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Friday, May 22, 2009

任總鞠躬下臺

任總鞠躬下臺



今晚在電視新聞,睇到十六年前一頭烏髮,剛出任金管局總裁的任志剛。再看到更早的記錄,任志剛坐在前港英時代的老闆,彭勵治旁邊的新聞發佈會片段。最尾就是一頭白髮的現今白頭任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唯有嘆時間匆匆!


中國人有句話:『冇功都有勞!』


這祇是用來歌頌,一批默默耕耘的基層,他們沒有多大貢獻,但處于社會的基層,安分守己,就像一幅機器裡面的:一倮小鏍絲,一只小彈簧,一粒小滑珠,一個小齒輪,缺一都不可。


但在高官問責制中的高官,祇是有勞而無功者,是否合附市民的合理期望呢?好多人會話:咁我都好勤力架!咁我都可以做喇!


董建華最出名的除了『八萬五?無咗喇!冇咗好耐喇!』還有 Seven - Eleven,但沒有一個人 appreciate 佢咁勤力,只會記得『建華之亂』!


暫時不是談論任總的功過,還未蓋棺,誰能定功過呢?坊間已經有了很多的評論。況且任總不是三司十二局的問責高官,他只是財政司旗下的一位官員,他並不是十五位問責制主要官員的一員。唔信吖?睇下政府網頁:三司十二局十五位問責制主要官員


我們的問責高官們,最大的功勞原來只是識得,當有錢時,有盈餘時,就『還褲裕民』,等到經濟不境時,就業不足時,就『輸解民困』,有錢時派糖,冇錢時又是派糖,只是咁簡單,何功之有?勞在何方?


寫于:五月十九日 晚上


特別後記:
【明報社評 09-05-23】在經濟數據好壞難辨,全球經濟良窳難料聲中,特區政府正在密鑼緊鼓策劃近15個月以來的第4次派糖舉措。雖云派糖是一次性措施,對財政情况不會構成長遠負擔,但是,政府基於政治考量而派糖,愈益明顯,這種脫離經濟因素、效益甚低的做法,使人關注政府是否還堅持審慎理財和恪守公共財政紀律的原則。

由3月底開始,全球股市炒作氣氛濃烈,主要市場都錄得顯著升幅,股市表現走在實體經濟之前約半年,現實上,所謂經濟復蘇似有若無,數據顯示一些經濟體仍在尋底,而且美國、英國和歐洲一些國家所採取「量化寬鬆」政策的後遺症,正在逐步浮現,濫發貨幣而導致的惡性通貨膨脹,何時來襲,對於全球金融體系是另一次考驗。

經濟前景陰霾未消 胡亂派糖增財政壓力
前任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表示,金融危機還未結束,美國的銀行體系仍需再度巨額集資,而在樓市穩定前,美國還有可能爆發嚴重按揭貸款危機。另外,聯儲局則把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較早前下滑0.5%至1.3%,調低至萎縮1.3%至2%。

英國由於外債大增,已被評級機構調低其信貸前景評級,由原來的「穩定」下調至「負面」,意味着英國30年來可能首次失去「AAA」的最高主權評級。另外,美國也開動印鈔機來填銀行黑洞和挽救經濟,濫發鈔票的程度,與英國相較猶有過之,且看評級機構何時調低美國的評級。

另外,財政狀况較好的國家,例如中國,則在默默地部署風險管理。例如中國雖然繼續購買美國債券,但是在策略上已經多買短債,少是長債,還有是今年以來已凈出售約70億美元「兩房」債券。情况顯示中國在為金融情勢可能出現的劇變,作出應對準備。

綜合上述情况,全球經濟前景是好是壞,誰能評說?回看本港,最新數字是首季經濟負增長7.8%,今年2月預算案時預測經濟收縮2-3%,現已進一步調低至收縮5.5-6.5%。本年度原本預期財政赤字約400億元,若經濟收縮增加3.5個百分點,各類稅收必然大減,赤字必然增加,在這個情况下,政府再推出派糖措施,會使財政壓力百上加斤。

由去年2月財政司長曾俊華發表其首份預算案起,在短短約15個月之內,政府已經派糖3次,涉及公帑約700億元,相等於本港一年全民生產總值的4%,次數之頻密、金額之巨大,前所未見。如果包括去年10月特首曾蔭權 施政報告提高的生果金,這粒糖涉及財政長期負擔,影響就更大了。

如果有實際需要,針對性地幫助一些特定群體,無可厚非,但是行將公布的15個月內第4次派糖措施,是否必需,值得斟酌。本港的社會安全網,例如綜援制度,已在照顧最需要幫助的社群,現在通脹率偏低,他們的生活質素即在經濟景氣低迷下,也不會受到影響。

急需幫助的,應該是失業人士和即將離開學校加入就業大軍行列的學生,一般預計,就業最惡劣的情况,今年8至9月才會出現,政府現在就派糖,則3個月後情况再惡化,政府又怎辦?難道屆時再利民紓困?

