀!好 陽謀。)


2) 真的有中間人向 4 至 5 個泛民議員賄賂,不止 1億 用夠 5億元 但求一票,總數只是驅驅廿零億,一個將來政治酬庸優惠的地產項目,很容易就賺回兼有凸的金錢。 (嗜悲按:Um 。。。。有現兜兜 5億的大舊錢擺在眼前,真喺唔要呀?)


3) 用黑社會勢力綁架標參,將其中 4位議員(為保險計 5 至 6位) 的幼小家眷非法禁錮,威脅議員臨時轉軚,成事後才釋放並另加巨額酬金。議員們會為真民主犧牲家眷生命嗎? (嗜悲按:政黑結合不是未曾聽過,也不要看得泛民他們是如此高尚情造。)


4) 《基本法》關於政改,需要在立法會經過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基本法》解釋權在北京,全體議員是現有 70位議員,也可以是全體出席的議員。只需用突然方法使 27位泛民議員們,其中的 4 至 5 個未能趕及出席表決,即是 43/65 or 43/66 的建制派議員,已經足夠 2/3 三分之二 66.7% 有出席表決的全體議員,政改議案於是順利通過。(嗜悲按:這個操作 嗜悲 不太明白,不過又好像是行得通。)


5) 曾鈺成 學 張宇人 吳亮星 先製造混亂的方法,混淆 27位泛民走出去與主席理論,突然宣布表決結果,沒有按掣的議員當做棄權論。雖然 曾鈺成 會被捱罵,就算主席引咎辭職又算是甚麽呢?下屆再選入立法會又是一條好漢。(嗜悲按:曾鈺成 會做得到的,不存疑問。)


還有

6)將泛民議員位子上的投票按鈕 switch 咗,支持和反對突然交換了位置,於是反對變成讚成。政改通過了之後再查也查不到,結論是投票系統,當時沒有錯沒有壞。咁 。。。。泛民按錯掣囉,還是有心投讚成票推說投票機壞了,結果不了了之。泛民議員會不會預先試過按鈕呢?有冇可能預先驗明未被撈亂 switched 呢?(嗜悲按:又好似行得好通播!)


各位,可有更加有創意的 ”轉軚“ 方法,可以提供呢?!



後記:


臨尾中央派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利用接受香港《文匯報》《大公報》專訪為鍥機,放聲氣 。。。。。。


王光亞:「袋一世」的說法是一種歪曲和誤導


【文匯報】6月 15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就香港政改問題接受香港《文匯報》、《大公報》專訪。王光亞主任表示,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於 2017年實現行政長官普選。

香港社會普遍希望立法會通過特區政府提出的行政長官普選法案,使香港 500多萬合資格選民能夠行使「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立法會議員應當站在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看待本次政改工作,以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依歸,投下負責任的一票。

王光亞主任還表示,民主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確立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在保持穩定性的同時,從長遠看,也將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包括社會發展和社會共識形成的情況,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以下是訪談的對話內容。

問題一:中央政府對普選行政長官的原則立場在最後一刻會不會有調整?
答:中央政府對行政長官普選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積極的。基本法關於行政長官普選原則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關於普選制度框架和核心要素的規定以及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法案,都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原則,體現了中央積極推進香港普選的一貫立場和態度,都是在廣泛諮詢、認真聽取香港社會各界意見、反覆討論、凝聚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有關制度安排符合民主、開放、公平、公正等原則,是最適合香港現階段實際情況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因此,「8.31」決定和普選法案在表決前不會作任何修改。

問題二:如何看待臨近表決前香港政改的形勢?
答:中央政府與廣大香港市民一樣,一直關注覑政改形勢的發展。立法會即將審議表決行政長官普選法案。由於行政長官普選問題是香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係到 500多萬合資格選民選舉權利的實現和保障,關係到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和長治久安,也關係到中央和特別行政區的關係,在香港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引起社會廣泛、高度關注,產生一些分歧,是難免的。在一個以民主、法治、自由為核心價值的社會,廣大市民、社會各界和不同的團體,從各自的角度發表相關的意見和建議,也是正常的。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求同存異、尋求共識的過程。關鍵是要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決定的基礎上凝聚共識,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向前走。毫無疑問,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普選法案,從而在 2017年如期實現行政長官普選,符合香港廣大市民「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的願望,符合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符合香港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一是每個合資格的香港選民都享有選舉行政長官的民主權利,民主政治將會有質的提升;二是可以為 2020年普選立法會創造必要的條件;三是有助於減小社會爭拗,使未來的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問題三:如何看待近期發生的抹黑等事件?
答:最近幾天圍繞立法會表決行政長官普選法案一事,出現了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抹黑事件。這是一種軟暴力。目的是以不正當的手段誤導社會,威脅立法會議員自由表達意願,阻止行政長官普選法案在立法會獲得通過,阻礙香港的民主進程。以軟暴力威脅立法會議員的投票取向,與民主的精神和方向背道而馳,會誘發劣質的選舉文化。相信廣大市民對這類行為有準確的判斷,會堅決反對。

問題四:如何看待激進勢力的活動?
答:近期,針對立法會即將表決普選法案,社會上有個別團體和少數人,揚言要暴力衝擊、佔領立法會,並對投贊成票的議員進行人身攻擊。這首先是一種暴力恐嚇,意在阻撓立法會依法順利審議和表決普選法案,給有意投贊成票的泛民議員施加壓力。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不僅不符合民主、法治的價值觀,也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相信廣大市民會堅決反對。中央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處置任何形式的暴力活動,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保護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問題五:如何看待有的人所說的「袋住先」等於「袋一世」?
答:「袋住先」等於「袋一世」的說法,是一種歪曲和誤導性的說法。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的官員從來沒有人這麼說過。首先應該肯定地說,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是符合基本法的,所確定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框架和核心要素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也體現了民主、開放、公開、公平等原則。作為一個制度性安排,特別是涉及政治體制的安排,理應保持穩定性,其效力不限於2017年這一屆行政長官選舉,在未依照法定程序作出修改前長期有效。其次,從法理上說,並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法律制度,任何法律制度都會隨覑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再次,香港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將來是否需要修改,以及何時修改、怎麼修改,要看香港社會發展的情況,包括社會共識形成的情況,看現行制度接受實踐檢驗的情況。從程序上講,如果將來某個時候需要修改,也仍然要走「五步曲」。現在關鍵是要先邁出第一步,通過普選法案,讓普選成為現實。



單仲偕指王光亞說法無助扭轉局勢


【RTHK】對於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接受《文匯報》和《大公報》專訪時表示,「袋住先」等於「袋一世」是歪曲誤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表示,王光亞的說法是「一手硬、一手軟」,但在政改表決前夕,發出這種聲音是無補於事,無助扭轉局勢。

單仲偕認為,王光亞是想軟化近日的反對情緒,但不能夠單憑中央官員說話作準,即使是身兼港澳協調工作小組組長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亦不能「說了算」,認為官員的說話,不能夠視為一種保證。

單仲偕又表示,泛民議員無法接受 8.31 框架下的大關卡,包括要得到過半數提委支持才能「出閘」,以及限制候選人數目為 2至 3名。他認為,除非人大具體修改 8.31 決定,或者撤回 8.31 決定,否則政改表決難有實質轉向。




後後記:

兩天之後,林鄭月娥 在立法會內,在 譚志源局長 提交了法案之後,發表演說。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六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修改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提出的議案,發言全文:  



主席:

今日是我在立法會會議上第四次就政改發言,目的是呼籲各位立法會議員支持特區政府提出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議案,落實《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

今日是香港民主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日子。各位擁有憲制權力推動政制發展的議員,很快便要投票決定全港五百萬名合資格選民能否在二0一七年首次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行政長官。無論投票結果如何,二0一五年六月十七日的立法會會議對香港政制發展都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為了確保會議能夠順利進行,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及秘書處作出了適當的安排,特區政府在此表示謝意。我亦呼籲在立法會大樓外,無論是支持或反對政改方案的人士要保持克制,以守法、和平和理性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意見,不可破壞社會秩序。

諮詢工作
主席,按照《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和決定,落實二0一七年「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是本屆政府的憲制責任及首要工作。自行政長官於二0一三年十月十七日宣布成立政改諮詢專責小組(專責小組)至今日,我、律政司司長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工作了整整 20個月。為實現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這 20個月以來,專責小組就行政長官普選辦法進行了廣泛有序的公眾諮詢,包括於二0一三年十二月開展為期五個月的第一輪公眾諮詢,以及二0一五年一月開展為期兩個月的第二輪公眾諮詢。

在展開每一輪公衆諮詢前,我都不厭其煩地說明以下幾點原則及立場:

(1)政制發展必須建基於《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和決定,否則將無法凝聚共識,收窄分歧;

(2)中央是真心誠意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希望香港各界能把握歷史機遇,依法落實普選行政長官;

(3)落實普選行政長官是政制發展的歷史性進步,是回應市民對普選行政長官的清晰訴求,是實現全體立法會議員由普選產生的先決條件。社會必須理性地互相體諒和接納,在「求大同、存大異」的大前提下展開討論。

