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unday, November 23, 2014

還有幾多個八年?

還有幾多個八年?



November 23rd 又是 嗜悲 這個小誌的 “誌慶”,2006年的 11月23日 至今剛剛好 8年過去, 匆匆 Eight Years has passed 。。。。。。。。怎不教 嗜悲 輕嘆:歲月如梭 呢!


本來有很多感觸可以記下來,但因為同學們大學生們的 “公民抗命” 佔領 金鐘夏愨道,銅鑼灣怡和街,和 旺角彌敦道,引致學生和同情學生的群眾,和爭取 “真普選” 的民眾,堅持了 56天的 “佔領行動” 還未散去,嗜悲 在這五十多天,每天都關注情況發展,雖然未至夜不能成眠,但醒來的日間時間,終日留意著關注事態發展。


除了堅持每隔十天之間,刊登出 “暫別 ~ 後會有期”,向各位兄姊報報平安之外,根本沒有預期事件會撑得久,不能不去想那就没有心情繼續寫 blog,更遑論為自己添光的 “誌慶” 文字。


在沒有甚麽值得慶之餘,到今個星期更多次出現了懷疑搗亂份子,佔領群衆與雙學(學聯學民)出現路線分歧,造成分列開始内闘,嗜悲 更是憂心重重心急如焚。


先多謝個兄姊撥冗光臨,暫時沒有甚麽想多寫的,讓事件平息後看看還有沒有心態多寫八年。


今天就讓我借用《信報》的 "佔中行動", recap 回顧過去的 56天以來的發展,做一個新聞紀錄吧 (click to read):









    天 佑 香 港 !





    後記:

    事態仍然令人憂慮 。。。。。。。



    Aftermath
  • 佔領過後:衝擊廣闊深 政改更崎嶇12月12日




  • 追加:

    《信報》的 佔領回顧五部曲:邊個係人 邊個係鬼?

    從 9月 28日警方施放 87枚催淚彈,佔領行動全面爆發至今已 75天,香港變得不再一樣,中港撕裂、社會撕裂、官民撕裂、家庭撕裂、世代撕裂 。。。。。。一國兩制、香港法治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佔領行動遠因可追溯至回歸以來香港民主發展步履蹣跚,中央卻怕香港走得太快,令中港矛盾激盪不斷。終於,今年 8月 31日人大表決通過特首參選人必須獲提委會「過半數」提名才可入閘,並維持由四大界別相同比例組成 1200人的提委會,實行「我揀你選」,觸發戴耀廷去年初發起的「佔領中環」公民抗命成為事實。

    然而,以「違法達義」的方式爭取民主引來極大爭議,尤其佔路擾民,隨着運動曠日持久,逐漸蓋過追求真普選的激情,佔領無可避免告一段落。

    兩大陣營,互相指控,建制派叫人思考「邊個係人,邊個係鬼」,然而「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複誰知?」是非對錯,只有歷史有資格評價。

    《信報》網站特別將這個運動的 75天歷程,輯錄成一個「佔領行動回顧 5部曲」特輯,紀錄了該運動由「爆發」、「交鋒」、「分裂」、「變質」走向「落幕」的崎嶇路,希望與大家一起見證這個大時代。

    佔領 1部曲「爆發」:雙學抗命 雨傘啟動

    日期:9月 28日至 10月 2日

    由於不滿人大「831」落閘封殺港人在特首普選中的「被選權」,兩大學生組織學聯和學民思潮9月發起罷課抗議,至26日晚策動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打響「公民抗命」第一槍,警察當晚拘捕了黃之鋒、周永康及岑敖暉等學運領袖,激發數以萬計市民到添美道集會。

    人潮愈來愈多,「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在 28日凌晨 1時 40分宣布佔領中環正式啟動,引爆香港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民主抗爭,數以萬計市民毋懼非法集會的刑事風險參與金鐘集會,期間與警方發生多次衝突,警方施放大量胡椒噴霧驅散,而示威者則用雨傘抵抗,因此這場運動亦被稱為雨傘運動。最後警方用上催淚彈,為回歸以來首次向本港示威者施放。但87枚催淚彈不但沒有阻嚇到市民,相反挑起更多市民的不滿情緒,導致更多人上街「佔領」。中環、金鐘、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先後「失陷」。

