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Wednesday, December 04, 2013

向心力 離心力 移動慣性 Centripetal Centrifugal Moment of Inertia

向心力 離心力 移動慣性 Centripetal Centrifugal Moment of Inertia



年前的舊文借用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動量不滅(守恆)定律 M1V1 = M2V2 套入大政府和小市民之間的力學。 (見:舊文


結論:政府 X 不公施政 = 市民 X 激進反抗

where X = multiply


政府 和 市民,都是可當作 constant 常數。因為無論也不管政府是怎麼的小,相對小市民仍然是巨大的,極微小的施政過失,依照這條 equation,將激起市民極大的民憤,繼之而來的就可能是激進的行動!!!


於人民對一個國家、政府、政權的 “離心力 Centrifugal force” 和 “向心力 Centripetal force”,但首先要知道和認識:Inertia 慣性,更以引申出 Moment of Inertia I=MRR 移動/轉動 慣性,借用這條 formula 方程式。


Source: driversed.com


【維基百科】Inertia is the resistance of any physical object to a change in its state of motion or rest, or the tendency of an object to resist any change in its motion. It is proportional to an object's mass.


Circular Motion



上面的 video 指出每當有改變方向時離開中心的速度就愈快而且觀察到有 centripetal 向心力 和 centrifugal force 離心力。套入一個群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若企圖推行改革,基於慣性作用,有一部分民眾拒絕改革,但也有一部分民眾是贊成改革的。而再進一步就是改幾多和有多快,快改慢改深化改革淺層改革,震盪療法遁序漸進,還有推行的力度。


Centripetal Force 向心力



【維基百科】在經典力學中,向心力是物體沿着圓周或者曲線軌道運動時的指向圓心的合外力作用力。「向心力」一詞是從這種合外力作用所產生的效果而命名的。這種效果可以由彈力、重力、摩擦力等任何一力而產生,也可以由幾個力的合力或其分力提供。

因為圓周運動屬於曲線運動,在做圓周運動中的物體也同時會受到與其速度方向不同的合外力作用。對於在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是一種拉力,其方向隨着物體在圓周軌道上的運動而不停改變。這種拉力總是沿着圓周半徑指向圓周的中心,所以得名「向心力」。

因為向心力總是指向圓周中心,且被向心力所控制的物體是沿着切線的方向運動,所以向心力總是與受控物體的運動方向垂直,僅產生速度法線方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向心力只改變所控物體的運動方向,而不改變運動的速率,即使在非勻速圓周運動中也是如此。非勻速圓周運動中,改變運動速率的切向加速度並非由向心力產生。

向心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m)、物體運動圓周半徑的長度(r)和角速度(ω)有着密切關係。 一物體要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為:F = mωωr 欲知向心力與線速度大小的關係,可以將 ω=v/r 代入 F = mωωr,也就是物體的線速度與其角速度的關係:F = mωωr= mvv/r 。




Centrifugal Force 離心力



【維基百科】離心力,是一種慣性力。當物體在做非直線運動時(非牛頓環境,例如:圓周運動或轉彎運動),因物體一定有本身的質量存在,質量造成的慣性會強迫物體繼續朝着運動軌跡的切線方向(原來那一瞬間前進的直線方向)前進,而非順着接下來轉彎過去的方向走。

若這個在做非直線運動的物體(例如:車)上有乘客的話,乘客由於同樣隨着車子做轉彎運動,會受到車子向乘客提供的向心力,但是若以乘客為參照系,由於該參照係為非慣性系,他會受到與他相對靜止的車子給他的一個指向圓心的向心力作用,但同時他也會給車子一個反向等大,由圓心指向外的力,就好像沒有車子他就要被甩出去一樣,這個力就是所謂的離心力。

由於處於非慣性系中,此狀況下物體所感受的力並非真實,所以有些說法會稱這種現象為「離心力」。

相對轉動的非慣性系中的物體,所受離心力為 F = mωωr(其中 ω 表示非慣性系自身轉動的角速度)。需要注意的是,該離心力方向為沿半徑背離圓心。物體的質量(m)、物體運動圓周半徑的長度(r)和角速度(ω)有着密切關係。



於一個群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人民過慣了一定模式的:社會環境,社會生態,社會活動,就很容易產生了慣性,需要改變這個慣性,是會產生相反的力量對抗離心力和向心力,還有下面要講的:Moment of Inertia 移動/轉動 慣性,不過先談談今次政改的框框。