在兩輪公眾諮詢期間,專責小組成員和相關官員出席了多場立法會相關會議、18區區議會的相關會議、超過 300 場不同形式的諮詢及地區活動,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不同團體和人士對政制發展的意見。特區政府在兩輪公眾諮詢合共收到 20多萬份書面意見,並把收集到的意見如實收納在兩份諮詢報告中,連同諮詢期內收集到的各項相關民意調查結果,悉數上載至政制發展網站,供公眾查閱。

在充分考慮所有收到的意見,並在顧及憲制、法律、政治和實際操作等因素後,特區政府在今年四月二十二日發表了《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公眾諮詢報告及方案》,提出一套合憲、合法、合情、合理的行政長官普選方案,以實現於二0一七年「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的目標。

合憲、合法、合情、合理的普選方案
主席,縱然在過去 20個月社會紛紜的討論中,專責小組成員面對了不少批評嘲諷,甚至謾罵和侮辱,但作為特區官員,我們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並本着以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以市民大眾的福祉、以社會的整體和長遠利益為宗旨,推動政制發展。因此,我必須在此再一次向公眾解釋普選行政長官的相關憲制和法律規定,以及為何我們提出的方案是切實可行、符合香港目前實際情況。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憲法》) 制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根據《憲法》及《基本法》,中央在決定香港實行何種政治制度,有其憲制上的角色和權責,這是毋庸置疑的。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不可能偏離《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和決定。

主席,我在四月二十二日於本會作出聲明,介紹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時,清楚交代特區政府充分考慮過的因素,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區域的憲制地位、《基本法》有關特區政治體制設計的原則、方案須切實可行、能夠回應社會各界對如期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的強烈訴求,以及在眾多不同的意見中力求平衡,有利於方案獲得市民接受、立法會支持、中央批准等等。在考慮以上各項因素後,特區政府已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八月三十一日通過的《決定》(《8‧31決定》)的框架下,盡最大努力,創造最大空間,設計出一套公開、公平、公正及具競爭性的行政長官選舉制度。這方案可說是現時最好和最有機會得以落實的普選方案。

民意清晰
為了讓廣大市民更了解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內容,除了發表諮詢報告、製作宣傳短片、印製宣傳單張外,特區政府整個政治委任團隊都不遺餘力,透過不同方式直接接觸市民,向市民講解特區政府的方案,聆聽市民的意見,爭取市民的支持。我們確切體會到香港大部分市民是理性、務實的,仍然是支持政府提出的方案,希望立法會通過方案。

在過去 20個月,我共出席了 124場諮詢會及論壇、約 20次落區進行宣傳,也先後約 100次會見傳媒回應有關政改的提問,其他與立法會議員、專業團體和學者的會面更是不計其數。在落區的經驗中,我深深感受到普遍市民對於二0一七年能夠親自投票選出行政長官的熱切渴求。即使不同人士對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有不同意見,但如期落實普選的願望,毫無疑問是大多數香港市民的共識,是最堅實的民意。

我們明白有些市民,包括在座的部分議員,認為普選方案與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方案還有一段距離。他們透過各種不同途徑,多次表達他們的意見和立場。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特區政府絕對尊重不同人士的不同意見,但對於有些人質疑特區政府對這些意見充耳不聞,以至誤導中央,誤導市民,我絕不能夠認同。事實上,專責小組在去年七月和今年四月發表的諮詢報告,以及行政長官去年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均如實反映我們在諮詢期間收到的各種不同意見,包括那些認為方案不符合他們理想的意見;而所有收到的書面意見亦已悉數原文收錄在諮詢報告的附錄內,並上載至網站供公眾參閱。

我們亦先後多次安排包括泛民議員在內的立法會議員與中央負責政改的官員會面,包括去年三月由我主持的早餐會、去年四月的上海之行、去年七月在政府總部與中聯辦主任會面、去年八月的深圳座談會,以及剛在今年五月三十一日舉辦的深圳會面,確保立法會內不同黨派和議員有充分機會向中央官員直接表達意見,因此並不存在中央被誤導的情況。

雖然社會上不同人士或許對他們各自認為是「理想」的政改方案有不同的期望,但民意是清晰的:多數香港市民仍然希望在二0一七年能行使他們渴望已久的投票權,希望看見香港的政制可繼續向前發展,不要原地踏步。這項清晰的民意,在不同機構過去 20個月所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長期而毫不含糊地表達出來。

主席,特區政府在推動今次政改工作的目的只有一個,正正就是把選票送到全港五百萬合資格選民手上,讓大家在兩年後,可以到票站投票,「一人一票」選出下一任行政長官。多項民意調查亦清晰顯示多數市民是支持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的。所以我很希望各位議員,特別是那些經常強調民意的泛民議員,能夠以實際行動去反映社會上大多數市民的意願,令政改方案得以通過。

落實普選的改變
反對政府提出的方案的人說,方案只會帶來「假普選」,「虛假認受性」的特首。政府絕不認同這些觀點。手中有一票,一定比沒有票好。有普選,一定比原地踏步好。這張選票,代表的不只是數以十萬、百萬計的選票中的一票。這張選票,代表的是五百萬人的選舉權。這張選票,代表的是整個行政長官選舉制度的重大變革,是香港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由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改變的不單是選民數目的「量變」、由 1200人變成五百萬,更是選舉生態的「質變」。落實普選,參選人要爭取的,將不單是 1200名選舉委員會委員的支持,而是全港五百萬合資格選民的支持。落實普選,參選人的施政理念及政綱必定會更加貼近民意,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全港市民向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問責將會更加直接及更加有力。落實普選,將來的行政長官將會有更穩固基礎和政治動力推動香港民主繼續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的改善。這些都不是各泛民主派朋友多年來爭取和推動民主政制發展的目的嗎?為甚麼今天泛民主派的朋友要反對民主普選的來臨?到目前為止我仍聽不到能說服人的論述。

普選制度的優化
反對政改方案的議員近日不斷重複一個指控,說落實目前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之後,日後沒有機會優化,即所謂的「袋一世」。律政司司長稍後在他的發言中會就這個不實的指控和其他與政改相關的法律問題作清楚說明。

社會氣氛和政治環境
主席,能夠有機會落實普選,原本是香港人一直期待的,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但可惜,越來越激烈和兩極化的討論,不但沒有令真理越辯越明,反而令分歧越放越大,蠶食了不同意見人士彼此間的互信。「公民提名」或「三軌制」窒礙了依法落實普選的理性討論。79日違法佔領行動,令不同意見的人之間矛盾更深,破壞了中央與特區的互信,社會不斷內耗,以至幾近撕裂,社會秩序及法治受損。原本邁向普選的「大直路」,變得荊棘滿途、舉步維艱。

雖然社會就政改的意見南轅北轍,收窄分歧看似是沒有可能的事,但在這段期間仍然有不少有心人、愛香港的朋友,不忍失去這次難得的機會,為着香港的未來,花盡心思、努力奔走,積極尋找有助凝聚共識、收窄分歧的出路。我希望藉此機會,向他們表示由衷的謝意。無論政改通過與否,我相信這些有心人,在往後的日子仍然會是社會溫和理性包容聲音的燈臺。

未來路向
主席,五百萬合資格選民可否由二○一七年開始行使行政長官普選權,現在就取決於在座每位議員今天所投下的一票。如果今次特區政府提出的議案獲得通過,我們便會立即着手本地立法的相關工作,讓二0一七年可順利舉行普選行政長官。如果方案不幸被否決,《8‧31決定》已清楚規定二0一七年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須沿用上一屆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即繼續由 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下一任行政長官。本屆特區政府無論在法律上或立法時間表上均不會,亦無法重啟「五步曲」程序。政制發展將無可避免再次原地踏步。

無論這項議案的表決結果為何,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在未來都需要重新聚焦處理各項經濟發展、社會民生議題;社會亦需要癒合傷口、重新出發。極端和不理性的行為,在過去一段時間不斷蠶食理性討論的空間,亦令社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希望各位議員以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和福祉為依歸,重回務實理性的正軌,互相尊重,實事求是,以溝通取代抗爭,以互信代替猜疑。我深信這才是市民之福,是香港之福。

主席,為香港的民主發展,為五百萬名合資格選民的投票權,為全港市民的利益和福祉着想,我再一次呼籲各位議員投下神聖的支持票,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動議,如期落實普選行政長官。

主席,我謹此陳辭,希望各位議員可以支持這項議案。



同日同地 袁國強司長也發表了演說。


以下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資深大律師,六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修改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提出的議案,發言全文。



主席:

每個地方的選舉制度,均以其憲制及法律制度為基礎。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普選行政長官的制度必須貫徹「一國兩制」的大原則,同時亦必須符合《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和決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去年八月三十一日作出決定(《8‧31決定》),確定從二0一七年開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可由普選產生。《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規定,二00七年以後各任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如需修改,最終須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處理最近兩宗司法覆核申請(註一)時,高等法院原訟庭亦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處理二00七年以後的行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今次政府就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提出的修正案,充分利用《8‧31決定》的空間,亦完全符合《基本法》的相關條文。

