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Monday, January 19, 2009

刻意模仿



"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 by
François-Marie Arouet better known as Voltaire 伏爾泰(註)


時事評論員: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2009-1-15 的一篇文章 就職之前

【明報專訊】近一個星期,從電視到報紙等媒體,鋪天蓋地,都是有關人氣人物奧巴馬怎樣籌備就職美國總統的新聞。


眾所周知,奧巴馬一直把林肯視作偶像,不單選擇在林肯的家鄉宣布參選,到華府的林肯紀念碑朝聖,在演說中加入林肯的金句,前一陣子筆者在這個專欄也提過,如果只能帶一本書,奧巴馬亦說自己會選擇那本講述林肯當選後,如何對政敵表現出非凡胸襟和智慧的書《Team of Rivals ~ 政敵團隊》,進入白宮。


只是想不到,這種林肯狂迷,奧巴馬甚至把它帶進自己的就職典禮當中。據報道,除效法林肯就職搭火車、以林肯用過的聖經宣誓,如今還誇張到說就職當日享用的午宴,餐前湯特地選了林肯最愛的「海鮮酥皮濃湯」,主菜也選擇林肯家鄉的美食,包括「櫻桃醬汁鴨胸肉」和「烤香料雉雞」,堪稱林肯式午宴。


只是不知道,除了這種皮毛之外,奧巴馬又有否進入更深的層次,例如從他的偶像之就職演說中,汲取養分,來撰寫自己的就職演說呢﹖


林肯的就職演說
就在這個就職的前夕,專門研究林肯的哈佛大學歷史學者John Stauffer,便撰寫了一篇文章〈What Obama can learn from Lincoln's Inaugural?〉,以林肯的就職演說,來提醒這位奧巴馬政壇新貴可能遇上的棘手問題。


在林肯選舉勝出到就職的一段過渡期內,共有7個南部州份宣布退出聯邦,國家面臨分裂,為了安撫南方的情緒,林肯在就職演說中,對保留奴隸制度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而非道德上的強烈譴責,甚至是騎牆派式的模稜兩可。


他甚至說:
「I understand a proposed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which amendment, however, I have not seen, has passed Congress, to the effect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hall never interfere with the domestic institutions of the States, including that of persons held to service….I have no objection to its being made express and irrevocable.」


對於那些為貫徹公義,追求改變,要求廢除奴隸制,因而投他一票的支持者,這簡直是徹底的背叛和墮落,為他們帶來極大的失望和反高潮。其中一位最具聲望及影響力的反奴隸制領袖Frederick Douglass,便把林肯的就職演說形容為「little better than our worst fears」,甚至痛罵他為「an excellent slave hound」。於是,一篇就職演說,令「Change」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笑話。


林肯企圖左右逢源
為何林肯會變得如此和稀泥﹖原因只有一個,他企圖左右逢源,在原有的支持者之外,還想討好奴隸主,令南方諸個州份不至繼續出走。於是他在演說中跟他們說:「we are not enemies but friends.」


結果是,林肯的支持者大量流失,直至被南方逼進死角,爆發內戰,一刀兩斷,原先的支持者才慢慢回心轉意。


「Change」會否只是「選舉語言」﹖
奧巴馬在整個選舉中,以「Change」為主題,但選舉之後,卻引入大量克林頓政府的前朝舊臣進入自己的管治班子之中。更重要的是,他開始進行期望管理,多次公開宣稱大家不要期望問題可以在他第一個任內得到解決。令大家開始懷疑「Change」是否只是一種「選舉語言」呢﹖


奧巴馬在11月4日晚發表大選勝利演說時,引用了林肯就職演說裏前述的那一句:
「As Lincoln said to a nation far more divided than ours, we are not enemies but friends. Though passion may have strained, it must not break our bonds of affection.」


究竟奧巴馬會如何撰寫他的就職演說呢﹖會否重蹈林肯的覆轍﹖大家且拭目以待。


有關上述兩位人物的這段傳奇故事,John Stauffer著有《GIANTS: The Parallel Lives of Frederick Douglass and Abraham Lincoln》一書,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翻閱



奧巴馬刻意模仿已故總統林肯,他首先選擇在芝加哥同一地點 (the Old State Capitol building in Springfield, Illinois),宣布他的參選意向。並在得勝後刻意效法林肯,容納政治對手入閣。


奧巴馬束意效法林肯乘火車上任,一月十七日由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車站出發,一家四口登乘火車南下,會經過 達拉華州威爾明頓,接埋副總統拜登夫婦上車,再經 馬利蘭州巴爾的摩,繼續到達首都華盛頓DC,準備在一月二十日正午,宣誓就職成為總統。 而奧巴馬用來宣誓的聖經,也是從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借來收藏已久,林肯總統當年宣誓就職典禮,曾經用過的同一本聖經。


上面蔡子強話:『如今還誇張到說就職當日享用的午宴,餐前湯特地選了林肯最愛的「海鮮酥皮濃湯」,主菜也選擇林肯家鄉的美食,包括「櫻桃醬汁鴨胸肉」和「烤香料雉雞」,堪稱林肯式午宴。』咁高調重演當年,真喺都幾過癮,可謂一不做二不休,我個人認為奧巴馬不是僅僅為了過癮,而是想特顯和貫徹自己的辦事作風。


在我舊文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回答網友時,也就已經指出過 奧巴馬的國務卿是克林頓夫人,內閣之中很多是克林頓時代的舊臣,就好像個舊生會 reunion,就職典禮後,奧巴馬推翻現行布殊制度,實行翻天覆地的改革,看來勢在必行,更可能卻是恢復部份『克林頓時代』的舊制。


