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aturday, May 03, 2008

春 曉

春 曉



香港的春天很短暫,四月有幾天熱得像夏天,花兒爭妍盛放,鳥兒吱吱喳喳,好在落翻幾場春雨,又比較涼快,可惜花兒又有幾多,被雨水打落下來了呢?



春曉 孟浩然


春 眠 不 覺 曉(xiao)


處 處 聞 啼 鳥(niao)


夜 來 風 雨 聲(sheng)


花 落 知 多 少(shao)


點擊左圖可以放大來看



中國古代的詩人,短短廿個字,就能把『春天』描寫得那麼透徹。 中文的文字在這方面,有其基本優越優勢,是別的語文欠缺的。


英詩也可以很美,而且可以有rhyme押韻,但字數就較難控制,造成句子,長短不一。


而唐詩還有『平仄』的規律,需要依從,五言絕句的 基本句式,就以『春曉』為例子,有興趣可以參考一吓!


喜歡詩詞的朋友,可以伸延閱覽以下舊文:
清明﹑杜牧
山行﹑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
秋夕、杜牧
結廬在人境、陶淵明 飲酒之五
歸去來辭﹑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桃花源記﹑陶淵明
歸田園居詩五首、陶淵明
清平調(一)、(二)、(三)、李白
但願人長久【水調歌頭】、蘇軾
人約黃昏後 【生查子】、歐陽修



圖片來源:baike.baidu.com/pic/



Thursday, May 01, 2008

天空之城 Laputa

天空之城 Laputa




在別人的網誌看到了主題歌曲【天空之城】﹐雖然我喜歡『龍猫』多一些﹐但是 宮崎駿的卡通片﹐天空之城風之谷魔女宅急便﹐ 都在我收藏之列。


早已經寫好放在倉底的一篇網誌,可以重見天日了。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過, 不贅!趁五一勞動節假期,休息一吓,聽聽美妙的音樂,鬆弛掹掹緊的神經。


以下是兩段 youtube 的 片段,選出來分享一吓。



以前的一段男聲 MTV被 YOUTUBE刪掉了﹐現在祇得這女聲的MTV。






天空之城 交響樂團 演奏版 指揮: 久石讓


宮崎駿作品很多是和 久石讓合作,後者負責音樂,例如: 風之谷(1984),天空之城(1986)、龍貓(1988)、魔女宅急便(1989 )、飛天紅豬俠(1992)、幽靈公主(1997)、千與千尋(2001 ) 及 哈爾移動城堡(2004)。 恭請觀賞!

後記:
貳靈壹弎年九月,宮崎駿 宣布退休了!

伸延閱覽:
幽靈公主 Ashitaka Sekki
宮崎駿監督引退会見 tokyo-np.co.jp
宮崎駿宣布退休 新浪新聞網
我的舊文:
龍貓 My Neighbour Totoro

Tuesday, April 29, 2008

悼柏楊 1920-3-7 至 2008-4-29

悼柏楊 1920-3-7 至 2008-4-29



【明報專訊】知名作家柏楊今天凌晨1時12分,在台灣新店耕莘醫院病逝,享年89歲。


柏楊2月24四日因肺炎及呼吸衰竭入進深切治療病房,3月19日轉入普通病房,後來又因胃部問題進行「胃造廔」手術,再次住進深切治療病房,4月12日才轉普通病房,以氧氣及呼吸輔助器治療。


柏楊,1920年出生於中國河南,畢業於中國國立東北大學,曾任《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國立藝專教授,創立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並任會長,關切人權議題。


柏楊著作等身,知名作品包括《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等。



聞說柏楊的腰骨夠硬,曾經在國民黨統治臺灣『白色恐怖』時代下獄,但真正認識柏楊是讀了,他把文言文的『資治通鑒~司馬光』譯成白話文,顧有『柏楊版~資治通鑒』留傳後世。


柏楊版資治通鑑 共分 平裝72冊,精裝36冊,由周朝說起,到唐朝瓦解,進入五代十國完結。 因為司馬光為宋朝人,顧未有寫下宋朝的『通鑒』,之後的元、明、清,及民國,就當然沒有喇,不過有朋友來訪,見我書架上的一套柏楊版資治通鑑, 就問我借清朝的那本,攪到我啼笑皆非!