相關憲制及法律基礎
《基本法》有多項條文與普選行政長官有關,包括《基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九條,以及第四十三至四十八條。上述條文一方面為普選行政長官的制度提供穩固的法律基礎,另一方面就特區及行政長官的獨特憲制情況作出相應的規範。當中有幾個重點,我希望大家留意。

首先,行政長官的憲制地位特殊,有別於一般的地方行政首長。《基本法》第四十三(二)條訂明,行政長官須同時向中央人民政府及香港特區負責。《基本法》第四十五(一)條則規定,行政長官在特區通過選舉產生後,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換言之,《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既包含在香港進行「普選」的元素,同時亦存在最終須由中央「任命」的元素。在落實普選行政長官時,相關的制度設計必須同時兼顧這兩方面,從而減低憲制上的不穩定性,否則不符合香港特區的長遠利益。

《基本法》第二十六條及四十五條涉及三項與選舉有關的權利,即選舉權、被選舉權及提名權。這三項權利在法律上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在《基本法》下亦有不同的處理。

《基本法》第二十六條訂明特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府今次提出的修正案第五條訂明,依法登記的合資格選民可從候選人中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行政長官人選。因此,若修正案獲得通過,全港合資格的選民便可在二0一七年行使他們的選舉權。

值得留意的是,《基本法》第二十六條只涵蓋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而完全沒有提及提名權。這情況與《香港人權法案》第二十一(b)條或《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十五(b)條無異。相反,《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就提名權有具體的規範,明確規定行政長官候選人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候選人的制度並不是一個新的決定,而是在《基本法》制定時經廣泛徵詢和商討後作出的決定。一九八八年四月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公布的《香港基本法(草案)徵求意見稿》附件一對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列舉了五個方案,其中提名委員會的方案最終獲採用。

《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涉及提名委員會的文字非常清晰,明確規定進行普選行政長官時,由提名委員會行使提名權。換言之,在《基本法》之下,提名委員會是唯一有權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機構。提名委員會以外的任何機構、單位或個人也沒有提名權。故此,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等削弱提名委員會的權力、或繞過提名委員會的建議均違反《基本法》第45條。這些違反《基本法》的建議不應被提升為反對今次修正案的理據。

此外,《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所指的,是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依據《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及《8‧31決定》,政府提出的修正案第一條,建議從二0一七年開始,行政長官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廣泛代表性」一詞亦並非新的概念,而同樣是在制定《基本法》時經商討後決定採用的概念,其涵意與現行《基本法》附件一規定選舉委員會的「廣泛代表性」的內涵是一致的,即由四個界別同等比例組成,目的是體現均衡參與原則,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利益。

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向建制派人士傾斜,不利泛民人士爭取提名,甚至有意見認為提名委員會的制度構成不合理篩選。這類意見忽略了兩個重點。

第一,只要符合《基本法》第四十四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要求的人士,均可向提名委員會爭取推薦及提名。因此,從制度設計的角度,所有合資格人士均有機會爭取推薦及提名。

第二,尤為重要的是,提名委員會的職能只負責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不負責選舉行政長官。提名委員會的工作,是審議有意參選的人士是否值得推薦,然後決定獲推薦的參選人是否適合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因此,在決定是否投票支持某人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時,提名委員會的職責是考慮香港整體利益,以客觀和持平的態度審視獲推薦人士是否適合成為候選人,而並非單純依據委員個人的喜好、政治傾向或黨派利益作為提名的準則。

政府提出的修正案第四條亦在這方面作出相應配合,包括:

(一)不少於 120名且不多於 240名提名委員會委員可聯合推薦 1名行政長官參選人;而每名委員只可推薦一人;
(二)提名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行政長官候選人;
(三)每名提名委員會委員最少須投票支持兩名參選人,最多可投票支持全部參選人。

以上的建議有利不同政見人士爭取推薦,同時便利提名委員會委員在無記名的情況下行使投票權,提名最合適的行政長官候選人。

並非「袋一世」
社會上另一聲音,指稱若然今次政府提出的修正案獲得通過,以後便沒機會再爭取普選制度的進一步改善。這類所謂「袋一世」的論點,在法律上不正確,在實際上也不可能出現。

首先,根據《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條,《基本法》的修改權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必須通過第一百五十九條列舉的程序才能作出修改。另一方面,《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則訂明:「二00七年以後各任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如需修改,須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正如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委員姬鵬飛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及其有關文件的說明》(註二)中指出,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由附件規定比較靈活,方便在必要時作出修改。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獲會國人大授權處理附件一有關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程序上比由全國人大處理更簡便。

從以上立法安排可見,《基本法》的原意是便利附件一有關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

第二,《基本法》附件一第7條的文字清晰,明確適用於二00七年以後各任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因此必然適用於二0一七年以後各任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換言之,只要附件一第七條不作修改,特區政府往後在有需要時仍可啟動政改「五步曲」,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作進一步修改。由於今次政府提出的修正案不會刪除或修改附件一第七條,因此不會影響第七條的法律效力。

在這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在去年九月一日(即作出《8‧31決定》之後的一日)在香港發表題為《深入理解人大常委會決定‧依法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的演說時亦曾作相關的闡述(註三)。此外,根據昨日傳媒的報道,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王光亞主任日前接受專訪時亦明確反駁「袋一世」的說法。

從實際角度考慮,行政長官產生辦法也不可能在落實普選後永遠不作任何改動。證諸東、西方歷史,人類的社會不斷往前發展,各種制度亦不斷演進。因此,實際上普選制度不可能在二0一七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後不再向前發展。相反,落實普選後,整個政治環境將會更加有助催化普選制度的進一步演變,令香港的民主步伐加快向前,並有望在二0二0年落實立法會全體議員由普選產生。

結語
主席,我以上的發言主要是從法律角度出發。我當然明白普選行政長官涉及的問題不單是法律問題,亦同時是政治問題,更可能延伸至民生、經濟等不同層面。但無論從任何角度考慮普選這議題,最終的標準必然是香港的整體利益、香港社會的福祉,以及香港的未來發展。以這標準作理性、務實的思考,答案只有一個,即各位議員應支持通過政府提出的修正案,令香港可以在二○一七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為香港未來的民主發展打通經脈,達至行政長官及立法會全體議員均由普選產生。

主席,我謹此陳辭。

註一︰即郭卓堅 訴 梁振英,unrep., HCAL 135/2014 (20.1.2015) 及 Leung Lai Kwok Yvonne v The 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unrep., HCAL 31/2015 (5.6.2015)

註二:一九九0年三月二十八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註三:「……具體來講,這次決定是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規定落實行政長官普選,要修改的是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關於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規定,而香港基本法第 45條第二款中關於制定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根本原則沒有改,即︰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原則而規定;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的規定及其解釋規定的「五步曲」程序,也都還存在。因此,按照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制定的行政長官選舉的具體辦法如何進一步完善,同樣要適用基本法第 45條確定的根本原則,以適應香港的實際情況。 ……」



後後後記:

投票鐘聲響起,33位建制派議員突然集體離開了議事廳,剩下 8位不知原委的建制派議員仍然坐著裡面,和當了立法會的主席 曾鈺成,加上 27位泛民議員,再加上醫學界的 梁家騮(一早說會投反對票),於是投票繼續進行 。。。。。


結果:出席 37 讚成 8 vs 28 反對。



.
.

33位建制派議員在毫無徵兆之下離場,根據議事規則議員不在席的效果,就是反對。沒有投票這個 “華麗轉身” 轉軚方式,是北京還是西環授意的呢???起義轉軚的竟是建制派 。。。。。。conspiracy theory 陰謀喲! 陰謀喲!



伸延閱覽:
政務司長 林鄭月娥 6.15 各大報章最後呼籲 全文 明報新聞網
王光亞:「袋一世」的說法是一種歪曲和誤導 文匯報
單仲偕指王光亞說法無助扭轉局勢 RTHK
政務司司長就特區政府提出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議案發言 gov.hk
律政司司長就特區政府提出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議案發言 gov.hk



我的舊文:
李國能突然宣報退休
2010法律年度開啟典禮
大法官談白皮書
袁門 Rimsky Gate (含:石永泰 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致辭)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博格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廢言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June 03, 2015

京官肺腑之言 港人還不跪恩

京官肺腑之言 港人還不跪恩



為官者被稱為 “公僕”,因為是指要為人民服務!!!


但中國的官員五千年來,都是稱為:“父母官” 因此:愛民如子、嚴加管教,棒下出孝子、方可成人才,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
。。。。。。也!!!


