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Friday, April 22, 2011

一位年輕人的變臉

一位年輕人的變臉



又是受苦節,教徒們依照聖經記載,紀念耶穌由進入聖城“耶路撒冷”,初時得到民眾夾道歡迎,之後耶穌知道被出賣,在“客西馬利園”禱告後,便和門徒一起吃“最後的晚餐”,親自施行聖餐之禮後,被捉受難釘十字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司徒華 作品彙編】兩幅《最後的晚餐》
~~~~這只是一個傳說,並非真有其事,但也很有意思。

達.芬奇的名作《最後的晚餐》,原來是畫了兩幅的。完成了第一幅,他再畫第二幅。在畫第二幅時,他發現了一件奇事,毅然親手把第一幅毁掉了。

當畫第一幅的時候,他覺得最難畫的是耶穌。光明正大、普愛世人,以拯救為己任的耶穌,樣子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他心中完全沒有底。唯一的辦法,到各地的大教堂去參加禮拜,希望在眾多的神職人員或信眾中,找到一個他認為可以作為耶穌的模特兒的人。

終於,他在米蘭大教堂,在唱詩班中發現一個年輕瀟灑的男子,面孔溫柔善良,目光明亮靈敏,舉止談吐敦厚。於是,他便決定聘用他來作為耶穌的模特兒。

多年後,這幅《最後的晚餐》還遲遲沒有完成。因為這時候,他覺得最難畫的不是耶穌,而是猶大。

這個人怎麼能夠埋藏他的罪惡之心,這麼多年而沒有被發現?他的容貌到底是怎樣的,竟能長時期以來,欺騙了那麼多人呢?於是,他又到處去找尋猶大的模特兒。

一天,他在貧民區路過一間小酒吧,門口站滿酒客。他發現一個年輕人站在那裏,舉杯獨酌,滿身酒氣。再看看他的容貌,有一雙充滿詭詐、狡猾、貪婪,像毒蛇一般的眼睛;口雖常露微笑,但細心去觀察,那笑是虛假而強裝出來的,就是所謂「笑裏藏刀」;鬍子長長的,遮住了臉部的大部分,叫人不容易看見他的真面目 。。。。。達.芬奇覺得,他是猶大的最好的模特兒,以重金聘請了他。

這事甚為哄動,很多人都到達.芬奇的畫室來,看他怎樣畫這幅《最後的晚餐》,尤其是想看看,作為猶大的模特兒的人,是怎麼樣子的。

畫了多天,不但只是達.芬奇自己,連不少來看他作畫的人,也發覺這模特兒似曾相識,達忍不住問:「我們曾見過面嗎?你來過這裏嗎?」那人說:「是的,我們見過面,我曾來過這裏。那時候,你聘用我做耶穌的模特兒。」

幾年間,耶穌的模樣竟變了猶大的模樣。達因此把幾乎已經完成的第一幅《最後的晚餐》毁掉了,從頭再畫。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人的臉在變,今天的社會,平常得平常,見高就拜,見低就踩,屢見不鮮!兩幅臉可以同時出現,對著右邊的上司就逢迎,對著左邊的下屬就掹罵,一副奴才本色。


華叔【註】故事中的模特兒在幾年間,由一個年輕瀟灑的男子,面孔溫柔善良,目光明亮靈敏,舉止談吐敦厚的年輕人,變成有一雙充滿詭詐、狡猾、貪婪,像毒蛇一般的眼睛;口雖常露微笑,但細心去觀察,那笑是虛假而強裝出來的,就是所謂「笑裏藏刀」;鬍子長長的,遮住了臉部的大部分,叫人不容易看見他的真面目 。。。。。幾年間,耶穌的模樣竟變了猶大的模樣。


以上這個情況,相信這年輕人,是經過人生的多番時間歷練、洗滌、冲擦,禍福的高低起伏,久歷風霜,於漸進中改變。在座讀這篇文的朋友,究竟有誰可說自己是從來沒有改變呢?有人更會說這才叫作“成熟” Matured!


可怕的是在你面前說盡好話,背著你時,說盡你壞話的所謂知己朋友,當然希望自己不知道其事,不過在現今的社會,見怪不怪矣。若發生在你身上,又讓你知道了,你會怎麽辦呢?


立刻和他她翻臉?以後再沒有朋友做?還是 keep 著佢,表面上沒有任何改變,祇是不再和他她說知心話,處處防備著他她,起碼表面上還是個朋友,暫時少個敵人,不要抓爛面皮,立刻多了個敵人!


我相信選擇前者的一定比選擇後者的少很多,這個情況見過很多,一對本是糖痴豆的朋友,漸漸見到他她們疏遠了,再不相識了! 啊! 人呀人!為甚麽要這麼虛偽呢? 但有人話這也是“成熟的表現” Matured!把“世故“、
”虛偽”和 ”成熟“劃上等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註】:司徒華先生在二零一一年一月二日逝世。 華叔 在明報的《三言堂》和【司徒華 文章彙編】 最後的一篇文章是 2010-11-20 的: 從「杞人憂天」做起,至今已成絕響。而本文“最後的晚餐”和“杞人憂天”都已經收入,在華叔逝世後才出版的結集《竦聽荒寄》(竦:音聳),我已經購買收藏,有暇再談。又教協的網址,這兩天出現問題,再讀不到《司徒華作品彙編》文章,希望能盡快復修。


伸延閱覽:
兩幅《最後的晚餐》 司徒華 作品彙編
The Last Supper 維基百科
達文西 維基百科
最後的晚餐 維基百科


我的舊文:
貓論:【司徒華彙編】花貓養老鼠
磨斧:【司徒華彙編】伐木的斧頭
問題中年:【司徒華彙編】學問
隧道 Tunnel
世事滄桑心事定 胸中海嶽夢中飛
司徒華 捨命陪君子
司徒華 第二次龜兔賽跑


2 comments:

Haricot 微豆 said...

Space:

>> .... 幾年間,耶穌模特兒的模樣竟變了猶大的模樣

>> ....但有人話這也是“成熟的表現” Matured!把“世故”、“虛偽”和“成熟”劃上等號

As we "mature", we learn all the dirty tricks and evil deeds, the cruelty and unjust treatments, the lies and hypocrisies btwn ppls and nations. BUT, we do have a choice not to go along. The ability to judge for ourselves - isn't that also a sign of maturity?

the inner space said...

ability to judge 未必代表 judgement justify justifiable justification 和必定有 jus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