Change! 轉變!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也有可能是壞的,不過最關心的不竟是:究竟奧巴馬的就職演說 touch 到啲乜呢? 蔡子強咁問,我都是咁問,我想全世界都會集中注意呢篇演說內容。


因為美國東岸和香港有13小時時差,再加上根據奧巴馬就職典禮最新日程表,要到美國東岸正午十二時才宣誓,之後才發表演說,到時已經是香港的午夜後,恐怕要到天明,至可以在此或另文補登返。


不過奧巴馬在費城火車站出發前的演說提出:『擺脫偏狹意識形態「再獨立」,美國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諸如經濟危機,並呼籲美國民眾團結於「新的獨立宣言」之下,從脫離頑固偏見、偏狹思維和意識形態中獨立出來。』費城正是當年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之地。



後記:「鳴笛駐足」之旅 whistle-stop trip(明報)
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及其家人將於17日從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啟程,乘坐火車前往首都華盛頓。

這是奧巴馬正式就職前為期一天的「鳴笛駐足」火車之旅。他也將成為過去56年來第一位坐火車前往華盛頓就職的美國當選總統。

在鐵路作為美國最主要長途交通工具的時代,當選總統大多都是坐火車到華盛頓就職。因為一路上要在多個地點駐足停留併發表演說,又被稱作「鳴笛駐足」之旅。英文中「鳴笛駐足」Whistle-Stop 這個詞,原指火車乘客要在不知名小站下車時,要拽一根特定的繩子示意司機知道,然後司機便會鳴笛停車。

據史料記載,亞當斯是首位乘坐火車的美國前總統,那是在1830年。首位乘坐火車的在任總統是傑克遜,他在1833年曾坐火車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

當選總統坐火車到華盛頓上任始於1841年。那一年,當選總統哈里森乘坐火車前往華盛頓參加就職典禮,從此當選總統坐火車去華盛頓就職成為一種慣例。

1913年,當選總統威爾遜從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坐火車前往華盛頓就職。一路上,他不時站在一節露天車廂上向圍觀者招手,深得民眾好評。

1953年,當選總統艾森豪威爾在家人陪同下,從紐約登上專列,到華盛頓就職。此後由於航空業日益發達,坐飛機比坐火車快捷方便,當選總統一般不再坐火車到華盛頓就職。

奧巴馬之所以重拾「鳴笛駐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想仿效19世紀美國著名總統林肯。1861年林肯曾從伊利諾伊州一路坐火車到華盛頓就任總統,而奧巴馬此次火車就職之旅,與林肯當年就職之旅的最後一段旅程基本相同。

不過,在當時的技術條件和時代背景下,林肯的「鳴笛駐足」之旅不僅十分勞頓,而且充滿驚險。林肯的就職之旅歷時12天,全程2574公里,從北到南,從西到東,費盡周折。而且,由於存在暗殺威脅,林肯在經過對廢奴立場存有敵意的州時,不得不用化裝或隱蔽等手段避險。

相比之下,奧巴馬的「鳴笛駐足」旅程要簡單得多,全程只有220公里,而且途中只在特拉華州的威爾明頓和馬利蘭州的巴爾的摩停留。




《註》記得首次看到這句子,是在陶傑在明報的專欄,他說是法國思想家 Voltaire 伏爾泰 的名句,但多年之後的今天,在網上搜尋未能 reconfirm 出處,亦沒有證據否定,所以暫時就算在 伏老頭上罷。


伸延閱覽:
就職之前 蔡子強 明報
Barack·Hussein·Obama(II) 維基百科
巴諾·胡辛·奧巴馬(二世) 維基百科
Obama Shi 小浜市 おばまし 維基百科
奧巴馬就職典禮最新日程表 新浪網
奧巴馬與家人展開火車「鳴笛駐足」之旅 明報
Obama's whistle-stop trip on Obama Express CNN
奧巴馬「鳴笛駐足」之旅 出發前將發表演說 明報
奧巴馬所乘火車已抵達華盛頓 明報
Whistle stop train tour 維基百科
奧巴馬就職演說將談責任感 明報
Presidency Inauguration 新聞 CNN.Com
The Obama Inaugural Speech 原文 CNN.Com



我的舊文:
選舉人票 ~ 通吃制
希拉莉 敗選者的氣度
歷史新的一頁 a new page on American history
歷史更新的一頁 a newer page on American history
寫在塵埃落定時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奧巴馬 被 question validity of citizenship?
歷史的一刻 A moment in History (pending)





4 comments:

imak said...

其實我睇唔到這次刻意模仿行為對 obama 而言, 有乜著數!? 美國人對 obama 的expectation 可說是 way too much, 他再刻意把自己林肯化, 是否驚自己做唔到野時, 唔洗俾人罵得咁金?

Haricot 微豆 said...

I agree with imak. The expectations are so high that if he fails or makes a mistake, racists would say right-a-way: "I told you so."

He should start talking abt the specifics of his deliverables and then manag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pectations thereafter.

Anonymous said...

imak 姐:
奧巴馬咁高調模仿林肯化,
是為要打一場內戰作預言,
這場戰爭不是常見的熱戰,
是美國內部意識形態之戰,
之前我說過美國可能改革,
成偏左接近社會主義路線,
是自由經濟資本主義末路。
希望只是我個人錯誤推測,
福利社會主義不是我杯茶。

Anonymous said...

hari 兄:
希望個蜜月期可以長一啲囉但民眾的耐性是很難預測的睇嚟金融海嘯的第二波已經開始一浪高過一浪來得更急更猛奧巴馬一上任就要擋著他提出的策略還有冇機會發揮作用就慘被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