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Friday, March 11, 2011

折衝樽俎

折衝樽俎



【大公網】漢語有個成語叫「折衝樽俎」,典故出自《戰國策.齊策五》:「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樽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

原指在諸侯國會盟的筵席上制勝對方,後來泛指外交談判技巧。在我國古代,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憑藉口舌技巧制服對方的故事不勝枚舉,而在現代國際關係中,由於外交授權有限,加之信息獲取的渠道多而快捷,「折衝樽俎」的案例就比較少見了。

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外國老政要生活秘聞》一書,記載了基辛格的一段發生在非外交場合的軼事,倒是有些「折衝樽俎」的味道。

在現代外交領域,基辛格稱得上是談判大師。一次,他想檢驗一下自己的斡旋能力,就對一位老農説,我為你物色了一個好兒媳。老農回答説,我從不干涉兒子的事。基辛格説,這位姑娘是銀行家羅斯切爾德伯爵的女兒。

老農説,哦,如果是這樣的話……見老農默許了,基辛格就去對羅斯切爾德説,我為你女兒找了個好女婿。伯爵婉拒説,可我女兒還年輕。基辛格説,這位小夥子是世界銀行的副行長。

伯爵説,哦,如果是這樣的話……見伯爵默許了,基辛格又去對世行行長説,我給你找了位副行長。世行行長説,可我們現在不需要增加副行長。基辛格説,這位年輕人是羅斯切爾德伯爵的女婿。於是,世行行長欣然同意了。

就這樣,一樁門第懸殊的婚姻促成了,而且變得門當戶對了。



上面的例子好像是一段笑話,但其實我們今時今日,卻見到很多政棍,利用有關各方,都不同時在現場的情況下,把一些事件從無到有,由無可能的變成了事實。


若我們特區政府中,也有如此這般的官員,是否我們香港市民之福?還是包藏禍根呢?


我們不要漠視,我們不要抱著:『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之心態,苟且讓他她過關。因為如此歪風一吹起,助長機會主義者折衝樽俎,受害者只是香港市民!




伸延閱覽:
折衝樽俎 谷歌搜尋
基辛格做媒:折衝樽俎 大公網




我的舊文:
從 伏爾泰的名句 論人治


Wednesday, March 09, 2011

相思淚

相思淚



嗬嗬嗬!和外國朋友行廟街,突然聽到這首舊歌!





《相思淚》 主唱:麗莎

情人別去後人消瘦 
相思別離惹人愁
難忘往日情深厚 
忍心拋棄負情未說緣由
相思孽債情難受 
恨他負恩負義痛心疾首
朝思夜念暗淚流 
只盼蒼天許我成佳偶
難忘情深厚 
心苦透 因也解究書信都未曾有
痛恨痛恨情慘透 
心傷透相思苦我斷腸消瘦


鄧麗君版本相思淚,在你喉上沒有轉載的embedded codes的,可知當年是何此流行。還有 張德蘭(張圓圓)版本的相思淚




在網上查找原來是1972年的老歌,但相信流行了頗一段長時間,我記得兒時有人改編了歌詞,唱得街知巷聞!


你們還記得怎麽樣唱的呢?其實我全忘記了,不過在網上找到這個歌詞版本,很啱今時今日的香港“物價飛漲”,打工仔荷包消瘦,我們一群打工仔一族,必定有相同感受!

Alternate 歌詞 (試聽


自從物價漲後人消瘦
三餐飯茶惹人愁
日常費用唔多夠
酒家起價直程未說原由
房租加到六百難承受
老板未加薪水 痛心疾首
我朝朝去度路 冷汗猛流
只盼蒼天許我橫材都有
啲細路啊~~細路唔生銹(性)
書本厚 因乜解究學費都未曾有
痛恨啊~~痛恨人工瘦
炒股票 揼心揼肺望神仙打救






伸延閱覽:
相思淚 alternate 歌詞 OLDCAKE.NET


Sunday, March 06, 2011

救火

救火



民主黨發起三月六日「紫荊花遊行」,即天明後的下午,由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紫荊花遊行是要抗議糟糕的下個年度《新財政預算案》。


