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的可靠可信性
美國政府為挽救經濟,不惜大灑金錢,但同時亦令財赤雪上加霜,明報翻譯了,英國《金融時報》於5月13日刊出前美國審計局長 David Walker 的文章:美國岌岌可危的信貸評級 America’s triple A rating is at risk,警告美國政府若不整頓財政,勢將被調低信貸評級。(David Walker 是前美國審計局長)
【明報專訊】早於兩年前,金融危機仍未發生時,評級機構穆迪已警告美國政府,若不好好整頓財政,有可能降低美國的AAA信貸評級,因為美國的醫療及社會保障開支急增,預計未來數十年聯邦政府將負重債。
現在的美國財政,又比兩年前惡劣。種種跡象顯示,大家開始對聯邦政府的理財能力失去信心。
自1917年起,美國政府擁有AAA信貸評級,但還可以維持多久,天曉得了。美國政府已花了數萬億挽救經濟,金融危機後,美債償還保險的價格已上升,買美債的風險,甚至已超越麥當勞債券。加上中國總理及人民銀行行長已公開憂慮美國的信用及美元會否貶值,這都反映問題的嚴重。
兩項隱憂 足降美國政府評級
單以以下這兩項隱憂,足以降低美國政府評級。
第一是美國的醫療改革。縱使醫療需要大改革,但不能因此忽略這對財政的影響,否則只會令人以為,美國政府只是討好公眾的大花筒。
第二,聯邦政府失去財政紀律,特別在金融危機後,無法控制開支及增加稅收,這反映美國政治制度失效,收支失衡問題愈滾愈大。
良藥苦口,很多早應該做的措施,美國政府一直拖延不做。你甚至可以說,以目前這種財政結構失衡、但又無方案的情況,美國的信貸評級根本不值AAA。試問,一個負債累累,並要為各家銀行、金融機構提供巨額擔保的政府,而且每年財赤萬多億美元的政府,怎可能有AAA評級?
一切可以追溯至2001年,聯邦政府輕率減稅。到2003年,前總統布殊增加藥物處方的醫療福利,更令財政雪上加霜。
華府現在又開始討論,是否需要大規模醫療改革,美國是主要工業國之中唯一沒有全民醫療保障的國家,但同時,美國政府花最多錢在醫療上,這是美國財政失衡的主因。
毫無疑問,美國是需要全面的醫療改革,但為全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時,不應該因此拖垮財政。改革也應該包括縮減開支,例如藥物處方的福利就應該大幅削減。
另一個方法,總統和國會應該成立專責委員會,所有關於美國財政的問題,例如預算、開支、改革、計劃和稅收,都要先交給委員會討論。委員會要廣泛收集民意,讓公眾參與討論後,才向政府和國會提出推薦方案。
根據 Peterson 基金會的最近研究,九成美國市民希望聯邦政府可以令財政重拾正軌,支持成立專責委員會的市民,較不支持的多一倍,可惜華府仍在睡眠中。很明顯,我們既不能期望政客、也不能期望一般立法程序,可以成功徹底改革。
我們不能等到更大的危機來到時、到評級下調成為事實後才開始改革,唯一的機會就是現在。
究竟美國還是否值得"AAA" Triple A 信貸評級呢?心照不宣罷!
在借貸市場上 Debts,在投資市場上 Equities,在外幣市場 Foreign Exchange,在商品期貨市場 Commodities(包括:貴金屬、銅礦、鐵礦,原油、可可、小麥、蔗糖,等等)參與交易分一杯羹,就需要承受 Risk 風險:Intraday Risk,Interday Risk,Straddle Risk,Credit Risk,Liquidity Risk,Counter-Party Risk,Settlement Risk,Market Risk,Position Risk,Currency Risk,Interest Rate Risk,Documentation Risk,Sovereignty Risk,Country Risk (non exhaustive)等等的風險,不贅!
