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的初夏,參加了華東的旅行團,來到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市,景點包括:南京長江大橋,南京舊城牆,玄武湖公園,孫中山先生陵墓,團友還加入自費,給導遊小姐和旅遊車師傅額外金錢,帶我們夜遊夫子廟秦淮河,但因為時間上緊逼,沒有兼遊『南京大屠殺歷史紀念博物館』,甚為可惜!
就在黃昏時份,由導遊小姐和師傅安排來到,夫子廟附近食店,下車先吃晚飯,後遊夫子廟秦淮河,導遊小姐指著一堆舊屋,說這就是『烏衣巷』了!
烏衣巷 (華夏文化~南京)
烏衣巷位於南京夫子廟西南數十米,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原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的宅院所在地。舊時王謝子弟善著烏衣,因而得名。為紀念王導、謝安,在烏衣巷東曾建有來燕堂,建築古樸典雅,堂內懸挂王導、謝安畫像,仕子遊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思古幽情的地方。

有位唐代中期的文人,就寫有一首詩:
《烏 衣 巷》 劉禹錫
朱 雀 橋 邊 野 草 花,
烏 衣 巷 口 夕 陽 斜。
舊 時 王 謝 堂 前 燕,
飛 入 尋 常 百 姓 家。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中期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和一般古代,讀而優則士的文人一樣,做官不到幾年,因為支持改革失敗,而遭遇到貶謫,外放流徙多年,晚年還朝,始終不得志,至倔倔而終。
為何在中國歷代,不論古代現代,每逢改革,推行新政,都遭遇到阻力,每每被守舊派打到呢?幾多改革派慘被誣告,卒之身首二處,死而後矣!得以幸免不死,要劏雞劏豬還神了。
劉禹錫還有一篇,在下囊囊上口的文字,由家母自少小教我誦讀,不過年幼時不求甚解,如今在細嚼,感概萬分!
《陋 室 銘》劉禹錫
山 不 在 高,有 仙 則 名;
水 不 在 深,有 龍 則 靈。
斯 是 陋 室,惟 吾 德 馨。
苔 痕 上 階 綠,草 色 入 簾 青。
談 笑 有 鴻 儒,往 來 無 白 丁。
可 以 調 素 琴,閱 金 經。
無 絲 竹 之 亂 耳,無 案 牘 之 勞 形。
南 陽 諸 葛 廬,西 蜀 子 雲 亭。
孔 子 云:「何 陋 之 有 ?」
已故趙紫陽的錄音回憶錄,由他前秘書鮑彤,旅港的兒子鮑樸和媳婦,翻譯成英文,出版了『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Publisher: Simon & Schuster Adult Publishing Group,ISBN-13: 9781439149386。至于中文版『改革歷程』隨後亦將會出版,近來在書壇,文化界,政治圈子熱起來!
書不在X,有Y則Z!
X,Y,和 Z 你會填上甚麼呢?
伸延閱覽:
部份資料來源 華夏文化~南京
部份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南京
《烏衣巷》劉禹錫 賞析 谷歌搜尋
《陋室銘》劉禹錫 賞析 谷歌搜尋
文學欣賞-- 劉禹錫《陋室銘》賞析 山中札記
劉禹錫 百度百科
劉禹錫 維基百科
趙紫陽回憶錄 谷歌搜尋
鮑樸的趙紫陽回憶錄 谷歌新聞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 谷歌搜尋
《改革歷程》鮑樸 谷歌搜尋
Simon & Schuster Adult Publishing Group simonandschuster.net
9 comments:
隨着時代改變,
中西交流更快更易,
新舊思想亙相衝擊是難以避免!
當我們回看中從前中國,
那些改革只不過是"些微"改動,
但都遭受到當權派的極力反對,
一方面是當權派為了保障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亦是"惰性思想"令到人們不想改變,
這就成為改革的重大絆腳石了!
書不在讀,有錢則成!
哈哈哈~~~~
在拜金、功利主義下,
讀書已不是求品格,
而是為了揾錢!
Oh﹐遊記。
講起﹐我有2年多無放過大假了.....
新鮮兄:要攞走既得利益者的人永遠沒有好結果的。只可以用更大的利益引誘他們放手!
《《書不在讀,有錢則成!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收收兄:有子萬事足,弄兒為樂,好過去遊埠!幾時揍夠個『好』字?
生多過唔係唔想﹐但$$係一個問題
收收兄:早好過遲,現成的可以再用,不用另外買過,已經慳返! 大婆唔肯生,就搵 二奶奶,三奶奶,四奶奶罷!五個人養兩個BB,分擔$$!
一時8掛click入此篇,想不到給留言嚇親,乜咁好介紹呀,竟叫吾之"大佬"包234奶?唔好客氣啦,這些艷福都係留俾你自己啦~
風子 這裡一切都是公開的,歡迎查閱! 令”大佬“還未表態,不過已經相隔七個月了,若要的話都米已成炊。
另 風子: ”包234奶? 唔好客氣啦,這些艷福都係留俾你自己啦。“ 對于你的建議,我豈不是”未娶妻,先納妾!“ 對此我不敢茍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