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悲 很少看華語片,不過還未到六月尾,我就看了今年的第二部華語電影:《中國合夥人》導演:陳可辛。相信我是想看陳可辛的作品,多過想看《中國合夥人》,同樣道理,我今年看的第一部華語電影:《西遊記 之 降魔篇》,也是標誌着 周星馳作品。
不記得是去年還是前年的一天,路過娛樂版有一幅相片,是帥哥 黃曉明 扮 土鱉,一個土頭土腦模樣的人,而且透露了帥哥為着電影增肥十多公斤。至於另外兩位中國男星我不認得,說是說一個中國夢故事的電影。(應該是前年吧,去年黃曉明腳傷,要撐拐杖,不能拍戲。)

到前些時電影就開始了宣傳,嗜悲 得知戲名:《中國合夥人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黃曉明、鄧超、佟大為、杜鵑 主演,導演:陳可辛。
電影主題曲:《光陰的故事》三位男主角合唱
故事提要:
【谷歌電影】80年代,三位大學好友一起打架,泡妞,夢想去美國。在時代激流中,有的美國夢圓,有的美國夢碎——惟齊力創辦英語學校「新夢想」,將三子緊緊綁在了一起,創下63億教育王國的傳奇。
成東青 (黃曉明 飾),農村出身的土鱉;孟曉駿 (鄧超 飾),精英知識分子;王陽(佟大為 飾),浪漫派的詩人。三個各走極端的人,因一個美國夢而把他們綁在一起,申請簽証卻是兩個成功,一個被拒。成東青失望而回,唯有留在大學任教,卻因私教被校方開除;孟曉駿以為自己能在美國一展抱負,卻只能當個侍應助理;王陽雖然簽證成功,卻因戀上一個美國女孩而放棄出國。
成東青一無所有,只好在快餐店偷偷教學。學生人數日多,他邀請王陽加入,及後孟曉駿亦回國強勢加盟,「新夢想」學校正式成立。三人憑個人魅力及獨特教學法,學校空前成功。成東青被塑造為留學教父,由土鱉蛻變成領導者,讓孟曉駿看不過去。二人嫌隙日深,王陽左右做人難。
大時代一幕幕的挑戰: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被北約軍機轟炸、ETS美國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夢想侵權等,又把三子再次凝聚起來,共同面對「新夢想」的困境。
我見:
甜蜜蜜 是 嗜悲 第一部看陳可辛的電影 。。。。。。之後停了一輪因為 陳可辛 多是做監製,少有的陳可辛作品,例如:投名狀 是借用“刺馬”的故事,嗜悲 覺得太過黑不想看,至於:武俠 因為借科學 CSI 形式,用科學來襯托武俠,不想混淆也沒有去看。
今次英文名:American Dreams In China,卒之把我引了入戲院,當然 cheapie 嗜悲 是看週末超早場便宜一點,就算是不好看,損失也較低。
「土鱉」成東青(黃曉明)、「海龜」孟曉駿(鄧超) 和「憤青」王陽(佟大為),可以代表中國社會中,靠機遇而發達的縮映嗎? 土鱉 創立的英語學習班,要靠海龜來壯大及發揚光大。這是否就是 陳可辛 所看到,並對中國發展的傳析呢?縱有好的硬件,還得有合適的軟件,雙輔相承來得運作暢順。
三位主角 土鱉 成東青 失業,海龜 孟曉駿 失意,憤青 王陽 失戀,沒有了前途失落的一群放手一搏,結果成為創業的動力,先是借快餐店的角落,進行小班教學,愈攪愈多人參加,就找一個廢置了的工廠扮英語訓練班,分錢時 土鱉 度度兩舊錢的厚度,那就將錢分了,沒有根根計較。
土鱉 利用土法來教英語,ambition = 俺必勝,ambulance = 俺不能死,pregnant = 撲來個男的。海龜 用的是一對一的指導訓練 coaching,絕不留情指出來面談時的不足,需要作出改善才能通過簽證官的一關。憤青 用他的激情演繹英語中的感情,各有各的風格。
陳可辛 又將發達成功後的:土鱉、海龜、憤青,描繪成只多重物慾享受,雖然發財立品,但沒有行善之舉,沒有捐獻回饋。中國人都愛當一哥,土鱉 和 海龜 兩種風格,兩條不同路線在鬪爭中,幸好有個 憤青 浪漫型的詩人,他不大計較功利,成了兩人的潤滑劑。
土鱉 為了要留着 海龜 繼續效力,先是開一支 82年的 Lafite 與之共飲,再是送了一間美式全獨立屋,內裡有着他的老婆在彈鋼琴。最後一招,土鱉 借用 海龜的名義,捐款給曾經開除 海龜的美國大學,打造一個全新設備最新最齊備的實驗室,並且新的實驗室用海龜的名字命名,去收買他的心。
電影中利用和多所謂“金句”來製造話題,也可以算是笑料,爛 Gag 一堆!
