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unday, July 29, 2012

國民教育爭議在港繼續發酵

國民教育爭議在港繼續發酵




吳克儉 局長“被龜縮”,給梁政府鎖在政府總部教育局內幾天,不讓他出來面對《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以致 吳局長 未能做到迎難而上,與家長們面對面辯論,只得躲在背後發功,利用 教育局的網頁 發表了三篇有關推行《國民教育》的短文。


只是另外委派 譚慧珠、林煥光、林鄭月娥、李焯芬 在不同場合發表有關《國民教育》的言論,猶其中有 林煥光 就發表了《象說》,令人更多想像空間,又有人說其實是火上加油!


【明報專訊】面對7.29遊行要求撤回課程重新諮詢,林煥光拒絕正面回應,只是說「如果社會整體都覺得係咁(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我都無話可說啦」。

有線新聞記者追問何謂「整體反對」,林煥光說「政府見到隻大象(主流意見)的時候,就會知道那是大象;若聲浪真係去到咁嘅地步,政府應作適當決策」。另外,他又說特首梁振英亦應表態。

另外,政務司長林鄭月娥 6日之內第三度為國民教育科爭議降溫,除重申不會洗腦,更說「如果因為現時有一部分人士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影響了這個課程的落實執行,或許會令很多人失望」。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專責委員會主席李焯芬則稱,國教科課程指引已諮詢不少教師和家長完成修訂,日後若有洗腦,會「毫不猶豫譴責政府」。



若 林煥光 形容《國民教育》是隻大象的話,那麼關注組們的家長們面對《國民教育》,是摸到大象的那一部份呢?而《學民思潮》的同學們,又是摸到象的那部份呢?其他團體如:約500名官校教師的政府學校教師協會,演藝、文化及媒體界人士們,浸會大學的教職員們,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等等團體,都是在摸著大象那一部份呢?


至於政棍們當然就是摸著大象的私處,積極出來反對《國民教育》,企圖趁機為九月九日立法會選舉抽水。最後,究竟是西環、特區政府、教育局,認為已經充分掌握到民意,卻僅僅只是以偏概全,自以為經已摸到見到大象全部呢?


繼 譚慧珠、林煥光、林鄭月娥、李焯芬,先後發言之後,《國民教育》爭議繼續在香港社會中發酵。到了星期五距離週日只剩下兩天,吳局長 突然卻主動反邀請家長們開會。


【明報專訊】國民教育關注組指教育局長至今才邀約明早見面,是無誠意,他們提出包括單獨見面等三個會面條件。

教育局中午表示希望安排關注組明早11點和局長吳克儉會面,並邀請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代表一同出席。

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隨後會見記者作出回應,指局長如今才邀約見面,是想為周日的遊行降溫,見面已無意思。

她又指,官員連日來鋪天蓋地出來講話,只表達一個信息,就是9月繼續推行國民教育科,這令他們很不開心,因為若政府有誠意就應該先見他們、聽他們的意見。

不過,陳惜姿說,他們經反覆思量,還是覺得應把握機會雙方見面,但提出3個條件:一是單獨見面,他們尊重其他團體要求和教育局見面表達意見,但他們希望另外安排時間。二是至少10名關注組成員能參與會面。三是會面時間不可少於1小時。


結果,在週六的見面,對話破裂而終,盡在預期之內,沒有半點驚訝!

【明報專訊】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和教育局長吳克儉會面,不歡而散。他們批評吳對家長的憂慮,表現冷漠,所以提早離場。

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會後對記者說,對會面失望,是對牛彈琴,吳克儉對家長的種種憂慮,表現冷漠,他看不見問題所在,關注組對此非常憤怒。

陳惜姿又引述吳克儉說,目前沒有特別理由撤回國民教育科。

關注組認為,當局無考慮眾多團體的訴求,一意孤行,他們表示非常憤怒和失望。



另一方面,有份發起 729 《反洗腦》大遊行的《學民思潮》,被指接受《法輪功》的資助,這是抹黑手段,還是真的有幕後黑手呢?我早前都有 question,query 一班中學生的組織,可以能耐抗衡教育局?不過,持份者當然照例否認!


【明報專訊】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強調,他們的經費來自遊行和集會時的募捐,並無接受任何團體資助。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在商台節目中澄清,外傳他們接受包括法輪功等團體資助的講法不是事實,他們成立一年以來,經費都是來自六四集會和遊行時的公開募捐。他們的成員亦無任何政黨背景。



政府今年的《立法會替補機制》,雖然經過反對大遊行,在立法會又發生拉布剪布後,卒之由建制派護航下通過了。今次教育局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僅定於九月在港九新界各小學推行,反對者發起 729《反洗腦》大遊行。


如今立法會經已休會,就 吳局長 昨天面見家常關注組的表現,政府仍然堅持如期推行,那麼九月九日的立法會選舉,就可能會演變成為另一場《重選立法會~變相反洗腦式國民教育公投》。到時相若還未能改變現實,相信會給 梁振英 更大信心,只需派糖及時和得宜,就可以硬闖過關,那麼 23條《國安法》,有沒有機會重上立法會呢?


今日午後三時《反洗腦》大遊行便會舉行,吳克儉週六說無論明日遊行人數多少,當局都會繼續聆聽,但不提會否撤回推行日期。林煥光 說要看到大象,要看有幾多人出來,政府才會考慮應對。特首 梁振英 還未出來把說話說死,弄至沒有轉彎餘地。事到如今 嗜悲 暫不想作更多推測,不過就蒐集了報章上的一些論點,留作之後的回顧!


