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Thursday, July 05, 2012

騷場+偏聽=矛盾

騷場+偏聽=矛盾




週四七月五日的明報社評針對梁振英落區的諮詢為題

【明報社評】特首梁振英與主要官員落區聽民意,市民與特首、官員直接對話,原屬好事,但是周日首批 6場諮詢會,宛如表演或表態場合,由特首、官員與建制派擔任主角,這樣的諮詢會,能夠探求多少民隱或真知灼見,尚待下回分解。

不過,梁振英應該知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之理,諮詢會應該起碼做到反映社會多元的基本要求;在往後類似活動中,不宜繼續出現只許建制派陳情,不容民主派說話的情况,否則,諮詢會可以產生多大效益已是後話,眼前必然激化社會矛盾,對政府施政看不到有什麼好處。

諮詢會應體現社會多元 欽點提問容易人為操控
梁振英在競選特首期間,落區與市民接觸、全民寫政綱等選舉工程,那張摺櫈打動不少人,使梁振英原本大落後的民望,反超另一名候選人唐英年,至3月25日當選,梁振英以候任特首身分落區,亦預告就任之後,他和問責團隊會持續接觸市民,甚至落區做政治工作成為他挑選局長的條件之一。

梁振英熱中落區,就未來5年施政,可以拉近與市民的距離,與政黨爭奪民意,創造推動和落實政策的有利環境,就長遠而言,不排除梁振英已為參加2017年普選特首鋪路,所以,「梁班子」落區,也可以解讀為梁振英在為連任做準備。

無論梁振英主觀上要落區達至哪一層次目標,特首和官員多接觸市民,總是好事,起碼可以減少出現政策閉門造車之弊。不過,周日6場諮詢會,有不少負面評價,當局應該檢視有關情况,相應改善,使好事不致變成壞事。初步而言,有3點值得注意。

(1)諮詢會要反映社會多元的實質。現在全港18個區議會,基本上由建制派控制,區會主席都是建制派人士,特首和官員落區,若由區會主席主導,他們只安排或動員自己友出席,就會出現建制派壟斷諮詢會的局面。

以梁振英出席的屯門諮詢會為例,屯門地方人士遲到,仍然獲准入場,同區民主黨區議員即使早已聯絡當區民政專員,但是到諮詢會結束,仍然未能入場。地區諮詢會排拒民主派人士出席,若這個就是梁振英帶頭落區的原旨,則在形式上已經失敗。

設若梁振英落區,真心誠意與各界市民接觸,則諮詢會不能成為區會主席的禁臠,民政專員應該主導整件事,讓特首和官員接觸不同人士、聽不同意見,使諮詢不至於淪為「畀面派對」的無聊場合。

(2)市民出席諮詢會,應該有同等機會發言或提問。再以屯門諮詢會為例,「學民思潮」10名成員,排隊約一個半小時入場後,一直舉手要求發問,但是未獲主持人給予機會,他們才在諮詢會臨結束前舉起反對國民教育的紙牌,期望引起教育局長吳克儉注意。

其實,這類諮詢會由主持人欽點發問,很容易就排除逆耳之言,由所謂「熱烈建言」所主導,如果這就是梁振英所要的諮詢會,則這種建制派互相取暖場合,不辦也罷!諮詢會的舉行,較公平做法是收集問題後,以抽籤方式讓市民發言或提問,以避免出現人為操控情况。

應效法朱鎔基溫家寶 擺脫安排探民隱聽真話
在內地,總理溫家寶到地方視察或調查研究時,許多時候都不按地方官員的安排路線行進,或會突然逕自走向農家,看農民實際生活,探詢情况等,據知,前任總理朱鎔基也有類似「突擊」做法,因為溫家寶和朱鎔基知道,地方官員都會安排他們看最好的東西,而臨時起意,才有可能看到真實民情。

在香港,瞞上欺下情况沒有內地嚴重,但是對特首和官員來說,事態性質相同,由建制派霸佔的諮詢會,較諸體現社會多元成分的諮詢會,哪一個更有機會聽到真實有用的意見?相信答案很清楚,毋須贅言。

(3)以目前本港的政治氛圍,當局應預期會有人衝擊會場,要有預案應對,民政專員要做好協調工作,維持會場秩序。香港是法治之區,若有人的行為超逾法律規範,他們就要付出代價,不過,前提是當局做好本分,其他情况就由法律來處理。

另外,市民對各個政策局的分工,大多不甚了了,落區官員若遇到並非職責之內的提問,如何應對,會影響市民對「梁班子」的觀感,例如周日環境局長黃錦星以「與我無關」回應市民反映的「狗屎擾民」,使人感到梁班子官員在各家自掃門前雪,相信這個並非黃錦星的本意,但是,官員要注意語言技巧,措辭恰當,這就是一個機會教育了。

總的而言,特首官員落區是好事,不過,並非手掌拍腦袋,說落區就落區了,應該讓組織、安排以至官員的心理狀態都到位,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和與市民良性互動。



梁營 落區做諮詢,不是由特首辦去組織,而是交給由建制控制的區議會負責,這是先天不足。加上可以發問的市民,是由負責組織諮詢會的建制派區議員點名提問,便是後天失調。廣大市民對這些諮詢會的認受性有幾多呢?除了建制派的鐵票們外,恐怕普遍不高!


