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Wednesday, November 03, 2010

人民素質展示

人民素質展示



十月卅一晚上在上海,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正式宣布,為期六個月的上海世界博覽會閉幕 。


上海“世博”曲終人散,香港無線電視TVB新聞,形容成功辦妥世博是中國國力的“正面”顯示場,無疑中國的硬件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準;可惜香港無線電視TVB新聞也報導,相對於中國人民素質,“世博”卻是“負面”的顯示場。新聞報導員指出:中國的參觀群眾,排隊混亂及掹罵工作人員;仍然有家長讓小孩在垃圾桶旁方便,而洗手間就近在咫尺,等等負面消息。


作為中國人,圍埋一起閒談,一談起中國(祖國)開放改革三十年,沿海部分的中國人,先富了起來。由北從東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的渤海灣地區。華東以上海、南京為雙龍頭的 江蘇、安徽、浙江的長三角地區。南方以廣州、深圳、香港作為三頭馬車,廣東、廣西、福建的珠三角地區。到處都是繁華的景象,而且基本基礎建設漸成,而新增的基建蓬勃。


公路網絡建成,又增建高速鐵路網,將中國東部沿海,連結在北方的 北京、天津,至華東的 上海、南京,再南下至到 廣州、深圳、香港,並連結深入內陸鐵路網,希望沿海地區的繁榮,可以輻射到內陸貧困地區,或更遠的大西北。在硬件方面,中國沿海已經不遑多讓,屬先進地區,以流動電話的數目,手機功能先進,互聯網的使用,與全球比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沒可能是第三。


但一講到普偏人民素質,中國的軟件,個個都擰擰頭。中國國內當然有很高水準和高質素的學者、科學家、企業家、專業人士,不過平均人民素質,即我們常說的軟件,中國還差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很遠。


聯合國有一個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簡稱 HDI 人類(人民)發展指數,用來量度各國人民素質的發展。


【維基百科】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is a composite statistic used to rank countries by level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separate developed (high development), developing (middle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ed (low development) countries. The statistic is composed from data on life expectancy, education and per-capita GDP (as an indicator of standard of living) collected at the national level. using the formula given in the Methodology (Details please refer directly to Wikipedia).



人類發展指數(英文: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從1990年開始發佈用以衡量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標準,並依此區分已開發(高度開發)、開發中(中度開發)、低度開發國家。統計數字根據平均預期壽命、教育水準和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等作為指標。


由於人均 GDP 並不是衡量人類發展的唯一指標,因此人類發展指數另外加入兩個與生活品質有關的指標~~健康和教育。人類發展指數是在三個指標的基礎上計算出來的:預期壽命,用出生時預期壽命來衡量;教育程度,用成人識字率(2/3權重)及小學、中學、大學綜合入學率(1/3權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實際人均 GDP(購買力)來衡量。



二零一零年八月廿二日讀到的一則『明報社評』:


【明報社評】上星期,日本公布今年第二季的 GDP 為 12,883億美元,同期中國 GDP 為 13,369億美元,這是中國在 GDP 競賽中首次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從目前態勢發展下去,中國到今年底 GDP 超越日本,已幾乎鐵定實現。

日本從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到 1968年超越西德,躍居全球 GDP 第二,用了23年;中國由 1978年底的中共 11屆三中全會,推動改革開放至今,用了 32年。中國從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時,只有極小量外匯、國民經濟瀕於破產邊緣,到今天步上這一台階,是一項堪以告慰的成就,說明改革開放,對扭轉中國經濟,起著不可磨滅作用。

中國屬粗放經濟 日本科技成分高
翻開歷史,今天中國走的路子,隱然有著日本的身影,在跨越西德成為世界第二的前後幾年,日本主辦了亞運會和奧運會,1964年東京奧運會是歷史上首次在亞洲舉行的奧運,彰顯日本在戰後的重生;1970年,大阪舉辦世界博覽會。

中國則是 1990年辦亞運會、2008年辦奧運會,今年在上海舉行世博。從這些硬指標來說,中日走著迹近二而一的經濟強盛道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懂得一點經濟學的都知道,中日兩國間的 GDP 比併,並不確切反映兩國間的真正經濟實力,而國民從這當中享受的好處,更是無以比較。