曾蔭權特首麾下的曾俊華財政司司長,心急如焚,先接見了一班建制派議員,而民主派議員就被摒棄於外,曾司長並且在隔一日後,再約見多一次建制派議員們,便立即加碼狂擲總額四百多億救火。


曾俊華宣布:給予每個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每人6000元,另外有納稅的居民,可得到75%退稅,上限也是6000元,即每人最少六千元,每人最高可得萬二元。


曾蔭權上京在即,先推動曾俊華狂拋公帑四百多億元,利用足夠嗮水頭,來撲熄預備在週日下午,出來遊行的市民心頭之火!


【明報三月三日社評】請曾俊華考慮去留
財政司長曾俊華就預算案紓困措施爭議,7日之內作180度轉變;為求救火,曾俊華徹底打倒昨日之我,破天荒式派錢,違背公共理財原則的要求。對曾俊華個人而言,威信掃地;對政府而言,不但威信受損,也顯示失去管治意志。

從政府整體管治出發,曾俊華應該以大局為重,考慮個人去留,讓政府重建有效管治。我們認為,今次預算案風暴是一場悲劇,特區政府 掛在口邊的所謂行政主導,只是一句空話;中央政府必須認清香港的現行制度缺陷,實事求是,解決特區政府有權無票的死結。

行政主導失效 「3個敗壞」後遺症嚴重
今次預算案的周折,性質十分嚴重,從最廣義而言,顯示政府行政失效,《基本法 》規定的「行政主導」,經此一役可謂蕩然無存,主因在體制缺陷,而主其事的官員曾俊華也有失誤。就狹義而言,曾俊華迄今的表現,對政府施政構成「3個敗壞」。

首先,敗壞了諮詢制度。曾俊華聲稱預算案的措施是聽取了各方意見的結果,事實上,曾俊華曾經出席論壇、會晤各個政黨和學者,更放下身段,落區到市民家中吃團年飯,親自感受普羅大衆的生活,他為了鼓勵市民發表意見,還把自己的鬍鬚拿出來開玩笑。

但是事態發展,證明曾俊華所謂聽取意見,實效成疑,因為他與幕僚閉門造車,炮製出來的注資強積金措施,公布前受諮詢人士並未與聞,而注資不退稅,中產階層和年輕一代對此反彈最強烈。政府諮詢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拿揑民情,曾俊華經過諮詢後的預算案,無疑向市民宣示諮詢是假,官意是真。這是徹底地敗壞了諮詢制度。

其次,敗壞了官員、政府的威信。上周三,曾俊華發表預算案之後,面對民意強烈反彈,他出席電視台、電台等解釋預算案的場合,都極力辯護,雖然理據重複,未能說服市民,但是此階段,曾俊華堅持原則,就決策官員而言,仍然得到一定尊重。

但是,他180度轉變,打倒昨日之我之後,對一星期前所說紓困措施原則,包括不激化通脹、鼓勵市民儲蓄投資未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等原則,完全拋諸腦後,修訂措施與這些原則南轅北轍,曾俊華對此連嘗試自圓其說也不做,這樣的表現,不但敗壞個人威信,整體政府和其他官員的威信也受到拖累。

試想想,曾俊華、政府和其他官員的說話,日後在市民心目中還有多少可信度。這是曾俊華敗壞了整體政府的威信。

第三,敗壞了公共理財原則,使信奉謹慎理財核心價值的人無所適從。曾俊華胡亂派錢,被指存在政治考慮,目的使泛民陣營發起的3月6日大遊行,不成氣候,為了這個政治考量,曾俊華罔顧公共理財原則,加碼約180億元,使全部紓困措施高達超過610億元.