5月份最尾尾一天 31日,3為官位不高的京官齊齊南下深圳訓勉教訓, 不識抬舉 冥頑不靈 的香港人(partly only),因為他們不但沒有感謝國家,把他們從殖民地統治,解放拯救出來的大恩,還妄想要求 “真普選”。


以下是:


港澳辦主任 王光亞, 基本法委員會主任 李飛,中聯辦主任 張曉明, 31日發言重點:


明報專訊以下是 3名中央官員與全體立法會議員見面談政改後的講話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

● 泛民有兩類,一類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打着「民主」的幌子,把香港視為獨立政治實體,肆意曲解《基本法》,阻撓特區政府施政,頑固對抗中央管治,甚至勾結外部勢力,鼓吹和支持「港獨」等分裂勢力 。。。。他們不僅是「反對派」,而且是「死硬派」、「頑固派」。對這部分人,中央的立場堅定而明確,就是堅決鬥爭,決不含糊。

● 具體到行政長官普選制度設計,就是要把這些人(死硬派)排除在外,不僅要限制他們入閘、阻止他們出閘,即使他們僥倖當選,中央也會堅決不予任命。

● 求同存異、謀求共贏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精髓之一 。。。。議員朋友們需要的是求大同、存大異的精神 。。。。我很認同一位「泛民」朋友的話,那就是應當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而不應被個別團體甚至個人好惡所綁架。


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

● 全國人大常委會除具有政制發展的決定權之外,還具有《基本法》的解釋權。雖然決定不是解釋,但蘊含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權威理解,具有不容挑戰的法律效力。

● 這套普選制度是民主、開放、公平、公正的,是切合香港實際情况的最佳普選制度。

● 2017年行政長官能否實現普選,決定權在你們(立法會議員)手上 。。。。更重要的是,這是支持還是反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試金石,是轉向合作共贏正道還是繼續走對抗俱損歪道的分水嶺。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

● 香港社會支持普選法案在立法會通過的主流民意已經形成 。。。。周融先生牽頭的「保普選、反暴力」大聯盟在短短 9天內收集到 121萬個簽名,更具有可信度和震撼性。

● 大多數選民感到他們本來已經到手的「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權利因為某些議員的不滿意或者某些政治考慮而被橫加剝奪的時候,也必然會用手中的選票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和憤慨。一些社會人士講「票債票償」,恐非危言聳聽。

● 一些政團和人士期望2020年立法會普選辦法擴大民主成分,並藉此機會多拿議席,這些都會變成「竹籃打水一場空」。至於這些政團內部急於「上位」的新生代,恐怕也未必有耐性無限期耗等下去。




若想再仔細閱讀,《文匯報》登錄 3位京官的講話全文文字稿。


王光亞:做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正確抉擇


文匯網訊香港 50多名立法會議員 31日到深圳與中央官員會面,交流政改意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開場發言,均呼籲議員以香港長遠利益為依歸,通過政改方案。

以下為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發言全文:

各位議員,上午好!

應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和特區政府的邀請,今天,我和李飛、曉明主任來到深圳,與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一起,圍繞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問題,面對面溝通,坦誠交換意見。大家都清楚,現在距離立法會審議、表決特區政府提交的行政長官普選法案只有十多天時間了。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作此安排,我體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期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是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包括各位議員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共同願望,也是我們的共同責任,需要我們一起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與各位議員進行交流之前,我想先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說三句話:一是中央堅定不移、誠心誠意地支持香港在 2017年實現行政長官普選。無論遇到多大阻力,中央政府都會為此做出最大努力。二是中央願意與包括「泛民」在內的香港各界人士就普選問題進行廣泛溝通,並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從而共同推動香港民主依法有序向前邁進。三是在實現行政長官普選問題上,立法會議員角色關鍵、責任重大。中央真誠希望並呼籲全體立法會議員以香港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為依歸,順應民意,勇於承擔,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無愧於歷史的貢獻。

下面請各位議員暢所欲言。

剛才,各位議員圍繞行政長官普選辦法中所關心的問題,與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坦誠的交流,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我很受啟發。借這個機會,我也就香港民主發展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參考。

第一,珍惜來之不易的民主成果。回顧歷史,可以看到,香港民主歷程開端於香港回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轉折。「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及其在解決香港前途問題上的成功應用,使廣大香港同胞得以擺脫 150多年的殖民統治,從此邁入「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按照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堅定不移地推動以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政制穩步發展。行政長官選舉的民主程度不斷提高,立法會選舉的直選因素不斷增加,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明確了政制發展的法定程序、普選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短短的 18年時間裡,香港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之路,為實現基本法規定的普選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一直以來,香港的民主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始終伴隨著紛爭甚至曲折,依我看,這不足為奇。縱觀世界,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民主發展都經歷過複雜曲折甚至出現反覆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特區政府就行政長官產生辦法進行了兩次、共計七個月的公眾咨詢,香港社會對於這一關係到每一位市民以及下一代切身利益的重大議題充分發表了意見。這其中有分歧是正常的,有些爭論還似曾相識,早在基本法起草時就已經過充分的討論。應該說,經過這些討論,我們對香港應該如何發展民主認識更透徹了。去年下半年,還有人打著所謂爭取「真普選」的旗號,發動了一場損害香港形象、破壞香港法治並注定失敗的非法「占中」活動。在中央堅定支持下,特區政府廣泛團結香港各界人士,頂住壓力,以正壓邪,穩妥處置違法活動,維護了香港的大局穩定。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香港同胞開始認真地思考「一國」與「兩制」、民主與法治、中央與特區之間的關係,並在一些基本原則上形成普遍共識,這包括:香港的民主發展必須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框架下進行,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普選制度設計必須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和法律地位,並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利益,等等。現在,特區政府已經根據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提出了行政長官普選法案,並得到了大多數香港市民認同,香港離普選目標只有一步之遙。我相信,每一位真心為香港、為國家好的人,都沒有理由不去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民主發展成果。

第二,把握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機遇。香港的民主發展走到今天,實現普選的歷史機遇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歷史的責任也落到我們的肩上。古人講:「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意志不摧,初衷不改,堅定地把香港民主發展之路走下去。要走穩、走好這條路,我們每一位公權在身的人都要觀大勢、順民意、擔道義。

所謂觀大勢,就是看世界潮流、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趨勢、看香港的發展前途。伴隨著信息革命的突飛猛進,當今世界正在發生著巨變。祖國內地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正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時期。遠的不講,就看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座城市。它與香港一衣帶水,幾十年前還只是一個不足千人的小漁村,而如今,它與香港的 GDP 已經不相上下。面對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和周邊地區快速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們都要靜下心來想一想:香港民主的目的是什麼?香港的未來在哪裡?「風物長宜放眼量」。實事求是地講,持續不斷的政治爭拗已經給香港帶來了社會對抗加劇、法治根基受損、營商環境惡化等苦果。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迫切希望香港社會能夠早日停止爭拗,凝心聚力、共謀發展。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走出政治爭拗的慣性怪圈,可以為香港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營造一個和諧安樂、充滿正能量的社會環境,再創新輝煌。反之,如果由於少數人的阻撓,香港不僅民主步伐停滯不前,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寧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受益的恐怕只是極少數唯恐天下不亂的人,而損害的則是廣大香港市民的福祉和香港的前途。

所謂順民意,就是順應希望實現普選的主流民意。我相信,700多萬香港同胞、500萬合資格選民中的大多數都迫切期待 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越來越多的市民厭倦了多年的政治紛爭,渴望安居樂業,集中精力拼經濟、拼發展。這就是主流民意。大家肯定都還記得,2005年,23位「泛民」議員面對 60%以上的民意要求和 60%以上的議員支持,執意捆綁否決政改方案,使香港民主發展錯失了一次良機。從那時起,「反對派」這頂帽子就扣到了所有「泛民」議員頭上。今天的場景與當年又何其相似!兩個 60%又擺在了我們面前,更確切地講,擺在了「泛民」議員的面前。是逆民意而動,重蹈覆轍,使香港再次錯失民主進步的機會,背負阻礙香港民主發展的罪名?還是順民意而為,順應時勢,讓香港在民主的康莊大道上繼續前進?答案不言而喻。

所謂擔道義,就是要拿出勇氣承擔起歷史責任。「至知則無懼」。目前香港社會對行政長官普選法案還存在一些分歧和疑慮。這並不奇怪。在香港這樣一個利益多元、訴求多元的社會中,不可能存在人人滿意的「完美方案」。重要的不是有沒有分歧,而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處理分歧。在這方面,前輩們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在起草基本法的過程中,圍繞政制發展問題的爭論最為激烈,曾提出過若干分歧較大的方案。最終,草委們本著真誠溝通、求同存異的精神,確定了最後條文,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的重要法律。草委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深知其肩負的歷史使命:既要確保香港回歸祖國,又要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可以說,求同存異、謀求共贏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精髓之一,也是「一國兩制」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源泉。前輩們能夠做到的,我相信,我們今天也同樣能夠做到,因為我們與前輩們的信念是相同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在「一國兩制」下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面對普選法案,議員朋友們需要的是求大同、存大異的精神,顧大局、講大義的境界,以及不為一黨一己私利所束縛的勇氣。如何投下這神聖的一票,我很認同一位「泛民」朋友的話,那就是應當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而不應被個別團體甚至個人好惡所綁架。