中國人口 13億,幾乎是日本的 10倍,以人均 GDP 來說,中國的數值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也不到。再者,中國的 GDP 建基於粗放式經濟,胼手胝足積聚出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但是,下面這連串事實和數字,也許會令準備振臂高呼,中國超越日本的一些人,感到氣餒。

中國的經濟擴張,並非可持續的,是靠房地產、汽車銷售、貿易和地方政府發債硬拉上去的,日本則是資源運用率高、勞動生產率高,以及科技成分高,據統計,科技進步在日本經濟增長率的貢獻超過七成,中國是不到四成;日本投放在研究發展的佔 GDP 3.5%,中國為 1.3%。

這一巨大差異有其一定國際政治背景,日本在經濟起飛年代,在冷戰氛圍下,歐美的技術壁壘不多,相反中國到今天仍在這一難關前諸多受阻,客觀上窒礙了經濟轉型。不過,經過 30年的改革開放、高等教育日趨普及,以及大批海外學子負笈歸來,中國今天和 30年前的一窮二白確有不同,視野和觸覺也應該和閉關鎖國年代兩樣。今天中國跨上世界第二台階的同時,如何精進發展,是今天已然崛起的大國所應面對的考量。

以日本為例,60年代日本超越西德時,日本的鋼鐵和紡織品扮演推手的角色;70年代,日本開始從鋼鐵紡織過渡到電子產品和汽車等消費品,接下來的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了﹕日本靠著這兩招板斧,養活了電子和汽車工業上下游大量中小企和數以千萬工人,打倒美國三大車廠和歐洲傳統電器王國,獨領風騷 30年。

HDI 全面兼顧 日本中國差距大
也許有一種看法認為,日本如今招式用老,電子產品巿場被美韓佔據,汽車也因為早前接連出事不能從此一枝獨秀,可是日本產業卻在豐沛科技力量支援下開始調整航向﹕日立製作所拿下了改造英國鐵路的 100億美元合約,日本核工業進軍美國、韓國、印度等巿場,以壓水式和沸水式核電技術,決戰核電技術出口強國法俄。

日本長期投資在外國礦業也帶來豐厚回報。中日之間的差距不在於 GDP 的總體經濟,而是在於細緻的內容,從人力科技資源分佈到投資方向,這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今天中國仍然在交學費。

中國近年從上到下都在拼 GDP,造成巨大浪費,如果拚搶的是無謂的名次高低,反而突顯了粗放式經濟和能源虛耗的缺點。當然,GDP 是一張成績表,世界排名第二,肯定了中國過去30年的改革道路,但 GDP 並不能恰如其份反映現實世界裏一國的體質是否健康。

事實上,1990年開始,聯合國引進「超 GDP 發展觀」,採納人民壽命預期、教育、識字率及人均 GDP 等,計算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簡稱 HDI),反映出人類生活質量,去年的指數表,
首名是挪威,日本排第 9,美國 13,香港 24,中國內地 92連串排名說明了中國面臨的問題和出路。

傳統只倚靠 GDP 高低來評價經濟,是否成功的做法,在講究人民生活水平的今天,已經逐漸隱出歷史。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應當如何擘劃,除了在 GDP 這 3個英文字母打轉,更應該朝著 HDI 這另外 3個字母邁步走去,這才是令中國經濟持續興旺、中國人民更加健康富足的百年大計。



中國能否突破這個瓶頸呢?若人民素質停滯不前,用金錢花錢買來換來的硬件,因軟件的不能配合,提早報銷,做成浪費。但若中國浪費得起呢?雖然提早報銷舊的,亦即是可以提早:更新、更換、更先進的硬件建設設備,取得利用更先進的技術科技,永遠使用是最新的 硬件、技術、科技!哈哈!


不過若人民素質不前,會造成社會不少問題,對中國政權是好還是壞呢?中國政權六十多年,尤其是過去三十年,都是相對穩定,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和改革,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雖然社會問題雖然不少,但暫時不至顛覆當權者,中國要過渡到由追求高 GDP,轉而提升 HDI 改善人民素質,讓人民素質:軟件 和 基礎建設:硬件,相輔相成,達到更高水平,再創我“中華盛世”還需要多少年呢!!!