此外我還收藏有 柏楊所著的 『中國人史綱~上下』共兩冊,是柏楊在綠島監獄中書寫的一部中國通史,從盤古開天寫到八國聯軍,共分三十二章,九百九十五頁(天地圖書發行)。


第一章是記載中國神州大地的地理, 稱為『歷史舞臺』,第二章到第五章,粗略記錄周朝之前的歷史,由第六章開始每一章為一世紀,較有系統地去記載,所以第六章是『紀元前第八世紀』,直到第三十二章的『第十九世紀』完結。每章之末都有中國時代與歐洲歷史的對照,稱曰:『東西方的世界』。


今早一打開明報即時新聞網頁,就見到 柏楊的死訊,原來已經八十有九,可以說是『笑喪』!


08-05-06 明報筆陣 馬家輝

四個柏楊 四個身影

柏楊先生病逝,回看其產量豐盛的創作與著述,不難發現「四個柏楊」的四種取向。這四個柏楊,既有雷同,卻亦相異,就在雷同與相異之間,數十年來,刺激了全球華人讀者的腦袋、挑動了全球華人讀者的情緒,而這,就是「柏楊旋風」影響力之所在。

第一個柏楊,是比較被人忽略和淡忘的「文學柏楊」,小說就是他的成績表。

柏楊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撰寫小說,1977年親自編輯出版《郭衣洞小說全集》,共8冊,收錄了10多個作品,長短篇不一,就數量而言,不算多產,但嘗試面向是廣泛的,政治反共、童話幻想、鄉野傳奇、偵探推理,門類繁多,博雜紛陳,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企圖心與想像力,更在主題上直探從傳統到現代的社會轉型焦慮,像猛力推撞擋住視線的那道厚實木門,儘管門仍未開,讀者仍未窺見門外景色,卻已料得,門外另有風景。

第二個柏楊,是為人津津樂道並感受深刻的「批判柏楊」,對所謂「醬缸文明」施以無情撻伐的雜文就是他的旗幟標記。

早有論者指出,「醬缸」二字實非柏楊原創,魯迅早就用過,但這詞彙到了柏楊手裏被發揚光大,他透過犀利的筆鋒,引述靈活的史料,縱論千古,橫掃百朝,替中國人素描了一張醜陋的臉孔,為中國文化銘刻了一張惡俗的圖譜,華人讀者觀之,或自慚,或心痛,每讀一字皆湧百感,欲辯無言,欲駁無語,唯有低首沉默或搖頭嘆息。

柏楊的批判雜文,有如一杯「冰火雞尾酒」,威力之勁之烈,能令讀者心裏感覺到忽冷忽熱。

熱者在於,柏楊愈把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歷史說得不堪,讀者愈能領會到咒罵背後的那股「恨鐵不成鋼」的「愛」,由是心頭愈欲奮身力挽狂瀾,站在不同的崗位,把中國人的面子救回來、把中國文化的素質拉起來、把中國歷史的時勢拔起來。這股熱,正如我們讀魯迅,愈讀,愈易變得血脈賁張而投身革命,若是無愛,誰還理會這個國家?