報章文摘:
【李先知】特區政府昨日動員一切力量,試圖為國民教育科爭議降溫,希望在周日的大遊行之前紓緩反對的民意,但除了請出林鄭月娥、林煥光、李焯芬等人再三解說,教育局沒有任何實質的讓步,國民教育科這枚政治計時炸彈顯然尚未拆除,極有可能成為今年9月立法會改選的最大選舉議題。

教育局是否知道形勢險峻?當然知道。為什麼教育局不稍作讓步,例如把小學國教科的開展日期從今年9月推遲至明年9月,讓社會大眾有充裕時間討論這個科該怎樣教?如果教育局願意這樣做,就算不能夠完全平息疑慮,至少可以營造較平和寬鬆的氣氛,讓國教科的討論回歸理性。

弔詭的是,教育局其實一直有研究怎樣化解外界的政治壓力,令國教科得以順利推行。教育局考慮中的讓步方案,包括將小學全面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時間,從原定的2015年9月推遲至2016年9月,與中學的國民教育科的全面推行時間看齊。換言之,小學國教科的「開展期」將從原來的3年增加至4年。

對於建制派人士來說,如果教育局願意押後全面推行國教科的期限一年,為什麼不乾脆把開展期從今年9月推遲至明年9月,同時維持3年開展期的安排,這同樣可以達至2016年9月全面推行的目標,又能夠順應擔憂國教科變洗腦教育的家長的訴求,暫緩推展這個有爭議的新科目,等待更多像樣的教材出現,更多的向持份者諮詢解說。

教育局消息人士透露,政府不願意推遲國教科的開展期,主要是因為在過去一年,教育局通過與辦學團體及校長接觸,知悉有一批為數不少的小學,已預備好今年9月在校內嘗試推行國教科,例如每周上一節約35分鐘的課,教育局如果突然出來叫停,要求所有學校最早也要明年9月才開始試驗國民教育,這些已準備好先行先試的學校將大失所望,認為教育局為政治因素而違背初衷。

然而,這些已經準備妥當率先試驗國教科的學校,無一願意公開現身,為教育局推動國教科講好話,學校負責人告訴教育局,他們擔心被傳媒獵巫和公審,被指摘為洗腦先鋒,影響校譽及收生,所以對推動國教科會「只做不說」,如果有傳媒查詢,會說未有計劃9月推行,仍在考慮之中。

有政壇中人質疑,如今社會上對今年9月開展國民教育科有這麼強烈的反對意見,很難想像教育局僅僅因為不想一些準備好先行先試的學校失望,便否決押後一年才推動的方案,這些答應率先試驗國教科的學校,很可能是愛國學校,背後可能代表著更重要的政治力量,才會令特區政府不敢輕言押後國教科的開展日期。

有建制派中人指出,特區政府拒絕在7.29大遊行之前讓步,可能是想看清楚形勢,如果反對今年9月開展國教科的人真的很多,會影響到9月立法會選舉的結果,甚至令建制派政黨無法護航,才需要作實質的讓步,否則只需要再三解釋和保證,便可按原定計劃實行。

有政壇中人認為,特區政府視乎反對人數多少才決定是否讓步及如何讓步,並不是好的政治危機管理辦法,這樣會刺激更多的反對者走上街頭,比較好的辦法是搶先出招救火,減輕反對壓力,換取時間去逐步改良和推動計劃。

如果爭議中的課題是公民教育或德育,相信特區政府一定會這樣做,但現時受抨擊的是國民教育,有國家這頂大帽子壓著,特區政府要主動讓步,真是談何容易!



【明報社評】政府就家長和社會人士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下稱國教科)的憂慮,停留在信心喊話階段,信誓旦旦說並非要洗腦,但是政府對教育局就國教科講一套做一套的做法,未清楚解釋,不可能消除疑慮。

另外,教育局長吳克儉拒絕與家長對話,不知道有什麼盤算,政府若要看周日7‧29遊行人數多寡才決定怎樣回應,則這種放棄理性對話,以遊行人數決定政策的取態,並不明智,因為這是鼓勵市民以街頭鬥爭方式捍衛權益,對於社會穩定沒有好處。

偏頗的官方教案和愛國評核 對教師公平嗎?
昨日,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6日內第3次談到國教科,除了重申國教科不是洗腦教育,說法上有拉一派、打一派之嫌。林鄭月娥說市民普遍支持國教科,若因為部分人士有不同意見而不推行,會令很多人失望。

不知道她有什麼數據支持「市民普遍支持國教科」的說法,特別是近期傳媒揭發教材偏頗和國民教育一些使人詫異的做法(例如國民小先鋒活動)之後,若政府做過民意調查,掌握最新民情,應該公告周知,使社會可以減少折騰。

另外,林鄭月娥表示,說教師會進行任何「洗腦式」的工作,乃對他們不太信任,亦不太公道。林鄭月娥日理萬機,不知道她有沒有時間細閱教育局為國民教育所編製教材、教案,若她有時間,我們建議她看一看教育局的《我學會了唱國歌》教案工作紙。

這份工作紙供初小之用,有所謂「中華好兒女」測試,要學生按7項指示做動作或回答問題,其中有3項要求學生大聲說出答案,包括「我為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等,還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聽到國歌時,「甚至會像運動員一樣,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有感動流淚的感覺?」

教案整體鋪排,看不到有讓學生多元、多角度思考的空間;另外,教學方法並非港人習慣的方式,顯得突兀。不知道林鄭月娥的「洗腦式」是什麼定義,期望她看了這份工作紙之後,與市民分享她的感受。

香港絕大多數教師,無可置疑都會抗拒洗腦式工作,但是他們工作繁重,官方教案自然是大多數教師的選擇,加上教育局有「愛國評核」的無形監察壓力,教師只能身不由己地按教育局的設計執行。所以,若說要對教師公道,則這樣的教學空間,對教師公道嗎?

