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瘋語

「我離港前到過一間精神科醫院。當時有位病人禮貌地問,一個以作為世上最悠久民主政體而自傲的國家,如何能夠將此地交給一個政治制度非常不同的國家,且既沒諮詢當地公民,又沒給予他們民主的前景,好讓他們捍衞自己的將來。一個隨行同事說,奇怪,香港提出最理智問題的人,竟在精神科醫院。」彭定康 金融時報

“During a visit to a mental hospital before I left Hong Kong, a patient politely asked me how a country that prided itself on being the old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had come to be handing over his city to another country with a very diffe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ithout either consulting the citizens or giving them the prospect of democracy to safeguard their future. Strange, said one of my aides, that the man with the sanest question in Hong Kong is in a mental hospital.”Chris Patten Financial Times

Non Chinese literate friends, please simply switch to English Version provided by LOUSY Google Translation

Please participate in the unregistered demography survey of visitors at the right hand side bar. You are: ?

敬請參與在右下方的不記名訪客分佈調查問卷,你是: ?

Wednesday, February 06, 2008

競選口號

競選口號



登文時間是香港的星期三凌晨,但在美國還是星期二,是著名的『超級星期二』,美國有廿四個州,正在如火如荼,同時舉行美國兩大政黨的候選人初選。


看TVB新聞片點擊上圖 或 看片




共和黨的全白人男班,個個都老壓壓,之前在以故『牛仔總統~列根』(或名 里根)的紀念館 library 舉行辯論會,冇甚睇頭,不贅。


美國總統民主黨的提名,現在祇剩下, Barack Obama奧巴馬先生 和 Hilary clinton克林頓太太, 兩人丁當馬頭。 前者是黑人;後者是女性。


是但一個成為代表民主黨出戰,2008 美國總統選舉,都會是新的歷史。 第一位黑人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第一位女性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勝出了就是更大新聞,不是美國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就是美國第一位女總統。


在超級星期二前的最後一次候選人辯論,因為愛德華茲 Edwards 的退選,只剩下 奧巴馬 和 克林頓,出席在加利福利亞州,諾杉磯的『柯達』劇院 Kodak Theatre 內舉行,是由CNN 主辦的 辯論會。


兩個候選人經過上次,互相搶白,亂作一團,連聽眾都聽不到,他們拗甚麼的情況後,今次先禮後兵後,主持人Wolf Blitzer 和兩位客席發問者就位後,就請兩位作一個開場白後,就展開辯論。


其中有個網上提問,是針對 希拉里而發的,這給希拉里 帶出了,一個『口號』,令到沒有發言的 奧巴馬,暫時未能立刻回應補飛。 唔知是不是,希拉里陣營故意製做出來,令 希拉里得分。


競選需要一個口號,曾特首話:『我要做好呢份工』,今次 希拉里 克林頓,也有了一句。點擊 click at CNNC Debate Video 選擇 'It might take another...' 1:47 聽聽。


希拉里說:“Took a Clinton to clean up after a bush and will take another Clinton to clean up after another Bush.”

雖然比較長,但祇要精簡一吓,可能就成為將來,和共和黨候選人較勁時,致勝的本錢。


又 今天明報 論壇 蔡子強 寫有關 奧巴馬的文章,說 奧巴馬的崛起,是全靠在2004年的一次演說,題目為『The Audacity of Hope』,雖然是十分精彩的演說,但這是四年前的,能否再用呢? 會畀人返炒的感覺。 而為今屆提名的口號,多強調 『Change』,也十分空泛。似孚不及 希拉里的來的有力,『Took a Clinton to clean up after a bush and will take another Clinton to clean up after another Bush』,因為克林頓夫妻檔,真的把老布殊的內政失誤,完全抖正過來,換來八年的景氣,你話是他好彩又好,是運氣又好,他就是做得到。


蔡子強 之 奧巴馬的無敵魅力
【明報專訊】奧巴馬,繼南卡羅來納州初選大勝,再得到民主黨內舉足輕重的甘迺迪家族裏的家長級人物愛德華甘迺迪表態支持,令他的人氣再次攀上頂峰。

手上拿著莫里斯(Dick Morris)所著,2005年出版的《Condi vs Hillary: the next great presidential race》一書。書中討論到希拉里於2008年總統大選,黨內初選最有可能的對手時,只提到克里、戈爾、愛德華茲,甚至連Howard Dean、Evan Bayh也提到,但唯獨就是沒有奧巴馬。今天回望,真的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也明白到什麼叫做「政治上一天已經是太長」。

