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Wednesday, April 01, 2009

大觀樓曠世長聯

大觀樓曠世長聯


李怡的小品文結集《對應.謬思生命的異趣》附: 悼亡與懷想八篇,除了哀悼亡妻的八篇文章外, 有少部份是針對時事的短文, 而大多是講《對對》的,第一個對字是平聲作動詞用,第二個對字是上去聲作名詞用。


《對對》亦可稱為《對聯》,是暫時已知到人類文字創作中,是中國華夏五千年文化,繼詩詞歌賦各文體後,獨有的一種文體,約有明清開始盛行。 維基百科:對聯 是始於五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年前,中國先民就已使用對偶句了。商周兩漢以來詩人的對偶句及魏晉南北朝以來辭賦中的駢儷句,為後來對聯的產生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積累。漢語詞義和漢字字形的特點決定了使用漢語、書寫漢字的文人對於「對偶」的修辭手法情有獨鍾。盛唐以後形成的格律詩、律賦,對偶嚴格精密,對偶句已經是詩文的組成部分,它們的獨立性在漸漸加強。

對聯就是由格律詩的對偶句和駢賦的儷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着律詩的某些特點。因此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係。

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挂桃符的習俗。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開始把聯語寫在桃木板上。根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則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宋代以後,中國民間新年懸挂春聯已經相當普遍,北宋詩人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過年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從此,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

進入清代,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在《對應.謬思生命的異趣》一書中,提及不少中外名聯(外者旅居外地中國華裔也)。 也載有 蘇軾,蘇小妹,跟佛印和尚互對的濕對聯,頗為底死。可惜由於次文化堂說明,任何轉載皆屬觸犯版權,顧不能轉登在此,各位可以考慮,購買一本《對應.謬思生命的異趣》,或是到書店書局打打書釘罷。


而在 昆明 大觀樓 則有一曠世長聯,是清朝乾隆年間,昆明名士 孫髯翁,因不願在科舉應試時被搜身,終身放棄應考的落難書生,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作:

五 百 里 滇 池,奔 來 眼 底,

披 襟 岸 幘,喜 芒 芒 空 闊 無 邊。

看:東 驤 神 駿,西 翥 靈 儀,

北 走 蜿 蜒,南 翔 縞 素。

高 人 韻 士 何 妨 選 勝 登 臨。

趁 蟹 嶼 螺 洲,梳 裹 就 風 鬟 霧 鬢;

更 蘋 天 葦 地,點 綴 些 翠 羽 丹 霞,

莫 辜 負:四 圍 香 稻,萬 頃 晴 沙,

九 夏 芙 蓉,三 春 楊 柳。


數 千 年 往 事,注 到 心 頭,

把 酒 凌 虛,嘆 滾 滾 英 雄 誰 在?

想:漢 習 樓 船,唐 標 鐵 柱,

宋 揮 玉 斧,元 跨 革 囊。

偉 烈 豐 功 費 盡 移 山 心 力。

盡 珠 簾 畫 棟,卷 不 及 暮 雨 朝 雲;

便 斷 碣 殘 碑,都 付 與 蒼 煙 落 照。

只 贏 得:幾 杵 疏 鐘,半 江 漁 火,

兩 行 秋 雁,一 枕 清 霜。



這對『對聯』,上聯九十字,下聯九十字,共一百八十字。對仗工整,氣勢宏大,膾炙人口外,長聯使大觀樓名揚四海,大觀樓因長聯而馳譽九洲,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及滕王閣齊名的我國四大名樓之一。每年吸引遊客無數,開拓雲南昆明的旅遊業,有很大貢獻。


大觀樓 》根據百度百科:在昆明城西南,瀕臨滇池草海北濱,始建於明萬曆中期。到了 孫髯翁寫下對聯已是清初康乾之盛世,到 孫髯翁死後,有 程含章(月川)公然跳出來把這副長聯改寫,雖然新鮮了一陣,但不久就消聲匿跡了。

之後雲貴總督的阮元(阮芸台)慕名至大觀樓觀景,他對長聯越看越不順眼,又再改之。在眾人的一片抗議聲中,阮元被調離後,其改制的長聯也就悄然撤消了,再換上的仍是布衣詩人 孫髯翁千古流傳的佳作。