個別金融機構,投資財團,會成立自己的風險評審部門,對所有有往來的客戶,商戶,大企業,中介商,律師事務所,估值測量公司,結算機構,跨國公司,市政府,縣政府,州政府,省政府,執政政府,甚至國家,即是交易對手,進行評級,對不同 Risk 風險評估,計算所能承受風險的能力,最後把這能力數字化,訂定下可交易的金額上限,又下分短中長期 ST、MT、LT的限額,再分地區性,時區性,國家性,地區性,全球性的限額 etc. etc.
這個限額 Limit 和實際遇險 Exposure 數額,又需要不停不斷 hourly,daily,weekly,biweekly,monthly,quarterly,half(bi)annually,annually 地去 verify 核實,review 檢討,analyse 分析,control 監控,這整個運作可概括稱為 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支持運作。稍一不慎,走漏了眼,就滿盤皆落索,並會引發骨牌效應,影響全公司,波及全機構,輻射到全行業,感染全地區,禍及全國,擴散至全球。
這是大金融機構,大投資財團,才可以自己來作出評審,個人及中小型的企業,恐怕會力有不遞,那第三者獨立的評級機構,就應運而生。甚至有些大金融機構,大投資財團,為了節省開支,開始轉而幫襯,獨立評級機構,購買索取資料,outsourcing 外判工作。
繼『雷曼迷債』,大摩的『精明債劵』又傳出頻臨爆煲,究竟評級機構應否負上責任呢?還是祇是 金管局,證監處,銷售銀行需要負責,受到非議呢?是否因為權責的身份問題,成為避彈衣,讓評級機構,未受到質疑?
但經過『雷曼事件』之後,對評級機構的可靠可信性,又剩返幾多呢?
補記:歐盟對監管評級機構達成一致
【人民網】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代表四月十五日就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監管達成初步協議。
根據這一協議,信用評級機構今后要在歐盟市場上開展業務必須統一登記注冊,由歐盟廿七國代表組成的歐洲証券管理委員會將暫時負責此項事務。
短期內,每個信用評級機構都將受到一個聯席機構的監管,這一聯席機構由信用評級機構業務所在國監管部門聯合組成。初步協議還要求歐盟委員會在2010年7月前拿出立法建議,以設立一個專門機構負責監管信用評級機構。這份初步協議還有待歐盟成員國政府和歐洲議會正式批准才能生效。按照計劃,歐洲議會將在下周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召開的全會上做出立法決定。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歐盟一直致力於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監管。歐盟認為,包括標准普爾公司和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在內的信用評級機構,對當前的金融危機負有部分責任,因為它們在美國次貸危機苗頭顯現時,未能及時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從而導致損失擴大,助長了金融市場的動蕩,並使其最終演變成金融危機。
後記:
這篇舊文突然出現在熱門文章,可以預測是有頗多 Searching for “評級機構“ or similar,i.e. 誤打誤撞入到 嗜悲 這裡。這幾年來 ”評級機構“ 的業務如何呢?似附真的是靜了下來,有機會找一些 Annual Reports 惠譽,穆迪,和 標準普爾 看看,這是 苦瓜兄的強項。。。。。。哈哈哈哈哈!
伸延閱覽:
美國岌岌可危的信貸評級 明報
America’s triple A rating is at risk FT.com
美元兌歐元跌至4個月低位 美信貸評級受壓 明報
雷曼迷債評級 谷歌搜尋
精明債劵評級 谷歌搜尋
惠譽 穆迪 標準普爾 評級機構 谷歌搜尋
評級機構的責任 谷歌搜尋
歐盟認為信用評級機構對當前的金融危機負有部分責任 人民網
怎去分辯 真 Real Genuine 偽 Fake Counterfeit 眼見都未為真。 合法 依法 Legitimate 是否必然包含:公平 公正 和 公義 呢? The wise speaks when he has something to say. The fool speaks when he has to say something 。 。 。 。 。 。。。。。。 一個沒有內涵的小男人﹐顧名 "the inner space".
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10 comments:
"讓評級機構,未受到質疑?"