第三,放下包袱,成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建設性力量。今天來了不少「泛民」議員朋友,我想對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其他的「泛民」人士講幾句話。首先,我想談談對「泛民」的認識。我在不同的場合都說過,「泛民」有兩類:一類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打著「民主」的幌子,把香港視為獨立政治實體,肆意曲解基本法,阻撓特區政府施政,頑固對抗中央管治,甚至勾結外部勢力,鼓吹和支持「港獨」等分裂勢力,妄圖顛覆中國憲法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他們的言行實際上早已超出所謂「言論自由」、「爭取民主」的界限。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危害不小。他們不僅是「反對派」,而且是「死硬派」、「頑固派」。對這部分人,中央的立場堅定而明確,就是堅決鬥爭,決不含糊。具體到行政長官普選制度設計,就是要把這些人排除在外,不僅要限制他們「入閘」、阻止他們「出閘」,即便他們僥倖當選,中央也會堅決不予任命。 否則,既非香港之福,更是國家之患。在這一點上,中央的原則立場是堅定不移的。另一類是大多數的「泛民」朋友。他們很多人關心國家發展和香港前途,贊成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憲法確定的國家政治體制。他們中一些人的某些政見與我們可能有所不同,在民主的理念、實現的方式等方面與我們的看法也可能不一致,但他們認同「一國兩制」、認同憲法和基本法,認同國家體制和制度。我希望與這部分「泛民」朋友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溝通,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就任何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其次,我想站在「泛民」的角度,談談他們在「一國兩制」下的政治定位和出路。我以前也講過,「一國兩制」既講包容,也講底線。中央允許也尊重不同的政團和人士有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但前提是承認和尊重國家的政治體制和制度,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不做損害祖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事。這是香港任何政團和從政人士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任何從政人士施展政治抱負、服務香港和國家的前提。如果逆勢而為,一味地為反對而反對、為對抗而對抗,甚至不惜充當「一國兩制」的破壞者、搗亂者,其結果必然是把自己逼進死胡同。長遠來看,這種取態在政治上沒有空間和出路。總之,面對國家發展與歷史前進的大勢,是選擇與國家漸行漸遠,一步步滑向激進,走向民意的對立面,並最終被歷史所拋棄,還是成為中央和廣大市民所期望的建設性力量,需要各位「泛民」人士深入思考,仔細權衡,明智抉擇。

各位議員,香港民主發展到了關鍵時刻。香港市民從來沒有如此接近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的夢想。香港社會普遍期望各位議員順應民意,支持普選法案通過。可以說,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需要在座各位議員拿出勇氣和擔當,投下決定香港民主進程的關鍵一票。我相信,大家一定會為譜寫香港民主發展的新篇章做出應有的貢獻,歷史也必將記住你們的抉擇!



李飛:「8.31」決定不容挑戰

文匯網訊香港50多名立法會議員今日到深圳與中央官員會面,交流政改意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開場發言,均呼籲議員以香港長遠利益為依歸,通過政改方案。出席是次會面的中央官員包括: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

以下是港澳辦官網刊發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遵守香港基本法 支持普選法案》講話全文:

我們今天是以什麼樣的身份坐到一起開這個座談會? 王光亞主任、張曉明主任和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機構的成員,梁振英先生、林鄭月娥女士、袁國強先生、譚志源先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在座的各位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雖然我們工作崗位不同,但我們所在的機構名稱都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香港的利益,應當是我們的共同職責。

我們今天要談的行政長官普選問題要以什麼為共同的政治法律基礎?只能是香港基本法。中央要遵守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要遵守基本法,在座的各位議員就職時都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因此,按照基本法的規定落實行政長官普選,也應當是我們的共同職責。以這兩項共同職責為基礎,下面我就行政長官普選問題談四點看法:

第一,基本法對行政長官普選有明確的規定,必須嚴格遵守。基本法關於行政長官普選的規定雖然只有一句話,但其含義是十分明確的,我曾經作過深入的說明,簡單來說,它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意思:第一,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提名權屬於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第二,這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就是由現在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直接翻牌而來;第三,提名委員會是一個機構,而一個機構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要求必須獲得該機構過半數成員的支持,是符合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和通行的決策規則的。從維護基本法出發,對基本法關於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制度的規定,不能有超出以上三點的其他理解。基本法必須得到遵守,基本法的規定必須得到執行,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而貫徹落實基本法關於行政長官普選的規定,就必須把上述三點理解落到實處。

第二,「8‧31決定」嚴格遵循了基本法的規定,必須得到貫徹落實。按照基本法及其有關解釋確定的「五步曲」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具有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決定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這一權力作出的「8‧31決定」,完全遵從了基本法的規定,必須得到貫徹落實。這裡我想特別指出兩點:一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除了具有政制發展的決定權之外,還具有基本法的解釋權。雖然決定不是解釋,但蘊含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權威理解,具有不容挑戰的法律效力。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是在廣泛聽取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基礎上,經過長時間研究作出的,是一項十分審慎的決定,不存在還未實施就加以改變的可能性。


第三,普選法案的規定民主、開放、公平、公正,是最佳普選制度。4月 22日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法案,貫徹落實了基本法和「8‧31決定」,這套普選制度是民主、開放、公平、公正的,是切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最佳普選制度。首先是民主。這套普選制度,不僅講選舉階段的民主,還講候選人提名階段的民主。提名委員會由四大界別 1200人組成,涵蓋社會各界的精英,具有廣泛代表性,這是提名程序民主性的基礎;參選人要獲得過半數提名委員會委員支持成為候選人,如前所述,符合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提名產生 2-3名候選人,排除了只有一名候選人自動當選的情況,保證了行政長官人選都要經過一人一票選舉產生,保證了選舉的競爭性,符合選舉民主的核心要求。其次是開放。在這套普選制度下,符合法定的行政長官任職資格的人,都可以向提名委員會委員爭取提名,也就是說,提名程序是完全開放的。在爭取提名的過程中,不少於 120名且不多於 240名委員聯名推薦是公開、透明的,雖然最後提名階段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但特區政府在公佈普選法案時已經提出,提名委員會提名過程中,將提供適當的平台讓參選人有公平以及充分的機會向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以至廣大市民大眾解釋其政綱和理念,爭取支持,確保參選人爭取提名的過程是公開透明的。第三是公平。這套普選制度對任何符合法定資格的人爭取提名沒有任何不合理限制,在此基礎上,提名制度在四個層面體現了平等性:一是任何符合法定資格的人都要以個人身份向提名委員會爭取提名,身份是平等的;二是任何符合法定資格的人要成為參選人,都必須有不少於 120名且不多於 240名委員的聯名推薦,「入閘」的條件是平等的;三是任何人獲推薦成為參選人之後,都可以在同樣的平台上向提名委員會以至香港社會解釋其政綱和理念,爭取支持,機會是平等的;四是參選人必須獲得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過半數支持才能成為候選人,「出閘」的條件是平等的。最重要的是,按照普選法案的規定,提名委員會的廣泛代表性意味著其組成人員的背景是高度多元化的,任何政治團體或利益團體都不可能控制提名委員會,確保了上述平等性的實現。第四是公正。在這套制度下,我們希望而且相信提名委員會不會把與中央對抗的人提名為行政長官候選人,但說到底,普選法案把提名權賦予 1200名香港各界人士組成的提名委員會,由這個委員會來判斷參選人是否符合愛國愛港標準並決定是否提名其為行政長官候選人,這體現出了一種充分信任,也符合程序正義原則,是公正的。從 2013年啟動這一輪政改工作以來,我們在堅持行政長官必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的原則上毫不含糊,在充分保障香港居民的民主權利上也同樣毫不含糊,這個普選法案就是最好的明證。

第四,普選法案充分吸納了香港社會各種合理意見,有廣泛的民意支持。有些香港朋友可能覺得他們的意見沒有被採納,這要看什麼意見。比如「公民提名」、對提名委員會進行根本性改造的意見,確實沒有被採納,因為這不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他們可以提出違反基本法的建議,我們不能做違反基本法的事情。對於符合基本法的合理建議,應當說許多已經被普選法案充分採納。比如說,香港社會普遍希望降低推薦門檻,而且設聯名推薦的上限,這個意見就被採納了,普選法案規定委員聯名推薦的下限為 120名,上限為 240名,可以確保有多個參選人供提名委員會考慮提名,有效地防止個別參選人採取盡可能多地獲取委員推薦的策略,從而擠壓其他人獲得推薦的空間,導致參選人數量不足,以增強提名程序的競爭性。又比如,香港社會普遍擔心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過程受到操控,為此,普選法案規定提名委員會委員以個人身份履行職責,在提名階段採取無記名投票,以保障提名委員會委員在履行提名職責時自由地表達其意志,消除香港社會對提名程序受到操控的擔心。再比如,香港社會普遍擔心提名委員會難於提出足夠的候選人或者提名委員會委員採取策略性投票,為此,普選法案規定提名委員會委員最少必須投票支持 2名參選人,最多可以投票支持全部參選人,這樣理論上所有參選人都可能得到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過半數以上的支持,既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提名委員會提名足夠候選人的機會,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策略性投票,使提名結果真實地反映提名委員會委員的偏好和意志。可以說,在符合基本法和「8‧31決定」的前提下,普選法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回應了香港社會的各種擔心,消除了各種疑慮。普選法案公佈後,香港社會始終有超過半數的市民支持,這是普選法案有效回應他們關注的結果。

各位議員, 2017年行政長官能否實現普選,決定權在你們手上。你們在立法會投下支持普選法案的一票,500多萬香港合資格選民就可以在 2017年行使普選行政長官的權利;你們在立法會投下反對普選法案的一票,就可能剝奪他們的這種權利。更重要的是,這是支持還是反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試金石,是轉向合作共贏正道還是繼續走對抗俱損歪道的分水嶺。 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刻,我衷心希望大家都回到基本法的軌道上來,旗幟鮮明地共同捍衛香港來之不易的法治,共同維護作為香港法治之魂的基本法,以支持普選法案表明擁護基本法的堅定立場,以支持普選法案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創造條件縮窄業已存在的社會分歧,為香港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共同努力!