林鄭月娥的動機和目的,不應該受到質疑,但是高級官員談到香港教育情况時,先天上欠缺公信力,因為他們的子女大多數不接受本港的傳統教育,一些入讀國際學校,部分則乾脆到外國讀書去了。

所以,本港教育種種周折,莘莘學子所承受折騰,都與他們無關。有反對國教科的家長,公開要求高官子女都接受國教科洗禮,不知道會否有高官接受這個挑戰。

德育和國民教育本已在學校零散教授,有關教材和教學情况,並未引起家長和社會人士太大關注,因為市民大多數不反對教授德育和國民教育,而且主觀上以為當局不會亂來,會按香港的特殊條件和情况處理。

但是,政府資助教聯會轄下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編製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內容偏頗,對中國現政權歌功頌德,以愛國包裝,灌輸不正確資料,引導學生認同中國現政權,洗腦功能甚為明顯。這本《手冊》警醒家長和社會人士,回過頭來檢視國民教育和「國教科」發生什麼事,發現問題性質嚴重。

首先是教育局角色詭異,資助出版的《手冊》,部分內容連吳克儉也批評偏頗,但是教育局卻不徹底與《手冊》劃清界線,不要求國教服務中心撤回;更荒謬的是,吳克儉連《手冊》是否教材都說得顛三倒四,教育局仍然死抱不放。

這本《手冊》要對學生洗腦,乃社會公論,則教育局在這場洗腦操作擔任什麼角色,政府一直避而不談,教家長如何相信他們的子女並非面對洗腦教育?

政府若視遊行人數定策 愚蠢選擇鼓勵民粹抬頭行會召集人林煥光表示,國教科變成價值觀之爭,政府如何對應,「那便看看是否社會整體反對,聲浪是否好大,等隻大象來到,(政府)見到幾大隻才做決策」。

林煥光這番說法,不知道是否顯示政府要待7‧29遊行有多少人參加,才出招應對,若此說反映政府取態,極為不智。因為港人主流取態崇尚理智,期望透過溝通、對話解決問題,現在吳克儉拒絕與家長對話,若政府真箇以上街人數多少定政策,無疑鼓勵民粹抬頭,日後有什麼議題都由街頭人數定奪,社會還有可能和諧穩定?

近日,有說法教育局可能在開展期「讓步」,由3年延長至4年,即使屬實,也僅治標,因為事態關鍵不在開展期,在於政府現實上面對的3種情况:

(1)國教科引發疑慮重重,特別是教育局已盡失市民信任;
(2)議題持續發酵,衝擊立法會選舉的程度值得關注;
(3)未見有學校公開響應今年9月開辦國教科,教育局和坊間也沒有適當教材。

這3種情况,只有對症下藥,治本之策是押後國教科,開展全面諮詢,在社會上凝聚國教科教些什麼、怎麼教、如何評核的最大共識,則國教科才有可能順利推行,避免出現社會撕裂、激化內耗的局面。

日前颱風韋森特襲港,毀樹約1400株,其中新政府總部塌樹之中,發現有泥膽仍被膠袋包裹,樹根未能生長抓緊泥土,遇颱風哪有不倒之理,這種情况或與新總部趕工,當局未能仔細監工有關。

政府就國教科面對的3種景况,宛如包裹着的「國教科泥膽」,若不解開膠袋就趕工推行,則這個「國教科泥膽」的樹木,不可能根深葉茂。古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樣的國教科泥膽,長不出根深葉茂的國民教育,還會被連根拔起,屆時政府和整體社會都要付出沉重代價。



【劉銳紹】作為新聞界的一員,我甚少參與公開的聯署,但作為家長和老師,這一次例外,我參與了要求擱置推行國民教育的聯署,為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先回答三個問題
我不是一概反對或否定國民教育,但必須先回答三個問題。

一,國民教育的目標是什麼?如果只是培養一批只懂聽從官方的話和盲目愛國(政權)的國民,那就十分危險了。國民教育的目標應是培養一批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夠客觀、理性、全面思考問題的國民,這才有利於國家的興盛。

二,國民教育的內容是什麼?如果只着重穩定政權的角度,只講或只側重正面的國情,而不敢正視負面和落後的國情,只會令國民無法掌握真實的情况,更無法提出改變負面國情的建議。國民教育的內容應是:正面國情如實反映,負面國情不迴避,並作深刻反思,這樣才可激發國民努力為國家興利除弊的志向。

我經常說,國民教育的最佳教材就是——國家行為。國家的行為正當,值得世人尊重,國民與有榮焉(例如重大的科技成就),即使沒有大力推動國民教育,大家也會由衷地認同國家的成績;但如果不時出現李旺陽案、陳光誠等事件,即使用刀槍斧杖打開人民的腦袋,人民也不會接受執政者是一個「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

三,國民教育應該怎樣推行?如果一方面進行任務式的硬銷,不斷開動行政機器,一意孤行,不理會市民的反彈;一方面又加以利益引誘(例如資助官方主導的活動、洗腦式的旅遊等),不顧實效,到頭來只會變成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國民教育的推行方法,應該是細水長流,雙向互動交流,有時是潤物無聲,有時是風雷激辯,着重取得真心的認同。

用上述三點來檢視目前港府推行的國民教育,可以說完全不及格。港府的做法只是「霸王開弓,軟硬兼施」,而不是真的理解和理會市民和家長的憂慮。

從21年前的事說起
此刻,人們還會想到一個問題:推行國民教育的政策已出現多時,為什麼港府在這個時候特別着力呢?我看,這要從21年前的事說起了,當中反映了北京一脈相承的控制思維。筆者強調,以下材料已見報,不存在「泄密」問題,只是一般市民和家長沒有留意而已。

1991年,江澤民作如何接收香港的講話,重點是:「中心任務在參與」,有五大方面,其大意是:

一,政治的參與,方便中央全面主導香港的政制發展;