這些諮詢不僅屬於偏聽,更可能是刻意製造假民意,梁振英和建制派其實是互扯貓尾,把梁營的既定政策,利用諮詢會造成虛假民意,來泡製政策的認受性,日後就以此為根為據,強行推銷給廣大市民。


廣大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基於做騷製成的虛假民意,靠呃靠騙是不能長久的。上一期用 《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Can Hong Kong Trust this man?" 加 梁振英 的大頭相片做封面,提出質疑!


看完梁營的在過去 7/2 的落區騷,梁振英 說會繼續不停派他的司局長們落區,若只是依從這個模式去攪落區騷,Can we trust this man?個人覺得 騷場+偏聽=矛盾,到矛盾就激化了。。。。。。。。


香港有很多像我我這些超溫和派,恐怕到時都需要重新考慮,應否揭竿起義加入激進派,這並不是香港之福!


後記:
七月八日的第二輪落區騷,仍然存在偏聽做騷的漏病。

明報在七月九日的社評:梁振英應深入虎穴 主動接觸反對者
【明報社評】梁振英及一眾司局長昨日落區,安排雖已較上周有改善,但仍然問題多多,包括有大批長者一早到場「霸位」,令部分反對者不得其門而入;諮詢會開始後約 15分鐘便出現空位,但門外人士仍無法入內。

如此處理,令諮詢會成效大打折扣。若梁振英政府真的希望聆聽民意,而非只做徒具形式的「親民騷」,便應切實改善諮詢會的安排,包括與非建制的組織合辦諮詢會,甚至「深入虎穴」,主動約晤不同意見者,兼聽各方意見,真正了解民情。

梁班子主動走出冷氣房,落區聆聽民意掌握民情,本是好事,但安排欠佳,活動效果成疑。上周梁班子第一次落區被指安排偏頗,部分民主派人士投訴無法進場及發問,昨日的安排略有改善,例如以抽籤選擇發問者,但仍有不少問題待解決。

以黃大仙區為例,諮詢會下午 1時開始,但大批長者清晨已到場輪候,結果有打算抗議的人士早上 10時到場仍不獲分派門券。諮詢會開始後,部分人卻先行離去,場內出現不少空位,場外卻有人被拒門外。

此外,由於誰可以發問由抽籤決定,但有在場者卻手持多張門券,懷疑有團體發動支持者進場,再集合門券以求增加被抽中發問的機會。如此安排,諮詢會已淪為「鬥人多」、「鬥早到場」,廣納民意的活動變質為政黨動員能力角力場。

相比之下,特首選舉前後,梁振英曾經透過社區組織協會及街坊工友服務處,直接落區與基層居民接觸,更曾步行上 10層樓到天台接觸居民,效果良好。梁振英應該借鑑與這些非建制組織合作的經驗,解放思想,切實改進諮詢會的安排。

以目前的政治形勢,梁班子應該繼續落區,但必須有心理準備每次都會遇上示威甚或衝擊。我們認為,梁班子不但毋須迴避,更應考慮「深入虎穴」;梁振英與其勞動警察把示威者隔開,不如邀請泛民基層組織甚至反對者安排諮詢會,然後親自到場,與反對者及其居民代表接觸,面對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及訴求。

這種做法雖具挑戰性,但不是天方夜譚;幾年前,時任發展局長的林鄭月娥便曾隻身到皇后碼頭,與數百名示威者直接對話,她的膽識與擔當,令市民大開眼界。只要梁班子願意放下身段,直接與反對者接觸,相信能聽到的民意會更多、更清晰、更真實。



諮詢會變成「鬥人多」、「鬥早到場」,廣納民意的活動變質為政黨動員能力角力場。建制派的動員了強,大批長者一早到場「霸位」,令部分反對者不得其門而入;諮詢會開始後約 15分鐘便出現空位,但門外人士仍無法入內。


至於誰可以發問,改由抽籤決定,但有仍然在場者,卻手持多張門券,增加被抽中發問的機會。明報建議:『梁振英 不如邀請泛民基層組織甚至反對者安排諮詢會,然後親自到場,與反對者及其居民代表接觸,面對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及訴求。』


明報的建議與我在舊文寫過:『嗜悲 覺得梁特首,若是義正詞嚴理在己方的話,為何不出去面向群眾呢?既表達誠意,又可以理服人,我相信警方是有力保護特首的。』不謀而合!要解開這個死結,看看 梁振英 的氣量了!


後後記:
上班日每天都被派發《免費報紙》,其中AM730小歇有段漫畫,作者是 Cuson Lo 盧熾剛 創作的 Mary & Paul,每天都不忘看看解頤。其中 七月四日,和 七月五日 的兩則漫畫,諷刺保護胡總的水碼陣和七一遊行。


漸漸就想多知道 盧熾剛 喺乜誰?再上網查找,可以在這段《香港電台》The Pulse 的訪問,便知道多些!原來 盧熾剛 是一位政治漫畫家,但是在零三年七一前,盧先生都如一般香港人士政治冷感,但卻被香港的政治形勢改變而改變,繼而站出來創作政治漫畫,還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香港電台 The Pulse


翡翠台 星期二檔案


香港寬頻




伸延閱覽:
騷場 偏聽 矛盾 新浪新聞網
時代雜誌:香港可以信任這個人嗎? 新浪新聞網
Can Hong Kong Trust This Man? Time.com





我的舊文:
說三道四?
再說三道四?
又再說三道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