簡體:
繁體: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皱纹不要刻在你心上。
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皺紋不要刻在你心上。
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
掉在水裡你不會淹死,呆在水裡你才會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
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究竟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夢想是甚麽,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
我们只有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
佟大為 演的 王洋,在他婚禮中說:
一)千万别跟丈母娘打麻将,
壹)千萬別跟丈母娘打麻將,
二)千万别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
貳)千萬別想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
三)千万别跟好朋友合伙开公司。
叁)千萬別跟好朋友合夥開公司。
陳可辛 的導演版宣傳片
好朋友合夥開公司,初時是 partnership 土鱉是創辦人佔 51%,兩位好朋友因為 海龜 較有能力給了他 25%,可憐憤青早過海龜幫助土鱉創業,都是只能取得剩下的 24%。好朋友能共患難,但要共富貴就需要花點功夫,海龜 要將公司升格,到海外上市提升形象,更加可以公開集資,土鱉不希望走得太快,公司上市就要向股東負責,把英語教學變得更只得求追求利潤,兩人發生摩擦各持己見。
土鱉海龜兩人不願直接面談,幸而有 憤青 夾在中間,又是可以當潤滑劑,又有時可以當雙方的催化劑。最後公司出現危機,三個人就再走在一起,共同對付共同的美國敵人。海龜初時回中國,捧著一套美式的法治,卻未能面對只有一言堂的內地公安,而土鱉初次去到美國,也是不懂的美國人的一套明是依法,其實只是自把自為的霸權主義。
不過 土鱉 學得很快,他看穿了美國人的底牌,一頓飯之後回來就採去攻勢,頗有《孫子兵法》中的 “後發先至”,把對手返壓過來。這一段是全英語的唇槍舌劍,嗜悲 看戲時盡量去聽,但不知是否 黃曉明 和 鄧超 本身的英語是特訓得來的,還是用配音員故意說不太清晰英語,來特出外國人要做中國人生意,要嗎就要學普通話,否則就要學聽中國人口音重的英語。嗜悲 聽得很辛苦,都只能捉到重點,未能完全接收。(嗜悲 卒之買到了DVD,重聽了很多次請讀後後記。)

還有,陳可辛 利用小節描繪了,中國人在外國因為互相競爭之下,讓外國人反而撈了便宜。海龜 被實驗室開除,並不是他做得不好,和美籍的同事們不和諧,而是有另一個中國來的人,比他更高學歷更有經驗,但甘願拿更少的薪水,於是 海龜 被競爭掉了。海龜 暪着老婆去捧餐當 busboy 雜工,剛巧在唐人街的洗衣店,看到他原本是教鋼琴的老婆,也是暪着他在幹粗活,一雙彈琴的巧手給弄糙了,道出中國人在外的辛酸。
陳可辛 又用另一小節,描寫美國社會有衰人也有好心人。 海龜 暪着老婆去捧餐,忍辱地接受女工頭分給一些零錢,當作“花利” tippings 小費, 但有位好心腸的美國女人,偷偷塞了廿元紙幣給海龜,說對這個女工頭,這就是她的盡頭,而 海龜 還有大把前途的一番勉勵話。發達富貴後的 海龜孟曉駿 回到,他捧過餐當 busboy 的美國餐廳午餐,他沒有記仇對曾經欺負他的白人女工頭報復,這會是 陳可辛 的個人哲學嗎?
