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Sunday, April 06, 2014

又又再說三道四

又又再說三道四



【NYT editorial board】Protecting Hong Kong's Autonomy

In 1997, when Britain returned Hong Kong to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stressed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semiautonomous city would maintain a vigorous rule of law and a free market. “We will be watching it very closely,” Secretary of State Madeleine Albright said then.

Some 17 years later, such vigilance is as important as ever given growing concerns about press freedoms as well as interference from China in Hong Kong’s internal affairs.

The responsibility to speak out against these trends falls mostly on Britain, which signed a joint agreement with China outlining a formula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hat let Hong Kong keep its free-market economy, legal system and other rights alongside the mainland’s repressive Communist system.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so promised to promote the city’s autonomy.

One major concern involves the election of the city’s next leader. Although China promised to allow direct elec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7, it has indicated that it will limit the names on the ballot by retaining some version of Hong Kong’s existing nominating committee.

The panel is dominated by Beijing loyalists, and it is virtually certain that whatever replaces it would undermine popular will by ensuring only China-approved candidates. To its credi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endorsed “progress toward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as laid out in the Basic Law, Hong Kong’s de facto constitution. But Britain lamentably has been less inclined to speak out.

The other concern involves press freedoms. In February, the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reported that China sometimes puts direct pressure on Hong Kong news media, while in other cases, journalists engage in self-censorship by curtailing reporting they fear would anger the government or prompt businesses to pull advertising.

Recent attacks on media executives have raised alarms about the safety of journalists. Last month, two executives planning to launch a newspaper later this year were attacked by men with iron bars; in February, the former chief editor of the newspaper Ming Pao was critically wounded by knife-wielding assailants. Although police said they arrested two suspects in the February attack, most assaults on journalists have gone unsolved.

Hong Kong’s position as a Chinese city with a free press and other rights has been central to its cultural vitality and success as a free-market economy. Ensuring it stays that way is in the interest of China, the business community and the West.



香港是國際城市,港英時代以來都有頗多外國的傳媒、新聞社、通訊社成立駐港分社,有些還是亞太區的總部。美聯社,CNN,路透社,法新社,AWSJ,當然也有英國的BBC,和祖國的新華社。


【明報專訊】美國《紐約時報》發表題為《保障香港自治》的社評,指香港普選特首及新聞自由受威脅。

社評提到,雖然中國承諾香港 2017年可經由直接選舉選出特首,但因為提委會由效忠北京的人士主導,幾可肯定將只有獲中國首肯的人才能參選,削弱民意。該篇社評又關注新聞自由,指記者人身安全響起警號。

提劉進圖案指記者安全響警號
該篇社評引述總部設在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今年 2月的報告,指中國有時會向香港新聞媒體直接施壓,新聞界為免觸怒政府或被商業機構抽走廣告,而對報道自我審查。社評提及香港最近發生的兩宗新聞工作者遇襲事件,包括 2月《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兇徒斬至危殆,以及3月籌辦中的《晨報》兩名高層被人用鐵通襲擊,令記者人身安全響起警號。

社評指出,有份簽署聯合聲明的英國,有責任對這種趨勢出聲,美國亦曾承諾促進香港的自治。

社評認為維持新聞自由和其他權利,對香港作為一個成功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十分重要,確保香港維持這種狀况,對中國、商界和西方社會都有利。



不過自 97回歸後,傳聞外國公司亞太區的總部很多已經搬了去星加坡,殘留在香港的通訊社規模都已經降格,或只派記者不定時來港採訪,或使用特約記者。外國媒體駐香港的記者,當然也有報導 cover 香港發生,而可以製造新聞的事件,繼續說三道四。


平時關於香港的評論,外國通訊社報社媒體都多用記者或是專欄作者寫作,避免直接介入留有空間,不過《紐約時報》今次篇評論使用 by The Editorial Board 發表,自我壓上政治責任,表明這是報社的立場,倒令 嗜悲 覺得事不尋常。


不過特區政府對外國傳媒說三道四,一向無甚作為,只可以照例做門口狗吠幾聲 。。。。。。。促美勿幹預港內政!!!