二,經濟的參與,中資和中國支持的資金要盡快參與(影響甚至控制)香港的經濟,不讓外國搞亂香港;

三,外交的參與,繼續「對英鬥爭」,爭取國際對中國立場的支持;

四,基層的參與,努力開展基層工作,為落實中央的治港政策鋪路。民建聯在1992年成立,恰好在江澤民講話之後,兩者是否有關,請讀者自行判斷;

五,文化的參與,涉及教育、傳媒、意識形態等範疇。

回歸前後的多種迹象,顯示這些工作一直在龍潛虎伏地進行。

這個講話很有系統性和操作性,成為北京接收香港各項工作的目標。在回歸初期,北京基於向台灣示範「一國兩制」的需要,同時知道不能操之過急,所以較有耐性。

但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北京發覺上述「五項參與」的前四項都有成績,但第五項卻成效不彰。一些官員問:「香港回歸6年了,為什麼香港人的頭腦還未回歸?」

同年底,北京成立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曾慶紅任組長)。應該說,這個小組有實績也有過猶不及之處。實績表現在經濟和民生方面,但過猶不及之處則是,北京感到香港人的意識形態還未扭轉過來,所以在2004年初即通過香港建制派人士推動「愛國者討論」,後來反應不佳而草草收場。

「為什麼港人的頭腦還未回歸?」
曾蔭權上台後,北京有感香港的國民意識薄弱,於是「勸喻」曾蔭權要抓緊國民教育,其催逼之力比董建華年代更強。不過,時任教育局長的孫明揚則採取「軟皮蛇」的反應,形式上推行國民教育,但課程則由學校自決。

到了梁振英年代,北京對國民教育的渴求更形於色;尤其是當北京認為「外國勢力也在爭奪香港年輕人」的時候,北京對「香港人思想還未回歸」的忍耐力就更弱了。

近期出現的種種事例,包括吳克儉秘密訪京拜會國家教育部,香港教育局又以行政手段協助有明顯偏向的《中國模式》深入學校,美其名「學校有自主權」,實則希望能奏溫水煮蛙之效。

此外,建制派以「很多國家都有國民教育」為詞,力撐有偏向的國民教育,也是不辨是非。譚惠珠的話更是自相矛盾,不合邏輯。她說「六四」、李旺陽等事件與「一國兩制」沒有太大關係,沒入必要放入教材。

如按她所說,那麼還叫什麼「國民教育」?她又說:國民教育應介紹中國制度,內地的民生情况等未必需要包括在內。這種莫名其妙的割裂,令人弄不清什麼才是「國情」,也違背了北京希望香港人多了解內地民生變化的原意。譚惠珠之言,可說為官方添煩添亂。

眼前,港府應暫緩國民教育,待充分諮詢和取得主流共識後才好推行,否則不僅誤國誤民,對官方也只會利少害多。



【吳康民】國民教育問題正鬧得如火如荼,但這並不是什麼教育問題,也不是什麼學術爭論,而早已經給政客們騎劫,作為反對中央,反對一國、反對特區政府的重要武器。

全世界的國家都有國民教育。如果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國民,當然應該接受國民教育。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最重視國民教育。他們對國旗、國歌、皇室以至歷史,都十分重視。

到過該等國家就學或較久停留的遊客,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但在香港,國民教育卻被形容是洪水猛獸,是洗腦行動。為什麼在香港,肯定國民教育就是一種罪行呢?

政客們會辯解說,他們反對的是偏頗的教材,有傾向性的指引。那麼,把這些教材擱置下來就是了,把一些被認為偏頗的指引刪掉就是了,為什麼要攻國民教育這個科目?為什麼要主攻主持編寫教材的國民教育中心?而聲勢之浩大,氣勢之洶洶,前所未有。比往前的教育學院風波有過而無不及。

中聯辦「生人勿近」
吳克儉局長去了一趟北京,就說是去對國民教育問題作請示報告。現在,就是中聯辦也去不得,走近中聯辦的大門,除了抗議示威外,是「生人勿近」的。這種對抗中央,對抗中聯辦,是在今年特首選舉之前未有的。

所以我一再表示,現在是香港的利益集團,聯同「港英餘孽」、泛民主派,對中央及駐港的中聯辦,以及傳統愛國左派進行總攻擊的時候,如果不義正詞嚴地站出來,如果中央以及其駐港的聯絡辦,不正視這種嚴峻的局面,不採取有效措施,恐怕將來的發展會更加嚴重。

利益集團等攻擊梁振英的班子,迫使麥齊光辭職之後,自以為初戰得勝,陸續製造事件,逼梁振英屈服或者下台。此計不成,現在便集中打「國民教育」這一仗,並動員學生、教師、家長齊齊出動。又是叫囂、又是刊登廣告、又是示威遊行。好像學校因「國民教育」而走向「世界末日」,學生因「國民教育」便是受強迫「吸毒」一樣。

我們都有獨立思考
「國民教育」哪有這麼大威力呢?我們老一輩的,大中小學都接受國民黨的教育。上課前要唸「總理遺囑」,到了大學,還要上「黨義」課。我在大學一年級講授「黨義」課的黃姓教員,據說還是紀錄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這樣的國民黨元老呢。如此這般接受了16年的「國民黨教育」,還不是思想上走到了國民黨的對立面!

「港英餘孽」所嚮往的港英統治時期,對我們傳統愛國學校的教材檢查特嚴。每一本語文和歷史課本,都要送教育司署審查,得到密密麻麻的「眉批」。這一段有「政治性」,那一段「不准教」。「鴉片戰爭」要說成是「貿易戰爭」,「五四運動」以後的現代史不准教。諸如此類的限制,頻密的突擊查學,能妨礙愛國師生求取真理的願望嗎?

