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10

問題中年

問題中年



中國語法,很多是用復字的,例如:形容辭:堅硬、柔軟、興隆、貧窮,等等。堅 和 硬,基本是同義的,柔 和 軟,基本也是同義的,其他的如此類推。


名辭呢?櫻花、書本、男人、鯉魚,等等。 “櫻”還要加上“花”字,去明確指明是櫻樹的“花兒”,這比日語,祇用“櫻”和 祇有“鯉”來的先進,不過就要多寫一個字,其他的如此類推。


不過,讀到“學問”兩個字,看來這不是一個復字的名辭。今天讀到前教協會長,前立法局/立法會議員,泛民元老:司徒華”華叔“的文章:


【司徒華 作品彙編】大學開課了。一年級的新生,都帶着興奮的心情上第一課,期望着大學的學校生活與過去的大不相同,得到新的知識和鍛煉。

講師走進課室來了,同學們都沒有像在中學那樣嚴肅起立,致敬歡迎,他也毫不介意。

講課開始了。他舉起左手,豎起一隻手指,問道:「這是多少?」同學們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麼藥,齊聲答道:「一!」他又舉起右手,豎起一隻手指,問道:「這是多少?」同學們有點納罕,齊聲答道:「一!」講師最後把都豎起一隻手指的左右手,併在臉前,問道:「這是多少?」同學們都莫名其妙,但也一同應聲答道:「二!」

講師放下雙手,沉默了好一會,冷冷地說:「最後的一題,你們答錯了!」

同學們都愕住,一隻手一隻手指,兩隻手合起來,怎麼不是兩隻手指呢?為什「二」的答案是錯的呢?他們期待着講師去解釋。

講師知道同學在期待他的解釋,又有意地沉默了一會,讓他們着急。

他終於解釋了:你們都懂得加、減、乘、除的,並不是只曉得加數的吧?剛才好像卻都只懂得加數!你們的錯誤是,沒有弄清楚,這到底是一題什麼數,便拿來當作加數計算,所以都說答案是「二」。

左手是「一」, 右手也是「一」,這是沒有錯的。如果這一題是加數,答案便沒有錯。但你們都沒有問,這一題是什麼數呀!假如是減數,「一」減「一」的答案是「零」,而不是「二」。假如是乘數,「一」乘「一」的答案是「一」,也不是「二」。假如是除數,「一」除「一」的答案是「一」,也不是「二」。

四個都有可能的答案,你們只說出一個,所以,我說你們錯了。你們在回答之前,應該先問:這是加、減、乘,抑或是除數?或是,把加、減、乘、除四個答案都說出來。

先弄清楚,問的是什麼?「學問」、「學問」,「問」最重要!



今次華叔說故事,我覺得有些牽強,但可以理解他的善意。


小學和中學,我都比較怕醜,不敢多向老師發問。不過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一般老師都不喜歡多發問的學生,一有學生愛問,就一早打殘他(她),令其在眾目睽睽中之下出醜,以後都乖乖的坐著聽書。


我沒有出國接受教育,聽說外國大學,教授們比較開放,歡迎隨時提問,甚至更甚!不過在香港,我就受過一位外籍教授(講師)的指導,他的廣闊胸襟,讓我敢於在他的課堂,頻頻發出問題,初初可能都是問得太蠢,不過他沒有一礮就打沉我,漸漸我就敢於發問,而且沒有膽怯,也多做思考才去發問。猶其是上他的導修堂時,有時變成為我們兩人的一問一答,同學們都在聽。


最後,他給了我一個 Comment:“Tenacious!”不覺是一個貶辭,但下課後即刻再翻查字典。


Tenacious = 鍥而不捨(我理解成),是否代表頑固呢?不過追求學問,尋求真理,就應該要存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不斷的去學和去問,雙管齊下。又或者“學問”應該是“學”懂怎樣去發“問”,要問個清楚明白,方才罷休!


這也成為我畢業後,出來做人辦事時的其中一個“座右銘”!是個
『敢於發問,鍥而不捨!』的“問題中年”!



註:本文本來是寫來投稿,“兩週一聚第四十六期題目:我喜愛的老師”的,但最後決定不予參加,祇在自己網頁發表!各位若有興趣,可以寫好文章,再轉到 Kempton 的網頁,下面已做了連結,又或直接登入「兩週一聚」主網頁投稿!


伸延閱覽:
學問 司徒華 作品彙編
Tenacious (Def.) 谷歌搜尋
鍥而不捨 谷歌搜尋
Kempton 出題:兩週一聚第四十六期「我喜愛的老師」 ca8hk
「兩周一聚」 2weeks1gather



2 comments:

exile said...

What is 導修堂?

Religion?

The Inner Space said...

Exile, I think 導修堂 is somewhat like ”tutorial“ session or equivalent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