那些評級祗是給外行人看,全是垃圾之作,印象中雷曼爆茶煲前一日都重係A級,後來也有新聞報導,copy左評級機構的內部email communication,內容極不負責任,當然經濟好的時候,評級好壞也沒怎被人理會,經濟壞的時候,評級有否盡責便如x-ray咁,原形畢露了!
風子:多謝資料。所以我整段是說:“繼『雷曼迷債』,大摩的『精明債劵』又傳出頻臨爆煲,究竟評級機構應否負上責任呢?還是祇是 金管局,證監處,銷售銀行需要負責,受到非議呢?是否因為權責的身份問題,成為避彈衣,讓評級機構,未受到質疑?”
記憶中”雷曼苦主大聯盟“,都冇提起評級機構給A級,有誤導成份,而作出投訴和非議。這“是否因為權責的身份問題”,不能直接追究投訴評級機構,還是取易不取難,集中火力,追銷售銀行,轟證監處,和 炸金管局 呢?風子 你有冇行內人資料?
新聞search應該可以找到,印象中有很多篇幅,內容都幾嚇人....
我個人會咁睇,評級機構乃一回事,他們不盡責的行為,自會負上應有的代價,他們的意見祗能作一指引,不可概全!每間銀行也有risk management team(quit alot of such dept should be fired actually as they do nothing but just copy),應該也會有獨立思考,就如他們說也會因應客戶的個人情況而作出決議,作為中介人便有責任評估客戶的實際情況,推介最合適的產品,而事實所見唔係那回事囉!?!
銀行從來都不是慈善家,若沒違規者他們不會委身賠償了事,但卻因為本地大部份銀行都涉及此事,且數目又是天文數字,就算違規明顯得很,本港的問責機構不敢輕舉行動,搞到而家真係愈來愈難睇,此事上,新加坡政府做得最好,又快又清晰,責難分明!雷曼如是,精明債劵也相去不遠 ~
就事又學到野啦,無論發生何事受害的永遠都是小市民,去銀行也要事事小心,(對上張statement又收埋d唔關事既費用,睇少眼都死,哎~)
Between banks, it's credit default swap (CDS) that people look at. It's a value determined by market forces.
For example, before the tsunami, the U.S. treasury rate is used as risk free rate. The CDS is 7 bps, i.e. 0.07%. Now the CDS of U.S. treasury is over 40 bps, even though all along it has AAA rating.
AAA rating = 大行報告 <--- BOB 罷了(BS 中的 BS)!
Hey, here is the news update …
Standard & Poor’s
10Sept08
A' long-term and 'A-1' short-term counterparty credit ratings, on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and ratings on all related entities remained on CreditWatch
15Sept08
Lowered its long-term counterparty credit rating on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Lehman) to 'SD' (selective default, meaning payments may not be made on some financial obligations), from 'A'. We also removed the rating from CreditWatch, where it had been placed with developing implications on Sept. 12, 2008.
Moody’s
18Jul08
Lehman's rating was cut to "A2" from "A1." Both ratings are considered investment grade.
15Sept08
Down Grade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downgraded the senior ratings of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LBHI"), and those of certain guaranteed subsidiaries, to B3 from A2. The firm's subordinated debt was downgraded to Caa2 from A3, and its preferred stock to Ca fromBaa1. The senior long-term rating of Lehman Brothers Inc. was lowered toB1 from A1 and subordinated debt to B3 from A2.
15Sept08, LM has been filled for Chapter 11?
Ruth jie, I think these rating companies are american company they have the same tendency like the CNN in reporting about their Govt.
AK 姐: 謝謝留言,BOB =》BS 中的 BS!
又學到新嘢 :)
風子:謝謝你的資料,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PUT.
財政的短缺,令到 Risk management 好多時要 outsourcing 外判,會是水準變壞的誘因。
星加坡的 MAS 很 tough, 我們去公幹,每次都要去法院“食生菜”的。
另 風子:謝謝有關的新聞擇要,不過大部份的“雷曼苦主”,相信都不是到後期才買入的,恐怕不易找到更久遠的 archive 了。苦主們到了後期,就算知道,都已經太遲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