派糖刺激經濟效用甚微 訂儲備上限減民粹內耗
觀乎政府過去的一次性派糖措施,不外寬免差餉,寬免公屋租金,派發額外綜援金、傷殘津貼和高齡津貼等,受惠的人當然不會拒絕,但是作為公帑投放,派糖對於刺激經濟的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可謂甚微。派糖若非針對急需幫助的人,而是人人有份,則目的可能超乎利民紓困,而是有政治考量了。

近期政圈認為政府現在派糖,只為減低市民怨氣,減低市民七一上街的意欲。看來此說不無道理。政府若真的這麼盤算,能否奏效且待七一驗證,不過,若以公帑為短期利益政治服務的思維模式,成為政府的正常和慣性做法,則於所謂公共財政紀律就漸行漸遠了。

政客迫使政府派糖,雖有取悅選民的考慮,但事實上,政府的財政情况,使政客有鑽營的空間。例如截至今年4月1日的新財政年度,政府累積的財政盈餘高達4943.5億元,相當於政府20個月開支所需。政客認為政府有錢,於是不斷要求政府派糖惠民。

究竟政府應該擁有多少財政儲備?前任財政司長梁錦松曾訂下政府12個月開支的量度標準,其後接任的唐英年和現任的曾俊華則說「愈多愈好」。就政府而言,若訂下儲備標準,無異作繭自縛,但是政府只求「斂財」,看在政客和市民眼裏,要求分享財富也是理所當然。

為免圍繞財政儲備,爭拗迭起,我們認為政府可以訂出財政儲備的上限,具體數字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科學的依據。總之,只要朝野都知道香港需要多少儲備,財政情况才算健康,據此運作,公共財政紀律自然形成,香港整體施政也可以減少內耗,增加效率。



追加後記:
【明報社評 09-05-27】行政長官曾蔭權本月14日在立法會交付一個月內推出紓困措施的任務,財政司長曾俊華快馬加鞭,未到半個月就交功課了。曾俊華昨日公布的進一步紓困措施,受惠者當然不會抗拒,但是從紓困和刺激經濟兩方面而言,都有可議之處。一些措施未見有必要,可能只是籠絡民心的作為;一些措施則難見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錢用了,但刺激經濟效果成疑。


紓困措施強調針對性,實際上卻未急市民所急。例如,本港有一個相對完善的社會安全網,有需要者都得到適當照顧,金融海嘯對於市民而言,最受影響者是打工一族,他們面對減薪、裁員,財政和生活壓力甚大,已經獲得社會安全網照應的人,特別在通脹紓緩下所承受壓力,反而較小。


紓困措施急市民所急?在職貧窮人士未惠及
曾俊華的紓困措施,給約110萬名正在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和傷殘津貼的人士,多發放一個月金額,耗費18億元。政府經常訴說資源有限,資源用在這方面,就顧不得其他了。純粹就紓困而言,靠社會安全網照顧者的需要,肯定無被裁員的中產人士迫切。


另外,在職貧窮的一群,本來夠資格申領綜援,但是他們不倚靠政府,胼手胝足自食其力,換來的卻是生活的無情煎熬。例如他們住在偏遠地方,上下班交通費用高昂,交通津貼對他們而言是真正紓緩,不過,曾俊華以勞工及福利局正在檢討,觸及政策改變為由,這次不幫助在職貧窮者紓困。其實,昨日公布的都是一次過措施,給予有需要人士一次過交通津貼,與長遠政策檢討看不到有何牴觸之處。


另外,目前無申領綜援、無物業、無納稅的所謂「三無人士」,在這次紓困措施中並無受惠,就此曾俊華在不同場合都提出反問「這樣的人在哪裏?」。其實去年6月間政府推出利民紓困措施時,其中的電費津貼就惠及這些人,當局如果願意做,電費津貼加碼就可以了。


是否應該多發一個月綜援金額和高齡、傷殘津貼,可以討論;但毫無疑問,政府所謂的針對性,並未能有效地幫助到真正有急切需要的人。這樣的話,坊間猜測政府這次紓困措施,並非純粹按經濟因素處理,而是攙雜政治考慮,目的在籠絡民心,以減少參加六四集會和七一上街的人數。這個說法,就大有市場。事實上,昨日的紓困措施,主要是加碼,而且以最多人受惠為考慮,這種派糖方式,惹來諸多揣測,就很合理和正常了。


