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unday, August 15, 2010

方言與平仄

方言與平仄



寫詩時要跟足『平、仄。』的要求,所以我寫的都祇可屬“打油詩”,因平仄不分,但求過癮也!


若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



【維基百科】明朝文人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提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而清朝文學家顧炎武在音論一書中,簡短的說明為:「平聲輕遲,上、去、入之聲重疾。」



唐詩的平仄規格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只要不造成句尾,連三平或連三仄,一般都可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兼且要“押韻“。


哈哈哈!我不是想教人寫詩,而是我剛剛想起,最近廣州發生,捍衛粵語“廣州話”的集會,因為有位政協委員,提出在廣東省辦“亞運”時,本來得到中央恩准播粵語的地方電視台,改為說“普通話”報導。


方言的發音,對於吟詠唐詩,豈不是很容易引出了『平仄』和『押韻』上的繆誤?問題多多。


首先,我們常講『唐詩』,顯然詩風最盛在唐朝。唐朝的皇族“李氏”,發跡的地方是山西太原,李淵是山西太原留守,其後起兵反隋,最後打敗各反隋義軍,拓立唐朝,被尊為唐高祖,並由次子李世民,在宣武門殺敗兄弟,唐高祖即提早退休,讓位給李世民是為唐太宗,開始奠定唐朝基礎的“貞觀之治”,人民生活安穩,就有閒暇研究文化藝術,做成唐詩大盛。


之後再有李隆基,收拾武則天的周朝,再度中興唐朝,展開盛世,蔭及唐詩再創高峰,直至安史之亂,令唐朝走向衰落覆亡,唐朝被宋趙康胤取代,而在文壇宋詞也代替了唐詩。


【維基百科】 李淵(565年-635年)出生於長安,李淵祖父李虎隨北周建立者宇文泰入關中,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人助周代魏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家」。北周閔帝受禪後,李虎已經去世,故追封唐國公,父親李昺襲封唐國公。淵七歲,昺逝,淵世襲為唐國公。

李淵是隋煬帝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的明敬皇后、李淵生母元貞太后、隋文帝文獻皇后等,分別是鮮卑貴族獨孤信的長女、四女、七女等。李淵曾深受隋煬帝重用。615年李淵被調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營。在太原李淵基本解決多支反隋的叛軍,並通過受納敗軍而不斷地擴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淵正式開始起兵反隋。



李淵雖然在長安出生,但在他的祖先是來自關外,李淵成長家庭中,講的的甚麽語言呢?是否講關外話,還是長安話呢?到調往山西太原,他的兒子們,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等等,年幼年少時是否還是在家中,講長安話方言呢?還是就近講山西太原的方言呢?


但因為李淵、李世民的背景,我有理由相信,在京城長安唐朝朝廷內,用來談話溝通的語言,相信會是長安話這方言,因為要遷就王帝嘛。長安方言便非正式地成了唐朝的“官話”或 “唐朝的普通話”。而四方八面湧來的文人、武將、詩人,商販等等,能否掌扼得到長安話這個方言呢?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時期,詩人人才輩出。初唐詩人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初唐四傑做代表。盛唐詩人有:張九齡、王翰、賀知章、孟浩然、王維、王昌齡、王之渙、崔顥,等等。中唐詩人有:韓愈、孟郊、賈島、韓孟、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李賀,等等。


而去到唐玄宗李隆基,最出名的當然有”李太白“,他侍候在唐玄宗宮廷內,為唐玄宗楊貴妃在飲宴時,賦詩作樂。此外還有:杜甫、杜牧、李商隱、溫庭筠,等等都是晚唐時期的代表。而眾多詩人有稱:『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皆來自四方八面。


唐朝四個時期,詩人人才輩出,由全國四方八面,湧來唐朝的京都“長安”,即現時陜西省西安市。詩人們本身固然說自己出生地的方言,而來到長安,又要再學講長安的方言,掌扼長安話的發音。就算沒有去長安,留在故鄉作詩,他們用的是長安話來定平仄,還是用自己家鄉的方言,來定平仄呢?


陜西長安的方言,我沒聽過,西安話和普通話(北平話)有幾大分別呢?我也不知道;而長安話和我的母語是粵語(廣州話)的差別,我也也也更不了解。


【維基百科】 平仄的組合在近體詩中是頗為重要的。例如詩中的第一句為「仄仄平平仄」那麼第二句就應該是「平平仄仄平」。 普通話中第一、第二聲為平;第三、第四聲則為仄。

例: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由於現代漢語普通話裡沒有入聲,因此用普通話唸詩,可能會出現「平仄不調」的情況。 在以上例子中,雖然「國」字屬於入聲,但在普通話裡卻是陽平聲(第二聲)。若以普通話唸出上述兩句,就會變成「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然而,其他漢語方言如粵語仍然保留漢語四聲。粵語九聲中有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上陰入、下陰入及陽入聲九聲。



哈!哈!哈!咁我們應該用那一種方言:長安話,北平話,廣州話,還是”古代漢語“來做標準,去定”平仄“和”押韻“呢?而陜西長安的方言,是否最佳的方言來朗誦“唐詩“呢?抑或是各人、各施、各法,祇要順口和押韻咪得囉!