陳可辛 在電影中,也指出談判是要雙方對等的,若是兩方強弱懸殊,就算對方來跟你談,也不是真誠的談判,只是做做樣作作勢,扮作很公平,其實來只是宣布結果,要你無條件接受。等到自己儲夠籌碼有了實力,再去談判時的待遇,是絕不相同的結果和效果,人家的攻勢和壓力,反而就是幫助你脫困的踏腳石,此巨木也:水到渠成。
中國改革開放後,最初產生的富豪,多是自己下崗的官員和軍人,憑着固有的網絡關係,打通天地線致富。或是就是像福建賴昌星,靠建立一間紅樓,招呼手握實權的紀律單位,海關公安稅局等等 non exhaustive 一大串部門s,齊齊貪齊齊污齊齊發財。
中國內地近年出了幾位技術派的年輕富豪,阿里巴巴的 馬雲,騰訊的 馬化騰,都是表表者。 而有謠言說《中國合夥人》中的故事,是依照《新東方》的三位創辦人: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三人奮鬥創業的經過。
嗜悲 誠心祝愿中國踏上正軌! 可能也有例外,嗜悲 今年多看幾部華語片。
附加:
合夥人 上 陳魯豫 的 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
後記:
從 石琪 的影評,只得短短一百字。
【明報專訊】中國重新崛起,富強了,可是在中外都引起很矛盾的反應,內地人也經常自嘲「強國夢」,香港就更連「愛國」也似乎不合時宜。看看陳可辛北上拍成《中國合伙人》,從美國夢演變為鬥贏美國的中國夢,內地票房現已接近五億,香港卻大受冷落,只收二百多萬。其實這是陳可辛代表作,值得觀看。
得知全港一星期的票房只得僅僅二百萬鬆啲,內地已經有兩週上映時間,票房紀錄約五億人民幣。香港人看內地人自強奮鬥得到成功,基於 regional pride 港人不好受,近週沒有見到報章專欄談論,影評人除了 石琪 的更沒見到,唯一有以下的一段不似影評,更要分兩次發表。
葉念琛 陳可辛和合夥人(上)and (下)
【頭條日報】看《中國合伙人》最大的喜悅,是喜歡的陳可辛終於回來了。
近年來,陳致力北上發展,從歌舞片《如果愛》、古裝片《投名狀》、動作片《武俠》到監製的《十月圍城》票房有起有落,口碑有豐收也有慘敗收場。但陳明顯地一直渴望改變自己去征服市場,問題是機關算盡的結果偏偏不是要風得風。陳北上之路,一直顛簸掙扎,直到前作《武俠》的一次徹底滑鐵盧,陳在後來的專訪不止一次提到,《武俠》的失敗引發了他在人生和創作上一次重大的心理危機,以後的路應該何去何從?卻讓他苦苦思量,患得患失。
於是才有了《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
《合伙人》對陳可辛電影生涯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是他再不處處(以為)服務市場。陳當初說過,香港電影人北望神州,入場券只有古裝片一種類型,愈大製作愈大規模彷彿就是信心保證。所以他就算從未拍過古裝片,也逼於無奈作出下水嘗試拍《投名狀》、《十月圍城》和《武俠》,無疑令陳晉身成為大導演行列,但亦是市場上芸芸大導演的其中之一,導演風格及使命感反而變得模糊起來。當古裝電影開始發生審美疲勞,不再受到觀眾青睞,陳只好像同輩導演一樣坐困愁城,一籌莫展。
幸好陳找到了像《合伙人》這個好劇本。一個雖然發生在內地的奮鬥故事,時空橫跨差不多三十年,說盡了幾許內地百姓的民生變遷甚至心理鬥爭。陳作為一個香港導演,竟然拍得無比投入,甚至拍出了一種感同身受的集體回憶出來。《合伙人》在內地票房直逼五億人民幣,比起陳從前的古裝大片還要賣座,還更受歡迎,陳終於找到了一條打開內地市場的康莊大道。他靠的是甚麼看家本領?篇幅所限,下星期再續。
葉念琛
continue 。。。。
雖然《中國合伙人》在內地票房衝破五億人民幣,創下陳可辛導演生涯最高票房紀錄,但口碑卻相當兩極化,有人稱讚電影是陳繼《甜蜜蜜》以後最好的作品,而且三位男主角黃曉明、鄧超和佟大偉的演出皆可圈可點,特別是素來被批評演技充滿偶像派痕跡的黃曉明,在《合伙人》的表現技術性擊倒了大家對他的偏見,成功讓他向演技派路線進發。
不過,批評《合伙人》的負面聲音此起彼落,統一論點是電影那份財大氣粗的大中國主義,三位男主角創立了全國知名的連鎖補習社,最後因教材版權糾紛跟美國人差點對簿公堂,結局是三位男主角赴美跟美國人開戰,同仇敵愾令美國人知難而退,還成功地將集團在美國上市。