連同他2007/08年度開始接任財政司長以來,經他派糖所耗用公帑,已經高達約1800億元,如此寶貴的公共資源耗費了,但是收到多少效益?貧富懸殊改善了嗎?曾俊華今年變本加厲,箇中或有特首曾蔭權 的因素,但是反映曾俊華未能堅持原則辦事,就主觀條件、客觀處境而言,說明他已不能適任財政司長之職。

一星期前,曾俊華為注資辯護,聲稱為市民長遠福祉設想,為市民考慮30年以上的生活安排,其高瞻遠矚,雖或有人認為是假大空,仍然使人有一絲感動,但是,昨日公布的修訂措施,則是只放眼3日後的大遊行,這種完全違背邏輯的做法,從一個極端擺向另一個極端,不合乎理性要求,由這種心理狀態的人執掌香港的財政大權,適當與否,值得斟酌。

預算案惹起反彈,連建制派議員也「不敢」支持,以政府在立法會無票的現實,預算案需要調整和修訂,事屬必然,但是在退讓之時,曾俊華應該堅守核心理財理念,例如絕不胡亂派錢等。事實上,市民對注資強積金而不退稅,反彈最強烈,若曾俊華在注資退讓,例如6000元退稅注資各半,或是由政府代供強積金6000元等方案,應已情理兼顧;曾俊華現在的選擇,顯得過猶不及、藥石亂投,耗費了更多公帑,效果是只撲了火,卻未意圖解決問題。

例如,市民對注資強積金的反彈,很大程度基於強積金不公義的現實,主要在於基金管理人「食水深」,蠶食市民胼手胝足的血汗錢。如果政府真正為市民謀福祉,就應該善用這股民氣,宣布全面檢討強積金的管理和收費,包括盡早推行強積金半自由行等,讓強積金回歸為市民利益服務的原旨,但是政府不作此想,或許是懶得去做,只以大灑金錢化解危機,連可以得分的舉措也輕輕放過,這種心態和做法,顯示政府威信掃地之餘,連管治意志也失去了。

問責非針對曾俊華 旨在讓政府取信於民
曾蔭權政府還有約16個月任期,以近期政府予人感受到的「Hea」的整體氣氛,加上預算案風暴所暴露諮詢運作、決策程序和理財原則的制度性崩潰,我們認為,曾俊華應該考慮個人去留問題。

首先,他的威信嚴重受創,明年怎樣制訂預算案?

其次,曾俊華是問責官員,預算案出了如此大問題,整體社會被折騰了一個星期,難道就此罷了?曾俊華應該有所抉擇,使問責制 不致再次成為笑話。

第三,曾俊華已經成了曾蔭權政府的負資產,若引退,可以讓政府有較大空間重新展示管治意志,重建有效管治。

我們要求曾俊華就去留抉擇,並非針對個人,而是從預算案風暴之後,這個職位應該如何體現政治倫理,並讓政府如何能夠重新取信於民為考慮。



特區政府只接見建制派議員,而忽略民主派議員,這個特別的安排,給予外間今次的狂派錢方案,是建制派議員們為市民爭取回來,香港市民若要收錢,就多選建制派議員。


【明報2011年3月3日專訊】蔡子強﹕換來「看不起」而非「尊重」的派錢
從交通津貼,到今次財政預算,都是同一個模式,就是政府最初實牙實齒,信誓旦旦,說那方案已經是政府最後的底線,那怕是「微調」的空間也沒有,但到頭來,當政府在議會中數不夠票,群眾威脅上街,就陣腳大亂,最後不單止是微調,甚至是「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把方案幾乎推倒重來。

昨天財爺宣之於口的,是這樣做是為了「凝聚共識」、「回應市民的訴求」;其實,他沒有宣之於口的,是另外兩個更重要的理由。首先是,若非如此,在議會中便數不夠票,他要為建制派議員提供一個「黃金下台階」;第二,更重要的是,民主派 正發動支持者在周末上街,以「洋紫荊革命」推翻預算案,但這恰巧是國內醞釀「茉莉花革命」的政治敏感時刻,為了避免「洋紫荊」與「茉莉花」遙遙呼應,產生協同效應,於是得盡快把火種撲熄。