張曉明:權衡利害得失 作出明智選擇

文匯網訊香港50多名立法會議員今日到深圳與中央官員會面,交流政改意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開場發言,均呼籲議員以香港長遠利益為依歸,通過政改方案。出席是次會面的中央官員包括: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

以下是港澳辦官網刊發的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權衡利害得失 作出明智選擇》講話全文:

我們知道,在座的一部分議員在行政長官普選法案的投票選擇上正處在「兩難」境地。要作出這個可謂「艱難的決定」,關鍵看怎麼權衡利害得失。我注意到這段時間許多有識之士的相關看法和分析,深以為然。換位思考的話,也覺得諸位對以下幾點不可不察。

一是香港主流民意。觀政改大勢,要看到兩方面:一個方面是中央政府推進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實現的誠意和決心堅定不移,堅守原則底線不動如山。另一方面是香港社會支持普選法案在立法會通過的主流民意已經形成,而且很扎實,很穩固,不可逆轉。儘管近期有個別民調把支持和反對普選法案的差距壓得非常近,但正如吳光正先生所說,「心水清」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要做比較的話,周融先生牽頭的「保普選、反暴力」大聯盟在短短 9天時間內收集到 121萬個簽名,更具有可信度和震撼性。這是實實在在的民意。18個區議會接連以大比數通過支持落實普選的動議,也是民意的反映。大家都生活在香港,從與同事、街坊、朋友以至出租車司機的交談中所得出的印象,相信都是支持普選法案通過的人遠多於反對的人。接下來的問題是,立法會議員作為「民意代表」,能不能明知民意取向卻視而不見甚至忤逆而行呢?

二是議席得失。從政團和議員個人現實利益計,考慮這一點是必然的,除非下一屆不想參選連任。過往幾屆立法會地區直選中「泛民」陣營參選人獲得的選票,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中間選民。雖然我們不能準確預見到一年以後立法會選舉時的社會總體氣氛和各種具體情況,但可以肯定一點,當大多數選民感到他們本來已經到手的「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權利因為某些議員的不滿意或者某些政治考慮而被橫加剝奪的時候,也必然會用手中的選票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和憤慨。一些社會人士講「票債票償」,恐非危言聳聽。
即使某些「泛民」參選人相信自己的「基本盤」比較穩定,但在激烈的競爭中哪怕流失一、兩成中間選民的選票,後果也可能很嚴重。

三是對立法會普選的關聯影響。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 2007年 12月通過的有關決定,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立法會的選舉才可以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如果這次行政長官普選法案通不過,2020年立法會普選就無從談起,推遲到何年何月也尚未可知。一些政團和人士期望 2020年立法會普選辦法擴大民主成分,並藉此機會多拿議席,這些都會變成「竹籃打水一場空」。至於這些政團內部急於「上位」的新生代,恐怕也未必有耐性無限期耗等下去。可以說,否決普選法案是「損人不利己」。

四是對經濟民生的影響。政制發展固然重要,但並非港人生活的全部。甚至可以明確說,對於大多數港人而言,它比不上經濟民生問題重要。在市民大眾最關切問題的排行榜上,它也從來排不上最優先位置。長期以來,有關政制發展問題的爭拗一直沒有間斷,耗費了特區政府太多的時間、精力和太多的社會資源。可以說,政制之爭「累港久矣」。當我們反思這些年香港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分析香港的經濟總量和競爭力與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差距日益拉大的原因時,不能不歸咎於香港社會氣氛的高度政治化,包括政制發展問題帶來的困擾。正如劉遵義和楊振寧兩位教授日前發表的《選擇正確路向》一文所言:錯過今次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阻礙的不單只是政制改革,同時還阻礙了其他急須處理的民生工作進程 5至 10年,包括房屋、社會保障、醫療、教育、青年發展,以及扶貧等。香港再不能蹉跎歲月,現在就需要行動。」兩位受人尊敬的教授發出的這番肺腑之言,是切中當今香港的「醒世恆言」。

五是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我們多次講過,愛國愛港、擁護「一國兩制」方針、遵守基本法是中央政府與香港各政團、各派別人士溝通的共同政治基礎,也是改善和發展彼此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在「一國兩制」下,任何政治力量都必須遵守「一國兩制」的規矩,都應當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責任,都需要與中央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搞對抗沒有出路。判斷某個政團、某個人是不是與中央搞對抗,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不僅要看歷史表現,更要看現實表現,特別是在重大政治問題上的取態。現在就到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檢驗時刻。待會兒王光亞主任還會就此發表重要意見。如果「泛民」的一些朋友真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調整自身的政治定位和立場,真想走出「死胡同」,真想與中央政府建立互信、良性互動,真想做有益於國家和民族的事情的話,眼前這一步即使再艱難,都要義無反顧地邁出去。

我喜歡引用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的一句名言:「謀度於義者必得,事因於民者必成。」這句話講到了謀事的兩個基本立足點:一是「義」、「義理」;二是「民」,也包括民意。對於我上面講的幾點意見,也許有的議員並不完全認同,但我認為這句話確實值得諸位三思。


由中英談判開始凡三十多年,《中英聯合聲明》的訂立,《基本法》的撰寫到頒布確立成為香港特區 “小憲法”,1997年 71回歸中國都已經 18年,北京都給予港人一個除了國防外交,在香港 “實行高度自治” 的愿景。


2003年發生了 “23條立法事件”,結果暫時擱置立法,2012年 “反國教事件“ ,接著也是暫時擱置。2014年 6月 北京發佈《「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2014年 8月 31日頒布《人大決定:2016年立法會選舉和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引發了歷時共 2月 2週 又 3天 約 90晝夜的 ”佔中事件“。


5月 31日 3位官位不高的京官,來到深圳會見立法會議員,把 8.31的人大決定所以落三度大閘的原因說明,既沒有 左閃右避、也不再 避重就輕,更把整個預先篩選過程效用:原原本本、老老實實、清清楚楚,向全港超過 700萬市民一次過坦白說明,纖毫畢露全部盡情展現。


從京官肺腑之言知道現實,閣下選擇:繼續留港 逆來順受 or 文武抗爭,急攪移民 另尋新天地 勝我就家鄉,是各人自己的選擇適從尊便。嗜悲 寫 Blog 8年多以來,都有講害怕不成熟的民主,因為她只會帶來:官商勾結 政治籌傭 福利主義 + 派錢黨 之禍,因此 嗜悲 卑微願望寧願原地踏步。


絕不希望 2017年 500萬選民做橡皮圖章,選出的所謂 ”普選” 特首,因為得到了 偽民意授權 虛假認受性,”普選“ 特首就可以變本加厲!


民生政策向富人和窮人傾斜,由政府帶頭加費加稅加價,引發全港惡性通貨澎漲加速加劇,蠶食購買力令儲蓄貶值,不富不窮的受薪階級首當其衝。政治層面依照北京旨意盲幹蠻幹,23條 國教科 中港溶和 三權合作 錄逐有來,削弱一貫香港核心價值。


原地踏步 沒有 “2017 政改” 起碼衰都是衰得慢一點衰得遲一些,還可希望 23條這頭猛獸會來得晚一點距離遠一些。雖然仍然是小圈子的選舉,像如今 嗜悲 還可以搵到餐食,更希望可以留下少許積蓄將來養老!!!


Last but not Lease:

2015年 5月 31日由 3位京官向香港人作一次性剖白,3位官員說出了肺腑之言,港人焉能無動於衷,還不趕快跪下謝恩?!