後記:

外國傳媒最愛在敏感時刻說三道四,加上美國的政府白宮無時無刻,以偶然 Unintentional to play a part 的方式,過問香港和中國的內政。


【明報專訊】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美國白宮會見到訪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及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白宮副總統辦公室稱,拜登向兩人強調,美國長期支持香港民主發展以及「一國兩制」架構下的高度自治。陳太說,向拜登反映了港人殷切期待2017年落實特首真普選。港府表示,政制發展屬特區內部事務,外國政府應尊重這原則。

晤國家安全顧問 拜登突出現
雙方均稱會面非事先安排。據了解,當時陳、李二人在副總統辦公室與國家安全顧問會面,其間拜登突然「路過」,並坐下與二人傾談。

蔡子強:「順道」見面減官方意味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相信,「順道」見面是為令會面不會太官方,避免中方受太大刺激。建制派質疑會面敏感,對政改談判有負面影響。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美方明顯是「借勢抽水」,乘機增加在香港問題上的本錢。他認為,事件關鍵在於北京如何回應,若北京錯誤解讀、大肆抨擊,將正中美方下懷。

陳方安生透過「香港2020」發稿,形容拜登很掌握香港的最新情况,美國政府一直支持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發展民主,盡快落實普選及享有高度自治。她指出,兩人與拜登談及香港的發展近况,包括「一國兩制」受到削弱,香港的核心價值包括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及集會自由等受衝擊問題,同時反映港人對2017年落實特首普選和2020年立法會全體議席普選殷切期待。

議員憂惹勾結外國勢力之嫌
前港區人代、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指出,兩人訪美會見拜登,觀感上不好,會容易被人說成勾結外國勢力。他指出,北京最怕港人引入外國勢力影響香港政改,認為是次會面將刺激北京,對政改談判有負面影響。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說,美國在香港有很多投資,加上不少國民在香港生活,故美方關心香港民主發展亦是合理。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說,事前無人知會過兩人會見拜登,她自己見外國官員,都會請對方支持香港的民主、法治和自由,相信不會影響上海之行。

以往李柱銘就民主問題訪美,多獲國務卿或助理國務卿接見,他在2000年出訪美國、勸喻美國國會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國地位時,曾與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會面。

港府:政制發展屬內部事務
政府發言人說,中央和特區一直嚴格根據《基本法》及按照「一國兩制」原則,落實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政府認為《基本法》推動政制發展屬於特區的內部事務,外國政府應尊重這個原則。

陳方安生與李柱銘在當地時間周五前往國務院,會晤副國務卿伯恩斯。國務院副發言人哈夫表示,雙方討論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普選的發展,國務院官員定期與香港各界人士在香港與華府會面。兩人將轉到加拿大多倫多訪問,並於當地舉行記者會。



本港的《喉舌報》那會不借題發揮呢?


【大公報】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於華盛頓時間4月4日在白宮與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會面,稱美國長期支持香港民主發展。白宮副總統辦公室指出,這次會面「並非事先安排」,但法新社就形容拜登此舉是罕見的高調支持。

《紐約時報》亦於 4日發表題為「保障香港自治」的社評,與白宮一唱一和。特區政府回應,按照基本法推動政制發展屬於特區的內部事務,外國政府應尊重這個原則。多位本港政界人士亦指出,美國在政改關鍵時刻如此高調表態極不尋常,憂慮外國勢力幹預港事,將阻礙普選進程。\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赴美「求援」的陳方安生與李柱銘於當地時間 4日到白宮會晤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官員,討論香港民主現狀與特區行政長官普選的發展,白宮副總統辦公室發聲明說,會議期間拜登順道與兩人見面。陳方安生和李柱銘發放新聞稿稱:「感謝拜登副總統特別抽空會見他們」。

他們說,和拜登談及香港的發展近況,包括「一國兩制」受到削弱,香港的核心價值包括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及集會自由等受到衝擊的問題雲雲。白宮副總統辦公室則指出,拜登向陳方安生與李柱銘強調,美國長期支持香港民主發展,以及「一國兩制」架構下的高度自治。法新社在報道中形容拜登此舉是罕見的高調支持(in an unusually high sign of support)。

陳李出席聽證會向美求援
陳方安生與李柱銘當日還前往美國國務院,與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會面。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哈夫(Marie Harf)表示,雙方討論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普選的發展,國務院官員定期與香港各界人士在香港及華府會面。陳方安生與李柱銘還前往國會聽證會作證,聲稱要說明香港普選行政長官遭遇的困境,以及近期香港社會對特區自治前途的憂慮。