後記:


寫文後的五年多,期間 嗜悲 都沒讀過如何談論,關於用中國古語唸 唐詩 宋詞,是否更合附當年代詩人詞人的方言。


直至 2016年初,立法會 曾主席 鈺成先生 Jasper 在 AM730 寫了幾篇文章:

2016年02月29日 無法領略

【AM730】教育局頒布的高中中國語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包括唐詩和宋詞各三首。

第一首唐詩是王維的五言律詩《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詩首句不入韻,按近體詩格律,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後一字必為平聲、押韻;第一、三、五、七句的最後一字,必為仄聲。

按粵語的平仄,這首詩的每一句都是符合格律的。可是,如果用普通話來讀,便出問題了。如上所說,格律規定第七句的最後一字應為仄聲,但詩中該位置的「歇」字,普通話是平聲(第一聲,陰平),於是犯了律詩大忌!

另一首指定唐詩是杜甫的七律《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這首詩是仄起平受,第五句的平仄應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用粵音讀時完全符合;但普通話是「仄平平平平仄仄」,第二字撞了聲;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不容許的。

懂平仄的讀者自然知道,上面兩個問題都是因為普通話沒有入聲。由於同一個原因,用普通話學宋詞,問題可能更大。教育局指定的三首詞,包括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李清照的《聲聲慢‧秋情》。

兩首詞都用了入聲韻,那就要考起說普通話的學生。例如《赤壁懷古》裡「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傑」,以及「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的「發」,都應押入聲韻,但在普通話這兩個字都是平聲(「傑」第二聲,陽平;「發」第一聲,陰平)。

李清照的名句「悽悽慘慘戚戚」更麻煩,普通話的「戚」字不但由入聲變成平聲,而且讀音和「悽」一樣,於是讀起來變成「悽悽慘慘悽悽」,原來的味道全失掉了。

用普通話學詩詞,問題不限於缺了入聲。問題的根源,在於唐詩宋詞的格律是按中古漢語語音形成的;由於普通話的聲調跟中古漢語語音差別太大,所以用普通話誦讀唐詩宋詞,無法領略本來聲調的味道。




2016年03月03日 古音格律

【AM730】教授中國語音「聲調」(包括粵語九聲和普通話四聲)的一種方法,用1至5的數字表示「調值」:1是最低音,相當於大調音階的第一音do;2、3、4、5依次為re、me、fa、so。按這個表示法,粵音裡的第一聲「陰平」(如「東」、「江」),是「高平調」或「高降調」,調值是「55」或「53」。

用粵語朗誦詩詞,如果句末的押韻字是陰平聲,可讀成「51」,聽起來有完結的感覺效果;例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娟」,朗讀時作「51」,都有圓滿終結的感覺。

粵音的第四聲「陽平」(如「微」、「寒」),是「低平調」,調值「11」,放在詩詞句末做押韻字,同樣有完結的感覺效果。例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船」,「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頭」。

詩詞用平聲字作結,聽起來有「完成了」的感覺;這就像歌曲的最後一個音多數是do,大調音階的第一音。香港人熟悉的、由黃霑作曲作詞的《滄海一聲笑》,每一節重複幾乎完全相同的旋律;前面三節的最後一個音是re,聽了便覺得歌沒有完,令你期待下一節;這就像上面引述詩句裡前句結尾的仄聲字(「住」、「久」、「寺」、「斷」、「亂」)一樣;接著一節,最後一個音改了做do,馬上令你覺得歌的結局終於來到了,可以舒一口氣了。

有的歌曲採用小調音階,用la(大調音階的第六音)結束,多是悲涼、憂鬱的調子,如《紅燭淚》、《忘盡心中情》和廣東音樂《昭君怨》等。採用仄聲韻的詞牌也有這個效果,如《點絳唇》「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結束的去聲字,給人幽怨的感覺。

以粵音朗讀詩詞可達到的這些效果,用普通話演繹便失去了。這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由於粵語較符合詩詞格律的設計目的。詩詞格律是以中古漢語語音為基礎的;所以,如果沒有相反理據,我們可以推斷,粵音的聲調跟中古漢語十分接近,用粵語學習詩詞會比較合適。




2016年03月07日 粵音聲韻

【AM730】我在本欄發表了兩篇討論粵語和詩詞格律的文章,無非想指出粵語可能跟中古漢語語音比較接近,用來朗讀唐宋詩詞,較能表現詩詞格律的聲韻效果。我無意像有的批評者質疑,要提倡用古音;更不是要比較粵語和普通話的優劣。

由於古代沒有錄音技術,而且漢字不是用字母拼音,沒有一套嚴格記錄字音的系統,我們根本無法知道中古漢語的準確讀音。但是,從用粵音誦讀唐宋詩詞得到的效果,我們可以推斷,粵語的聲韻跟中古漢語是接近的。