後記:

在上文 嗜悲 幾次說三位官位不高的京官,在深圳教訓訓勉香港人,卻說得那麽死那麼硬蹦蹦,因為 嗜悲 還有個顧慮,知道中國是人治高於法治,下級的官員可隨時被犧牲,讓更高級的官員臨尾尾扭轉乾坤,下級官員吃完死貓後,過一年半載冷河便可復出又是一條好漢。


哈哈哈 這個想法竟然有位 黎則奮先生 寫了篇文章出來,與 嗜悲 有幾點細節和總的大方向不謀而合,有興趣者請細心閱讀。


慎防局中有局 堅決否決政改 by 黎則奮


信報中共處理香港政改的官員周日(5月 31日)南下深圳會見全體立法會議員,主要對象當然是泛民,但態度比先前的張榮順還要強硬,話說得更死,毫無迴旋餘地,令本來毫無期望的港人只會走向絕望。誠如梁家傑所言,應該沒有懸念,只能丟掉幻想,準備長期在體制外抗爭。

然而,只要細心分析今次會面的來龍去脈,不能不令人懷疑局中有局,這只是一場大龍鳳,名副其實是期望管理工程,為日後可能出現的突變、民意反彈和部分建制民主派「華麗轉身」鋪路。

話怎麼說呢?原來今次的會面與過去兩年來的京官與反對派議員會面的安排截然不同,事出突然,基本上沒有單位認頭。去年 4月立法會議員上海之行是中央通過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正式邀請全體立法會議員成行,事前曾鈺成相當認真,做足工夫,開了多次會;去年 8月部分泛民議員北上面見京官,則由特區政府安排。

不過,今次會面,據悉只是某位泛民議員接獲中方來電,然後向傳媒發放消息,故此最初不少泛民議員回應記者查詢時,均表示沒有收到政府通知;成行之前,第一天報名議員不及 30人,反映絕大部分議員、尤其是建制派深知冇料到,連應酬亦費事;翌日肯定有幕後人士發功,除了熱愛賽馬的張宇人缺席外,全部建制派議員都出席,泛民亦有 15人報名。最終中共不讓長毛入境,避免場面失控,破壞會議和諧氣氛;奇怪的是,竟沒有反對派議員就此提出抗議,可見雙方早有默契,心照不宣。

3個京官各有角色,說話配合分工,互為表裏。最大官階的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直言所謂普選其實就是篩選,聲稱政改方案的目的,就是要對一小撮所謂「打着『民主』的幌子 。。。。肆意曲解《基本法》,阻撓特區政府施政 。。。。勾結外部勢力,鼓吹和支持『港獨』等分裂勢力」的人「堅決鬥爭,決不含糊」;而「行政長官普選制度設計,就是要把這些人排除在外,不僅要限制他們『入閘』、阻止他們『出閘』,即使他們僥幸當選,中央也會堅決不予任命」。

負責法政工作的李飛則表明人大常委會 8.31決定不但「是在廣泛聽取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基礎上,經過長時間研究作出的,是一項十分審慎的決定,不存在未實施就加以改變的可能性」;更聲稱其效力不限於一次選舉,是千秋萬世,長期有效。換言之,「袋住先」就要「袋一世」。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就在民意上砌詞造說,揚言違反民意否決政改方案的泛民議員要「票債票償」,而由中聯辦幕後策劃、經周融辦理的所謂 121萬人簽名撐政改,就是真實的民意,「更有可信性和震撼性」。

說話至此,所謂談判當然走到盡頭,完全沒有轉圜餘地。但大家不要忘記,標榜「以法治國、以法施政」的中共從來都是人治,只有中央的最高領導人說了才算數,如果至今仍未現身講話的習近平在最後關頭稍作「讓步」,例如在所謂公司票轉董事票或個人票上有所改變,同時再降低「入閘」條件,甚至按照 2010年的政改方案進一步分別增加 5個地區直選議席和 5個超級區議員議席(功能團體選舉與地區直選比例不變),向建制民主派輸送利益,再由主流傳媒包括所謂「民主大報」連同所謂中間派和社會各界名人大合唱,呼籲港人「袋住先」,一般不明內裏以為中央最終「讓了步」的普羅大眾的民意,難保不會變動。只要民意一如習近平下達的指令達致七成,信誓旦旦否決政改的建制民主派,難道真的不會含淚投票支持,來一個「華麗轉身」嗎?

因此,不怕一萬,至怕萬一,大家千萬不要上當,掉以輕心。在未來兩個星期,都要打醒精神,站出來公開表態,堅決反對人大 8.31決定,拒絕任何有名無實的所謂「讓步」,要求 27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堅定立場、堅守原則,否決假普選的政改方案。事實上,民間已經發起「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一浪接一浪,連番出擊,抗爭到底。

第 1波︰真落區 —— 6月 7日星期日,上午 11點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集合出發,分隊落全港 5區宣傳,向廣大市民解釋為何要否決政改假普選方案。

第 2波︰全民出嚟行 —— 在立法會表決政案前(極可能是本月 17日)前的星期日舉行「全民拒絕假普選運動」大遊行,讓全港反對假普選的廣大市民公開表態,顯示決心和力量。

第 3波︰滾動式集會 —— 由大遊行結束後當天起,持續在立法會外集會,支持反對派議員堅守原則、堅定立場,否決假普選方案。

港人已經別無選擇,惟有團結起來,丟掉幻想,奮力抗爭。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黎則奮 先生要利用三步曲,確保泛民不會臨尾尾華麗轉身,恐怕還是天意難違反 。。。。。。唉!!!


先製造無可轉彎的假象,最後由特別高級的中央官員,出來一錘定音讓少少半步,全港感激流涕泛民華麗轉身,這就把 嗜悲 一直害怕不論官民的不成熟民主,一旦 officially 引入植根香港,禍患將無窮無盡直到破產。幾個關鍵的泛民議員適時轉軚,將 嗜悲 寧願 原地踏步 的期望,臨門脫腳一筆勾銷。


三位官位不高的京官只是做一場戲,配合中央高官只是讓少少半步,若要連戲的嘛就找個最低級的 張主任,即是由駐在香港調遷其他省份,或作豹隠一年半載,其他的賴貓側側膊不提也罷 。。。。。。。希望這只是 嗜悲 的過分悲觀和陰謀論作怪喇!?


後後記:

6月 5日 《人民日報》有篇評論:依法推進香港普選是中央堅定不移的立場


【明報專訊】中國官方《人民日報》5日在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強調,依法推進香港普選是中央堅定不移的立場。

文章說,香港特區政府日前正式預告,行政長官普選法案將於 6月 17日提交立法會審議、表決,這意味著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目標的程序已進入關鍵階段。

「特區政府提交的法案,貫徹落實了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符合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體現均衡參與的原則,得到了多數香港市民的認同,是行政長官普選最為合適的制度安排。

中央堅決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法案,衷心希望香港各界把握歷史機遇,依法落實普選,使 500多萬香港合資格選民第一次實現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

文章指出,落實行政長官普選,是香港基本法規定的目標,是中央政府對全體香港市民的莊嚴承諾。「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始終嚴格執行基本法的規定,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推進香港的民主發展。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的民主成分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明確了政制發展的法定程序、普選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實現基本法規定的普選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 8月 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明確從 2017年開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並規定了普選制度的核心要素。決定作出之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與香港各界人士進行溝通交流,闡述決定各項內容的依據。特區政府開展公眾諮詢,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這些舉措,都充分體現了中央支持香港特區發展民主、實現普選的堅定立場。」

文章稱,「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國家利益。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法案合情、合理、合法,是切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也是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具體體現。

如期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是廣大香港市民的民主夙願,也是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依法落實普選,有利於香港社會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有利於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有效施政,有利於一國兩制事業向前推進。

如期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也符合國家整體利益。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實踐證明,全面準確地理解、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包括落實基本法規定的普選目標,有利於更好地維護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

文章稱,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立法會議員角色關鍵、責任重大。「香港的民主發展正處於極其關鍵的時刻,香港能不能邁向民主發展的里程碑,現在只有一步之遙。中央真誠希望並呼籲全體立法會議員以香港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為依歸,順應多數民意,勇於擔當,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無愧於歷史的貢獻。」

文章最後認為,「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香港普選的歷史契機已經到來,香港政制發展進入一個關鍵節點。我們期盼,香港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能夠成為現實,共同譜寫香港民主發展的新篇章。」




若要閱讀全文,看看《明報》有沒有斷章取義以遍蓋全,以下是在《新華網》找到的文章全文,因為在《人民日報》內地版和海外版的頭版找不到,究竟是《明報》交錯了,還是之後《人民日報》改了版面呢?不用深究。


繁体版:依法推進香港普選是中央堅定不移的立場


【人民日報】香港特區政府日前正式預告,行政長官普選法案將於 6月 17日提交立法會審議、表決,這意味著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目標的程序已進入關鍵階段。

特區政府提交的法案,貫徹落實了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符合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體現均衡參與的原則,得到了多數香港市民的認同,是行政長官普選最為合適的製度安排。中央堅決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法案,衷心希望香港各界把握歷史機遇,依法落實普選,使 500多萬香港合資格選民第一次實現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

落實行政長官普選,是香港基本法規定的目標,是中央政府對全體香港市民的莊嚴承諾。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始終嚴格執行基本法的規定,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推進香港的民主發展。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的民主成分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明確了政制發展的法定程序、普選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實現基本法規定的普選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 8月 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明確從 2017年開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並規定了普選制度的核心要素。決定作出​​之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與香港各界人士進行溝通交流,闡述決定各項內容的依據。特區政府開展公眾諮詢,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這些舉措,都充分體現了中央支持香港特區發展民主、實現普選的堅定立場。

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國家利益。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法案合情、合理、合法,是切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也是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具體體現。如期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是廣大香港市民的民主夙願,也是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依法落實普選,有利於香港社會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有利於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有效施政,有利於“一國兩制”事業向前推進。如期實現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也符合國家整體利益。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實踐證明,全面準確地理解、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包括落實基本法規定的普選目標,有利於更好地維護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