說國民教育便是洗腦,惹起如此巨大的風波,也未免太小覷我們香港的教師和學生了。他們難道沒有獨立思考嗎?一份教材,便能使他們中毒,腦子便被洗得一乾兩淨,這不是把我們香港的老師學生看得太愚蠢了嗎?

人類是一代勝過一代,我們那一代都不是太蠢,現代的青少年兒童這麼容易受騙嗎?真理就是真理,假的不能說成真的,叫囂「國民教育」就是洗腦的,是對我們新一代的侮辱。

國民教育教材有偏頗,改了就是了。一些指引式的材料,誰認為不對,就把它廢掉算了。今天特區政府的教育當局,肯定不會像港英時代對付愛國學校那樣監視得嚴密,並用莫須有的罪名把人家的校長遞解出境或關在集中營中。你不滿意教材,便把它擱在一旁,你說你的,沒有人能禁止,更不可能把你遞解去英國或送進集中營。

政客醉翁之意不在酒
政客們醉翁之意不在酒。打起反對「國民教育」的旗號,目的在使特區政府難堪,並為9月的立法會選舉的泛民陣營造勢。用這個名堂,騎劫全港的家長、教師和學生,這個詭計太毒了。正直的人們,正直的師生和家長們,你們要警惕啊!



【明報社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簡稱國教科)風波,在短時間能夠集結龐大反對力量,就單一議題而言,乃回歸15年以來所僅見(2003年的7.1大遊行並非單一議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圍繞國教科一些事態,觸動港人最敏感的神經,擔心香港與內地的意識形態差異會否因此而弭平。

另外,把國民教育和國教科放在對港特殊方針政策框架,檢視符合香港實際情况抑或受極左的思維所影響,有助於看清楚整件事,若從中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會有利於香港與內地的相處和互動。

「左王」主導埋下禍根 編製洗腦教材邪惡評核機制?
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教導學生認識國家,就算是反對國教科的家長也不持異議,但是,政府資助教聯會轄下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編製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下稱手冊),內容偏頗,美化中國現政權,引導學生認同中國共產黨,對學生起到洗腦效果,已屬公論。

當年,鄧小平主導的對港特殊方針政策,從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出發,「求大同、存大異」,並未要求港人認同中共,容許港人在意識形態保持與內地的差異。因為他知道強要港人認同中共,會與港人正面對抗,收回香港將倍加困難。

因此,《手冊》引導學生認同中共,脫離了歷史和香港的實際情况,可以盲動來形容,與鄧小平的務實取態比較,《手冊》是左毒思維的產物。另外,《手冊》觸動家長和社會人士的神經,警醒他們回過頭來,檢視近年政府推動的國民教育是怎樣一種境况。

發現教育局編製的教案工作紙內容同樣偏頗,而且給教師提示的教學方法,例如要求學生站立,然後大聲說出兩項中華民族精神,又例如要求學生大聲叫「我為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等,這種利用口號式活動及群衆壓力迫使學生即時表態的做法,學者認為是一種洗腦教育。

這類教案工作紙,由教育局編製,其乖張突兀之處,超逾香港的經驗範圍,與香港實際情况脫節,使人對教育局感到完全陌生,它為什麼左得那麼厲害?

教育局的「左」,還表現在完全由它主導、操作的「愛國評核」問卷之上。教育局聲稱問卷設計取法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不過,按IEA準則制定的問卷,除了衡量國情,應有更多篇幅衡量學生對民主、言論及新聞自由等認同感的問題,而教育局的問卷主要抽取國情部分,根本無從衡量學生是否批判性愛國、認識民主與國情的關係等,形成只是要求學生不問情由地就愛國表態。

問卷中有兩條問題,使人看得以為這裏並非香港,一條問題是「為了保障中國的就業情况,我們應該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另一條是「即使人民認為國家做得不對,他們也應該支持國家」。

有在內地高中畢業和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對於這兩條問題,也大大不以為然,據他們的經歷,雖然長期在洗腦氛圍學習長大,但也未被要求盲目愛國到如斯程度。問卷由教育局一手一腳炮製出來,除了左毒攻心,很難有更貼切形容詞來描繪。

總之,教育局為什麼會編製這些洗腦教材?教育局在洗腦教育擔任什麼角色?這些問題,是已見之於世、與教育局直接有關的洗腦教材所引起,絕非憑空捏造。教育局為何變成洗腦教育局?

使人大惑不解,或許只能假設:在教育局內,有左毒攻心的人把持着國民教育的相關事宜,執行着一項秘而不宣的政治任務,意圖透過洗腦教育,塑造在意識形態上與內地人民相同的香港新一代。

除了教材,教育局還制訂愛國教育效果評核機制,每年按全港學校學生回答問卷的答案,制訂全港平均數值,低於平均數值的學校,要自行檢討,在校內加強愛國教育。

這個評核機制實際上是搞「校校過關、人人過關」,會出現互相攀比、互相監察的局面。另外,由於低於平均數值的學校都設法提高愛國評核數值,極可能出現全港平均數值每年都會調高的情况,所以,實際上全港學校每年都要追趕平均數值,學生還有可能不愛國?