但是大觀樓前所掛的長聯,到了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雲貴總督岑毓英重修大觀樓後,命雲南近代白族羽法家趙潘以工筆楷書書寫,刊刻後製成的,再不是 孫髯翁的書法真跡,這個 趙潘手跡版本,懸掛了大約一百多年。

到 1999年春,昆明市人民政府投巨資對大觀樓進行了大規模維修整治,古老的大觀樓被整飾一新,著名的長聯又改用紫銅精工鑄造,可以懸掛數百年而不變形,這副長聯由以前的木刻變成了重達200公斤的鑄銅對聯。


可見中國自古至今,由于官員個人和歷史關係,很多文物都遭到破壞,中國人自古都不重視文物的保存,哀哉!哀哉!可惜!可惜!


還有大教授張五常曾經有篇文章千古絕聯,大教授解釋:「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究竟指是甚麼:「漢習樓船」我要到兩年前才搞清楚。 「習」是「練習」或「演習」。「樓船」呢? 兩年前我見到一件漢代的大陶器,是一艘有三層樓的船。 唐朝界定版圖,據說是用「鐵柱」的。「宋揮玉斧」我也是在古物上學得的。 據說宋太祖曾經除下發上的玉簪,在地圖上揮指領域。 我見過幾件中國古時用於發上的玉簪,出奇的重,果然是斧形。


文中大教授還試圖利用 孫髯翁聯中句子,與先賢後進的詩詞句子作比較,包括:明代的楊慎、唐初的王勃、中唐的李白、北宋蘇東坡、南宋的辛棄疾,和近代的毛潤之等等,看誰較有氣派。各位可以點擊連結細讀。


後記:
早前逛新都城地下商場,新開張的『新華書城』,見到 梁羽生先生的『名聯觀止~上、下 (天地圖書版)』共兩冊,分別在封面上印有,孫髯翁 大觀樓長聯上聯和下聯,要港幣一百五十個大洋,幾個月後,終於抵不著引誘,購買了放在書架上,睡床頭櫃桌上,不時揭揭讀幾段。


後後記:
《明報專訊2009-1-26》武俠小說作家 梁羽生一月廿二日深夜在澳洲悉尼病逝,享年86歲。梁羽生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 。



伸延閱覽:
對聯典故 維基百科
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一月廿二日病逝 明報
大觀樓長聯 (雲南省 www.yn.gov.cn 網站)
大觀樓 (百度百科)
滇池(維基百科)
滇池 (百度百科)
千古絕聯 張五常


我的舊文:
梁羽生 白髮魔女傳
北固亭之謎~《京口北固亭 懷古》
金融冰河期~《沁園春 雪》
灞陵傷別~《憶秦娥》
大江東去~《赤壁懷古》
幾度夕陽紅~《臨江仙》
滕王閣~《滕王閣序》


8 comments:

Haricot 微豆 said...

The DVD「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English versions) are quite popular among some Canadians.

the inner space said...

Hari 兄:
dvd還是英文的版本?
從未聽過見過呢!

新鮮人 said...

如無記錯,
任何創作的版權在作者死後百年便不會存在了,
所以李白,杜甫等等的創作是OPEN TO ALL的,
即係人人可以轉載,
如是這蘇軾等的創作對聯版權又點會屬於次文化堂呢?
唔明白!!!

the inner space said...

新鮮兄:相信李怡也是從別處看到後,在他的文章談及,既然次文化堂咁大隻字寫明,存在灰色地帶,不欲以身試法. 還請吾兄到APM三聯打打書釘後,才決定購買與否.

Haricot 微豆 said...

These DVDs are either dubbed or have English or other non-Chinese subtitle.

For example: I bought the 「七劍下天山」DVD in Rome. So all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speaking Italian :D !!!

the inner space said...

Hari 兄:
I guess what you bought was this version
《七劍》即依據香港作家梁羽生所撰寫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電影作品。 另外,本片在第46屆義大利威尼斯影展裏,獲選成為開幕影片的香港電影。

IT was very much deviated from the original novel of 七劍下天山, the same applied to 白髮魔女傳.

維基百科: 七劍 starring 黎明 楊采妮
谷歌搜尋: 白髮魔女傳 starring 張國榮 林青霞

Haricot 微豆 said...

Ah, I see. Thx !!!

the inner space said...

hari 兄: you are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