2004年平地一聲雷

這也難怪,奧巴馬的崛起,可說只是短短三年間,平地一聲雷的產物。那一次是2004年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是確認克里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身分的大會,由奧巴馬負責發表keynote speech,那便是他那篇著名的《The Audacity of Hope》(對希望的無畏),那篇演講不單寫得文采斐然,奧巴馬更口若懸河,光芒四射,人們赫然驚覺,a star is born。

看看以下兩段:

There is not a liberal America and a conservative America —— there 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re is not a Black America and a White America and Latino America and Asian America —— there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m not talking about blind optimism here —— the almost willful ignorance that thinks unemployment will go away if we just don’t think about it, or the health care crisis will solve itself if we just ignore it.

That’s not what I’m talking about. I’m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more substantial.

It’s the hope of slaves sitting around a fire singing freedom songs; the hope of immigrants setting out for distant shores; the hope of a young naval lieutenant bravely patrolling the Mekong Delta; the hope of a millworker’s son who dares to defy the odds; the hope of a skinny kid with a funny name who believes that America has a place for him, too.

Hope —— Hope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Hope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y. The audacity of hope!

大家完全可以想像,當奧巴馬說到這兩段時,全場報以雷動的掌聲和喝采聲。

但文字是不能完全反映奧巴馬舉手投足之間的那種風采的,所以我介紹讀者到以下一個網站 americanrhetoric,裏面收錄了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演說,大部分有錄音片段,而一部分更有珍貴影片,而奧巴馬的《The Audacity of Hope》,已經成了其中一篇被收錄的經典,尾段是全篇演說的高潮,也包括了以上兩段文字。當中的連結 (here)

從中可見,早於2004年,已經孕育出奧巴馬今次大選的兩個主題:和解,求變和希望。

主題之一:和解

希拉里給美國公眾的印象,一向是極端自由派人物,戰鬥格十足,嫉惡如仇,也因此惹來極大的爭議和分化,她延續的是民主黨Vs共和黨、自由Vs保守,綿延了四十年的二元鬥爭。但是今天美國的年輕一代,卻希望走出仇恨和政治鬥爭的陰影,走向和解與融合,而奧巴馬的政治信息,如前面第一段,又或者在北卡羅來納州贏得初選後所發表的:

The choice in this election is not between regions or religions or genders.

It's not about rich versus poor ;

young versus old ;

and it is not about black versus white ;

it's about the past versus the future.

就正正切合了這個主題。

主題之二:求變與希望

奧巴馬被人冠上「黑人甘迺迪」的稱呼。事實上,就是前述的愛德華甘迺迪,以及當年甘迺迪總統的文膽Ted Sorensen,今天也力挺奧巴馬參選。當年甘迺迪是個年輕、在選舉中靠鼓吹「求變」的總統,他的名句是:「Those who look only to the past or present are certain to miss the future」。



只要大家登上奧巴馬的個人選舉網頁,就會看到以下的斗大標題:「Change: We Can Believe In」、「Yes We Can」,以及激動人心的句語「I'm asking you to believe: not just my ability to bring about real change in Washington, ...I'm asking you to believe in yours.」等等,與甘迺迪可算是一脈相承,激情澎湃。

只要看看例如南卡羅來納州,奧巴馬發表勝利演說時,群眾如何高喊「We Can Change! We Can Change!」,以及演說結尾,奧巴馬強調如果碰到那些心存疑慮,又或者冷嘲熱諷的人,大家可以用那三個簡單的字來回應,接著與群眾一起高喊「Yes We Can」,你就會感受到那種熱力上湧,以及奧巴馬的無敵魅力,中港台無人能及。

奧巴馬南卡羅來納州勝利演說的 連結(here), 再次鄭重推介。



資料來源: CNN.com ,mingpaonews.com



伸延閱覽:
CNN
Clinton, Obama debate with less finger-pointing
Debate transcript
我的舊文
女人的眼淚
女性當權.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恭祝你:

新年快樂!
身體健康!
財源廣進!
龍馬精神!
萬事如意!

Anonymous said...

紫丁香君:

多謝多謝!



祝你 新年進步 鼠年大賺。

我把你上面的祝賀移植到,
新年日的網誌處。

新鮮人 said...

口號演說可以好動聽,
但可以做得到的又有多少了!!?

The Inner Space said...

口號 像 廣告,
容易上口,令人記得,就成了!


廣告的商品,有用與否,
同競選贏了之後,啲承諾兌現與否,
類同!