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Tuesday, April 14, 2009

把死亡美化了

把死亡美化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每個一生下來的人,就是要等待死亡那一天.雖然這樣說得簡單,到至親至愛的人,離世怎能無慟於衷呢?


日本人大和民族,最愛歌頌死亡之美! 古時有「切腹」儀式,先來個齋戒沐浴,擇個良辰吉日,舉行「切腹大典」,「切腹者」穿上白衣,橫一刀,直一刀,鮮紅的鮮血染得白衣像朵大花兒,再由一位德高望重的介錯人,一刀把頭顱劈下,鮮血噴射出來,頭顱滾了又滾,滾滾滾...滾滾滾...美哉!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皇軍的「神風特攻隊」,喝完「sake 酒」,別過天皇的儀式,連人帶機撞向美國海軍戰艦,爆炸起的烘烘火焰極美,死得十分燦爛奪目!


日本人歌頌「死亡的美學」,在深山,在河谷,在雪地上,在懸崖邊,有單獨自殺者,有集體自殺者,死在幽美環境,像詩的一般悽美!


二月中奧斯卡金像獎,頒獎予日本電影「禮儀師の奏鳴曲」,英文:Departures,奪得最佳外語片,最近在香港公映. Trailers & Clips




主要演員:本木雅弘 Masahiro Motoki (小林大悟) , 廣末涼子 Ryoko Hirosue (小林美香)兩人演一對夫婦,山崎努 Tsutomu Yamazaki (新老闆=師傅)

導演:瀧田洋二郎 Yojiro Takita 

故事:
任職 大提琴 cello 演奏員的小林大悟(本木雅弘),其實沒有天份,他所屬樂團演出,祇有小貓三幾個聽眾,樂團無奈解散,大悟失業了,他又未能加入其他樂團,祇有帶著妻子小林美香(廣末涼子)回到故鄉山形縣的老家暫住,減少開支。

小林大悟的父親在他六歲時,離家出走,大悟的母親靠經營酒錧賣酒,撫養大悟成人,可惜當隨樂團出國表演時,母親去世了,老家一直空置著。

回到山形縣老家,失業了很久的大悟,發現一則「旅程NK歸途助理」的招聘廣告,誤會以為是旅行社聘請導遊,到見工時才得悉,是替死人遺體清潔的禮儀師,負責在葬禮前,清潔遺體和整理儀容,才放入棺木。

大悟初時雖然非常恐懼,並且產生抗拒和厭惡,但為了生計,因為有二萬日圓酬勞一天,即五十多萬日圓一個月收入,無奈地接受現實,加入新工作,跟隨著老闆也是師傅(山崎努)學習。

死者們,有死於非命的,有死得安祥的,有老的,有少的,有美的,有醜的,有香的,有臭的,有死於恐懼的,有死於哀愁的,有死時怨懟的,有含冤而死的..... 有男的,有女的,還有不男不女的。

小林大悟面對的死屍天天新款,但又不敢對妻子說明職業,直到妻子美香一次意外,查出他每天日間接觸死屍無數,晚上回家就扭著老婆,把她嚇得毛骨悚然,遂向丈夫發出辭職通諜。 

卒之老婆走了回外家,小林大悟更安心跟師傅學習,漸漸已能自己獨立處理死屍,師徒兩人可以分頭接工作,收入更多,無奈小林美香離開,在晚上和休日,孤獨小林大悟,祇可以拿出大提琴,在家中,在田野間,自奏一曲自娛。


結局如何呢? 懇請購票入座!


我見:
日本人著重表面包裝,把不美的隱藏著,華麗美麗的背後並非所見的。日本人可以把侵占中國,可以把南京大屠殺,先是淡化,再是否認,隨後美化,利用更改中學歷史教科書,把醜陋的抹掉。

人的死亡是哀傷的,電影把這哀傷,先是利用大悟的滑稽來淡化,引起觀眾笑聲。再是否認,說死亡祇是去了,另一個空間。隨後美化,兩師徒幫死者,清潔,化妝,盡量回復生前的面容。

可取的是指出,日本人辦事嚴謹,對死者的尊重,禮儀週週,絕不馬虎了事,也對死者家屬,加以安慰。這是表面的還是真心的,是非自有公論。

電影中加入,大悟父親模糊的正面鏡頭,又說大悟已記不清楚父親的面容,是否想誤導觀眾,懷疑師傅可能就是出走的父親呢?我沒有墮入這推論。

人是靠吃動物屍體為生的,吃植物就尚未能確定,兩師徒剛完成工作後,就拿起食物來吃的場面,都時常出現,是導演想指出,生生不息,大地上的生物,植物,都在是在 recyling!

電影的 camera crew,把山形縣的景色拍得很美,一開場就是個淒美的雪景,春夏天間的田野,背景也不忘加一個,山頂還有積雪的山嶺,美哉!