過去,內地政治運動頻仍,人人都要過關,這種左的日子,內地經常警惕,避免重蹈覆轍,薄熙來在重慶搞的「唱紅」使人不安,其理在此。想不到內地深惡痛絕的左毒,竟然移植到香港教育局,相信很多港人連做夢也想不到。

以左的一套處理港事 肯定錯誤應立即匡正
國民教育和國教科爭議,只有放在左的框架,才可以解釋:教育局為何角色大變,教育局為何資助編製出版國情《手冊》?教育局為何設計荒謬的問卷?教育局為何搞愛國過關?港人不接受左的做法,應屬預期之內,國教科引起家長和社會人士強烈反彈,迄今政府不為所動,大有霸王硬上弓之勢。

不少人認為政府取態強硬,皆因國教科乃中央所交代政治任務,必須執行,這個只是揣測,並無人證、物證可資證明。但是環繞國民教育和國教科種種事態,使人看到左毒的可怕,不知道中央、特區政府有些什麼盤算,我們只是要指出,以左的一套處理香港事務,肯定犯錯誤,期望香港大局不要在錯誤的、左的路線繼續滑下去。



【姜玉堆】經常辦內地交流團的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姜玉堆說,普遍市民認同國民教育,推行國民教育是形勢需要、歷史需要,腦有問題便要洗,正如衣服污糟便要洗,腎有病亦要洗,指批評者應先「洗洗腦」。

促進會獲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資助,安排200名學生後日參加「紅色之旅高鐵湖北行」,7日行程,團費1500元,協辦的包括共青團湖北省委。

姜玉堆表示,共產黨是中國執政黨,學生有需要認識共產黨歷史,但否認學生到內地交流是強迫洗腦。



七月三十日大遊行後,教育局只是增加成立一個廣泛參與的委員會,於三年開展期內收集意見,釋除公眾疑慮,不過《家長關注組》和《學民思潮》表明不收貨。嗜悲 繼續蒐集報章上不同觀點。


【明報社評】數以萬計家長、學生及市民昨日冒着高溫上街,反對即將推行的國民教育科(下稱國教科),反映公眾明顯已對該科失去信任,任何延期或小修小補式措施均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教育局絕對不能硬闖。

政府應效法當年處理西九文化區單一招標的做法,把國教科「推倒重來」,重新諮詢,廣納持份者的意見,就課程指引、評核機制及具體教材重新展開深入廣泛的討論,只有如此,才能釋除公眾的疑慮,避免挑起進一步的社會矛盾。

一心免子女受荼毒 勿誤判作敵我矛盾
昨日遊行主辦單位估計有逾9萬人參與(警方指高峰期有3.2萬人),整個遊行過程和平而理性,家長不惜在酷熱天氣警告下仍帶同子女上街,「救救孩子」、「保護孩子」等標語不絕,反映家長是為保護下一代不受洗腦教育荼毒,而決心向國教科說不,出發點既理性又單純。

目前社會主流意見並非從本質上反對國民教育,而是反對目前推行的國教科,有關方面絕對不要誤判形勢,更加不要把人民內部矛盾誤判為敵我矛盾,把家長單純、愛子女的心「政治化」,動輒上綱上線。

有意見認為,社會反對的並非推行國民教育,政府亦並非完全閉門造車,過去曾經諮詢公眾,如今只是部分內容引起爭議,只要適當修改,理應可如期上馬。這說法只是從技術層面去了解事態發展,未能洞察事態背後反映的嚴重社會矛盾。

事情發展至今,並非部分內容引起爭議這般簡單,而是國教科已失去了教育重要持份者的信任,失去了社會整體的信任,延期推行、押後開展期或落實期,以及任何小修小補式的改動,都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新贏得社會認可,即使政府成立委員會去監察國教科的施行,也根本不能解決核心問題。

在社會普遍抱有極大疑慮的情况下,強行硬闖,或許會贏得死硬派的掌聲,但同時會引來家長教師的極大反彈,抗爭只會繼續升級。社會不應等到家長及學生再次走上街頭,甚或發展至罷課罷教等階段,才懂得懸崖勒馬。

過去也曾有政府的重大政策,即使經過諮詢,甚至曾舉辦公開比賽、公開招標,看似米已成炊,最終也因為得不到社會信任,並勢將觸發更嚴重的社會矛盾,而不得不推倒重來。西九文化區計劃就是例子。

西九文化區1998年由時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後來經歷公開設計比賽、單一招標計劃,有多個財團入圍,但由於計劃引來官商勾結的質疑,社會反對聲不斷,連部分地產商也高調反對,勢將觸發新一輪社會抗議浪潮。最後,2006年曾蔭權政府決定把項目「推倒重來」,連標誌性的天篷、單一招標等內容也一併取消,重新諮詢,結果化解了一場社會危機。

要是政府當年決定硬闖,做成既定事實,天篷也許已經建成了,但西九勢將變成地產霸權的「地標」,成為社會抗爭的新圖騰,官商勾結的污名將永遠也無法掃除。

推倒重來的西九計劃,把具爭議的天篷及單一招標部分取消,並重新舉辦設計比賽,邀請社會各持份者參與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就西九的整體規劃、具體設計方案等廣邀公眾發表意見,至今已舉行了3個階段的公眾諮詢。政府如今應借助過去西九文化區的經驗,把國教科「推倒重來」。

社會從本質上反對國民教育的聲音並不強烈,社會反對的,只是政府現時要推行的國教科及其偏頗的內容。推倒重來的國教科,應把社會上種種持份者拉在一起,共商如何推行,邀請的對象應不單包括教師、學生團體及學者,連這次高調反對的團體也應在邀請之列,確保他們的意見得到充分反映。

失去社會信任勿硬闖 參考西九文化區經驗
這次國教科推行的經驗告訴我們,不管課程指引寫得有多漂亮,有多強調多元觀點批判思考,但評核機制及教材卻有可能是完全另一回事,變成徹底的洗腦教育,魔鬼盡在細節裏。

推倒重來後的國教科諮詢,不單要包括課程指引,連具體的評核機制及教材內容,也必須一併諮詢公眾,必要時更可參考西九的做法,分階段諮詢,確保國教科是真正的國民教育,教授學生認識祖國及中華文化,而非把愛黨愛政權的一套硬塞進學生腦袋中。

正正因為推倒重來,當年的西九計劃被推倒了,但西九計劃同時也被保護了,不至於淪為地產霸權的象徵,西九文化區得到一個相對健康地重生的機會。推倒重來,國教科看似被推倒了,但同時也被保護了,不至於淪為使人厭惡的洗腦教育,國教科也將會得到一個健康地重生的機會,重新上路,重新贏取市民的信任。



【李先知】7.29遊行人數眾多,警方指最高峰期有3.2萬人,大會就說有逾9萬人參加,是否足以構成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所說的「大笨象」(指港人普遍反對如期開展國民教育科),促使當局立即押後甚或撤回國民教育科?

