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作~~郁達夫
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劇憐病骨如秋鶴,猶吐青絲學晚蠶。
一樣傷心悲命薄,幾人憤世作清談?
何當放櫂江湖去,澆水桃花共結庵。
郁達夫的詩文﹐認識不多﹐令我上網查找是因為 司徒華 華叔 有一本短文集﹐用了首四字「猶吐青絲」 為書名。 華叔老來還在「明報」副刊寫短文﹐是「三言堂」其中的一言﹐是我當年必看的欄目﹐「猶吐青絲學晚蠶」不就是 華叔的寫照? 有機會再談 。
查:
郁文(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近代小說家、詩人。1913年赴日本留學,1919年11月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1922年畢業回國。
他雖然修讀的是經濟,但文學活動不絕,在留學期間閱讀了不少外國作品。1921年,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組織文學團體「創造社」。
郁達夫在二十多歲時患了肺結核,相信「病中作」是這時期作品。
抗日戰爭前他又到了福建,之後與郭沫若同住武漢,並成為政治部設計委員。後來先後到湖南常德、福州。後來決定帶妻王映霞、次子郁飛遠赴南洋。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任「星華文化界戰時工作團」團長和華僑抗敵動員委員會執行委員,組織「星洲華僑義勇軍」抗日。新加坡失守,郁達夫避難至蘇門答臘
1942年6月初郁達夫逃至 蘇門答臘 西部市鎮 巴爺公務,化名趙廉,居於當地華僑蔡承達的房屋,並在當地人協助之下開設酒廠維生。
附近地區的日本憲兵隊,得悉趙廉是當地唯一懂日語的華僑,希望他當翻譯。郁達夫不收日軍薪金,但當時其自願充當日軍翻譯一事,仍然引起當地人的許多誤解和不滿。
1944年,日軍已發現他的真正身分。至日本投降後約一個月,郁達夫突然神秘失蹤,懷疑他被日本憲兵殺人滅口,或被當地抗日民眾作為漢奸秘密懲辦的都有。其失蹤原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在網上查找郁達夫 發覺有一部電影名為「郁達夫 傳奇」是拍於1987年﹐嘉禾製作﹐方令正編劇導演﹐演員有我們熟識的發哥周潤發﹐和一些日本演員。 周潤發飾演老年郁達夫﹐只是得頭尾兩幕,佔戲極少,好比客串﹐是倉底貨。
Wikipedia: 郁達夫 資料
2 comments:
中學時期讀他的"沉淪"。他那沉鬱的浪漫,確實容易讓女孩子愛上的。今天,我仍愛浪漫,沉鬱,不需那麼多了。
那麼就是 徐志摩....
"攀升的蒼穹與沉淪的深淵 ....徐志摩藝術心靈的愛情糾葛"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