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式冬栗店 Krispy Kreme﹐進軍香港﹐即成為城中話題﹐親戚朋友見面都問試過未。

不嗜甜的我﹐今次沒有被騙﹐但幾年前到楓葉國旅遊時﹐剛巧 KK 在當地開了新店﹐親戚當了 KK 是旅遊景點﹐浩浩蕩蕩的驅了三輛車子﹐由萬錦市直駛到﹐麥西沙加市的新店試新。

親戚問過店員﹐需要等候十五至二十分鐘﹐才輪到我們進店﹐正在議論等還是不等時﹐店員拿出幾盒﹐剛剛出爐的冬栗﹐讓等候的顧客試食﹐熱烘烘的甜餅圈﹐在寒風中﹐原來是那麼好吃的﹐一群人就乖乖的等待﹐但亦有一兩個﹐吃過後就走了。

全程上高落低﹐由麵粉團﹐到發酵﹐到下油炸﹐反轉再炸另一面﹐再加一層光亮的糖衣﹐都是由輸送帶﹐緩緩的帶動著上落前進﹐時間剛剛好完成。
再行前就是一般快餐店的運作模式﹐親戚買了不只傳統的 Original Glazed 甜餅圈﹐還有不同的款式﹐有加考力克的﹐加上果醬的﹐各式各樣的甜餅圈﹐當然不會少的各種熱飲。在室內有暖氣的環境下吃﹐就不覺得有何特別了﹐而且一致認為過甜﹐難怪地當的鬼佬鬼婆鬼仔鬼妹﹐大部份都是過重的。

好了臨走前﹐還多買了幾盒﹐最傳統的 Original glazed 甜餅圈冬栗﹐說是送給左鄰右里的街坊的﹐看來香港人在楓葉國﹐仍然保持中國人優良睦鄰傳統﹐遠親不如近鄰。
後記:
去年聖誕和新年假期﹐我其他的家人到楓葉國探親﹐回來說大多市的 KK 全線甜餅圈店﹐經已結業﹐他們沒有機會嘗到﹐祇有到楓葉國本土的《添﹑賀頓》吃甜餅圈和喝珈啡。
會不會是 KK 將棄用的舊機器賣到香港來呢?
後後記:
香港的 Krispy Kreme 都已經全線結業了! 看來甜餅圈在香港市場不大。
6 comments:
kk的冬甩真是十分甜,
食過一次就唔想食,
但是見到佢哋又有新花款,
又生果又朱古力粒,
唔食得都睇得,
近排APM又開一間,
行過心思思都想再買一個食,
一個唔會太甜掛! :P
罪惡感小食,試過一次,算吧啦。
新鮮兄:
娜姐:
美式冬栗偏甜﹐想象是糖份加澱粉﹐是最快發揮熱量保暖﹐所以在北國的居民嗜甜﹐日本大和民族亦是。
而南洋星馬印尼一帶﹐口味嗜辣﹐
無 辣椒﹑辣椒醬不歡!
喺喎,
我又無諗到喎!
而家再睇返都係覺得太甜係佢嘅至命傷,
亞洲等地的人民没有歐美人仕那樣嗜甜,
所以多數試過就算,
不過日本人的糕點又出名甜到漏喎,
唔知kk係日本企唔企得住呢?
應該說凍的地方居民多嗜甜.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