後記:
網上閱讀 別人的網誌,談起 HPI (Happy Planet Index),有些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近年猛力追求 GDP,但人民普偏不很快樂,反而最近因為槍擊事件,很多香港人留意的菲律賓,菲律賓的 HPI 人民快樂指數,比中國和香港還高得多。


而我的一篇 舊文,討論過“不丹”,是亞洲人民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全世界第八高)。雖然量度的指數叫 GHI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不丹的大眾傳媒並不廣泛,報章、電話、電視、互聯網,都祇是點綴性質,為遊客和幾少數的特權階級服務,一般人民絕少接觸得到,暫不知道不丹的 HDI 有多少,但很有理由相信不高。


當香港和中國還一直應該追求 GNP or GDP,現今歐西各國又更改了指標,利用 HDI 來亮度。而另一方面,香港和中國的 GNH 卻不高,而甚至 HPI 低於菲律賓。看來成功是要犧牲一些快樂歡樂,還是我們中國人,祇要有財富,有高的 GNP/GDP,就會覺得滿足,理得他媽的甚麽 HDI、GNH,還是 HPI 呢?


在前些時因為 劉曉波 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引發起各兄姊的討論,中國的民主發展,“先經後政”?還是”先政後經“?仿效蘇俄的一步到位“震動療法”好些?或是“遁序漸進”摸著石頭過河較優呢?還是“雙軌並進”政經同步改革?成為當時話題!


若參看『Human Development Index,簡稱 HDI 人類(人民)發展指數』,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給劉曉波的挪威,名列全世界首名,而中國則排名第九十二! 各位讀者們,中國人達標了沒有呢?各位心裡有數罷!




伸延閱覽: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正式宣布世界博覽會閉幕 谷歌新聞網
人類發展指數 HDI 維基百科
GDP 超越日本不足喜中國目標應放在HDI 雅虎新聞網
不丹王國 維基百科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維基百科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 維基百科
Happy Planet Index (HPI) 維基百科


網友文章:
為何菲律賓人較香港人「快樂」? 魔術師的伊謝爾倫日記


我的舊文:
劉曉波 是幫他?還是害他呢?
於風雪暴中談中國的:軟件 硬件
不丹的快樂指數
2010 Shanghai Expo
世博開幕了!
談TVB製作的:新雙城記
與「中國速度」接軌




6 comments:

Ebenezer said...

唉!祖國何時才不再是個金玉皮外的花瓶呢?

the inner space said...

以兄:但願我有生之年可以見得到啲 improvement 喇!

Haricot 微豆 said...

Space:

Thank you for the excellent, excellent article on "人民素質展示", as well as the great references on GDP, HDI, GNH, HPI, etc. The richness/divergence of information in your blog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 keep coming back !!!

Your article raises the difficult issue of 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ccess in nation building. As you have pointed out, China has advanced tremendously in its "hardware硬件" department but seems to lack behi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when it comes to "software軟件" (which you call 普偏人民素質).

While I agree with you that GNP and GDP measure only a country's economic results and should not be the only indicators of success, I am hesitant to drop them and embrace HDI, GNH, HPI, etc as my new favourites. Just like GNP and GDP, these indices are only indicators of success, but not success itself.

In a way, the challenge is like the 瞎子摸象 story, i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descriptive indicators that will provide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what we are imagining is the "real" thing, and even then, we might not all agree on what the "real" thing (in this case: success in nation building) would/should look like. For example: Ever since the release of the 2006 UN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 report 「全球快樂排行榜」which ranked不丹 #1 among Asian countries and 8th in the world, there has not been a big line-up of ppl trying to immigrate into that country (not counting the 100,000 Lhotshampas that had been expelled by the govt). The same with the Happy Planet Index: The tourist industry of Jamaica is hurting because of the reported high crime rate, and yet its HPI was ranked 3rd by the 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in 2009. Even with the widely used HD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which measure life expectancy, literacy, education and standards of living, some critics are saying that the indicator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a human being's spiritu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Conclusions:

1. 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ccess in nation building is a complex, multi-faceted task that will require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indicators, none of which by itself will tell the "real" story.