這次紓困措施,當局另一個考慮是刺激消費,提振內需,以稍為彌補大幅減少的出口。但是見諸具體措施,也不一致。關於約50萬人預期今年10月會獲得退稅支票,有別於近年扣稅的做法,市民收到支票後,部分可能會吃飯、購物等,有助市面繁榮;但是公屋住戶免租兩個月,綜援戶、高齡和傷殘人士的額外所得,加起來共38億元,他們可能大多放在銀行,不會動用。若當局希望藉此刺激經濟,則給他們派發相當數額的消費券,必須花用,才可以達到目的。當局在這方面只做了一半,反映其決策粗疏,又或許是只求籠絡民心的明證。


這次紓困措施,最值得肯定的是政府加碼協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穩住中小企,就是穩住一大片」,政府自去年底提出協助中小企的措施,由數字說明已經得到回報。據介紹,去年底推出的「中小企業特別信貸保證計劃」及「中小企業信貸計劃」,至今已批出超過194億元貸款,這些企業僱用超過14萬人。新措施包括政府增加保證承擔額等,對於有需要的中小企業,肯定是及時雨,愈多中小企業保持營運,失業情就可以不至於過度惡化。


據介紹,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首6個月,本港流失了約10萬個職位,今次金融海嘯之後首6個月,流失的職位只有約3萬個。兩次危機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直接比較可能存在偏差,但是政府今次對中小企業的及時政策,應該是使它們不至於大片倒閉的關鍵一招。


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現在是否最壞時刻,也是言人人殊,曾俊華昨日被問到會否再有第三次紓困措施時(不計他去年和今年預算案的措施),他說只要有需要,不排除有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第五次等,總之是按實際情況而定。


派糖若涉太多考慮 財政紀律恐有崩塌之虞
若情況持續惡化,政府財政又可以負擔,屆時再紓解民困,是政府的應有之義,只要純粹按經濟規律處理,在非常時期有非常舉措,相信會得到支持和理解。只是去年6月和這次紓困,其間存在不少超乎經濟因素的影子,例如去年的利民紓困,正值曾蔭權民望插水大跌之時,今年則被指有為政治熱度降溫的考慮。我們真想希望這些只是純屬臆測,並無其事,如果攙雜了傳聞中的因素,哪怕只是一絲一毫,香港的公共財政紀律堤壩便會現出裂縫,有崩塌之虞。


另外,政府只識派糖惠民,長遠而言也不是辦法,政府應該盡快協助一些產業發展和提升,使經濟結構更多元化,增加經濟新增長點;同時也要推動本港金融中心走出獨沽股票一味的格局,使金融市場也朝向多元化發展。政府創造環境,給市民魚竿讓市民自行釣魚維生,總好過派魚給市民。家有二千,每日二錢,全無生計,食得幾年?把有限的資源投放在可以增值之處,效益肯定較派糖好。這是淺顯不過的道理,特區政府早在幾年前已經明白,關鍵就看政府和官員的魄力了。




伸延閱覽:
任志剛 10月退休 專輯 新浪新聞網
任志剛——香港金融體系獨立運作的奠基者 (明報社評)
共創金融中心 任總功不可沒 (星島評論)
金管局總裁的公信力 靠什麼取得公衆信任 (明報社評)
陳德霖早獲薦任總接班人 (明報)
任總接班爛尾大揭秘 明報財經網
經濟滑落派糖頻仍 財政紀律值得關注 (明報社評)
加碼派糖籠絡民心 振興經濟未見對焦 (明報社評)
遴選三人組:偷摸閃縮 心中有鬼 明報論壇 吳志森



6 comments:

新鮮人 said...

成班都係"庸官",
只識看住個門口,
根本不會有什麼建樹,
最有料嗰個梁錦松都被人鬧到下台啦,
有時香港人係自己攞黎嘅!

the inner space said...

新鮮兄:可惜你看重的梁錦松,他曾經貴為財政司,比任志剛的金管局總裁還要高級,阿松應該不會接任了。曾蔭權的大內總管,陳德霖變成必然人選,但有小道消息,暫未能提早公佈,請讀讀我附加在“伸延閱覽”的連結。

imak said...

其實任總真係好難搵接班人, 佢真係好堅吓!

新鮮人 said...

聽講話可能係有中央背景嘅人接任喎,
唔知堅定流了!

the inner space said...

AK姐:明報有報導,眾多泛民立法會議員,認為特首是用人唯私,熱門繼任人是陳德霖,是政治籌傭,在現今逆境時期,陣前易帥,其意叵測。

the inner space said...

新鮮兄:若不是由陳德霖繼任,就更彰顯是西環治港,一時之間冧唔起,有誰可以可以揀,還望兄臺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