據了解建制思維的政壇中人分析,遊行人數不是關鍵,遊行之後的選民投票意向才是,如果有很多中間選民因為這件事棄投建制派改投民主派,令建制派的立法會選情告急,梁班子才有可能說服包括西環在內的各路建制人馬,為保議席暫緩推行國民教育科。

政壇中人指出,梁班子目前面對的情況,跟前朝董班子在2003年7月的景況很像。當時董班子推的是23條國家安全立法,是中央在董建華連任特首時交託的重要政治任務,也是《基本法》的憲制要求。

雖然有50萬名市民在七一那天上街,要求擱置23條立法,但董班子和民建聯、工聯會等建制派政黨仍堅持要如期立法,只答應就立法內容作3項讓步,減輕法例的殺傷力。如果不是自由黨倒戈,令建制派無法湊夠過半數票通過法案,董班子是不會主動撤回法案的,否則無法向中央交代。

政壇中人指出,如今梁班子的情況跟當年相若,加強國民教育是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回歸10周年的時候鄭重交帶的,曾蔭權班子本應在5年任期內完成,但擅長拆政治炸彈的前教育局長孫明揚,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拖到臨落任(今年4月)才定案發布,把3年開展期的起步點推到落任後的9月新學年,這個巧妙的安排,令富爭議的國教科轉移成為新一屆政府的政治包袱。

在沒有得到中央首肯下,梁班子是不可能隨便擱置這項任務的,23條立法的經驗顯示,一旦擱置了,要重新推動便千難萬難。因此,無論遊行人數有多少,特區政府顯然都不會主動撤回或擱置國教科。

政壇中人指出,當年23條立法還需要立法會過半數議員通過,如今國教科開展只是一道行政措施,毋須議會支持,外界批評聲音再大,最多只會令大多數小學持觀望態度,今年9月暫不推動國民教育科,但仍有少數學校會試行,包括一批官立小學、傳統左派學校,以及佛教、道教等與特區政府和內地都關係良好的辦學團體。

只要教育局的公務員連同獨立的大學學者,能夠在未來數月推出一批不被視為洗腦的多元多角度教材,以及修訂原來受到批評的教案工作紙和評核問卷,應該可以逐步平息教師和家長的疑慮,為3年後全面推行國教科創造有利條件。因此,教育局很不願意因為一次遊行便前功盡棄。

然而,政治是現實的,今次遊行人數眾多,要是大多數香港人都認為,不應匆匆推動國民教育科,應該先押後再作諮詢,以致未來一個月的所有選舉論壇,參選人都被要求就國教科應否押後表態,而不支持押後的參選人就會流失選票,建制派的整個選舉部署就可能被打亂,那麼梁班子和中央便要重新審視形勢。在事態未發展到這一步之前,建制派唯有硬著頭皮,繼續為國民教育科護航。



【明報專訊】 內地《環球時報》發表評論,質疑有什麼課可以洗香港人的腦,而設立國民教育科是為了開拓港人的視野。

以下為評論全文:
部分香港民眾7月29日對香港新學期將試行的「國民教育及德育課程」舉行抗議,稱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對香港人「洗腦」。反對者還威脅,如果港府不做調整,將組織「罷課」進行施壓。

世界很多國家中小學都開設有國民教育課程,香港部分人的反對,從世界角度看非常個別,也有些偏激。實事求是說,反對者們更像是被英國殖民時代和西方意識形態「洗腦」了,才會對這門課程如此警惕、抵觸,他們對內地的看法完全是西方式的。

「國民教育及德育課程」的核心是對學生進行國情及公民身分教育,回答「我是誰」、「香港是誰」、「中國是誰」等問題,它不是向香港人灌輸向中央政府的效忠,這門課所涉的愛國主義是超越現實政治的。

我們認為,香港回歸祖國不久,開設這門課是必須的,爭論「開不開」毫無意義,但這門課的組織者是香港教育機構,而非內地教育機構。這門課不可能開成內地的「政治課」,它應符合香港的社會現實,追求的目標應是開拓香港人視野,幫助香港人更好適應香港回歸後的大環境。

香港一些人對這門課的抵觸,在一定程度上是香港維持原有制度的自然表現,對它的解決也會在基本法以及香港法律的框架內落實。特區政府大概會朝着消除一些人的具體擔心而努力,最終開課的實際內容和方式也會讓內地反過來開眼界。這件事如果處理得好,對內地和香港都可能形成示範效應。

在香港無論做什麽都會有人反對,內地現在也開始有這樣的迹象。但相信香港特區政府不會在搞不搞國民教育這一原則性問題上向反對者讓步,而它具體怎麼做,如何反復打磨,也值得內地社會觀察和揣摩。

香港回歸後,它和內地在文化層面面臨不少相互影響的競爭點。香港雖小,但借助了西方的影響力,很多時候它在話語權方面並非處於劣勢。

比如,開設國民教育課更像是中國主體影響香港的過程,但現在看來做到它並不太容易。香港反對派用「洗腦」定義這門課,很有煽動性。其實莫說在香港,現在在內地要對人們「洗腦」大概也做不到了。全球化已經到來,中國正統文化在與西方的競爭中處於被動,它現在更多只能依靠「擺事實,講道理」。