而《紐約時報》的社評聲稱,香港的新聞自由和中國「幹預香港內部事務」,愈來愈受到關注,當中包括下一屆特區行政長官的選舉。文中指,「雖然中國承諾 2017年推行直接選舉,但親北京人士佔提名委員會的多數,幾乎可以肯定只會容許中國同意的候選人,削弱民眾的意向」雲雲。社評稱美國曾承諾促進香港的自治,又將英國「擺上檯」,稱有份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的英國,有責任對香港目前的趨勢出聲。

政界指外力介入勢礙普選
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按照基本法推動政制發展屬於特區的內部事務,外國政府應尊重這個原則。發言人亦表示,本港政治制度是按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有序發展,中央和特區一直嚴格根據基本法,按照「一國兩制」原則,落實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而本港人權亦受基本法和香港法治制度充分保障。

對於美國在香港政改關鍵時刻高調表態,本港多名政界人士都認為,此舉意在顯示對香港反對派的支持,亦是美國為「重返亞洲」和牽制中國發展所搞的小動作。美國若繼續就香港政改問題指手畫腳,將對本港普選進程造成阻礙,也無助中美關係健康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指出,白宮副總統辦公室指會面並非事先安排,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事件絕不尋常,顯示美國一再試圖幹預香港內部事務。他希望美國能夠以中美關係為重,不要再就香港政改「擺姿態」和說三道四。盧瑞安又認為,目前與回歸前的情況相似,有人故伎重施,再向英美「求援」。目前已有普選時間表,但若外國勢力介入港政改問題,將妨礙普選進程,亦會讓香港面臨嚴峻考驗。  

港實行「一人一票」更勝美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分析指出,美國總統亦是通過間接選舉選出,總共只有 500多張選舉人票。對比而言,香港甚至是領先美國,可以實行「一人一票」的直選。王敏剛指出,當下正值政改的討論時期,認為各方有意見的話可以暢所欲言,質疑陳李兩人為何要「唱衰」香港,邀請外國勢力幹預香港的內務。他又認為,美國今次的行為實際上是插手中國內政,有違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奧巴馬所定下新型大國關係的精神。

民建聯副主席蔣麗芸表示,自己一向對反對派到外國四處投訴,講衰香港,邀請外國勢力幹預的做法非常反感。她質疑陳李二人所謂「為港人請命」的目的,並批評李柱銘呼籲外國經濟制裁中國的言論。她直言:「動不動就叫美國佬來經濟制裁中國,中國經濟垮了,香港更慘!」

美過分熱心港民主另有所圖
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強調,香港的政制和高度自治自有基本法作保障,質疑美國過於熱心香港的民主發展實際上是別有用心。他說:「配合自身『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美國關注香港的用意明顯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令人搖頭嘆息的是香港居然有人自己去出頭。」黃國健又提出,中央政府一向對外國幹預香港事務十分敏感,認為如果陳李二人真心想香港的政制有進一步發展,就不應做出如此不智的舉動。

就連反對派中人也對美國的高調表態頗有微言,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感嘆:「唉!美國佬可以幫咩實在有限,更可能係得不償失!還是信自己吧!」




敏感時刻去了美國作證,又給 拜登 承機會抽水,Martin 和 Anson 若有點政治智慧,也應懂得一些避忌,都應該懂得退席,他要來嘛就自動走人囉,勿讓美國佬搵著數。


加上在香港的喉舌報,建制派的人氏和議員們:盧瑞安、王敏剛、蔣麗芸、黃國健又可以增加多一次見報,必然藉機會又指勾結外來勢力!!!



後後記:

環球時報 社評:“挟洋”只会自轻 香港反对派须自重


【環球時報社評】香港反对派人士陈方安生、李柱铭受美国副总统拜登接见一事,激起不大不小的波澜。事情已大致过去,但议论仍然有,因为陈李事后的兴高采烈反映了部分反对派人士“挟洋自重”的典型心态。挟洋自重不仅是香港反对派之间的基础性流行病,也是大中华社会里一些力量的老毛病。对此是值得说道说道的。

挟洋自重成为一种政治选择,根本原因是历史上“洋”的力量太强,与中华力量不成比例,洋人说几句话,就很管用。香港做了一百多年殖民地,部分人迷恋西方的权威,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世易时移,香港回归祖国后,带来了其与世界各大力量政治关系的深刻变化。我们说香港的普选安排是中国“内部事务”,这不仅是原则,也是铁定的事实。因为无论华盛顿还是伦敦,即使有干预香港政治进程的愿望,他们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