    泛民主派及多個團體其後將行動升級,包括教師罷課。期間學聯一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特首梁振英下台,否則衝擊特首辦。有消息指出政府已做好發射橡膠子彈的準備,至通牒臨屆滿前 3小時,學聯突然向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發公開信,要求就政改對話,梁振英漏夜宣布答應,化解了一次流血危機。

    佔領行動引起國際高度關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英國首相卡梅倫及歐盟先後就事件發言,全球 40多個城市都有人撐傘支持香港學生抗爭。

    佔領 2部曲「交鋒」:旺銅混戰 對話破冰
    日期:10月 3日至 10月 22日
    踏入 10月,佔領陣營與反佔領陣營密集交鋒,旺角及銅鑼灣佔領區出現大批口罩男及「愛字頭」清場,並追打示威人士。學聯批評政府與警方縱容黑社會與「愛字頭」暴力襲擊,宣布擱置對話。

    雙方之後原則上同意就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及「法律規定」展開會談,並定於 10月 10日進行首輪對話,但對話前夕,政府突然宣布擱置,理由是學聯及有關團體重提要求人大撤回政改決定和爭取公民提名,並發起議會不合作運動,動搖了對話基礎。

    形勢僵持不下,警方卻不斷以「清除路障」為名削弱佔領區防線,先後開通怡和街至軒尼詩道的西行線及金鐘道。不過,警方在金鐘龍和道的清場行動中,被電子傳媒拍到公民黨成員兼社工界選委曾健超被警方帶走後,遭 7名警員拳打腳踢約四分鐘,涉案警員其後遭停職及拘捕。而警方的「清障」行動雖然一度重開彌敦道及亞皆老街交通,卻招來約萬名佔旺者晚上反撲,旺角「通」而復「塞」。

    幾經風雨,政府與學聯終在 10月 21日破冰,進行首次對話。政府拋出兩大解決方案:成立多方平台,討論 2017年後香港的政制長遠發展;向國務院港澳辦提交「民情報告」,交代 8月底以來發生的佔領事件,但學聯態度強硬,「談判」裸粒無收。對話過後,市民支持佔領比率一度達三成八,首度超越反對的三成六比率。


    佔領 3部曲「分裂」:兩代鴻溝 公投拉倒

    日期:10月 23日至 11月 12日

    在中央「不妥協、不流血」的拖延策略下,佔領運動進退維谷,較年長的佔中三子及泛民,與年少氣盛的學聯和學民思潮開始出現分歧,學生堅持走進取路線,逐漸與「老鬼」分道揚鑣。

    最明顯例子是由泛民、學聯、學民思潮、和平佔中和民間團體組成的「五方平台」,商討以變相「公投」推動運動前進,學生極力支持,但泛民卻憂慮會讓建制派有可乘之機,通過不利民主發展議案,結果「公投」拉倒。

    與此同時,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收集到 183萬人簽名,敦促佔領者還路於民。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罕有地公開勸告學生不應以佔中作籌碼,重申公民提名違反人大決定及《基本法》,力撐 2017年特首普選將是「貨真價實」的民主選舉。

    不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接見特首梁振英,聽取匯報香港最新形勢時,鮮見未公開表示支持梁振英施政,引起各方揣測。官媒僅在事後透露習近平在閉門會議中讚揚梁振英「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佔領行動踏入第二個月,理工大學的民調顯示,73%受訪市民支持退場、結束佔領,年紀愈大愈傾向贊成退場。

    日期:11月 13日至 12月 1日

    佔領人士連月街頭抗爭未能動搖當權者分毫,而在泛民反對辭職「公投」、學聯三名成員欲闖京要求與中央官員對話,卻遭取消回鄉證後,運動陷入膠着,終由最初的和平非暴力轉趨激進。

    為尋找更強清場理據及民意支持,反佔領團體先後就金鐘及旺角佔領區向高院申請禁制令,要求法庭派執達吏移除路障,並尋求警方協助,望透過司法及執法雙管齊下結束佔領運動,雖然日間清場行動順利,但夜晚卻招來示威者反撲。中信大廈於 11月 18日完成執行禁令後,當晚引來一批激進人士衝擊立法會,用鐵馬、磚塊、石屎渠蓋和垃圾桶等猛烈撞擊立法會大樓的玻璃門、破壞磚牆。翌日,建制及泛民同聲譴責有關暴行。期後,警方拘捕包括熱血公民成員「法國佬」在內的多名涉案者。