至於冷,則是對於專制掌權者的不屑與齒冷。別忘了柏楊狂批中國文化之時,正是蔣氏父子在台灣大搞特搞「復興中國文化」之日,中華民國的獨裁王朝眼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批林批孔,為表迥異,故意高舉孔孟大旗以收全島順民為己用,出身於國民黨黨工幹校的柏楊不想直接批判國民黨,乃繞一個彎,從文化入手借古諷今,嘲弄歷史便等於諷刺當下,有心人讀了文章,自然有如飲下一杯解渴的冰凍可樂,喉嚨先有一陣爽快,再從胃底湧起一灘氣泡,渾身舒暢無比。

只要時代仍有專制,只要政治仍有壓制,讀柏楊,永遠令人愛恨交纏。

讀柏楊 勿忘唐德剛的提醒

然而,話說回來,撇開閱讀的主觀感受不論,就史論史,「醬缸」之說,絕非沒有值得異議之處,例如香港中文大學9年前舉辦過「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跟柏楊同齡的唐德剛教授以「三峽舟中的一齣悲喜鬧劇」為題演講,對於所謂「醬缸文明」,即曾有此誠實而禮貌的評述﹕

「柏揚所揭發的『醬缸文明』,是否是中國文明所獨有呢?西方固有文明,是否也是個醬缸呢?我們這些教授世界史,和比較文化史的教師,所能提出的粗淺的答案,是中國史家對這個大『醬缸』無專利權。歷史的發展是有其階段性。站在『現代階段』這一高坡上,回看過去歷史,則世界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無一而非醬缸也。站在『現代文明』這個立場,回看『古代文明』和『中古文明』,則沒有哪個民族文化不是個大醬缸。今日我們這個亞非拉第三世界之可悲,便是我們把『中古文明』給無限期延長了。我們至今還沒有完全進入這個『現代文明』的階段。柏楊他老人家,今日是站在『現代西方文明』這個高坡上,回看還沒有完全擺脫中古文明的中國傳統文明,則我們的傳統文明就是個大醬缸了。柏楊是一位目光銳敏的社會觀察家,但是他對『轉型社會』中,人類社會行為中的『異化』異象,則掌握不夠。因此他對中西社會行為的比較評論,有時就難免有偏激之見了。」

此外,唐德剛教授在《袁氏當國》書內論及民國亂世時,亦曾婉轉地表達過對於「醬缸文明」的相反看法﹕

「朋友,為著民族生存,為著人類公理,我千萬先烈,死且不懼,區區烈土封侯之虛榮,美婦醇酒之俗慾,有何足戀我輩執筆文人,每覺我民族文化只是一大『醬缸』,骯髒污染之外,一無可取。果爾,則吾人對上述千千萬萬之烈士聖賢,又何以交代?正因為我民族中也多的是彭德懷、黃興者流的賢人烈士,才能抵銷那些民族敗類、文化渣滓、昏君獨夫、黨棍官僚、土豪劣紳和市儈文痞,而使我民族文化綿延五千年,未嘗騙來騙去,而至於絕代也。」

特區學生閱讀柏楊雜文,若記取唐德剛教授的提醒,或許更能對所謂「醬缸」之說的慷慨泛論think out of the box。


第三個柏楊,是「人道柏楊」,功德在於他那兩本關於泰北孤軍的創作報道。

那兩本書,一叫《異域》,一叫《金三角.邊區.荒城》,柏楊於80年代曾經憶述,「《異域》寫作的時候,我沒有親自到過異域現場,想不到時代在變,現在反而激起讀者急於追問大撤退後孤軍的命運,《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高信疆先生要我往泰國北部走一趟,泰北回來,寫文連載,就收到讀者捐助巨款,並引發社會上長達數年之久的『送炭到泰北』運動」。


第四個柏楊,是「歷史柏楊」,成就在於《中國歷史年表》、《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中國人史綱》、《柏楊版資治通鑑》等。柏楊於牢裏開始有板有眼地整理歷史資料,出獄後,再花10多年時間完成多書,用現代化的語言和編輯形式勾勒、呈現了中國歷史的博雜脈絡,例如他所譯注並評論的《資治通鑑》版本,附有大量的地圖,並把地名、官名今古對照,對現代讀者之認識歷史極有方便助益,箇中功德,連唐德剛教授亦予以肯定為「歷史家」,並說不同意的人只是「心懷不平和頭巾氣的成見在作邪」。

柏楊先生走了,但留下了四個曾經影響我們、仍必繼續影響我們的書寫身影;這是他的多變與多才,我們敬重柏楊,不可不全盤理解他所曾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願柏楊先生安息。



伸延閱覽:
卡夫卡 醜陋的中國人 - 柏楊之死
新鮮人 柏楊 談買西瓜!


