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Monday, May 28, 2007

司徒華 捨命陪君子

司徒華 捨命陪君子


我最近重讀了 司徒華先生在「明報」副刊「三言堂」的文章結集「猶吐青絲」﹐華叔在書序解釋了﹐結集時命名的出處。


華叔這「三言堂」系列的結集﹐第一本出版的是「捨命陪君子」﹐在前言和代序中﹐司徒華先生點出﹐明報老編和掌舵人﹐為否認在回歸後轉軑﹐就拿了曾多次向司徒華先生約稿不獲為擋箭牌﹐最後經胡菊人先生敦促﹐華叔才接寫三缺一的「三言堂」。


捨命陪君子﹐不用贅言﹐華叔確是拼其老命﹐猶吐青絲學晚蠶。而「三言堂」這欄目是當年﹐我每天必看的﹐雖然總要等上三天﹐才看到一篇華叔的文章﹐但其他兩位我也有讀的。


這一習慣一直無改﹐直至華叔要暫時停筆﹐因為他要參選當年下一屆的立法會議員﹐而選舉規則﹐不容許參選人﹐作任何有助自我宣傳。 我亦因公幹離港一段時間﹐不了了之﹐ 停下訂閱明報。


「三言堂」最初是由三位很有名望的人仕﹐一起供稿的﹐但我搜索枯腸祇能記起﹐羅孚﹑ 胡菊人二位先生﹐而 司徒華先生﹐是因胡決定停寫而補上的﹐有那位仁兄仁姐﹐記得第三位是誰﹐還請勞煩告知小弟。


今天我讀了一段很令人不快的新聞報導, 「
明言拒印司徒華古德明著作

節錄如下 :
【明報專訊】要了解香港出版自由於回歸以來的轉變,政治敏感書籍的出版難度可作參考。「有印刷商講明唔印司徒華及古德明的著作,聲言在大陸的廠房可能有麻煩!」出版不少政治諷刺刊物的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說,出版界「白色恐怖」於回歸後逐步出現 ........


事源 :
【明報專訊】 國際著名印刷商RR Donnelley Roman Financial (當納利洛文財經),年初為國際人權監察主席、資深大律師夏博義印製新著作The Right to Demonstrate(暫譯《示威之權》),疑因內容敏感而中途退縮,夏博義及出版社要臨時找另一家印刷商付印。《示威之權》全書33章,只有1個章節討論六四事件,而書的封面則用上了六四事件中王維林以身阻擋坦克的經典照片。夏博義指事件涉及印刷商自我審查 ..........



第二段有利用負面新聞﹐作為自我宣傳之嫌疑﹐第一段才是我所關心的。回歸十年﹐是港人商人自我審查﹐還是港府利用經濟效益﹐影響出版界呢。 中大的「情色報專欄」受到打壓﹐港人關心﹐但這無形之手對出版的影響﹐港人是避重就輕﹐別過頭來以為眼不見為淨!!



後記: 很快已經收到電郵﹐有說第三位是﹐最初的吳康民先生﹐繼而是曾鈺成﹐又有說是鄭耀棠﹐跟着是馬力﹐還有說是烏惟慵﹐還有譚耀宗﹐蔡素玉。。。。我都唔肯定! 全是憑記憶﹐有冇文字的紀錄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