如今香港 剛剛被 李飛主任強勢地把香港 2017年政改訂定了框框,城中人士只可有在這個框框內在鑽,港大學者戴耀廷等三子用《佔領中環》要求真普選要跳出這個既定框框。同是港大學者的陳宏毅設計《折衝方案/折衷方案》,大有拋磚引玉之意,不過基於次佳選擇的次貨論,可能只可以成為拋玉引磚,最後的方案絕對是與真普選距離太遠。


Inertial/ inertia 慣性,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離心力 和 向心力,套入套在我們香港的政改,幾方面力量正在角力之中,有人 centripetal 是向心份子,有人 centrifugal 是離心份子,本港社會正在切底撕裂中,卻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centrifugal force 離心力 的 示範 demonstration 留意點蠟燭的一段



被譽為 民主教母的公民黨 余若薇
2013年12月1日明報《法政隨筆》:
問題不是公民抗命而是公民認命


【公民黨】美國已故著名歷史學家津恩(Howard Zinn)留給後世的,不僅其代表作《美國人民的歷史》(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還有 1970年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段演說,主題是公民抗命。

去年一個青年活動中,津恩生前的鄰居、荷李活影星麥迪文(Matt Damon)朗讀這段演說,短片近期在網上流傳,令更多年輕一輩認識津恩43年前發表而今天仍能引起共鳴的見解。

津恩主張公民抗命,坐言起行,1970年他 48歲,在波士頓美軍基地示威,阻止政府派兵前赴越戰,津恩被捕後沒到法院應訊,反按原訂計劃前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參與公民抗命辯論,翌晨他如常回到波士頓大學授課,被守候的警察押上法庭,判監數天。

津恩認為,世人面對四周的貧窮、饑荒、戰爭、愚昧,往往臣服權勢,不懂反抗,不能醒覺:「我們的問題不是公民抗命,而是公民認命(Civil disobedience is not our problem,Our problem is civil obedience.)」。

今日香港亂局,除了一位梁先生依然自滿地臉上常掛笑容,還有多少人笑得出?更多像專欄作家林燕妮所說「只能霧雨飄飄淚兩行」,「大志變了要移民離開香港」,將 100年才建成的國際金融中心拱手讓予新香港人。

政改不是萬應靈丹,卻是基本起點,法律學者戴耀廷等人發起非暴力「佔領中環」運動爭取真普選,不少人或反對或保留,正如上世紀亦有不少人反對甘地或馬丁路德金帶頭以和平不合作方式抗爭。

改革從來都是靠少數人帶領,香港前路不在於多少人參與公民抗命,而是沉默大多數會否認同,還是認命。「在行走中的火車,不可能保持中立(You can't be neutral on a moving train)。」津恩如是說。



You can't be neutral on a moving train,當列車轉彎時根據力學就會產生:“離心力 Centrifugal force” 和 “向心力 Centripetal force”,也就是 慣性 和 反慣性。套入香港要面對的 2017年政改,市民支持 “民主抗命” 佔多數,還是 “民主認命” 佔更大多數呢?2017年香港的政改,最後會不會是 “拉倒”,不改不革原地踏步呢?


Secondly 改革的力度


Moment of Inertia I = MRR
留意 R = radius 距離長短的示範 直接影響了所需要的 力量 or 力度


那為何改革總是要大費氣力呢?利用以上 Moment of Inertia (移動 or 轉動 慣性) 的物理方程式,計算要反慣性要改革的力度:

I = MRR or I = M x R x R

where I = Force, M = Mass,R = Radius,X = multiply 乘以 or 乘,各位若換上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這條方程式 。。。。


為何改革需要多費氣力,當然人的慣性就會催生惰性 Inertia/ Inert,不過當把 M Mass 質量代入政府的質量和人民的質量,國家不同大小人口多少,就會影響改革所需要的 力量 or 力度。


我們時常說新加坡較易得到改革成功,因為新加坡地方小人口少,政府架構相對 M 也較小,要求變所費的氣力,當然就比起人口大國例如:中國 較為容易,新加坡給人的感覺是可以因時制宜,觀察百變千變的國際形勢改得很快。


中國的政府架構大得驚人,有管行政的也有管政治意識形態的,省長之外還有省委書記,市長之外又有市委書記,每一個層面都有重重疊疊絲絲緊扣,既得利益者不想改變有損利益,再加上中國人口約有十三億,這個 M 質量是何等的巨巨巨大,要作出改革的 力量 or 力度 要多大呢?