我們當然沒有理由說,用普通話朗誦一定不及粵語優越。朗誦現代漢語散文或者新詩,用普通話很可能會比用粵語好聽。但是,對於講究平仄聲韻的格律詩詞,用普通話朗誦就有明顯的缺陷。

格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絕句的第二和第四句,律詩第二、四、六句的最後一字,必須是押韻的平聲字。從唐宋以來留傳後世的大量作品可見,詩中的平聲字,粵音都讀陰平或者陽平。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指出,粵音的陰平和陽平放在句末,讀出來都有圓滿終結的效果,符合格律的設計目的。

但是,這些平聲字用普通話讀出來,效果便不一樣。粵音讀陽平(低平調,11)的字,普通話讀第2聲,雖然也叫陽平,卻是高升調(35);粵音讀陰平(高降調,51)的字,普通話讀第1聲,也叫陰平,但一定要讀高平調(55),不像粵音的陰平可讀成降調,因為普通話的降調就是第4聲,去聲。

這聲調的差異,令句末的平聲字用普通話讀出時,不會給人完結的感覺。例如用普通話讀「夜半鐘聲到客船」或「輕舟已過萬重山」,便沒有讀粵音得到的完結效果。

因為普通話的去聲是高降調,一首押去聲韻的詞,用普通話讀出時,便沒有了粵音幽怨悲涼的味道。分別用粵語和普通話讀出「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詞句,自可感到兩種聲調在意境上的區別。

除了格律詩詞,唐宋以來的其他韻文,例如很多人熟悉的《弔古戰場文》、《阿房宮賦》、《陋室銘》、《岳陽樓記》和《正氣歌》等,拿來朗讀,同樣是用粵語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曾先生 Jasper 除了關心政治,是當年的會考狀元,本身原是一位數學家,出身香港大學數學系,本是高材生有望到外國深造數學,卻不幸遇上 67年的暴動,弟妹都被牽連,所謂查三代,個底花了就不能補救,出不了國留學也不能考公務員,結果入了左校培橋當教員,升遷至校長職位,及後轉而從政。


嗜悲 有幸曾某年春節前在街頭遇到,立法會 曾主席 為街坊寫暉春,主席的毛筆字應屬 宋代 瘦金體。言語閒談中主席客氣謹慎中仍存霸氣,覺得他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借用英語 condescending/ condescension 就是這一類人矣!!!






伸延閱覽:
寫詩的平仄 谷歌搜尋
平仄 維基百科
李淵 維基百科
唐朝 維基百科
中國語言 維基百科
唐詩四個時期~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維基百科
曾鈺成:無法領略 AM730
曾鈺成:古音格律 AM730
曾鈺成:粵音聲韻 AM730




我的舊文:
打油詩存檔
炎炎夏日打油詩
曾鈺成 Jasper at CU
中國歷代普通話



6 comments:

exile said...

No comment on poem la! I'm absolutely clueless. There are nine tones in Cantonese? Really?

I can't imagine if Americans speak different dialects in different states. It will certainly limit our mobility and the sense of unity. We have lots of accents but basically everyone talks the same. May be HK people should work harder on their Mandarin. Better job opportunity for sure. .

Ebenezer said...

喺香港,識寫詩嘅人少,識欣賞詩嘅人就更少!!

The Inner Space said...

Dear exile, I believe you are fluent in HK style Cantonese 廣東話,and may be due to your family mix you may also speak some other chinese dialects too like hokkienese 福建話(閩南話),teozhounese 潮州話,toisanese 台山話 from your father side and mother side.

Under the 兩文三語,Hong Kong People starts to picking up Mandarin i.e. 北京話 or 普通話。

Actually I am using 漢語拼音, for my chinese input,using free Google Pin Yin software!

IF you want to input chinese, Google also has 粵語拼音 input software 的,就算不用谷歌,坊間還有很多粵語拼音的免費軟件,可供選擇下載,for you to choose!

The Inner Space said...

以兄:坊間其實很多人寫詩的,我們的網友,新鮮人,小朱姐,風子姨姨都攪有一個“詩社”網誌! 而 微豆兄 在他的部落,也常有詩作,並且很有心地,去翻譯中文詩做英文。

嘿嘿 said...

据说南方方言较接近中原古音,比如“囯”普通话是阳声即平声,而闽南话、广东话及古音则是仄声。

我认为古诗则照古音,现代平仄诗却应该照普通话的声韵作平仄。毛泽东的是却是照古诗韵的平仄押韵,虽然现代感很浓。

这问题还没规范下来,总没有一个结论。

The Inner Space said...

嘿嘿兄:中國南方的方言,更接近中原漢語古音,我都有讀過有關資料,但我真的不懂分開平仄。

毛澤東的詩詞,據說都是文膽郭若沫為他操刀,並由主席出名發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