Monday, April 28, 2008

二百七十天為止 問卷的結果

二百七十天為止 問卷的結果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you are:
不記名問卷訪客分佈你是:

Male Married Aged 40 and Over 男性 已婚 40歲或以上 5 (8%)

Male Unmarried Aged 40 and Over 男性 未婚 40歲或以上 0 (0%)

Male Married Aged 30 to 39 男性 已婚 30 至 39歲 3 (5%)

Male Unmarried Aged 30 to 39 男性 未婚 30 至 39歲 6( 10%)

Male Married Aged 20 to 29 男性 已婚 20 至 29歲 0 (0%)

Male Unmarried Aged 20 to 29 男性 未婚 20 至 29歲 3 (5%)

Male Aged 19 and below 男性 19歲 或以下 6 (10%)

Female Aged 19 and below 女性 19歲 或以下 16 (26%)

Female Unmarried Aged 20 to 29 女性 未婚 20 至 29歲 10 (16%)

Female Married Aged 20 to 29 女性 已婚 20 至 29歲 3 (5%)

Female Unmarried Aged 30 to 39 女性 未婚 30 至 39歲 2 (3%)

Female Married Aged 30 to 39 女性 已婚 30 至 39歲 5 (8%)

Female Unmarried Aged 40 and Over 女性 未婚 40歲或以上 0 (%)

Female Married Aged 40 and Over 女性 已婚 40歲或以上 1 (1%)


在這次意見調查中投票

目前投票數: 60


經過差不多九個月 270 天的今天, 有六十位朋友, 留下他們一些資料,
銘感於心, 多謝捧場。 但有幾個 Categories 本來有投票的,但卻 reversed 了。


其實我每天都有留意,約莫有八位的回應流失了,是他她本人刪掉,還是 blogger 的數據庫壞了?


參考結果




Sunday, April 27, 2008

Green Fields 青田

Green Fields 青田




之前攞返隻 Brothers Four CD 出嚟,當然唔祇聽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隻CD還有幾隻好歌, Green Fileds 是其中之一。


這首 Brothers Four 充分發揮四人的和音技巧,用立體聲來聽,閉上眼睛,很有層次的感覺,不愧為這隻 Brothes Four 精選碟的名曲,在 youtube 也有得聽,就請各位欣賞一吓。





祇有 Brothers Four張 poster 的純歌唱版
其他Green Fields-The Brothers Four on youtube


Green Fields ~~ Brothers Four
Music & Lyrics : Terry Gilkyson - Rich Dehr - Frank Miller

Once there were green fields,
kissed by the sun.
Once there were valleys,
where rivers used to run.
Once there were blue skies,
with white clouds high above.
Once they were part of an everlasting love.
We were the lovers who strolled through green fields.


Green fields are gone now,
parched by the sun.
Gone from the valleys,
where rivers used to run.
Gone with the cold wind,
that swept into my heart.
Gone with the lovers,
who let their dreams depart.

Where are the green fields,
that we used to roam?


I'll never know what,
made you run away.
How can I keep searching
when dark clouds hide the day.
I only know there's,
nothing here for me.


Nothing in this wide world,
left for me to see.
Still I'll keep on waiting,
until you return.
I'll keep on waiting,
until the day you learn.

You can't be happy,
while your heart's on the roam,
You can't be happy until you bring it home.
Home to the green fields,
and me once again.






演唱會版 身歷聲效果不太明顯


伸延閱覽:
花兒都往那裡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