在中國很多時更有人說,政改政令不出中南海,溫總就好幾次要親自出馬現場親征,每次有改變中央大員,就要四出督促地方官員辦事,但結果很多都是暫時性,要員一走回中南海,就文過飾非恢復舊觀,鞭長莫及徒勞無功。


好了講完 M 質量,現在講 R Radius 半徑即是距離,換過角度來看政府和人民的距離是遠是近,就會特別影響改革所費的 力量 or 力度,因為 I = MRR 所需力度要 M x R x R 即是 R 的 square 立方 or 兩次方。


假設 R = 10 當 R x R = 10 x 10 = 100


若 R = 1000 那末 R x R = 1000 x 1000 = 1,000,000


距離增加到 1000 R x R 之後得出來的數值增加了多少各位有眼看


政府貼近民情體察民意,政府以民為本以服務人民為己任,大家的距離就會拉近。反之,政府以為自己高高在上是統治階層,脫離人民自以為是,施政司政不是以民為本,相方的距離就回愈拉愈遠。R 是縮短拉近還是不斷的加長拉遠,視付政府自己的定位和取態。


I = MRR 這一條物理方程式,竟然頗為貼切套入政府的施政,更可以借用來比較改革時所需的力量,這是 嗜悲 始料不及的!


如今,香港將要為 2017年政改作出諮詢,林鄭月娥 將會再週三的立法會全體會議,提出第一期的整改諮詢文件,為何總令人感到需要很巨大的力氣而一事無成呢?


I = MRR 香港只有七百萬人口 M 不算很大,但是政府可給予的,和人民的祈望距離太遠,這個 R 的距離成為政府與人民的鴻溝,如今雙方的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這次政改真的是很費氣力。反過來說香港市民要行使的力度,要政府不設篩選實行的真普選,也因為雙方距離太大可能力有不遞。兩方都將會事倍功 “零”,雙方都是最後拉唔埋欄徒勞無功,2017年原地踏步沒有整改。





後記:

原來要找 Matt Damon 頌讀出 Howard Zinn 的著名演說只要一 Google 就找到了。


The Problem is Civil Obedience




政府可以每每先設置框框,屢屢利用高壓去壓制著人民,阻止人民行使權利,絕不容許 公民抗命,以達至 公民認命 沉默下來,不過請記著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這個 hybrid 了的力學的方程式:


政府 x 不公施政 = 市民 x 激進反抗


代入數字容易明白 借用來的 動量不滅(守恆)定律

1,000,000 x 10 = 1 x 10,000,000

where x = multiply 乘以 or 乘數

政府 和 市民,都是可當作 constant 常數。因為無論也不管政府是怎麼的小,相對小市民仍然是巨大的,極微小的施政過失,依照這條 equation,將激起市民極大的民憤,繼之而來的就可能是激進的行動 。。。。。。






伸延閱覽:
Inertia 慣性 維基百科
Centrifugal force 維基百科
離心力 維基百科
Centripetal force 維基百科
向心力 維基百科
余若薇:問題不是公民抗命而是公民認命 余若薇 Civic Party



我的舊文:
本文的上篇 動量不滅(守恆)定律
次佳選擇 次貨論
民主~泰國式
民主的兩個例子
橫向思考


我的政治 101系列:

我的政治 101.0
我的政治 101.1
我的政治 101.2
我的政治 101.4
我的政治 101.5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完全明白了學以致用一舉反三和過目即忘的分別.佩服佩服!
期待sPace兄下次用e=mc2解釋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香港民情的關係.謝謝!:-)
vera

Anonymous said...

讀畢全文, 送給嗜悲兄一個字: 掂!

江湖散人

the inner space said...

Vera, 愛恩斯坦的 E=MCC or E=mc²

Source:
The deep connection Einstein discovered between energy and mass is expressed in the equation E=mc² . Here E represents energy, m represents mass, and c² is a very large number, the square of the speed of light.

嗜悲都是 MCC 矇查查處於黑暗時代,沒有了光 何來 speed of light 光速呢?



the inner space said...

江湖兄:難得兄台撥冗閱讀嗜悲深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