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aturday, August 31, 2013

書的重量

書的重量



宋朝學者黃庭堅曾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語無味」,現代人則簡化為:「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


又前些時解讀我選擇本網誌的英文牌匾 “Mind Nnecessity”,寫過:我們的心靈(Mind)餓了,空虛了,就要餵飽心靈,使心靈充實,心靈空虛,大腦餓了,就要填補、補充、餵飽,經過消化吸收,來滋潤滋養大腦心靈!啃書是其中一個方法。


逛書局打書釘是工餘的必然消閒活動,每次逛書局必然留意有沒有新的 李怡的書《註一》,某年某月購進了三本 李怡 的文章結集。(不是書評)


畸變●中港和合的軌跡《李怡》
這本結集記錄了近年李怡寫過的政論文章,文字有著濃厚李怡以前用《齊辛》做筆名,在九十年代雜誌發表文章的味道,同樣的有齊所有的辛辣餘韻還在。《畸變》是李怡同系政論集的:《放逐》和《邊緣》後的第三冊。雖然《邊緣》還只讀得一半,有幾篇文章的標題,吸引了我的注意,例如:《換一個特首 仍是怪胎》和《走出無法實現真普選的怪圈》。


說回《畸變》,內有一篇《為李巧珍喊話 維護香港價值觀》,另一篇《向惡客賠錢是香港整體之恥》,還有一篇《內地惡質化社會對香港文明的踐踏》,仲有一篇《真理縱不敵強權 強權卻無法代替真理》,全書皆講述回歸後香港發生的畸變,變得愈來愈內地化,題材是頗為沉重。


遐想●徜徉世事閒情間《李怡》
有別於上面提及李怡的政論文章,這本是李怡寫的雜文散文結集,話題也沒有《畸變》般敏感,有一篇題目更是:『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閱讀人生 100 篇 《李怡》
和上面的《畸變》比較,這本是李怡題材輕鬆文章,較容易讀,是繼同系的《細味人生 100篇》的延續篇。

李怡在自序中寫: 『 一輩子讀不完的大書』


(Space 加註:《細味人生 100篇》已經是超過第七版了,還已經出版了系列的第三冊《感悟人生 100篇》!)


令我寫下這篇文是一拿書本上手,還沒有翻開翻開三本書閱讀,卻感到三本書的重量各異。題材極為沉重的《畸變》,但這一本書身重量反而最輕,其次的是《遐想》,《閱讀人生 100 篇》內容輕鬆但書本最重身,用來印冊的紙張不同。


頭兩本書都是由『次文化堂』出版,用的紙張較為粗糙,書的本身重量卻是頗為輕身,我擁有『次文化堂』出版的書頗多,題材盡多是有關政經的論述,每次閱讀都覺得沉重,但卻愛多讀不可釋手,亦因為書身不重可以單手拿著閱讀很久,都不會覺得手累!


反而,題材最是輕鬆的《閱讀人生 100篇》,是由『天地』出版,想是因為用了粉紙印刷,每行間隔又最寬闊,每頁下端還有很多空位,因為書身重拿起來讀不幾篇,就要放下來讓手部休息,所以久久還未讀完全書。


可見 次文化堂 和 天地 兩間出版社的取態不同也!讓讀者快些讀完又去買新書是好策略,還是精裝書本重殿殿的,令讀者每讀不久就要放下休息,書總是還未讀完,就不會想去買新書呢?


重量可以是指書身的重量 weight,也可以指書本內容的重量 substance/ significance (嗜悲英文不佳尚未找到合意字),今次讀的幾本書內容沉重卻書身較輕,內容輕鬆的卻書身頗重,是意想不到的對比!



《註一》:

讀李怡的文字始於六四之前,六四後,成為李怡的《七十年代》當然讀者,但人是始終會長大的,是會改變的,雖然對六四之慘劇沒有半點忘記,但對李怡化名齊辛在之後改名《九十年代》雜誌上寫的文章,卻開始存著不同見解。因此對李怡(alias 齊辛),便由偶像改變為祇是一位尊敬的長者。而對李怡齊辛的論點,祇是提供論點多元化中,之其中一元罷了。還有,我個人是頗為執著,甚至可算是頑固,對於生菓報的編採方針一向不能苟同,一直絕不購買生菓報及其同系雜誌。於結束《九十年代》雜誌後,李怡得到董橋邀請在生菓報,寫專欄文章寫社論,都沒有因而購買成為生菓報讀者,要讀李怡的文字便需要購買李怡的文章結集書籍了。



後記:
師兄讀到本文,電郵來指出書有:重量、份量、還有 質量,但所謂重質不重量,予覺得這變成討論哲學 concept,這不是我等凡夫俗子的可以通達,嗜悲 認為到此還是收筆收聲,無謂獻醜矣!



後後記:
十一國慶日行書局打書釘,慶幸書局都有開門做生意,見到 李怡 有兩本新書:心靈絮語 90題 and 思想之鑰 60題,都是由 天地圖書 發行。

















拿上手不算重,但都比上面提過的幾本書還厚,再看看內頁文字內容,其中一本的排版還算緊密,另外一本卻是印得離行離簕,是平時的七行位印三行字,比起 蔡瀾 的書留白處更多,是賣白紙多個賣文字,執起兩書在手最後都是忍手決定不買,等到做八折九折才考慮吧!




我的舊文:
書 N 書
Believe it or NOT 信不信由你
讀書偶拾“李怡”
李怡談《一位女性總理》
李怡 ~~八篇懷念亡妻的文章
又談買書
心靈的需要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在下以前都係次文化堂既擁躉, 不過呢十幾年來都做左假洋鬼子, 只啃英文小說

江湖散人

the inner space said...

江湖兄:若論假洋鬼子和偽中國人比較又何如!

愛讀番文書籍又怎算是假洋鬼子呢?

多謝兄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