2. The "real" story is real only if everyone agrees to the methodologies of 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ccess. Otherwise, nobody can say for sure, whether there is or is not an elephant in the meeting room.

the inner space said...

微豆兄:excellent X 2 愧不敢當!
這祇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一路搜尋資料,順便記錄下來,用作將來翻查的資料。還有就是發表一吓,自己對祖國的關心,人民素質(軟件)還待改進,尚未達標,這種恨鐵不成鋼,心急如焚的心情。

中國為何被歐美各國創造的所謂指數 GNP GDP HDI etc 牽著鼻子走呢?其實這些指數在外國多如恒河沙數,公平公正的有幾多呢?

反而大部份都是存在 bias 的,於指數的數據資料收集過程,有利創造者的背後意圖,多過真正反映真實現象,而且資料收集方法,也存在很大的誤差率。

若中國自己創一個新的 index 來量度咁又點呢?一樣會有人會有國家異議,爭埋一些不實際的虛榮,倒不如埋頭苦幹?


寫完文章後,又剛巧讀到一篇來自“路透社”的新聞報導。

英國路透社11月1日報道,原題:
中國開始普查,民眾心存戒備


中國于週一開始進行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普查結果將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制定政策的基礎。從東部沿海的繁榮城市到西部偏遠山區,600萬人口普查員將在全國展開工作,他們將在10天內到府調查4億戶家庭,成為“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社會動員”。

此項工程將花費約7億元人民幣,90%的受訪者將回答18個細節問題。結果將於明年4月公佈。本次人口普查將首次根據實際居住地而不是戶口所在地進行統計。結果會有助於分析中國的城市化程度,掌握此前未統計的超生子女,並反映正在發展中的人口巨變。

調查將反映出13億人口如今近半數居住于城市,但很多人仍沒有城市戶口,這意味著他們未獲得正式登記。媒體報道稱,除了目前已在城市工廠和建築工地工作的農民工,今後20年間還將有4億農村居民移居城市。

普查還將反映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政府預計,到2015年左右,每年將有800萬人邁入60歲,比2006年至2010年的平均水準多出320萬。在中國,大量流動人口工作時間不定,居住地也是臨時性的。在此情況下,普查員的工作不會很好做。(作者本·布蘭查)

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1日報道,原題:北京發現人口普查遭抵制 中國的人口普查反映出流動性日益提高的社會不斷增強的隱私意識及對政府的不信任感。政府希望週一啟動的普查將提供關於公民生活情況的前所未有的大量資訊。不過普查員開始預調查時卻發現人們的抵制情緒高得驚人,大多數人都不像10年前那樣不假思索就配合了。

60歲的李鳳英(音)負責收集所住樓住戶的資訊,“這可真不是個輕省活……過去樓裏多數都是常住人口,大家彼此很熟。現在住了好多外地人。人們的思維也跟過去很不一樣。他們不願意公開隱私。”專家稱,上述問題反映出過去10年來席捲中國的社會巨變。當初,大多數人的工作、住房和福利還依靠國家;而今,多數人都在私營領域工作,有自己的房子。

流動人口是政府最擔心的問題之一。他們提供了經濟發展的廉價勞力,也是社會不穩定的最大潛在因素。雖然年度調查會更新城鄉人口數,但地方官員往往修改流動人口數,從而提升人均收入等數據。今年的人口普查將記錄流動人口的生活和工作地,從而避免這種情況。可問題在於,流動人口不願合作,害怕被遣返或丟掉工作,僱主也保持沉默,擔心被徵稅或違反勞動法。

新聞來源:人口普查難度遠大於10年前


人口普查就是資料收集的方法,真實性真確性影響將來的數據分析,在統計學上“誤差率”可能很高。

微豆兄,我記得曾讀過新聞報導加拿大的 census 2011,即將展開,並且成為當地社區話題,尤其是應該是 voluntary 還是 mandatory 都已經拗咗一輪,不知結果何如呢?

Haricot 微豆 said...

結果: Despite the oppositions, the govt in power plans to proceed with their new policy.

the inner space said...

Hari big brother, voluntary census questionnaire reply without law enforcement mandatory compulsory obligatory how reliable the collected data??? 是否又是人權憲章做的好事?結果就是如倒錢入海,哈哈哈,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