西方能在香港搞渗透,添点乱,但这一切不可能在香港造成反对派所希望的政治结果,换句话说,西方对香港早就不再有实质的政治塑造力。陈李受到拜登接见,他们和支持者显得挺激动,这说明他们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

香港如今的政治地位非常清楚,全世界都能看懂,真正糊涂的好像就是反对派里最激进的那批人。由于这个大认识的错乱,反对派对其自身性质的认识也是糊涂的。他们不仅要做香港的反对派,似乎也很想做整个国家的反对派,加上有一些西方力量的支持,他们觉得特区政府和北京都应当怕他们,13亿中国人也应让他们几分。

不能不说,在香港落实基本法是个不断往前走的过程,存在反对派与特区政府甚至中央的某种博弈是自然的,但这种博弈并非没有边界。恪守这些边界既有利于香港稳定,也有利于中国社会对反对派信任的形成。

反对派应当清楚,中国社会对内部一些人“投靠洋人”是很反感的,也有着天然的警惕。在香港政改敏感时期,一些反对派人士直接向西方力量求援,这是对他们与当局及全国公众之间脆弱信任的打击。

香港3年后将举行第一次特首普选,因是头一遭,谁都不熟悉。反对派在争取最大限度影响这一进程的同时,应当表现出他们的建设性,而不能采取一国两制大环境无法接受的极端手段,恶化香港及中国社会对他们的看法。

挟洋自重是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理解中,这是与外部势力侵犯中国主权的配合,反对派这样做的效果肯定会与他们的愿望完全相反。

中国特别行政区里反对派的行事规则尚待形成,但现在就很清楚的是,他们第一不能充当针对香港法制的“造反派”,同时他们不能是“对外投降派”或者“引狼入室派”,如果他们一定要朝这些方向“试试看”,撞上墙将注定无疑。

香港迄今不是中美之间的主要问题之一,香港反对派也别抱那样的希望。我们想说,幸亏这种可能性很小,如果香港真成中美博弈的焦点,那将是700万香港人的灾难。而届时损失最重的,肯定是反对派。



人民日報:反对派乱港闹剧该收场了


【人民日報海外版】4月13日,当香港反对派人士陈方安生、李柱铭返回香港时,迎接他们的是香港市民的不满和斥责。几天前,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白宫会见陈方安生、李柱铭,《纽约时报》亦发表评论称,香港普选还有民主自由受到损害云云。反对派“告洋状”,回到香港还没来得及显摆,就在机场看到了“反中乱港,卖港求荣”的标语以及高喊口号表达愤慨的人群。

香港的政制是中国内政,任何国际势力都不应妄加评论和插手。然而,反对派却跑到美国抹黑普选,“抱腿取暖”、寻求“关爱”,背后居心一望便知。政改咨询进入尾期,反对派想要引入外国势力为自己造势,这一私之念却可能把香港民主进程引入崎岖之途。个中算计,香港民众看得明白,这场跨海闹剧自然也就在非议声中黯然落幕、草草收场了。

反对派一直声称要所谓的“真普选”,企图引入外国势力是他们使出的一招烂棋,“占中”则是另外一招。“占中”行动会给香港民生、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不获主流民意认同。于是,反对派又开始想辙了。先是向“台独”“取经”,近日又公开邀请“反服贸”学运发起人来港传授“占领技巧”。“反服贸”演变成为“占院”激进事件,台湾社会的理想思考尚在生发扩散,香港反对派却“如获至宝”,按捺不住兴奋心情。拥抱“台独”、仰慕暴力,反对派要把普选引向何方?

实现2017年特首普选,中央的立场和诚意不容怀疑,如此才有了把中英联合声明里没有提及的普选概念写进《基本法》,如此才有了2007年就明确的香港普选时间表。目前,香港社会对于普选办法的确有不同意见,为了缩窄差异、凝聚共识,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一直是言路广开。最近一周之内,更是连续在上海和香港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邀请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各界人士。对于邀而不来的反对派议员,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特别强调,“愿意逐一约谈”,“地方悉听尊便”。显然,反对派要发声,并非没有通畅便利的渠道,也并非没有愿意用心倾听的人。