    旺角清場行動則分兩天進行,先清亞皆老街路段,後清彌敦道路段,連續兩晚皆惹來示威者反撲,佔領者在砵蘭街、上海街、山東街、新填地街及渡船街一帶與警方展開爭奪戰,警方除出動胡椒噴霧及警棍外,亦首次出動催淚溶劑,中招者聲稱感覺如同火燒,衝突造成多人浴血及百多人被捕,包括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及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等,他們獲准保釋,條件是禁足旺角佔領區。

    旺角道路重開後,連續多晚有市民「響應特首梁振英呼籲」到旺角「鳩嗚(購物)」,與警員展開游擊戰。政府步步進逼,逼使學聯和學民思潮背水一戰,於 11月 30日發動數以千計示威者循龍和道包圍政府總部,結果雙方通宵爆發衝突,多名學生被打至頭破血流。學聯事後承認未能癱瘓政府運作,行動失敗告終。


    佔領 5部曲「落幕」:絕食無果 死士自首

    日期:12月 2日至 12月 11日

    學聯與學民思潮包圍政府總部行動失敗,民意又一面倒支持結束佔領,雨傘運動亦踏入尾聲。雖然黃之鋒等學民思潮 5名成員作最後一擊,以絕食要求撤回人大決定及與特區政府重啟對話,惟行動並未引來社會很大迴響,5人在醫生建議下先後結束絕食。

    連串行運找不到出路,佔領者內部分裂進一步加劇,有網民到金鐘佔領區包圍大台並報以噓聲。為了讓運動階段性撤退、避免因長期佔路加深市民怨氣,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偕同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等人,於 12月 3日自首,實踐公民抗命精神,主動承擔刑責。親中團體「正義聯盟」到場叫罵「坐監」和「垃圾」。

    跨境全日通成功向高等法院申請就金鐘佔領區路段頒布禁制令,警方也出動 7000警力協助,定於 12月 11日展開清場。清場前夕,數千名市民到金鐘佔領區出席最後晚會,不少人拍照留念,寫上「We will be back」語句向「雨傘廣場」道別。不同團體代表先後上台發言,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與學民思潮黃之鋒在台上強調會繼續抗命,台下報以熱烈掌聲。

    執達主任早上首先在金鐘執行臨時禁制令,其後警方宣布封鎖佔領區及夏慤道、添華道和添美道一帶,清場行動持續至晚上,被佔領的金鐘幹道當晚全部重開,持續 75天的雨傘運動正式告一段落,只餘銅鑼灣一小片佔區有待清理。

    壹傳媒 黎智英、民主黨李柱銘、楊森、何俊仁、公民黨余若薇、演藝界何韻詩、周博賢和「雙學」成員等近二百人堅持靜坐留守,逐一被警方拘捕,過程中沒有出現衝突。經過逾 7小時的拘捕行動,警方在金鐘拘捕 249人,涉嫌參加非法集結及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另有 909人被警方留下身份證明資料,按警方指示路徑離開,日後可能被追究責任。




    四年之後:

    2018年 12月 12日 戴耀廷 陳建民 朱耀明 及 其他六人,以 煽惑 incitement 和 妨擾 nuisance 罪名 被告上法庭, 陳建民 選擇 自辯,而 戴耀廷 選擇自己親自陳辭:


    戴耀廷庭上陳詞:First Submission, Last Lecture(英語全文)


    戴耀廷庭上陳詞:First Submission, Last Lecture(中譯全文)



    戴耀廷 完結陳辭:

    If we were to be guilty, we will be guilty for daring to share hope at this difficult time in Hong Kong. I am not afraid or ashamed of going to prison. If this is the cup I must take, I will drink with no regret.

    若我們真是有罪,那麼我們的罪名就是在香港這艱難的時刻仍敢於去散播希望。入獄,我不懼怕,也不羞愧。若這苦杯是不能挪開,我會無悔地飲下。






    2 comments:

    imak said...

    如果係要繼續抗爭, 仲有好多個八年.......... 要堅持信念.
    運動至今真因為人性弱點的暴露而有點爛尾, 這也是可以預見的, 也是思歪打這場時間戰要見的效果.
    BTW, 今日睇左畢明這篇心情BOOST UP 左少少, 唔知你睇左未:
    http://hk.apple.appledaily.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41123/18944160

    the inner space said...

    Imak姐:文章之前在其他地方有見到轉載多謝提供連結。

    如今重讀德國寓言 Rattenfänger von Hameln 頗有古今一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