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悲 年幼有幾年到外婆家寄宿,假日尤其是暑假,上午跟着外婆手牽手去街市買餸菜,小孩子的 嗜悲 逢人都叫早晨,路過燒臘店的一位刀手叔叔,若湊巧沒有客人做買賣時,就賞 小嗜悲 一片豬脷,或是一件砂籬篤的燒豬肉,給 小嗜悲 拿在手裡慢慢品嚐。
小嗜悲 視此一片鹹鹹的燒肉為天下美食,怎會一口就吃下肚子,當然喰完又喰,囵完又再囵,等到見燒豬肉無嗮味才捨得吞下,或索性唔覺意掉了,這是兒時的美味回憶!
前些時某假日路過一間燒味店,在玻璃後面見到刀手掛起幾闕,剛剛燒好的燒肉,有燒腩骨,燒腩仔,不同部位。嗜悲 頭愕愕在外面看着,刀手大哥就隔窗喊問有乜幫襯?喊話好靚的燒腩骨播 168呅斤,嫌貴就買燒腩仔喇,平啲 138呅斤啫,但 嗜悲 沒有回應。
嗜悲 臨想轉頭就走,適時一位女工捧着一盤燒肉出來,啊! 嗜悲 問這些是甚麽部位,答曰:不見天 。。。。。。怎麼沒有砂籬篤呢?不過,仔細看看也不差,肉檯前的刀手,已經不耐煩叫喊出來,燒肉 108呅一斤好抵食嘅。
但又仍然不忘繼續推銷貴價的燒腩骨,說不見天怎能和燒腩骨比呢?連燒腩仔都好食過不見天,講到啲不見天不堪可吃,須知買飯盒的火肉飯燒肉飯叉肉飯叉雞飯,都是給不見天或是砂籬篤部位,有幾可用貴價的燒腩骨來配飯盒呢?
嗜悲 懶理他,指着一闕不見天說要一片約 2CM 厚度的,還戲謔刀手切不切到這麽薄,要考考他的刀功,刀手大哥當然不甘示弱,切了一片比 2CM 薄,約是 1.5CM 厚的不見天,上磅一秤曰:12両多啲,要八十五元問我要不要?
嗜悲 望望片不見天,那有 12両咁足秤呢?8両多一點最多是 10両吧!不過,買過燒肉的都知道,燒臘檯的刀手包呃秤,臨尾必定搭舊大豬骨湊足斤両,於是嗌道 ”好我要“。刀手問要不要斬?
嗜悲 答曰:幫我斬一刀成兩片就成!Before 刀手轉手交給女工做包裝前,刀手在砧板隨便斬了幾件豬骨頭搭尾,嗜悲說不用送介辣,也不用送豬骨嘞,刀手和女工兩個即時齊齊嗌出,豬骨好好食呀!又可以用來煲豬骨粥。
嗜悲 企硬一定不要豬骨頭啋你都傻,弄得刀手唯有說送件豬脷喇,唯懼怕 嗜悲 是政府的臥底,出來放蛇找他的麻煩。嗜悲 見有件豬脷就說不用包裝嘞,即時接到手上,像兒時跟外婆到街市買餸菜,一路行回家一路又喰又囵件豬脷,享受它的鹹鮮味,又是回憶起兒時往事!
買了回家的“不見天”,因為 嗜悲 喝着燒肉佬,聲言不要豬骨,所以沒有搭兩舊豬骨蹬夠秤,被呃了幾両秤的燒肉,就如圖下用近鏡拍攝:
論賣相論肉的 texture 質地,當然不及燒腩骨,甚至燒腩仔好吃,但起碼是無骨的燒肉,沒有給錢買一半肉一半骨,到吃時又要小心吃,恐怕斬燒肉骨時有細小 tiny 碎骨付在豬肉上,不幸吃時吞下喉嚨,啃在喉頭氣管道不是講笑!(但這不代表 嗜悲 不愛吃腩骨和腩仔,只是這一刻不想吃啫!)
當天的晚餐就是空口吃了兩大片的不見天,很有兒時鹹鹹的鹹鮮味道,不過真的很油膩,剛巧家中還有一包未吃完的”超芳醇“,多啃了兩片”超芳醇“後,又剛剛好解去喉頭的油膩感,不用煮飯嘞。(超芳醇夾油質的食物又是幾合適,嗜悲 多用來夾罐頭魚柳,加一些 黑胡椒粒 更加好味。)
講起吃燒臘,嗜悲 真的如頗多香港人愛吃,所以舊時在小學時作文:我的志願,嗜悲 想學人做刀手,但唔喺黑社會個啲,而是燒味店鋪個啲刀手,斬叉燒,斬油雞,斬燒肉,斬燒鵝,幾盞鬼,鐘意邊件就邊件,唔好意思跌左落砧板底!
哈哈哈!之後又有得食嘞,但 嗜悲 卻不嗜酒,玉冰燒不是我杯中之飲。
補充:
登文後有網友來郵,不見天是豬的那一個部位呢?
嗜悲 自己記得是前腿內側的一條肉。在上網查證:不見天,就是與前腿連接的“胳肢窩”的一块肉。
記憶回憶外婆:
人有相似
在一個無眠的晚上
阿婆拉孫
家常蝦仁豆腐
節瓜粉絲蝦米
番薯乾
麥芽糖
我的舊文:
用食物幫助回憶
我的志願
美食~回憶
Ratatouille (2007) 港譯: 五星級大鼠
超芳醇方飽
8 comments:
現在流行懷念!
在下係面書都有LIKE "80s xxxx"不同朋友post 80年代產物,如cassette, 電子遊戲,等!
見到這篇又令我懷念,小時跟娘親去街市,買$5义燒就咁吔!
依家買燒肉,$100都買唔到兩條骨!-_-***
你又令我想起我老豆,我細個時佢最鐘意買包燒味返屋企加餸,當然最緊要有生力啤啦^^
燒肉我一般,我覺得有點肥,接受唔到
慈善兄:最惱怒的是兩條骨差啲要成二百元,還要搭豬骨頭,顯然唔夠秤呃都出面!
懷舊想當年是吹水的好題目,5元有叉燒的交易,已經成絕影,E+恐怕 10元都沒有,起碼 20元開始的了!
以便兄:陪老豆嘆燒味飲啤酒,要等晞晞賢侄大啲,至可以陪你嚕!
Minor 兄:燒腩骨和燒腩仔是肥肉夾瘦肉,是比較好吃但肥膩啃喉。所以,我近年已經改吃砂籬篤,今次買到的不見天,都是極少肥肉。
而且我一向沒有吃脆皮習慣,我吃時先去皮和肥肉,只吃瘦肉的鹹鮮味感覺良好,再用超芳醇解解膩就成了!
SBB:
以前先父最喜歡去中環楚記買燒味,我讀中學時常往庸記吃三宝飯,現在加京懷舊,口水直流!!
HBB,鏞記還在可以隨時返來吃三寶飯。
近日與家父都有閒話家常談起,他有提過楚記的燒臘很出名,原本是在興隆街近皇后大道中一面的大排檔,如今入了鋪。
講開,家父又說在興隆街另一面街口,有三檔大排檔很有名,現在都不見了。 德輔道中電車路,面向興隆街有間“特別酒家”,他們做的乾炒牛河,在當年也很出名。
如今的興隆街連兩邊幾條街道,經已被 中環中心 佔據,更慘被切斷開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