得到奧斯卡委員會的歡心,成為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因為我沒有看過其他參選的電影,不能作出比較。這電影當然有一般娛樂性,但不覺得是一部經典的作品。


後記:24-04-09
結局是小林美香發覺自己懷了孕,既然有了小林大悟的骨肉,唯有回來喇。同時有一封電報送到老家的地址,收件人是小林大悟已經去世的母親,打開電報原來電文說:離家的父親,剛巧也去世了。大悟一時間不能接受,卒之由師傅下令,並借出汽車,着令大悟和美香夫婦兩人,趕快去到荒蕪的小漁村,為逝世的父親辦理後事。


已經學成,成為禮儀師的小林大悟,親自為父親屍體清潔,化妝,盡量回復生前的面容,已經模糊父親的面容,重新呈現在面前,兩夫婦把亡父入棺後,就送去火化了。


小林家剛新有了下一代,美香懷了身孕,但小林老父就去世了,萬物都是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一個遁環,一個cycle,年老的死去,年少的出生,生生不息,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人生是有意義的?還是沒有意義的呢?你我的存在,祇是要延續下一代,咁一代一代傳下去,又為了甚麼呢?


p.s. 點解女人一懷了身孕,就寧愿回到已拋棄了的丈夫身邊,縱然不滿丈夫之前的一切,甚麼都願意原諒了,為甚麼要這麼委屈呢?自己獨力撫養出世後嬰兒不成嗎?


伸延閱覽:
切腹 維基百科
介錯人 維基百科
神風特攻隊 維基百科
死亡的美學 谷歌搜尋
日本的自殺勝地 谷歌搜尋
大提琴 cello 谷歌搜尋

其他網友對禮儀師の奏鳴曲有關的文章:
本木雅弘 新鮮人
《禮儀師之奏鳴曲》 素顏天使


17 comments:

xiao zhu said...

日本人何止將死亡美化,更愛將暴力美化。

新鮮人 said...

雖然不能認同你每個說法,
但卻十分欣賞你寫blog的執着和認真!

這套片令我有入場的衝動,
但還未看!

收買佬 said...

讀完你篇大作﹐就更加之無入場既興趣

Haricot 微豆 said...

This movie is not on my "must see" list.

Is it part of the Japanese culture to "beautify" death? Are they any different from ancient Egyptians who also made a big deal out of the "big exit" and "after life"? I wonder !!

紫丁香 said...

外公去世時媽媽不讓我們參加葬禮,外婆去世時我不在當地,所以現在憶起外婆就悲從中來。我覺得,人生前多些孝順,死後只是一個形式,做給活人看而已。

macy said...

space,

這齣戲我有幸觀賞了, 能得奬其實是它把日本的傳統及對死亡的尊重, 展示給其他民族(包括評審的洋人與及我們的非日本人).

這種繁文縟節相信只有日本人如此重視.

坦白說我也喜歡看日本片, 這戲的情節頗緊湊, 還有我們城市少見的鄉村風味作背景, 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 父子, 母子, 朋友, 夫妻的感情多重描寫, 令人對日本的風俗多點認識, 又有對死亡的幽默感. 很豐富哦! 也很值得一看. 當然咯, 故事是有點堆砌和太過巧合.

認同你說生生不息的訊息, 除了常常的吃, 最後的一幕(把石頭由兩人的手緊握, 然後放到廣末的肚子), 也是把這個主題帶出.

Agnes Tse said...

沒錯, 葬禮是做給其他人看的. 三種葬禮形式 (道教, 醫院內處理, 無宗教) 我也親身經歷過.

the inner space said...

小朱姐: 你認識的日本人比我深. 知你也有看過「禮儀師の奏鳴曲」,英文:Departures,得閒補寫返篇影評罷.

the inner space said...

新鮮兄: 看完就寫返篇影評喇!

the inner space said...

收收兄: 令你失去左去看的雅興真系唔好意思.

the inner space said...

hari 兄: 北美很快會上映,到時去看看罷, tuesday 多有 special pricing,不好看也損失不大,祇是你些少時間.


我不是念歷史的, 古埃及的文化所知極少, ancient Egyptians who also made a big deal out of the "big exit" and "after life"?
金字塔是個big exit 的機器, 是永生之途?

the inner space said...

紫丁香君: 形式有時也可以時結合誠心誠意,最重要是做出來時,那人當時的心態.

我每次去拜祭先人,都選擇少人日子,並且是單一人獨往.

the inner space said...

macy 姐:
日本人處事嚴謹.
導演多有類同的手法.
還有多謝你的認同.

the inner space said...

agnes: 但到至親至愛的人,離世怎能無慟於衷呢?形式有時也可以時結合誠心誠意,最重要是做出來時,那人當時的心態.

Haricot 微豆 said...

Yes, one theory is that pyramids were "resurrection" machines that helped launch the dead to Gods' place in the sky.

http://en.wikipedia.org/wiki/Egyptian_pyramids

the inner space said...

hari 兄: 由你寫下會有趣味性高.

the inner space said...

已經為「禮儀師の奏鳴曲」補寫下結局在後記上,并加上我附加的意見,各位讀完,可還有沒有 comments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