但即使政府的盤算得逞,卻不表示這沒有為政府帶來深遠的後遺症。

輸掉尊嚴 輸掉尊重
以往,還有一些市民,相信政府官員,尤其是那些政務官(AO),在制訂公共政策時,除了一些必須聽命中央的課題如政改、入境等之外,有著起碼的政策理性,認為議員有時太過民粹,官員會把關較為嚴謹,但經此一役之後,卻連這點僅有的尊嚴也統統輸掉。

財政預算案的制訂不同於政改方案,那不純然是一個一念之間的政治決定,而是牽涉很多的科學和系統化決策,它歷時半年以上的諮詢,而多個政府決策局和部門的官員,亦有長時間參與其中,來決定龐大的公帑應如何妥善使用。

但如今,一個禮拜的輿論,便把歷時半年以上的一個科學和系統化決策,完全推倒重來,打倒昨日的我。從此之後,將來預算案在公布前的諮詢,大家都只會視為「廢噏」,沒有人會認真看待;反而公布後一個禮拜內的「拗手瓜」,才會真的見真章。

預算案諮詢制度破產
協助制訂財政預算的一眾 AO,其實對澳門 式的那種直接派錢方案,一直十分抗拒,認為太過民粹,沒有理念可言,但求即時的掌聲,卻不講求公共資源的最優配置,以及政府對社會的長線承擔。如果但求所謂皆大歡喜,把錢一次過分發,根本不需要一支專業的公共理財團隊。

但這一次,財爺卻不單一次過「抄足」,甚至「抄突」。我相信對於那班一向心高氣傲的AO而言,一定百般滋味在心頭,看著今天香港的政治生態,慨嘆人間何世,自己與那些民粹主義政客,還有何區別﹖面對日後日益高漲的民粹主義,喪失了僅餘的尊嚴和道德高地。

如果政府由退稅,以至到派錢,是經過半年諮詢、深思熟慮、科學決策,我相信不會惹來如此多非議。偏偏當中最主要的一大論據~~通脹,一個星期以來,除了印象式的討論之外,完全缺乏具體數據。究竟退稅會影響多少個百分點﹖以至修訂為派錢之後又會影響多少個百分點﹖財爺完全是語焉不詳,試問這又如何有說服力﹖

政府的尊嚴、AO 作為 rational policy makers 的尊嚴、科學和理性決策的尊嚴,從此蕩然無存。

政府官員曾私下抱怨,在預算案公布前的諮詢,多個政黨都私下表示,不會接納退稅的做法,因為這樣太過短視,欠缺政府長遠的明確承擔,但當政府採納了這部分建議,到了出來後發覺勢色不對,政黨、議員卻紛紛掉轉槍頭。我回應,那麼曾俊華 應該在立法會 又或者電台烽煙熱線節目中,義正辭嚴,明明白白的說出來,當眾對質,讓公眾判斷誰是誰非,那麼或許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民主派被迫入死角
在過去一個星期,財爺先於周一再於昨日,會見過建制派議員共兩次之後,作了這個史無前例的讓步。至於民主派議員﹖對不起,一次都沒有。

這裏建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這完全談不上是一個全面的政策諮詢和對話,只能說是政府向建制派「箍票」、「扯衫尾」之舉,從此曾班子與民主派的距離,會更加成了楚河漢界式的鴻溝。

當然,曾班子或會沾沾自喜,建制派或會暗暗竊笑,民主派這次還不被迫入死角﹖你們要預算案加入明確長線承擔嗎﹖那最好對這份預算案投反對票,好讓我們可以在未來兩年4次的選舉中,有材料可作宣傳,說民主派反對政府派錢,反對還富於民。

當「唔見棺材唔流眼淚」成了主要政治語言
九七回歸之前,香港原本沒有退稅這個做法,自從近幾年開始退稅之後,便慢慢成了市民心目中的「例牌菜」。今年財爺原先打算唔退稅,便惹來罵聲震天。今年再把人人派錢變成了一個先例,大家又估過幾年之後,又會變成怎樣﹖

總的來說,以這種方式來改動財政預算案,不會讓人覺得政府「從善如流」,只會讓人覺得政府「唔見棺材唔流眼淚」。但當「唔見棺材唔流眼淚」從此成了大家對政府的主要印象,以及香港的政治語言時,特區政府 就會後患無窮了。(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若中央見到派四百多億水,就可熄滅三月六日個遊行把火,加上市民見到選建制派,就可以現兜兜有錢派,而民主派則對派錢方案持懷疑態度,並仍然決定繼續紫荊花遊行,下次立法會選舉,建制派便振振有詞邀功!


