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晚又是農曆七月初七日是『七夕』,相傳牛郎織女,由喜鵲搭成鵲橋,一年一度相聚首。連香港中文“谷歌”主頁,都換了個『七姐誕』的 logo:
2009年 七夕
農曆 二零零九年七月初七 己丑 牛
公曆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七夕
【維基百科】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中國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曆7月7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可以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織女星座,並無後面的故事。
直到漢代,其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船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把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還會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之夜,人們在聽湯中擺放八仙桌,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和女紅巧物。
現時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七姐衣」,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原來日本都有慶祝『七夕』,不過就改了在陽曆七月七日(在中國我們紀念七七蘆溝橋事變),大約相距農曆的七夕約一個月,加上今年是潤年,有潤五月,就差不多有兩個月的日子差別。
今時今日我見不到,在香港還有女生女士們“拜七姐”,這風俗隨著時光式微了、煙沒了、失傳了。反而記得童年時代,在外婆家寄居的舊日子,外婆還會到紙紮店,購買『七姐盆』,老一輩的婦女,都有學習“女紅”,即是學做“針緇”,舊社會要求,婦女要懂得燒菜烹飪,又識得針緇縫補衣物,由于“七夕”又名“乞巧節”,外婆仍然跟著舊俗列,向織女乞巧(手藝),在拜完神之後,就把『七姐盆』火化了。
白居易的《長恨歌》,也有名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又加上牛郎織女,鵲橋雙匯的傳說, 令到“七夕”也有稱“中國情人節”,和正月十五日“上元節”同為有名的“中國情人節”,互雙輝映。在古代,有情人不能時常雙見,有了“七夕”,好讓未婚情人男女多一天,多一個機會,多一次“私語時”。
在這裡就利用幾個『燈謎』作結,各位仁兄仁姐,必定找到答案。
1. 巨木。《猜一四字成語》 水到渠成
好容易 right?
2. 蛀書蟲。《猜一四字成語》咬文嚼字
3. 神仙放屁。《猜一四字成語》不同凡響
難唔到你 right?
4. 為客人添茅臺酒。《猜一四字成語》茅塞頓開
5. 七喜溝可樂。《猜一四字成語》鴛鴦氣水 諧音格:鴛鴦戲水
很容易就全中的罷,piece of cake 濕濕碎,簡簡單單玩玩啫!
謹祝:各有情人,終成眷屬!
伸延閱覽:
中國七夕 维基百科
日本七夕 維基百科
七月初七日七夕 谷歌搜尋
七姐盆 谷歌搜尋
我的舊文:
牽牛織女星《秋夕》杜牧
人約黃昏後 《生查子》歐陽修
Something to keep you busy when Idling in your office
1 comment:
仲以為會有朋友畀些“另類”答案添!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