成功收回香港主權是中國的驕傲,但對中國的現實政治,它同時意味着很多「麻煩」。真正落實、處理好「一國兩制」,實際就是深刻觸動中國體制和中國社會的過程,內地影響香港,同時不可能不接受一些反過來的影響,整個中國的改革理由和動力都會愈來愈多。

香港國民教育爭議的最終結果只能是「中國的勝利」,那些抗議者們如果只追求他們自己的勝利,大概是不現實的。



環球時報 原裝 簡體字版:社评:给香港人“洗脑”,什么课这么神奇





後記:
據報發起遊行的團體說,有九萬人參加遊行,警方說開始時有一萬九千人出發,最高峰時有三萬二千人。


【有線電視】大批家長今日帶同子女,於酷熱天氣下上街,要求叫停國民教育。主辦團體指,最少九萬人參加,警方則指高峰時有三萬二千人。參與的家長表示,不希望下一代接受洗腦教育。

遊行由學民思潮和一群小朋友擔大旗,拉起寫上撤回國民教育的大橫額,緊接的是一群推著嬰兒車的家長。酷熱天氣警告下很多全家總動員遊行,為的都是下一代。

有兒子生病的遊行人士帶同假嬰兒上街,於九月開學可能要讀國民教育的一群小學生為自己而上街,一名九歲的小童則憑畫寄意,連將要讀國民教育的巴基斯坦少女都上街。有遊行人士當年在左派學校讀書,明白影響有多大,亦老師擔心不識教國民教育。

遊行於三時出發,一小時後,仍然有大批人未離開維園,警方之後多開一條通道給市民出維園。遊行隊伍沿糖街、怡和街,警方原本只封西行線,大約四時半,崇光對開又因為人太多,有人索性走出東行線,部分車輛停下來。

隊頭大約四時許到達終點站政府總部集會,他們繼續唱歌,憑歌寄意,到晚上七時半左右和平散去。(看片)



只得三萬二千人,顯然這不是政府想見到的大象,故此在遊行結束後,林鄭月娥 與 吳克儉 出來回應遊行,又透露政府將設委員會,收集國民教育意見,以“釋取”公眾疑慮,云云!至於何謂“釋取”呢?應該是“釋除”吧!


【有線電視】大批家長今日帶同子女,於酷熱天氣下上街,要求叫停國民教育。政月娥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於傍晚臨時會見傳媒,林鄭月娥表示會成立一個廣泛參與的委員會,於三年開展期內收集意見,釋取公眾疑慮,不過家長關注組表明不收貨。


林鄭月娥指,下午舉行的遊行有秩序及和平,反映了香港的核心價值。為釋取公眾疑慮,教育局決定成立一個委員會,於三年開展期內收集意見。至於委員會人數和成員、職權範圍有多大,她則指要待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研究。

不過家長關注組表明不收貨,亦不會加入委員會。學民思潮表示不會加入委員會,認為加入便等於認同國民教育科,他們堅持政府要撤回課程。 (看片:回應) and (看片:成立委員會)



隻大象真的不夠大,政府見不到也摸不到!梁振英 沉默了兩星期,卒之趁介紹 陳茂波 接替 麥齊光 當發展局長時,表達了《國民教育》的立場。看片(有線電視)


【有線電視】對於昨日市民遊行反對推行國民教育,梁振英回應指國民教育當代國情教材將上載互聯網,政府亦不會強行推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又強調政府的國民教育教材並非指定教材。他指出,學校可自行決定推展國民教育科時間。

行政長官梁振英首次回應反對國民教育科的遊行,他認同市民對下一代教育的關注,他會要求教育局把教材放上網,接受公眾監督。

國民教育爭議不斷,又有數萬人遊行。梁振英半個月以來首次回應。他稱,認同家長對下一代教育的關注。他重申,今年不會強推國民教育。

對於家長要求撒回國民教育科,梁振英就指,他會督促教育局把國民教育「當代國情」的教材放上網,接受公眾監督,釋除疑慮。

教育局表示,教材至八月底才準備好。教育局長吳克儉就指不會撒回國民教育科。他重申政府會成立有廣泛代表性的委員會聽意見。(看片)



若設立委員會收集《國民教育》意見,便可以釋除公眾疑慮,督促把國民教育的教材上網,方便市民檢查便可過關。那末 likewise 是否意味著下一步,政府便可以硬推《23條 國安法》,又是設立委員會去收集意見,擺些資料上網,便可以釋除公眾疑慮呢?


到時,傳聞 梁振英 接受指派的四大任務,必然可以順利完成矣!



伸延閱覽:
教育局:文章目錄 教育局網頁
吳克儉邀見 關注組提條件 雅虎新聞網
家長轟吳克儉冷漠會談破裂 新浪新聞網
學民思潮:沒接受團體資助 新浪新聞網
李先知: 國教科變計時炸彈 明報新聞網
延長開展期只能治標 押後再商議才能治本 新浪新聞網
劉銳紹﹕不要盲人騎瞎馬的國民教育 雅虎新聞網
吳康民﹕國民教育問題 已被政客騎劫 雅虎新聞網
中國模式手冊等左毒產物 新浪新聞網
姜玉堆:國民教育形勢需要 批評者應先洗腦 雅虎新聞網
家長理性單純勿誤判 新浪新聞網
李先知:國教科前途繫於選民而非遊行 明報新聞網
環球時報:國教科拓視野 雅虎新聞網
给香港人“洗脑”,什么课这么神奇
環球網
關注組遊行促政府撤回國民教育 有線電視
林鄭月娥吳克儉回應遊行 有線電視
政府設委員會收集國民教育意見 有線電視
梁振英趁介紹陳茂波會見傳媒表達了對國民教育立場 有線電視
特首稱國民教育不是新政府所推 有線電視



我的舊文:
西環會幫梁振英一把嗎?
黨情教育 ≠ 國民教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