這個星期,曾特首又剛巧要上京參加人大政協兩會,曾蔭權可能突然會胸痛勁發作,又學腳痛的董建華,提早畢業返去揍孫。


北京可即時換馬,找個派得更勁的特首上台,派錢派到所有立法會直選議席都是建制派,派錢派到再沒有六四維園燭光晚會,再派多些錢派到再沒有七一大遊行,再派更多錢派到可以通過基本法第廿三條 。 。 。 。 。
再派更更更多錢派到再沒有支聯會為止!!!!


三月六日「紫荊花遊行」,即在天明後的下午三時舉行,先在遮打花園集會,再遊行至政府總部,紫荊花遊行(反對預算案遊行)是要抗議糟糕的下個年度《新財政預算案》。現在還加上抗議曾俊華祗顧派水救火,而忽視高通漲、高樓價、貧富懸殊 。。。。。等等深層次矛盾!


後記:
【明報專訊】一聲接一聲「曾俊華下台」、「曾俊華敗家仔」,響徹政府總部,聲聲撼動港府的管治威信。大會稱有逾萬名市民(警方稱6840人)參與了泛民主派發起的「反對短視預算案」大遊行,中產、青年人、新移民、公務員、殘障人士……各提訴求,各以不同手法宣泄不滿,猶如「七一」預演。

雖然大部分示威者和平散去,但警方與部分示威者昨日先後發生兩次衝突,其中晚上9時許的清場行動,警員被指在無預先警告下施放胡椒噴霧,令在場一名年僅8歲的男童也無辜中招。最後警方拘捕了113名示威者,當中包括兩名12歲及13歲的少年。

政府於遊行結束後發聲明稱﹕「市民表達的意見,政府都會虛心考慮,令施政更符合市民所需。」政府發言人說在過去一周引起的討論,政府會總結經驗,在民生施政方面作出改善。

政府﹕虛心考慮意見 市民促財爺下台
泛民議員早前預計,市民收了政府6000元「掩口費」後,或令遊行人數大減,但至3時半遊行隊伍出發時,市民仍源源不絕加入。大會原稱有5000人參與遊行,及後發現宣布集會結束後,仍有大批市民在遊行途中,最終修訂為逾萬人參與。

警方發言人則指遊行人數約6840,包括6300人從遮打公園出發,另有540人從修頓球場出發。

遊行人士在泛民議員帶領下,由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沿途高呼「治港玩泥沙,政府好敗家」、「財政預算唔合格,特首司長要負責」等口號,要求曾俊華為制定預算案失當而問責下台,離開時更在政府總部掛上紅絲帶,諷刺預算案「見紅」不及格,又有年輕人向總部放紙飛機,比喻政府在解決青年問題上採取「拖字訣」,復建居屋無期。

「倘助基層 寧不要6000元」
社會上各路人馬雲集政府總部,不少是中產人士,有老闆,也有年輕一族~~「80後」潘展鵬因不滿預算案未有解決長遠的民生問題,在facebook上發表文章〈請不要被6000元冲昏頭腦,忘記當前的社會問題〉,引起網友廣泛討論及轉載,昨天有近30人響應上街。他說﹕「曾俊華要下台,他作為司長令民心盡失,要負上責任……政府如果肯關心基層、醫療等問題,我不要6000元都得。」