但是,反对派还是选择了“别样的”发声方式:跑到美国抱怨求关注,靠“独”和暴力来提高分贝。任何干预别国内政的行径都只能是碰壁而回,而煽动暴民政治、分裂国家的行径最终只会阻碍香港民主的进程、损害香港民众的根本福祉。反对派“真普选”的口号,在这样的包装下,愈发让民众心生恐惧和排斥。

启动政改咨询之时,香港舆论多有“进入普选大直路”的欣喜和期待。有商有量,实现普选,不是不能有不同声音,只是这声音要沿着《基本法》的轨道走。理性务实地商讨出政改方案,才能在普选大直路上迈开步子。反对派坚持所谓“国际标准”,还没商讨出结果就要反对,不是考虑如何创造“真爱港”的香港标准,却把心思都用在翻新反对手段上,这种把香港政改拖向泥沼的行径,又“真”在哪里呢?

普选,香港民众期待已久。反对派一出出的政治闹剧,香港社会舆论都直言“会延误政改,把普选引向弯路,甚至可能让普选成为水中月”。反对派该明白,乱港“政治秀”没有观众,该收场了!




新華時評:挾洋自重的禍港鬧劇

【新華網】香港反對派人物李柱銘、陳方安生不甘寂寞,時常對香港政制發展問題指手畫腳,最近又跑到美國、加拿大尋求所謂“國際社會支持”,“恭請”外國勢力幹涉香港內部事務,上演了一出挾洋自重的禍港鬧劇。

李、陳二人此行無論參加論壇、接受訪問,還是求見政要,都竭力顛倒是非、惡意抹黑,盡顯搖尾乞憐、奴顏卑膝的醜態。而當一些個不明事理的外國政要或敷衍幾句,或與之唱和,他們即如獲至寶、手舞足蹈,活脫脫一副“洋奴”、漢姦的嘴臉。

香港是不是如二人所言“沒有民主”呢?是的,香港曾經毫無民主可言,但那是港英統治時期。陳方安生曾任港英政府布政司,李柱銘則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怎不見他們為了港人向英國爭民主,讓國際社會向英國施壓呢?香港回歸祖國17年來,“一國兩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中央政府始終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堅定不移支持香港按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循序漸進推進民主;港人真正當家做主,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和自由。

就拿李、陳二人來說,前者在回歸後當選立法會議員,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後者被中央不計前嫌,任命為首屆特區政府政務司長。再說梁國雄,這樣一個衝撞型反對派人士能當選為立法會議員,也是殖民地時代無法想象的。對比回歸前後香港的民主發展水平,對比李、陳二人的境遇,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2017年特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是李、陳二人此行說得最多的話題,他們污稱“中央政府幹涉香港普選”“令港人沒有真正的選擇”。事實上,中央政府在普選問題上始終恪守基本法,始終高舉民主的大旗,始終尊重、照顧香港多數市民的意願和利益,始終呼吁香港各界理性溝通、凝聚共識,爭取于2017年順利實現行政長官普選。目前,特區政府正在進行政改方案咨詢,主張有商有量、實現普選。中央有關部門近期也積極與香港各界包括反對派人士溝通,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這才是處理香港政制的務實做法,也才是能為廣大香港市民接受的真民主。相比之下,按照李、陳二人的邏輯,請外國政府介入香港選舉、讓外部勢力挑選其認可的代理人來管治香港,就是“真民主”“真普選”嗎?怎能想象,連主權都不要的人何談維護民權?

李柱銘、陳方安生賣港求榮的言行連日來也遭到香港輿論的批駁,甚至反對派中也有人不以為然。這充分說明香港各界和廣大市民是能明辨是非的,是真正愛國愛港的。而那些企圖挾洋自重制造事端的人則是不得人心的。



基於於是害怕心理於是虛張聲勢,北京真的很懼怕馬丁和安生 ”挾洋自重“。若只是短短評語,充滿自信,擺出一副不屑一顧姿態,理在自己的一方,又何須大鳴大吵呢?


兩邊都幫唔落,嗜悲 仍然做沉默的大多數!!!


伸延閱覽:
Protecting Hong Kong’s Autonomy NYT editorial
拜登「路過」借勢抽水 MSN HK
港府促美勿幹預港內政 大公報新聞網
“挟洋”只会自轻 反对派须自重 環球時報新聞網
反对派乱港闹剧该收场了 人民網
新華時評:挾洋自重的禍港鬧劇 新華網




我的舊文:
說三道四
再說三道四
又再說三道四
Unintentional to play a part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