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立法會議員角色關鍵、責任重大。香港的民主發展正處於極其關鍵的時刻,香港能不能邁向民主發展的里程碑,現在只有一步之遙。中央真誠希望並呼籲全體立法會議員以香港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為依歸,順應多數民意,勇於擔當,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無愧于歷史的貢獻。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香港普選的歷史契機已經到來,香港政制發展進入一個關鍵節點。我們期盼,香港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能夠成為現實,共同譜寫香港民主發展的新篇章。




簡體版:依法推进香港普选是中央坚定不移的立场


【人民日报】香港特区政府日前正式预告,行政长官普选法案将于 6月 17日提交立法会审议、表决,这意味着实现 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目标的程序已进入关键阶段。

特区政府提交的法案,贯彻落实了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符合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体现均衡参与的原则,得到了多数香港市民的认同,是行政长官普选最为合适的制度安排。中央坚决支持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衷心希望香港各界把握历史机遇,依法落实普选,使 500多万香港合资格选民第一次实现一人一票直接选举行政长官。

落实行政长官普选,是香港基本法规定的目标,是中央政府对全体香港市民的庄严承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中央始终严格执行基本法的规定,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香港的民主发展。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的民主成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明确了政制发展的法定程序、普选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实现基本法规定的普选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 8月 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明确从 2017年开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并规定了普选制度的核心要素。决定作出之后,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与香港各界人士进行沟通交流,阐述决定各项内容的依据。特区政府开展公众咨询,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中央支持香港特区发展民主、实现普选的坚定立场。

落实行政长官普选,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法案合情、合理、合法,是切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具体体现。

如期实现 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是广大香港市民的民主夙愿,也是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法落实普选,有利于香港社会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有利于行政长官带领特区政府有效施政,有利于“一国两制”事业向前推进。

如期实现 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也符合国家整体利益。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实践证明,全面准确地理解、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基本法,包括落实基本法规定的普选目标,有利于更好地维护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落实行政长官普选,立法会议员角色关键、责任重大。香港的民主发展正处于极其关键的时刻,香港能不能迈向民主发展的里程碑,现在只有一步之遥。中央真诚希望并呼吁全体立法会议员以香港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依归,顺应多数民意,勇于担当,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为推动香港民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香港普选的历史契机已经到来,香港政制发展进入一个关键节点。我们期盼,香港合资格选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行政长官能够成为现实,共同谱写香港民主发展的新篇章。



《人民日報》沒有再把 3位京官:王光亞 李飛 張曉明,在 深圳 講話的精髓精精粹都寫出來,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們 3人說的可以不算數,即也不是中央的最終版本呢?他們 3人會不會在最後被犧牲,讓更高級的中央官員出來一錘定音呢?!?!?!




伸延閱覽:
京官深圳發言重點 明報新聞網
王光亞:做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正確抉擇 文匯報
李飛:「8.31」決定不容挑戰 文匯報
張曉明:權衡利害得失 作出明智選擇 文匯報
香港基本法 hkhrm.org.hk
慎防局中有局 黎則奮 信報新聞網
官媒: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港普選 明報新聞網
人民日报:依法推进香港普选是中央坚定不移的立场 新華網




我的舊文:
接受現實 原地踏步 (認命者言 ~ 前篇)
我的政治 101.0 (政治是人類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的政治 101.4 (鬼唔知阿媽喺女人咩!)
我的政治 101.5 (鬼唔知阿爸喺男人咩!)




《For your attention 懇請垂注》
Recently,Blogger spam filter has become overly sensitive, your comment may automatically relocate into the spam locker temporarily,awaiting for my discretion. I shall visit the spam locker frequently to unlock your comment,please remain patient.
若閣下的留言突然消失,此乃 Blogger 的自動過濾系統過份敏感,留言被掃入 SPAM 儲物箱,需要 嗜悲 審查後作出裁決。愚弟定必每天巡邏多次,儘早釋放返回留言板,謝謝你的耐性。




Wednesday, December 24, 2014

今年沒心情慶聖誕祝新年

今年沒心情慶聖誕祝新年



佔中清場不過一個月,就是今年的 聖誕 和 新曆新年,平安夜有沒有得慶祝,不過 平安夜 將會沒有廣東道的聖誕倒數, 時代廣場 的除夕新年倒數,亦已經宣布取消。


警方宣布 平安夜 和 除夕 這兩個倒數節日,將出動 2000警力,力保 ”鳩嗚“ 不會游擊式佔領主幹道。警方處理佔中的「Solar Peak」行動的 7,000警力仍會繼續運作,直至鳩嗚團完全消失,警方才會考慮解散 Solar Peak 團隊。


嗜悲 一向怕人逼,沒有出外參加倒數已經十多二十年爾,都是留在家中過平安夜,而且今年真的沒有值得 “慶祝” 的感覺,平安夜希望真的能平安渡過。


在此謹祝各兄姊


































Merry Christmas


and


a prosperous 

New Year!




我的舊文:
直 普 篩 量 質
接受現實 原地踏步
落幕也是新的開始
我的政治 101.0
我的政治 101.1
我的政治 101.2
我的政治 101.4
我的政治 101.5


暫時 101.3 還未登出,不過今次 《雨傘運動》給了我新的觀點,將在補寫之後,盡快登出 Stay Tuned!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14

暫別 ~~ 後會有期

暫別 ~~ 後會有期



2014-10-10
自 9-28 之 後 發 展 到 如 今,香 港 局 勢 愈 催 嚴 峻,令 人 深 深 感 到 不 安,嗜 悲 要 專 注 局 勢 發 展,暫 時 無 暇 也 無 心 情 寫 博。多 謝 各 位 常 來!


Recently Hong Kong is encountering an uneasy situation.

Space shall temporarily suspend my blogging.

Thank you for your frequent visitation!




2014-12-10
嗜悲註:
團體申請法庭禁制令,于週四(12月11日)早上九時正,開始由代理人清理法庭准許區域內障礙物。警方已發出聲明,明早 9時先協助執行金鐘臨時制禁令。


警方並將在協助清理障礙物完成之後,將會對金鐘佔領區作出全面清場,開通 夏愨道、干諾道中 及 告士打道 一帶主要幹道,範圍涵蓋 8個路段,會移除佔領區內馬路及行人道所有路障,不論生的死的障礙物。


政府總部在週四將全部關閉,行政署通知政府總部員工,星期四毋須返政總上班。立法會亦已經宣布立法會大樓週四將停止運作全面關閉。原早定下來的會議將會全部取消,並停止公眾服務和容許訪客入立法會,立法會職員除必要崗位外,其他不會回立法會值班,不過就會容許記者入內。


清場在即,學民思潮於臉書呼籲支持者重聚金鐘,通宵留守共抗清場,更表明「贏就一齊贏,輸就一齊輸」。激進派「學生前線」更提出「以武制暴」對抗清場。雖然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表明反對,批評此舉令警方有藉口升級武力,恐怕不止流血收場這麽簡單。


警方揚言出動 7000警力清場,201412 11-12 將可能發展成為 ”港版的 228事件“,以後每年除了 六四 七一 還多一天 “十二十二 港殤日” 留作紀念日 。。。。。。。。希望噩夢不會真的成為事實吧。


天佑香港!


12月 11日 早上各位可利用以下兩個新聞直播網頁查看即時新聞:

TVB 即時新聞 24小時同步廣播


Now TV 即時新聞 24小時同步廣播



2014-12-12
嗜悲加註:
金鐘清場平安完成,沒有預期的激進抗爭警民流血衝突,嗜悲 稍為安心,個人認為這是基於:


1)清場日前港府透過警察先發制人,拘捕了:熱血公民 成員 黃洋達,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 陳志全 的助理 蘇浩,社民連 副主席 黃浩銘,及 學生前線 的 鄭錦滿。


2)11-30 雙學發起包圍政府總部,在 2014年 11月 30日晚 至 12月 1日早上,市民在學聯和學民份子,被警察亂棍扑人血淋淋的畫面,發揮了寒蟬效應。


3)警方驅散圍政總的行動過分使用武力,遭到除了建制派外,普遍劣評如潮,社會各方強烈譴責:過份暴力。「傘下爸媽」發起「反警暴遊行」,並會在現場展示警方濫用暴力,驅趕示威者的證據,致令今次警方行動比較收斂。


現在還有立法會前,和銅鑼灣怡和街,仍然有市民佔領,事件還未完全落幕,本網誌繼續掛黑!



2014-12-15
嗜悲加註:
繼 旺角 金鐘,象徵佔領行動最後一個據點的銅鑼灣佔領區,昨晨在不足 3小時內被警方全面清場,持續逾兩個月的佔領行動亦隨之落幕。而堵塞立法會示威區的佔領人士,行管會昨午亦發出最後通牒,最後全部人願意和平離開。


公民抗命告一段落,結果幸運地沒有人死亡,但流血卻不可避免了。雖然沒有人即時被收監,等候秋後算賬,才是白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