年輕人義憤填膺,中產人士亦無名火起。從事珠寶貿易生意的張氏夫婦坦言,見到政府亂派錢,更令他們感到憤怒,「錢不是這樣用的,人人派6000元,倒不如用些錢回購領匯,令租金不會狂加,或可減少部門工作外判,改善基層打工仔福利,甚至可以購回兩條隧道!」張太批評,預算案極為短視。

中產自購食物贈露宿者
張先生不諱言,對於中產一族,政府派錢只是「bonus」,反之基層市民其實更需幫忙,故即使政府仍未開始派錢,他們前日已聯同數名朋友作行動,自資購買一些乾糧、罐頭、水果等,派發予深水埗區的露宿者。「我們以前從來未試過如此做,這幾天,剛巧是珠寶展,感覺更強烈,早上在珠寶展眼見不少人瘋狂購買,晚上去深水埗派物資,一般人不會理解到香港仍有人如此貧窮!」

無長遠政策 老中青齊批
遊行路上,還有慨嘆6000元「無份分」的新移民陳太;為兒子無力置業而遲遲未成家抱不平的張女士;希望醫療券加碼的王伯伯;不滿政府寧縮班都不推小班的家長郭先生……由基層到中產,孩童到長者,一面倒批評政府沒有制定長遠民生政策。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經此一役,市民已看不起曾班子領導的特區政府,而有理念、不會因「掩口費」而讓步的中產會更唾棄這個政府。他指政府「派錢」後也如此多人上街,只會減少日後「派錢」以安撫人心的效用。



這六千呅的『掩口費』,真的發揮了效用!哈哈哈哈!和當年七一大遊行少了很多人數,今回政府陣陣有辭矣!


又今早見報有圖片一女警員喝一男警員,被示威人士衝擊而跌到,而女警員更甚至慘被鐵欄和男警員壓在下面,狀甚痛苦,需要送院醫治。晚上又有新聞報導,有一位高太大意說:『警員向示威人士噴胡椒噴霧時,沒有事前警告,至令其八歲同行兒子受到影響。』這位高太又說:『帶兒子示威是好讓兒子,可以摸摸警員的盾牌!』之後,又聽到高太說是吃完飯之後,帶著兒子回去示威區說拜拜!


警方對使用胡椒噴霧前是有指引的,這點一向已有說明。我不在場不知現場情況,當時警方有沒有依足指引行事,不能否定。但示威人士們,於衝擊警員前,又有沒有事前向警員發出警告的指引呢?帶同八歲兒童去示威是為了摸摸盾牌是否適當呢?又是否一位負責任的家長應有的行為呢?


示威是市民權利,我不反對有秩序的示威,過份暴力的示威行動,就應受到譴責!而帶同兒童到示威區,家長應否被質疑疏忽照顧兒童呢?


後後記:明報社評:刻意衝擊生事要制止
【明報專訊】】「反對短視預算案」大遊行結束後,部分團體和個人以佔據鬧市幹道方式,繼續表達訴求,最後演變成街頭暴力,警員要施放胡椒噴霧驅散和拘捕示威者。導致衝突的責任,警方和示威者各執一詞,但是當示威演變至失序失控,而且損害了其他市民的利益時,警方使用恰當武力,控制場面,是其責任。更令我們擔憂的是,除非示威行動回復理性平和,否則前晚中區街頭的亂局,不會是最後一次。

示威堵路阻塞交通 理性平和遊行不再
前晚的衝突,示威者指摘警方在沒有預先警告下施放胡椒噴霧。警方施放胡椒噴霧,是否按照指引行事,有不同解讀和評價,不過前晚的「兵荒馬亂」場面,除了有示威者被胡椒噴霧噴到,需要清洗以外,並未出現更壞的流血場面,此情况可能是示威者和警員都盡量克制的結果。所以,事態顯示,保安局長李少光和警務處長曾偉雄強調警方只用了最低武力的說法,基本上符合事實。