《合伙人》的英文片名是《American dreams in China》涵蓋了八十年代一段中國大學生(和留學生)的集體奮鬥史,不論是內地和國外,那一代年輕人為了理想和前途不斷跟時代和際遇作戰,過程甜酸苦辣百感交集,漂泊聚散有血有淚,當然,有人詬病電影只以金錢和成就判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像三個男主角最後飛黃騰達甚至衣錦還鄉,從前受過美國人的氣,現在就在美國上市賺回他們的錢。電影的省略手法往往避過了六四和其他政治敏感的審查關卡,也令故事的歷史感以偏概全。
但作為陳可辛芸芸內地作品,《合伙人》是他重拾香港時代的積極人生觀。他從前的作品,好看之處是那份對世情的希盼,像《風塵三俠》他確信友情,《新難兄難弟》的父子情,《甜蜜蜜》的愛情,反而進入內地的作品都是無情無義(像《投名狀》);《合伙人》裏三個兄弟始終有情有義,這才是我喜歡的陳可辛。
葉念琛
後後記:
十一月份 嗜悲 卒之等到《中國合夥人》的 DVD出版了,重看三位主角會見美國人的一段,尤其是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用一段頗長的英語獨白,指出《新夢想》將會在美國攪 IPO 上市計劃。
嗜悲 看電影時只能聽一次,又要讀中英文的字幕,在寫文時不敢貿然評論,如今重看 DVD 這一段多次,嗜悲 大致可以理解如下:
美國人提取要告《新夢想》侵權,要禁止《新夢想》使用,並要求不合理賠償一千五百萬美元。成東青說有打算作出和解 settle the case,但又說《新夢想》準備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集資,又指出索償的金額愈大,就更讓投資者注意,是正面的而不是反面的效果。
成東青還即席表演了中國人死記偝書的方法,就是死記死偝不求甚解,但是可以原原本本覆唸出來的本領,在對於應付考試時可以派上用場。指出自己在中國只是平庸之輩,反而同來的 孟曉駿 才是上肆之才他來美國,但美國人卻沒有好好珍惜他。
嗜悲 估計這番話的背後是指,有人告在中國才是“好嘢”,就會吸引更多中國學生到《新夢想》上課,這反而可以把營業額推高,有這個 lawsuit 不會構成集團的負面消息,卻可以因為毛利純利增加,反令到投行(Investment banking 投資銀行)為《新夢想》估值得更高,對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 可以籌集得到的資金就更大。至於中國學生精於前的死偝書,考完試後可以剩下幾多這是後話,就算上大法庭,他們用實例來抗辯。
結果美方有沒有願意和解,收了和解費就 drop 了 lawsuit,電影就沒有交代,只在字幕上指出《新夢想》成功上市,得到 30億元的認購,云云。
嗜悲 不是投行的內行,沒法評論上面愈告愈有利,這一點要網友 苦瓜 兄的 level 才可以解釋,因為有 lawsuit 就要衡量影響財務到幾大呢?更多學生到《新夢想》上英語課,這個假設可否成立也成問題,但這是不是最嚴重的。公司一但造大就容易被人告,有人告有 Lawsuits 未清,未必不能攪上市,只需要披露,而且 嗜悲 不熟美國的上市規則。
但美國人收和解費,表面上暫停 lawsuit,嗜悲 估計起碼要簽字作實,並且有期限不可重覆告 “一籃子” 的所謂侵權。不過美國人狡猾,這間不告《新夢想》,換個第二間可以再告過,他們不志在告入的賠償,只是虛晃幾招想嚇嚇中國人,更反而希望中國人為了息事寧人,願意發庭外和解收取和解費,這一點可以沒完沒了的。
不過重看幾次都沒有看到,成東青為何不把美國人拉入《新夢想》,讓他們成為策略投資者股東,要他們坐上同一條船,以後就好相量啲呢?成為新的中國合夥人,嗜悲 多看了多次重播,電影沒有提過 。。。。
伸延閱覽:
中國合伙人 百度百科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中國合夥人 雅虎電影香港
陳可辛和合伙人(上) 頭條新聞網
陳可辛和合伙人(下) 頭條新聞網
陳可辛面書:中國合夥人 facebook.com
我的舊文:
新年懷舊:聽甜蜜蜜 看甜蜜蜜
西遊記 相隔 18載的愛情觀
2 comments:
最近睇咗兩套戲,其中一套係中國合伙人,其實我覺得都幾好睇,幾位唔同性格嘅人走咗一起,後來去創做一番事業,我覺得初段算是為夢想而奮鬥(我覺得用理想好像比較貼切)、友情、愛情,後來又因為劇情的發展,被世界改變了,最後再加插美國一刀。
而你在本文中更交代得比戲中一些不易看得到的細膩點,讚~
Minor 兄:我想到時會購買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DVD 多看幾趟的,難得今次 Peter Chan 重執導筒!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