回歸之後,隨著政治、經濟、社會變遷,市民社會意識高漲,示威遊行不斷,香港一度被冠以「遊行之都」、「示威之都」的稱號。過去,雖然市民為了維權、表達訴求,動輒走上街頭,但是香港並未予人一種「亂」的感覺,反而市民在示威、遊行表現出來的理性、有序,例如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遊行隊伍井然有序,並無任何不愉快事件發生,使人對香港社會的文明、市民的高質素,都給予高度評價。不過,最近一年,情况悄然起了變化,示威者與警員衝突,好像成為遊行的壓軸戲碼。

本報統計,過去一年,關於反高鐵、政改、國慶日遊行等群衆集會,本來都在理性和平氣氛下進行,但是在主辦當局宣布遊行集會結束之後,總有一批人接著以較激烈行動,包括衝擊警方防線、佔據馬路、阻塞交通等方式繼續示威,最終均以警民肢體衝突或警方施放胡椒噴霧,驅散群衆或逐個抬走方式收場。

前晚的暴力衝突,也是發生在遊行隊伍抵達政府總部,主辦當局宣布集會結束之後。少數人先佔據皇后大道中,繼而佔據德輔道中,他們在中區幹道奔跑、坐在馬路上,堵塞往來交通,與警員對峙。當晚從一些情况看來,這些人並無組織,例如有政黨負責人透過擴音器說「大家遊行到遮打花園」,此舉應該是要把群衆帶離馬路,不過語音剛落,隨即有人大喊該個政黨的人「留下來」。這個場面,說明佔據馬路的群衆是各有想法,各行其是。佔據交通要道本屬違法,如此一批人又不受控制,警方在維持秩序前提下,採取措施清場是唯一選擇。

近期遊行、示威,多以警員武力清場結束,檢視幾個場合的情况,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一批人刻意營造衝擊警隊的場面。若示威者最終就是迫使警方出手維持秩序,則暴力衝突自然難以避免,特別是示威者挾公衆利益(例如佔據馬路、堵塞交通)行事,則警方更別無選擇,需要果斷處理。

兒童遊行須顧及安全 遇衝擊場合應該迴避
藉示威、遊行而與警方衝突的人,有什麼動機?難以猜度,但是香港歷來理性平和的群衆運動,已被貼上萌生亂象的印記,這是難以彌補的損失。香港政治情勢錯綜複雜,不能排除有人欲藉亂象謀政治利益,實行火中取栗,若有人作如是想,其他人也制止不了,只能靠警方依法保障其他人的利益;另外,堅持理性平和的人士和團體,要時刻警惕,以免主辦遊行集會,被別有用心者挾持利用,損害了最大多數市民的利益。

另一方面,前晚警方清場,有8歲兒童被胡椒噴霧噴到。昨日,兒童的母親對警方多所指摘。近年,一些遊行場合,都見到父母帶同子女參與,特別是一些涉及教育、福利等議題,兒童在遊行隊伍,被認為可以有強化訴求的效果。兒童參與遊行,從公民教育、培養兒童關心社會等角度,都應該鼓勵,不過,有一個大前提,就是首要考慮兒童的人身安全。過去,遊行理性平和,家長帶同子女遊行,安全無虞,但是,近期遊行的「安全時段」過去後,「衝擊時段」隨即登場。證諸接連發生的衝擊和警方要以武力清場,無論力度多低,仍然是8歲兒童難以承受之重。

那位帶幼兒參與遊行的母親,其用心無可厚非,但是「衝擊時段」仍不退避,這位母親的抉擇,有值得斟酌之處。兒童不應該在衝擊現場,就算連旁觀也不適當,因為成年人拉來扯去,肢體碰撞,誰可以保證不會殃及池魚?那位小朋友被噴到胡椒噴霧,就是現實例子。一些場合,就是不適合兒童在場,警民衝突肯定是其中之一,特別是若有人刻意追求衝擊衝突場面,兒童更應該迴避。





伸延閱覽:
請曾俊華考慮去留 雅虎新聞網
蔡子強﹕換來「看不起」而非「尊重」的派錢 雅虎新聞網
萬人上街反財案 雅虎新聞網
刻意衝擊生事要制止 雅虎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